1. 回族的發展歷史和現狀
回族是目前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公元7世紀中葉,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回經海路和陸路答來到中國的廣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內地的長安、開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紀,蒙古軍隊西征,中亞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特稱)大批遷入中國,以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為主,後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
回族,有人口約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新疆、青海、河北以及河南、雲南、山東也有不少聚居區。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吸收了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生活習俗。 漢語為回族的通用語言,在日常交往及宗教活動中,回族保留了大量阿位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在邊疆民族地區,回族人民還經常使用當地少數民族的語言。 回族有小集中、大分散的居住特點。在內地,回族主要與漢族雜居;在邊疆,回族主要與當地少數民族雜居;大都分布於水陸交通線上,因此經濟文化較為發達。 回族主要從事農業,有的兼營牧業、手工業。回族還擅經商,尤以經營飲食業突出。喜愛摔牛的運動,喜食炸油香。
2. 中國境內的回族人之間,相互之間,有聯系嗎
寧夏醫科大復學的大抽樣血液樣本遺傳制學研究表明,北京漢族、雲南漢族、安徽漢族、天津漢族以及湖南漢族互相之間的平均遺傳學距離(血緣關系遠近)大約0.2多,這幾地漢族與寧夏回族的平均遺傳學距離不到0.5,這個遺傳學距離甚至小於這幾地漢族與福建漢族的血緣關系0.7,而其他少數民族與漢族的遺傳學距離基本都在1.0以上。這個結果顯示回族與漢族在遺傳結構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說明今天的回族同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大量漢族血緣。其實,回族就是信仰YSL教的漢族,我們國家的民族政策就是各民族都是一家人,在這個基本原則下去發展和融合。
3. 中國回族的起源 歷史 重大事件
回族誕生史
回族是以中亞細亞各民族為主要族源,並以移民遷徙方式和商業交流活動在中國境內逐漸形成的一個統一的、保持伊斯蘭文化傳統的民族共同體。回族族體的最早來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紀(唐宋時期)來華經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後裔;回族主要來源是公元13世紀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時期以各種身份從波斯、中亞細亞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簽發或自願東來的各族穆斯林(他們首先成為元朝社會地位較高的色目人之主要組成部分,人數達到數十萬);回回民族在形成、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分別吸收了所在地區的漢、維吾爾、蒙古等民族的部分成員。
從唐至元末,是回回先民逐步增量移入中國並形成為民族的時期。回回人在13世紀初就與大漠南北的蒙古人有交往,1203年鐵木真遭襲潰退至班朱尼河飲水盟誓者19人中有回回3人,是建立蒙古汗國的功臣。在元代,回族(元代官方「回回」一詞主要被用來指從中亞、西亞、阿拉伯地區東來的各族穆斯林)被蒙古統治者劃入色目人范圍(色目人:元朝統治者對西域包括歐洲各族人及西夏人的總稱),輔助治理國家,社會地位較高,先後有26人任中書省宰相,在行中書省任省臣者有61人次,從而奠定了回回民族形成的有利條件。他們重修了廣州、泉州、揚州、長安等地早在唐宋時期就建立起來的清真寺,又在各個散布地區建立了各種規模的清真寺,並圍寺而居,形成一個個以清真寺為中心的"寺坊"社區。在元朝這種東方式的、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國家內,通過回回商人經商、官宦流任、宗教職業者傳教等自由往來方式,將這些"大分散"於各地的寺坊,串連成有密切聯系的共同區域;回回人在與漢民族的長期生產、生活交往中,逐步以漢語言為交際工具;並形成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與手工業,善於經商的共同經濟特點。雖遠離西域,但他們入籍"東土",總體社會地位高於漢人又低於蒙古人的共同境遇,最終促成了他們在伊斯蘭教的信仰和文化的紐帶聯結下聚合為一個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群體,伊斯蘭文化成為回族的主流文化。回回人還在不背離基本信仰的原則下,吸收、融會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有關內容。
明清兩代,是回族遭遇磨難與形成主要聚居區的特殊時期。明朝及清代前期,官方大致以「回回教」統稱今回、維吾爾、東鄉、撒拉等民族。明初官方曾禁胡語、胡姓、胡服、胡飾,不許本類自相嫁娶等。在西北地區,繼元代安西王阿南達(一寫阿難答)「所部十五萬眾」皈信伊斯蘭教融入回族後,明代不斷有從西域遷徙而來的「歸附回回」被安置在陝甘、新疆各地,拓荒種地,至明末清初,「寧夏至平涼千餘里,盡系回庄」(乾隆四十五年陝西巡撫畢沅奏摺)。此時寧夏境內回族所居連片地區已有「平羅三十八堡、金靈五百餘寨」。在雲南、華北各地、運河兩岸,也正式形成許多回回聚居區。同時, 隨著漢語化的過程,回族失去了其先民所使用的阿拉伯語、波斯語及突厥語,回族傳統文化特別是宗教文化的傳承一度出現了危機。於是,回族宗教界人士以陝西胡登洲為代表起而創辦經堂教育,以王岱輿等為代表興起漢文伊斯蘭教著作的編譯運動,力圖拯救。從而使回族的文化教育在明末清初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隨之由於清朝在法律、民族宗教政策方面對回族的嚴格限制與歧視、迫害,遏制了回族的發展。鴉片戰爭以來,隨著西方資本主義殖民侵略的加劇和國內封建主義的嚴重壓迫,清朝政府先後在回族內外挑起多起宗教糾紛與回漢仇殺事件,從而激起蘇四十三起義、田五起義、雲南回民起義、貴州回民起義、陝西回民起義、寧靈回民起義、河州回民起義、西寧回民起義、河湟回民起義等。
20世紀初,在各族人民共同的歷史遭遇與共同的斗爭中,回族人民在對民族與國家的關系日益明確;對中華民族的相互依存關系有了新認識;對民族與宗教的關系、民族發展與教育普及的關系以及不同宗教,不同教派的關系進行了反思,從而引發了一場回族新文化運動,一直持續到40年代末。回族改革人士和知識分子還提出各民族化除畛域,「各信各教,各享自由」,主張民族團結的觀點,並倡導回族內部進行宗教改良,發展民族教育,這些思想為後來回族各界投入抗日愛國斗爭做了思想理論准備。在近現代回族新文化運動中,回族教育歷經艱辛,獲得空前發展。
從唐代回回先民到新中國成立前,回族經濟一直處在封建經濟發展階段。回族分布的廣泛性,決定了回族社會經濟生活的多樣性,回族社會經濟類型,既有農業經濟,又有商業經濟,還有畜牧業經濟。商業經濟在歷史上是回族社會的最具特色的傳統經濟。元代以後,回族經濟的主要形態是農業經濟,而以農業為主又兼營畜牧業、家庭手工業與商業,在歷史上一直是回族家庭經濟的重要特色。由於回族是以外來人口為主體,以遷徙方式在中國大地上分散居住而形成的民族,初始時期佔有土地多為當時的荒漠曠土,回族農民往往能以勤苦耐勞的精神把這種土地開發為沃土,進行農業耕作。各地回族農民還為彌補農業收入的不足,利用耕余、農閑時間兼營畜牧業或屠宰、製革、榨油、運輸等家庭副業,這是回族農業經濟的突出特點。
4. 回族發展史
中國回族起源於自唐朝初期已來,就到華經商訪問的阿拉伯地區和波斯地區的穆斯林,特別在元朝早期蒙古人西征時,從阿拉伯-波斯-中亞地區,征發了大量青壯年學者軍士工匠來華,並通過和當時以漢族為主的其他民族的通婚,在歷史上正式形成了中國的回回民族,在中華大地上和其他兄弟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因此,在史書上曾有「元代回回遍天下」的這種說法。
因此,回族最初的民族語言是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同時也把漢語作為自己的第二母語來使用。
在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的過程中,許多回族將領立下了汗馬功勞。如常遇春-胡大海-沐英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但是在明王朝正式建立後,朱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王朝的統治,限制其他民族的發展壯大(被推翻的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之前的如西夏和金朝是由契丹和女真人建立)。在洪武年間屢次發布禁令,禁止回族人(胡人
色目人),姓胡姓(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姓氏),穿胡服,講胡語。強行命令回族人以漢姓漢服漢語為本民族的標本。因此,在朱皇帝的高壓政策下(此人一貫如此,如在開國後短短十幾年間,就把幾乎所有的開國功臣消滅干凈),回族人被迫放棄阿拉伯語和波斯語,以第二母語
漢語為本民族的基本交際用語。僅僅在宗教用語方面還保留使用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詞彙;只有少數學者阿訇才懂得阿拉伯語或波斯語。
這就是回族在族屬和語言方面的變遷史。希望我上述的回答對樓主的問題有所幫助。
5. 中國回族的起源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根據現有史料,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陸續由海路來華,在廣州、泉州、杭州、揚州及長安等城市定居。
他們建築了中國最早的一批禮拜寺,不少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世代定居,並建立公共墓地。他們被稱為蕃客或土生蕃客,被視為回回民族的先民。
宋代東來的猶太人,由於宗教上的親近關系,後來也成為回族一部分。唐宋時期的蕃客聚居之地,被稱為蕃坊。蕃坊設蕃長或都蕃長一人,蕃長由德高望重、財力雄厚的人擔任。
具體封職由皇帝下詔,或由皇帝令地方官裁定。蕃長主要管理蕃坊的各項事務,依據《古蘭經》、聖訓行事。
13世紀初葉,蒙古軍隊西征期間,一批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斷被簽發到中國來。
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的身份,散布在全國各地,成為形成回族的主體人群。
在歷史發展中,元代被稱為「啰哩回回」 、「綠睛回回」 、以及被改宗伊斯蘭教的基督教徒、祆教徒等,均成了今天回族先民。
宋元時寓居在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即「占城回回」、中印半島南部和南洋諸島上屬於馬來人種的「昆侖回回」因遷居中國而成為回族的先民。
維吾爾族普遍接受伊斯蘭教信仰後,當其遷到內地漸漸同化於回回之中。元、明以來,不少蒙古貴族及其士卒因接受伊斯蘭教信仰而逐漸同化於回回之中。
另外,由於通婚和政治等原因,以及接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原因,回回中不斷吸收了一些漢族的成分。
明代仍有大量的人群融入回族。如原籍為阿拉伯、波斯、西域突厥諸種和東南亞的「歸附回回」,還有僑居的「寄住回回」,他們往往以「貢使」形式進入中國,使團成員多達數百。
貢事完畢,有的返歸本國,有的則僑居或定居中國,明朝永樂間蘇祿東王病逝山東德州,其後人守墳,成為德州北營回民的先祖。
(5)回族和中國歷史的關系擴展閱讀:
回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回族約有1/3人口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 。他們信奉伊斯蘭教。回族人尊敬長者,禁止居室裡面放豬皮、豬鬃等製品。
回族非常注意並尊重別人的自尊感,顧全別人面子,不喊外號。「阿訇」是清真寺教務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們在祈禱,不能被打擾。忌用左手遞送物品。
凡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裡。
回族的日常飲食很注意衛生,凡有條件的地方,飯前、飯後都要用流動的水洗手。在飲食方面,禁食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兇猛禽獸。
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煙、喝酒,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禁忌的東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說某某東西像血一樣紅)等,甚至在談話中也忌帶「豬」字或同音字。
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會行為等方面,禁止在背後誹謗別人和議論他人短處,禁止放高利貸,玩賭等。一般實行族內通婚,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結婚。茶葉和紅糖是回族人的節日佳品。
6. 歷史上的回回和現在的回族是一回事嗎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我就是回族人。
比如回族歷史上到軍事家、政治家賽典赤·回贍思丁(1211~1279) ,大蒙古國答大元塔吉克人(大元朝統稱回回)政治家。全名賽典赤·贍思丁·烏馬兒(al-Sayyid Shams al-Din『Umar),今譯「賽義德·舍姆斯丁·歐麥爾」。賽典赤意為「先生」、「首領」,指聖裔;贍思丁意為 「宗教的太陽」,烏馬兒有「長壽」之意。原籍中亞不花刺(今布哈拉)。
元代初期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一生的政治活動,對元初社會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作用。尤其是在擔任雲南平章政事(官名,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的六年間,對雲南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建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南行中書省後,派其為雲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
賽典赤·瞻思丁在雲南6年中,「興滇之心,事滇之子」興利除弊,大膽改革,深得民從擁戴。至元16年(1279年),賽典赤·瞻思丁死於任上,送葬群眾「號泣震野」。忽必烈聞訊後,「思震典赤之功,詔雲南省臣盡守賽典赤成規。」大德元年(1279年)追贈賽典赤為「上柱國、咸陽王」。
7. 在歷史上漢族回族是什麼樣關系
1、回族
回族是抄回回民族的襲簡稱,「回回」最初為他稱,後來才演變為自稱。「回回」一詞,最早見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指唐代以來安西一帶的「回紇」人。「回回」可能是「回紇」、「回鶻」的音轉或俗寫。
南宋時,「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紇」、「回鶻」外,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這都和現在所說的「回回民族」不同。十三世紀初葉,蒙古軍隊西征期間,一批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斷地被簽發或自動遷徙到我國來。
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國各地。他們被稱作「回回人」,是當時「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後來他們也就以「回回」自稱了。
2、漢族
在歷史上,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華夏部落經殷商周秦等等原位處中原邊緣的夷人他者,在諸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本部,於漢朝形成自稱為漢人的「文化共同體」。漢族別稱「漢人」、「華人」,「唐人」、「秦人」、「桃花石」等。到了近代以後「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
「炎黃子孫」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用來做為「漢族」的代稱或另稱,現代則有龍的傳人等稱呼。
8. 回族在中國的歷史有多久
公元13世紀,復蒙古軍隊西征,中制亞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的特稱)大批遷入中國,以這些信仰伊斯蘭教的中亞移民、波斯人、阿拉伯人為主,後吸收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逐漸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民族——回族。也就是說,回族有8個世紀的歷史了
9. 回族共同歷史淵源的表現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回族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回族,舊稱回版回。她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權分布最廣的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民族。言其古老,是因為回族的前身源源流長;言其年輕,是因為回族較之中國的許多民族來說,在中國形成的歷史較晚,她的形成是從封建社會開始的。
回族早期成員的組成,以十三世紀遷入的中亞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為主,包括七世紀以來僑居東南沿海某些商埠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的後裔在內,在其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又吸收了漢、蒙古、維吾爾等族成份,一說還包括十世紀中期以來分布蔥嶺東西喀什噶爾等地改信伊斯蘭教的部分回鶻人後裔,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