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核電站的歷史

中國核電站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05:20:48

『壹』 中國核電的發展歷史概況有哪些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做出了自主設計、建造秦山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和引進建設大亞灣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的戰略決策。繼1991年秦山核電站和1994年大亞灣核電站建成投運後,我國又先後建設了秦山二期、嶺澳、秦山三期和田灣核電站,形成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目前我國已經投運的核電機組11台,總裝機容量910萬千瓦。2008年,核電佔全國電力裝機總容量的1.3%,核電年發電量683.94億千瓦時,佔全國總發電量的2%左右。

我國已經具備30萬—6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自主設計能力,基本具備了第二代百萬千瓦級核電站設計能力,以及自主批量規模建設的工程設計能力。在核電設備製造方面,60萬千瓦和100萬千瓦核電站國產化率可達70%以上。

我國核電站投入運行以來,核電發電量和上網電量逐年穩步提高,其運行業績和管理水平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8年,中核集團核電發電量為376億千瓦時,相當於當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0多萬噸。環境監測表明,核電廠周圍環境的輻射水平仍保持在核電廠建成前的環境水平。

進入新世紀,國家對核工業的發展做出新的戰略調整,到2020年,我國核電運行裝機容量將突破400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將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5%。而且經過近30年的發展建設,我國基本具備了「中外結合,以我為主,發展核電」的能力。隨著浙江三門、山東海陽為代表的第三代核電站的開工建設,我國核電工業的春天已經到來。

『貳』 中國第一座核電站是什麼地方啊

中國第一座核電站是秦山核電站,位於海鹽的秦山核電站是我國第一座自行內研究、設計、建設的容核電站。1985年3月澆灌第一罐混凝土,1991年12月首次並網發電,1983年6月破土動工。它的建設,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

1985年3月20日,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座30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在浙江省海鹽縣的秦山開工建設,開創了中國核電建設和中國核工業發展的新紀元。歷經30多年建設發展,從30萬千瓦到百萬千瓦,中國核電的種子在秦山已成長為碩果累累的參天大樹。

(2)中國核電站的歷史擴展閱讀:

因為秦山核電的到來,當初以農業和紡織、棉紗等輕工業為主的濱海小城海鹽,實現了與「核」結緣、依「核」發展、謀「核」騰飛的三級跳。

自2010年浙江省政府與中核集團正式簽署共建「海鹽·中國核電城」以來,秦山核電的品牌優勢、技術優勢與地方政府的政策優勢、決策優勢緊密結合,逐漸朝產業鏈齊全、技術能力一流,輻射全國、影響世界的「核電新城」邁進。

『叄』 中國核工業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首座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核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它記載了中國核電之路艱辛的歷程、輝煌的業績、發展的前景,承載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拼搏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國家的光榮,是中國核工業從「以軍為主」到「軍民結合」二次創業的光輝典範。

可是,秦山這個令中華民族驕傲的名字,最初的代號叫什麼?從命名到首次發電又經歷了漫漫多少年?這期間又有多少核電創業者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演繹了多少依靠科學,銳意創新的感人故事呢?

「二機部不能光是爆炸部,要搞原子能發電。」1970年2月8日,這是周總理在聽取了上海市請求建設核電站的匯報後說的,中國的第一座核電站因此被命名為「七二八」工程。

1974年3月31日,周總理在北京召開的中央專委會上親自審查批准了《上海「七二八」核電工程建設方案》及《「七二八」核電站設計任務書》,指出:「一定要以不污染國土、不危害人民為原則。」周總理進一步指出:「對這項工程來說,掌握核電技術的目的大於發電。」

1981年10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委等五委一部《關於請示批准建設30萬千瓦核電站的報告》,1982年6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核工業部正式上報《關於請示批准30萬千瓦核電站廠址定在浙江省海鹽縣秦山的報告》。同年11月,國家經委批復同意核電廠址定在浙江海鹽縣秦山。

1982年12月30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上,中國政府向全世界鄭重宣布了建設秦山核電站的決定。

秦山核電站於1985年3月澆灌第一罐混凝土,1991年12月15日首次並網發電。

秦山核電站是我國第一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運營的核電站,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秦山核電公司依靠自己的力量,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吸取國外核電站的先進經驗,加強電站日常管理和核安全文化建設,花大力氣培養核電站運行和檢修人員,順利地完成了電站換料大修任務,電站一個燃料循環周期內的連續安全運行天數逐年提高,電站安全運行不斷刷新紀錄。

隨著秦山二期、三期、廣東大亞灣、廣東嶺澳等一座又一座核電站工程的順利建成,經過近二十年核電建設實踐的磨練和考驗,如今我國已系統地掌握了核電站建造的關鍵技術和與國際標准接軌的先進的工程管理規范和方法,建立起一套比較完整、科學、有效的核工程質量和安全保證體系,從而使我國核設施的建造和運行保證了核安全,為國際所公認。核工業建設戰線以核電站建造為主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整體優勢已基本形成。核工程、核電工程建設領域取得的成就,不僅帶動了整個核工業保持一支核科技隊伍,實現寓軍於民,以民養軍,保持核威懾技術能力的戰略目標,而且為國家調整和優化電源結構,促進國民經濟建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肆』 核電地發展歷史

自1951年12月美國實驗增殖堆號(EBR-1)首次利用核能發電以來,世界核電至今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世界核電運行機組共有440多台,其發電量約佔世界發電總量的16%。
在發達國家,核電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核電已成為一 種成熟的能源。中國的核工業已也已有40多年發展歷史,建立了從地質勘察、采礦到元件加工、後處理等相當完整 的核燃料循環體系,已建成多種類型的核反應堆並有多年 的安全管理和運行經驗,擁有一支專業齊全、技術過硬的隊伍。核電站的建設和運行是一項復雜的技術。中國目前已經能夠設計、建造和運行自己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就是由中國自己研究設計建造的。
2007年,中國核電總發電量628.62億千瓦時,上網電量為592.63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4.61%和14.39%。田灣核電站2台106萬千瓦的機組分別於2007年5月和8月投入商運,中國核電運行機組達到11台,運行總裝機容量達907.8萬千瓦。
截至2007年底,中國電力裝機容量達到7.13億千瓦,全國電力供需繼續保持總體平衡態勢。同時,隨著田灣核電站兩台百萬千瓦核電機組投產,目前全國核電裝機容量已達885萬千瓦。
2007年全國水電、火電裝機容量均保持超過10%的增長,分別達到1.45億千瓦和5.54億千瓦。而風電並網生產的裝機總容量則實現翻番,達到403萬千瓦。
中國對於核電的發展已經開始放寬政策,長期以來,中國官方一直強調要「有限」發展核電產業。而在2003年以來,中國出現了全面性能源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國內關於大力發展核電產業的呼聲日益強烈。高層關於發展核電的這一最新表態無疑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它確立了核電產業的戰略性地步,不但對解決中國長期性的能源緊張有積極意義,而且也是和平時期保持中國戰略威懾能力的理想途徑,可謂「一箭雙雕」。
從核電發展總趨勢來看,中國核電發展的技術路線和戰略路線早已明確並正在執行,當前發展壓水堆,中期發展快中子堆,遠期發展聚變堆。具體地說就是,近期發展熱中子反應堆核電站;為了充分利用鈾資源,採用鈾鈈循環的技術路線,中期發展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核電站;遠期發展聚變堆核電站,從而基本上「永遠」解決能源需求的矛盾。
國際核電企業以日系為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富士財團的日立―美國通用、日本三井財團的東芝―美國西屋、日本三菱財團的三菱重工―法國阿海琺。日本在核電技術和市場的壟斷雛形已經出現,中國加快發展核能應用的能源戰略調整必然受制於日本。
編輯本段核電技術方案
縱觀核電發展歷史,核電站技術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即:
第一代核電站
核電站的開發與建設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1954年,前蘇聯建成電功率為5兆瓦的實驗性核電站:1957年,美國建成電功率為9萬千瓦的shipping port 原型核電站,這些成就證明了利用核能發電的技術可行性。國際上把上述實驗性和原型核電機組稱為第一代核電機組。
第二代核電站
上世界60年代後期,在實驗性和原型核電機組基礎上,陸續建成電功率在30萬千瓦的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電機組,它們在進一步證明核能發電技術可行性的同時,使核電的經濟性也得以證明。上世紀70年代,因石油漲價引發的能源危機促進了核電的大發展。目前世界上商業運行的四百多座核電機組絕大部分是在這段時期建成的,習慣上稱之為第二代核電機組。
第三代核電站
上世紀90年代,為了解決三里島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嚴重事故的負面影響,世界核電業界集中力量對嚴重事故的預防和緩解進行了研究和攻關,美國和歐洲先後出台了「先進輕水堆用戶要求」文件,即URD文件(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和「歐洲用戶對輕水堆核電站的要求」,即(EUR)文(European 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進一步明確了預防與緩解嚴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國際上通常把滿足URD文件或EUR文件的核電機組稱為第三代核電機組。對第三代核電機組要求能在2010年前進行商用建造。
第四代核電站
2000年1月,在美國能源部的倡議下,美國、英國、瑞士、南非、日本、法國、加拿大、巴西、韓國和阿根廷等十個有意發展核能的國家,聯合組成了「第四代國際核能論壇」(GIF),於2001年7月簽署了合約,約定共同合作研究開發第四代核能技術。根據設想,第四代核能方案的安全性和經濟性將更加優越,廢物量極少,無需廠外應急,並具備固有的防止核擴散的能力。高溫氣冷堆,熔鹽堆,鈉冷快堆就是具有第四代特點的反應堆。
第一代核電站為原型堆,其目的在於驗證核電設計技術和商業開發前景;第二代核電站為技術成熟的商業堆,目前在運的核電站絕大部分屬於第二代核電站;第三代核電站為符合URD或EUR要求的核電站,其安全性和經濟性均較第二代有所提高,屬於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第四代核電站強化了防止核擴散等方面的要求,目前處在原型堆技術研發階段。
中國核電分布
一、秦山核電站(中核)
秦山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 秦山一期
[1]一期工程,採用中國CNP3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1×30萬千瓦,設計壽命30年,綜合國產化率大於70%,1985年3月澆灌第一罐核島底板混凝土(FCD),1991年12月首次並網發電,1994年4月設入商業運行,1995年7月通過國家驗收。經過十多年的管理運行實踐,實現了周恩來總理提出的「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人才,為中國核電發展打下基礎」的目標。 一期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
[2]一期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是中核集團在秦山地區規劃建設的國產化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項目,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方家山,距離秦山核電站一期工程反應堆約600米,項目規劃容量為2×110萬千瓦。2008年3月4日,經國家發改委立項通知,該項目工程全面展開。 方家山核電項目的前期工作已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准,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和廠址安全分析報告也已通過環境保護部評審。預計核島負挖工程將於2008年7月底結束,並在今年歲末具備正式開工條件。 方家山擴建項目使用國際最成熟且應用最廣泛的二代改進型壓水堆核電技術,計劃工期60個月,預計其1、2號機組將分別於2013年底和2014年10月正式投產。屆時,秦山核電公司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30萬千瓦,每年向華東電網輸送的電力超過160億度。 秦山核電站目前營運一台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方家山擴建項目竣工後,秦山核電站將形成一台30萬千瓦機組和兩台100萬千瓦機組的「1+2」群堆運行格局,其營運管理也將實現從原型堆到商業堆的重大跨越。 秦山二期核電站及擴建工程
[3]二期工程及擴建工程,採用中國CNP65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 65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二期約55%,二擴約70%,1#、2#機組先後於1996年6月和1997年3月開工,經過近8年的建設,兩台機組分別於2002年4月、2004年5月投入商業運行,使中國實現了由自主建設小型原型堆核電站到自主建設大型商用核電站的重大跨越,為中國自主設計、建設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將對促進中國核電國產化發展,進而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二期擴建工程(3、4號機組)是繼由中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運營的首座國產大型商用核電站——秦山核電二期工程(1、2號機組)建成投產後,在其設計和技術基礎上進行改進的擴建工程,是「十一五」期間開工建設的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工程建設規模為兩台65萬千瓦壓水堆核電機組,在浙江省海鹽縣秦山核電二期1、2號機組以西約300米處的預留擴建場地建設。秦山核電二期擴建工程2006年4月28日開工, 3號機組計劃於2010年12月建成投產,4號機組力爭2011年年底投產。屆時,秦山第二核電廠的總裝機容量將達到260萬千瓦,每年可向華東電網輸送超過160億千瓦時的電力。 秦山三期核電站
[4]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採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技術(CANDU 6),裝機容量2×728兆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55%,參考電廠為韓國月城核電站3號、4號機組。1號機組於2002年11月19日首次並網發電,並於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業運行。2號機組於2003年6月12日首次並網發電,並於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業運行。2005年9月22日,工程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二、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中廣核)
大亞灣核電站是採用法國M31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98.4 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不足10%,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開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兩台單機容量為984MWe壓水堆反應堆機組先後投入商業營運。
三、嶺澳核電站(中廣核)
嶺澳核電站位於廣東大亞灣西海岸大鵬半島東南側。 一期工程,採用中國CPR10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99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30%,於1997年5月開工建設,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業運行,2004年7月16日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二期工程,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1號和2號機組綜合國產化率分別超過50%和70%,於2005年12月開工建設,兩台機組計劃於2010年至2011年建成投入商業運行。 三期工程,採用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預計2011年開工建設。
四、田灣核電站(中核)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廠區按4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規劃,並留有再建2至4台的餘地。 一期工程,採用俄羅斯AES-91型壓水堆技術,裝機容量2×106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70%。於1999年10月20日正式開工(FCD),單台機組的建設工期為62個月,分別於2007年5月和2007年8月正式投入商運。 二期工程3號和4號機組的建設已啟動,單機容量均為100萬千瓦。 三期工程5號和6號機組的建設已啟功,採用中國二代加CPR1000核電技術。
五、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東崗鎮,地處瓦房店市西端渤海遼東灣東海岸。規劃建設6台機組,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單機容量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60%,1號機組於2007年8月正式開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業運營。目前在建中....
六、寧德核電站(中廣核)
規劃建設6台機組,採用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單機容量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75%以上,1#機組於2008年2月FCD,1、2#機組計劃於2013年左右建成投入商業運行。
七、 陽江核電站
2004年,經10多年籌備的廣東陽江核電項目也有望在年底通過國家核准,這個規劃投資達80億美元、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機組的全國最大核電項目一期工程於2006年正式動工。目前在建中........
八、三門核電站
2004年7月,位於浙江南部的三門核電站一期工程建設獲得國務院批准。這是繼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之後,獲准在浙江省境內建設的第二座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總佔地面積740萬立方米,可分別安裝6台100萬千瓦核電機組。全面建成後,裝機總容量將達到1200萬千瓦以上,超過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一期工程總投資250億元,將首先建設兩台目前國內最先進的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技術機組。三門核電站最快將在2010年前後發揮作用。
九 、海陽核電站
位於山東煙台海陽市東南部海邊、總投資達600億元的海陽核電站首期工程已於2007年年底開工。目前,海陽核電工程前期准備工作已全面完成,計劃2010年首期工程兩台機組並網發電。與此同時,該項目的配套工程---抽水蓄能電站工程,也將與核電站一期工程同時開工建設。"兩電"工程完工後,每 年將提供600萬千瓦電能。據了解,海陽核電站建成後將是中國最大的核能發電項目。
海陽核電站項目是經過國家發改委同意、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中電投)控股建設的核電項目。中電投佔40%、中國核工業集團佔20%、國電集團佔20%、 山東魯信控股佔10%、華能集團佔5%、煙台市電力開發佔5%。據了解,由於核電對技術和安全性要求高,此前核電站的建設都是具有軍工背景的企業承擔。
海陽核電站位於海陽市東南部的海邊,在海陽市大辛家鎮的冷家莊和鄰近的董家莊。處於膠東電力負荷中心,地質條件優越,是國內基礎條件最好的核電站址之 一。工程分三期實施,一期將建設2台1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海陽核電站的規劃容量為600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並留有擴建余 地,總裝機容量870萬千瓦,發電機組全部投產後,年發電量接近三峽電站發電量的90%。一期工程投資250億元,規劃建設兩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
山東乳山核電項目工程總體規劃建設六台百萬級核電機組,一期工程建設兩台百萬級核電機組,2006年開始前期工程准備工作,爭取在「十二五」末投產發電。
國防科工委在2008年1月7日召開的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議上透露,2008年中國將開工建設福建寧德、福清和廣東陽江三個核電項目。
另外,中國台灣省現有3座核電站;在建的1座;擬建的尚有2座。已經投產的台灣省慶山和國盛兩座核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2×63.6和2×98.5萬千瓦。
十、咸寧核電站
鄂贛交界處的湖北省通山縣,有一座湖北省第二大的水庫——富水水庫。富水河上的這座水庫建成於1964年,蓄洪、發電、灌溉、養殖、航運兼顧,年發電量1.412億度,壩高45米,頂寬6.4米,壩頂長941米,有8個泄水閘,庫面浩浩11萬畝,庫容量17.64億立方米,兩岸群峰秀麗,庫中有無數島嶼,當地人稱它為「湖北的千島湖」。這樣一個秀美的地方,還隱藏著中國首個內陸核電項目——湖北咸寧核電廠。11月18日,成都商報記者對這個正進行建設的項目進行了實地探訪。
進入位於通山縣大畈鎮大墈村的核電站工地,是一條26公里長的專用大件運輸道路——核電公路。公路已建成,目前還有一座跨湖的大橋正緊張施工中。核電站,就位於大橋連接的湖心島——獅子岩上。
咸寧核電項目於2009年全面啟動建設。今年5月15日,核電項目一期常規島及核電站輔助系統工程總承包等合同一攬子框架協議在武漢簽署,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工程有限公司舉行了咸寧分公司及咸寧項目部揭牌儀式。
據通山縣政府公眾信息網公布,至11月4日,主場區場平土石方工程完成1610萬立方米,占總量的76.1%。1、2號核島達到廠平標高,施工現場按照今年底4台機組達到廠平標高的目標加快推進。計劃今年底全部完工。
咸寧核電項目也標志著中國進入第三代核電發展階段。它將首次採用非能動型壓水堆核電技術,備受中國核電行業關注。該核電技術是目前唯一通過美國核管理委員會最終設計批準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是全球核電市場中最安全、最先進的。總投資達600多億元的咸寧核電項目,其業主是由中廣核集團與湖北省能源集團共同設立的湖北核電有限公司(雙方分別持股60%和40%,由中廣核集團控股)。2008年6月這家公司成立時預計:經過2年的前期准備和5年半的主體工程建設之後,湖北將首次用上核電。
十一、興原認證中心 興原認證中心是國家認監委批准、國家認可委認可,唯一具有對核電企業同時進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機構。目前,對中國大部分核電企業進行了認證。通過認證,促進了中國核電的安全水平。

『伍』 中國核武器的歷史

和愛因斯坦有大大的關系,他也是反納粹所以給美國搞除了核武器,用來威懾法西斯主義

1,擁有核武器的國家8個(括弧內為第一次核爆時間):

美(45.7)、俄(49.8)、英(52.10)、法(60.2)、中(64.10)、以色列(60年代末)、巴基斯坦(72)、印度(74);

2,有3個是前蘇聯分出來的白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蘇聯分裂前這3個地方就已經庫存了一些核彈頭和核技術人員,有重新製造核彈頭的條件。但這3國都已經向國際原子能機構公開承諾退還俄羅斯核武器,宣布為無核國家(他們認為這樣更安全)。

3,絕對有能力生產核彈頭的國家有2個:
日本:一方面堅持無核三原則(不擁有、不製造、不運進),另一方面秘密進行准備。世人普遍認為,日本是准有核國家,一年內就可生產出核武器,並一躍成為世界第三核大國。
德國:德國是最早擁有核技術的國家,戰敗後被美國人搶先研製出核彈。現在有25座核電站,德國要想擁有核武器是易如反掌的事。

4,有核計劃,有核技術,有生產核武器潛力的「核門檻」國家(地區)有44個之多:
巴西、南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阿根廷、加拿大、伊朗、朝鮮、韓國、中國台灣、利比亞等等。

5,美國在西歐7個國家部署境內部署了不少核武器,如在法國、英國、德國、土耳其、義大利、荷蘭、比利時。

『陸』 中國核電站最早建設是那個

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

秦山核電站採用目前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一期工程1985年開工,1991年建成投入運行。年發電量為17 億千瓦時。

(6)中國核電站的歷史擴展閱讀

秦山核電站的建設意義:

1、採用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

2、該電站是中國第一座自己研究、設計和建造的核電站,一期工程額定發電功率30萬千瓦,採用國際上成熟的壓水型反應堆,1984年破土動工,1991年12月15日並網發電,設計壽命30年,總投資12億元。

3、秦山核電站工程建設自1985年3月20日開工,1991年12月15 日並網發電。秦山核電站的建成發電,結束了中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實現了零的突破。

4、它標志著「中國核電從這里起步」,同時被譽為「國之光榮」。秦山核電站的建成,標志著中國核工業的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成為中國軍轉民、和平利用核能的典範,使中國成為繼美國、英國、法國、前蘇聯、加拿大、瑞典之後世界上第7個能夠自行設計、建造核電站的國家。

『柒』 中國第一座核電站什麼時候發明的

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造的核電站是秦山核電站,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杭州灣口岸,第一期工程發電能力為30萬千瓦。

核電站是利用核能(原子核在發生變化時釋放出來的能量)來發電的電站,其最主要的設備是反應堆。堆的冷卻劑把裂變的能量(熱能)帶出來,在一個龐大的蒸氣發生器里將熱能傳給水,產生高溫蒸氣,而自己再被循環送回反應堆中,這叫一迴路系統,又叫核供氣系統。蒸發器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氣則去驅動汽輪發電機發電,這叫二迴路系統,又叫發電機系統。

秦山核電站分成一迴路系統、二迴路系統、三迴路系統等三個獨立的迴路系統進行工作。其中,第二迴路系統用過的蒸氣排入冷凝器後,用第三迴路系統循環冷卻的海水將排氣的余熱帶走,排氣重新凝成水,再用冷凝水泵把它輸送回蒸氣發生器,重新受熱變成蒸氣,如此循環不息。

秦山核電站有完備的安防設施,安全可靠,它的經濟效益相當高,按設計計算,秦山核電站每年只消耗十幾噸低濃度的核燃料。如果燒煤,每年則需要100多萬噸,平均每天消耗幾千噸。此外,它的維護費用也比火電站低得多。

秦山核電站1985年3月開始澆灌第一罐混凝土,到1989年2月,一期工程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將於1991年6月並網發電,從而結束我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

『捌』 中國核工業有多少年歷史

我國的核工業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創建和發展起來的。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開始從事核科學技術研究工作。1954年,我國地質工作者在綜合找礦中,在廣西發現了鈾礦資源。毛澤東在聽取地質部門匯報後指出,我們有豐富的礦物資源,我們國家也要發展原子能。1955年7月,國務院決定,在國家建設委員會設立建築技術局,負責原蘇聯援助的實驗性重水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的籌建工作。1956年11月16日,國家建立了第三機械工業部(1958年改為第二機械工業部,1982年改為核工業部) ,在蘇聯援助下建設核工業。1958年,我國第一座重水型實驗用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建成並投入運行。1960年,蘇聯政府單方面撕毀協定,翌年撤走在核工業系統工作的233名專家,並帶走了重要的圖紙資料。然而,我國核科技研究和核工業建設並未就此止步,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繼續發展。1962年11月成立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央15人專門委員會,直接領導研製生產原子彈的工作。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1971年9月,第一艘核潛艇試航成功,表明中國的核工業已有較快的發展,建成了比較完整的核工業體系。70年代末,隨著國家工作重點轉向經濟建設,核工業由主要為軍用服務,轉向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主要從事核能、核技術的和平利用,民用產品的開發。1983年6月,在浙江海鹽縣秦山,開始了中國自行設計的電功率為30萬千瓦的秦山核電站的建設;1984年4月,引進技術設備,在廣東深圳開始建設大亞灣核電站。1988年4月,核工業部撤銷,其政府職能劃入新建的能源部;同時組建了中國核工業總公司,負責對核工業企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90年代以來,核工業繼續貫徹「軍民結合,以核為主,多種經營,搞活經濟」的方針,得到了更快的發展。

『玖』 核電站的建設歷史

第一代核電站
20世紀50年至60年代初,蘇聯、美國等建造了第一批單機容量在300MWe左右的核電站,如美國的希平港核電站和英第安角1號核電站,法國的舒茲(Chooz)核電站,德國的奧珀利海母(Obrigheim)核電站,日本的美浜1號核電站等。第一代核電廠屬於原型堆核電廠,主要目的是為了通過試驗示範形式來驗證其核電在工程實施上的可行性。
第二代核電站
20世紀70年代,因石油漲價引發的能源危機促進了核電發展,世界上已經商業運行的400多台機組大部分在這段時期建成,稱為第二代核電機組。第二代核電廠主要是實現商業化、標准化、系列化、批量化,以提高經濟性。自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世界上建造了大批單機容量在600-1400MWe的標准化和系列化核電站,以美國西屋公司為代表的Model 212(600MWe,兩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21合組件,採用12英尺燃料組件)、Model 312(1000MWe,3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57盒組件,採用12英尺燃料組件,),Model 314 (1040MWe,3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57盒組件,採用14英尺燃料組件),Model 412(1200MWe,4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93盒組件,採用12英尺燃料組件,)、Model 414(1300MWe,4環路壓水堆,堆芯有193盒組件,採用14英尺燃料組件)、System80(1050MWe,2環路壓水堆)以及一大批沸水堆(BWR)均可劃入第二代核電站范疇。法國的CPY,P4,P4′也屬於Model 312,Model 414一類標准核電站。日本、韓國也建造了一批Model 412、BWR、System80等標准核電站。
第二代核電站是世界正在運行的439座核電站(2007年9月統計數)主力機組,總裝機容量為3.72億千瓦。還共有34台在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0.278億千瓦。在三里島核電站和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事故之後,各國對正在運行的核電站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進,在安全性和經濟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從事核電的專家們對第二代核電站進行了反思,當時認為發生堆芯熔化和放射性物質大量往環境釋放這類嚴重事故的可能性很小,不必把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的設施作為設計上必須的要求,因此,第二代核電站應對嚴重事故的措施比較薄弱。
第三代核電站
對於第三代核電站類型有各種不同看法。
美國核電用戶要求文件(URD)和歐洲核電用戶要求文件(EUR)提出了第三代核電站的安全和設計技術要求,它包括了改革型的能動(安全系統)核電站和先進型的非能動(安全系統)核電站,並完成了全部工程論證和試驗工作以及核電站的初步設計,它們將成為第三代核電站的主力堆型。
中國自主創新的第三代核電項目正在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進行建設,和正在運行發電的第二代核電機組相比,預防和緩解堆芯熔化成為設計上的必須要求,而這一點也正是作為第二代核電站的福島核電站事故中暴露出來的弱點。據悉,中國第三代核電站將裝備有蓄水池,這樣的「大水箱」在緊急情況下能釋放出大量的水,從而達到降溫等應急需求。
通過總結經驗教訓,美國、歐洲和國際原子能機構都出台了新規定,把預防和緩解嚴重事故作為設計上的必須要求,滿足以上要求的核電站稱為第三代核電站。
世界上技術比較成熟、可以據以建造第三代核電機組的設計,主要有美國的AP1000(壓水堆)和ABWR(沸水堆),以及歐洲的EPR(壓水堆)等型號,它們發生嚴重事故的概率均比第二代核電機組小100倍以上。美國、法國等國家已公開宣布,今後不再建造第二代核電機組,只建設第三代核電機組。而中國有13台第二代核電機組正在運行發電,未來重點放在建設第三代核電機組上,並開發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品牌的第三代先進核電機組。為此,國務院決定以浙江三門和山東海陽兩個核電項目作為第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工程,建設4套第三代AP1000壓水堆核電機組。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已將「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列為重大專項(CAP1400)。
第四代核能系統
第四代核能系統概念(有別於核電技術或先進反應堆),最先由美國能源部的核能、科學與技術辦公室提出,始見於1999年6月美國核學會夏季年會,同年11月的該學會冬季年會上,發展第四代核能系統的設想得到進一步明確; 2000年1月,美國能源部發起並約請阿根廷、巴西、加拿大、法國、日本、韓國、南非和英國等9個國家的政府代表開會,討論開發新一代核能技術的國際合作問題,取得了廣泛共識,並發表了「九國聯合聲明」。隨後,由美國、法國、日本、英國等核電發達國家組建了「第四代核能系統國際論壇(GIF)」,擬於2-3年內定出相關目標和計劃;這項計劃總的目標是在2030年左右,向市場推出能夠解決核能經濟性、安全性、廢物處理和防止核擴散問題的第四代核能系統(Gen-IV)。
第四代核能系統將滿足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極少的廢物生成、燃料增殖的風險低、防止核擴散等基本要求。
世界各國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展第四代核電能系統的基礎技術和學課的研發工作。
第四代核電能系統包括三種快中子反應堆系統和三種熱中子反應堆系統:

『拾』 中國最早的核電站是什麼

中國第一座核復電站——秦山30萬千制瓦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
秦山核電站採用目前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一期工程1984年開工,1991年建成投入運行。年發電量為17 億千瓦時。二期工程將在原址上擴建2台60萬千瓦發電機組,1996年已開工。三期工程由中國和加拿大政府合作,採用加拿大提供的重水型反應堆技術,建設兩台70萬千瓦發電機組,於2003年建成。
2015年1月12日17時,秦山核電廠擴建項目方家山核電工程2號機組成功並網發電。至此,秦山核電基地現有的9台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56.4萬千瓦,年發電量約500億千瓦時,成為目前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

閱讀全文

與中國核電站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