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步兵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步兵

發布時間:2021-03-02 01:50:50

① 中國古代哪個朝代步兵最強大

宋朝。
許多人覺得宋朝簽訂了許多喪權辱國的條約,原因一定是軍隊不強大。內其實完容全不是這樣。
宋朝擁有中國古代防護最好的重裝步兵。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金朝騎兵。
同時為了更有效抗擊裝甲騎兵的需要,宋代還生產了大量的各種大刀。特別是在南宋的初期,大刀和大斧已成為裝甲步兵(重步兵)的重要裝備。
所以,宋朝的軍隊不僅不弱,在我國歷史中都算作強大!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8支軍隊是哪些

中國歷史上戰鬥力最強的五支軍隊之一就是秦國的軍隊

他們和蒙古人一樣殘暴,當然他們並不是野蠻人,和屠城的蒙古人或者日本人不一樣,他們屠殺的是和他們一樣勇猛的戰士,長平一戰坑趙軍40萬!

他們並非游牧民族,他們可能不如蒙古人嗜血,但是他們絕對渴望戰爭,他們聽說 要打仗,就頓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無所謂生死……他們左手提著人頭,右胳膊下夾著俘虜,追殺自己的對手……而且他們善騎射。

我們沒法判斷單兵作戰時蒙古人和秦人作戰時哪一個會勝出,但是我相信蒙古人寧可遇到野獸。

這支部隊比蒙古人更強大的戰鬥力來源於它比蒙古人更優的特徵:

紀律森嚴――嚴明可能無法說明。

賞罰分明――這一點沒有哪個朝代可以達到秦國的水平,所以他們才會不怕死,所以他們甚至會搶首級。

更大的編制――一百萬,蒙古人可曾面對過?

更優的武器生產線――不同時代的兵器有同樣的尺寸,中國史上最強的弩兵,別忘了弓弩對付騎兵最有效,他們曾經一年之內把匈奴人趕到黃河北邊

更好的後方――秦國守城也可以把只會破壞的蒙古人餓死。

更強的為戰爭服務的國家機器――這其實就是上邊優點的總結,500萬人口可以支持60萬軍隊在外常年征戰,這是什麼概念?如果說蒙古帝國征戰了80多年,秦國從一個小國到一統江湖打了500多年的戰爭。這個國家任人唯賢,而且君主對軍隊的控制比它後來的朝代更加有效……

更先進的生產力――(這點有些與時俱進啦)一千多年後的蒙古人除了後來有些火炮之外,它哪一點比得上秦國?千年歷史其實都活在狗身上了。

毫無疑問,這是世界上火槍出現前最強大的軍隊,它完全可以用來讓一個孩子馬上取得天下 。
回答者:sufeishare - 助理 三級 2-2 12:46

這要怎麼說呢,如何量化?
秦靠軍隊的武力盪平六國統一中華,幾乎每場戰斗都是以壓倒性勝利結束的。這樣的戰鬥力,你可以想像嗎。
回答者:sapphirecpa - 高級魔法師 六級 2-2 12:48

相比同時代的世界第一
回答者:enjoy_86 - 試用期 一級 2-2 12:49

秦軍士兵勇猛善戰,稱為銳卒。根據《商君書·境內》,秦軍隊最小戰術單位為伍,由5個士兵組成。10個伍組成一個屯,由50士兵組成。2個屯組成一個將,由100名士兵組成。5個屯組成一個主,由500名士兵組成。2個主組成一個大將,由1000 士兵組成。(大路按:此處的大將是秦軍建制單位,不是將軍之意。)軍隊在做戰時,伍、屯、主、將、大將等戰術組織保持緊密聯系,互相配合。以一個伍為例,防守時五名軍卒互相保護,進攻時如有人數優勢則圍攻敵人。混戰時,伍內部兵卒之間始終保持緊密聯系,隊伍不會被輕易擊破。戰國時期,各國兵力空前擴大,兵員劇增。秦兵馬俑來看,一乘車卒約為8人。假設秦時一次重要戰役出動三千乘戰車,則車兵約為2.5萬左右(不包括戰車周圍的步兵),這是一支相當孩人的高機動性軍隊。(大路按:當然這只是大路的假設,有的戰車只為作戰使用,只有馭手,弩手和重甲持矛的士兵組成)。戰車的防護措施也比較完善,軸端裝有矛頭,馬身覆有厚甲。秦軍戰車上的車兵是秦軍精銳之一,不僅有力大體健手持長矛的兵卒,還有弓弩嫻熟的弩兵。更重要的是,每一輛戰車周圍都有一定數量的徒兵—— 「銳卒」,有他們的保護,對方難以接近戰車。
當然秦軍最具殺傷力的還是弓弩。關於弓弩的射程和殺傷力,前面已經討論夠多了,這里將再提供幾條證據來說明一下。現在普遍認為中國的弓弩領先於當時的西方,西方後來從中國傳過去的弓弩製造技術中獲益良多。以弓為例,齊國的《考工記》詳細描述了製造弓與箭的選材、工藝流程等。明確指出製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膠、絲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都准備好了才能合製成弓。其中的干是指弓干,取材最好為柘(zhè)木,其次為檍,桑,橘,木瓜,荊,最下等為竹。古代工匠製成一張良弓,從第一年開始選材、干透,到牛筋、弓角的製作,到最後的被弦,共需要約4年左右的時間。其中製作之艱辛,可見一斑。最終的質量也可以想見了。當時的諸侯和武將對弓非常重視,絲毫不亞於對寶劍的重視.
對於當時以步兵為主構成的難以橫向移動的大型方陣來說,弓弩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與威懾力,所以為中國歷代兵家所重。如公元前260年發生的秦趙長平之戰中,秦軍的強弓硬弩發揮了巨大作用,使得數十萬趙軍無法突圍,最終,趙國主將趙括射死,秦軍以來弓弩取得了這場決定天下大局之戰的勝利。又如後來西漢時的李陵,五千漢兵依靠車仗為工事,以弓弩為遠射武器,竟然抵擋匈奴八萬之眾,射殺匈奴上萬騎兵。李陵最後嘆息說:「再給我們每人十枝箭,就能支持到邊界。」最後雖然兵敗,但可以想像得出弓弩的巨大威力。現在無法知道當時秦軍每名士兵配備多少支箭,這里只拿後世的唐軍為例做一個參照說明。據《太白陰經》所載,唐代軍隊一軍人數為12500人,裝備弓12500張(附弦37500條,箭3750000支),弩2500張(附弦7500條,箭250000支),弓弩裝備比率各佔100%和20%。也就是說,每名唐軍配備一張弓,三根附弦,三十支利箭。在當時,這樣的唐軍是一支具有非常恐怖的戰鬥力的軍隊。每名秦軍配備的箭簇的數量大路沒有查到資料,但從秦兵馬俑二號坑的出土情況來看,弓弩手背部置有上下兩個對你的負矢陶環,每個陶環裝置銅鏃多達100支,其負矢之多,當時魏國武卒屬於重裝步兵,向有「負矢五十」說法,秦國的弓弩兵配備的箭簇的數量遠遠多於魏國武卒的弓箭配備。所有我們不難理解,秦國依靠什麼手段竟然能合圍同樣數量的趙軍了。在秦軍強大的弓弩兵面前,趙軍始終無法接近,事實上當時雙方發生白刃近戰相對比較少。
秦軍的騎兵主要和車兵一起配置成車騎混成部隊。騎兵的主要武器的是弓弩。戰時可以靈活機動的在各種距離射殺敵軍,克服步兵弓弩手的機動性不足。
回答者:dario - 助理 二級 2-2 12:50

③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軍隊

南北朝 陳慶之的7000白袍兵----如 扶華夏之將傾 所述,留意那萬北魏鐵騎的主將是曾經以幾千騎破百萬大軍的名將,非等閑之輩。

戰國 吳起的魏軍---勝900多仗,和100多,一生不敗。

戰國 白起的秦軍---好像勝無不勝。

金哀宗時金國的400鐡騎兵---曾在會戰中擊敗比它多幾十倍的蒙古軍,故蒙古絕非最強。

唐李世民的2000玄甲兵.

如以一國以論,以戰國的魏初,秦,唐,蒙古最強。 但蒙古有火葯+攻擊戰述無恥,驅敵之人民以亂敵,又不敵金的400精兵。感覺上比不上秦和唐。

以下引述網友 手術不用刀 的一封信以供參考:

戰國三大主力就是秦國的死士組成的輕步兵(輕步兵是秦的根基,維系這輕兵戰意的就是秦法的重獎重懲),魏國的力士組成的魏武卒(重步兵),還有就是齊國的擅長單兵格鬥的武士。這三股部隊互相剋制,正面打魏武卒可以壓制秦軍,完克齊軍。而孫臏的方法就是在魏軍行軍過程中打伏擊,因為行軍過程中魏武卒是無法著鎧甲的,當一群裸身的大力士遇上齊軍的武術高手,被全部殲滅。自此之後沒了魏武卒壓制,秦軍第一次走出了函谷關。而孫臏也創造出了兵以詭道新學說(而這軍事學說,為文官集團找到了一個合理奪取戰功的理論基礎)。

在這之後,秦國的輕步兵由於首功的激勵(敵人的頭顱,首功就是這么來的)加上本身秦人又好鬥所以著皮甲都嫌累贅,說他們是一群死士或亡命徒絕對不過分,而同時秦法又很嚴謹,所以秦國依靠一群組織紀律性很強的亡命徒作為秦國武功的根基那就很可怕了,在之後的百多年間橫掃了六國。可以這么說中國自秦之後袁世凱小站練兵之前無軍隊。

而魏國自魏武卒滅亡之後,從此一蹶不振,苟延殘喘。現代都有好男不當兵之說,可戰國那個時代,士兵全是國家精壯男子,一代之內連種子都沒留下就全部滅亡,那就是國家災難且不可恢復。

而齊國的命運則是死於安樂了,到了戰國末年齊國士兵都幾十年沒打過仗了。

在之後唯有趙國作為山東六國的屏障獨力抵抗秦國百餘年的進攻,形成趙國安則天下安的局面。而且還有餘力征伐,趙國在秦國哪裡丟多少土地就從燕國那裡搶回來多少。

依靠的是什麼我不好確定,有人說是趙國騎兵,雖然各種書上或游戲裡面說騎射如何強大,但我認為輕騎兵遇上步兵只能打游擊無正面對抗能力,正因為他們騎在馬上所以只能是活靶子。

在古代輕騎兵於步兵的優勢在於戰略機動上,但趙國面對的是一隻正規的帝國軍隊,而不是之後2000餘年的中國烏合之眾,人爆發力是比不上馬的速度,但正規軍依靠耐力的行軍速度絕對是超越馬的;(這不是我個人的理論,這是已經得到公認的通用軍事理論,不過在古代是不宜產生正規軍的,所以騎兵依然是強大的存在)所以趙國的騎兵面對秦軍連戰略機動都不存在。

在之後的2000餘年裡自貞觀開始到開元結束唐帝國擁有過特色鮮明,且是國家級別的武裝。雖然紀律和制度依然比不上秦軍。咱們暫時也稱為軍隊。

首先這只軍隊分為三個兵種,步兵、騎兵、弓弩兵。

其次這只軍隊不分兵種人手至少一匹馬,不分兵種人手至少一張弓,著鐵甲率是六成,一線戰斗部隊著鐵甲率是十成。注意這是一隻國家級別的軍隊,不是某精銳,可想盛唐國力。

這只軍隊的核心依然是重步兵,歷史上用的起重步兵的並不多,這只重步兵在歷史上可是大大的有名,稱為陌刀手,此刀重50近,一刀斬下人馬俱碎(這不是形容,而是寫實)。威風、恐怖。

然後是唐騎兵,這只騎兵也很有特色,他們不是輕騎兵,也不是重步兵。脫身與隨末李世民的直屬精銳玄甲精奇,李世民創造的一種介於輕重騎兵之間,既有游擊能力,又有沖鋒能力的騎兵。

他們裝備精良,擁有橫刀(日本武士刀前身,屬直刀,外硬內軟,鋒利易損毀,不可修復,這再次體現了唐的國力,歷朝歷代的軍隊裝備的刀都是外軟內硬,雖不夠鋒利但可修復成本低,唯獨唐是外硬內軟。陌刀也是如此)著鐵甲,用一種很重很長的馬朔沖鋒,並配有弓弩用於游擊。

弓弩兵,配有四種由遠到近的三種弩,一種弓用於對敵人進行覆蓋打擊。如果和唐軍打陣地戰絕對是一種自殺行為。先用弓弩打亂對方陣型,然後騎兵沖鋒進行分割切斷,最後陌刀手保持隊形前進,最後就看到陌刀手走過的地方散落著碎肉。並不是這種戰術有多高明,而是唐軍的裝備太精良了,形成了一種不可抗力。

依靠這只軍隊盛唐時期的銅錢成為周圍國家的硬通貨,而不勝產金銀銅的中國,銅錢不夠使用只能用絹帛同時充作貨幣。

而這只軍隊還和盛極一時的阿拉伯帝國爭奪中東的控制權,並創造了輝煌的戰績,要知道阿拉伯帝國擁有的可是一隻宗教軍隊,宗教狂熱那可是很無奈的,但我們最終看到的是裝備精良依然完勝了戰意,在陌刀之下狂人依然變成碎肉。

也是因為唐朝武人集團實力過強最終造成了安史之亂,截斷了補給,使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軍事擴張嘗試流產。所以現在的中東完全伊斯蘭化了。

④ 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十大軍隊

秦軍、漢軍、北府軍、白袍軍、唐軍、岳家軍、蒙古鐵騎、明朝水師、戚家軍、滿州八旗。

1、秦軍

秦軍是春秋、戰國時期秦國以及統一後秦朝的軍隊。秦軍是當時強大的鐵軍,橫掃六國,北擊匈奴,南攻蠻族,一統江山。為中國的統一做出巨大貢獻。

秦始皇在十年內掃平六國,一統天下,主要有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軍隊,有一批運籌帷幄、勇冠三軍的善戰之將。

秦帝國建立後,始皇選拔大批將領充任全國各級官吏,建立由邊防軍、京師軍和地方軍構成的軍事體系。他希望依靠強大的武力威鎮天下,以使江山永固,帝位恆傳。

2、漢軍

漢軍是漢王朝的軍隊,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漢高祖劉邦在沛縣帶領3000人起義,這是漢軍的前身,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在諸侯推翻秦朝後,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之後,劉邦帶領的軍隊被稱為漢軍。

漢軍時間為漢朝時間:前202—8年(西漢),25年—220年(東漢)。

漢軍初期由劉邦領導,作戰方式主要以弓弩、車兵、步兵、騎兵混合兵團。到西漢武帝時期,為適應對匈奴作戰需要,逐漸轉變為大規模騎兵兵團作戰。

漢軍騎兵以重甲格鬥騎兵、弓弩騎兵為主。以長途奔襲、遠程閃擊為主要作戰方式。漢軍的這次變革徹底終結了匈奴人在東亞大陸的霸權,將漢軍戰力推向冷兵器時代的巔峰。

3、北府軍

中國東晉孝武帝初年謝玄組建訓練的軍隊。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強大,詔求文武良將鎮御北方。

朝廷拜謝玄建武將軍、兗州刺史,領廣陵相、監江北諸軍事,鎮廣陵,召募勁勇,徐(治京口)、兗(治廣陵)流民帥軍隊紛紛應募入伍。

謝玄以劉牢之為參軍,常領精銳為前鋒,戰無不捷。太元四年,謝玄加領徐州刺史,鎮京口。東晉稱京口為「北府」,所以稱這支軍隊為北府兵。

4、白袍軍

白袍軍,也稱為陳慶之兵團,是以南朝陳慶之為將帥的軍隊,七千白袍軍,多次以寡勝多,數次大破北魏軍。

5、唐軍

唐軍是中國古代唐朝的軍隊,在唐朝皇權統治及國家軍事力量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唐前期,唐軍主體是府兵,而後期是神策六軍、藩鎮兵。

唐前期軍隊由府兵、北衙禁 軍、兵募、邊防軍和團結兵組成,唐後期的神策六軍由太監把持,而藩鎮兵由節度使控制。

6、岳家軍

岳家軍是南宋初年由岳飛領導的抗金軍隊,以牛皋、董先各部義軍為主幹,後陸續收編楊么等農民軍部眾,吸收山東兩河忠義社梁興、李寶等,匯成大軍。

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語。部隊久駐鄂州(治今湖北武昌),世居漢地,南宋末年抗擊金蒙的將士,很多就是岳家軍子孫。

7、蒙古鐵騎

蒙古騎兵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13世紀由成吉思汗創建並由他的繼承者保持了一支騎兵部隊,蒙古騎兵沒有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宏偉的帝國-蒙古帝國。

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斗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餚。

不容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制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在中世紀的其它軍隊中是聞所未聞的。

8、明朝水師

明朝水師又稱大明水師,是曾經世界第一的中國海軍, 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兩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師。

在明成祖鼎盛時期的1420年,明王朝擁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戰船,以及駐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運糧漕船,其中250艘是遠洋寶船。

此外還擁有大量護洋巡江的警戒執法船和傳令船,威名遠揚的鄭和船隊實際上只是強大的明帝國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而已。

從元末朱元璋渡江戰役和鄱陽湖水戰開始,到鄭成功收復台灣,明朝立國近三百年,明朝水師卻未曾遭遇一敗,可惜中國古代軍事向來重陸戰輕水戰,因此明朝水師的光輝也就因此而淹沒了。

事實上明朝水師確實是中國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強大的艦隊,鄭和下西洋的輝煌人所共知如,大揚華夏國威。明朝中後期海防空虛,但經過戚繼光整頓,明朝水師重新煥發了戰力。

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東來,本想將澳門納為殖民地,但明朝水師在珠江口海戰中將其重創,使其打消念頭轉與中國通好。

16世紀末日本發動侵朝戰爭,明朝水師在露梁海戰里大敗日本艦隊。即使到了腐敗透頂的明朝末期,明朝水師依然在澎湖之戰與料羅灣海戰中將荷蘭殖民者擊敗,17世紀中葉更是一舉攻佔荷蘭控制下的台灣。

9、戚家軍

戚家軍(又稱義烏兵、浙軍),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軍於浙江義烏,總兵力四千人,主力是義烏的農民和礦工。

戚家軍因為戚繼光從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氣的軍隊,戚家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

10、滿州八旗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為八旗制度下的軍隊。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制度上建成的,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藍旗、正白旗、正紅旗。

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旗,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征。

初建時,不但在軍事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十大最強軍隊

⑤ 中國歷史上十支最強大的騎兵是騎兵!

蒙古騎兵 蒙古汗國和元代軍戎服飾以精巧著名。蒙古高原氈帳諸部未被成吉思汗統一之前曾用過鮫魚皮甲胄、翎根甲,後來則用以牛皮為里的銅鐵盔甲。 在彼德堡宮中藏有蒙古騎士遺存的甲胄,內層皆以牛皮為之,外層則滿掛鐵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在描自元代居庸關瀛台上的浮雕中就有羅圈甲、魚鱗甲和柳葉甲。《黑韃事略》:"其軍器,有柳葉甲、有羅圈甲(革六重),有頑羊角弓,有響箭,有駝骨箭。" 關於蒙古騎兵的精良的軍器裝備,在有關歷史文獻中以及有關元代出土文物均有明確記載。據普蘭諾.加賓尼記述,蒙古騎兵裝備有:2至3張弓、3個裝滿了箭的巨大箭袋、一把斧,還要帶拖兵器的繩子。領兵者要挎一種其尖端尖銳但只有一面有刃的彎刀,將其裝在精美的刀鞘里。他們所騎的馬均有護身甲,有些兵士的馬也有護身甲。 馬匹的護身甲由5個部分組成,在馬的兩側 各有一片甲,一直蓋到馬頭;另一片甲放在馬的臀部,和兩側的甲片系結起來,這片甲片上留一個洞,以便馬尾從洞里伸出來;另一片甲在馬的胸部。在馬額上他們放一塊鐵板,把它系結在兩側的甲片上。 蒙古騎兵的胸甲是由4個部分組成,一片是從大腿到頸,根據人體的形狀來製作;另一片從頸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連接起來,每一邊肩上固定一塊鐵板。他們每一條手臂上也有一片甲,從肩覆蓋到手腕,在每一條腿上面覆蓋著另一片甲。所有這幾片甲都用扣環連接在一起。 頭盔的上部分是用鐵或鋼製成,但保護頸部咽喉的部分是用皮革製成。 根據普蘭諾·加賓尼介紹,蒙古騎兵的甲胄,製法極為精巧,就拿柳葉甲為例,他們先製成寬一指長一掌的若干鐵片,在每一個鐵片上鑽8個小洞。他們放置3根堅固而狹窄的皮帶作為基礎,然後把這些鐵片一一放在另一塊鐵片上面,因此這些鐵片就重疊起來,他們用細皮線穿過上述小洞,把這些鐵片捆在3根皮帶上。在上端他們再繫上一根皮線,因此這些鐵片就很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就這樣,他們用這些鐵片製成一根鐵片帶,然後把這些鐵片帶連接在一起,製成鐵甲的各個部分。他們把這些部分連接起來,製成保護人身和馬匹的鐵甲。他們將鐵片打磨得十分光亮,以至能夠在鐵片上 映出人影。 據《中國古代服飾史》記述,元代有一種翎根鎧,用蹄筋,翎根相綴而膠連的甲片,射之不能穿。還有象蹄掌甲。蒙古騎兵多為帶盔。另有一種胄作帽形而無遮眉,但在鼻部作一個極大的護鼻器,其狀頗怪。 蒙古民族的軍隊之所以能稱霸於歐、亞二洲者,實全恃其精良的騎兵。
拜占庭重騎兵 拜占庭重騎興盛於查士丁尼一世時期,在貝利撒留和納爾塞斯的指揮下,他們曾取得過輝煌的勝利。重騎兵的騎手們,身上披著鎧甲,使用長矛和弓箭。實行這樣一個突變,很明顯,是想使每一個經過嚴格訓練的軍人,同時兼有機動的「射擊力」和「沖擊力」。西方軍史學者將這種騎兵稱為「雙重功效騎兵」,即指那些能夠在遠距離殺傷敵人,也可以在近距離發起突擊的騎兵。在拜占庭重騎之後,只有17世紀的重裝火槍騎兵具有這種功能(包括以後的胸甲騎兵)。最能體現這種騎兵優勢的我認為是553年的卡西林納姆會戰。此次會戰的對手是法蘭克人,基本都是步兵,裝備頭盔、椴木大盾、長劍、標槍和戰斧,其中標槍和戰斧都可以用於投擲(就是《帝2》里的擲斧兵)。法蘭克步兵有種戰法是當標槍插在敵人盾牌上時,沖上去踩這槍柄把敵人的盾牌拽下來,再把敵人解決。這些法蘭克人都是些富於攻擊性的老練戰士。拜占庭方面,有步兵、下馬重騎、重騎兵和輕騎兵(主要是匈奴騎射手)組成,指揮是納爾塞斯。交戰時,騎兵埋伏在兩翼,正面為步兵集群,其中後幾排為下馬重騎。法蘭克人首先突破了前幾排拜占庭步兵,但隨著下馬重騎加入戰斗,法蘭克人的進攻受阻。我個人認為這可能是納爾塞斯的戰術安排:讓法蘭克人膠著於正面戰場,好為拜占庭重騎兵從兩翼包圍爭取時間。當法蘭克人發現時他們已經被拜占庭重騎兵包圍,但這些老練的步兵立即擺出密集防禦陣形,准備抵抗拜占庭重騎兵的沖鋒。但是拜占庭重騎兵並沒有發起沖擊,而是用弓箭狂射。本來,如果法蘭克人疏散陣形,是可以減少被弓箭殺傷的,可他們害怕自己隊伍一旦分散,拜占庭重騎兵就會提起長槍沖鋒。結果在這樣的猶豫中,法蘭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損失,最後敗退。 11世紀前,拜占庭重騎兵一直是近東最強大的軍隊,他們的防禦力可能是中世紀騎兵中最強的。雖然數量不多,但他們都經過嚴格訓練,並且有其他兵種的配合。拜占庭重視騎射,除了重騎兵會騎射術外,還有不少輕裝騎射手,如早期的匈奴騎兵。

⑥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十大軍隊是哪些

轉載

十、八旗鐵騎

明末清初時期,在民間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滿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由此可見,民間對八旗鐵騎的評價是多麼的高。其實明末軍隊的實力並非很弱,相對於歷代亡朝的軍隊來說戰鬥力已是非常高的了,但是在八旗鐵騎下還是只能黯然落幕。在清朝建立後,八旗鐵騎的編制已超20萬,前後征服了朝鮮、蒙古等地,甚至還吞並了准噶爾汗國,只可惜八旗在清朝後期也躲不過衰弱的命運。

⑦ 中國古代最強兵種

中國古代最強兵種:虎豹騎、白毦兵、陷陣營、蒙古騎兵、玄甲騎兵等等。

1、虎豹騎

虎豹騎,曹操最精銳的特種部隊,「虎豹騎」的統領歷來都是曹氏將領,據《三國志》中記載的僅有曹真、曹休和曹純。曹操派自己最信任的曹氏將領來擔任虎豹騎的統帥,可見其在曹操心目中的重要程度,這是曹操的一支嫡系精銳,也可以算是曹操的「王牌軍」。

幾乎每一場戰役,曹操都是在最關鍵時刻投入「虎豹騎」,而且這支部隊參與的戰斗幾乎都是硬仗。例如,南皮之戰其實打得是很艱苦的,曹操曾經想放棄,是曹純堅持急攻,方以「虎豹騎」取勝,可見這支部隊的攻堅能力。

另外,北征烏桓和追擊劉備於長坂時,這支部隊是經過了長途奔襲後的攻擊,追擊劉備是「一晝夜行三百里」,可見他的機動力和戰鬥力之強不是一般部隊能比的,就連擅長馬戰的西涼馬超的軍隊也被其所敗。所以我認為,這支部隊是曹操當之無愧的「王牌軍」。

2、白毦兵

白毦兵,這支部隊長期以來不為人熟知,文獻資料見於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建興四年(公元226年)至蜀國中都護李嚴的書信中。文曰「兄嫌白帝兵非精練。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當復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之。」指出了白毦兵的性質。

據傳,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後。慌張撤退。陳到率領白眊兵在蜀吳邊境接應劉備歸蜀。直接打散了追兵。可見白眊兵的戰鬥力。據傳,白眊兵大部分人來自少數名族。

3、陷陣營

陷陣營,陷陣營是東漢末期一支獨特的部隊,人數不多,但作戰極為勇猛,它的指揮官是呂布手下的大將高順。人稱高順「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全軍僅有七百餘人,個個驍勇善戰,裝備配製精良。

「陷陣營」曾經擊敗過擁有關張的劉備軍,可見一斑。狐疑的呂布唯一信任的大將是高順,他唯一放心的部隊就是「陷陣營」。

4、蒙古騎兵

蒙古騎兵,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13世紀由成吉思汗創建並由他的繼承者保持了一支騎兵部隊,蒙古騎兵沒有歐洲傳統軍事思想的束縛,建立了宏偉的帝國-蒙古帝國。

他們體格強壯,能適應戰斗的需要;他們能在快速撤退時回頭射擊跟在其後的敵人;能夠吃苦和忍耐嚴酷的氣候條件,不貪圖安逸舒適和美味佳餚。不容忽視的是:訓練過程中形成的那種嚴格的紀律制度,使他們個個都服從命令,嚴謹不怠,這在中世紀的其它軍隊中是聞所未聞的。

5、玄甲騎兵

玄甲騎兵,《資治通鑒》對於玄甲軍的記載:「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行台僕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將兵按行營屯,猝與王世充遇,戰不利。

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之,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六千餘人,世充遁歸。」這段文字雖然很短,但玄甲軍的戰鬥力和作用可見一斑。李世民幾乎每戰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領著騎兵如同黑雲一般壓向敵陣,聲勢迫人,加上玄甲軍本身的精銳,幾乎是無堅不摧的。

⑧ 中國歷史上最強的軍隊

瞎講宋朝軍事弱小 當年元朝統一中國的時候 還剩一個南宋 原來蒙古人以為中原人很好打專 實際上屬呢?打了50年才把宋朝皇帝逼跳海 我覺得 最強的軍隊要看不同時期不同分類 像秦朝軍隊就很強 同時期的大秦(羅馬帝國)的軍事實力都沒有秦朝強 元朝(蒙古)騎兵也很NB 騎馬飛到你身邊轉一個圈可以把你剃到一具白骨。 最強大的軍隊就是明朝初期的軍隊了 蒙古鐵騎都望而生畏 (如果把所有朝代的軍隊放在一起 一起開打 那絕對是現在解放軍最強)

⑨ 歷史上哪個朝代的步兵戰鬥力是最強的

秦,因為一打六不是吹的,明,不管前中包括後期都能把鼎盛的日本打敗

⑩ 趙匡胤如何締造出中國歷史最強野戰步兵

說到北宋王朝,想起到的便是腐敗的政府機制,傳誦千年的宋詞。不得不說,在北宋時期我國的經濟文化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是相比較於國內的繁華,北宋在外交方面給人的印象就是不斷的求和,打敗仗,但論起哪一支軍隊是中國冷兵器時代最強的野戰步兵,答案竟然是北宋前期的禁軍。
說到冷兵器時代軍種的主要劃分分為野戰軍,攻城部隊和守城部隊。顧名思義,可以知道,攻城部隊依靠強大的攻城武器,具有非常專業的攻城能力。而守城 一方部隊則普遍戰鬥力不強,往往是三個軍種里戰鬥力最弱的一支。而野戰軍則是一支長期在艱苦環境下鍛煉出來的尖銳殺敵武器。

宋軍操練圖
在北宋中後期的禁軍在戰斗中往往是不堪一擊,往往是以多對少,卻還總是被殺的丟盔卸甲。但是在北宋剛剛成立的那段時間,北宋軍隊,尤其是禁軍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與戰斗素養卻是可以堪比強大的漢朝和唐朝軍隊。在趙匡胤時代的宋朝,出現了一大批名將,如高懷德,石守信等,不斷創造出軍事神話。

宋太祖趙匡胤
首先來看一下北宋建立的背景。北宋時趙氏在篡奪後周政權所建立起來的,在建國初期,便面臨著唐滅後五代十國混戰60年的局面,強敵林立,而在眾多強敵中脫引而出的,就是這支被後代常看做是敗軍代名詞的宋軍,完成了統一全國的重任,建立起北宋王朝。在滅南唐等過時,趙匡胤的軍隊表現出來了強大的戰鬥力,以浮橋渡江的方法迅速消滅南唐。面對南漢政權派出的巨像陣型,宋軍也並未慌亂,而是依託戰壕用三弓床弩射殺巨像,取得戰斗的勝利。即使是在統一之後,與契丹,西夏的戰爭中,北宋前期依舊表現出不俗的戰鬥力。在雁門關以3000兵力大破契丹十萬鐵甲騎兵,是中國戰爭史上絕對經典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而為何此時的北宋禁軍以及整個北宋軍隊與後世的北宋軍隊呈現出這樣的差異呢?
首先看到的是,北宋前期強調軍人的身體素質,重視軍事訓練,對單兵的身體訓練也是極為細致,要求極高。正是依靠強壯的身體,北宋前期軍隊才可以穿起比歐洲騎士的全身甲還要重的步人甲,弓箭手才可以射出更有力的弓箭。第二點,此時的宋朝軍隊裝備了當時冷兵器時代最好的武器。在宋朝,我國冷兵器的發展達到了巔峰,裝備了中國歷史上最強的弓弩,所佩戴的武器也是最精良的鋼鐵所製成的,盔甲也是防護能力超強,這一切也都是以宋朝發達的經濟為依靠。

宋代的盔甲
第三,宋朝對軍隊的管理機制完善科學。宋朝實行職業軍人制,訓練充足,與其他往往臨時從田地里拉來的農民組成的雜牌軍相比,實力差距明顯。

宋代邊疆形勢
軍隊里同樣對軍人的身體素質要求嚴格,經常會進行類似於今天體能測試的檢驗,不合格者會受到處罰。第四點,在北宋建國初期,初期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家,趙匡胤本身便是名將出身。在優秀將領的指揮下,往往戰鬥力是更上一層樓。
在滅蜀戰役中,北宋以4萬兵力消滅了對方14萬軍隊,滅南唐,以10萬消滅南唐25萬部隊,1001年,以1千騎兵大敗8萬遼國騎兵,斬首上萬。三都谷之戰,6千宋軍大破3萬吐蕃軍等北宋前期戰役,無不驗證了北宋前期戰鬥力的強大。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步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