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歷史上中國的制度變革

歷史上中國的制度變革

發布時間:2021-03-02 01:38:06

① 中國的體制改革有哪些歷程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程

包產到戶發改革先聲

從1978年12月起,以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率先實行包產到戶為標志,在整個農村掀起了農村體制改革的浪潮,也就是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到1983年底,全國包產到戶的覆蓋面達到95%。在農村改革的同時,城市裡的工商企業也進行了一些改革試點,也就是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這一時期的改革總體上還沒有擺脫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

探索經濟發展新模式

1984年10月,在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第一次明確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不是計劃經濟,而是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在此期間,中國民營經濟也同步發展起來,農村隨著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出現了一批鄉鎮企業;從1980年12月浙江溫州出現全國第一個工商個體戶開始,私營經濟迅速發展;1984年,飛樂音響成為全國首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制公司,我國股份制改革試點正式開始,1987年9月,我國首家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在深圳成立。1990年至1991年,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成立,標志著我國證券市場的初步形成。

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目標

1992年的春天,鄧小平同志發表了著名的南巡談話,在這一講話精神推動下,中共十四大改變了過去建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提法,第一次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輪高潮。國家連續出台了有關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金融體制改革以及醫療住房改革,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有制為主體、

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

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大提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加快,絕大部分國有企業先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同時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非國有經濟的比重從改革開放之初(1980年)的18.1%提高到2006年的59.3%。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和定型。中國經濟持續近30年的高速發展,證明國有經濟領域的改革以及培育、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仍然是未來改革的方向。

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2011年05月22日 星期日 12:33舊民主主義革命(1840—1919年)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的79年,即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上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分為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中國人民反抗斗爭兩個時期。自1840年起至1949年,中國人民同外國侵略者,同本國剝削者進行了艱苦的革命斗爭。這段時期大致可分為:1840-1901:以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為代表的農民革命;1901-1949: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中後一個階段還可以分為由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01-1919)。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發動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義。舊民主主義革命是把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摧毀,將中國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的帶到新的社會制度中。

主要事件

該時期主要事件:廣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性質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指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到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這一段時期的歷史。期間曾有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而太平天國運動是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運動,戊戌變法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義和團運動是農民階級領導的反帝愛國運動,只有辛亥革命才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籠統地說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似有不妥。

任務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主力都是人民群眾,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人民群眾參加的規模、深度、廣度都是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無法相比的。而舊民主主義革命尤其是辛亥革命局限性是沒有充分發動人民群眾。

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封建社會的衰敗和西方列強的入侵,使它不可能按部就班地步入資本主義社會,而是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個特殊的社會形態中,農民是最大的受害者,這是一個逆來順受的階級,卻起義反抗了。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經驗證明農民階級不能代表先進的生產方式,而是落後的小生產者,因此單純的農民戰爭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但是,在中國,農民階級又是一個龐大的隊伍,所以,雖然農民階級不能作為領導階級登上歷史的舞台,卻必然以主力軍的身份參與革命,這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後發起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有了成功的驗證。

由於誕生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中,因而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民族資產階級同外國資本主義、封建勢力存在矛盾,一開始就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和束縛,這就決定了它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民族資產階級由於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這些決定了它同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存在著一定的依賴關系,又有軟弱性、妥協性的一面。這些局限性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提不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不能發動和依靠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它所領導的一系列運動都失敗了。

在中國,無論是農民階級還是資產階級都無法領導革命取得成功,中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來領導才能勝利。無產階級對中國革命的領導和進入新民主主義社會以後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是革命繼續向前發展、社會主義革命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保證,是中國革命成敗的關鍵。

新民主主義革命(1919-1949年)

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指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中的無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所謂「新」,是相對於17-18世紀歐美國家發生的資產階級領導的,旨在推翻封建專制主義壓迫,確立資產階級政治統治的舊民主主義革命。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它的目標是無產階級(通過中國共產黨)牢牢掌握革命領導權,徹底完成革命的任務,並及時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結束和社會主義革命的開始。

我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歷了北伐戰爭(1926--1927)、國內革命戰爭(1927--1937)、抗日戰爭(1937--1945)和解放戰爭(1945--1949)。

民主革命時期:分為二個階段,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40-1919)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1949-1956)在1956年全面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後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

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區別

舊民主主義革命是資產階級人士發動的,主要思想是三民主義。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人士發動的,主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思想。

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後,即為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② 中國社會制度變革的歷史論文1000字

歷史上把君主稱為「皇帝」,是從秦始皇開始的。在此之前,中國的最高統治專者稱「王」或單稱屬「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一些國力強大的諸侯國的國君也自稱為王,如秦王、楚王、齊王、趙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王贏政滅掉六國,平定天下。贏政自認為這是亘古未有的功業,甚至連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變「王」的稱號,「無以稱成功,傳後世」。經過反復考慮,秦王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決定兼采「帝」號,稱為「皇帝」,以顯示自己的尊貴。
「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為上,帝為下」。古人所說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詞則是告訴人們,天地是萬物之主。
中國最早所謂的「皇帝」,是對「三皇五帝」的統稱。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傳說中的三個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萬物至高無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後來許多國家混戰,各自稱帝,出現西帝、東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來到人間,成為超越「王」的人間尊號(也有說是部落時期的黃帝、炎帝、蚩尤等)。

中國歷史上三大改革

中國歷史上有三大改革。
第一,商鞅變法。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成功也是最有影響的改革。秦國從一個大家看不起的蠻夷之國,一下子變成了唯一擁有統一中國的實力的強國。商鞅的結局是悲慘的,但是其政策卻被繼承下來。秦國的文化落後,於是大批引進外國人才。以致於其後一百多年的政府首腦--丞相,基本都是外國人。經濟上,開發關西,開發巴蜀;軍事上更是無與匹敵;政治上,連荀子也認為秦國政府最具效率和最廉潔;管理上,採用的郡縣制,極大的提高了國家管理水平。這次變法,決定了此後兩千年的中國政治和文化。
第二,王安石變法。其實是兩次變法,均告失敗。其意願是好的,政策也基本沒有問題,然而卻無法推行下去。蘇軾、司馬光等人頑固守舊,不肯變通。加上宋神宗左右搖擺,又受不住老媽的眼淚,於是大宋江山從此無回天之力了。繁榮的宋朝經濟也承受不了巨大的官僚和軍隊的開銷,土地兼並,隱瞞人口和收入造成更大的財政缺口,社會矛盾終究無法緩解。列寧認為他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可惜是個失敗者。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政治改革的熱情只換來一江春水向東流。
第三,張居正改革。這是一次半成功半失敗的改革。成功,是因為在張居正當政的萬曆前十年,明朝確實實現了中興。失敗,是因為在他死後,他的學生們和同僚們都停止了這些措施。張居正的改革主要是「一鞭法」,即用錢來繳稅而不是用糧食布匹等實物。看似簡單,但是卻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採用這種方式。實物的長途運輸,勞民傷財,地方政府乘機盤剝人民,運輸時又要消耗當量不必要的人力和財力,而官府收上來的實物又很容易腐爛、破壞,而造成大量的浪費。採用這種方式則更加方便百姓和官府,減少大量的損失。萬曆十年間,國庫積攢了壹千多萬兩白銀(這些銀子後來大都用在出兵朝鮮抗擊日本的豐臣秀吉)。張居正死後,反對派興起,再加上萬曆被張老師壓抑了十年的心一下子放開,於是抄了張居正的家,改革也停止了,明朝的財政危機已經無法解決了。明末「三餉」(遼餉、剿餉、練餉)不但沒能解決財政危機,反而引發了農民起義,明朝的滅亡也指日可待了。

④ 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歷代變革

三國時期,曹魏行屯田制,屯田客向國家交納很重的屯租。除屯田外,一般編戶則交納田租、戶調,田租每畝四升,戶調每戶絹二匹、綿二斤。至於役,則豪族擁有佃客,國家無從向之徵調;反之,平民被強徵兵役和其他服役,無一定製度可言。
西晉實行占田制和戶調制,平民一戶男女丁二人可占田百畝,其中70畝為課田,據以課稅。貴族的占田,則第一品可達50頃,遞降至九品可佔10頃。事實上平民的占田額沒有保證,貴族的占田額卻難以限制,平民苦於無一定法度的徭役,貴族則除本身免役外,還可蔭庇若干客戶。
南北朝時期,戰爭連綿,田租、戶調甚為混亂,兵役雜役尤極苛重。為制止戶口大量逃亡,南方實行「土斷」,限定流民於所在地區落籍;北方實行「括戶」,從大戶蔭庇之下奪回一部分編戶。但都不能改變民戶因重役而逃亡的嚴重危機。 清初戰亂,兵差繁重,地方經費困難,仰給於按戶等攤派的老辦法,編審戶等之弊同於前代。康熙初年,江南賦重的蘇松地區開始實行均田均役:將一縣各項差役全由雇役充當,所需雇役經費,通過合邑田畝均攤,實即一條鞭法的繼續實施。但當時各省正致力於戰後荒地的墾復,均役辦法未能推廣。以後經過較長期穩定統治之後,宣布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數(2462萬余丁)作為以後徵收丁銀的依據,把各省丁銀329萬余兩固定下來,嗣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丁銀的固定,為攤丁入地創造了過渡條件。從康熙五十五年開始,廣東省首先實行攤丁入地,以該省的丁銀攤入該省地賦之中,不再按丁抽稅。自雍正元年至七年(1723~1729),各省先後推行,完成了明代一條鞭法所未完成的改革。州縣地方差役的工銀、飯食,則由地賦中存留給地方的部分支用,並可從耗羨歸公中提一部分補給。這樣,原來役的開支有了新的保證。
賦役的演變及實質綜觀歷代制度,賦是王朝財政的主要來源,而人民最感痛苦的則是重役的征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賦役的演進自應以減輕役和加重賦為主流,然其間亦經常出現反復。漢代口賦、算賦和更役、正卒、戍卒的征調,是一種人頭稅與重役並征的典型。以後西晉的戶調以占田為依據,唐代的租庸調以授田為條件,至兩稅法而賦役集中於對戶資、田畝的財產征課,只是額外的役無法制止。宋代兩稅專以田畝為征課對象,比唐代兩稅又進了一步;當時各種徭役雖極繁重,然以家資列戶等為派役根據,實亦向財產稅轉化。至明代實行一條鞭法,清代攤丁入地,這一歷時長久、艱難曲折的賦役改革才得以完成。 ⑴以庸代役,農業生產時間較有保證。封建賦稅形式,從內容看大致可分為三種:勞役地租、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形式。勞役是封建國家對農民的直接的人身控制和奴役,勞動者失去任何自主。在小農經濟條件下,服勞役又直接影響農業勞動時間的適時安排。租庸調制允許勞動者交納實物代替勞役,即以庸代役,一方面使勞動時間增加,同時,勞動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勞動積極性也相應提高。由租調制到租庸調制的轉變,標志著對勞役地租這種最落後的賦稅形式的否定,有利於封建經濟的發展。
⑵剝削量減輕,有利於社會經濟穩定發展。唐前期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歷時一百年繁榮局面的出現,正主要是興革封建財政、經濟管理體制、實行租庸調制和均田制的結果。誠如太宗所說:「今省徭薄賦,不奪其時,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則其富有矣。」(《貞觀政要·論務農》) 租庸調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自然受到封建國家階級局限性和時代局限性的限制。從階級局限看,封建國家興革賦稅制度,適當減輕人民負擔,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和加強對勞動者的更多榨取。因而,輕徭薄賦是有限度的,每當經濟轉機,生產發展之後,統治者的剝削也隨之加重,結果阻礙了經濟發展,激化了社會矛盾。從歷史局限性看,它不可能超出賴以存在的生產力水平,並要受封建土地管理體制的制約。隨著經濟發展和土地管理體制的變化,租調制這一賦役制度就失去了歷史作用和存在價值。
唐中葉產生的兩稅法是中國封建社會賦稅制度的一大變革,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關系特別是土地(均田制)關系變化的產物。它適應了當時丁口轉移、商品貨幣經濟有所發展的新情況。 ⑴課稅對象:「戶無主客,以見居為薄。」兩稅法將課稅對象由過去的主戶擴大到客戶,並對商人重新規定稅率。客戶納稅,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變化及其人身依附關系的相對減輕。擴大征稅面,保證財政收入,這是制定兩稅法的目的之一。
⑵征課內容:包括戶稅和地稅。唐代征賦名目繁多,除租庸調外,後又有地稅、戶稅、青苗錢等各種雜稅。兩稅法則「置兩稅以總之」,將各種名目的賦稅統一並到戶稅和地稅這兩稅中,「以一其名」,並規定,若有「此外斂者,以枉法論」。⑶課稅標准:「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租庸調以丁為計算單位,貧富負擔不均。而兩稅法「惟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資產少者則其稅少,資產多者則其稅多」。
⑷征課時間:分為夏秋兩季,「夏輸無過六月,秋輸無過十一月」,相對集中並節省了徵收時間。
⑸征課形式:「以錢谷定稅,臨時折征雜物。」租庸調制是「租出谷,庸出絹,調雜出繕纊布麻」。還有各種雜稅雜役。兩稅法則先「定稅計錢」,交納時再「折錢納物」,即所謂「定稅之初,皆計緡錢,納稅之時,多配綾絹」。這樣,相對簡化了納稅手續,便於國家計算徵收。
⑹征課原則:「量出以制入。」量出為入是中國賦稅史上僅有的創見。兩稅法提出,「凡百役之費,先度其數,而賦於人,」即國家根據財政支出確立每年全國總稅額,然後攤派各地徵收。這種量出為入的原則可以說是創中國預算原則之先。 ⑴兩稅法將唐代名目繁多的雜稅,統一歸並為戶稅和地稅兩種,這樣既簡化了征課名目,又可使賦稅相對確定。從制度上避免官吏亂攤派的可能。
⑵兩稅法按照各戶的貧富程度確定征稅標准,較為公平。
⑶兩稅法以貨幣計算和交納賦稅,對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⑷兩稅法擴大了征稅面,保證了封建政府的財政收入。 1581年張居正在丈量全國土地的基礎上,把嘉靖初已在福建、江浙、直隸、廣東等地施行的一條鞭法,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一條鞭法,也稱「條鞭法」,其目的是化繁為簡、平均賦役,其具體內容有:
⑴賦役合並,並部分「攤丁入地」。即把原來的里甲、均徭、雜役等名目繁多的徭役合並在一起徵收,並將部分丁役負擔攤入田畝之中,把過去按戶丁出辦的徭役,改為據丁數和田糧數攤派。至於攤派的比例,各地沒有統一的規定,有的地方以丁為主,有的地方以田為主,有的地方丁田各半,還有的地方全部攤入田畝中,但丁役攤入田畝的傾向是一致的。故稱「一條鞭法」。
⑵賦役征銀,由地方官徵收。田賦中除了蘇、松、杭、嘉、湖等地仍收「本色」供皇室、官僚食用外,其餘一律折收銀兩。差役把正德以來的力差、銀差統一規定為以銀代役。力差由官府僱人充當。賦役的徵收,由地方官直接管理,廢除了原來通過糧長、里長辦理的辦法。
⑶以州縣為單位,把一切賦稅、役法項合編起來,確定徵收的總數。
一條鞭法的賦役制度,它上承唐宋的兩稅法,下啟清代的「攤丁入畝」制,改變了歷代賦與役平行的徵收形式,統一了役法,簡化了賦稅制度,是中國封建社會賦役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強的勢力,減輕了農民的一些負擔,鬆弛了對農民的控制,有利於生產的發展。賦稅統一征銀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反過來又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有利於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
清初的賦役制度沿襲明朝,但也開始著手整頓賦役制度。為了有一個穩定的稅收額,先是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永不加賦使丁銀額固定下來,這是賦稅發展的一大進步。因為以丁之多少為課稅標准,會逼跑貧戶,隱匿人口,歲收並不能確定;而丁銀定額,就相對減輕了貧民的負擔。這既減少了貧戶逃亡,保證國家歲收,又給日後的「地丁合一」創造了條件。
在明以前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國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為雙重標准征稅。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租佃關系的普遍化,土地買賣的加速,人口數量的激增及流民反抗的加劇,封建國家越來越難以束縛農民於固定的土地之上,直接向農民徵收人口稅(丁役銀)更加困難,舊的標准很難維持下去。在康熙五十一年永不加賦,停止徵收新增人頭稅的基礎上,雍正初年實行地丁合一,開始了單一的土地標准征稅,正式廢除了人丁稅。地丁合一又叫攤丁入畝,丁隨地起,即把丁銀全部攤入地畝中徵收。所攤數額,一般是納一兩銀子的田賦,攤入一二錢丁銀。攤丁入畝的實行有助於封建國家稅收的穩定,標志著延續了數千年的人頭稅的廢除。它簡化了稅收原則和手續,把土地多少作為收稅的惟一標准,改變了賦役不均的嚴重情況,從而調整了封建國家、地主和自耕農三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

⑤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變化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是從人治社會到法治社會的轉變。

從夏商周春秋戰國的先秦時期開始,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體系就逐漸變得健全和完善起來。中國早期的政治制度深受血緣關系的影響,從夏商王朝時期伊始,世襲制和宗法制逐漸嶄露頭角。

隨著秦漢大一統,出現了中央集權制度,特別是以皇權獨尊為核心的官僚體製成為了當時社會的主宰。此後,明清朝代的政治制度變成為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主義。從此,古代中國開始走向衰落之路,近代中國開始顯現。

(5)歷史上中國的制度變革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包括

1、中國政治制度的歷史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過程,從未中斷,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權為中心,高度集中權力。在人神關繫上,鼓吹君權神授,君權至上,以神權服務於君權。在君臣關繫上,宣揚君令臣從,臣效死忠,下級服從上級,全國依附君主。在權力配置原則上,君主一人全面壟斷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財政、軍事和文化教育大權。

3、人治高於法治。雖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訂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尤其是君主的言論,可以任意沖擊、取代法律。

4、完備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國古代政治機構的設置相當完備,從君主到臣僚,從中央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連,統治法網嚴密周全。

5、宗法制度的殘余嚴重影響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設,父權的觀念滲入到國家政治制度中,居家為孝,事君為忠,藉助父權來加強君權和行政權。

6、在漫長的政治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儒家經典是君主專制制度的理論基礎,是歷代各項制度與政策的依據。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相結合,儒家學術思想長期影響古代政治制度。

7、調整倫理關系與等級秩序的禮制,得到行政法的確認而與政治制度結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嚴密的等級制度,造成嚴重的官民對立現象。

⑥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要改革啊

商鞅變法
1.積極作用:
①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壯大了軍事力量;
③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收富國強兵之效。它不僅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經濟和政治基礎,而且對後世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2.消極影響:
①、輕罪重刑, 輕視了教化;連坐法加重了對人民的壓迫。法律嚴苛,容易造成統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壓政策不利於思想文化發展;
③、重農抑商,造成封建社會對商業和商人長期歧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④、對忠孝、誠信、仁義、貞廉等倫理道德的蔑視,導致社會風氣的敗壞,使政權失去了社會道德的支持。
(八)、特點:(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改革比較)
(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司法、文化、習俗等方面
(2)措施最徹底:廢除井田制,廢除世卿世祿
(3)歷時最久:先後兩次改革,持續18年
(4)推行力度最大:
(5)成效最明顯:增強秦國實力,為秦統一奠定了基礎
(6)核心內容為「農戰」和「法治」。
(九)、商鞅變法的成功因素:
啟示(結語):
不難看出,改革也是一場革命,改革也應該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目的的。商鞅變法正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順應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變革,是對整個生產關系的變革,使封建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得以進一步的確立與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鞅變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終遭車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連坐,不得不說商鞅的結局是個歷史的悲劇,由此可見舊勢力的頑固與改革的艱辛。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不斷向上的,然而在向上發展的道路中會有許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決心與勇氣,而商鞅正是具備了這種勇氣與信念,在改革中表現了義無返顧的堅毅精神和大膽而審慎的處事態度。

王莽。
托古改制好生厲害,將一切制度推倒,改得個稀巴爛,還真有勇氣的。凡是不同意他的改革的,全部殺掉,結果天下大亂。就憑這點倔勁,足夠贏個第二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
(1)生活方式農耕化: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2)社會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
(3)生活方式漢族化:緩和民族矛盾,鞏固封建統治,促進民族融合,為統一奠定基礎
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的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激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

隋煬帝。
這傢伙不是好人,但卻發明了一個偉大的制度: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加以發展,成為現在全球通行的公務員考試制度。就憑這一條,足以占據第五的位置。

宋太祖。
這人有點本事,居然不動聲色地將長期困擾中國的藩鎮問題解決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廢除府兵制,建立了禁軍和以文官為主壓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過這么做內亂雖平,卻為宋朝留下了貧弱的病根。只能排在第七了。

王安石變法
認識:
(1)變法的不足:(局限性)
①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而進行的改革運動,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的危機。
②變法是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2)變法的進步意義:(進步性)
①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③王安石能夠對北宋的積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種勇於改革和敢於斗爭的精神,值得肯定。

朱元璋
建立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特務組織,永遠地廢除了宰相一職。

戊戌變法
意義:
1、性質: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
2、政治: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具有愛國性。
3、思想: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具有啟蒙性。
4、經濟: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5、文化:有利於西方科技的傳播,推動了近代文化(傳媒)和教育事業(新式學堂)的發展
6、習俗:摒棄陳規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領時代新風

(五)局限性: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採取改良的辦法;並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予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來進行變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歸於失敗
(六)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⑦ 1949年——1976年中國經濟制度變革的歷史過程

1949年到1976年,中國是處於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到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制專度的建立,在這27年時間里,中屬國初步建立了獨立自主的完整的工業體系,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的經濟體制也初步建立,經濟水平比解放前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到20世紀七十年代末,該經濟體制僵化,同時閉關鎖國,生產力水平低下,嚴重阻礙經濟的發展,因此需要進行改革開放。

⑧ 近代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改革,分別是

一、洋務運動:1860年至1895年
背景:
1、清政府內憂外患,內有人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外有列強侵略——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統治集團不得不積極尋找鞏固統治的出路。
2、列強侵略中國的同時也讓中國人看到了他們技術的先進。
3、「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經產生,為統治集團尋找出路提供了參考。
4、統治集團中少數先進人物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實現「自強」,形成洋務派,在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李鴻章、曾國藩等為代表。
5、一方面為了克服內憂外患,另一方面也為了鞏固自身地位,在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紛爭中,新掌權的慈禧太後站到了在地方和中央都擁有巨大實力的洋務派一邊,對洋務運動的興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總理衙門成立,成為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
內容:
1、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2、以「求富」為旗號,創辦一批近代民用工業;
3、70年代中期起積極籌劃海防,建立近代海軍。
4、創辦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進修生出國深造,培養洋務人才。
評價(含意義):
1、洋務派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目的,單純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而不能徹底變革封建制度,註定了洋務運動不可能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但洋務運動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引進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進工具;培養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識分子技術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誘導和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早期發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開了缺口。
二、百日維新:1896年至1898年。
背景:
1、政治上:甲午戰爭的失敗和民族的危亡激發民族意識;
2、經濟上: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
3、思想上:維新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內容: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裁汰冗員;
2、經濟方面,保護農工商,提倡開辦實業,改革財政;
3、軍事方面,裁撤綠營,改練新式陸軍,採用西洋兵制等;
4、文教方面,改革科舉制度,廢八股,廣設學堂,提倡西學。
評價:
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先進文化科學的傳播都是十分有利的,給了開明紳士和民族資產階級參政的機會,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但是沒有提「君主立憲」,沒有觸動清朝統治基礎,改革並不徹底。
意義:
1、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
2、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
3、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4、在改革社會風氣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三、清末新政與立憲:1901年至1911年。
1、背景:
清朝末年,由於義和團運動等野蠻的排外暴亂事件造成列強大舉入侵,釀成彌天大禍。加上列強的政治壓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變當前的無能狀態。當時的清政府和軍隊已經無法應付當時的政治局勢,財政上也出現了嚴重的虧空,這使清朝統治著感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已經開始動搖。因此,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成為統治者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於是,1901年,慈禧太後正式宣布實行「新政」。
2、主要內容:
籌措軍餉,訓練新兵。振興商務,獎勵實業廢除科舉,育才興學改革官制,整頓吏治。
3、意義:.
(1)政治:增設新機構,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淪為維護帝國主義的工具,增設機構維護帝國主義利益。
(2)軍事:編練新軍。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國國防實力,但後來兵為將有,形成了近代軍閥。
(3)文化教育:廢科舉,頒行新學制和設立各式新學堂、派遣留學生。形成了重視西方科技與社會政治學說的風氣,培養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軍事人才。
(4)振興商務、獎勵事業。促進了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
然而,清末新政說到底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不可能真正促進中國近代化的發展,它只是一個騙局,改革並未使矛盾緩和。

⑨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高1歷史)

1.夏訥時期初步建立官制,在地方封候伯;
2.周朝建立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地方封諸回侯,實行森嚴的等級答制服
分封制使地方封候勢力逐漸擴大,在東周時嚴重威脅中央政權的穩定
3.秦朝建立中央集權制,在中央高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在地方實行郡縣制,用於加強中央集權
4.漢初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並存的方式,封國逐漸強大,出現「七國之亂」。武帝推行「推恩令」削弱封國力量,加強中央集權
5.隋唐朝時實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權,加強了中央集權
6.宋朝通過「杯酒釋兵權」等方式,把地方的財權、兵權、行政權收歸中央,削弱了地方權力。
7.元時建立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又有效地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8.明時廢丞相,六部分權,加強中央集權
9.清時設南書房,設軍機處,廢內閣,取消議政王大臣會議,使中央集權達到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峰

⑩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哪幾次改革

一、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幣制改革

1935年國民政府廢止銀本位制﹐實行紙幣制的一次幣制改革。1935年11月 4日起實行。中國疆城遼闊﹐貨幣制度一直很復雜混亂﹐嚴重地影響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並且不利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金融的穩定。1933年3月﹐國民政府廢兩改元﹐實行銀本位制﹐雖對貨幣制度進行了一次改革﹐但整個中國的幣制仍非常紊亂。

四、土地改革

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西柏坡村舉行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於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1947年11月至12月,一個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波瀾壯闊的群眾運動,很快在陝甘寧、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華東等老解放區,東北等半老解放區,以及鄂豫皖、豫皖蘇、豫陝鄂、江漢、桐柏等新解放區廣泛開展起來。

五、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

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中國的制度變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