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歪曲了哪些歷史

中國歪曲了哪些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01:27:18

① 中國有歪曲歷史嗎

在國家屬性上來說,新中國一直走實事求是的道路,從來不會也不可能刻意扭曲篡改歷史。

戲說作品除外,它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史書的嚴肅性,卻多了很多的娛樂性,雖然具備一定的危害性但不具備深遠廣流傳的傳播性。

並且社會上有一批勇於糾錯敢於面對大眾取向的勇士站出來勇敢的指正,會有效的抑制這種戲說作品的危害性。

但是在地域屬性來說,中國歷朝歷代都有歪曲前朝歷史的痕跡,不管是出於政治手段的目的還是什麼,足以到達不勝枚舉的地步。

不過史官多是文人,向來有文人風骨,聖人遺風,所謂歪曲,只是無傷大雅,甚至只是為了照顧當朝帝王的面子,而其餘更為內核的人文景觀、市井巷弄、鍾鼎世家等代表一個王朝的事物,則敘述詳盡,極具參考價值。

諺語講「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二十四最後一部,明史。就是由清朝修訂的,在這其中,講到袁崇煥的死因,真正的死因只是明朝內部的政治斗爭和外部京城百姓對袁的唾罵結合起來造成一個風雲人物的死亡。

但是明史中講是皇太極使用反間計,不過很快被崇禎揭穿。但是清朝修訂明史的時候反而把皇太極使用的反間計當做妙計,說崇禎中計才造成袁崇煥死亡。

(1)中國歪曲了哪些歷史擴展閱讀:

明史還是有一些歪解之處,以下是不完全指正。

《明史》有《哈烈》、《黑婁》二傳,事實上都是指阿富汗西部重鎮赫拉特(Herat),這個失誤是受了哈烈、黑婁在《明實錄》中並存的影響,又將統治者沙哈魯當作地名。

《明史》卷二六五《施邦曜傳》記海盜劉香的下場為「就擒」,卷260《熊文燦傳》又記其「勢蹙,自焚溺死」。

曹甫之被殺,《洪鍾傳》記其為廖麻子所殺,《林俊傳》則記其為指揮李蔭所擒殺。《食貨志》說正德時有皇莊三百餘處,今查《明經世文編》夏言的奏疏,很明顯是三十餘處之誤。

《明史·謝肇淛傳》中講謝肇淛是萬曆三十年的進士,事實是萬曆二十年,萬曆三十年並沒有科舉考試。《卓敬傳》記姚廣孝與卓敬有隙,廣孝進言勸成祖殺之,無其事[19]。

《明史》稱鄭成功將魯王朱以海沉入海中殺死,事實上鄭成功去世乃先於魯王朱以海。魯王朱以海死後,其世子朱弘桓渡台灣,得到鄭經的庇護,直至明鄭覆亡。

② 中國為何歪曲高句麗歷史呢

你是韓國人嗎?中國何時歪曲過高句麗的歷史了。

③ 有什麼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歪曲了真正的歷史

那就是亮劍當中的這個李雲龍,其實跟歷史是非常的不接近的。

④ 有沒有國家投訴中國歷史教科書歪曲歷史事實(相對當國

義務教育及高中階段的歷史教科書甚少談及外國,大都是一些公認了的板上釘專的釘都釘到生銹屬了的事實。有爭議的大多是近代歷史,而近代歷史直到二戰結束中國都是作為各國侵略的受害者,沒有理由也不可能去歪曲歷史(難道歷史上是中國借口鴉片把英吉利給推了?不可能吧)。而解放戰爭,為了統戰台灣,幫kmt擦屁股無數,讓禿子來磕頭謝恩都不為過,遑論投訴

⑤ 歷史上有哪些人的真實情況被歷史所歪曲

曹操!最典型的人物!

其實歷史並沒有扭曲這些人的真實情況,而是民間廣為流回傳的小說等扭曲了這些人的情答況,所以才蒙蔽了人民的眼睛,導致這些不公正的事情發生的。同樣的,有些人並沒有在歷史上做出多大的貢獻,卻被無限的美化,就好比紀曉嵐!明明沒有那麼為民請命,卻被一部又一部的電視給美化成這樣了!

⑥ 中國歷史是不是被儒家篡改過

篡改歷史跟儒家有什麼關系,不要本末倒置了。
儒家哪有這個能力篡改歷史,專真正能做到篡改歷史的是那些屬擁有絕對權力的人,也就是古代的皇帝有這個權力,唐太宗就是一個例子。
儒家只是個學派,是古代統治者為了更好統治,選擇了儒家學派作為治國的思想。

⑦ 近年來,像《甄嬛傳》《羋月傳》之類的古裝劇,大量歪曲史實,社科院的《中國通史》是意在糾正史實

有這方面的意思,但其實除了一些歪曲史實的影視作品外,近年來圖書市場也出回現了「歷史熱」,引領這答場歷史熱的,主要是非史學專業人員,大多數專業史學工作者置身事外。雖然有些講史圖書以「學者品位、權威解讀」的姿態出現在讀者面前,也聘請了一些史學專家,但具體到講史這個領域,並不一定就是特定領域的專家,不少是其他專業的學者在跨界行動。至於網路寫手,大多沒有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一些標明正說的講史著作缺乏史學作品應有的嚴謹,往往混淆了歷史與文學、真實與臆想的邊界。讀者無法分清哪些是從史料中推出的較為可靠的結論、哪些是作者自己的想像和演義,作者既不明確揭示,讀者更無從分辨。這些問題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給那些歷史知識不多、分析能力不強的年輕人以誤導,長期沉溺於閱讀歷史觀與歷史事實錯誤、不嚴肅的史學作品是很危險的。在史學通俗作品成為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學生追逐的流行閱讀物時,正確引導學生閱讀史學作品,專業史學工作者責無旁貸。這部作品的作者是各研究領域中的專家,他們以科學嚴謹的態度,全景式地展示出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保證了基本歷史知識的真實性,本書是以科學性為前提的史學大眾化。

⑧ 中國的歷史有多少是真的

魯迅說過:「《頌》詩早已拍馬,春秋已經隱瞞」。連孔子的都靠不住,其實真的也沒多少
許多關於歷史的記載,有許多是偏頗的或不真實的。考察它們之所以會失實的原因,無非出在執筆者和刪改者的身上,大體上有下列九種情況:

1、忌諱。為尊者諱,為長者諱,隱惡揚善,不言人之過,這類觀念使他們故意隱去了許多本來不應該避而不提的事實。

2、害怕。如果秉公直書,得罪了什麼權貴,會招
致文字獄之類的災禍。只好哪一壺開提哪一壺,哪壺不開絕不敢提。

3、篡改。為了某種私利,對事實進行黑白顛倒式的記述和描繪。真正的事實被歪曲了,失去了本來的面貌。

4、誇大。對正面的和反面的東西都肆無忌憚地加以放大,添油加醋,以求通過量變使其達到質變。

5、輕信。或輕信權威的話,或輕信道聽途說,不做調查研究,不加考證,把演義、衍義和稗官野史、街談巷議都當作真實的東西,人雲亦雲地記了下來。

6、馬虎。憑大概的記憶,不核對原話原文;憑感覺措辭,按需要擇取。

7、偏見。將明擺著的事實,根據自己的好惡進行拼接、剪裁。

8、隱瞞。只有極少數人知道事實真相,當時蓄意保密,過後死無對證,成為千古之謎。

9、杜撰。公然編造歷史,虛構故事情節;或故意張冠李戴,或乾脆無中生有。誤人百代,貽害千秋。

可見自古以來「直書」之不易,又可知歷史中會產生多少不實!

⑨ 中國歷史教科書歪曲了嗎

編纂歷史是勝利者的權利

⑩ 中國是一個歪曲和偽造歷史的國家嗎

何止中國,可以說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歷史都是由各朝各代的勝利者去書寫的。

可信度有多少,只能是見仁見智。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歪曲了哪些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