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氣溫變化

中國歷史氣溫變化

發布時間:2021-03-02 01:12:30

1. 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對歷史產生了怎麼樣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氣候的變遷,不僅具有明顯的時間差異性和空間差異性,同時由於兩種差異性的交互運行,對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響.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從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距今約1.1萬年前後開始,地球從第四紀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亞冰期,進入到現代的亞間冰期,人們也稱之為冰後期.這一段時間大體上相當於人類進入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關於這時期的氣候,挪威的冰川學家曾做出近10000年來的雪線升降圖,說明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表明冰後期以來,氣候有明顯的變化.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竺可楨將這些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我國5000多年來的氣候有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第一個溫暖期,這個時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最冷月溫度約比現在高3℃-5℃.
從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個短暫的寒冷期,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
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漢時代,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溫暖時期.
從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
從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時代,是第三個溫暖期.
從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時代是第三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l℃左右.
從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個溫暖期,但是這次不如隋唐時那樣溫暖,表現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漸由淮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廣東、雲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後,即明、清時代以來,是第四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2℃.
近5000年來,雖然是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但是總的趨勢是由溫暖向寒冷變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凍.而在第四個寒冷期的1670年,長江幾乎都封凍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學家用雪線高度表示氣溫升降,竺可幀用的是歷史文獻記載資料,結果卻十分一致,說明冰後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絕對不是一種巧合.
1973 年,竺可楨提出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周期性波動變化的基本狀況.他認為近2000a 中,漢代是溫暖時期,三國開始後不久,氣候變冷,並一直推遲到唐代開始.唐末以後,氣候再次變冷,至15世紀漸入小冰期,呈兩峰三谷結構,直至20 世紀初氣候回暖,小冰期結束.漢代、唐代是年均溫高於現代約2℃左右的溫暖時期.該研究成果已為氣候學界和歷史地理學界廣泛採用.但近些年來,由於新資料的發現和研究方法的改進,許多學者對竺可楨的工作作了補充.其中朱士光等認為2000~ 3000年以來,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①西周冷干氣候(公元前11 世紀至公元前8 世紀中期) ; ②春秋至西漢前期暖濕氣候(公元前8 世紀中期至公元前1 世紀) ; ③西漢後期至北朝涼干氣候(公元前1 世紀中期至6 世紀)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濕氣候(7~ 8 世紀) ; ⑤唐後期至北宋時期涼干氣候(9~ 11 世紀) ; ⑥金前期濕干氣候(12 世紀) ;⑦金後期和元代涼干氣候(13 和14 世紀前半葉) ; ⑧明清時期冷干氣候(14 世紀後半葉至20 世紀初).後來許多地理學家對我國的氣候變化作了進一步修改,但總得趨勢大致如此.
歷史時期的氣候不僅在氣溫上有周期性波動,引起冷暖的變化,而且在濕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變化.總得說來,暖期與濕期、冷期與干期是相互對應的,但每個冷暖期內部又有干濕波動,不可一概而論.朱士光等研究認為,氣溫的變化要快於降水量的變化,而降水量的變化幅度又大於氣溫變化的幅度.在歷史時期,氣候冷暖波動與干濕波動有明顯的相關性,但不完全同步.
人類影響氣候,氣候也影響人類.短時間的氣候變化,特別是極端的異常氣候現象,如乾旱、洪澇、凍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會造成嚴重的自然災害,足以給人類社會帶來毀滅性的打擊.比如,1943-1954年孟加拉地區的暴雨災害,引起了20世紀最大的飢荒,餓死人口達300-400萬;1968年-1973年非洲乾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災難,使得查德、尼日、衣索比亞的牲口損失70-90%,僅在衣索比亞的沃洛省就餓死20萬人.當然,這種打擊往往是短暫的、局部的,雖然不至於影響生態系統,但是對人類造成的災害卻十分大.
長期的氣候變化,即使變化比較緩慢,也會使生態系統發生本質性的改變,使生產布局和生產方式完全改觀,從而影響人類社會的經濟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溫暖時期,竹類在黃河流域直到東部沿海都有廣泛分布;安陽殷墟發現有水牛和野豬等熱帶亞熱帶動物;甲骨文記載打獵時獲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產的,河南原稱豫州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的標志.商、周時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詩經》說:「若作和羹,爾唯鹽梅」,可見當時梅子是和鹽一樣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佐料.《詩經》說:「終南何月,有條有梅」.終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來就無梅了.陝西、山西等地入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漢時期氣候也比較溫暖,《史記》記載當時經濟作物的地理分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齊魯,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陳夏」.可知當時亞熱帶植物的地界比現在更加偏北.
由於氣候變化直接影響農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會影響以農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布局.例如,在先秦到西漢以前,我國絲織業布局是北絲南麻,絲織業絕大部分在黃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當時最大的絲紡業中心在河北定縣,其他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東一帶,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則主要生產麻織物;西漢時期,蜀中僅以產麻布著名.雖然在東漢到魏晉以後,中原地區戰亂頻繁,經濟下降劇烈,南方各地社會生活則相對安定,絲織業有所發展,可是北絲南麻的布局一直維持到隋唐時代.從氣候變遷情況看,至隋唐時代,雖然氣候也有變化,但是平均氣溫仍暖於現代,可見絲綢之路出現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絲南麻布局的改變發生在宋代.由於氣候變冷,氣溫已低於現代,北方不利於桑蠶生產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時北方戰亂,南方經濟上升,絲織業規模逐漸超過北方.北宋時鎮江、三台已形成為全國絲織業中心.南宋時,南京、常州、鎮江、蘇州都擁有巨大的絲織業生產能力.絲織業重心南移,正好相當於我國氣候由溫暖到寒冷的時期,這個歷史經驗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氣候變遷對農業耕作也有影響,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說,他們那個時候,齊、魯(河北、山東一帶)農業種植可以一年兩熟.在這些地方直到解放初期,還只習慣於兩年三熟.唐朝的生長季也比現在長,《蠻書》(約成書於862年)說,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獲兩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麥或大麥.而現代由於生長季縮短,不得不種豌豆和蠶豆,以代替小麥和大麥.這種歷史經驗仍有現實意義.例如,如果氣候變暖,就可以考慮雙季稻向高緯度、向高海拔擴展;若氣候變冷,就得採取措施,縮短水稻的生長時間.
一、時間差異性
氣候包括氣溫和干濕狀況兩大基本要素,研究歷史氣候也必須從這兩方面著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先生的《中國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論文,〔①〕系統地總結了中國氣候變遷的基本規律,表現在五千年來溫度變化上,可以明顯地總結出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
1.第一個溫暖期從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時期到殷商時代.甲骨文記載當時安陽人種水稻是陰歷二月下種,比現在早一個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層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裡生長著大量的闊葉林,代表著相當溫和的氣候.
2.第一個寒冷期從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長江、漢水凍結的情況,說明當時的氣候比現在寒冷.
3.第二個溫暖期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東周到秦漢溫暖期.《春秋》中有魯國「春正月無冰」、「春二月無冰」、「春無冰」等多次記載.《荀子·富國篇》和《孟子·告子上》載齊魯地區農業種植一年兩熟.
4.第二個寒冷期從公元一世紀到公元600年,即東漢南北朝寒冷期,這個寒冷期以公元4世紀前半期達到頂點.《資治通鑒》載晉成帝初年,渤海灣從昌黎到營口連續三年全部結冰,冰上可往來車馬及幾千人的大部隊,年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4℃.
5.第三個溫暖期從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時期,其間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長安無雪無冰,當時氣候溫暖可見.
6.第三個寒冷期從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兩宋時期,此間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結冰,冰上可以通車,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兩度全部凍死.
7.第四個溫暖期從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溫暖期.1225年,道士丘處機在北京長春宮作《春遊》詩雲:「清明時節杏花開,萬戶千門日往來.」說明當時北京氣候比現在溫暖.
8.第四個寒冷期從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嚴寒期.此間,1329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橘盡凍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從當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變成「冰陸」,車馬通行.
五千年來,我國氣候四個溫暖期與四個寒冷期交替變遷,其時間上的差異性是非常明顯的.
二、空間差異性
影響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的是太陽輻射、下墊面、大氣環流及人類活動影響四大因子,這幾個因子相互作用決定著氣候的變遷,加上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廣闊面積、復雜地形及支配氣候的環流因素,決定了我國氣候變遷的又一個特性——空間差異性的產生.
地球上氣候波動首先和太陽輻射的強弱有關,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寒、溫、熱三帶的分別,都是因為太陽輻射強弱不同的緣故.我國領土北起黑龍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個緯度.從南到北,包括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等六個熱量帶,其中又以溫帶、暖溫帶、亞熱帶面積最廣,這是決定我們氣候類型多樣性和氣候變遷的空間差異性的基本因素.
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由於地表熱量狀況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溫壓場,從而產生明顯的季風環流,對我國的氣候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與世界同緯度相比,我國黃河流域相當於地中海一帶,長江以南的緯度相當於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區.若按行星風系規律,我國江南則屬於一片沙漠,但因亞熱帶季風氣候作用,卻使我國東部和南部成為溫度高、降水量多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亞熱帶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從我國呈東西走向的三列山系來看,它們作為南北冷暖氣流的屏障,又構成了重要的氣候分界線.其中海拔1500—2500米的秦嶺山脈作用最明顯.秦嶺以北為暖溫帶,以南為亞熱帶,所謂「十月先開嶺山梅,南枝向暖北向寒」的詩句,正說明秦嶺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既得不到太平洋的濕潤氣候,又被喜馬拉雅山切斷了來自印度洋的水汽通路,使我國西北內陸變成為沙漠性的乾燥氣候.加上西伯利亞冷氣流由蒙古高原爆發性地南侵,形成強大的寒潮影響了冬半年北部大半個中國,又加大了西、北、東、南氣候變化的空間差異性.
在中國,氣候由南向北,由東向西依次漸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現,從而形成了東、西、南、北氣候的迥然不同,最大的特點是形成了東南中國與西北中國氣候的自然分異.這種氣候變遷的空間差性與時間差異性交錯運行,對每一個時期中國歷史發展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三、時、空差異的影響
首先是政治上的影響.
氣候的時空差異性所造成的東南與西北中國的分野,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極為深刻.現代地理學家以黑龍江的黑河到雲南的騰沖為兩端,在中國地圖上劃一斜線,斜線以西以北為西北中國,擁有佔中國領土面積57.1%的土地和占總人數5.6%的人口,大體上是歷史上游牧民族或少數民族的主要活動區;斜線以東以南為東南中國,擁有佔領土面積42%的土地和占總人口數94%的人口,基本上是歷史上農業民族(漢族)的主要活動區.〔②〕其中,隨氣候的變遷,東南部經濟文化日漸超過北部,人口密度也越來越大.
在西北中國與東南中國之間,古長城沿線大體上與農、牧區自然分界線相吻合.早在1121年,道士丘處機北過張家口第一隘口野狐嶺時吟詩曰:「登高南望,俯視太行諸山,晴嵐可愛.北顧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風自此隔絕矣.」《遼史·營衛志》亦雲:「長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宮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間,多寒多風,畜牧畋魚以食,皮毛以衣,轉徒隨時,車馬為家.此天時地利所以限南北也.」這種地理環境決定了中國歷史上農、牧分區和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對峙,兩種經濟、兩個民族既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每當寒冷期代替溫暖期之時,總有大規模的游牧民族向南方溫潤的地區遷徒,中原地區的農業王朝便面臨著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戰.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亂華」,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滿族入關,是農牧民族軍事沖突的最典型事例.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戰和關系始終是影響和制約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農牧民族的對峙,最直接的影響是在政治方面.隨著幾次最大的軍事沖突,出現了幾個典型的南北朝對峙的政治局面.與「五胡亂華」相伴隨的是第一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十六國及北魏、北齊、北周與南方的東晉及宋、齊、梁、陳對峙;與契丹、女真和蒙古南下相伴隨的是第二個南北朝時期——遼、金與兩宋政權的對峙;到了明代,先是明初明政權與北元蒙古的政權對峙;繼而是明末南明政權與清政權對峙.由於長期的南北對峙,農業民族要抵抗強大的游牧民族的南下,不得不憑藉專制集權的中央政府,以組織分散的農民去修築萬里長城,保衛自己的安居樂業,這就是中國專制集權體制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經濟上的影響.
五六千年前,與溫暖期同時,是一相當濕潤的氣候.當時的黑龍江流域,為幾千年來最濕潤的時期,北京平原為河流縱橫、池沼廣布之鄉.距今2500年左右,氣候轉向乾燥.在北京考古發掘中發現代表濕潤氣候的混炭沼逐漸消失.距今約1000年左右,氣候再次變干.根據大量的地方誌中的旱澇記載,我國東南地區自公元初以來,水災相對減少,旱災相對增加,以公元1000年為界線,此前1000年的旱期持續時間短,濕潤時期持續時間長;此後的濕潤時期短,乾旱時期長.最近500年來旱澇材料排成年表顯示,旱災明顯地多於水災.
氣候的干濕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極大,乾冷地帶農業生產受到嚴重限制自不必說,在其它地區,也因氣候冷暖干濕的變化而左右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一般說來,氣溫每降低1℃,亞熱帶北界位置也隨著向南推移一個緯度左右,適宜於農作物生長的北界位置也隨著南移.五千年來中國氣候波動的總趨勢是:溫暖期一個比一個短,溫暖度一個比一個低,這就從整體上決定了農業經濟為基礎的經濟重心向南遷移的大趨勢.中國歷史上經濟重心南移主要表現在三個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流域經濟停滯和衰退,長江流域大規模開發與南方經濟上升;五代兩宋時期,南方經濟上升並超過北方,形成了新的經濟重心,經濟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繼續發展;明清以來,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畸形發展,東西差距及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縱觀這三次大規模的經濟重心南移,正好與歷史上第二、第三、第四個寒冷期的到來相始終,從中不難窺見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再次是文化上的影響.
經濟是基礎,它的變化決定著上層建築的變化.隨著經濟重心的南移,必然引起上層建築中的文化發生巨大變化,最明顯的表現是:隋唐以前,中國的經濟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隋唐以後,經濟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相應地移到了南方.
秦漢時期定都關中,經濟文化重心在黃河流域,有所謂「山東出相,山西出將」和「關西出將,關東出相」的說法.到了隋唐以後,糧食供給開始依靠南方,文化重心也開始向南遷移.到宋代,有了「蘇常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的說法.到明清時期,又有「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此時中國文化以最富裕的長江流域為根據地,形成了「東南財富地,江浙人文藪」的局面.至近現代,隨著沿海經濟的發展,廣東、福建在經濟上漸漸占據重要位置,中國的文化又有了進一步南移的傾向.
關於中國文化重心的南移,前人多從「中國歷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方面去研究,這里介紹兩家,藉以說明文化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丁文江在《歷史人物與地理的關系》〔③〕一文中根據二十四史中漢、唐、宋、明各代人物,分省列表為:
時代 前漢 後漢 唐 北宋 南宋 明
人物最多的省 山東 河南 陝西 河南 浙江 浙江
河南 陝西 河北 河北 福建 江蘇
日本桑原騭藏在《由歷史上觀察的中國南北文化》〔④〕一文中,以科舉為例,交明清兩代登科第者列表統計,明代從洪武四年起至萬曆四十四年止,每科狀元、榜眼、探花和會元總共244人,其中南方215人,佔88%,北方29人,佔12%.清康熙十八年開制科,共錄取50人,其中南方佔42人.乾隆元年制科,共取15人,南方佔14人.明清兩代共出狀元203人,南方有188人.
四、有關問題的討論
1、通過上述中國氣候變遷的特點及影響的討論,進一步認識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的作用問題.怎樣看待地理環境與歷史發展的關系,這是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課題,過去由於片面地批判「地理環境決定論」,因而很少具體地研討地理環境對歷史發展的作用.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研究和討論,認識到地理環境本身是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發展的一部分,在人類改造自然環境時,不能違背自然規律的約束,否則,將受到自然規律的懲罰.但是,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究竟怎樣?地理環境對社會歷史的發展究竟有什麼樣的影響?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對這些問題的認識還是眾說紛紜.通過本文分析,我們首先可以肯定,地理環境對社會歷史的影響是一個歷史的范疇,隨著時代的演進,它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在發生著不斷地變化,因此,我們要重視歷史地理學這個學科的學習和研究.在中國歷史的研究中,中國封建社會何以特別漫長?資本主義萌芽為什麼發展極其緩慢?不少同志認為地理條件是最根本的因素.具體地說,中國內外部地理環境及其相應的社會生產方式的特點,既產生了對專制政體的要求,又維護了封建小農業的強盛,使中國難以具備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客觀條件,從而導致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長期延續.這些觀點正確與否?還需要對中國歷史地理作深入細致地研究後才能得出結論.
其次,通過上述分析,我們還認識到,人類歷史與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體,兩者之間相互制約、互相作用,這種相互間的制約和作用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區表現出不同的形式.大致說來,生產力水平越低,人類受地理環境的制約作用越大;社會發展階段越古老,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依賴性越大.在中國古代,因氣候跡遷的時空差異性而影響著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方向,表明地理環境對中國歷史的確起到了促進或延緩的作用.特別是中國歷史上幾次少數民族政權與漢政權的對立(秦漢與匈奴,東晉南朝與「五胡」,宋與遼、金,明與蒙古、滿族等),無不起因於氣候時空差異所造成的農、牧區對立的環境因素.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對地理環境制約作用越來越大,地理環境可以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物質財富.但是,這並不等於說地理環境的作用就減少了.由於人類對地理環境的作用,導致了地理環境的變化,形成了新的地理環境系統,在原來的自然環境之外,又增加經濟環境和人文環境系統,從而對人類社會產生新的影響.在近現代的中國氣候變遷中,我們就不得不探討人們對環境污染所造成氣候環境的新變化和新影響,這就決定了研究歷史地理對現實和實踐的指導意義.
2.通過對中國歷史上氣候變化特性的討論,進一步認識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性質.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關於它的學科性質,在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看法.目前國內各高校歷史系和部分地理系都開設了《中國歷史地理》課,但由於對它的學科屬性看法不同,講授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和研究的方向都很不一致.有人把它當作歷史學的分支學科,偏重於沿革地理的研究;有人把它當作地理學的分支學科,偏重於對歷史時期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探討;有人把它當作歷史學與地理學邊緣學科,側重於跨學科的研究.
我們認為歷史地理學既是歷史學與地理學交叉的邊緣學科,也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中多門學科邊緣地位上相互交叉和相互聯系的一門綜合性學科.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自然環境變化的自然過程,而且也研究改造自然環境變化的人為過程,更重要的是,它重點探討的是歷史時期人地關系的變化規律.由此可見,它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歷史學或地理學的分支學科,而是多學科相互聯系的一個新的學科體系.正如前蘇聯歷史地理學家熱庫林所說的那樣,它不僅是在地理學和歷史學的銜接處形成的邊緣學科,而且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又「曾與民族志學、地名學、農業史及一系列其它科學門類緊相關聯.」因而准確地說,它是「處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邊緣地位上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社會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規律性.」〔⑤〕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對歷史地理學研究的視野才會得以逐步地開闊.
學科性質決定了學科的研究途徑.世界是一個整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現代科技已走到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發展階段,歷史地理學正是適應這樣的時代要求而產生的.因此,它必然要求我們掌握不同學科的知識,在對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進行跨學科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創造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分析如能在這方面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目的也就達到了.

2. 歷史氣候的中國歷史氣候變遷

由各種自然演變遺留的印記來獲取歷史時期的氣候信息是古氣候研究的有效途徑。這樣取得的測量記錄經過合理的解釋,可以用來表示溫度、降水等氣候要素的變化,被稱為代用氣候記錄,不過需要有充足的科學根據才能認定這些測量值究竟代表何種氣候要素。歷史文獻記載也是一種代用氣候記錄。中國歷史文獻記載的時間可以准確到年,甚至到月、日,與其他的需要通過實驗室技術測定年代的代用資料相比,它的年代認定清楚,這一優點可以有效地用於對其他代用氣候記錄的年代校訂。中國在歷史文獻資料上擁有各國無可比擬的優勢。
根據對歷史文獻和考古發掘材料等的分析,中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遷與世界歷史氣候變遷的趨勢大致相似。
近5000年的氣候變遷。由於溫度的變遷微小, 雖攝氏一度之差, 亦可精密量出, 在冬春季節即能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而且冬季溫度因受北面西伯利亞高氣壓的控制, 使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溫度升降比較統一, 所以自竺可楨開始,以後的科學家大多以冬季溫度的升降作為我國氣候變動的唯一指標。根據對歷史材料的分析可知:近5000年中的前2000年(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一個溫暖的時期,大部分時間的1月份溫度比現今高3~5℃,這個時期的溫度波動情形還不很清楚,但已發現在距今4000年左右,氣候曾一度轉寒。近5000年中的後3000年內有一系列的冷暖波動,年平均氣溫波動幅度為2~3℃,有4次明顯的寒冷期,分別出現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前後(六朝)、公元1200年前後(南宋)和公元1700年前後(明末清初),在這4個時期之間的秦漢、隋唐和元代分別為溫暖時期。5000年間最溫暖的時期(殷墟時代),黃河流域綠竹繁茂,野象、犀牛出沒於林莽之間,年平均溫度比現今約高2℃左右。最冷時期如宋朝和明末,凜冽寒冬屢現,太湖、洞庭湖和鄱陽湖多次封凍,熱帶地區冰雪頻繁,江南柑橘和福建荔枝歷遭凍毀,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約低 1℃多。縱觀整個5000年的饅溫變化,總趨勢是逐漸變冷的(見圖)。
一些野生動物棲息界限的南移,也反映了這種溫度變化的趨勢。例如:以公元前5000~前4000年間到公元前500年,喜暖的野象群活動北界在中國可達黃河中下游;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1世紀,野象群活動北界退縮到淮河-秦嶺一線,相當於現代亞熱帶的北界;11~19世紀前期,野象的活動已僅限於南嶺以南;19世紀中葉以後,野象群活動在中國只限於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森林。其間比較大的變化發生在11世紀前後,這與用其他方法指出的氣候變冷轉折期大致是一致的。
近500年的氣候變遷。近500年歷史材料最為豐富,根據對正史、方誌、類書等史料中冷暖記載的分析,近500年間存在 3次明顯的冷暖交替過程。大致說來,3次寒冷時段分別出現在公元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3次溫暖時段分別為1550~1620年、1770~1830年、1900~1950年。一些研究還指出,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開始了第 4次寒冷時段(見現代氣候變化)。對物候材料、果樹凍害和水稻種植記錄的分析結論也與此相符。在上述的冷暖時段中,還有更次一級尺度的波動。總的說來,近500年間氣溫波動振幅約為1.8~2.0℃,其中最冷10年的平均冬溫比現今低1℃多。
根據史料中有關旱澇的記載推斷干濕狀況,發現干濕變化有明顯的階段性。大致說來,16~17世紀是近500年來比較乾旱的時期,18~19世紀則比較濕潤,20世紀以來又趨向乾旱。
中國研究歷史氣候的發展階段
我國是氣候史料最豐富的國家。我國歷史氣候研究是由竺可楨開創,一直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到80年代,已經歷過兩個發展階段。
70年代初及以前是開創階段。這一階段的代表學者是竺可楨等老一輩科學家。竺可楨積50多年的工作,廣泛地搜集、考證和引用我國氣候史料,成功的描述出我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的輪廓。其中,《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集多年研究之大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性著作。
這一時期工作地主要特點在於這些成果是科學家個人多年辛勤工作的結果,故在廣度上、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大量工作主要依據典型氣候事例的比較,對全國范圍的覆蓋度不大,也缺乏連續氣候序列求出的統計規律性。因而所得出的氣候變化的輪廓是粗略的,尚需不斷訂正和充實。但無可否認的是在這一時期已經奠定我國歷史氣候研究的基礎,並已有廣泛的國際影響。70至80年代是氣候史料信息化階段。這一階段的工作是從全國性協作開始的。由於全國氣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整編了500多年來覆蓋全國的地方誌中的系統性氣候史料,參照其他史料,完成了幾乎全國范圍內的120個逐年旱澇等級的長達500多年的序列。在此基礎上繪制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是這個階段的代表性成果。這是當前國內外年代最長的氣候序列圖集,已經得到廣泛應用,成為研究各種自然史的一本基礎性資料。此外,各地氣象、水文、文史單位也進行了大量當地氣候序列的整編。這一階段的工作使我國歷史氣候研究有了更完善與全面的資料整編,得以做出許多定量分析的結果,其中也包括一些外國科學家應用上述系列的研究成果。

3. 中國古代的氣候是怎樣的呢

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五千年的歲月承載著中華文明發展的全部歷程。我國已故傑出科學家竺可楨,從浩如煙海、帙卷繁雜的地方誌、二十四史、古詩文集、古游記、古地理書籍以及歷代私人筆記等文史資料和考古資料中,對中國近五千年的氣候變遷進行了全面分析發現,我國近五千年的氣候,有四個溫暖期和四個寒冷期:

第一次溫暖期發生在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考古發現,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中華大地正值新石器時代晚期,整個華北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年平均氣溫比現在大約高3—5℃,當時的華北地區呈現出一派亞熱帶風光。1921年,考古學家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挖掘出帶有彩色的陶器和手工磨製的石器生產工具等。這些文物經放射性碳—14測定,距今約六七千年,史學家稱之為「仰韶文化」。在西安附近的一處遺址中發現了獐和竹鼠等亞熱帶動物和竹林。可以認定,「仰韶文化」時期的西安地區是暖濕氣候。考古的另一重要發現是在河南安陽的殷墟古址,發現了10萬多件甲骨文,還有大象、虎、豹、貘、水牛、野豬和熊等典型的熱帶動物殘骸。河南古代稱「豫州」,簡稱「豫」,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殷墟是殷代故都。同一時期在河北陽原地區和陝西也挖掘出大象的殘骸。證明3000多年前,我國華北地區由於氣候溫暖濕潤,曾呈現出谷牧興旺,人畜繁盛的景象,史稱「殷墟時代」。這一溫暖期持續了約2000多年。
第一次寒冷期出現在公元前1000—公元前850年間,即西周時期。據《竹書紀年》記載,公元前903年和897年的周孝王時,長江支流漢水兩度結冰,接著又發生大旱。當時西安的冬天,寒風凜冽,滴水成冰。奴隸主讓奴隸取河冰貯入冰窖,以備奴隸主夏天消暑降溫之用。周朝初期的寒冷只持續了150年。

第二次溫暖期出現在公元前770年的東周春秋時代到公元前初的秦漢時代。這個時期我國氣候普遍轉暖。據《春秋》記載,公元前698、590和545年的冬天,魯國(今山東省)未出現結冰現象,以至連宮廷王室也找不到用於夏季消暑降溫的冰塊。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提到漢武帝劉徹在位時,柑桔在長江中游地區廣泛種植,桑樹遍布魯國;竹、梅等亞熱帶植物在渭水流域也很茂盛。秦朝和西漢氣候繼續溫暖,物候生長發育要比清初早3個星期,說明這一時期,整個亞熱帶北界比現在更偏北。這次溫暖期大約持續了800年之久。

第二次寒冷期出現在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三國時代,曹操在銅雀台(河北臨樟)種橘,只開花不結果,氣候已比漢武帝時(第二個溫暖期)寒冷。公元225年,曹丕到淮河的廣陵(今淮陰)視察兵士演習。由於嚴寒,淮河突然結冰,演習只得停止。這是目前所知的歷史時期第一次淮河結冰。公元366年,渤海灣從昌黎到營口,連續三年全部結冰。冰上可往來車馬和軍隊。據考證,當時氣溫比現在低3℃。到了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南朝都城建鄴(今南京),曾在覆舟山建有冰房,用以食物保鮮防腐,供宮廷皇族享用。這說明當時南京比現在冷。北朝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一書中關於黃河流域的物候記載比現在遲2—4周。這次寒冷期長達600年,比第一次寒冷期長450年左右。

第三次溫暖期出在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時代)。唐代是我國歷史上經濟空前繁榮的朝代。由於氣候特別溫暖濕潤,連年風調雨順,自然災害較少,使唐朝農業得到了迅速發展。7世紀中後期的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國都長安(今西安)無雪無冰。天寶年間,唐明皇為取悅寵妃楊玉環,下令地方數日馬不停蹄地從四川進貢鮮荔枝。有詩人杜甫「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和另一詩人張籍的《成都曲》「錦江近西煙火綠,新雨枝頭荔枝熟」為證。在詩人杜甫所做的詩及宋樂史中都曾寫到,唐代開元末年,四川江陵向皇宮進貢的貢品中有柑桔,唐玄宗李隆基下旨把吃過的柑桔籽種於宮中。這批柑桔樹於天寶十年秋結果,其品味之佳與四川江陵所產柑桔一樣。這說明在公元八、九世紀時,西安氣候相當溫暖。

第三次寒冷期出現在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200年的南宋時期。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在一首詠杏花詩中寫道:「關中幸無梅,賴爾充鼎和」意指杏花充為北方之花王。柑桔只能耐-8℃的低溫,梅樹只能耐-14℃的低溫。同時代的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王安石在他的詠梅詩中有「北人初未識,渾作杏花看」,嘲笑北方人到南方後指梅為杏。此時,中原一帶已不能種植梅樹,表明唐、宋兩朝的氣候有很大差異。

十二世紀初,寒冷加劇。是時,金人入侵華北,占據了淮河和秦嶺以北,定現在的北京為國都。北宋滅亡後,宋皇族定都杭州為南宋。公元1111年冬,位居江浙之間的太湖全部結冰,冰上可通行車馬。國都杭州冰雪頻繁出現,寒冷的天氣把柑桔全部凍死。公元1170年,南宋詩人范大成在10月20日到北京,見西山遍地皆雪,遂賦詩記念。蘇州南運河冬季結冰和北京10月降大雪,在歷史上均屬罕見,但在十二世紀,卻是尋常之事。

第四次溫暖期出現在公元1200年到1300年。12世紀,在中華大地上,嚴寒不再肆虐。在1200、1213、1216和1220年,杭州地區無冰雪天氣。著名道士丘處機曾長住北京,他於公元1224年寒食節作《寒食節》,詩雲:「清明時節杏花開,萬戶千門日往來」。說明當時北京氣候與現在北京的氣候很接近。隋唐時代,河南的博愛、陝西的西安和鳳翔都設有竹監司來管理竹園,到南宋初氣候轉冷後,除鳳翔外,皆因沒有竹出產而被取消。公元1268—1292年的元朝初期,西安和博愛重新設竹監司衙門,這是當地氣候轉暖的又一明證。不過,這次轉暖只持續了一百年左右,是我國歷史時期四次溫暖期中最短的一次。

第四次寒期是從公元1400年開始。在以後的近600年中,我國最寒冷時期出現在十七世紀,其間,尤以公元1650—1700年最為寒冷。在這50年中,太湖、漢水和淮河結冰四次,洞庭湖結冰3次,長江幾乎封凍。鄱陽湖雖湖面廣闊、緯度偏南但也曾出現結冰現象。我國熱帶地區在這半個多世紀中,冰雪出現頻繁。建於唐朝,經營長達千年之久的江西省橘園和柑園,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的兩次強烈寒冬中完全毀掉。

研究表明,我國近五千氣候變遷的特點是:溫暖期越來越短,溫暖程度越來越低。從生物分布可以看出這一變化趨勢,例如,在第一個溫暖期,我國黃河流域發現有象群;在第二個溫暖期,象群棲息北限就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到了第三次溫暖期,就只有長江以南的淅江、廣東、雲南等地區有象群了。而在近五千年中的四次寒冷期正好與四次溫暖期相反,寒冷期的時間長度越來越來長,寒冷程度越來越烈。

研究我國氣候變遷史以掌握過去氣候變化規律,是進行氣候長期預報的基礎。同時,這項研究能使我們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避免災害性氣候的影響,更好地適應自然。而氣候環境以及氣候變化對歷史進程,社會發展的影響則是史學家們頗感興趣的研究課題。

4. 幫在中國歷史地理網查一下中國歷史時期氣溫變化分哪幾階段清末之後還有沒有變化

--------------------------------------------------------------------------------

第一節 氣候變化的史實

地球形成為行星的時間尺度約為50±5億年。據地質沉積層的推斷,約在20億年前地球上就有大氣圈和水圈。地球氣候史的上限,可追溯到20±2億年。據地質考古資料、歷史文獻記載和氣候觀測記錄分析,世界上的氣候都經歷著長度為幾十年到幾億年為周期的氣候變化。現在為科學界所公認的有:

大冰期與大間冰期氣候:時間尺度約為幾百萬年到幾萬萬年。

亞冰期氣候與亞間冰期氣候:時間尺度約為幾十萬年。

副冰期與副間冰期氣候:時間尺度約為幾萬年。

寒冷期(或小冰期)與溫暖期(或小間冰期)氣候:時間尺度約為幾百年到幾千年。

世紀及世紀內的氣候變動:時間尺度為幾年到幾十年。

從時間尺度和研究方法來看,地球氣候變化史可分為三個階段: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和近代氣候變化。地質時期氣候變化時間跨度最大,從距今22億—1萬年,其最大特點是冰期與間冰期交替出現。歷史時期氣候一般指1萬年左右以來的氣候。近代氣候是指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

一、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

地球古氣候史的時間劃分,採用地質年代表示(表8·1)。在漫長的古氣候變遷過程中,反復經歷過幾次大冰期氣候。在表8·1中列出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紀大冰期、石炭—二迭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圖8·1)。這三個大冰期都具有全球性的意義,發生的時間也比較確定。震旦紀以前,還有過大冰期的反復出現,其出現時間目前尚有不同意見。①在大冰期之間是比較溫暖的大間冰期。

1.震旦紀大冰期氣候

震旦紀大冰期發生在距今約6億年前。根據古地質研究,在亞、歐、非、北美和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地區中,都發現了冰磧層,說明這些地方曾經發生過具有世界規模的大冰川氣候。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都有震旦紀冰磧層,表示這里曾經歷過寒冷的大冰期氣候。而在目前黃河以北地區震旦紀地層中分布有石膏層和龜裂紋現象,說明那裡當時曾是溫暖而乾燥的氣候。

2.寒武紀—石炭紀大間冰期氣候

寒武紀—石炭紀大間冰期發生在距今約3—6億年前。這里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和石炭紀五個地質時期,共經歷3.3億年,都屬於大間冰期氣候。當時整個世界氣候都比較溫暖,特別是石炭紀是古氣候中典型的溫和濕潤氣候。當時森林面積極廣,最後形成大規模的煤層,樹木缺少年輪,說明當時樹木終年都能均勻生長,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沒有明顯季節區別。在我國石炭紀時期,全國都處於熱帶氣候條件下,到了石炭紀後期出現三個氣候帶,自北而南分布著濕潤氣候帶、乾燥帶和熱帶。

3.石炭—二迭紀大冰期

石炭—二迭紀大冰期發生在距今2—3億年。從所發現的冰川跡象表明,受到這次冰期氣候影響的主要是南半球。在北半球除印度外,目前還未找到可靠的冰川遺跡。這時我國仍具有溫暖濕潤氣候帶、乾燥帶和炎熱潮濕氣候帶。

4.三迭紀—第三紀大間冰期氣候

三迭紀—第三紀大間冰期發生在距今約2億到200萬年前,包括整個中生代的三迭紀、侏羅紀、白堊紀,都是溫暖的氣候。到新生代的第三紀時,世界氣候更趨暖化,共計約為2.2億年。在我國三迭紀的氣候特徵是西部和西北部普遍為乾燥氣候。到侏羅紀,我國地層普遍分布著煤、粘土和耐火粘土等,由此可以認為我國當時普遍在濕熱氣候控制下。侏羅紀後期到白堊紀是乾燥氣候發展的時期,當時我國曾出現一條明顯的乾燥氣候帶。西起新疆經天山、甘肅,向南伸至大渡河下游到江西南部都有乾燥氣候下的石膏層發育。到了新生代的早第三紀,世界氣候更普遍變暖,格陵蘭具有溫帶樹種,我國當時的沉積物大多帶有紅色,說明我國當時的氣候比較炎熱。晚第三紀時,東亞大陸東部氣候趨於濕潤。晚第三紀末期世界氣溫普遍下降。喜熱植物逐漸南退。

5.第四紀大冰期氣候

第四紀大冰期約從距今200萬年前開始直到現在。當冰期最盛時在北半球有三個主要大陸冰川中心,即斯堪的那維亞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緯伸展到51°N左右;北美冰川中心:冰流曾向低緯伸展到38°N左右;西伯利亞冰川中心:冰層分布於北極圈附近60°—70°N之間,有時可能伸展到50°N的貝加爾湖附近。估計當時陸地有24%的面積為冰所覆蓋,還有20%的面積為永凍土,這是冰川最盛時的情況。在這次大冰期中,氣候變動很大,冰川有多次進退。根據對歐洲阿爾卑斯山區第四紀山嶽冰川的研究,確定第四紀大冰期中有5個亞冰期①。在中國也發現不少第四紀冰川遺跡,定出4次亞冰期(表8·2)。在亞冰期內,平均氣溫約比現代低8°—12℃。在兩個亞冰期之間的亞間冰期內,氣溫比現代高。北極約比現代高10℃以上,低緯地區約比現代高5.5℃左右。覆蓋在中緯度的冰蓋消失,甚至極地冰蓋整個消失。在每個亞冰期之中,氣候也有波動,例如在大理亞冰期中就至少有5次冷期(或稱副冰期),而其間為相對溫暖時期(或稱副間冰期)。每個相對溫暖時期一般維持1萬年左右。目前正處於一個相對溫暖的後期。

據研究,在距今1.8萬年前為第四紀冰川最盛時期,一直到1. 65萬年前,冰川開始融化,大約在1萬年前大理亞冰期(相當於歐洲武木亞冰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陸的氣候帶分布和氣候條件基本上形成為現代氣候的特點。

二、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

自第四紀更新世晚期,約距今1萬年左右的時期開始,全球進入冰後期。挪威的冰川學家曾作出冰後期的近1萬年來挪威的雪線升降圖(圖8·2)。從圖上看來近1萬年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它表明這期間世界氣候有兩次大的波動:一次是公元前5 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最適氣候期,當時氣溫比現在高 3°—4℃(雪線升高表示溫度上升①);一次是15世紀以來的寒冷氣候(雪線降低表示溫度下降),其中1550—1850年為冰後期以來最寒冷的階段,稱小冰河期,當時氣溫比現在低1°—2℃。中國近5000年來的氣溫變化(虛線)大體上與近5000年來挪威雪線的變化相似,圖8·2中兩條曲線變化趨勢大體一致。

根據對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等有關資料的分析,可以將5000年來我國的氣候劃分為4個溫暖時期和4個寒冷時期,如表8·3所示。

綜上所述可見在近5000年的最初2000年中,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是最適氣候期。從公元前1000年的周朝初期以後,氣候有一系列的冷暖變動。其分期的特徵是:溫暖期愈來愈短,溫暖的程度愈來愈低。從生物分布可以看出這一趨勢。例如,在第一個溫暖時期,我國黃河流域發現有象;在第二個溫暖時期象群棲息北限就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公元前659—627年淮河流域有象棲息;第三個溫暖時期就只在長江以南,例如,信安(浙江衢縣)和廣東、雲南才有象。而5000年中的四個寒冷時期相反,長度愈來愈大,程度愈來愈強。從江河封凍可以看出這一趨勢。在第二個寒冷時期只有淮河封凍的例子(公元225年),第三個寒冷時期出現了太湖封凍的情況(公元1111年),而在第四個寒冷時期在17世紀(如公元1670年)長江也出現封凍現象。

氣候波動是全球性的,雖然世界各地最冷年份和最暖年份發生的年代不盡相同,但氣候的冷暖起伏是先後呼應的,圖8·3給出近600年來不同地區氣溫序列圖,這些氣溫序列是由不同作者應用不同的方法建立的①,反映的地區也不相同,但卻有相當大的一致性。圖8·3中的b、d、e表明確實從公元1550年前後氣溫出現明顯的負距平,開始進入寒冷時期,圖a也有這樣的趨勢(可惜資料年數稍短),圖c與圖f則推遲到公元160O年才進入寒冷期,所以17世紀比較冷是一致的。18世紀相對較暖,只有圖8·3中f仍維持較冷,但至少在18世紀前半期冷的程度也有所減弱,19世紀又出現一個寒冷期,只有在圖e相對冷的程度弱一些,大約在公元1800—1850年之間氣溫達到最低,因此在歷史時期將公元1550—1850年定為小冰期是有依據的。在小冰期中氣溫負距平約為-0.5℃。

歷史時期的氣候,在干濕上也有變化,不過氣候干濕變化的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都比較小。中國科學院地理所曾根據歷史資料,推算出我國東南地區自公元元年至公元1900年的干濕變化如表 8· 4所示。其濕潤指數I的計算方法為:I=2F/(F+D),式中F為歷史上有記載的雨澇頻數,D是同期內所記載的乾旱頻數,I值變化於0—2之間,I=1表示乾旱與雨澇頻數相等,小於1表示乾旱占優勢。對中國東南地區而言,求得全區濕潤指數平均為1.24,將指數大於1.24定義為溫期,小於1.24定為旱期,在這段歷史時期中共分出10個旱期和10個濕期。從表8·4中可以看出各干濕期的長度不等,最長的濕期出現在唐代中期(公元811—1050年),持續240年,接著是最長的旱期,出現在宋代,持續220年(公元1051—1270年)。

表8·4中國東南地區旱濕期

三、近代氣候變化特徵

近百餘年來由於有了大量的氣溫觀測記錄,區域的和全球的氣溫序列不必再用代用資料。由於各個學者所獲得的觀測資料和處理計算方法不盡相同,所得出的結論也不完全一致。但總的趨勢是大同小異的,那就是從19世紀末到本世紀40年代,世界氣溫曾出現明顯的波動上升現象。這種增暖在北極最突出,1919—1928年間的巴倫支海水面溫度比1912—1918年時高出8℃。巴倫支海在30年代出現過許多以前根本沒有來過的喜熱性魚類,1938年有一艘破冰船深入新西伯利亞島海域,直到83°05'N,創造世界上船舶自由航行的最北紀錄。這種增暖現象到40年代達到頂點,此後,世界氣候有變冷現象。以北極為中心的60°N以北,氣溫愈來愈冷,進入60年代以後高緯地區氣候變冷的趨勢更加顯著。例如1968年冬,原來隔著大洋的冰島和格陵蘭,竟被冰塊連接起來,發生了北極熊從格陵蘭踏冰走到冰島的罕見現象。進入70年代以後,世界氣候又趨變暖,到1980年以後,世界氣溫增暖的形勢更為突出。

威爾森(H.Wilson)和漢森(J.Hansen)等應用全球大量氣象站觀測資料,將1880年到1993年逐年氣溫對1951年至1980年這30年的平均氣溫求出距平值(圖8·4)。計算結果為全球年平均氣溫從1880到1940年這60年中增加0.5℃,1940—1965年降低了0.2℃,然後從 1965—1993年又增暖了0.5℃。北半球的氣溫變化與全球形勢大致相似,升降幅度略有不同。從1880年到1940年年平均氣溫增暖0.7℃,此後30年降溫0.2℃,從1970年至1993年又增暖0.6℃。南半球年平均氣溫變化呈波動較小的增長趨勢,從1880年到1993年增暖0.5℃,顯示出自1980年以來全球年平均氣溫增暖的速度特別快。1990年為近百餘年來年溫最高值年(正距平為0.47℃),其餘7個特暖年(正距平在0.25℃—0.41℃)均出現在1980—1993年中。

瓊斯(P.D.Jones)等對近140年(1854—1993年)世界氣溫變化作了大量研究工作。他們亦指出從19世紀末至1940年世界氣溫有明顯的增暖,從40年代至70年代氣溫呈相對穩定狀態,在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氣溫增加非常迅速。自19世紀中期至今,全球年平均氣溫增暖0.5℃。

南半球各季皆有增暖現象,北半球的增暖僅出現在冬、春和秋三季,夏季氣溫並不比1860—1870年代暖。Briffa和Jones(1993)曾指出全球各地近百餘年來增暖的范圍和尺度並不相同,有少數地區自19世紀以來一直仍在變冷。但就全球平均而言,20世紀的增暖是明顯的。他們列出南、北半球和全球各兩組的氣溫變化序列,一組是經過ENSO影響訂正後的數值,一組是實測數值(圖略),其氣溫變化曲線起伏與威爾森等所繪制的近百餘年的氣溫距平圖大同小異①。

我國學者①根據我國從1910—1984年137個站的氣溫資料,將每個站逐月的平均氣溫劃分為五個等級,即1級暖,2級偏暖,3級正常,4級偏冷,5級冷,並繪制了全國1910年以來逐月的氣溫等級分布圖。根據圖中冷暖區的面積計算出各月氣溫等級值,把每5年的平均氣溫等級值與北半球每5年的平均溫度變化進行比較(圖8·5)。可見本世紀以來我國氣溫的變化與北半球氣溫變化趨勢基本上亦是大同小異的,即前期增暖,40年代中期以後變冷,70年代中期以來又見回升,所不同的只是在增暖過程中,30年代初曾有短期降溫,但很快又繼續增溫,至40年代初達到峰點。另外,40年代中期以後的降溫則比北半球激烈,至50年代後期達到低點,60年代初曾有短暫回升,但很快又再次下降,而且夏季比冬季明顯,70年代中期後又開始回升,但80年代的增暖遠不如北半球強烈,在80年代南、北半球和全球都是本世紀年平均氣溫最高的10年,而我國1980—1984年的平均氣溫尚低於60年代的水平。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40年代,我國年平均氣溫約升高0.5—1.0℃,40年代以後由增暖到變冷,全國平均降溫幅度在0.4—0.8℃之間,70年代中期以後逐漸轉為增暖趨勢。

因此從上世紀末以來,我國氣溫總的變化趨勢是上升的,這在冰川進退、雪線升降中也有所反映。如1910—1960年50年間天山雪線上升了40—50m,天山西部的冰舌末端後退了500-1000m,天山東部的冰舌後退了200—400m,喜馬拉雅山脈在我國境內的冰川,近年來也處於退縮階段。

20世紀我國降水的總趨勢大致是從18、19世紀的較為濕潤時期轉向較為乾燥的過渡時期。

由於降水的區域性很強,各地降水周期的位相很不一致,表8·5列出北京、上海、廣州三站每10年年平均降水量R(mm)及其距平百分率△R%②。由此表可見,在本世紀30年代是少雨時期,50年代是多雨時期,60年代和70年代降水量又明顯偏少,結合20世紀氣溫資料分析,我國東部北緯40°以南的氣候狀況可歸納為表8·6的配置。

表8·5 北京、上海、廣州三站每10年平均降水量R(mm)及距平百分率△R(%)

表8·620世紀以來每10年我國氣候特徵

綜上所述,全球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的時間尺度在22億年到1萬年以上,以冰期和間冰期的出現為特徵,氣溫變化幅度在10℃以上。冰期來臨時,不僅整個氣候系統發生變化,甚至導致地理環境的改變。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是近1萬年來,主要是近5000年來的氣候變化,變化的幅度最大不超過2—3℃,大都是在地理環境不變的情況發生。近代的氣候變化主要是指近百年或20世紀以來的氣候變化,氣溫振幅在0.5—1.0℃之間。

--------------------------------------------------------------------------------

① 傅抱璞,山地氣候,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120。
① 有人認為震旦紀以前大冰期出現時代不太明確(見潘守文等。近代氣候學原理。北京:氣象出版社,1994:724)有人認為僅近10億年就出現過6次大冰期,出現在9.7億、7.6億、6.7億、4.3億、2.7億和180萬年前(見王紹武。氣候系統引論。北京:氣象出版社,1994:39)。
① 關於歐洲阿爾卑斯山嶽冰川的研究尚有不同的意見,這里僅論述其中最常被氣候學者廣為採用的一種說法。
① 雪線升降還與降水量的多少及季節分布等因素有關,但它能表示氣溫的變化。
① 詳見王紹武。氣候系統引論。北京:氣象出版社。1994;52—53。
① 他們以1959—1979年30年平均值為基礎,然後將1854到1993年氣溫資料逐年對此平均值求距平值。見Trends'93,Published by CDIAC。
② 見中國科學技術藍皮書第5號,氣候,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141—146。

--------------------------------------------------------------------------------

5. 從古至今中國的平均氣溫變化,有什麼想說的

一,考古時來期自, 大約公元前 3000 至 1100 年, 當時沒有文字記載刻在甲骨上的例外 ;

二,物候時期, 公元前 1100 年到公元 1400 年, 當時有對於物候的文字記載, 但無詳細的區域報告;

三,方誌時期,從公元 1400 年到 1900 年, 在我國大半地區有當地寫的而時加修改的方誌;四,儀器觀測時期我國自 1900 年以來開始有儀器觀測氣象記載, 但局限於東部沿海區域」.

6. 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是什麼

從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距今1.1萬年前後開始,地球從第四紀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亞冰期,進入到現代的亞間冰期,人們也稱之為冰後期。這一段時間大體上相當於人類進入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關於這時期的氣候,挪威的冰川學家曾做出近10000年來的雪線升降圖,說明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表明冰後期以來,氣候有明顯的變化。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竺可楨將這些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我國在5000多年來的氣候有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左右,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第一個溫暖期,這個時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最冷月溫度約比現在高3~5℃。

公元前約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個短暫的寒冷期,溫度在0℃以下。

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即秦漢時代,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溫暖時期。

公元初年~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

公元600~1000年,即隋唐時代,是第三個溫暖期。

公元1000~1200年,即南宋時代是第三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左右。

公元1200~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個溫暖期,但是這次不如隋唐時那樣溫暖,逐漸由淮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廣東、雲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後,即明、清時代以來,是第四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2℃。

近5000年來,雖然是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但是總的趨勢是由溫暖向寒冷變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冷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凍。而在第四個寒冷期的1670年,長江都幾乎封凍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學家用雪線高度表示氣溫升降,竺可楨用的是歷史文獻記載資料,結果卻十分一致,說明冰後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絕對不是一種巧合。近代的氣候變化從1850年農業機械化開始以來,近100多年來的氣候變化,我們稱之為近代氣候變化。近百年來氣候變化的基本趨勢是:1961年以後的世界氣候與20世紀前半期相比有顯著不同,而與19世紀後半期相類似。從19世紀末期開始,到20世紀40年代,是世界性氣候增暖時期,增暖的趨勢在20世紀40年代達到頂峰,以後溫度下降,20世紀60年代後變冷更加明顯,這次變化很可能是近10000年來的一次氣候振動。

這種振動可以從大氣環流變化中得到解釋。根據英國氣候學家拉姆巴的說法,從1895年開始,世界環流突然由經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轉變為緯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從此,緯向環流不斷加強。到1940年前後達到最盛時期;隨後,緯向環流又逐漸減弱,經向環流又逐漸加強,到1961年前後,緯向環流顯著減退,重新恢復成為經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

在緯向環流強盛時期,氣旋性活動增強,行星風系影響加劇,南北半球的氣候帶向兩極方向移動。在緯向環流衰弱的時期,反氣旋性活動加強,季風發達,南北半球高低緯度之間氣流交換頻繁。地球上的氣候帶向赤道方向移動。可見,世界環流模式的改變,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多麼巨大。

7. 中國自古以來氣候是怎樣變化的

1、大約距今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發生了一次全新世氣候變冷事件,古氣候學稱之為『4.2千年事件』。此次變冷事件是全球性的,持續了整個公元前22世紀,導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埃及『古王國時期』的終結,陷入百餘年的動盪和飢餓。在中國導致山東地區龍山文化南移,龍山文化原地被較為粗糙的岳石文化取代。

『4.2千年事件』結束之後,大約在公元前2100年-2050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引發了黃河中下游的大洪水。根據目前考古資料,二里頭文化一期最早開始年代是公元前2080年左右,這個時間差不多是傳說中的夏朝開始成型的時候,夏朝的形成原因可能就是,治理這次變暖後大洪水引發的對人力物力的組織管理。同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055年,古埃及也重新開始統一。

2、大約公元前1600年夏商換代,同時期古埃及底比斯王朝從前1650年到1555年也面臨亞洲移民政權希克索斯王朝的威脅。《竹書紀年》記載,在約公元前1618年夏商更迭之時出現「黃色的青蛙、昏暗的調養、三個太陽、七月結霜和五穀凋零」的現象。根據現代考古和「風暴石碑」的記載,埃及也發生了地震、蛙災、瘟疫、冰雹、有毒氣體、蝗蟲、河流枯竭等災難。《國語·周語》載:「伊洛竭而夏亡。」說明這個時期中國也發生了河流枯竭的事。有歷史學家把這些事和同時期希臘發生的『米諾斯火山爆發事件』聯系在一起。據地質學家測定,米諾斯火山(又叫錫拉火山或聖托里尼火山)爆發事件大約發生在前1628-1645年間,這次火山爆發是有人類歷史1萬年來最大的火山爆發。大火山爆發影響了氣候,導致了「火山冬天」,氣溫降低,作物減產死亡,引發飢荒、動亂。

夏商時期雖然換代時期發生了一些氣候異常,但是整個夏商時期,氣候其實是非常溫暖的,已經有諸多文字記錄和考古發現證明了這個判斷。代表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亞熱帶動物的骨骼。在河南安陽的殷墟中,出土了獐、竹鼠、貘、水牛、象等亞熱帶和熱帶的動物骨骼。河南的古稱「豫州」,「豫」字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的標志。[1]半坡遺址(距今6800-5300)和殷墟遺址(距今3400-3055)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很長的,在此不得不解釋下『4.2千年事件』。按照冰期理論,『4.2千年事件』是全新世(距今11700年至今)間冰期的一個冰段,只是前22世紀氣候有一個變冷和回升的過程。類似事件還有『5.9千年事件』和『8.2千年事件』。

3、公元前1059年武王伐紂,公元前1044年周朝建立。西周初年,氣候還處在溫暖期。《詩經》中作於西周初年的詩多次出現「兕觥」這種用犀牛角做的飲酒容器,《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豳風·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也可看出,西周初年中原還有犀、象這種熱帶動物。

大約從周昭王和穆王時期開始,氣候開始變冷。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漢水有兩次結冰,分別發生在公元前903和前897年,《竹書紀年》又提到結冰之後就發生了大旱。[2]

這次寒冷期持續了大約1-2個世紀,可能長時間的寒冷影響了經濟,削弱了周室,周孝王後動亂不斷,前841年周厲王時發生「國人暴動」,前810年前後短暫宣王中興,前771年周幽王時犬戎陷鎬京。

4、公元前770年,春秋時代開始後,氣候又進入溫暖期。這次溫暖期持續時間很長,大約800年,一直到公元第一個世紀。這次溫暖期是中國上古的輝煌時代,春秋爭霸、戰國七雄、先秦諸子、秦王掃六合、楚漢之爭、秦皇漢武,這個時期中國歷史璀璨絢麗,無數風流人物登上歷史舞台,留下傳世的文字、不朽的功業、動人的傳說。這個時代可以看做是我們民族的少年時代,意氣風發、力爭上游。這個時期華夏走出混沌,出現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秦朝,也在漢代形成了漢民族國家的觀念。

5、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是一個長達600年的寒冷期,這個寒冷期大約開始於公元初年,終結於隋朝初期。這個寒冷期包括三國、魏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大亂世。

王莽執政和兩漢迭代時期處於溫暖期向寒冷期過渡的較寒冷期(前30年-30年),值得一提的是,東漢處在這個大寒冷期的一個較溫暖期,這個溫暖期大約是公元30-180年。180年以後氣候開始變冷,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拉開了大亂世的序幕。200年官渡之戰,208年赤壁之戰,220年三國開端。

勒內·格魯塞所著《草原帝國》中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在亞洲的歷史進程中,存在過兩種支配力,一種是亞洲外緣的古定居文明(中國、印度、伊朗)的支配力,它以同化的方式一點一點地、不顧一切地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蠻夷之地」,從長遠的觀點看,同化的作用比武力更強大。第二種支配力是從這個大陸的心臟波濤般洶涌而來的、游牧民的猛烈的力量,這種力量的產生是因為他們處於飢餓之中,還因為貪食的狼總要以某些方式,隨時搞到較好的、人們豢養的家畜』。

歐亞大陸的心臟指的是西伯利亞森林南緣的歐亞草原帶,這個草原帶上的游牧民族因飢餓而南下的時候,往往會改變定居文明的歷史進程。游牧民族飢餓的原因是氣候來到了一個寒冷期,原來適宜的溫度帶南移。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是公元四世紀歐洲開始的蠻族入侵,同時代中國發生五胡亂華。在歐洲,蠻族入侵引發的民族大遷徙大約於7世紀初停止,在中國,匈奴、鮮卑、羯、羌、氐北方游牧民族登上歷史舞台,左右了中國三百年的歷史進程,直到公元590年隋統一中國。歐洲和亞洲歷史的這種同步,單一原因的解釋是比較乏力的,但是氣候因素是個關鍵。東亞和歐洲的氣候變冷並不同步,不過趨勢是相同的,歐洲有一定滯後性。[3]

大約在4世紀初,中國氣候來到了一個極寒期,這時西晉統一中國不久。游牧民族的內遷從東漢氣候變冷後就開始了,只是釀成永嘉之亂(311年)恰巧在這個西晉極寒期。在歐洲,公元350年,匈人突然出現在東歐草原滅掉阿蘭國,此後一個世紀匈人在歐洲達到極盛,公元453年匈人首領阿提拉驟逝,匈人隨之分崩離析,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中國氣候在公元500年左右又變得極其寒冷,公元493年北魏遷都洛陽,但並無證據表明北魏遷都與這次氣候變冷有關。

六世紀末的氣候變暖,伴隨著華夏的重新統一。這次統一,氣候是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氣候變暖使北方的人口、經濟相比南方更有優勢。值得注意的是,隋的統一方式和秦國的統一有些相似,同樣是先取得了蜀地,經過四五十年統一中國,甚至兩次統一戰爭都用了十年左右。『前277年,秦國置蜀郡,前230年,秦滅韓,開始攻滅六國,前221年,秦滅齊,統一中國;554年,西魏取得梁州、益州,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西魏取得梁州、益州是在540年以後氣候開始變暖的時期,這種兩次相似的統一方式值得玩味。三國歸隋的這次統一背後值得注意的東西還很多,比如北魏對基層的重組、關中本位政策。尤其是隋唐統一時期,關隴地區重要性的提升和維持,可能和隋唐溫暖期關隴地區的氣候有很大關系。

6、公元600年至公元1050年是一個大溫暖期,這個溫暖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
隋唐時期八水繞長安,柑橘在長安可以結果。這個中古時代溫暖期持續了約500年,比上古時代800年的溫暖期短,但同樣是一個輝煌的歷史時期。隋唐是封建王朝的頂峰,這個時代的文化璀璨奪目,這個時代英雄輩出。和上個溫暖期一樣,朝廷都經略西域,長安洛陽都很繁華,政制都有創新、文化都很繁榮。

這個大溫暖期中公元850-965年是一個較寒冷期。這個一百年的較寒冷期發生了唐末民變、唐亡、五代戰亂。859年浙江裘甫起義,868年龐勛起義,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881年黃巢入長安,884年黃巢兵敗自刎,唐末民變歷時25年。907年唐朝亡,五代十國小亂世開端,979年北宋滅北漢,統一中國。公元966-1109年又是一個較溫暖期,是為北宋(960-1127)年間。

7、公元1050年至1200年是一個寒冷期。
北宋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十二月二十,泉州大雪。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太湖全部結冰。公元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福州荔枝全部被凍死。這個期間值得注意的是,金滅遼、宋發生在氣候驟寒的一個時期(1110-1152年)[4]。在公元1050-1100年,埃及、墨西哥、英國、巴勒斯坦、法國在半個世紀先後發生了大飢荒。

8、公元1200年至1350年是一個溫暖期。1209年開始,蒙古各部統一後開始對外擴張。1234年蒙古聯宋滅金,1227年蒙古滅西夏,1278年,元滅南宋。1368年明滅元。從1127年靖康之變到1368年明滅元,中國北方被游牧民族統治了兩百餘年,比永嘉之亂後的大亂世稍微短一點。

9、1350年至1900年是一個寒冷期,廣義的小冰期,也叫明清小冰期。
根據竺可楨的劃分,這次小冰期裡面比較溫暖的時期有公元1550-1600年和公元1770-1830年,比較寒冷的時期有公元1470-1520年、公元1620-1720年和公元1840-1890年。其中有一個最寒冷時期是公元1650-1700年,期間漢水五次結冰,太湖與淮河四次結冰,洞庭湖三次結冰,鄱陽湖於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也結了冰。據說當時京杭大運河一年的封冰期長達109天。

長時間的寒冷會影響農耕社會的經濟,導致稅收減少,進而削弱王朝的權力。1350年前後氣候變冷後就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1351-1367),1351年紅巾軍起義爆發,1352年朱元璋參加紅巾軍,1368年明軍陷大都。1627年陝西澄城飢民暴動,明末民變開始,1644年李自成陷北京城,這17年處於1620-1720的較寒冷期。明亡和小冰期導致的飢荒有關,但飢荒肯定不是單一因素。公元1650年-1710年,日本、孟加拉、法國、愛爾蘭、芬蘭、波蘭、愛沙尼亞先後發生大飢荒,有些地區飢荒還不止發生了一次。

光緒三年(1877年),山西、陝西等地發生飢荒,死亡人數達1300萬人,有人分析這是因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在明清小冰期,馬爾薩斯循環規律被學者們提到的次數非常多。

10、1900年至今是一個溫暖期,生產率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讓氣候不再是影響歷史進程的重要因素。即便是現在的溫暖期,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還是東部和南部,也沒有恢復隋唐時的情況,用單一的氣候因素來解釋好像是比較乏力的。應該是因為地理大發現後,全球各地經濟聯系變得緊密,海洋變得重要了,加上氣候變冷的因素,導致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東移、南移。也因為一些人為的生態破壞,比如明代修長城和近代的工業發展等,北方的地理環境難以恢復到隋唐時的溫暖潮濕、水多林密。

8. 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是怎麼樣的

從第四紀更新世晚期,距今1.1萬年前後開始,地球從第四紀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亞冰期,進入到現代的亞間冰期,人們也稱之為冰後期。這一段時間大體上相當於人類進入到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代。關於這時期的氣候,挪威的冰川學家曾做出近10000年來的雪線升降圖,說明雪線升降幅度並不小,表明冰後期以來,氣候有明顯的變化。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記載,竺可楨將這些記載加以整理分析,發現我國在5000多年來的氣候有4次溫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現。

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左右,即從仰韶文化時代到安陽殷墟時代,是第一個溫暖期,這個時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最冷月溫度約比現在高3~5℃。

公元前約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個短暫的寒冷期,溫度在0℃以下。

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即秦漢時代,又進入到一個新的溫暖時期。

公元初年~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

公元600~1000年,即隋唐時代,是第三個溫暖期。

公元1000~1200年,即南宋時代是第三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左右。

公元1200~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個溫暖期,但是這次不如隋唐時那樣溫暖,逐漸由淮河流域移到長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廣東、雲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後,即明、清時代以來,是第四個寒冷期,溫度比現代要低1~2℃。

近5000年來,雖然是寒冷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但是總的趨勢是由溫暖向寒冷變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冷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凍。而在第四個寒冷期的1670年,長江都幾乎封凍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學家用雪線高度表示氣溫升降,竺可楨用的是歷史文獻記載資料,結果卻十分一致,說明冰後期以來的氣候變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絕對不是一種巧合。近代的氣候變化從1850年農業機械化開始以來,近100多年來的氣候變化,我們稱之為近代氣候變化。近百年來氣候變化的基本趨勢是:1961年以後的世界氣候與20世紀前半期相比有顯著不同,而與19世紀後半期相類似。從19世紀末期開始,到20世紀40年代,是世界性氣候增暖時期,增暖的趨勢在20世紀40年代達到頂峰,以後溫度下降,20世紀60年代後變冷更加明顯,這次變化很可能是近10000年來的一次氣候振動。

這種振動可以從大氣環流變化中得到解釋。根據英國氣候學家拉姆巴的說法,從1895年開始,世界環流突然由經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轉變為緯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從此,緯向環流不斷加強。到1940年前後達到最盛時期;隨後,緯向環流又逐漸減弱,經向環流又逐漸加強,到1961年前後,緯向環流顯著減退,重新恢復成為經向環流占優勢的時期。

在緯向環流強盛時期,氣旋性活動增強,行星風系影響加劇,南北半球的氣候帶向兩極方向移動。在緯向環流衰弱的時期,反氣旋性活動加強,季風發達,南北半球高低緯度之間氣流交換頻繁。地球上的氣候帶向赤道方向移動。可見,世界環流型式的改變,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影響多麼巨大。

9. 全國各省歷史上的最低氣溫和最高氣溫,分別是多少度

北京:最低:-9.1(50年以來)2005-12-4

最高:41.5 1997-7-23

西安:最高:42.9 2006-06-19

最低:(不明)

昆明:最高:31.5

最低:-5.4(無時間記錄)

海口:年平均氣溫23.9℃,7月氣溫最高,月平均28.1℃,極端最高氣溫40.5℃,1月份氣溫最低,平均17.3℃,極端最低氣溫2.8℃.

重慶:最高氣溫44℃,最低氣溫為-3.8℃

大連:年平均氣溫10.2℃,最高為35.3℃,最低為-20.1℃

廣州:年平均氣溫21.9℃,歷年最高為38.7℃,歷年最低為0℃.

南京:年平均氣溫15.4℃,歷史最高氣溫43℃,最低氣溫-14℃.

寧波:多年平均氣溫16.3℃,極端最高氣溫39.4℃,極端最低氣溫-10℃

青島:極端最高氣溫35.4℃,極端最低氣溫-16℃

上海:極端最高氣溫達40.2℃,極端最低氣溫為-12.1℃

深圳:極端最高氣溫38.7℃,極端最低氣溫0.2℃

天津:極端最高氣溫39.9℃,極端最低氣溫-18.3℃

(9)中國歷史氣溫變化擴展閱讀

氣溫的影響因素有以下:

1.自然因素

某地氣溫除了由於太陽輻射的變化而引起的周期性變化外,還有因大氣的運動而引起的非周期性變化。實際氣溫的變化,就是這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2.人類影響

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大量地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

氣溫的測量儀器有以下:

1.玻璃溫度計

常用的玻璃溫度計有最高溫度表,最低溫度表和干濕球溫度表。

2.金屬溫度計

感應元件是雙金屬片,由膨脹系數相差較大的兩片金屬焊接成,將其一端固定,另一端隨溫度變化而發生位移,位移量與氣溫接近線性關系。自記系統由自記鍾,自記筆組成,自記筆與放大杠桿相連並受感應元件操縱。

3.金屬電阻溫度表

利用金屬絲的電阻正比於溫度變化的原理製成。常用的金屬絲有鉑絲、銅絲、鐵絲等三種,阻值在幾十到一百歐之間,其中鉑絲穩定性最好,可用來作標准溫度表。電阻溫度表適用於遙測。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氣溫變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