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介紹下中國各大城市的歷史
南京是一座具有247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著名古都,先後有十個朝代在此建都,建都時間累計達450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命范蠡築城於今中華門外,秦淮河畔長干里,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戰國時期楚國於今清涼山西麓石頭山上置金陵邑,從此南京又稱金陵。 公元229年,三國時期吳國遷都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隋後,東晉與南朝的宋、齊、梁、陳相繼建都南京,史稱「六朝」,六朝都城位於秦淮河北公元589年隋滅陳以後,隋文帝下令將建康的城邑和宮殿全部毀平,改作耕地,六朝繁華盪然無存,直至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定都,南京才迎來了又一次的城市繁榮。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南京,改稱應天府。公元1366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了長達21年的浩大的築城工程,這就是至今尚大部留存的聞名世界的明南京城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改應天府為南京,這是南京命名之始。公元1645年清王朝於南京設立江寧府。公元1853年至1864年,太平天國建都南京,稱天京。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定都江寧,改江寧為南京府。同年4月,臨時政府遷往北京。1927年中華民國復都南京,並進行了以城市幹道網為主體的市政建設,形成了今日南京的基本框架,這期間,1937年日軍侵佔南京,南京遭受嚴重破壞。 1949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南京城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時期
蘇州(漢語拼音:Sūzhōu,方言:蘇州話),中國城市,古稱吳,現簡稱蘇,擁有姑蘇、吳都、吳中、東吳、吳門和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江蘇省省轄市,行政級別為地級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顧辟疆所建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蘇州因此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蘇州是有效資料顯示現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城市,蘇州在春秋時期是吳國的政治中心;西漢武帝時為江南政治、經濟中心,司馬遷稱之為「江東一都會」(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南移,陸游稱「蘇常(州)熟,天下足」(陸游《奔牛水閘記》),宋人進而美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蘇州則「風物雄麗為東南冠」;明清時期又成為「衣被天下」的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譽稱蘇州「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東京」「大梁」。是中國多個重要王朝的首都。戰國時期,魏國建都於此,稱「大梁」,冶鐵業發達,十分繁榮。後歷經黃河水患和戰亂,幾乎淪為廢墟,極度衰敗。五代十國時期國家四分五裂,開封地理條件非常適宜農業經濟發展,作為一統天下的基礎,先後成為後梁、後晉、後漢及後周的國都。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後周稱帝,建立宋朝(北宋),仍以開封為首都,稱為「東京」,終於完成對中國漢民族本部的統一。北宋時期,開封城市結構突破了唐代長安「坊市」城市格局的束縛,再次走向繁榮,發展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繁華的城市之一。靖康之難後,北宋滅亡,開封被金國佔領,繼續被金朝定為都城。蒙古滅金之後,成為河南省州府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
洛陽 夏、商、東周、東漢、三國時期魏、西晉、北魏(493年才自大同遷都至此)、隋、唐、後梁、後晉均以洛陽作國都或陪都。 解釋:洛陽的歷史上的情況比較復雜,容易引起誤解。 夏、商、周、漢、魏諸朝都有多次遷都的歷史,這些朝代的都城從歷史縱向上看可能不只一個,洛陽是其中的一個。例如商就先後多次遷都,所以安陽、鄭州、洛陽都自稱是商的都城,而除了安陽之外,其他城市尚無確切考古證明證實其曾為商都。 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個。出於戰略上和經濟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會設立陪都,例如唐,舉世公認其首都為長安,洛陽之所以稱為其都,是因為唐代統治者定洛陽為其行宮和巡幸之地,故有「東都洛陽」之稱。雖然在影響和地位上不能和長安相提並論,但畢竟有別於一般的地方行政單位。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又曾稱西都、西京、大興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久,影響力最大的城市。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1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農民起義政權的都城。
廣州:南越,南漢
成都:蜀國,前蜀,後蜀
鄂州:東吳
荊州:楚國,南平,西梁
長沙:馬楚
大理:大理國,南詔
烏蘭巴托:蒙古帝國 沈陽:
後金 長春:滿洲國
新鄭:韓國,鄭國
② 中國古代七大古都分別是
1、西安(目前被官方採用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主要還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種數量上不同的說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體朝代又各有兩種說法。
10朝說:依照時間次序為: 西周(前363年)、秦(統一後15年)、西漢(前202年)、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說:在10朝的基礎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說:在11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晉(愍帝4年)。
13朝說:在12朝的基礎上加上東漢(獻帝6年),其中十三朝之說支持者最多。可以說是現在人們公認的建朝數。
14朝說:
有兩種情形:(1)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大夏王朝;
(2)在13朝基礎上加上武則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說: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西漢末年由劉玄建立的更始政權、由樊崇劉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權和黃巢建立的大齊。
17朝說:分兩種情形:(1) 在14朝第1種情形的基礎上加上武周,大齊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順;
(2) 在13朝的基礎上加上更始政權、赤眉政權、大齊和的大順。)
2、南京(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角長干里築"越城",為南京建城之始。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在石頭山置"金陵邑",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於9月遷都於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公元317年,晉琅琊王司馬睿以東吳舊都為中心,建立東晉政權,稱作建康。此後,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史稱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石都"的美稱。公元937年,南京成為南唐的首都,稱為江寧府。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稱作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這是南京第一次成為全國的首都。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於此,改名天京。1921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至同年4月1日。1927年,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至此,共有十個朝代在南京建都,故稱"十朝都城"。)
3、北京(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為薊、燕等諸侯國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北京一直是中國北方重鎮和地方中心;自公元938年以來,北京又先後成為遼陪都、金上都、元大都、明清國都。1949年10月1日正式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
4、洛陽(西漢由於在洛陽建都時間太短,所以被省略
其他13個分別是:夏 商 西周 東周 東漢 曹魏 西晉 北魏 隋 唐 後梁 後唐 後晉
因為有很多小朝代或者是一些人自封的朝代,總過來說有13個,但歷史上承認的就九個——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孝文帝以後)、隋(煬帝)、唐(武後)、五代時的後梁、後唐)
5、開封(開封是7朝古都 戰國時候的魏國,後梁,,後漢,後周,後晉,北宋,金國的等朝代建都與此)
6、杭州(杭州 在 五代十國時期 為吳越之首都。金朝滅 北宋 後,皇族 趙構 逃往南方,令當時稱為 臨安 的杭州成為 南宋 都城)
7、安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今安陽市郊小屯一帶),經八代十二王,歷時254年)
③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出除七國其他領土由誰統治
1、匈奴
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團,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漠,最初在蒙古高原建立國家。匈奴是在約公元前3世紀時興起的一個游牧部族,匈奴國的全盛時期從公元前209年至公元前128年。
2、百越
「百越」是古代中原人對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各種民族的泛稱。百越諸民族並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種泛稱、一種地理稱呼。春秋晚期至戰國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帶建立強大的越國,共傳8代,歷160多年,與當時中原國家會盟,雄視江淮地區,號稱「霸主」。公元前333年,楚威王興兵伐越,大敗越國,盡取吳越之地。自此,越人流散到南方一帶,分化成眾多的支系。故而,從這個時候開始,文獻中便出現了「百越」這一個新的稱謂。
3、東胡
東胡是中國東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了大約1300年。東胡、濊貊、肅慎被稱為古東北三大民族。
4、月氏
月氏(yuèzhī,舊讀rùzhī或ròuzhī)是匈奴崛起以前居於河西走廊、祁連山古代游牧民族,亦稱「月支」「禺知」。月氏於公元前二世紀為匈奴所敗,西遷伊犁河、楚河一帶,後又敗於烏孫,遂西擊大夏,佔領媯水(阿姆河)兩岸,建立大月氏王國。
5、西羌
西羌,出自三苗,是羌族的別支,三代以後居於河西、賜支河和湟河之間。戰國時,羌族興盛,有蓖中種(即越錨羌)、白馬種(即廣漢羌)和參良種(即武郡羌)等等。
6、西南夷
中國古代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總稱。公元前3~西元5世紀分布在今雲南省、貴州省、甘肅省南部、四川省西南部一帶。戰國時秦在西南地區置巴、蜀、漢中三郡。西漢武帝至東漢初繼續經營,先後置犍為、牂牁、越雟、汶山、沈黎、武都、益州和永昌等八郡。這一地區居民是氐羌、百越、百濮的許多部落。在滇中和滇東北有僰、滇、靡莫、勞浸、叟等;在滇西有雟、昆明、斯榆、桐師、雟唐、哀牢等;在滇東南和黔西有夜郎、句町、漏卧、且蘭等;在滇北、川西南有邛都、陡、筰都、摩沙等;在川西北和甘南有冉駹、白馬等。
7、象雄
象雄王國是吐著之前在西藏高原雄霸一方的部落國家。其歷史可以追溯到遠古的一萬八千年前。地域遼闊且位於交通要道的古象雄,堪稱「古代文明交往的十字驛站」,其與中亞、西亞、南亞等地域都有過交流,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象雄成為古絲綢之路驛站的先天優勢。
④ 如果亞力山大一路東徵到當時的古代中國,會發生什麼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東征波斯,4萬餘人組成的馬其頓方陣迎戰13萬波斯軍隊,波斯大敗,這就是伊蘇斯之戰。
公元前332年,馬其頓方陣再戰波斯最終結集的10多萬軍隊,結果波斯國王和數萬人被殺,亞歷山大正式征服波斯,這就是高加米拉會戰!
對於馬其頓方陣的真正實力,有中國學者一語說破:所謂馬其頓方陣,實際只是一種早期步兵作戰時的戰術,面對烏合之眾自然戰而勝之,面對戰國七雄註定會被殲滅。相較於戰國七雄和羅馬軍團的戰術,馬其頓方陣只是一個過時的戰術,如今我們神化了亞歷山大,從而把馬其頓方陣也看著天下無敵了。
總之,一旦亞歷山大東征中國,相信司馬遷在《史記》上最多隻留下這么八個字:“有寇自西方來,滅之”,實在不值一提大書特書呀!
⑤ 馬其頓公元前333年的伊薩斯之戰和公元前332年的高伽米拉會戰
公元前333年夏,亞歷山大的軍隊在伊索斯城附近和波斯軍隊發生了第一次激戰。波斯國王大流內士三世親領大容軍迂迴到亞歷山大的後方,利用優越地形擺開陣勢,准備以逸待勞。亞歷山大集中優勢兵力,以神速行動,直搗波斯軍的中鋒。大流士三世首先害怕起來,棄車上馬,倉惶而逃,甚至把自己的弓、盾和王袍都扔掉了。主帥臨陣脫逃,一下子使中軍動搖,全軍迅速崩潰。亞歷山大占據了大流士的軍營,擄獲了大批武器、財寶。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都成了俘虜。當亞歷山大見到大流士的豪華營帳時,贊不絕口,驚嘆:「這樣才象個國王!」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繼續向南進軍攻佔腓尼基和埃及。許多腓尼基城市不戰而降,只有推羅進行了堅決的抵抗。亞歷山大經過7個月的圍攻,使用了撞槌、攻城塔、穿城螺旋錐等當時所有攻城武器,才攻陷這座城市。結果,推羅居民慘遭殘殺,8000人陣亡,30000人被賣為奴隸。
⑥ 戰國七雄的歷史階段
春秋末年,列國兼並,剩下的大國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晉,東方的齊、燕,南方的楚、吳、越。
戰國早期,上述大國,除吳於公元前473年被越所滅以外,其餘的全都保存了下來。秦國和燕國實力較弱,比較強大的是晉、齊、楚、越四國。其中晉國經過六卿之間的兼並,於公元前453年形成趙、魏、韓「三家分晉」「滅四卿」的局面,號稱「三晉」。三晉在戰國初期最強大,常常聯合兵力進攻其他國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策命三晉為諸侯。齊國自公元前481年田成子田恆(亦稱陳恆)殺齊簡公,專擅齊政,形成「田氏代齊」的局面。但戰國初期,齊實力暫時弱於三晉。楚國雖向東方略地擴展,但其北上與三晉爭奪鄭國卻遭受失敗。越國滅吳後曾強盛一時,進入戰國後因長期內亂而勢衰。於公元前333年被楚國所滅。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用李悝實行變法,較早地實行了社會改革,使魏國成為最先強盛的國家。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將龐涓率兵進攻趙國。魏軍橫沖直闖,如入無人之境,很快逼近趙都邯鄲。在這形勢危急的情況下,趙成侯忙派使者前往齊國求救。齊威王派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出兵救趙。孫臏說:要想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勸解兩個打架的人,不能直接參加進去打。派兵解圍,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採取避實擊虛的策略,造成敵人的後顧之憂。田忌接受孫臏的意見,領兵殺向魏國都城大梁。龐涓聽說大梁吃緊,領兵回救,星夜趕路。孫臏、田忌將齊軍埋伏在桂陵(今山東菏澤東北),靜等魏軍前來決戰。魏軍長途行軍,疲於奔命,人困馬乏。雙方一經交戰,魏軍全線崩潰,齊軍獲得全勝。這就是以「圍魏救趙」的戰法著名於世的「桂陵之戰」。
事隔不久,魏國聯合韓國打敗齊國,挽回了敗局。魏國在中原又成為第一強國。公元前342年,魏國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仍派田忌、孫臏率軍解救韓國。孫臏採取增兵減灶、誘敵深入的戰術。齊軍佯敗後退,第一天留下了10萬人做飯的鍋灶,第二天減少到5萬人的鍋灶,第三天減少到3萬人的鍋灶。龐涓以為齊軍逃亡嚴重,窮追不舍。這時,孫臏在馬陵設下埋伏,等龐涓帶兵追到馬陵,孫臏一聲令下,齊軍金鼓齊鳴,萬箭齊發,大敗魏軍,龐涓被殺。這就是著名的「馬陵之戰」。此後,魏惠王和齊威王會盟徐州,雙方妥協,均分東方的霸權地位。 魏國逐漸衰弱,齊國和秦國成為東西對峙的兩個霸主,進入了齊、秦爭強時期。
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一躍成為七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這時,東方的齊國與秦國旗鼓相當,雙方在不斷兼並周圍弱國、擴大勢力范圍的同時,又進行著所謂「合縱」、「連橫」的外交斗爭。「合縱」就是指蘇秦使弱國聯合起來,阻止強國進行兼並。「連橫」就是張儀破壞聯盟並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並。實際上「合縱」和「連橫」都是爭取暫時同盟者的外交手腕,其目的是進一步兼並土地,擴張領土。
齊秦斗爭的焦點在於爭取楚國。楚國的國力開始變弱。 戰國初期,楚悼王任用吳起為令尹,實行變法,國勢富強,一舉打敗了魏國並出兵伐秦。自楚悼王至楚威王。楚國國力頗強,大有與秦、齊成爭霸之勢。楚威王死後,楚國漸漸衰落。楚懷王在位時,秦國派張儀入楚鼓吹「連橫」,勸楚絕齊從秦,並口頭許願,以歸還楚國商於(在今河南淅川縣西南)600里地方為代價。楚懷王信以為真,就和齊國斷交。當楚國派人向秦國討取土地,秦相張儀狡猾地說:「我和楚王商定是六里,沒聽說是六百里。」楚懷王十分惱火,發兵攻秦。結果吃了敗仗,楚兵被殺80000人,楚將屈匄被俘,漢中地方被秦國佔去。楚懷王又調動所有兵力與秦軍戰於藍田。魏國乘楚國空虛,襲擊楚國。齊國卻不支援楚國。楚國吃了大虧,從此一蹶不振。
這時,齊秦斗爭趨於白熱化。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96年,齊、魏、韓等三國聯軍攻入函谷關。秦國被迫退還奪去韓、魏的一些地方,五國才退了兵。齊國成為關東各國的盟主。公元前288年,秦昭王自稱西帝,尊齊閔王為東帝,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拉攏齊國,破壞了關東的「合縱」聯盟。
公元前286年,齊國滅掉宋國,一時威勢很盛,引起各國的不安。秦國聯合了燕、楚、韓、趙、魏等國共同伐齊,於公元前284年,在濟西(今山東聊城南)大敗齊軍。燕國自昭王即位後,招納賢能,任用樂毅為將,決心報齊國入侵之仇。這時,趁勢攻下齊的國都臨淄,連下七十餘城,並入燕國版圖。後來,齊將田單利用燕國內部矛盾,驅逐燕軍,收復了失地。然而,齊國已經喪失了與秦國抗衡的能力。
秦國在「合縱」斗爭中削弱了齊國,開始向東方大發展。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率軍攻破楚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西北),楚遷國都於陳(河南淮陽),秦國奪得巫郡和黔中郡。楚又遷都到壽春。楚國更加削弱了。 公元前260年,秦將白起率軍進攻韓國的上黨郡,郡守投降趙國。趙國派著名大將廉頗率大軍鎮守長平(山西高平),築壘堅守,以逸待勞,與秦軍相持三年,不分勝負。秦國丞相范雎派人到趙國行施「反間計」,散布廉頗壞話。趙王信以為真,就派那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替換廉頗。趙括驕傲輕敵,一到前線,下令傾巢出擊。秦將白起採取了誘敵深入、迂迴包抄的戰術,迫使趙軍在極為不利的情況下作戰。在一次突圍中,趙括被秦軍亂箭射死,趙國40萬大軍降秦,白起把他們全部活埋。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秦軍乘勝前進,進圍趙都邯鄲。趙向魏求救,魏派晉鄙率兵救趙。因怕秦軍,半路上逗留觀望。公元前257年,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盜出魏王的虎符,假傳軍令,挑選八萬精兵援救趙國。同時,楚國援軍趕到,聯合打敗秦軍,解除邯鄲之圍。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歷史事件。 秦國雖然暫受挫敗,但實力雄厚,六國沒有一個能單獨抗秦。秦國統一六國的形勢完全成熟了。公元前251年,燕乘趙國新敗,出兵攻趙,反被趙國擊敗。然而在秦的威脅下,東方六國又結成暫時的聯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國兵攻秦,敗秦於河外。公元前241年趙龐暖合趙、楚、魏、燕、韓五國兵攻秦,但為秦所敗。從此,東方六國聯盟不復存在。秦乘勢各個擊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統一天下,七國爭雄的局面結束。
經過十幾年的休整,從公元前231年開始,秦國開始統一全國的戰爭,至公元前221年,消滅了其他六國,統一了中國。從此,中國由一個諸侯割據稱雄的邦聯制國家轉變為一個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國家。
⑦ 關於南京的歷史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 ,湯山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南京猿人化石是中國考古領域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現。
約7000-8000年前,出現以北陰陽營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村落,今棲霞地區已有農業文明產生。 在市中心的鼓樓崗北陰陽營、江寧區陶吳鄉咎廟等地,發現200多處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遺址。4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稱為湖熟文化,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
⑧ 假如今年是公元前333年,那麼88年後是哪一年
公元前245年
⑨ 馬蹬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中國最早的馬蹬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人類訓化馬的歷史非常悠久了,後來發明了馬拉戰車。直到公元前四世紀,騎兵才登上歷史舞台。騎兵的快速機動能力,沖擊力往往左右戰爭的勝負。中原王朝缺少騎兵,同游牧騎兵作戰時常處於劣勢。騎兵裝備包括馬鐙,馬鞍,馬甲,馬掌等都不是和騎兵這個兵種同步出現的,定經過數千年戰爭實踐逐步完善的,出土實物證明,世界上最早的馬鐙出現在公元三至四世紀的中國北方。
三國兩晉時期,騎兵做戰頻繁,馬具日趨完善。高橋馬鞍騎乘不方便,西晉時期出現三角型馬鐙,只裝備一個,供士兵上馬時踩踏。一千五百年前(公元三至四世紀》,中國北方鮮卑人騎兵中開始裝備雙馬鐙。
遼寧省北票市附近出土的北燕大將軍馮素弗墓中,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雙馬鐙。馬鐙是木芯長直柄,包銅皮馬鐙。馬鐙長24、5Cm,寬16、8Cm。中國南方在公元四世紀開始出現馬鐙,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南京琅琊王氏家族墓中出土一件雙鐙陶馬,證明東晉時,南方騎兵裝具中已有了馬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