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能給我整理中國從炎黃到近現代時的歷史重大事件
你搞清楚,《二十復四史》的制原書和各類注釋資料,可以堆滿一個書庫。期間包含的「重大事件」多如牛毛,數不勝數,你能整理出來?樓上的朋友說的那些「事件」,還不到千萬分之一呢!
所以,建議你到「網路」或「搜搜」去點擊搜索,要啥點啥,百搜百應。
⑵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歷經哪些朝代
奴隸社會:
炎黃:公元前年-約前2599年、堯唐:約前2357年-約前2262年
舜虞:約前2262年-約前2029年蒲阪 、夏朝:約前2029年-約前1981年 約前1933年-約前1559年
有窮:約前1981年-約前1973年鉏、寒朝:約前1973年-約前1933年
商(殷)朝:約前1559年-約前1046年約前1559年-約前1300年約前1300年-約前1046年
周朝:約前1046年-前256年、西周:約前1046年-前771年、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會: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西楚:前206年-前202年、漢朝:前202年-263年
西漢:前202年-公元8年、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玄漢:公元23年-公元25年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三國時期:220年-280年、曹魏:220年-265年
蜀漢:221年-263年、孫吳:222年-280年、晉朝:265年-420年、西晉:265年-316年
東晉:317年-420年、十六國:304年-420年、十六國末期:420年-439年
南北朝:386年-589年、南朝:420年-589年、劉宋:420年-479年
南齊:479年-502年、南梁:502年-557年、南陳:557年-589年、北朝:386年-589年
北魏中後期:420年-557年、東魏:534年-550年、西魏:532年-556年
北齊:550年-577年、北周:557年-581年、北周:557年-581年、唐朝: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
武周:690年-705年、五代:907年-960年、後梁:907年-923年、後唐:923年-936年
後晉:936年-947年、後晉:936年-947年、後周:951年-960年、十國:907年-979年
遼朝(契丹):916年-1125年、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960年-1127年
北宋:960年-1127年、西夏:1038-1227年、西夏:1038-1227年、大蒙古國:1206年-1271年
元朝:1271年-1368年、明朝:1368年-1644年、後金:1616年-1636年
大順:1644年-1644年、清朝:1636年-1912年、中華帝國:1915年-1916年、偽滿洲:1932年-1945年
(2)中國從炎黃到現在的歷史朝代擴展閱讀:
更迭
炎黃→唐→虞→夏→有窮→寒→夏→商(殷)→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楚→漢【西漢】→新→漢【玄漢、東漢、蜀漢】
→三國【魏(蜀漢、東吳)、蜀漢(魏朝、東吳)、東吳(蜀漢、魏朝)】→晉【西晉(東吳)、東晉(北魏)】→南北朝【南朝【劉宋(北魏)、南齊(北魏)、梁(北魏、東魏、西魏、北齊)、陳(北齊、北周、隋)】
北朝【北魏(劉宋、南齊、梁)、東魏(西魏、梁)、西魏(東魏、梁、北齊)、北齊(西魏、梁、北周)、北周(北齊、陳)】】→隋(陳)→唐→武周→唐→五代【後梁(遼)、後唐(遼)、後晉(遼)、後漢(遼)、後周(遼)】
→宋【北宋、(遼、西夏、金)、南宋(西夏、金、大蒙古國、元)】→元(南宋)→明(後金、清)→清(明、大順)
⑶ 說說中國的歷史,寫寫從炎黃部落到中國的歷代的朝代和朝代的歷代的皇帝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中國歷史年代總表 華 公元前2697----2070年 共627年 公孫軒轅(黃帝) 夏 公元前2070----1600年 共470年 姒啟(夏啟) 商 公元前1600----1046年 共554年 子成湯(商湯) 周 公元前1046----256年 共790年 西周 公元前1046----771年 共275年 姬發(周武王) 東周 公元前770----256年 共515年 姬宜臼(周平王) 春秋 公元前770----475年 共295年 戰國 公元前475----221年 共254年 秦 公元前221----206年 共15年 嬴政(秦始皇) 西楚 公元前206----202年 共4年 項羽(西楚霸王) 南越 公元前203----111年 共93年 趙佗(南越王) 漢 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共426年 西漢 公元前206----公元8年 共214年 劉邦(漢高祖) 新 公元9----23年 共13年 王莽 更始 公元23----25年 共2年 劉玄(更始帝) 東漢 公元25----220年 共196 年 劉秀(光武帝) 三國 公元220----280年 共60 年 魏 公元220----265年 共46年 曹丕(魏文帝) 蜀 公元221----263年 共43年 劉備(漢昭烈帝) 吳 公元222----280年 共59年 孫權(吳大帝) 晉 公元265----420年 共156年 西晉 公元265----317年 共53年 司馬炎(晉武帝) 東晉 公元317----420年 共104年 司馬睿(晉元帝) 十六國 公元304----439年 共136年 漢.前趙 公元304----329年 共25年 漢 公元304----319年 共15年 劉淵 前趙 公元319----329年 共10年 劉曜 成.漢 公元304----347年 共43年 成 公元304----338年 共34年 李雄 漢 公元338----347年 共9年 李壽 前涼 公元314----376年 共62年 張軌 後趙 公元319----350年 共31年 石勒 前燕 公元337----370年 共33年 慕容皝 前秦 公元351----394年 共43年 符洪 後秦 公元384----417年 共33年 姚萇 後燕 公元384----409年 共25年 慕容垂 西秦 公元385----431年 共46年 乞伏國仁 後涼 公元386----403年 共17年 呂光 南涼 公元397----414年 共17年 禿發烏孤 北涼 公元397----439年 共42年 沮渠蒙遜 南燕 公元398----410年 共12年 慕容德 西涼 公元400----420年 共20年 李暠 夏 公元407----431年 共24年 赫連勃勃 北燕 公元409----436年 共27年 馮跋 代 公元315----376年 共61年 拓跋猗盧 冉魏 公元350----352年 共2年 冉閔 西燕 公元384----403年 共19年 慕容泓 仇池 公元196----552年 共356年 楊騰 翟魏 公元388----392年 共4年 翟遼 西蜀 公元405----413年 共8年 譙縱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 共170年 南朝 公元420----589年 共170年 宋 公元420----479年 共60年 劉裕(宋武帝) 齊 公元479----502年 共24年 蕭道成(齊高帝) 粱 公元502----557年 共56年 蕭衍(梁武帝) 陳 公元557----589年 共33年 陳霸先(陳武帝) 後梁 公元555----587年 共33年 蕭詧 北朝 公元386----581年 共196年 北魏 公元386----534年 共149年 拓跋珪(北魏道武帝) 東魏 公元534----550年 共17年 元善見(孝靜帝) 西魏 公元535----556年 共22年 元寶炬(文帝) 北齊 公元550----577年 共28年 高洋(文宣帝) 北周 公元557----581年 共25年 宇文覺(孝閔帝) 隋 公元581----618年 共37年 楊堅(隋文帝) 唐 公元618----907年 共290年 李淵(唐高祖) 武周 公元684----705年 共21年 武曌(武後) 渤海 公元689----公元926年 共237年 大祚榮(渤海王) 南詔 公元738----902年 共165年 皮羅閣(南詔王) 五代 公元907----960年 共54年 後梁 公元907----923年 共17年 朱溫(後梁太祖) 後唐 公元923----936年 共14年 李存勖(後唐庄宗) 後晉 公元936----946年 共11年 石敬瑭(後晉高祖) 後漢 公元947----950年 共4年 劉知遠(後漢高祖) 後周 公元951----960年 共10年 郭威(後周太祖) 十國 公元892----979年 共87年 吳 公元892----937年 共45年 楊行密 南唐 公元937----975年 共38年 李升 吳越 公元893----978年 共85年 錢鏐 楚 公元896----951年 共55年 馬殷 閩 公元909----945年 共36年 王審知 南漢(越) 公元917----971年 共54年 劉龑 前蜀 公元903----925年 共23年 王建 後蜀 公元933----965年 共22年 孟知祥 荊南(南平) 公元924----963年 共39年 高季興 北漢 公元951----979年 共28年 劉崇 宋 公元960----1279年 共320年 北宋 公元960----1127年 共168年 趙匡胤(宋太祖) 南宋 公元1127----1279年 共152年 趙構(宋高宗) 契丹.遼 公元907----1211年 共305年 契丹 公元907----947年 共41年 耶律阿保機(遼太祖) 遼 公元947----1125年 共178年 耶律阮(遼世宗) 西遼 公元1124----1211年 共88年 耶律大石 金 公元1115----1234年 共120年 完顏阿骨打(金太祖) 西夏 公元1038----1227年 共189年 李元昊(西夏王) 大理 公元937----1253年 共316年 段思平(大理王) 蒙古.元 公元1206----1636年 共430年 蒙古 公元1206----1271年 共66年 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元太祖) 元 公元1271----1368年 共98年 孛兒只斤忽必烈(元世祖) 北元 公元1371----1636年 共236年 孛兒只斤妥懽貼睦爾(元順帝) 明 公元1368----1644年 共276年 朱元璋(明太祖) 後金.清 公元1616----1911年 共295年 後金 公元1616----1644年 共28年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清太祖) 清 公元1644----1911年 共267年 愛新覺羅福臨(清世祖) 太平天國 公元1851----1864年 共13年 洪秀全(天王) 中華民國 公元1911----1949年 共38年 孫中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元1949年成立 毛澤東
⑷ 中國古代史,從夏朝到清朝的所有朝代順序表
按時間順序如下:
1,夏朝(約公元前2070~約公元前1600年),第一任君主-夏啟。
2,商朝(約公元前1600~約公元前1046年0,第一任君主-商湯。
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第一任君主-周武王姬發。
4,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包括大小上百個諸侯國。
5,戰國(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包括齊楚燕韓趙魏秦等諸侯國。
6,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第一任君主-秦始皇嬴政。
7,西漢(公元前206~公元9年),第一任君主-漢高祖劉邦。
8,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第一任君主-王莽。
9,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第一任君主-漢光武帝劉秀。
10,三國(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包括:(曹)魏、蜀(漢)、(孫)吳。
11,西晉(公元265年~公元316年),第一任君主-晉武帝司馬炎。
12,東晉(公元317年~公元420年),第一任君主-晉元帝司馬睿。
13,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其中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北朝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14,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第一任君主-隋文帝楊堅。
15,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第一任君主-唐高祖李淵。
16,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60年),包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17,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第一任君主-宋太祖趙匡胤。
18,南宋(公元1127-1279年),第一任君主-宋高宗趙構。
19,元朝(1271年-1368年),第一任君主-元世祖忽必烈。
20,明朝(公元1368-1644年),第一任君主-明太祖朱元璋。
21,清朝(公元1644-1911年),第一任君主(入關後)-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
(4)中國從炎黃到現在的歷史朝代擴展閱讀:
國際史學界上不承認夏朝的存在的原因。
國外考古學家幾乎是眾口一詞地認為,夏朝的是神話傳說中的時代,主要原因就是:可信度高的實物遺跡至今沒有找到。
英國考古學家艾蘭認為,中國古文獻資料中的夏朝歷史非常模糊。《尚書》成書於西周晚期,《竹書紀年》成書於1千多年後的戰國,這些史料的可信性很低。
艾蘭還認為,中國考古界從古文獻和史料出發,帶著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去尋找夏朝存在的證據,這是不科學的考古方法。夏朝的歷史認定,必須以夏朝的文字和史料為准。連商朝甲骨文都沒有記載,夏朝應該是不存在的。
美國考古學家索普對夏朝的懷疑觀點,主要集中在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
索普認為,二里頭遺址的到底是商朝遺址還是夏朝遺址有待證實。中國考古學家認為的夏朝宮殿,只是一些高大的夯土結構,從復原的建築看,並不具備居住的條件,更像是祭祀的祭壇。
另外,二里頭遺址沒有發現王侯貴族的墓葬群,這連山西的陶寺文化和浙江的良渚文化都比不上,二里頭能成為世襲制朝代夏朝的王都,這一點很難向人信服。
⑸ 從炎黃五帝到三國時期的歷史
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 。
2、距今約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北京人」。
3、 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徵,但他們已經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備了現代人的特點。
4、 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步。
6、北京人已經使用 。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化。
7、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 ,過著群居的生活。
第二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約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 和長江流域的 。
2、距今約 年的半坡聚落位於 ,現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種植 、 、 ,飼養 、 ,還經常去 、 。他們開墾耕地用、,收割莊稼用 、 ,加工穀物用 、 等。
3、 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國是最早種植 和 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早種植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種植 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約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於 ,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種植 ,飼養 、 、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還用動物骨骼製作工具,他們在這些工具上 , ,這是工具製作技術的又一進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 式的。幾千年來, 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築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時期,出現了私有財產,聚落的成員之間產生了貧富分化。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相傳 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葯,是中化原始農業和醫葯學的創始人,因此號稱 。他還發明,開辟,使人們互通有無。
2、相傳 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還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子 發明了 。
3、距今約 多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已經出現部落聯盟。
4、 和 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5、黃帝之後過了很久, 、 、 先後成為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6、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後人稱之為「 」。
7、 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他採用 的方法,把洶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領導人民 , ,化水害為水利,發展農業生產。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公元前21世紀,王位世襲制的實行及國家機構的設置,標志著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的出現。
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是以 、 和
為代表。
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階段。西周實行宗法分封制。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進入鐵器時代。也開始確立了封建生產關系。在思想方面形成了學術繁榮、百家爭鳴的局面。
5、四大文明古國的有 、 、 和 。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1、約 年,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定都 。並組建 ,制定 ,設置 ,建立起 。
2、夏朝最後一個國王是 。夏朝滅亡的原因是:夏桀施行暴政;商部落日益強大。
3、約 年,商部落首領 ,聯合周邊各部落起兵打敗了桀,建立 ,建都在 。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4、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 把都城遷到 ,此後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因此,後代又把商朝稱為 。
5、商代, 已經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文字。
6、公元前1046年, 擊敗商朝軍隊,建立 ,定都 ,史稱西周。
7、西周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各級貴族和平民可以從周王那裡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權,但不能轉讓和買賣。農業上已有人工灌溉。手工業分工較細,原始瓷器製作比較普遍,建築物上開始使用瓦。
8、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 遷都 ,歷史上稱為東周。
第6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 ,稱為「授民授疆土」, 。
2、分封制規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 , ,
。
3、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意義在於:(1)諸侯國是周設在各地的據點,起著的作用。(2)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3)密切了同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4、夏商西周社會以 區分尊卑等級。
5、夏商西周時期, 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主要勞動者;王和大小貴族擁有很多奴隸,奴隸主要來源於
和 。
6、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夏商西周國家都建立了強大的 ,制定了嚴酷的 。
7、 配合暴力鎮壓,是統治人民的另一種手段,起著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統治階級通過
的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眾,起到維護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第7課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 時期。當時出現了 、 、 、 、等五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其中最先稱霸的是。
2、穩定內政以後,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積極開展對外活動。公元前651年,在葵丘舉行的諸侯盟會上,周天子派代表參加,正式承認在中原霸主地位。
3、楚軍在 打敗晉國,楚莊王跌升為霸主。
4、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歷史上的 時期。晉國分裂成 、 、 三個國家,與原有的 、 、 、 並稱「戰國七雄」。
5、 稱為「合縱」; 稱為「連橫」。
第8課 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1、人們通常在貴族的田地中集體耕作,古書中把這種大規模的集體耕作描寫為「 」。
2、鐵器的廣泛使用,極大地促進了 的發展。鐵梨鏵的出現,是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
3、 ,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全生產成為可能。
4、「 」、「 」,反映個體生產取代大規模強制性集體耕作,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
5、公元前356年, 開始變法。
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以及意義。
第9課 甲骨文與青銅器
1、甲骨文是指 。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 開始的。
3、 是銅、錫、鉛的合金。
4、 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第10課 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1、 是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 」兩部分。
2、「 」就是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不應強加於人。
3、「 」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范。
4、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 」,主張以「 」教化人民,以「 」治國。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教學時採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學生的潛能教得到發展的是 ,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 論整理成《 》一書。
6、請簡述「百家爭鳴」。
7、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 」治國;法家強調用「 」加強統治;道家既反對「 」治,也反對「 」治,他們提出「 」。
第11課 先民的智慧與創造
1、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 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兩千年前的都江堰的作用在於灌溉、分洪,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他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3、 稱為編鍾。
4、編鍾的出現表明 。
請簡述為什麼都江堰能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第三單元 大一統的秦漢帝國
1、公元前221年,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2、世界范圍內,與秦漢帝國先後並存的主要有歐洲的 、西亞的 等古代國家。 與 的文明最為輝煌。
第13課 秦帝國的興亡
秦國能兼並六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是:(1)統一成為大勢所趨;(2)人們苦於戰爭,渴望和平;(3)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實力最強;(4)秦採取正確的軍事方針,長平之戰後,六國皆無力御秦。
公元前260年,秦在 大破東方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軍隊。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先後兼並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定都,秦王贏政自稱始皇帝。
請簡述秦的統一有什麼意義。
公元前209年夏, 、 率先發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 。
第14課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什麼是中央集權制度?
請簡述秦始皇做一些什麼來發展經濟?
秦始皇規定以小篆作為標准文字,頒行天下,後來又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請簡述統一文字的意義。
4、秦國以貨幣圓形方孔錢為標准樣式。
5、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加強思想統治。
第15課 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
1、公元前 年, 稱帝,建立漢朝,定都 ,歷史上稱為西漢。 就是漢高祖。
2、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他建議漢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學說,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請簡述什麼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5、漢武帝通過頒布「 」的方法削弱封國勢力,其巧妙之處在於漢武帝不費一兵,不損寸土,就削弱了諸侯王封國的勢力。
6、漢武帝大力加強監察制度的措施是,在中央設立 ;在地方將全國分為 ,稱為「十三州部」。
7、 時期,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第16課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
1、公元前 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出使西域。公元前年,漢武帝為了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再次派其出使西域。
2、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是以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為開始的。
3、「絲綢之路」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交通線,因
而得名。
4、請簡述「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什麼意義。
第17課 先進的科學技術
1、西漢前期,人們從「 」中得到啟示,發明了紙。
2、東漢時期, 在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後人將他改進的紙稱為「 紙」。
4、公元 世紀,紙的使用在我國就已經相當普遍。
5、 是東漢時期傑出的醫學家,他著有《 》一書,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後世尊稱他為「 」。
6、 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並研製成全身麻醉葯劑「 」,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後人尊稱其為「 」。
7、《》成書於東漢時期,它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其中等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其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1、佛教起源於,自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佛教教義有利於,對「來世天國」的期待,也在貧苦民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引力。佛教的傳播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對後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2、道教產生於 ,他是 與
的結合。道教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現實、重現世的特點。
3、東漢以後,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 為主, 三家並立互補的局面。
4、撰寫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成為後世編寫史書的典範。
5、秦漢時期, 是我國雕塑藝術的傑出代表。
6、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出 ,生動展現出 。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
第20課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1、東漢末年,政局混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實行屯田。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後曹操率軍北渡黃河,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
2、 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爆發了著名的 。
3、填表題
戰役名稱 時間 交 戰 雙 方 結 果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4、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第21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
1、東漢末年,北方人口開始南遷; ,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了南遷浪潮。
2、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 ,而且 ,使本來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的江南地區迅速發展起來。
3、請簡述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哪些進步。(你認為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為什麼會得到發展?)
第22課 北方的民族匯聚
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你怎樣看待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23課 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
填表題
項目 人 物 成 就 意 義
祖沖之
賈思勰
酈道元
第24課 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
1、請簡述王羲之的書法成就與藝術特點。
2、王羲之的書法代表作品是 。為什麼王羲之被後人尊稱為「書聖」?
4、東晉時期繪畫藝術成就最高的是 。其代表作是 。
5、請說一說顧愷之的繪畫風格。
6、石窟藝術綜合了雕塑和繪畫的特點,體現了
;是 而發展起來的。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陽的 等文 章
蓮山課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shti/cuyi/43522.htm
⑹ 從炎黃到共和國有多少朝代多少皇帝
在我國,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最後一個封建皇帝溥儀在辛亥革命的槍聲中宣布退位止,經歷了2132年。 在這期間:
封建王朝皇帝總數為494人。其中未在位、死後被追尊帝者73人。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君主(單於、可汗、贊普)總數為251人。歷代農民起義建元、立國、稱帝(王)者,約100人。封建割據稱帝者(如安祿山)。約有60人,還有一個「中華帝國皇帝」袁世凱。
奴隸社會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 斟鄩(今河南洛陽)大禹姒文命
商朝:約前17世紀-約前11世紀 亳(今河南商丘)商太祖成湯(子天乙)
周朝:約前11世紀-前256年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 鎬(今陝西西安)周武王姬發
東周:前770年-前256年 洛邑(今河南洛陽)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前475年-前221年
封建社會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咸陽(今陝西咸陽) 秦始皇嬴政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 彭城(今江蘇徐州) 西楚霸王項羽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11月 長安(今陝西西安)漢高祖劉邦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常安(今陝西西安)新始祖(新太祖)高皇帝(建興帝)王莽
玄漢:公元23年-公元25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漢延宗更始帝劉玄
赤眉漢:公元25年-公元27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漢昌宗建世帝劉盆子
成家:公元25年-公元36年 成家(今四川成都)白帝公孫述
東漢:公元25年-公元220年洛陽(今河南洛陽)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魏:220年-265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魏文帝曹丕
——蜀:221年-263年 成都(今四川成都) 蜀昭烈帝劉備
——吳:222年-280年 建業(今江蘇南京)吳大帝孫權
晉十六國時期:265年-420年
——晉受禪後吳國:265年-280年
——晉朝:265年-420年
——西晉:265年-316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317年-420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前期、中期、後期(後期包括崛起的北魏前期)三階段:304年-420年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
——南朝時期:420年-589年
———宋:420年-479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宋武帝劉裕
———齊:479年-502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齊高帝蕭道成
———梁:502年-557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梁武帝蕭衍
———陳:557年-589年 建康(今江蘇南京)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時期:386年-589年
——十六國末期:420年-439年
———北魏中後期:420年-557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北魏道武帝拓跋圭
———西魏:532年-556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西魏文帝元寶炬
———東魏:534年-550年 鄴城(今河北鄴鎮) 東魏孝靜帝元善見
———北齊:550年-577年 鄴城(今河北鄴鎮) 北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年-581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國統一前:581年-589年
十六國春秋【前、中、後、末4期,將十六國時期分別穿插到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中】時期:304年-439年
隋朝:581年-618年大興(今陝西西安)隋文帝楊堅
唐朝:618年-907年 長安(今陝西西安)唐高祖李淵
(包括武周時期:690年-705年 神都(今河南洛陽)則天大聖皇帝武曌)
五代十國:891年-979年
——後梁:907年-923年 汴(今河南開封) 後梁太祖朱晃
——後唐:923年-936年 洛陽(今河南洛陽)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936年-947年 汴(今河南開封) 後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947年-950年 汴(今河南開封) 後漢高祖劉暠
——後周:951年-960年 汴(今河南開封)周太祖郭威
——南吳:908年-937年廣陵(今江蘇揚州) 吳宣帝楊隆演
——南唐:937年-975年 金陵(今江蘇南京) 南唐烈祖李昪
——前蜀:907年-925年 成都(今四川成都)前蜀高祖王建
——後蜀:934年-965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後蜀高祖孟知祥
——南漢:917年-971年興王府(今廣東廣州) 南漢高祖劉䶮
——南楚:927年-951年潭州(今湖南長沙) 楚武穆王馬殷
——吳越:907年-978年 杭州(今浙江杭州) 吳越武肅王錢鏐
——閩:909年-945年長樂(今福建福州)、建州(今福建建甌) 閩太祖王審知
——北漢:951年-979年晉陽(今山西太原) 北漢世祖劉崇(劉旻)
——荊南:907年-963年荊州(今湖北荊州) 荊南武興王高季興
遼朝(契丹):907年-1125年 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
宋:960年-1279年
——北宋:960年-1127年開封(今河南開封)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1127年-1279年臨安(今浙江杭州)宋高宗趙構
金朝:1115年-1234年汴梁(今河南開封)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元朝:1206年-1368年元大都(今北京市)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
明朝:1368年-1644年 北京(今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
——南明:1644年-1662年 南京(今江蘇南京)明安宗朱由崧
——後金:1616年-1636年 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 後金大汗(追謚清太祖)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清朝前身
清朝:1636年-1912年 北京(今北京市)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說明:夏朝是中國首個真正的朝代,其前的原始社會不存在朝代或國家,僅存有部落,像華胥國、有熊國等都是後人追加的稱號,當時僅僅是部落或部落聯盟
⑺ 從炎黃到如今,經過了哪些朝代,和哪些時期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版南北朝並立(南朝:宋齊梁權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傳(五代:後梁唐晉漢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