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共產黨的三大偉大歷史轉折是什麼
遵義會議1934年1月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以後,在中國共產黨和根據地的各項工作中,王明「左」傾冒險主義得到更加變本加厲的推行。在這種錯誤領導下,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了,迫使紅軍放棄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長征初期,「左」傾教條主義者從進攻中的冒險主義變成退卻中的逃跑主義,並且把戰略轉移變成搬家式的行動,使部隊的行軍速度非常緩慢,致使敵人有充分的時間調集兵力,對紅軍實行圍追堵截,紅軍在突圍過程中損失慘重。為了擺脫尾追和堵擊的敵軍,毛澤東建議中央紅軍放棄去湘西同紅二、六軍團會合的企圖,改向敵軍力量薄弱的貴州挺進。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克黔北重鎮遵義.
西柏坡會議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開了「九月會議」,這是從日本投降以來 到會人數最多的一次中央會議。這次會議上,毛澤東根據中國革命的進程,提出了大約用五年左右的時間(從1946年7月算起),從根本上推翻國民黨政府的日程表。對徹底推翻國民黨政府後,中共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政權,毛澤東在會上作了明確闡述:「我們要建立的,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政權不僅僅是工農,還包括小資產階級,包括民主黨派,包括從蔣介石那裡分裂出來的資產階級分子。政權制度採用民主集中制,即人民代表會議制,而不採用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也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解放軍叫人民解放軍,以示與蔣介石政權的根本對立。」
十一屆三中全會會的中心議題是根據華國鋒主席的指示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這次全會前,召開了歷時36天的中央工作會議。在中央工作會議上,黨的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和領導骨幹,對「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兩年來黨的領導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批評,對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政治方面的重大決策,黨的優良傳統的恢復和發揚等,提出了建議。中央領導在會議閉幕式上作了題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這次中央工作會議,為隨即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了充分准備。講話成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
㈡ 中國近代三次重大歷史轉折的意義是什麼
辛亥革命,標志著億萬中國人民的覺醒,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辛亥革命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廣大工農群眾參加的一次「比較明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反動政府,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辛亥革命,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為中國先進分子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打開了新的視野。辛亥革命,開始了比較完全意義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雖然它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人民的悲慘境遇,但它已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使在其後的袁世凱登基和張勛復辟的歷史鬧劇頃刻收場。這就為中國的進步潮流打開了閘門,從此,沉睡的中國人民開始覺醒。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又一次重大歷史轉折。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從此走上了獨立、民主、統一的道路,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造了前提條件。中國革命的勝利,改變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對比,它使佔世界l/4的人口擺脫了殖民主義的統治,大大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同時也激勵著許多類似中國這樣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剝削壓迫的亞非拉美國家的人民,增強了他們民族解放斗爭的勝利信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昭示著中國人民開始向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之路飛速邁進,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次偉大轉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及時果斷地把全黨和全國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現了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形成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集體,取得了組織路線撥亂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會議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揭開了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開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中國從此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國家政治建設從此進入一個新時代,中國從此向世界強國之林邁進。
㈢ 中國近代史三次轉折點分別是開啟他們的事件是
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新中國的成立。。。是中國成為了獨立、自主、統一的道路,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改革開放。。。開啟了當代中國歷史的新時期
㈣ 中國古代歷史有那幾個歷史轉折點
1.秦始皇:滅六國,統一文字,度量衡。這是中華民族傳承不斷的根基。
2.漢武帝:罷黜百版家,獨尊儒術。至權今中國人的性格,於此密不可分。
3.東晉:五胡亂華。中華文明受到極大地沖擊,並差點就此斷絕。也被動的完成了民族大融合。
4.崖山海戰:崖山之後,已無中國。這個中國,指的是真正古典意義上的中國。此戰之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外族。崖山之戰也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的轉折點。
5.明代海禁:閉關鎖國千古罪。自我拋棄了鄭和七下西洋的輝煌,首開閉關鎖國的惡例,使中國社會進入停滯封閉的漫漫長夜。
6.清軍入關:有人認為,清軍入關是近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的重要原因之一。
7.清末:外來侵略。被動的開放國門,中華任人魚肉。
鴉片戰爭 從封建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五四運動 從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新民主主義革命
8.抗日戰爭:遭受了進一個世紀的分裂、戰爭後,中華民族再一次凝聚在一起,戰勝了強大、沒有人性的敵人。
㈤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有哪些
1、1935年的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是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博古「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而召開的。
這次會議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問題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會議。這次會議初步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5)中國歷史上的三次轉折點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能夠在長征途中實現偉大歷史轉折,在於偉大的長征精神,既包括甘於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於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也包括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自我革新精神,以及顧全大局、團結統一的集體主義精神。
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思想路線的撥亂反正,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正確的思想路線,停用「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提出改革開放的新政策,才能使中國的前進道路出現又一次偉大轉折。
㈥ 中國三次轉折意義的會議
八七會議、遵義會議、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幾次會議。
1927年,由於當時的國民黨政權背叛革命,發動「4.12」反革命政變鎮壓共產黨人,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當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中央緊急會議,史稱「八七會議」。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確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裝反抗國民黨的屠殺政策為黨在新時期的總方針,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1934年10月,由於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紅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長征途中,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935年1月在貴州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會議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黨的歷史上是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徹底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作出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在全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的組織路線,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健全黨規黨法,嚴肅黨紀,加強黨的領導機構,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遺留的一批重大問題和一些重要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問題。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從根本上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端正了黨的指導思想,重新確立了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揭開了黨和國家歷史的新篇章,是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㈦ 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個重要轉折點
鴉片戰爭(1840):打開中國大門,林則徐提出開眼看世界,使國人看到了西方的先進器物。為洋務派的學習西方器物與維新派的學習西方制度奠定基礎,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辛亥革命(1911):推翻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改變了中國社會制度。這次革命雖然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但為以後新的革命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五四運動(1919):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台。五四愛國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以後,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對宣傳馬克思主義起了推動作用。中國人民覺醒。
㈧ 中國文化史發生過哪幾次轉折,其主要內容為何
據我所知,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民族大融合,也就代表著中國社會的經濟、政治、迴文化上三次大答的轉折。第一次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使中國成為一個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封建國家,一直持續了2000多年(也就是到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傅儀退位)。第二次是西晉末年的大一統局面,促進了南北的交流。第三次是隋唐時期,也是最後一個中國的大一統時期,特別是到唐朝,其經濟之繁榮,文化之燦爛,後世都不可超越。
我也相信,中國還會有一次大的統一,那就是台灣寶島回歸祖國大陸,讓華夏子孫一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為國家的統一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
㈨ 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次巨變
1.辛亥革命
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
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
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辛亥革命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
2.新中國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了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3.改革開放
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改革開放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根本方針。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包括發展民主,加強法制,實現政企分開、精簡機構,完善民主監督制度,維護安定團結。
開放,主要指對外開放,在廣泛意義上還包括對內開放。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基本點之一,是中國走向富強的必經之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影響。
(9)中國歷史上的三次轉折點擴展閱讀: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
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
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
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㈩ 20世紀中國歷史上有哪三次偉大的轉折
從三中全會提出的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到六中全會完整的提出和諧社會的概念,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是共和國歷史上的第三次轉折,第一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第二次是七九年改革開放,第三次是這一次,恰好共產黨經歷了三個28年。第一個28年是1921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長期武裝斗爭,用2800萬烈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建立。第二個28年,是從49年到77年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偉大的歷史奇跡,無論和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任何一個國家相比較,都是相當偉大的了不起的。大家可以想想,49年我們建國時,連火柴、釘子都叫洋火、洋釘,水泥叫洋灰,可是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在一個百年戰亂的爛攤子上,建成了一個完整強大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包括在高技術領域,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如生物領域的人工合成生命,到現在也仍然是那時的水平。第三個二十八年是78年到現在,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喪失了公有制以及與公有制相聯系的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福利住房和養老保障等社會主義優越性和現代社會的基本保障,整個經濟的持續增長是建立在無休止的犧牲人民福利和人民收入的基礎上,通過不斷降低和剝奪廣大人民的收入和福利來降低國民經濟的運行成本,加速GDP的增長,造就了舉世矚目的一個富豪群體,0.4%的人口掌握70%的財富,財富的集中程度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這種情況對共產黨的階級性質,對共和國的社會主義性質,對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都形成了嚴峻挑戰,有可能造成2800萬革命先烈的鮮血白灑、億萬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汗水白流的結果。六中全會扭轉了這一歷史過程,所以我們說是中國歷史的偉大戰略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