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上有哪些朝代是漢人的天下
西東漢、三國、西東晉、北齊高氏、南朝宋齊梁陳、隋唐(部分沙陀血緣)、後梁、後周、十國(除北漢)、北南宋、明。
解釋:
東晉十六國時期,匈奴、古羌族,氐族等西北方各族在建立北方小政權的同時進一步被漢族同化。隋唐時期,更是各民族大融合時期,從那時起,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漢族。
因此,漢人建立的朝代應該是西東漢、三國、西東晉、北齊高氏、南朝宋齊梁陳、隋唐(部分沙陀血緣)、後梁、後周、十國(除北漢)、北南宋、明。
北魏、東魏、西魏和北周為鮮卑人所建立;後唐、後晉、後周為沙陀人所建立;遼為契丹人所建立;西夏為黨項人所建立;元為蒙古人所建立;金和清為女真人所建立。
中國朝代順序表:
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
第一個少數民族政權: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際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定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同年四月,改稱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稱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 從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列入正史本紀者12位),享國148年。
㈡ 中國歷史上有幾個朝代是漢人統治的
秦、漢、魏國、晉、南朝、北齊、隋、唐、後梁、後周、宋、明。
北魏、東魏、西魏和北周是鮮卑人所建立;
後唐、後晉、後周為沙陀人所建立;
遼為契丹人所建立;
西夏為黨項人所建立;
元為蒙古人所建立;
金和清為女真人所建立。
(2)中國歷史上漢人王朝擴展閱讀
1、明朝
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2、清朝
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㈢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是哪個朝代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 完整的明王朝包括: 西吳時期(1364年-1368年) 明朝時期(1368年-1644年) 南明時期(1644年-1662年) 明鄭時期(1662年-1683年) 明朝的前身是1364年由朱元璋建立的西吳政權。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崇禎帝在煤山自縊,崇禎帝之後又出現南明諸政權和奉明朝正朔的台灣明鄭政府。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永曆帝在昆明被害,南明滅亡;明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清軍進攻台灣,明朝最後一股抗清勢力覆滅。 蒙元的統治日益殘暴黑暗,元順帝(元惠宗)統治時期,爆發了紅巾軍起義。朱元璋參加了紅巾軍,他南征北戰。1364年,朱元璋自稱為吳王,史稱西吳政權。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達、常遇春等大將北伐蒙元,攻佔大都(北京),元順帝北逃,元朝在中國98年的統治宣告結束,中國光復。明朝共有十九位皇帝(包括南明三帝)。明朝的領土曾囊括清朝時期所謂內地十八省之范圍,並曾在今東北地區、新疆東部、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明初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明成祖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南京應天府改為留都。 明朝初年國力強盛,北進蒙古,南征安南。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海內清平」。至正統七年,宦官王振開始擅權;正統十四]年發生土木堡之變,永樂以來的軍事優勢遭到破壞,但景泰皇帝任用於謙擊敗]瓦剌,保衛了國土。弘治時期是明朝政治作為清明的時期,歷史上稱為「弘治中興」。正德、嘉靖朝始逐漸中衰,社會矛盾萌發,並面臨蒙古、倭寇兩大外患。明神宗萬曆朝初期在名相張居正的輔政之下曾一度中興。後世]計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當代朝廷歲收,明朝的經濟規模可稱世界第一。萬曆初年在名相張居正的輔政之下曾一度中興,歷史上把萬曆初年稱為「萬曆中興」。後世計當代朝廷歲收,明朝的經濟規模可稱世界第一。惟至萬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員更加腐化,地主階級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江南民變的發生,加之關外滿族作亂,明朝開始走向衰亡。天啟年間魏忠賢閹黨專政加快了這一進程的發展。至崇禎年間,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後金軍隊也突破長城,五入關內。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在全國統治宣告結束,同年清軍入關。之後明朝宗室相繼在江南建立明朝政府,史稱南明,明永曆十六年(1662年),降清明將吳三桂將永曆帝絞殺於雲南昆明,南明滅亡。但台灣鄭氏集團繼續沿用永曆年號,建立明鄭政府,直到明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降清明將施琅進攻台灣,鄭克塽剃發降清,明祚告終。 明朝的經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屬於較發達的階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權強化,皇帝大權獨攬。但是在宣德以後,皇權開始削弱,權力在內閣與宦官之間爭奪。從明朝開始,西方伴隨著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開始與東方平起平坐,並逐漸超越中國。同時,西學也隨著一批傳教士來到中國,為東西文化的交流開辟了窗口與機會。
㈣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它一共經歷了幾代
明朝一共有12代皇帝。
明朝(1368-1644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版中原王朝,共傳十權二世,歷經二十帝,享國276年。
元末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 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 導致國力衰退,爆發明末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趁亂入關,擊敗大順、大西、南明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告終。
㈤ 中國歷史上哪些王朝是由漢民族建立的
王朝便只有大一統那些才說(其他的國家由於成就的問題是不能用王朝來形容的內)
大一統的王朝中容 除去元與清之外 都是漢民族建立的
商周:這個就不是那麼確定了 按如今的地域來說 那就是中原漢族
秦:始皇帝 中國第一個皇帝!血統的話,在那時屬於中原邊疆 如今就是正統了(別提那些三皇五帝的飄渺.虛的)
漢:東西兩漢 西為前東為後 漢族怎麼來的 看這個時代就可以了 按漢朝所佔領的中原疆域來
其他接下來的王朝都沒有什麼異議 因為自漢以後 就出現了中原正統漢族這一說法
大家爭奪的都是這一點 只要得到認可 百姓就支持你
唯一有疑點 或許就是唐了 因為李淵、李世民的身世著實模糊,而五代十國之後 其實民族的大融合已經達到一定高度 所以漢族的血統只說 到了這里已經很模糊 基本上只要是貴族都帶有漢族血統
㈥ 中國歷史上只有漢朝和明朝是純漢人王朝嗎
純漢人王朝是來什麼我不自知道,因為這個概念從來沒有出現。漢朝的時候也有其他少數民族當官的。明朝的時候,南方少數民族也有通過科舉考試進入官場的。那個時候講的民族並非是根據血統,而是通過文化認同感來判定的。再說了,南北朝以後有沒有純血的漢族人還難說呢?
㈦ 歷史上漢人建立的王朝有那些
漢是第一個,之後才有的漢人,之後是三國,晉統一了一會,之後五代十國什麼的,就亂世了,隋統一,唐,宋,明,到現在的中國
㈧ 中國歷史上哪些朝代是漢族人統治的
只以大一統來王朝看,除了元、清自外都是漢族人建立的王朝。 唐太宗李世民的娘是鮮卑人,但不要忘了,孝文帝漢化改革,不知有多少鮮卑人都有了漢族血統,作為漢人,是允許自己的皇帝有少數民族血統的。明太祖朱元璋有歷史學家說他是回族人,兩個字「扯淡」,首先元朝把人分四等,經查朱元璋同志三代貧農,這追溯到元初,他家就是貧農,在那個年代,有在中原的貧農回人嗎,況且不知回族有「朱」姓嗎,我知道回人有些忌諱的?
㈨ 中國的歷史朝代,純正的漢人朝代有哪些
秦、漢、魏國、晉、南朝、北齊、隋、唐、後梁、後周、宋、明。
㈩ 中國歷史各朝代皇帝都是漢族嗎
不是,大部分是漢族也有幾個朝代是其他民族,十六國和南北朝時少數民族居多。
五胡亂華那會,也只是小國並沒有統一,然後五代十國那會也有幾個少數民族。宋朝是和契丹族的遼國,女真人的金國,黨項人的西夏國並存的。比較著名的就是元朝,元朝是蒙古族人,清朝的是滿族人。
(10)中國歷史上漢人王朝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各朝代的順序:
華夏族(黃帝)——4000多年前
堯、舜、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