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養鴿子的歷史

中國養鴿子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1 16:00:21

① 養鴿子有歷史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鴿」並不是一種鳥,而是幾百種長相和鴿子差不多的鳥類的統稱,但

謝謝你又讓我上了一堂歷史常識課。

② 歷史上第一個養鴿子的是哪個人是我們國家的嗎她怎麼發現鴿子能找回自己的家呢

這一看你就不是曾經有養過任何動物的經歷。
養過狗狗的人都會發現狗狗搖尾巴是表示友好。
養過貓咪的人都會發現貓咪搖尾巴是蓄勢攻擊。
只要對動物有興趣,你就會發現動物的習性。
養鴿子是同樣道理。

③ 中國鴿子之鄉在哪兒

鴿,一種十分常見的鳥,世界各地廣泛飼養,鴿是鴿形目鳩鴿科數百種鳥類的統版稱。我們平常權所說的鴿子只是鴿屬中的一種,而且是家鴿,家鴿中最常見的是信鴿,主要用於通訊和競翔。鴿子和人類伴居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考古學家發現的第一幅鴿子圖像,來自於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現在的伊 拉 克。

④ 乳鴿的來源和歷史是什麼

來源:
鴿形目鳩鴿科 鳥屬 鴿種。鴿子亦稱飛奴、鵓鴿,鴿子的祖先是野生的原鴿。早在幾萬年以前,野鴿成群結隊地飛翔,在海岸險岩和岩洞峭壁築巢、棲息、繁衍後代。由於鴿子具有本能的愛巢欲,歸巢性強,同時又有野外覓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類所認識,於是人們就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把鴿子作為家禽飼養。
歷史:
把鴿子作為世界和平的象徵,並為世公認,當屬畢加索之功。1940年,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匪徒攻佔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加索心情沉悶地坐在他的畫室里,這時有人敲門,來者是鄰居米什老人,只見老人手捧一隻鮮血淋漓的鴿子,向畢加索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原來老人的孫子養了一群鴿子,平時他經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條作信號來招引鴿子。當他得知父親在保衛巴黎的戰斗中犧牲時,幼小的心靈里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條表示向敵人投降,於是他改用紅布條來招引鴿子。顯眼的紅布條被德寇發現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樓下,慘死在街頭,還用刺刀把鴿籠里的鴿子全部挑死。
老人講到這里,對畢加索說道:「先生,我請求您給我畫一隻鴿子,好紀念我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孫子。」隨後畢加索懷著悲憤的心情,揮筆畫出了一隻飛翔的鴿子,這就是「和平鴿」的雛形。
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又欣然揮筆畫了一隻銜著橄欖枝的飛鴿。當時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才被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徵。
鴿子也是戰爭英雄在現代,鴿子多次在戰爭期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鴿子攜帶信息穿過敵人的封鎖線拯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船隻上面都帶有鴿子,當遭到德國潛艇攻擊之後,就放出鴿子告知沉船的具體位置,這樣倖存的人員就可能獲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名叫Cher Ami(親愛朋友)鴿子攜帶信息穿過激戰的陣地拯救了許多法國士兵的生命。Cher Ami在飛行過程中被擊中了胸部和腿部,甚至幾乎失掉了帶有信息的那個腿,不過它仍然堅持飛行了25分鍾把信息帶到。
這只鴿子被法國政府授予戰爭十字勛章(Croix de Guerre)。另一個英雄的鴿子叫做G.I. Joe,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一千名英軍在義大利的小城集結駐扎,然而德軍卻計劃對這個部隊進行轟炸。當時的通訊設備都不能使用,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信鴿身上。G.I. Joe成功的把信息送抵二十英里之外,就在轟炸前5分鍾警報得以拉響。後來G.I. Joe被授予迪肯勛章(Dickin Medal)——動物界的最高軍事獎章。

乳鴿是指出殼到離巢出售或留種前一月齡內的雛鴿。鴿子是晚成鳥,剛出殼的雛鴿,眼睛不能睜開,不能行走和自由採食,全靠親鴿哺育才能成活;體溫調節能力和抗病能力都很差,因而是鴿子一生中最危險的時期。 同時乳鴿的肉厚而嫩,滋養作用較強,鴿肉滋味鮮美,肉質細嫩,富含粗蛋白質和少量無機鹽等營養成分,是不可多得的食品佳餚。

⑤ 養鴿子有多少年的歷史

我國是養鴿的古老國家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越絕書》所載,「蜀有版蒼鴿,狀權如春花」。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通信,明朝時,我國的養鴿已具相當水平。直到清朝,我國已從國外引進了大批的優良名鴿品種。197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陽殷墟發掘一座古墓,墓主為殷王武丁的配偶「婦好」。入葬年代約在公元前十三世紀末期至公元前十二世紀前期。距今已有三千二三百年。在出土的大量玉器中有一件玉雕鴿。此鴿用綠玉雕成,羽毛花色無法表現。它已從野鴿進化成觀賞鴿。顯著的特徵是嘴很短,頭圓,眼皮寬,已接近觀賞鴿,與野鴿大異。它是現知中國觀賞鴿的最早形象,野鴿被馴養應當還遠在此之前。相傳我國楚漢相爭時,被項羽追擊而藏身廢井中的劉邦,放出一隻鴿子求援而獲救。五代後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開元天寶遺事》著作中辟有」傳書鴿「章節,書中稱:「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可見我國唐代已利用鴿子傳遞書信。

⑥ 鴿子的起浱與歷史

鴿子復,亦稱鴿、家鴿、鶉(制chún)鴿,還有的地方稱雲雞、轆轤(lùlu)。鴿子是由「始祖鳥」演變而來的。家鴿是由野生岩鴿和原鴿經人類長期馴養而成的。在幾萬年以前,野生鴿子成群結隊地飛翔於原野,營巢於峭壁岩洞,或棲息於密林之中,以植物種子及果實為食。繁衍生息延續至今,成了一個品種、花色繁多的龐大的群體。
鴿子的歷史悠久。早在5000 年以前,埃及人和希臘人已經把野生鴿馴養成為家鴿,後來遍及世界各地。大約在3 000年以前人們就開始應用鴿子傳遞書信了。
在我國,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關於喂養鴿子而食肉與觀賞的記述。漢劉邦枯井放鴿,解除了敵兵狐疑而脫險。唐朝宰相張九齡是一位出色的養鴿家,他曾用鴿子與親朋通信,號日「飛奴傳書」。南宋高宗趙構,因玩鴿著迷而不理朝政。近代藝術大師梅蘭芳利用他的「空軍部隊」練出了一雙好眼睛。原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就極愛鴿子,以鴿自娛娛人,陶冶情操,嚮往和平。

⑦ 鴿子養殖的歷史發展

我國是養鴿的古老國家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越絕書》所載,「蜀回有蒼鴿,狀如春答花」。隋唐時期,在我國南方廣州等地,已開始用鴿子通信,明朝時,我國的養鴿已具相當水平。直到清朝,我國已從國外引進了大批的優良名鴿品種。

⑧ 鴿子在有什麼歷史

鴿子是在一種善飛的鳥,品種很多,羽毛的顏色也多,主要以谷類為食。信鴿可用來傳遞書信。鴿子也是和平的象徵。
鴿形目鳩鴿科鳥屬鴿種。鴿子亦稱家鴿、鵓鴿,鴿子的祖先是野生的原鴿。早在幾萬年以前,野鴿成群結隊地飛翔,在海岸險岩和岩洞峭壁築巢、棲息、繁衍後代。由於鴿子具有本能的愛巢欲,歸巢性強,同時又有野外覓食的能力,久而久之被人類所認識,於是人們就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把鴿子作為家禽飼養。

⑨ 信鴿的歷史緣由

信鴿復總稱賽鴿,亦稱制「競翔鴿」。專用於競翔比賽的鴿子。人們從關養到放養的過程中,發現鴿子有認巢的性能,然後有意識地把鴿子帶到乙地並使之飛歸甲地,這就產生了通信鴿。當人們看歸巢的鴿子有先有後,於是又萌發了用鴿子競翔取樂的願望,從而發展成為競翔這一高尚的體育活動。人們為了奪取比賽的勝利,各自在繁殖、飼養和訓練上潛心研究探索,不斷設法改進,終於形成了賽鴿這一個新的品種。早在18世紀初,比利時
安特衛普的育種家烏連將岩波鴿同波斯傳信鴿、翻飛鴿及史密特鴿結合,培育成世界上優良的品種,被譽為賽鴿的鼻祖。我國明代中葉,人們已用鴿子競翔取樂,並組織了相應的「放鴿之會」團體。《廣東新語》:「歲五六月廣人有放鴿之會,……擇其先歸者,以花紅纏鴿頸。」賽鴿一般體型不大,成年公鴿約500克,母鴿約450克。骨骼硬扎,肌肉豐滿,眼睛明亮,羽毛薄而緊,羽色主要有雨點、黑、絳、灰、白、花等多種。傳統的賽鴿品種有戴笠鴿、中國藍鴿、中國粉灰鴿、紅血藍眼鴿、中國梟、競翔賀姆鴿、安特衛普鴿、烈日鴿、美國飛行鴿等。

⑩ 中國什麼時候有了鴿子

一、鴿子的起源

鴿子,亦稱鴿、家鴿、鶉(chún)鴿,還有的地方稱雲雞、轆轤(lùlu)。鴿子是由「始祖鳥」演變而來的。家鴿是由野生岩鴿和原鴿經人類長期馴養而成的。在幾萬年以前,野生鴿子成群結隊地飛翔於原野,營巢於峭壁岩洞,或棲息於密林之中,以植物種子及果實為食。繁衍生息延續至今,成了一個品種、花色繁多的龐大的群體。
(一) 原鴿

原鴿,也叫野鴿,我國北方俗稱轆轤,為家鴿的原種,體型大小也相似。羽毛大體是灰色,翼端和尾尖具有黑色帶紋,產於歐洲、亞洲和非洲大陸等地。嗜鹽的習性一直保留著。
(二) 岩鴿

岩鴿,也叫山石鴿。頭和頸暗青灰色;肩和上背、頸基以及喉、胸等部帶紫色金屬光澤,形成顯著頸環。兩翅摺合時有兩道明顯的黑色帶斑,常結群,飛行快速,並善疾走。巢大多營於山上岩隙間。產於我國東北和西北一帶。食谷類和種子,有的也食果實。

二、鴿子的歷史

鴿子的歷史悠久。早在5000 年以前,埃及人和希臘人已經把野生鴿馴養成為家鴿,後來遍及世界各地。大約在3 000年以前人們就開始應用鴿子傳遞書信了。
據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介紹,大約在公元前3 000 年,埃及第五王朝就馴養鴿子;公元前1 600 多年,印度可汗阿克巴極愛養鴿,他宮廷內養著各種各樣的鴿子2 萬只以上。
在古希臘,最早(公元前776一393 年)利用信鴿把奧林匹克運動競賽優勝者的名字告訴給周圍城市。
在巴格達蘇丹,最早建立起一個以信鴿為主的郵政系統。
在比利時,號稱鴿子王國,鴿子的競翔早已成為全國性的體育運動項目。
在法國,信鴿為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戰功,為了紀念信鴿的功勞,特意在里爾建立了一座宏偉的信鴿紀念碑。
在英國,有一種被稱為「狄勒」的特別獎章,專授予有顯著戰功的信鴿。「雲客」、「格久」都是勛章的獲得者。
在美國,這方面的奇跡更多,「緬甸皇後」的稱號,就是一羽僅5 月齡的雌鴿翻山越嶺,在9 小時內飛了500 多千米,完成了任務而獲得的殊榮。
在前蘇聯,蘇軍邊防軍中就有「三多」之說,即坦克多、軍犬多、軍鴿多。
在日本,很早就有大商人曾因利用信鴿傳遞信息獲得行情而得到巨利的。
在我國,據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代,就有關於喂養鴿子而食肉與觀賞的記述。漢劉邦枯井放鴿,解除了敵兵狐疑而脫險。唐朝宰相張九齡是一位出色的養鴿家,他曾用鴿子與親朋通信,號日「飛奴傳書」。南宋高宗趙構,因玩鴿著迷而不理朝政。近代藝術大師梅蘭芳利用他的「空軍部隊」練出了一雙好眼睛。原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就極愛鴿子,以鴿自娛娛人,陶冶情操,嚮往和平。

閱讀全文

與中國養鴿子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