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十大歷史事件是什麼
秦始皇統一六國
漢武帝滅匈奴
五胡亂華
唐朝興起
宋朝滅亡
清朝入關
左宗棠收復新疆
八國聯軍燒北京
日本鬼子侵華
毛澤東宣布中國站起來了
⑵ 中國歷史事件(含思想和經濟)
一)古代
閹黨倭寇復社
鑄刑鼎郡縣制書同文鴻門宴清君側十六國戚家軍
東林黨五人墓文字獄
大禹治水成湯滅夏盤庚遷殷武王伐紂周公東征封國建藩
國人暴動共和行政驪山之難平王東遷大國爭霸萑苻之盜
戰國七雄三家分晉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商鞅變法長平之戰
卧薪嘗膽百家爭鳴合縱連橫焚書坑儒秦築長城秦戍五嶺
楚漢之爭蕭規曹隨白登之圍漢匈和親文景之治推恩削藩
獨尊儒術漢匈戰爭王莽改制黨錮之禍三國鼎立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八王之戰淝水之戰大索貌閱貞觀之治唐僧取經
開元之治安史之亂藩鎮割據永貞革新甘露之變牛李黨爭
陳橋兵變澶淵之盟慶歷新政海上之盟靖康之難郾城大捷
紹興和議隆興和議開禧北伐嘉定和議崖山之戰靖難之役
土木之變奪門之變寧遠之戰滎陽大會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赤嵌之戰三藩之亂改土歸流黃巾起義六鎮起義方臘起義
宋江起義
荊軻刺秦王張騫通西域漢通西南夷玄武門之變南北司之爭
周世宗改革杯酒釋兵權高梁河之戰王安石變法黃天盪之戰
十三翼之戰張居正改革薩爾滸之戰噶爾丹叛亂張格爾叛亂
雅克薩之戰
漢初黃老之治吳楚七國之亂今古文經之爭秦末農民戰爭
綠林赤眉起義東漢羌人起義隋末農民戰爭唐末農民戰爭
鍾相楊幺起義元末農民戰爭明末農民戰爭
反稅使礦監斗爭大小和卓木叛亂王小波李順起義
台灣林爽文起義川楚白蓮教起義中俄尼布楚條約
中俄恰克圖界約東漢外戚宦官專政
(二)近代
黑水黨黑旗軍廣學會保國會強學會興中會蘇報案
華興會光復會同盟會共進會文學社保皇會宗社黨
國民黨籌安會
鴉片戰爭禁煙運動虎門銷煙穿鼻草約虎門戰役吳淞戰役
南京條約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廣東社學金田起義
金田團營楊韋事變天京變亂三河大捷捻軍起義璦琿條約
大沽之戰祺祥政變辛酉政變洋務運動同光新政天津教案
煙台條約中法戰爭馬尾海戰中法新約帝後黨爭平壤戰役
黃海海戰馬關條約遼南條約戊戌變法公車上書百日維新
戊戌政變中俄密約八國聯軍廊坊之戰東南互保辛丑條約
庚子賠款辛亥革命拒俄運動愛國學社預備立憲皇族內閣
安慶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二次革命贛寧之役北洋軍閥
直系軍閥皖系軍閥奉系軍閥西南軍閥滇系軍閥桂系軍閥
白朗起義二十一條護國運動府院之爭張勛復辟宣統復辟
馬廠誓師護法運動安福國會西原借款
安慶保衛戰馬神甫事件羅亞號事件焚掠圓明園反教會斗爭
馬嘉理案件威海衛戰役膠州灣事件義和團運動紫竹林之戰
自立軍起事海蘭泡慘案中國教育會科學補習所萍瀏醴起義
黃花崗之役中華革命黨西姆拉會議麥克馬洪線老西開事件
新文化運動
廣州抗英戰役台灣抗英斗爭浙江抗英戰役國會非常會議
五口通商章程上海租地章程太平天國起義貴州苗民起義
雲南回民起義雲南彝民起義英法聯軍之役中俄天津條約
中美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天津條約中英北京條約
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四明公所事件中俄伊犁交涉
中俄伊犁條約中葡北京條約中日甲午戰爭三國干涉還遼
門戶開放政策反美愛國運動收回利權運動軍國民教育會
南京臨時政府中華民國成立沙角、大角之戰
廣州反入城斗爭上海小刀會起義第二次鴉片戰爭
左宗棠收復新疆鎮南關-涼山大捷支那亡國紀念會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江東六十四屯慘案中英會議藏印條約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三元里人民反英斗爭廈門反掠賣華工斗爭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條約
、
⑶ 十五到十九世紀中國在思想層面上的變革主要指哪些事件 有何影響
門往東一所院來落門前,有太監跪請源下輿更衣。於是入門,太監散去,只有昭容、彩嬪等引著元春下輿。只見苑內各色花燈灼,皆系紗綾紮成,精緻非常。上面有一燈匾,寫著「體仁沐德」四個字。元春入室更衣,復出上輿進園。只見園中香煙繚繞,花影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
卻說賈妃在轎內看了此園內外光景,因點頭嘆道:「太奢華過費了。」忽又見太監
⑷ 關於中國歷史思想理性化的歷史事件大概有哪些
十一屆三中全會,遵義會議,中共八大,
⑸ 改革開放前期解放了人民思想的歷史事件是什麼
我認為復是五四事件。
五四運動制是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遊行、請願、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的愛國運動。是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起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拉開了我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對外開放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中國的強國之路,是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⑹ 闡述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或人物思想要求字數1000以上
評康有為
康有為曾經是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當他倡導維新運動、領導戊戌變法時,他代表和體現了歷史前進的方向,為推動社會進步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當他在民國初年為尊孔復古思潮推波助瀾、與袁世凱復辟帝制運動同流合污時,他就站到了歷史進步的對立面,成為社會前進的阻力。
在民國初年,康有為熱心於尊孔復古,並有一系列表現。史學界有一種觀點認為,康有為熱心於尊孔復古是為了反擊北洋軍閥橫行中國的黑暗統治,指斥袁記中華民國,因此其言行尚不失某種歷史的進步性。不難看出,這種觀點對於袁世凱掀起尊孔復古的思想逆流和推行帝制復辟的倒行逆施是持否定態度的,但對康有為熱心於尊孔復古的行為則多所肯定。持這種觀點的人還認為,康有為支持尊孔復古是為了用中國舊有的文化對抗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用中國已有的文化謀中國文化的新出路;康有為批判袁記中華民國,實際上是同情孫中山的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事實是否如此呢?回答是否定的。康有為支持尊孔復古不僅不是用中國舊有的文化對抗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也不是用中國舊有的文化謀中國文化的新出路,而是用舊文化對抗新文化,為帝制復辟運動提供思想文化的支持。
一般來說,隨著政權的交替,制度上的立新較之思想上的去舊要容易得多。民國成立後,資產階級文化政策、教育體制逐漸確立,新的文化方針、教育方針也逐漸得到貫徹,但守舊勢力如舊官僚、大地主、土豪劣紳、舊學名流、前清遺老以及新舊軍閥仍頑強地堅守自己的陣地,維護他們久所尊奉的傳統文化,對新教育極端仇視。他們將力量集結起來,瘋狂地反撲新文化、新教育。而康有為就是其中的重量級人物。康有為對於民國政府推行新式教育,先是表露出極大的失望與悲憤,繼而向教育部表示抗議,並予質問,觀點鮮明,口氣冷峻。康有為說:「今吾國生民塗炭,國勢搶攘,道揆凌夷,法守掃盪,廉恥靡盡,教化榛蕪,名為共和,而實共爭共亂,日稱博愛,而益事殘賊虐殺,口唱平等,而貴族之階級暗增,高談自由,而小民之壓困日甚,不過與多數暴民以恣睢放盪,破法律,棄禮教而已。……頃乃聞部令行飭各直省州縣,令將孔廟學田充公,以充小學校經費,有斯異政,舉國惶駭,既已廢孔,小學童子,未知所教,俟其長成,未知猶得為中國人否也?擬將為洪水猛獸也?嗚呼哀哉!」(康有為:《復教育部書》)如果這僅僅是康有為個人的哀鳴,倒也不足為奇。事實是,在民國初年的尊孔復古活動中,康有為急不可待地以精神領袖面目登台。有了康有為的再三鼓噪,孔教會在陳煥章的策劃下,又是「請願」,又是「上書」,鬧得泥動水響。在孔教會的聯絡、呼籲下,政界要員如黎元洪、馮國璋等人也積極響應。在尊孔守舊、反對新式教育的一片唱和聲中,孔教會、孔道會、孔社、孔子祭奠會、尚賢堂、國教維持會、全國公民尊孔聯合會、四存學會等一些保守的文化社團組織紛紛出籠,隨之興起的尊孔活動便是春丁祀孔、秋丁祀孔、孔子誕辰紀念會等。思想界的尊孔迴流與守舊派發動的尊孔活動,為袁世凱復辟帝制提供了思想基礎與社會基礎。
袁世凱當時一意復辟帝制,數次致電康有為,請他進京主持名教。一個要提倡名教,一個要復辟帝制,於是,他們很快走到一起來。日後的歲月證明,康有為提倡名教,支持尊孔復古,並不是要為中國文化謀新路,也不是對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不滿,而是意欲恢復大清王朝。有些論者依據康有為在民國元年12月22日所作的《〈不忍〉雜志序》中提出的「十不忍」,認為他反對袁記中華民國這個政治實體、「反對袁世凱帝制自為」,同情孫中山領導的民主主義革命運動。真是這樣嗎?答案也是否定的。這一說法本身就自相矛盾,不值一辯。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康有為呼應袁世凱復辟帝制,在理論上推波助瀾,毫無疑問都是其晚年的一大污點。我們沒有必要為賢者諱。
認真推究起來,康有為晚年之所以有此失誤,既有個人主觀因素的作用,也有時代條件形成的局限。
不存在康有為只反對所謂「袁記中華民國」而擁護孫中山領導的中華民國的問題。戊戌變法以後,康有為的思想並沒有隨著歷史進步的步履而前進。辛亥革命之前,他作為保皇黨領袖以《新民叢報》為陣地,向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發難並予以惡毒攻擊。辛亥革命發生時,他又滿懷不安,「惴惴恐懼」。辛亥革命一個月後,他不是站在革命的立場上歡呼革命的勝利,而是站在清朝的立場上哀嘆「亡國」。可見,他對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始終就沒有好感,怎麼可能有擁護之情?
⑺ 學思想分別是指中國近代化探索的哪些重大歷史事件
(1)學技術:洋務運動;學制度: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學思想:新文化運專動;(2)戊戌變法屬採取的是改革的方式,用變法來扶植清朝;辛亥革命則採取了革命的方式,用武裝推翻清朝:它們的相同點,性質:都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結果:資產階級妥協性和軟弱性,又脫離廣大人民群眾,最終都失敗了,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
⑻ 1978年中國發生了什麼重大的歷史事件為什麼說這一年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上具
1978年中國大事記
1、全國政協五屆一次會議
1978年2月24日至3月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第一次召開全國政協會議,與上一次全國政協會議相隔已有13年。出席這次政協會議的委員有1862人。他們當中除中國共產黨的代表外,有各愛國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人士的代表;有科學、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界人士;有各民族的代表;有工人、農民、婦女、青年的代表;有台灣省籍同胞的代表和港澳同胞、歸國僑胞代表和其他有代表性的人士。大會通過了新的《中國人民政政協會議章程》和決議,選舉鄧小平為第五屆政協主席,烏蘭夫、韋國清等22人為副主席。這一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政協恢復了重建,開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
1978年2月26日至3月5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由於其取得的成果和特殊背景,而時常引起後人的關注。出席這次會議的代表達3456人。華國鋒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會議選舉葉劍英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宋慶齡、聶榮臻、劉伯承等20人為副委員長,姬鵬飛兼秘書長,委員175人。根據中共中央的提議,會議決定華國鋒為國務院總理,根據國務院總理華國鋒的提議,決定鄧小平、李先念、徐向前等13人為副總理,決定了國務院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會議選舉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等。從最高領導人員的構成上看,一批老一輩革命家重新回到領導崗位。會議取得的另一個巨大成果是通過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
1978年3月18~31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6000人出席,盛況空前。代表中,來自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工廠、農村、部隊、醫院的科技人員3478人,占代表總數的62.3%。其中,副研究員、副教授、副總工程師以上的有近千人。開幕大會由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主持,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發表重要講話,他著重闡述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個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強調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號召大家向科學技術現代化進軍。華國鋒作《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的報告,閉幕會上宣讀了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的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大會通過了《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草案)》、表彰了826個先進集體、1192名先進科技工作者。
大會對改革開放的影響既重且深,在中國科技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4、《工業三十條》
1978年4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中共中央關於加快工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簡稱《工業三十條》),發到各工業管理機關、各工交企業試行。《工業三十條》規定,國營工業企業要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分工負責制和總工程師、總會計師的責任制,建立黨委領導下的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制。並分別明確了企業黨委和職工代表大會的職責。這個文件下達後,各地抓緊進行整頓企業的工作,使一批重點企業較快地改變了面貌。《工業三十條》指導了工交領域撥亂反正,從而推動了中國工業的改革和發展,成為探索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新開端。
5、按勞分配問題的討論
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發動之前,經濟學界開始了以按勞分配問題為主要內容的經濟理論大討論。大討論始於1977年2月,到1978年中央工作會議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
在討論過程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研究》等報刊從1977年年中開始,發表了一系列相關文章,把經濟學界的討論引向了社會。1978年5月5日,《人民日報》發表《貫徹執行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一文,將按勞分配問題的討論推向高潮。到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夕,以按勞分配問題討論為主要內容的經濟理論大討論共舉行了七次研討會,至少有兩千人次以上的理論工作者參加研討。研討成果先後編輯成《批判「四人幫」對「唯生產力論」的「批判」》、《關於按勞分配問題》、《論按勞分配》、《建國以來按勞分配論文選》等文集出版。
6、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
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理論動態》發表了經胡耀邦審定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的署名公開發表。文章遭到了嚴厲的指責。在激烈的反對聲中,理論工作者又在6月16日的《人民日報》上發表《關於真理的標准》的文章。在羅瑞卿的支持下,6月24日,《解放軍報》發表了署名「解放軍報特約評論員」文章:《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人民日報》給予轉載。但指責批評仍在繼續。在這個關鍵時刻,7月21日和22日,鄧小平分別找中宣部長和中組部長談話,對這場思想解放表示明確的支持。9月10日《理論動態》發表了經胡耀邦審定的《一切主觀世界的東西都要經受實踐檢驗》一文,《人民日報》9月25日作為特約評論員文章公開發表,《光明日報》、《解放軍報》9月26日轉載。這一系列的文章直指「兩個凡是」的要害,從哲學層面上討論解決黨內的路線分歧,在全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討論。這場大討論,實質上是一場呼喚社會主義新時期偉大變革的思想解放運動,是改革開放這一歷史性巨變的先導。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意識和執政意識的新覺醒,為黨和國家進行撥亂反正、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創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7、全軍政治工作會議
1978年4月27日~6月6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召集,主要任務是,研究確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軍隊政治工作的方向和任務。這次會議有軍以上單位的政治委員或政治部主任等383人參加。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到會講話。總政治部主任韋國清在會上作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政治工作優良傳統,提高我軍戰鬥力》的報告。6月2日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到會作了重要講話。他強調,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毛澤東思想的出發點、根本點。是政治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實際上批評了「兩個凡是」的錯誤主張。鄧小平的講話有力地支持了國內正在進行的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大討論。
鄧小平在講話中還談到怎樣恢復和發揚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提高我軍戰鬥力的問題。指出,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政治機關是黨的工作機關,要搞好各方面的整頓,恢復政治工作的職能、作用和威信,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以身作則。會議討論和修改了加強軍隊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條例、幹部服役條例三個文稿。
8、《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從1974年11月起,中國和日本就簽訂和平友好條約開始談判。1978年8月12日,兩國和平友好條約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華國鋒、鄧小平、廖承志出席,中國外交部長黃華和日本國外務大臣園田分別代表本國在條約上簽字。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系史上的又一件大事。《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共五條,其基本內容是,確認《中日聯合聲明》是兩國和平友好關系的基礎;締約雙方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系;在相互關系中,確定彼此用和平手段解決一切爭端,而不訴諸武力或武力威脅;願意繼續為開展經濟和文化合作,促進兩國人民的往來而努力。締約雙方還聲明,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太地區或其他地區謀求霸權,並反對任何其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條約有效期十年。8月16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了這項條約。10月16日、18日、28日,日本的眾議院、參議院、日本政府分別批准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鄧小平應邀訪日,兩國在東京交換了條約的批准書,《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簽訂,為中國的改革開放贏得了比較有利的國際環境。
9、鄧小平發表「北方談話」
「北方談話」是相對於鄧小平1992年在深圳等地的「南方談話」而言的,是指1978年9月13~20日,鄧小平出訪朝鮮歸國,先後視察本溪、大慶、哈爾濱、長春、沈陽、鞍山,之後又經停唐山、天津,所到之處發表的重要談話。
「北方談話」的主要內容:1,尖銳地批評了「兩個凡是」,提出要完整准確地掌握和運用毛澤東思想,堅持實事求是原則。2,加速發展生產力,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生產力發展的速度比資本主義慢,那就沒有優越性,這是最大的政治。3,我國體制存在很大的弊端,有好多體制問題要重新考慮,現在我們的上層建築非改不行。加大地方權力,特別是企業權力,要講責任制;按勞分配,增加收入,刺激經濟發展;精簡機構,發展服務行業安置勞動力;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方法改造企業,要到發達國家看看,要以世界先進的科學成果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等等。「北方談話」集中反映了鄧小平在歷史大轉折前夕的理論思考,對這一轉折時刻的到來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10、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的偉大抉擇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京西賓館舉行。出席會議的有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和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共290人。
此前召開的中共中央工作會議為三中會議作了充分准備。
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主要體現在:1、會議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開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確定了根本的指導思想。2、會議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做出了「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重大戰略決策。3、會議提出了要進行改革開放的歷史任務,是中國共產黨確立全面改革開放戰略方針的開端。4、會議旗幟鮮明地指出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專政、共產黨的領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5、鑒於「文化大革命」的教訓,會議強調要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6、會議給已經查清的冤假錯案進行了平反,並提出要繼續按照實事求是、有錯必糾的原則進行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7、會議提出科學對待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強調要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8、會議研究了國際戰略,確定了外交方針。9、會議確定了祖國統一的新方針。10、恢復和確定了正確的組織路線。以這次會議為標志,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為貫徹執行正確的思想路線和政治路線奠定了基礎。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標志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時期,開辟了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的新篇章,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里程碑。
11、中美建交
1978年12月16日,中國和美國兩國政府分別在北京和華盛頓同時發表《關於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聯合公報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系。公報說: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雙方認為,中美關系正常化不僅符合中國人民和美國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事業。公報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將於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互派大使並建立大使館。」中國和美國建交當日,美國政府宣布,與台灣斷交,終止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從台灣撤出美國軍隊。中美建交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創造了一個比較有利的國際環境。
12、城市改革的試點
1978年開始的城市改革試點有三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第一,簡政放權、擴大企業自主權。1978年10月,四川就開始在重慶鋼鐵公司、成都無縫鋼管廠等六個企業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不久,試點企業擴大到100個企業。1979年5月,國家經濟委員會、財政部等6個部門在北京、天津、上海選擇首都鋼鐵公司等8個企業,進行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第二,改革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從1980年起,開始實行新的財政體制。主要作法是:北京、上海、天津仍實行統收統支;江蘇省實行「比例包干」;廣東省、福建省分別實行「定額上交」和「定額補貼」;雲南、貴州、青海3省和新疆、寧夏、內蒙古、西藏、廣西5個民族自治區實行特殊照顧(中央補助的數額每年遞增10%);其餘15個省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新辦法,一定5年不變。第三,發展多種經濟形式。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了鼓勵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的發展,中央制訂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從1978年到1982年,城鎮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這對繁榮經濟,活躍市場,擴大就業門路,增加服務網點,方便群眾生活,起了積極的作用。上述三個方面的改革試點,使我國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可以說既為今後的改革積累了經驗,又為改革的繼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13、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的突破口
實行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聯產承包責任制,即「包產到戶」,長期以來被當作「資本主義」進行過嚴厲的批判。
1978年冬,安徽鳳陽縣小崗村18戶農民將全村土地按人口承包到戶,國家和公社大隊的攤派任務分包到戶完成,剩餘的全歸個人,即「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幾乎與此同時,四川省農民也實行包產到組等責任制。這一作法得到兩省領導的支持。
聯產承包責任制由於把生產隊的統一經營與家庭的分戶經營結合起來,把農民的切身利益同產量密切聯系起來,有效地克服了平均主義和幹活大呼隆、瞎指揮的弊病,有利於貫徹「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由於聯產承包,農民在集體經濟中的地位由單純的勞動者變為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變為真正的主人翁,受到農民的歡迎。聯產承包也遇到巨大阻力。鄧小平、陳雲等人給予支持,1980年9月,中央發出文件,突破多年來把包產到戶等同於分田單乾和資本主義的觀念。隨後幾年時間,聯產承包責任制在全國推開。解決了農村體制的重大問題,推動了中國農業的發展,帶動了整個改革和建設事業
⑼ 請問一下各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歷程是什麼呢謝謝大家了~~~
中國思想發展史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國古代經歷了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近代時期,在西方的資產階級思想影響下,產生了幾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20世紀初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開始影響我國。20世紀以來,資產階級思想和馬克思主義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論成果,並影響著中國社會的發展。
1.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主要包括老莊與道家、孔孟與儒家、墨翟與墨家、韓非子與法家等各派主要思想及其特點。
認識:(1)「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實質及影響: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歷史的巨大變動,舊的思想觀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論上的重新認識;諸子百家爭鳴是思想領域對種種歷史的、現實的問題斗爭的反映;各個國家的政治變革與相互競爭也需要理論指導;「學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聚徒講學之風大盛,自由的學術風氣使各個學派得以發表自己的政見和主張;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天文學的發展,為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論據,使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百家爭鳴」實際上是這一時期政治、經濟的大變革在意識形態中的必然反映。「百家爭鳴」的出現,促進學術文化的繁榮,開創了思辨、討論的學術風氣,形成了一系列哲學流派,影響了後世文化的發展;各派學說,為不同階級、階層服務,各取所需,有的成為諸侯國改革變法、立國發展的理論基石;「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改革變法的前奏,又促進了社會變革的進一步發展。
(2)儒、法、道家思想的特點:這三派為封建統治者設計了各具特色的治國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提倡法治和暴力統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補性,分別適用不同的情況。事實上到了漢武帝以後,中國歷代統治者均採用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中心,以法家嚴刑峻法為輔助,以道家權術政治為手段的統治模式,影響深遠。
2.傳統中國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春秋末期產生,戰國時期初步發展,兩漢時期官方化、經學化、神學化,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與玄、釋、道教相互批駁與相互滲透,宋元明清時期理學化,至五四運動受到嚴厲的批判,儒學在思想意識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宣告結束。
認識:(1)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取得主導地位的原因: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學之所以獨領風騷,一方面是因為其思想內核,即哲學上宣揚天命的天人觀念;倫理上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宣傳忠孝,嚴格等級次序;政治上主張「大一統」,維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這些都是一切剝削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後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儒家的入世說,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的改變面目。特別是漢代的儒學,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並與陰陽五行說相結合,製造了君權神授,「天不變,道也不變」的理論,以神權論證君權,以天道論證人道,使儒學長期成為統治階級的政治哲學。另外,儒家也是在同佛教、道教紛爭、斗爭中發展起來的。儒家為了豐富自己的哲學,在批評佛、道兩教的同時,也充分吸取它們當中對自己有用的思想資料,以充實和發展自己的哲學體系。宋明理學既是「三教合流」的產物,同時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質和立場。
(2)儒學的現代價值:儒家的大一統意識,民本意識、道德意識與和諧意識等,對維護中華民族統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謀求社會的共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都不無裨益。
3.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鴉片戰爭以後,隨著西方列強經濟、軍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國的思想界圍繞著「向西方學習」展開了廣泛深入的探討,先後涌現出許多思想流派。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揭開了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的序幕。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突破了封建頑固派的陳腐觀念,為中國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條件。19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傳人和洋務運動的興起,產生了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思想,開始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為以後的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19世紀末,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政體,發展資本主義。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形成並得到發展。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把西方的國家學說和中國國情結合,提出「三民主義」,並以此作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蓬勃發展,先以「民主」和「科學」為號召,後以馬克思主義為旗幟,成為中國又一次思想解放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後,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運動的指導思想。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毛澤東思想也開始逐步形成。
認識:近代中國思想解放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從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這一時期主要是以地主階級改革派、洋務派為代表,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主張「師夷長技」,學習西方僅停留在「器物」的層面上。(2)從戊戌變法至五四運動前夕。這一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不同派別先後登上政治舞台,他們以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為指導思想,主張效仿西方變革中國傳統的政治體制,繼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層。資產階級思想啟蒙、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和新文化運動興起,構成了中國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3)從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這一時期,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其間經歷了「學俄國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歷程。中國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路。
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主題是為了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富強。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啟蒙和救亡相連,體現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學西方的歷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不斷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復雜歷程。甲午戰爭失敗,宣告了單靠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是不能挽救中國的,而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失敗說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樣也不能挽救中國。國人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證明,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就是社會主義道路。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正如洋務思想付諸實踐,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思想的發展直接導致了戊戌變法的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傳播,推進了辛亥革命的爆發;民主和科學的提倡,動搖封建思想統治地位,呼喚了五四運動的到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中國化,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強大中國的思想武器。
4.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主要包括: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認識:(1)「三民主義」集中反映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指導資產階級推翻了中國的君主專制統治,但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因此,它不可能指導資產階級革命派取得革命的勝利。(2)毛澤東思想指導無產階級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鄧小平理論指導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三個代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實踐證明:(1)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它只有實現中國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並在中國得到進一步發展,才能化作革命和建設的內在需要,才能引導中國革命和建設走向勝利之途,實踐證明把馬克思主義神聖化、教條化必將導致中國革命和建設受挫。(2)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三者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偉大的三大成果,是一脈相承的統一的科學體系。毛澤東思想主要解決了「中國的社會性質是什麼,中國革命的性質是什麼,中國怎樣進行革命」的問題,它是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行動指南;鄧小平理論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課題,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武器;「三個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紀「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如何建設黨」的課題,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全面綱領,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武器。
http://www.ls1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170
關於中國文化思想發展歷程的探討
現在我們中國開始走向強大,思想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了國外的影響,幾乎年齡相差十歲左右就是一個代溝。很多老一輩人覺得現在是一代不如一代,特別是象我這樣八十年代出生的,被稱為小皇帝的一代。我覺得這並不是一種倒退,而是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我們這一代從小是生活在中國文化和國外文化融合的時代,思想受國外思想的影響是必然的,而且也從小開始了解世界,知道中國只是世界的一部分等等,這樣我們自然就更容易國際化,思想比老一輩人開闊,喜歡去探索,開拓世界。盡管我們現在還有很多問題很困惑,很多人生活在空虛之中,思想沒有寄託。這雖然是一種不好的現象,但這也是中國從農業社會過度到工業社會的一個特殊階段。這也預示了一種新的中國文化的即將產生,由於新生事物都是在不斷的矛盾中成長,所以不能因為他暫時的弱小和不成熟而低估他的威力。
現在我們來看看歷史,經過歐洲的文藝復興以後,歐洲人的思想開闊了,而且國家越來越強盛。特別是19世紀的英國,只有我們中國的四十分之一大的地方,結果卻佔了世界四分之一的殖民地,我覺得思想開闊才是真正的強盛,否則疆土遲早會縮水的,清末的領土流失就是這個道理。
清朝思想的禁錮使我們現在很多老一輩還是保持著那時候的保守思維,不希望接觸新事物,抵觸改變,認為什麼都是以前好,等等我就不多說了,甚至文革的產生也間接的和這種思想禁錮有關系。
所以我個人覺得中國的思想到了明朝末年就停止不前,而且越來越格式化了。
中國思想最活躍的時候在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點象現在社會的思想沖突問題),成熟於漢武帝時期,發展於唐宋,元朝的時候思想由於蒙古的統治而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堂堂華夏怎麼會被蠻夷完全征服?那時候中國的大漢族思想開始受到沖擊,有了開始探索新出路的苗頭。明朝的時候,封建關系的矛盾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探索新的出路,資本主義萌芽也開始了。
清朝的建立不但沒有延續這種轉變(如果大家的思想都開闊了,那滿人就混
不下去了,他們是從奴隸社會過度過來的,封建的思想還在啟蒙之中)反而用了文字獄和八股文來維護封建統治,讓人們越來越思想狹隘,或者說越來越迂腐,越來越笨。終於中國從剛開始的開辟絲綢之路的進取精神變成了只會講
普天之下莫為王土的井底之蛙了,這種毒害甚至還延續到了現在。
雖然並不能說清朝一無所是,但他確實也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停滯。現在中國要恢復他往日的強盛就必須把開闊思想的路走到底,開拓進取的精神永遠保留下來,不斷探索,不斷上進,我想一種適合於工業社會的一個全新的中國思想即將誕生!相信這一天就是那不久的將來。
⑽ 什麼是歷史事件
廣義
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
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不同歷史觀對歷史事件的解釋
案例:用不同的史學範式來認識「近代通商口岸」:
從革命史觀來看:它是西方列強對華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的基地、橋頭堡,是中國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顯標記;
從現代化史觀來看:它是中國工業基地、技術中心、商業中心和金融中心,對推動中國經濟和社會現代化發揮帶頭用,是近代中國城市化、工業化發展的前沿陣地;
從全球史觀來看:它加強了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使中國納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從文明史觀:它是中國了解和學習西方近代化工業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國傳統農業文明最早開始走向近代工業文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