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通史課件

中國歷史通史課件

發布時間:2021-03-01 12:57:00

A. 中國通史,詳細了解中國歷史

正史都是古文,很影響閱讀興趣,會很難堅持看完。而且不管是紀傳體還是編年體都涉及到一個串聯的問題
最好還是看小說式的史書,比如三國演義大家都願意看,當然,我不推薦這個,不符合史實的地方太多了
推薦蔡東藩先生的《中國歷代演義》,原名《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五百萬字以上的歷史演義。他從秦始皇寫起,一直寫到一九二○年,共寫了兩千一百六十六年的事情。全書共十一部、一千○四十回。計有:

前漢演義(原名前漢通俗演義附秦朝)一○○回後漢演義(原名後漢通俗演義附三國)一○○回兩晉演義(原名兩晉通俗演義)一○○回南北史演義(原名南北史通俗演義)一○○回唐史演義(原名唐史通俗演義)一○○回五代史演義(原名五代史通俗演義)六○回宋史演義(原名宋史通俗演義)一○○回元史演義(原名元史通俗演義)六○回明史演義(原名明史通俗演義)一○○回清史演義(原名清史通俗演義)一○○回民國演義(原名民國通俗演義)一二○回另有許廑父續的四十回。

這十一部書不是在同一個時間出版的,作者也不是順著朝代次序寫的。

最先寫的是《清史演義》,出版於一九一六年。按成書的次序:

一、清史二、元史三、明史四、民國五、宋史六、唐史七、五代史八、南北史九、兩晉一○、前漢一一、後漢寫完最後一部《後漢演義》,已經到了一九二六年九月。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陸續印行這十一部演義,都是有光紙石印插圖本,當時這部書的銷行 量非常大。到一九三五年,會文堂新記書局又把它全部改為鉛印本,加上許廑父續的《民國演義》四集四十回,總的書名稱《歷朝通俗演義》,分裝四十四冊。另刊《歷朝通俗演義改版印行緣起》一冊,把全書的序文和每部書的回目搜集在一起。

蔡東藩先生在十一、二年的時間內,連續寫出了十一部演義,字數超過五百萬,這是一件驚人的事情。
本書的編制體例《中國歷代演義》是《三國演義》那一類的歷史演義,說得更具體些,是毛宗崗改本《三國志演義》那一類體裁的演義,有正文,有批註,有總批。 批註是幫助讀者理解史事的。總批是每一回結束後的總論,內容主要是評論史事,有時也講「演義」結構,都是用文言寫的。這好像史論,藉以抒發作者對歷史的見解。用今天的觀點來看,裡面有可取之處,也有不可取的。 二、本書的史料根據《中國歷代演義》的特點,是取材比較審慎可靠,它主要根據正史及各類比較可信的歷史記載,也參考一些野史。蔡東藩沒有而且也不主張像一般演義小說那樣用虛構故事來寫歷史演義,他自認為《中國歷代演義》是歷史演義,不過較為通俗而已,卻不是一般演義小說。
他的全書中體現最強烈的是忠實於史料,這主要表現在三方面:
第一,是考證異同。
第二,是大力辟妄。這里所謂辟妄,主要是指史書上沒有記載,而由演義小說虛構出來的事情,他怕讀者把這種虛構當作實有其事,故在正文或批註中大力駁斥。
第三,是存疑。
本書的歷史觀點蔡東藩是個舊知識分子,受封建思想影響很深。但同時他又受到辛亥革命前後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洗禮,曾醉心於資產階級民主政治.蔡東藩對歷史上的民族英雄,正直廉潔的人物,表示尊敬,加以表揚,但也不是盲目崇拜。蔡東藩對歷史上的民族關系,雖然承襲了舊史的大漢族主義觀點,但也有實事求是的地方。他對元朝初年的歷史敘述很詳,並無多大貶語;對清朝歷史的評論,也有不少地方比較公正。充分表示他的地主階級立場是根深蒂固的。所謂「亂秦有餘,平秦不足」,明明是農民起義推翻暴秦統治以後,勝利的果實被地主階級的野心家篡奪了,他卻反過來說農民只能破壞社會安寧,不能安定社會秩序,這是因果倒置。
這部書中,常常把亡國的罪過推給後妃,即使在一般敘述中,也常常有輕視婦女的議論,特別是在批註中,隨處可見。作者蔡東藩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歷史學家和演義作家。他在寫這套演義時,史料上一遵其「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十分注重歷史的真實性,對史料選擇和運用都經過一番審慎的考核。因此,這一套斷代史通俗讀物問世後,流傳很廣,為廣大讀者所喜愛,在歷史知識的傳播上,起著二十四史等正史所不能起到的作用。當然,這套書由於作者受時代的局限,缺乏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在選用史料和解釋史料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問題。諸如對農民起義的錯誤認識以及民族關繫上的大漢族主義觀點等。希望讀者閱讀此書時加以分析。

秦朝以前推薦《東周列國志》,他寫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事情
明朝 推薦《明朝那些事》

B. 課件:歷史巨著《史記》

抄《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襲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C. 中國通史高清晰的PDF書籍系列經典珍藏版

6月7日 17:46 強烈推薦 白壽彝 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中國通史》!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通史課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