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古代和外國戰爭歷史

中國古代和外國戰爭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1 12:41:44

Ⅰ 從古至今中國與美國發生的歷史大事

中美關系是中國外交史中筆墨最多最濃重的內容。敵對、沖突、矛盾、緩和、發展……所有形容外交關系的詞語都在這里被一一體現。
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奧組成八國聯軍兩千多人,開始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戰爭。腐朽無能的清政府同帝國主義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辛丑條約》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戰敗投降的前夕,美國提出以北緯38度線為界,即三八線,美國和蘇聯分別佔領朝鮮半島南部和北部的提議,並得到了蘇聯的認可,隨後朝鮮半島也分裂成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1953年7月27日停戰.
1971年,中美雙方通過「乒乓外交」,以「小球」帶動「大球」,拉開了兩國建交的序幕。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1978年,中美發表建交公報,決定於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1979年,鄧小平訪問美國,中美開始實質意義上的雙邊關系。
1986年11月,美國太平洋艦隊訪問中國青島,中美雙邊關系由政治、經濟領域向軍事領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戰略對話在北京舉行,雙邊關系向戰略高度發展。
2009年美國信任總統奧巴馬上任不久,新任國務卿希拉里訪問中國,以密切同中國的聯系。此舉本外界普遍認為是中美關系新發展階段到來的前奏。

Ⅱ 歷史上,中國和美國一共發生過幾次戰爭時間事件

兩次。

1、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大清帝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2、1950年抗美援朝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2)中國古代和外國戰爭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朝戰敗,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清帝國國際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強便開始對大清帝國這塊肥肉垂涎三尺。隨著戰爭賠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負,終於引起了義和團運動,清政府內憂外患,無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強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圖吞霸大清帝國。

2、抗美援朝

1945年8月8日,根據雅爾塔協定,蘇聯對日宣戰。14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為劃分對日本佔領地區受降范圍,經蘇,美協商,在朝鮮,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以北為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1948年8月15日,在朝鮮半島南部大韓民國成立,9月9日,北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圍繞朝鮮統一問題,雙方之間的斗爭日益尖銳化,三八線上武裝沖突日增,局勢日趨緊張。

中國歷史上有沒跟外國的有過戰爭呢

漢朝時,曾在西域於一個持盾用矛的重裝步兵傭兵團作戰,從作戰內方式和時間推算,可能是容羅馬克拉蘇所率被帕提亞擊敗的軍團殘部,那一戰漢軍損失頗大,但最後迫使這個軍團投降。唐時,大將劉仁軌在朝鮮白江口全殲日本軍,導致日本大化改新。唐時,使節王玄策出使尼泊爾,時逢判亂,外敵入侵,借傭兵三千助尼泊爾復國。唐時,大將高仙芝率3萬軍隊與阿拉伯帝國20萬人交戰,重創敵軍,雖然最後因友軍背叛戰敗,但也阻止阿拉伯繼續東進。元朝時,蒙古人多次西征,拔都攻滅俄羅斯,打到波蘭,另一路攻滅阿拉伯帝國,佔領巴格達,進逼埃及。明朝,出兵援朝抗日,征戰7年,最終擊退日軍。明朝時,多次攻佔越南。清朝康熙在雅克薩之戰打敗俄羅斯。清末和民國就不必說了吧。

Ⅳ 中國的古代戰爭和西方的古代戰爭有什麼不同

一、戰爭目的區別:

1、中國的戰爭的目是佔領土地,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因此,必然斬草除根、趕盡殺絕,殺得越多越能使己方掌權。

2、騎士在戰場上的爭斗是為商業利益,往往不以殺戮對方為目的。殺死對手,就無法做生意了,就損害了自己的商業利益,所以盡量少殺是西方戰爭的特點。

二、軍隊骨乾的構成上的區別:

1、中國古代上戰場的都是征來的泥腿子,很多亂世出名的戰將,都是泥腿子或下層小吏出身,以軍功卓著博取功名,關羽張飛袁崇煥曾國藩左宗棠都是這樣,沒聽說世家子弟踴躍參軍的。

2、在歐洲和國王這個全國最大的領主上陣砍人一樣,各個封建領主、騎士往往構成了軍隊有生力量的核心。

三、戰爭文化的不同:

中國以戰死為榮耀;西方以保全自己為中心。

(4)中國古代和外國戰爭歷史擴展閱讀

楚漢爭霸

楚漢之爭是由秦末農民戰爭直接演變而來的,但性質卻截然不同。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農民戰爭雖然勝利地推翻了舊的封建王朝,但曾經是農民戰爭領袖的劉邦和項羽,卻不得不走封建統治的老路,遂轉變為封建統治權的角逐者。

在這場角逐中,項羽具有強烈的舊貴族意識,不善於用人,不能重建統一王朝。劉邦知人善任,因勢利導。終於戰勝了項羽,登上了西漢皇帝的寶座,建立了漢朝。

楚漢戰爭歷時4年多,戰地之遼闊,規模之巨大,用兵韜略之豐富,前所未有,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楚漢戰爭最終實現了西漢王朝的大一統,具有積極的歷史意義

Ⅳ 中國古代發動過哪些對外國的侵略戰爭

中國一直從古代至今是一個很愛好和平的國家~~
歷史上~中國大多不是利用武力去征服其他國家~多用經濟(像絲綢)來得到其他國的臣服!!!

不過古代中國的軍事力量是很強的~~
如果說攻打外國的話....
這很難解釋...古代的西域對中國算外國...但現在西域就是新疆...屬於中國...不是外國...
所以排除掉這些已經變成中國省分的"外國"....

唐代有入侵攻打過中亞地區(現在哈薩克和阿富汗那裡)...從而奪取更大的絲綢之路地區...
唐代就有攻朝鮮半島~並且扶植新朝鮮王朝!!~
其戰略意義有點像今天美國打伊拉克~~

元代是打最多的~~蒙古帝國好戰啊...
元代打敗阿拉伯帝國(當時稱大食)!!!中亞地區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通通攻打下來!!!!
韓國也打下~並成為臣服國...也攻打過日本~但最後因為神風而失敗...
還入侵東歐那裡~把當時的俄羅斯"夷平"...太強了...

明代強盛時~有攻打一些東南亞國家~~尤其"下西洋"後~~
當時明朝海軍有在印尼和菲律賓以及馬來半島一帶建立類似殖民地的地區~~
且有攻打越南~使其臣服....

接下來幾百年...中國王朝以"太平盛世"自居~~全盛期間控制一些臣服國...
然後享受這種太平混庸不進步的日子...還在自以為中國是世界唯一的大國...
導致後面近代被瘋狂侵略...

大致就這樣~~~希望你滿意

Ⅵ 明清以前中國與外國打的仗

明清以前,中國的活動范圍有限,所以僅僅和東亞、中亞等一些國家有過軍事沖突。需要說明的是如高句麗、安南等地區,今天是獨立國家,而在歷史上是中央王朝所屬領土,不算和外國的戰爭。另外,如倭寇、葡萄牙等西方國家殖民者不算是完全的國家行為,也不計算在內。
按以上標准,古代史上和外國的戰爭有白村江之戰、怛羅斯之戰、元日戰爭、萬曆朝鮮戰爭等。
白江口之戰,亦稱白村江之戰,指的是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羅聯軍與倭國、百濟聯軍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發生的一次水戰。公元663年,倭軍(4萬2千,有戰船1000餘艘),唐軍(1萬3000,戰船170艘 )在百濟白江口展開了激烈海戰。唐將劉仁軌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分為左右兩隊,將倭軍圍住,其艦只相互碰撞無法迴旋,士兵大亂。最終,日軍戰船全部被焚毀,數萬日軍被殺或溺死。
怛羅斯之戰(Battle of Talas,怛,音dá)是唐玄宗時大唐的勢力與來自阿拉伯帝國的勢力在中亞諸國相遇而導致的戰役。怛羅斯所在地還未完全確定,但應在蔥嶺以西、接近哈薩克塔拉茲的附近地區。戰役的發生時間在751年7月-8月(唐玄宗天寶十年)。以阿拉伯帝國勝利告終。
元日戰爭是元朝皇帝忽必烈與屬國高麗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派軍攻打日本而引發的戰爭;這兩次侵略在日本合稱「元寇」或「蒙古襲來」,或依當時的日本年號稱抵禦元軍第一次進攻的戰事為「文永之役」,第二次為「弘安之役」。鐮倉、室町時代呼稱(蒙古襲來、異賊襲來、蒙古合戰、異國合戰)亦有用凶徒稱呼之,江戶時代大日本史稱為元寇。這兩次入侵也以北九州為主要戰場。這兩次侵略企圖盡管最終失敗,但其在宏觀歷史上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兩次戰爭是日本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之一,並且由於其在阻止蒙古帝國和元朝擴張上所發揮的作用,使得它們在世界史上扮演了重要的作用。這兩起事件在很多小說中都被提及,並且神風這個詞也是由此而生的。另外,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遭遇,這兩起失敗的入侵嘗試應該算是日本一千多年來面臨的最大的被侵略的威脅了。
萬曆朝鮮戰爭,又稱萬曆朝鮮之役(朝鮮:壬辰倭亂;日本:文祿・慶長の役),是指發生於十六世紀末於朝鮮半島的局部戰爭。戰爭分為兩段,前後持續七年。
1592年4月,日本權臣豐臣秀吉派遣16萬人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一個月攻陷朝鮮京城,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明朝廷很快便派出5萬大軍前去救援,日軍受挫後和明朝議和,在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結束。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明朝緊急調4萬兵力赴朝迎敵,明朝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明史·日本傳》把戰爭的終結歸結為:「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朝鮮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朝與朝鮮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矣。

Ⅶ 中國古代歷史上和外國發生的戰役都有哪些

漢劉邦抗擊匈奴
明抗擊蒙古
清抗擊沙俄(也就是俄羅絲)索額圖像沙俄讓了清朝一城(現在的中國東北以上的東北部)

Ⅷ 中國歷史上和外國打過的戰爭有哪些

第一次鴉片戰爭(來1840年6月—源1842年8月)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收復新疆的戰爭(1876年7月—1878年1月)
中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4月)
中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4月)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1895年10月)
反對八國聯軍侵略的戰爭(1900年6月—1901年9月)
抗擊英軍入侵西藏的戰爭(1903年12月—1904年9月)
反對沙俄侵略蒙古的戰爭(1911年8月—1915年11月)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7年9月―1945年8月)

Ⅸ 中國歷史上和外國打過的戰爭

如果不包括少數民族
那從夏朝開始 周圍 匈奴 吐蕃 鮮卑 ...都不包括

最早就要從 隋朝 隋煬帝 「三征高麗" (現在朝鮮)
唐代開始 "怛羅斯之戰" 中國開始逐漸失去西域
宋朝一直跟幾個國內少數民族打 至於別的少數民族跟外國打的就不知道了
元朝 蒙古西征 打得國家太多了
網路上有 1219~1225年,成吉思汗拉開了蒙古西征的第一幕。他發動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戰爭手段嚴懲殺害蒙古使者和商隊的中亞大帝國花刺子模國,此次西征遠抵裏海與黑海以北 成吉思汗率領大軍西征、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為日後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礎。1235~1242年,成吉思汗孫子拔再次率領西征,遠至欽察、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等國家和地區,並且建立了第一個元朝西北宗藩國--欽察汗國。1252~1260年,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進行第三次西征,遠至敘利亞、埃及、伊拉克等國家或地區,並在波斯地區建立了又一個元朝西北宗藩國-伊利汗國。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孫被人稱為世界征服者」。

曾經遠征日本 不過船隊被台風打沉 (這就是日本神風的由來,神風特攻隊)
明朝 中期打倭寇(應該不算)
援助朝鮮 壬辰之戰 (打敗豐臣秀吉)
鄭成功收復台灣 (這個都知道)
越南發生叛亂(當時叫安南國),不稱臣納貢
清朝 雅克薩之戰 (康熙和俄羅斯打)
西藏 (現在的尼泊爾曾經入侵西藏 後被收復)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和外國戰爭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