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上的移民

世界歷史上的移民

發布時間:2021-02-05 03:37:51

1. 除中國外,世界歷史上幾次比較大的遷徙,其時間、原因、大致經過和結局。謝謝!

歷史上第三次民族大遷徙,發生在歐洲,這場恐怖的民族大遷徙席捲了整個歐洲,結束了歐洲的希臘羅馬時代,把歐洲帶入了中世紀。

這場大規模的民族遷徙,同樣很有可能是由匈奴人引起的,歐洲人稱這群來自亞洲草原的游牧民族為Hun,即匈人。 這群匈人的來歷,我們完全無法前溯,但我們可以根據中國和羅馬史冊中對於匈奴和匈人各自外貌,作戰方式,生活習慣的描述,判斷匈人應該是匈奴的後裔。

進而,歷史學者又根據蛛絲馬跡,判斷公元4世紀後半葉突然出現在頓河左岸的匈人,就是在公元前36年在中亞楚河流域被西漢西域校尉陳湯擊潰的西匈奴郅支單於的後人,這樣就一舉解開了兩大難題,匈人的來源和西匈奴的命運。

關於這支匈人(後面就稱匈奴人)的歷史,我在《漫談匈奴和突厥的歷史概況》一文中有過介紹,這里就省略了,這里只是談談他們的進攻,所導致的東中歐平原各民族大規模遷徙的情況。

匈奴人在歐洲平原出現後,第一個倒霉的民族是阿蘭(Alani)人,我們前面說過,阿蘭人有可能是西漢西域烏孫人的後代,所以他們是伊朗也可能是突厥種族人,在大月氏的驅趕下,他們一路來到了高加索以北的庫班河和捷列克河畔,建立了阿蘭人的國家。公元360年,匈奴領袖巴拉米爾率領野蠻的匈奴人突然出現在頓河的左岸,當時的阿蘭人王國完全沒有辦法招架,在頓河沿岸阿蘭人的聯軍大敗於匈奴人,阿蘭國王被殺,阿蘭人隨後被脅迫成為匈奴的附庸,並作為同盟軍,隨匈奴人西進,西進的阿蘭人在隨匈奴人進軍的過程中逐步脫離了匈奴人的控制,並開始了他們自己的民族遷徙,最終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在約409年左右,隨著其他日耳曼部落(主要是西哥特人),進入了羅馬帝國的伊比利亞半島北部,並從此在那裡定居了下來,這支阿蘭人和哥特人的混合種族成為了後世加泰羅尼亞人(Catalonia, 從詞源分析,就是哥特-阿蘭人)的先祖。

留在庫班河和捷列克河畔臣服於匈奴的阿蘭人,後來皈依了東正教,成為現在奧塞梯人(即今天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南北奧塞梯共和國的主要民族)的祖先。

匈奴降服阿蘭人後,立刻開始進攻黑海北岸第聶伯河以東的東哥特人國家。

東哥特人和後面提到的大多數蠻族都屬於日耳曼民族。

在公元前一世紀前,日耳曼人大多數生活在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到北海的廣大平原上,這塊地區因而被稱為日耳曼尼亞(Germania),公元前113年,日耳曼蠻族人越過阿爾卑斯山,侵入羅馬帝國,這是日耳曼蠻族,首次出現於歷史紀錄中。這支蠻族部落,在大約公元前102年,被羅馬人全部殲滅。

羅馬帝國隨後開始了征服日耳曼尼亞的軍事行動,前58年,傑出的羅馬統帥凱撒以武力打敗了日耳曼人,一度征服了日耳曼尼亞地區,但公元9年,由阿爾米紐斯領導的日耳曼人,在條頓堡林山戰役中,大敗羅馬人,將羅馬統治徹底趕出了日耳曼尼亞。

從此日耳曼人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繁衍,其生活區域也擴展到了黑海沿岸,而日耳曼人也演化成了很多部落,其中在東邊黑海沿岸的日耳曼部落被稱為哥特人,大致以第聶伯河為界,分為了西哥特人和東哥特人。

於是東哥特人成為了第一個遭遇匈奴人的日爾曼部落。

公元375年,巴蘭貝爾率領匈奴鐵騎以排山倒海之勢入侵東哥特王國,東哥特人年邁的國王亥耳曼奇的部隊被全殲,亥耳曼奇在絕望中自殺。其繼承人維塞米爾也被匈奴人打敗和殺死。亥耳曼奇之子呼哪蒙特率部投降,而其餘的部眾在阿拉修斯的帶領下逃到西哥特。並在匈奴對西哥特的掃盪後,繼續西遷,逃到了匈牙利的潘諾尼亞草原。

匈奴來到第聶伯河後,西哥特人的厄運接踵而至。

西哥特國王阿撒那立克得知東哥特滅國後立刻在第聶伯河西岸布陣,意圖阻止匈奴人渡河,不料匈奴人在遠處上游偷渡後夜襲敵營,重創西哥特軍。 西哥特人在驚恐之餘,部族潰散,一部大約二十餘萬眾,得到羅馬皇帝的許可,於公元376年,渡過多瑙河進入羅馬國境。

公元378年,在麥西亞(近保加利亞)的西哥特人由於不滿羅馬帝國對他們的壓榨,起兵叛亂,羅馬皇帝瓦倫斯隨即調集大軍於公元378年8月9日在阿德里亞堡與西哥特人會戰,結果在西哥特人的步兵和騎兵面前,曾經縱橫歐亞的羅馬重裝步兵方陣完全不堪一擊,僅半天時間,在匈奴人面前一擊即潰的西哥特人居然全殲了羅馬四萬禁衛軍,其中包括了羅馬皇帝瓦倫斯本人。

這一戰,動搖了羅馬的根基,羅馬再也無法控制轄下的諸族和領土。蠻族人也認清了曾經無敵的羅馬帝國,原來是如此的不堪一擊,紛紛湧入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末日就要到來了。

上一節講到,由於匈奴人的攻擊,公元376年春天,失去家園的西哥特人逃入了羅馬帝國境內,揭開了第三次民族大遷徙的序幕。

378年8月,阿德里亞堡會戰,西哥特的步兵和輕騎兵全殲了羅馬帝國的重裝步兵軍團,羅馬皇帝瓦倫斯陣亡。繼位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被迫讓步,准許西哥特人定居巴爾干半島北部的色雷斯(今天的保加利亞,馬其頓和希臘東北)。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

5世紀初年,西哥特人在其首領阿拉里克(395~410在位)統率下大舉進攻兩大羅馬帝國。南下希臘,西進義大利。408年阿拉里克進軍義大利,包圍羅馬。羅馬付出5000磅黃金和 3萬磅白銀並釋放所有日耳曼族奴隸後,才得解圍。西哥特人撤退時,沿途約有4萬被釋奴隸加入阿拉里克隊伍。

410年阿拉里克再度包圍羅馬,於8月24日晚攻陷該城。隨後,阿拉里克命令西哥特人在羅馬大肆劫掠三天,這是羅馬歷史上第一次落入蠻族之手,西哥特人對羅馬的劫掠和破壞行為震驚了整個羅馬帝國,東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為此痛哭不止。

阿拉里克雄心勃勃,打算繼續征服羅馬帝國的糧倉西西里和北非,但在南下途中死去,西哥特人於是改變計劃,在阿拉里克的姐夫阿陶里克的率領下回師北上,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占高盧西南部的阿基坦,418年以圖盧茲為中心建立西哥特王國。

西哥特王國,是蠻族在羅馬帝國內建立的第一個王國。

繼西哥特人之後湧入羅馬帝國的是日耳曼民族的蘇維匯人、汪達爾人和伊朗民族的阿蘭人。 蘇維匯人是盎格魯薩克遜人的親戚,原來居住在匈牙利潘諾尼亞平原,汪達爾人最初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後來在公元4世紀初,移居在奧得河中游兩岸,阿蘭人則是作為匈奴人的僱傭軍,隨匈奴人來到了中歐平原。406年,匈奴人大舉進攻潘諾尼亞地區,蘇維匯人和近鄰汪達爾人無法抵抗,於是和脫離了匈奴人的阿蘭人一起西遷。406年底,他們在美因茨越過萊茵河,經高盧,於 409年秋進入伊比利亞半島。

西哥特人在公元415年左右進入伊比利亞半島, 蘇維匯人被擠到伊比利亞半島西北部,在420年左右建立了蘇維匯王國。

汪達爾人和部分阿蘭人則由蓋塞里克(428~477在位)率領,於429年渡海進入北非,橫掃了羅馬的北非行省,。439年攻陷迦太基,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隨後,汪達爾人又征服西西里西部、科西嘉島、撒丁島和巴利阿利群島。西羅馬帝國已經名存實亡。

455年,汪達爾人沿路攻擊,再次攻陷羅馬城,大肆焚掠,全城文物毀壞殆盡。羅馬帝國一片廢墟,毀滅文化的「汪達爾主義」由此而得名。

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為了挽救西羅馬帝國,在468年出動海軍遠征,攻擊西北非洲的汪達爾佔領軍,但遭到慘敗。於是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而君士坦丁堡政府也認可了西羅馬帝國政府476年最終滅亡的既成事實。

接踵而至的是法蘭克人和勃艮第人。

勃艮第人最初居住在奧得河和維斯瓦河之間的地區,5世紀初開始向萊茵河西南部遷移。他們以瓦姆斯為中心,向高盧地區進攻,436年,一度為羅馬名將阿埃齊所敗,退居薩伏依。約 457年,勃艮第人終於在高盧東南部的羅訥河和索恩河流域以里昂為中心建立起了勃艮第王國。

法蘭克人原來居住在萊茵河下游,5世紀初,進入高盧,451年,法蘭克的墨洛溫家族,協助羅馬人在卡塔勞溫原野擊退匈奴阿提拉大軍的進犯,於是墨洛溫家族取代了羅馬人,被任命為高盧的行政長官。481年墨洛溫家族的克洛維一世即位,486年在蘇瓦松打敗了東羅馬帝國的強敵西格里烏斯,占據了整個高盧北部,建立了法蘭克王國。6世紀起,法蘭克王國西南逐西哥特(507年),東南並勃艮第(534年),奄有高盧全境,逐漸成為日耳曼諸王國中力量最強的國家。

476年羅馬帝國的禁衛軍將領日耳曼人奧多亞克(476~493在位)在拉維納(西羅馬帝國的避難首都)廢西羅馬末帝羅慕洛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並沒有結束蠻族遷徙的腳步。

453年,匈奴阿提拉死,臣服於匈奴的東哥特人在潘諾尼亞乘機擺脫匈奴的控制,488年東哥特人首領狄奧多里克在東羅馬帝國皇帝芝諾的慫恿下出兵義大利,圍困拉維納,久攻不克;遂和當時義大利半島的統治者奧多亞克訂約,共同治理義大利。493年,狄奧多里克在拉維納暗殺了奧多亞克,收編其餘部,建立東哥特王國,東哥特人占據了義大利半島、西西里島和達爾馬提亞(克羅埃西亞)一部分。

5世紀中葉,原來居住在波羅的海南岸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橫渡北海進入不列顛。在粉碎當地克爾特人的頑強抵抗後,占據該島的東部和南部,建立起了許多小王國。7世紀初,合並為7個王國。

最後移居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是倫巴第人。 568年,原來在潘諾尼亞的倫巴第人在阿爾博因的統率下,進攻東羅馬帝國收復了的義大利半島。打敗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二世,佔領北部義大利,建立倫巴第王國,建都拉維納.

歷時約兩個世紀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終於落下了帷幕。

在日耳曼人的大遷徙的尾聲中,第四次民族大遷徙接踵而至,這次民族大遷徙的發起者,依然來自漠北高原的游牧部落向西的進攻。而主角成了阿瓦爾人,斯拉夫人,保加爾人和馬扎爾人(匈牙利人)。

公元552年,阿史那部突厥首領土門(伊利可汗)求婚於柔然阿那瓌可汗被拒絕,西魏政權立刻將自己的公主嫁給土門,慫恿土門反叛柔然,於是土門聯合高車,發兵擊柔然,瓌兵敗自殺。而留在漠北的柔然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部柔然復為突厥擊敗投奔北齊。

555年,突厥木桿可汗率軍擊潰西部柔然,西柔然首領鄧叔子領余眾數千投奔西魏。西魏雖優遇鄧叔子,但在突厥使者一再威逼下,遂將鄧叔子以下3000餘人交與突厥使者,慘殺之於長安城外,柔然汗國滅亡。

西柔然滅國後,余眾輾轉西遷。

蒙古人種的柔然人西遷後,在東羅馬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統治的末期(查士丁尼死於565年),度過了伏爾加河,來到了歐洲,在拜占庭歷史上,他們被稱為阿瓦爾人(Avar)。

中國的部分學者認為阿瓦爾人是西遷的回鶻部落人,回鶻是突厥人種,但歐洲的阿瓦爾人顯然是蒙古人種,(這里筆者再次強調,突厥人種和蒙古人種的區別)他們的外貌和生活習俗和一百多年前的阿提拉匈奴人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他們有結長辮的習俗,類似於後世蒙古人種的滿人(不同的是,阿瓦爾人結的辮子是結成兩根拖在後面的。)

557年,阿瓦爾人的使者在受到查士丁尼一世接見時向他索求土地和貢賦,於是查士丁尼派使者瓦倫丁去鼓動他們的部落,與在頓河河口及亞速海沿岸的匈奴人打仗以爭奪土地。(這兩支匈奴人被稱為庫特利格爾和烏特格爾匈奴人,都是阿提拉死後,匈奴帝國向東退卻的後代,參見筆者的《漫談匈奴和突厥的歷史概況》),大約在560年左右,阿瓦爾人消滅了這里的匈奴王國,其版圖從伏爾加河擴張到了多瑙河河口。隨後,阿瓦爾可汗向北攻打斯拉夫各部的斯洛維尼亞人、安特人和文德人。其中斯洛維尼亞人是今日斯洛維尼亞人的先祖,安特人是東斯拉夫人包括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祖先,而文德人則是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人的源頭。斯拉夫人在阿瓦爾的攻擊下,四散遷徙,逐漸形成了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分布格局,這是後話。

565年,在拜占庭失去了查士丁尼大帝的同年,阿瓦爾人迎來了他們的著名可汗巴顏可汗(從巴顏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阿瓦爾人是明確的蒙古人)。

567年,巴顏可汗消滅了定居在匈牙利和特蘭西瓦尼亞(羅馬尼亞)的另一支日耳曼哥特人吉別達伊人,阿瓦爾人佔領了匈牙利。

手下敗將阿瓦爾人的成功,讓東方的突厥人非常不快。西突厥汗國因為東羅馬帝國和阿瓦爾人結盟,而和東羅馬帝國翻臉,並長期圍困東羅馬帝國在克里米亞的領土刻赤半島(這段在筆者的突厥歷史概況中有介紹。)

570年,巴顏可汗和日耳曼的法蘭克人爆發戰爭,他打敗了法蘭克墨洛溫王朝的國王希爾佩里克,其勢力侵入了奧地利。

582 年,巴顏可汗與拜占庭人正式展開敵對行動,他奪取了薩瓦河上的橋頭堡米特羅維察(在比薩拉比亞),隨後他脅迫原來活動在高加索西北的保加爾人遷徙到了比薩拉比亞(後來匈牙利馬扎爾人的到來,又迫使保加爾人遷徙到了拜占庭的麥西亞,而保加爾人後來將麥西亞變成了他們的國家--保加利亞。)

接著,巴顏再次進攻拜占庭帝國,佔領辛吉杜蒙(即貝爾格萊德),洗劫了麥西亞。587年,他在亞德里亞堡附近被拜占庭人打敗,暫時偃旗息鼓。592年,巴顏發起新的進攻,佔領安齊阿盧斯(在麥西亞),劫掠色雷斯,直接威脅君士坦丁堡。但拜占庭名將普利斯卡斯終於堵住了巴顏,普利斯卡斯隨後一舉渡過了多瑙河,一直攻到巴顏可汗帝國的腹地--匈牙利,在蒂薩河岸徹底地打敗了他,並殺死他的4個兒子(601年)。巴顏可汗於這次災難後不久去世(602年)。

巴顏可汗後的阿瓦爾帝國,依然四處劫掠。605年,阿瓦爾人趁倫巴德人從潘諾尼亞遷往倫巴底之機佔領了潘諾尼亞。610年,佔領並洗劫了達爾巴提亞(克羅埃西亞)的弗留利。619年,阿瓦爾人在和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會談之際,背信棄義地襲擊了拜占庭皇帝,隨即向君士坦丁堡進攻,但被擊退。

626 年六七月間,阿瓦爾人和薩珊波斯帝國海陸軍聯合進攻君士坦丁堡,而此時的拜占庭文明面臨著和中華文明在383年東晉淝水之戰前同樣的危險處境。很難想像,如果當時這支蒙古游牧部落攻陷了基督教世界的都城君士坦丁堡,西方文明將會是什麼樣。然而,在拜占庭的行政官波努斯的戍守下,拜占庭海軍在海上擊敗了波斯海軍,而在艱苦卓絕的守城戰中,拜占庭人以驚人的代價打敗了阿瓦爾人的每一次瘋狂進攻,阿瓦爾可汗撤圍,退回匈牙利。西方世界贏得了和中國的淝水之戰同樣意義深遠的偉大勝利。

從此阿瓦爾人逐漸式微,保加爾人擺脫了阿瓦爾人的控制。斯拉夫的克羅地人(克羅埃西亞人祖先)佔領了多瑙河和薩瓦河之間的領土,而阿瓦爾人只能受困於匈牙利平原中。

最後對付這支蒙古部落的任務留給了日耳曼民族的查理曼大帝。791年8月,他在第一仗中親自入侵阿瓦爾汗國,一直打到多瑙河和拉布河的合流處。795年和796年查理曼之子丕平兩次出征阿瓦爾汗國,阿瓦爾人的城堡被拆,財富被洗劫,阿瓦爾汗國瓦解。

隨後阿瓦爾人只能作為查理曼帝國的屬國了,然而國力衰微的阿瓦爾人已經無力抵抗由它引起的其他各民族的遷徙浪潮了。

2. 世界各種人種歷史上的遷移

我知道的不多,其中在元朝時,有過一個,是一個游牧部落遷往歐洲,然後清朝專時回來了一部分。那屬個民族好像是tu er hu te,字忘記怎麼寫了。
還有就是在大航海時代,也就是發現新大陸之後,歐洲人移民美洲,非洲。歐洲人在非洲買黑奴販往美洲。歐洲人(英國人)殖民印度。

3. 人類歷史上著名的移民,簡單得高分!!!

新航路開辟早期歐美各國移民美洲大陸.
非洲黑奴販賣至歐洲,美洲
還有就是美國本土的,西進運內動(也是移容民,由東至西,只不過是內部遷移,沒有世界級的概念,不過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移民運動,奠定了美國成為超級大國的基石).
1880—1920年間華人、日本人、猶太人、義大利人和匈牙利人大規模移民.

4. 中國歷史上共有幾次大規模的移民

1.漢武帝時從元朔二年間(前127年)到元封元年(前110年)的20多年的時間里,完全由政府實施的移民不下120萬。絕大部分移民從遷移到定居的費用完全由官方負擔,沿途有大批官吏和士卒監護。移民遷移的距離最遠的有二三千公里。當時漢朝的總人口大約是3600萬,移民占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2.明朝初年實施大規模移民,一部分是通過行政手段強制實行,或通過軍事駐防的方式安置,大部分是通過官方給予優惠政策的方式引導實行的。如:將江南的富戶和無地農民遷至今安徽鳳陽一帶;通過設立衛、所的方式將軍人及家屬遷往全國各地駐防;將從塞外投降或被俘的蒙古軍民安置到北方各地等。軍民移民總數達1100萬,約占總人口的16%。
3.清初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制訂優惠政策,鼓勵移民遷入四川,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湖南、湖北、廣東等地遷入四川的移民及其後裔達到600多萬,占當地總人口60%以上。1860年起清朝開放東北的「封禁地」,以後又採取鼓勵政策,山東、河北及北方各地的移民大批遷入東北,至清末,移民累計超過1000萬。

5. 有沒有大俠了解世界移民發展史,世界上大規模的移民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感謝

從世界殖來民新紀元開始,大量自移民進入「新大陸」。十九世紀初,是第一波歐洲移民潮的開始。
典型的有歐洲人向北美洲、南美洲的殖民引發的大批移民潮
十九世紀大批的愛爾蘭人和義大利人為了傳播福音,將羅馬天主教帶到殖民地引發的移民等

6. 歷史上美國一共有幾次移民大潮

19世紀70年代,大量華工來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修築鐵路.圖為加州民眾樹立的銅雕「開路先鋒」,以紀念華工對經濟繁榮做出的貢獻.(丁剛/攝) 根據美國移民研究中心的最新統計數字,美國已迎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在近400年間,數千萬各國居民帶著資金、技術和知識進入美國,正是在他們的推動下,美國逐漸走向了強大. 被稱作「種族大熔爐」的美國是個典型的移民國家,其移民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620年.近400年來,美利堅民族已成為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混合體,就連矗立在紐約的「自由女神像」也是在1886年從法國「移民」到美國的.移民們懷著各自的夢想,遠涉重洋來到這片理想中的土地,在美國歷史上曾經掀起幾次大的移民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移民造就了美國,是移民發展和改變了美國. 吸引移民曾是美國最重要的外交任務 在美國建國之初,美國國內總人口僅有390萬.除了大約76萬黑人外,其餘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白人,並且絕大部分來自西歐.出於對歐洲拿破崙戰爭以及國內就業環境的擔心,美國開國之初的幾屆政府在移民政策上疑慮重重,曾制定過一些限制移民的政策.1796—1815年間,到美國的歐洲移民平均每年只有大約3000人.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歐洲重獲和平.隨著大批軍人的復員,歐洲各國失業現象愈發嚴重,移民美國的人數逐年增加.此時,美國也因國內建設需要,改變了限制移民的政策.1848年歐洲革命後,移民美國的浪潮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從1820年到1920年的100年間,美國一共接納了大約3350萬移民,形成美國持續百年的移民潮. 被美國歷史學家稱之為「偉大的人類遷徙運動」的第一次移民高潮發生在1820年至1860年,這期間移民總數高達500萬.移民主要來自西歐和北歐,其中愛爾蘭人大約200萬,德國人大約170萬,還有大量被販賣到美國的非洲黑奴.同時,移民中也有少數來自亞洲,主要是來美國淘金的中國人. 第二次移民高潮是從1861年到1880年,約有500萬移民來到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美國迎來了工業化的高峰期,對勞動力需求旺盛.為了吸引歐洲移民來美國,1864年,林肯總統游說國會通過了《鼓勵外來移民法》.國務卿西沃德甚至向美國駐歐洲的外交官發出通告,要求他們把吸引歐洲移民作為一項最重要的外交任務來對待.為了從歐洲招募熟練工人來美國工作,一些企業還組團赴歐洲招聘.它們在歐洲許多報紙上刊登廣告,印發小冊子,對有移民願望的歐洲人描繪美國誘人的前景.一些企業還對願意移民美國的歐洲人提供所需的路費. 第三次高潮從1881年到1920年,移民人數猛增到2350萬.移民頂峰是1907年,達到128.5萬人.這一階段,美國政府多次立法,限制歐洲移民,排斥亞洲移民.來自英國、德國、瑞典等西北歐國家的「老移民」增長有限,但來自義大利、俄國等東南歐國家的「新移民」卻增長迅速. 經過這三次移民高潮,1920年美國的人口總數首次超過1億.在1820到1920年的100年間,移民數量佔美國人口年增長數的20%以上. 移民改變了美國的命運 美國歷史上的這三次移民潮不但對美利堅民族性格的形成產生了深刻影響,而且使得美國在短短一百多年裡能夠迅速崛起,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並為以後成為世界超級大國打下基礎.可以說移民潮鑄就了美國的強大. 在移民潮中,美國坐享其成,無需教育和培訓就從歐洲得到成千上萬的熟練工人.據統計,1871—1892年間,來自西歐和北歐的移民中,有大約23%是熟練工人,他們帶來了鋼鐵、紡織等工業技術,成為美國工業革命的重要技術力量. 曾被美國第7任總統 傑克遜譽為「美國製造業之父」的塞繆爾·斯萊特移民美國後,憑借其盜取的英國紡織業的秘密,在美國成功復制出了高效棉紡機,並辦起棉紡廠,吹響了美國工業革命的號角.電話發明家亞歷山大·貝爾和電報之父薩繆爾·莫爾斯等人也是移民或移民的後裔.此外,亞洲的中國、日本和菲律賓等國移民帶來了農業和園藝技術,義大利移民則在煤氣、電力、自來水等市政建設技術方面功不可沒. 在這些移民中,85%的人年齡在14歲到44歲之間,並且以男子居多.這些移民正值年富力強之時,為美國的棉紡織業、采礦業、建築業等提供了勞動力.在美國東部的隧道和鐵路工程中,愛爾蘭人、德國人、義大利人和北歐人是主力.在改變了美國早期政治格局和社會面貌的「西進運動」中,中國勞工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視. 在這場以鐵路建設為中心的運動中,中國勞工用血汗和生命為代價,在極其艱苦惡劣的條件下,出色地完成了橫貫美國東西的太平洋鐵路西段工程的建設.至今,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鐵路沿線還可以看到一個中文題字的金屬牌匾,上書「加州鐵路,南北貫通.華裔精神,血肉獻功」.誠如招募華工的倡議者克羅克爾所說的那樣:「這條鐵路能及時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貧窮而受鄙視的中國勞動階級——歸功於他們的忠誠和勤勞.」這句話後來成為美國移民史上著名的「一句話歷史」. 外來移民還在美國南北戰爭時為拯救聯邦、廢除黑奴制度做出了貢獻.歐洲1848年革命後,大批富有軍事經驗的德國移民來到美國,這些被稱為「1848年志士」的德國移民中,有許多人成了支持共和黨和林肯的中堅分子.他們幫助組織聯邦軍隊,誓死保衛共和制度.其中最著名的是卡爾·舒爾茨少將.他在德國革命失敗後於1852年移居美國,積極投身反奴隸制運動.1861年他被任命為美國駐西班牙公使.南北戰爭爆發後,他主動要求領兵打仗,為了鼓動德國移民支持林肯,他還穿梭於美國各州進行旅行演說,總行程竟達近4萬公里. 移民浪潮引發排外逆流 在持續100多年的移民潮中,外來移民都經歷過這樣或那樣的排斥.就美國政府來說,其移民政策也並非一成不變.1815年到1882年間,美國政府實行完全自由的移民制度.但是從1882年開始,美國移民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限制和排斥外來移民的法律一個接一個出台.其中的規定更是千奇百怪,例如禁止白痴和意志薄弱者等入境.1920年以後,美國徹底結束了自由移民的時代,開始實行有配額的限制性移民政策. 由於在就業、宗教和民族問題上的矛盾,1880—1920年間美國排外主義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華人、日本人、猶太人、義大利人和匈牙利人等都成為美國本地工人和西北歐移民肆意排斥和迫害的對象.更有甚者,1882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了一個專門禁止華工入美的排華法案,該法案直到61年後才被廢除.在這一時期,由美國本地人和先來的西北歐移民新教徒組成的「美國愛國者聯盟」、「美國聯盟」等排外組織應運而生.其中,影響最大的首推1887年成立的「美國保護協會」,該協會到處煽風點火,把這一時期美國社會出現的政治腐敗、市政建設滯後、犯罪率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等問題都歸咎為新移民的到來. 二戰結束後,隨著美國民眾對移民態度的理性化,移民對美國的貢獻逐漸被大多數美國人所承認.正如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所說:「美國要感謝移民的貢獻.巨大的移民浪潮給美國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也給美國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7. 中國歷史上有哪三種移民方式

中國歷史上的移復民大致有這幾制種(前三種是國內移民,後一種是移居海外):
一是時局動盪,避戰移民。這種情況比較多,遠有衣冠南渡,近有明末的湖北、四川的大遷徙,我家就是明末從湖北麻城遷移到重慶的一個偏遠山村的(結果搖搖晃晃,跑了一千多里,光想著往山裡逃,又到了四川,四川真大啊!)。
二是當權者在立國後的移民。比如朱元璋在洪武三年發起的大移民。史載元末以來,山東、河南、河北一帶多是無人之地,於是朱元璋下令蘇、松、嘉、湖、杭一帶的人口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遷移至人口匱乏的中原一帶。
三是晉商和陝北居民的走西口(走西口電視劇值得推薦)。走西口大概從明代的中期開始,截止到清朝末年。走西口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山西當時人口比較多,所以生活比較困難;另一部分是晉商們到口外去發展商業,發展貿易。所以走西口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中國移民的一個部分。
四是粵、閩等沿海居民及前朝貴族下南洋。這是個長期性的移民,主要是中國歷代不堪戰亂的普通百姓和權力失落的前朝貴族為避免殺身之禍移居海外。(不是有傳聞說虯髯客和建文皇帝就是逃到海外的嘛,而且傳說虯髯客還在海外以一個島立了一個國…)

8. 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移民是哪次當時的移民方式是怎樣的

據《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記載古者狹鄉之民遷於寬鄉,蓋欲地不失利,民有恆業,今河北諸處,自兵後,田多荒蕪,居民鮮少。山東、西之民自入國朝,生齒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寬閑之地,開種田畝,如此則國賦增而民生遂矣。朱元璋一統天下後,因為常年戰爭,河南河北以及山東一帶大部分都沒人住,朱元璋為了均衡人口、恢復生產,便採取了移民政策。那時有百萬多人經洪洞縣大槐樹處遷往全國各地。 這次遷徙涉及大半個中國,波及范圍之大、影響之遠,在世界上都是罕見。這一次遷移被稱為山西洪洞大槐樹人口大遷移 。

9. 請列出世界歷史上的大型人口遷移……急用!!!!

世界人口遷移

人口的發展變化是受社會經濟發展制約的,作為世界人口發展的一方面,國際人口遷移也反映著全球政治經濟的變化。

20世紀以前,人類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勞動力數量的增長,與此相適應,國際人口遷移的目的地主要是尚待開發的「處女地」。例如,15世紀發現新大陸後,先是西班牙、葡萄牙,接著是荷蘭,而後是英國、法國開始了開拓美洲的殖民政策,他們帶來了兩類移民:一類移民來自歐洲,他們遷移到新大陸的目的是掠奪金銀財寶、發財致富;另一類移民來自非洲,他們是這些殖民者販運到美洲的奴隸。再例如,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的一次世界大戰前這段時間,歐洲各國在自身人口增長的壓力和北美急需勞動力的拉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湧向美國的移民潮。

兩次世界大戰阻滯了正常的國際人口遷移,然而戰爭一結束,國際人口遷移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出現了一些新特點。

首先,政治性的國際遷移急劇增加。戰後歐洲重新劃定國家邊界,使東歐各國都因國界變動而有人口互相遷入遷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分治。形成亞洲人口最大的一次國際遷移:在取得獨立的非洲國家,原來的殖民者被迫譴返人口回國。

其次,國際遷移的流向發生了很大變化。美洲對勞動力的需求減少,大批歐洲人從殖民地返回故里,歐洲戰後較快的經濟發展和減輕了的人口壓力使人口遷出也日益減少,造成該地區由人口遷出變為人口遷入地區。

第三,美國仍是主要的人口遷入地,但遷入人口來源結構發生變化。歐洲移民減少,拉丁美洲成為移入人口主要來源地,70年代後亞洲移民人數超過了歐洲。

戰後國際人口遷移一反歷史上資本主義國家人口向落後的殖民地遷移的現象,變為大多是窮國向富國遷移,這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有著不同的影響。

對於人口增長緩慢。人口老齡化嚴重的發達國家來說,遷入人口彌補了其勞動力的不足,具有專門技能的移民既帶來了他國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又為遷入國節約了教育費用。對於人口增長率仍很高的發展中國家來說,人口的遷出雖然減輕了本國的人口壓力,但由於這些人不是一般的勞動力,而是科技人員、專業人員,是人才,大筆培育費造就的高素質勞動力被外國利用,這無疑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損失。

大工業的發展使經濟增長不再主要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擴張,科學技術成為了第一生產力,國際競爭在一定情況下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如何制止由各種因素綜合作用造成的發展中國家「人才外流」現象,是目前國際人口遷移研究的主要問題。

與世界歷史上的移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