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工藝品出口歷史

中國工藝品出口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1 05:34:16

『壹』 中國從哪個朝代開始出口瓷器

中國開始出口瓷器
中國瓷器出口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日本、回韓國、印度、伊朗、答伊拉克和埃及等地,考古學家們對九世紀前後的城鎮遺址的發掘中,都曾發現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唐代瓷器碎片。中國的寧波市古稱明州,是唐代通往日本和韓國的主要通商口岸。1974年,在寧波餘姚江唐代出海口附近發現一艘唐代沉船,其中有幾百件越窯和長沙窯的青瓷、青釉褐彩瓷和黑釉器,並有乾寧五年(898年)刻款的方磚一塊。這些瓷器與在韓國和日本發現的唐代瓷器,在器型、釉色和裝飾上都明顯屬於同一窯口。中國唐代瓷器的出口有海路和陸路之分。陸路即著名的絲綢之路,而海路則直通日本、韓國、南亞、西亞、北非和東非各地。日本學者曾把這條運輸瓷器的海上航線稱為瓷器之路。

『貳』 中國什麼手工藝品出口最多

工藝品作為一種商品,它的市場定位是在生活較為富裕的人群。美國的人內均收入每年容超過3萬美元,消費能力全球最強,所以美國歷來是中國工藝品的主要市場。在中國工藝品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如何進一步開拓美國市場是中國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所關心的問題

工藝品一直是中國的傳統出口產品,過去由國營的「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主營出口,每年出口一直在10億美元左右。工藝品的消費對象主要是中產階級與小康之家,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購買能力最強,所以美國歷來是中國工藝品的主要市場。美國有50個州,每個州的市場比一些國家都要大,所以進入美國如同進入了50個國家,值得我們高度重視與大力開發。近年來,由於不少企業自營進出口,以及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中小民營企業己成為中國工藝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叄』 請幫我找找一下關於2005年至今的中國工藝品進出口貿易方面的數據,急用,小女不勝感激!

這個復工藝品進出口貿易數據制是不可能給你提供出來的了,想提供也沒有辦法啊!這是一個關系商業機密問題,想你也應該知道。建義你到網上下一些電子檔的數據模擬數據來看看,雖然與實際操作有一定的區別但是是非常有參考價值的,給你提供個參照看看:博景工藝品 進出口貿易模擬數據,也許能幫到你的忙哦~

『肆』 中國傳統工藝品出口面臨哪些問題

(一來)生產方式落後,生產自成本過高。

因手工藝產品行業的特殊性,許多手工藝產品的生產目前還不能完全脫離人工生產的模式,手工藝產品出口企業大部分都採取「公司+加工網點+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許多企業以地理因素作為劃分形成手工藝品專業鎮,這種模式導致直接人工較高,其變動成本相對較高,經營杠桿系數較小,企業不能從較少的銷售增長中獲得較高的利潤增長。

(二)產品缺乏創新,難以吸引新客戶。

低成本集群型內的各種企業在產品設計上無法進行太大的投入,對這種類型的企業來說,過多的產品設計和開發的投入意味著高風險,因此在產品的樣式和款式上,自主設計的較少,或模仿同行的設計多,產品款式舊,很難吸引新客戶,企業後續發展動力不足。

(三)貿易渠道單一,企業發展受限。

隨著市場經濟及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貿易模式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電子商務運用已經勢不可擋,然而,中國的許多手工工藝企業仍停留在較為傳統的交易方式階段,參加國際貿易的形式和機會處於落後的局面,限制了企業的發展。

『伍』 中國紡織品出口貿易的歷史

葡萄牙探險家維斯科.達.伽馬(Vasco de Gama)於1497年發現的一條從非洲底部直達印度的海上通道,徹底改變了西方與東方的聯絡。在這以前,這兩個半球之間的聯系是極其有限和不確定的,其絕大多數都只能經由馬可.波羅在13世紀發現的陸上絲綢之路進行。這條漫長和艱巨的旅程從廣東啟程,到達古代奧特曼王國的康斯坦丁諾普(伊斯坦布爾),然後再抵達義大利的美第齊(Medici)家族的領土——佛羅倫薩。通過這條陸路所進行的香料、絲綢、瓷器和其他稀有商品的貿易並不能滿足需求。瓷器,在明代受到朝廷的高度重視,被用作大使的禮物,其中甚至糅合了外國的設計,以使國外客戶更為之心動。在1673年,由魯昂(Rouen)的路易斯.伯特雷特(Lois Poterat)開始神秘的進行試驗,試圖製造出一種玻璃狀的軟漿。但是,直到1708年在德國梅森,當薩克森人約翰恩.福瑞維克.波行戈(Johann Friedrich Bottger)為奧古斯都二世選帝候而進行的點石成金的試驗過程中,才發現了製作瓷器的秘密原料是高嶺土和中國的瓷土。由此,西方生產出了第一批瓷器——歐洲人花了一百多年才找到了與中國瓷器的抗衡點。在西方,這些本地製造的瓷器很快就成為人人渴望的對象而流行起來。緊接著,中國瓷器的出口隨之陡然減少。因為相對於在歐洲生產的效率及成本,從中國進口的船運貨物的費用會更高。直到這一時期以前,中國瓷器一直保持著令人垂涎的聲譽。

在歐洲人繼續摸索瓷器成分的時期,他們還是繼續依賴從中國進口瓷器。連接中國和地中海的海上絲綢之路將各種貨物從東方帶到了西方。但是,由於東印度貿易公司的介入,加快了東西方之間海上貿易的速度。在歐洲的航海民族中,尤其興盛的有葡萄牙、荷蘭及英格蘭,他們很快製造出了能遠航到南亞的船隻。遠洋輪船的出現以及人們能准確量度時間、經度和緯度的能力,宣布打通了一個所謂的「探索的遠航之旅」,由此而開啟了一條前無古人的致富之路。歐洲的國家,從這些貿易中獲利而富有,但是卻歲還了與之交易的國家的利益。皇室的承購及殖民地的爭奪是這些歐洲國家為了那些有價值的貿易夥伴和貿易路線而競爭。雖然瓷器是在中國南方的景德鎮製作的,但是中國主要的貿易港口在福建和廣東,因此,每個歐洲公司都有他們自己的倉庫,各自都被制約在相應的地方進行交易,在福建、廣東當地或者到達歐洲的目的地後以市場價格進行拍賣或銷售,這意味著空間是有限的。16世紀,東印度貿易公司是由葡萄牙人所掌控的,後來在17世紀掌控權轉移到了荷蘭人手中,而後再18世紀被英國人所取代,到了後期也就是從1664年開始公司里包括法國、德國和北歐五國,甚至在1784-1785年還包括了美國。

『陸』 中國歷史上對外貿易的主要出口物品是

絲綢瓷器,陶器別的國家也有,別的國家最喜歡絲綢了,所以把漢和外界聯系的那條路成為絲綢之路.
從別的國家交換來的漢血馬最貴了.

『柒』 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史

中國古代手工業:

一、按照行業分類

1、冶煉

商周:青銅。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器;春秋戰國:冶鐵;東漢:杜詩 水力鼓風冶鐵工具;南北朝:灌鋼法。

2、陶瓷

東漢: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宋朝:五大名窯,景德鎮成為瓷都;明清:青花瓷、彩瓷、琺琅彩。

3、紡織

元:黃道婆推廣先進棉紡織技術;明:紡織工業大規模發展。

二、按所有制分

1、官營手工業:政府直接經營,技術先進,資金雄厚;產品精美,不進入市場,僅供皇室貴族,或武器。

2、民營手工業:明中葉後,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民營超過官營;明朝後期,蘇杭紡織業等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基本特徵:僱傭關系)

3、家庭手工業:農業的補充,主要供家庭消費和繳納賦稅,剩餘部分出售。中國古代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7)中國工藝品出口歷史擴展閱讀:

早期手工業的發展和布局受自然資源分布影響較大,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商業的發展,區域性和全國性統一市場的形成。

手工業的發展突破了原料產地的限制,產品走向全國,這些都為手工業專業化生產中心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如果沒有活躍的商品經濟,統一的國內市場,以及各地區的手工業分工及專業性手工業的發展是不可想像的。

盡管中國古代手工業很發達,但由於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等原因,在手工業與農業相結合的場合,手工業服務於農業,始終處於農業經濟的從屬地位。

『捌』 民間工藝品有那些,歷史的

材質:陶瓷、泥來塑、布藝、木頭、自燈彩、吊飾、
麗江木刻
、樺皮工藝、漆器工藝、
獸皮工藝、
硯石工藝、竹編工藝、漆器陶具、玉器工藝、大理石工藝
土家族:黃楊木雕、瓷器、風箏、剪紙、麥桿畫、年畫、鉛筆屑畫、唐卡、拓真畫、銀
飾、紙編畫、蘇綉、魚皮衣等。
民間:剪紙,泥人,皮影,香包,布老虎,面人,糖人,刺綉,根雕

『玖』 關於中國工藝品的發展歷史的200字小短文

一、原始社會的美術教育

教育隨著人類製造工具的出現而發生

美術教育也在人類製造勞動工具中誕
生。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開始打制石器、採集和狩獵,在製造和改進勞動工
具與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萌發了原始的審美觀念。新石器朝代,在以磨製石器、
發明陶器、編織、紡織、牙雕、玉雕等工藝的發展中,尤其在壁畫和陶器的製作
與裝飾中,人類早期的審美觀念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而使這些觀念得以延續和發
展的活動是原始的美術教育,它帶有明顯的無意識特徵,表現為父子、長幼之間
傳手教的原始教育形式。

二、奴隸社會的美術教育

約公元前
21
世紀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進入了奴隸社會。在奴隸社會生
產狀況下,人類出現了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離,促進了美術教育脫離了原始
狀態,最終從社會生產勞動和生活中分離出來,成為在一定范圍內相對獨立的社
會活動和社會組織。出現了學校,在學校教學內容中,禮樂是重要的內容,它蘊
含著美術教育的重要內容,成為奴隸主貴族的統治工具,也作為其內部道德倫理
關系協調的武器。

商朝的建立,促進了教育的全面發展,商的學校教育以宗教和軍事為主,具
有武士教育的特點,但它還是出現了「六藝」教育:禮(儀式、行為)、樂(音
樂、舞蹈)、射(弓術)、御(馬術)、書(書法)、數(算術),此時雖沒有
明確提出美術教育的內容,但「禮」、「樂」、「書」與美術教育密切相關,在
一定程度上包含著美術教育的相關內容。

西周是奴隸制社會的鼎盛時期,教育空前發達,「六藝」成為西周學校最主
要的課程。並由商崇武教育轉變為以「明人倫」為主的文武兼備的教育,「六
藝」得到的充分的重視,它雖然沒在當前提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教育思想,但「六藝」本身也已經包括了這些內容。

春秋戰國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時期

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學術局
面。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以「仁」為核心的思想,指

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就是說只有通過審美教育,陶冶人的情操,把
道德的境界與審美的境界統一起來,才能成為自覺的人格,主張通過藝術的潛移
默化,實現人的基本價值。

在整個奴隸社會時期,「六藝」中的「禮」、「樂」、「書」在人們的認識
中已佔在重要位置,並提出了美術教育功能,但在學校教育中還未有一席之地。

三、戰國、秦漢的美術教育(封建社會的開端)

戰國開始了中國漫長的封建時代,鐵器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
展,也同時促進了私學的產生,美術作品內容以人物畫為主,重在為維護封建禮
教服務。

秦王朝對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變革,在全國興辦官學,
形成了以官學為主

以私學為輔的局面

強化了教育服務政權的職能

並在建築、
雕塑、繪畫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現存的秦兵馬俑就足以說明秦王朝時期的
美術教育在受教育規模、美術水平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

漢武帝推行了一套學校制度

它把官學
(太學

郡國學)
和私學結合在一起,
還建立了專門研習文學藝術的學院——鴻都門學
(因學校設在洛陽而得名)
。這
里正式開設了「字畫」這一課程,它是我國最早的專科大學,也是世界上最早出
現的文藝專門學院。漢代的美術教育仍是師傅帶徒弟的師徒、父子方式傳授繪畫
技能。當時的美術主要功能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美術教育主要為統治者培養
從事為政治服務的工作者。

四、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美術教育(封建社會的鼎盛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美術繼承和發揚了漢代繪畫藝術,出現了豐富多彩的面
貌。此時在中國的歷史是出現了第一批有明確記載的畫家,如:曹不興、衛協、
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等,但當時的美術傳授,還是沿襲了師徒、父子式的傳
授形式,有明顯的師承關系,如:衛協師曹不興,顧愷之師衛協,陸探微師顧愷
之。此時美術教育的功能仍是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可喜的是這時人們已經認識
到了美術的欣賞功能,認為山水畫使人感到精神上的愉快,是其它文學藝術作品
無法比擬的。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空前繁榮,美術教
育也有了重大發展。宮廷繪畫日益興盛,唐明皇創置了我國最早的翰林院,並廣
招藝術人才奉於宮廷,授予官職,同時也集中了一些畫家,形成了一支強大的宮
廷繪畫力量,雖無畫院之名已具畫院之實,奠定了出現畫院的基礎。此時的繪畫
技能技巧的傳授仍是靠師承關系,但因繪畫分科的細化,出現了大量專長一科的
畫家,並提出了繪畫應向自然學習,積累素材,才能造化在手。這一主張的提出
為師徒、父子師承的美術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這一時期的美術關注到了美術欣賞的意義

打破了單純追求美術的思想教育
和道德教育功能,開辟了美術的欣賞功能;在美術教育中提出了「師法自然」的
藝術主張,使師承學習不再是唯一的方式,成為這種美術教育方式的有益補充,
「自然」成為了「師」外之「師」,為關注人的自身感受提供了契機。

五、五代至兩宋的美術教育

五代時期,繪畫繼續向前發展,蜀地繪畫空前興盛,後主孟昶創立了翰林圖
畫院,我國歷史上的畫院正式誕生了。畫院除為皇帝繪制各種圖畫外,還承擔皇
家藏畫的鑒定和整理及繪畫生徒的培養。美術教育的形式主要採用臨摹的方法,
選擇優秀的臨本進行臨摹

教師教學也是選擇好的臨本或自行繪制臨本供學生學
習。具說黃筌的《寫生珍禽圖卷》就是專為其子習畫所繪。

自北宋開始,宮廷畫院承擔了美術創作與人才培養的兩種功能。宋微宗崇寧
三年(
1104
年)設立畫學,這是中國歷史是第一個皇家美術學院。其錄用考試
的標准發展了「師法自然」藝術主張,既要求狀物繪形的嚴格寫實技巧,又強調
立意構思,多摘取詩句為題目。畫學的學科分為專業課和共同課,專業課有:道
釋、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等六門;共同課有:「說文」、「爾雅」、
「方言」、「釋名」等,此外設問答(繪畫理論)。可見此時的美術教育不僅關
注繪畫的技能技巧,也關注到了繪畫理論,更關注畫家自身的文化修養。

南宋偏安江南,集中了北宋畫家,恢復翰林圖畫院,又一次掀起了宮廷繪畫
的高潮。同時,遼金為政法需要也設立了畫院,培養自己的美術人才。

五代、兩宋是古代畫院正式形成和發展時期,畫院體制逐漸完善,規模不斷
擴大。這與五代、兩宋的統治者充分認識到美術與美術教育重要的政治作用,大
力的支持和推動美術與美術教育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六、元代至清末的美術教育

元代的美術教育帶有明顯的民族歧視

但程朱理學被統治者確立為正統的思
想。美術創作與美術教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於元代的政治與文化的高壓統
治,繪畫創作的內容多從反映社會生活的人物畫轉向了描寫自然美的山水畫、花
鳥畫。取消了宮廷翰林圖畫院的制度,在工部、將作、大都的官署中設置了梵像
提舉司、織佛像提舉司、畫油具、畫局等機構,這些機構本身除了進行美術創作
外,仍有美術教育的功能。元代失意的文人畫家成為美術創作與美術教育的強大
力量,涌現出大量的知名畫家。他們拋棄了統治者所追求的「成教化、助人倫」
的教育功能,而以「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和「寫胸中逸氣」,強
調了美術的欣賞功能、娛樂功能、宣洩功能,繪畫朝著強調自我表現,寫主觀感
受的方向發展。

明朝恢復了漢族傳統的文化典章制度

在錦衣衛中隸設各種宮廷美術創作機
構,發揮著畫院為滿足統治者進行美術創作的功能,但其美術教育功能被大削
減。明萬曆年間,歐洲宗教組織,帶來了大量的西洋聖像,這些美術品對中國人
物畫產生了巨大影響,形成了人物畫發展史上的一個高峰期。

清沿用明代體制,但設立了專門機構
------
畫院,並對宮廷繪畫設有專門的
場所。美術為統治者服務的思想教育與道德教育功能成為宮廷美術創作的出發
點,涌現了大量描繪帝王、後妃、宮廷生活等為帝王歌功頌德的美術作品。外國
傳教士加入宮廷畫家的隊伍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變化

他們擅長以西洋油畫或中
西結合的形式表現宮廷生活,彼得統治者賞識。這些西洋傳教士在宮中授徒,開
創了西洋美術教育的先河。這也深深影響著中國畫家的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

明清時期還有一支龐大的畫工隊伍,以繪畫為終身職業的繪畫工人,也稱丹
青師傅。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沒有文化。但他們在工場或作坊中做學徒,在

實踐中學習,成為宮廷畫工或民間畫工。他們也為美術發展和美術教育做出了卓
越的貢獻。

明清時期,出現了以版畫的形式復制名家名作的形式,也就是畫譜。畫譜的
出現為美術欣賞、美術交流、美術平民化提供了平台,也為臨摹教學提供了更廣
泛的範本教材,推動了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的發展。其中以清康熙十八年

1679
年),浙江畫家王概根據李流芳的課徒畫稿整理、增編而成的《芥子園畫傳》影
響最大。畫譜成為從摹習古法掌握前人經驗與程式入手的繪畫教科書,畫譜影響
了自畫譜產生後的大批畫家。

總之,元、明、清時期,雖沒有畫院,但都有宮廷畫家。美術服務政治的思
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功能依舊。元失意文人成為宮廷之外的重要美術創作力量,開
辟了美術重自我表現,強調主觀感受的新方向。西洋畫家的出現為美術創作和美
術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明清版畫畫譜的出現為師徒、父子的師承美術教育形
式、「師法自然」的美術教育形式外的自學形式成為可能。

我國古代的美術教育,在普通學校的教育中始終沒能佔一席之地。宮廷畫家
和在野的文人士大夫畫家學習繪畫都從臨摹入手,選擇優秀的臨本進行臨摹,掌
握筆法、墨法,並通過父子、師傅的師承方式進行。隋唐時期提出「師法自然」
的主張,元代文人以強調自我表現、追求感受為發展方向,明清西洋畫家的出現
為民族藝術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版畫畫譜的出現使自學成為可能。一個以臨摹繼
承傳統,「師法自然」獲得素材,借鑒西洋取得突破,依助版畫取得發展的古代
美術教育格局已經形成。

『拾』 思考題:中國傳統工藝品的歷史發展

中國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逐漸形成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就這一點來說,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是 「夕陽文化」,只能當作是古董或是文物而珍藏起來,對於這種觀點是不值一駁的.

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涉及的范圍也相當廣闊,傳統圖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細流。而正是這支永不枯竭的細流至今依然澆灌和滲透在許多的現代藝術領域之中,標志設計就是其中之一。

相信大家對標志並不陌生,在經濟信息文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無論是用於公眾和社會活動的公用標志,還是用於商業性質的商標或是有關專利的專用標志,都可謂是無處不在。從設計的角度來講,標志是平面設計的一種,是具有相當視覺美感的一種藝術造型,但它同時也是實用美術,它在商品經濟中所起的作用和創造的價值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因此近年來標志成為了CI策劃的主要內容,它不僅僅是一種符號,一個產品的名稱,更是商品製造商的代言人和企業形象的象徵,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現代商品社會中,標志屬於現代設計的范疇。

可是現代設計是不是就等於要將傳統摒棄、淘汰甚至與之隔絕,又或是束之高閣,否則就是陳舊過時而體現不出創意感和時代感呢?當然不是。我們從近年來一些膾炙人口且深入民心的標志設計的佳作中不難看到設計者是如何將傳統圖案與現代設計互相結合,互相融為一體的。

中國銀行是中國金融商界的代表,要求體現中國特色。設計者採用了中國古錢與「中」字為基本形,古錢圖形是圓與形的框線設計,中間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成為「中」字形狀,寓意天方地圓,經濟為本,給人的感覺是簡潔、穩重、易識別,寓意深刻,頗具中國風格。中國銀行標志之所以能夠給人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我想這主要還是得歸功於一直以來人們對象徵財富的古代銅錢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認識吧。

中國電信的標志是以「中」字及中國傳統圖案的迴文作為基礎,經發展變化而成的三維立體空間圖案,寓意為四通八達的通訊網路,象徵中國電信時時暢通,無處不達,形象的表達了中國電信的特點:科技、現代、傳遞、速度、發展,該圖案裝飾效果強烈,並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感,可以說是將傳統文化運用得極具現代感的經典之作。

北京王府飯店的標志也是此類設計的佼佼者。王府飯店地處北京王府井,是一家五星級飯店,此地原是清朝皇室官宦的居住地,飯店的建築外形具有中國傳統古典風格,所以該標志採用幾何圖形構成,以中國「方勝盤長」吉祥圖案為基本形,經變化成垂直和水平直線構成上下左右對稱的正方形,有秩序的經緯穿插,表現出王府飯店的規范管理、優秀服務的含義。在細節處理上,作者在四角處的線條有意斷開,意在描繪「井」字,暗示飯店位置,同時「井」字寓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意。圖形中間的「王」,既是五府飯店的第一字,又代表飯店在同行中的王者地位。

在標志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不僅是將本土文化自我延續,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現出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對樹立我國的國際形象也具有積極的意義。

中國傳統向來推崇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的處世哲學,而最能形象生動表述出這一哲理的,則要算「太極圖」——陰陽魚合抱、互含,兩條魚的內邊銜合得天衣無縫,兩條魚的外邊是為正圓。通過這個「太極圖」,祖聖和先賢給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道理:在一個統一體之中,凡是有利於對方的,便有利於整體的和諧統一,也就必然反過來有利於自身,這個「太極和諧原理」,無論個人之間、家庭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乃至人類與自然之間,都是廣泛適用、概莫能外的。而在設計這個概念中,我們則把這種形式稱之為「互讓」。也正是因為這個太極圖所蘊含的深刻意義,聯合國選定中國傳統太極圖案作為2001年8、9月間在南非舉行反對種族歧視世界大會這一盛會的會徽。設計者對太極圖案進行了藝術加工,將黑白兩色的陰陽兩極增加了不同層次的灰色作為過渡,象徵著各國人民雖然種族、文化及地域不同,但在這個世界裡他們卻能取長補短、和睦相處。這個標志,不僅是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更重要的是把中國一向主張和平共處的原則和團結友愛的民族精神向世界傳播。

現今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2008北京奧運會的標志了。從申辦奧運會中所設計的申辦會徽,到正式的奧運會徽,都充分展示了中國的特色,受到全世界的一致稱贊。申辦會徽由奧運五環色構成,形似中國傳統民間工藝品的「中國結」,又似一個打太極拳的人形。「中國結」象徵著吉祥如意,也體現了每一個中國人大家心心相連、團結一致的精神;太極拳則是中國的國粹,整個圖案如行雲流水,和諧生動,充滿運動感,象徵世界人民團結、協作、交流、發展,攜手共創新世紀的深刻涵義。

正式的標志更為出色,這個標志名為「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它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傳達和代表了三層含義:一是以中國傳統文化漢字印章作為標識主體圖案表現形式,選用中國傳統顏色———紅色作為主題圖案基準色,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特點,代表著民族與國家,代表著喜慶與祥和。二是作品主體部分又似「京」字,又似舞動的「人」張開雙臂,充分反映了古老而又充滿現代氣息的中國,傳遞著友好、真誠與熱情。三是作品中巧妙地幻化成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人形,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強的宗旨,強調了以運動員為主體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滿動感與活力。這個標志把中國文化和奧運會的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也贊不絕口,稱其「既展現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又傳遞了一個前途光明的偉大國家青春和富有朝氣的精神」。

閱讀全文

與中國工藝品出口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