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大家推薦一個世界歷史人物或世界歷史事件(急!!!)
戰役:諾曼底登陸戰役 or 朝xian戰爭
人物:麥克阿瑟和彭帥
『貳』 世界歷史上著名的人物及其事跡
亞力山大大帝(公元前~公元前323 )亞歷山大大帝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他於公元前356年出生在馬其頓首都佩拉市。父親是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 亞歷山大在父親被害時年僅20歲,卻輕而易舉地繼承了王位。 亞歷山大在公元前334年發動了對波斯帝國的侵略戰爭,所率部隊只有35000人——與波斯部隊相比則是敵眾他寡。盡管存在許多不利,亞歷山大仍對波斯軍隊致以一系列毀滅性的打擊,取得了勝利。他的成功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腓力二世留給他的軍隊比波斯軍隊訓練有素。第二,亞歷山大是一位傑出天才將領,也許是舉世無雙的最偉大的將領。第三,亞歷山大本人具有英勇無畏的精神。雖然每場戰斗初期亞歷山大是在後方坐陣指揮,但他的方針是如果部隊發動決定性進攻,他則身先士卒。這種冒險的戰術使他屢次受傷,但士兵們看到他與他們生死與共,並不要求他們去冒那些他自己不願冒的危險,這對鼓舞他們的士氣影響巨大。 亞歷山大首先率領部隊攻克了小亞細亞,消滅了駐守在那裡為數不多的波斯部隊;後經過兩個月的圍攻,埃及一箭未發,自動投降。接著亞歷山大在埃及停留一段時間,讓軍隊稍有喘息之機。在那裡年僅24歲的亞歷山大被譽為法老,稱之為神。亞歷山大從小就認為希臘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開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臘民族都是野蠻民族。這當然是在整個希臘世界流行的觀點,甚至亞里士多德也有這種看法。盡管亞歷山大已經徹底打敗了波斯軍隊,但是他逐漸認識到波斯人根本就不是野蠻人,他們與希臘人一樣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樣值得尊敬。因此他產生了融其帝國的兩部分於一體的設想,由此創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臘波斯民族共和王國,當然是他自己當最高統治者。據我們所知,他確實想讓波斯人與希臘人和馬其頓人結成同等的夥伴。為了實現這一計劃,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隊編入自己的部隊,還為此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東西方聯合」宴會。在宴會上,幾千名馬其頓士兵同亞洲婦女正式結成夫妻。他自己雖然從前與一位亞洲公主結過婚,這次卻娶個達賴利斯的女兒為妻。 顯然亞歷山大企圖利用這支改編的軍隊再開展征服活動。我們知道他打算入侵阿拉伯,也許還有波斯帝國以北地區,也許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征服羅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區。不管他的算盤如何,結果進一步的征服活動都未能進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亞歷山大在巴比倫突然因發熱而病倒,十天後就死去了。其時還不滿33歲。 亞歷山大生前沒有指定接班人,死後不久就出現了一場奪權斗爭。在這場斗爭中,亞歷山大的母親、妻於和孩子都橫遭殺身之禍。他的帝國終於被他的將領們肢解了。 因為亞歷山大死時年輕,又保持不敗紀錄,人們做了許多猜測,假如他活著會發生什麼事,假如他揮軍入侵西地中海諸國,他很可能獲得成功,那麼西歐的全部歷史就會迥然不同。這樣的猜測盡管有趣,但對評價亞歷山大的實際影響沒有多大關系。 亞歷山大是歷史上最富有戲劇性的人物,他的經歷和個性一直是力量的源泉。有關他生涯的確鑿事實十分富有戲劇性,有關他的名字就有許多種傳說。他的志向顯然是做一名不受時空間限制的最偉大的勇士,似乎也應該給予他這種稱號。作為戰士,他智勇雙全;作為將軍,他無與倫比。在11年的奮戰中,他從未打過一次敗仗。 然而他還是亞里士多德的弟子,是一位智慧非凡的人。他珍愛荷馬詩歌。他認識到了非希臘人不一定是野蠻人,這確實表現了他遠比當時的大多數希臘思想家更具有遠見卓識。但是,在其它方面,他卻目光短淺,令人瞠目。雖然他多次在戰斗中冒過生命危險,但是卻沒有安排接班人,這是他死後波斯帝國迅速瓦解的主要原因。 一般認為,亞歷山大是位頗受人喜愛的人物。他對被擊敗的敵人經常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愛護和慰藉,但另一方面,卻生性凶暴殘忍,極端自私自利。有一次因酒後爭端,他親手殺死了他的親密朋友、救命恩人克雷特斯。 同拿破崙、希特勒一樣,亞歷山大對他的同代人有著極其廣泛的影響。他在短時期的影響不如他們大完全是因為當時的交通和通信手段落後,使他的影響限制在地球的一個較小的范圍內。 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亞歷山大征服所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是使希臘和中東開化民族開始相互密切往來,因此極大地豐富了這兩個民族的文化。在亞歷山大在世期間及其死後不久,希臘文化迅速傳入伊朗、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竹地爾和埃及;而亞歷山大以前的希臘文化僅以緩慢的速度傳入這些地區。亞歷山大還把希臘的影響播及以前從未到達的印度和中亞地區。但是文化影響決不是單向傳播的事。在希臘文化時代(亞歷山大征服後的幾百年間),東方思想,特別是宗教思想就傳入了希臘世界。就是這種希臘文化——主要指具有希臘特徵但也深受東方影響的文化,最終對羅馬產生了影響。
『叄』 世界歷史上十五件重大事件名稱,時間,人物,歷史影響
1、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世界文明的進步
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北宋慶歷間(1041年-1048年)中國的畢升(970年—1051年)發明的泥活字,標志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人,比德國人約翰內斯·古騰堡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明代中期,銅活字在江蘇南京、無錫、蘇州等地得到較多的應用。
2、鄭和下西洋——中國人創造的海上奇跡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謂「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3、歐洲文藝復興——科學與藝術的革命
文藝復興(Renaissance)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義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4、牛頓的偉大貢獻——近代科學革命的集大成者
牛頓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定律》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為太陽中心說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持,並推動了科學革命。
5、工業革命——社會結構大變革
工業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開始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通常認為它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是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工業革命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由於機器的發明及運用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標志,因此歷史學家稱這個時代為「機器時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向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大陸傳播,19世紀傳至北美。一般認為,蒸汽機、煤、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
『肆』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
一、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原則 (1)必須運用客觀、公正而合理的基本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必須堅持用實踐的標准。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也是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唯一標准。有的歷史人物的活動的主觀動機雖然是好的,但是實踐效果不一定好。有的雖然主觀動機不好,但是客觀效果卻是誰也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能促進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必須堅持用生產力的標准。衡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標准,主要是看這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或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了還是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的進步,這就是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歷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標准。促進的就是進步的,反之就是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 為此,我們在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應當先將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評價,都要把其放在一定的歷史范圍內(或特定的歷史階段)進行考察和評價。首先要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如果脫離了時代,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評價任何一個 歷史人物時,都應當尋找該歷史人物個人活動與當時社會歷史條件之間的內在聯系。 (2)必須運用全面的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應把所有人物的所有活動或歷史事件集中起來,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和評價。絕對不能只根據某一人物的某一件事,進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斷定。 (3)必須運用「史論結合」的原則。「史論結合法」是我們評價歷史問題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種評價方法。評價時應當有史又有論,而且史實要典型,要有較強的說服力;結論要客觀、公正、合理、准確而精練。 二、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2)應當堅持以「階級角度」來衡量,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任何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是一定社會的一定階級的利益的代表,為本階級服務,充分體現了本階級的一些階級利益。我們應當准確地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階級屬性。 綜上所述,我們在評價任何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都必須堅持以上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則、基本方法和基本標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進行全面而准確的評價,從而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科學的歷史結論。
『伍』 對近代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評價 最好舉個例子
你好 第一,要確定歷史人物的時代背景 (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歷史人物生活的時間、國家、時代特點以及他的活動所處的歷史環境等。) 第二,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要求是不應停留在個人動機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關系的環境。這實質是尋找個人活動與本階級的關系。) 第三,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是否推動或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進步。) 1、中國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圍繞他的政治主張和措施進行分析,看他對當時社會各方面產生了什麼影響。 一般可從四個方面來把握:對社會生產和科學文化發展的影響;對民族融合和民族團結的影響;對國家統一鞏固和發展的影響;對加強中外關系和國際交往的影響等。 2、中國古代農民起義領袖。主要看他所領導的起義:在打擊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統治);有何間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後來的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從而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使生產力的發展);在斗爭中提出的口號或綱領對提高農民革命斗爭水平有何作用。 3、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領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和行動:對本地區、本民族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民族團結和融合進步有何作用;對國家的統一鞏固有何作用。 4、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措施或行動:對反對封建勢力,動搖其統治基礎有何作用;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獨立有何作用;對西學的傳播發展有何作用;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有何作用;對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強國富國之路有何作用。特別要注意他在上述幾個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進步,此點是確定近現代政治人物時應把握的總原則。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對外政策和行動:對本國家、本民族歷史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本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進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據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跡或活動對其做出應有的評價。在總結歸納歷史人物的活動時,可採用兩種方法: 1、「階段論」的方法,該法以時間順序為綱,結合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時代,把歷史人物的活動分成不同階段,逐段評價其功過是非。(如評價左宗棠、汪精衛等人) 2、「方面論」的方法。該法以人物活動的內在邏輯關系為順序,把它分解成幾個不同的方面來評價。(如對漢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動分成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六個不同方面進行評價。 ) 第五,要確定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性結論。對歷史人物,不僅要一分為二,還要有一個總結論,亦即對歷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斷。 在具體評定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要從決定歷史人物歷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如南陽太守杜詩他的主要貢獻是水排的發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為地主階級政治家,而應確定為中國古代傑出的發明家。) 二是在對政治性人物定性時,一定要指明他的階級屬性。如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陸』 怎麼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評價
第一,要確定歷史人物的時代背景
(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歷史人物生活的時間、國家、時代特點以及他的活動所處的歷史環境等。)
第二,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要求是不應停留在個人動機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關系的環境。這實質是尋找個人活動與本階級的關系。)
第三,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是否推動或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進步。)
1、中國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圍繞他的政治主張和措施進行分析,看他對當時社會各方面產生了什麼影響。
一般可從四個方面來把握:對社會生產和科學文化發展的影響;對民族融合和民族團結的影響;對國家統一鞏固和發展的影響;對加強中外關系和國際交往的影響等。
2、中國古代農民起義領袖。主要看他所領導的起義:在打擊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統治);有何間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後來的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從而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使生產力的發展);在斗爭中提出的口號或綱領對提高農民革命斗爭水平有何作用。
3、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領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和行動:對本地區、本民族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民族團結和融合進步有何作用;對國家的統一鞏固有何作用。
4、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措施或行動:對反對封建勢力,動搖其統治基礎有何作用;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獨立有何作用;對西學的傳播發展有何作用;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有何作用;對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強國富國之路有何作用。特別要注意他在上述幾個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進步,此點是確定近現代政治人物時應把握的總原則。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對外政策和行動:對本國家、本民族歷史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本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進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據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跡或活動對其做出應有的評價。在總結歸納歷史人物的活動時,可採用兩種方法:
1、「階段論」的方法,該法以時間順序為綱,結合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時代,把歷史人物的活動分成不同階段,逐段評價其功過是非。(如評價左宗棠、汪精衛等人)
2、「方面論」的方法。該法以人物活動的內在邏輯關系為順序,把它分解成幾個不同的方面來評價。(如對漢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動分成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六個不同方面進行評價。 )
第五,要確定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性結論。對歷史人物,不僅要一分為二,還要有一個總結論,亦即對歷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斷。
在具體評定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要從決定歷史人物歷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如南陽太守杜詩他的主要貢獻是水排的發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為地主階級政治家,而應確定為中國古代傑出的發明家。)
二是在對政治性人物定性時,一定要指明他的階級屬性。如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柒』 世界歷史上有什麼事件或哪些人物對後世的發展等各方面起重大的影響
導入:秦漢時期是大一統的形成和發展時期,統一的秦帝國的建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的諸侯混戰的局面,將中國歷史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隨之而起的漢帝國,再加上漢代中國各族的活動范圍,疆域更為遼闊;與西方日益強盛的羅馬帝國東西稱雄。這一時期歐亞大陸出現了相對安定的局面。統一安定的社會形勢為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古代中國以一個發達國家文明於世也正是從秦漢時期開始的,今天我們就一起到虛擬的中國科技館中去領略一下秦漢文明的輝煌。
第一館:四大發明館
提問: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什麼?(學生回答略)
指導學生回憶以前知識,提問:在造紙術發明以前我國的文字都出現在哪裡?
學生回答。陶器、龜甲獸骨、青銅器、竹木簡和帛。
分析以上材料可以用作書寫的有哪些?學生回答:竹木簡和帛。
討論:用竹木簡和帛做書寫材料有何優缺點?
學生回答:竹木簡太笨重,帛又太昂貴。
人們在繼續探索更好的書寫材料。
指導學生閱讀材料,提問:西漢前期,人們又在生產實踐中發現了什麼新的書寫材料?
學生回答:絲綿片→麻紙。
討論:麻紙可以推廣使用嗎?為什麼?
教師指導學生回答,麻紙的製作過程決定了其產量很低,其質量又比較粗糙,不利於書寫,更不利於推廣。
人們繼續尋找用更好的辦法、更廉價的原料造出質量更高的紙。
東漢官員蔡倫在總結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反復實驗,終於改進了造紙術。
同學們在課下小組活動中已經嘗試了造紙的過程,學生分組在課件中演示造紙的步驟,並展示課外小組活動中所造的紙。
雖然同學們所造的紙還不盡完美,但你們通過親手嘗試,一定能體會到任何發明創造的過程都是艱苦的,人們為了紀念蔡倫,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
公元3~4世紀,紙在我國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後來又傳往國外,演示造紙術的對外傳播的情況。後人又經過不斷改進,建立了現代化的造紙廠,演示現代造紙工藝(音像資料)。
提問:紙在我們現代生活中有什麼用途?學生回答。
這些正是造紙術的偉大意義,可以說它深刻影響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正如美國學者所評價那樣,演示圖片。
積極影響:促進文化的交流,促進教育的普及。
消極影響:自然資源的破壞,環境的污染。具體有關數據。
學生討論:有什麼辦法解決這一問題呢?
1.使用再生紙:教師給出再生紙在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上的具體數據。
2.節約用紙:浪費紙張現象的具體表現。
3.改變文化傳播的途徑等:無紙化辦工、無紙化學習、信息傳遞。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改進即將來臨的聖誕節和新年互送賀卡的方式。
我們帶著問題和思考離開了四大發明館。
第二館:醫學館
同學們去看過中醫嗎?你們見過中醫開的葯方嗎?你們吃過中葯嗎?這與我們今天醫學館中的一位醫學家有著重要關系。他就是東漢醫學家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一書,書中全面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收選了300多個經典葯方,人們還發現現在常用的人工呼吸的方法也出現在這部書中(圖片),人們尊稱他為「醫聖」。
與張仲景同時期的另一位醫學名人是華佗,在民間流傳著許多有關華佗的故事,學生自編自演短劇《神醫華佗》。
在了解了秦漢時醫學上的傑出成就後,我們來到數學館。
第三館:數學館
一個學生講數學上計算倉谷容積的小故事,提出問題:學生能否為故事中的富人解決這一問題?
計算倉谷的容積正是《九章算術》的內容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內容呢?
指導學生閱讀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段節選,提問:中國的計算人員對什麼感興趣?學生回答。
這些都是實際問題,它決定了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希望對你有幫助!
『捌』 如何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一、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原則
(1)必須運用客觀、公正而合理的基本原則。
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必須堅持用實踐的標准。
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也是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唯一標准。
有的歷史人物的活動的主觀動機雖然是好的,但是實踐效果不一定好。
有的雖然主觀動機不好,但是客觀效果卻是誰也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能促進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必須堅持用生產力的標准。
衡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標准,主要是看這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或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了還是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的進步,這就是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歷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標准。
促進的就是進步的,反之就是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
為此,在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應當先將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置於特定的歷史環境中進行評價,都要把其放在一定的歷史范圍內(或特定的歷史階段)進行考察和評價。
首先要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所生活的時代背景。
如果脫離了時代,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評價任何一個 歷史人物時,都應當尋找該歷史人物個人活動與當時社會歷史條件之間的內在聯系。
(2)必須運用全面的原則。
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應把所有人物的所有活動或歷史事件集中起來,進行全面的綜合分析和評價。
絕對不能只根據某一人物的某一件事,進行片面的或局部的分析和斷定。
(3)必須運用「史論結合」的原則。
「史論結合法」是評價歷史問題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種評價方法。
評價時應當有史又有論,而且史實要典型,要有較強的說服力;
結論要客觀、公正、合理、准確而精練。
二、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
(2)應當堅持以「階級角度」來衡量,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任何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是一定社會的一定階級的利益的代表,為本階級服務,充分體現了本階級的一些階級利益。
應當准確地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階級屬性。
綜上所述,在評價任何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都必須堅持以上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則、基本方法和基本標准。
只有這樣,才能對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進行全面而准確的評價,從而才能夠得出正確的科學的歷史結論。
『玖』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你好
第一,要確定歷史人物的時代背景
(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歷史人物生活的時間、國家、時代特點以及他的活動所處的歷史環境等。)
第二,要確定歷史人物的階級屬性
(要求是不應停留在個人動機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階級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關系的環境。這實質是尋找個人活動與本階級的關系。)
第三,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是否推動或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進步。)
1、中國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圍繞他的政治主張和措施進行分析,看他對當時社會各方面產生了什麼影響。
一般可從四個方面來把握:對社會生產和科學文化發展的影響;對民族融合和民族團結的影響;對國家統一鞏固和發展的影響;對加強中外關系和國際交往的影響等。
2、中國古代農民起義領袖。主要看他所領導的起義:在打擊封建地主階級統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統治);有何間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後來的統治者調整統治政策,從而改善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促使生產力的發展);在斗爭中提出的口號或綱領對提高農民革命斗爭水平有何作用。
3、中國古代少數民族領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經濟、文化措施和行動:對本地區、本民族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民族團結和融合進步有何作用;對國家的統一鞏固有何作用。
4、中國近現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措施或行動:對反對封建勢力,動搖其統治基礎有何作用;對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維護國家主權獨立有何作用;對西學的傳播發展有何作用;對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有何作用;對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強國富國之路有何作用。特別要注意他在上述幾個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進步,此點是確定近現代政治人物時應把握的總原則。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張、對外政策和行動:對本國家、本民族歷史發展進步有何作用;對本國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對人類社會和世界歷史的發展進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依據歷史人物的主要事跡或活動對其做出應有的評價。在總結歸納歷史人物的活動時,可採用兩種方法:
1、「階段論」的方法,該法以時間順序為綱,結合歷史人物所處的歷史時代,把歷史人物的活動分成不同階段,逐段評價其功過是非。(如評價左宗棠、汪精衛等人)
2、「方面論」的方法。該法以人物活動的內在邏輯關系為順序,把它分解成幾個不同的方面來評價。(如對漢武帝就可把他的活動分成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六個不同方面進行評價。 )
第五,要確定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性結論。對歷史人物,不僅要一分為二,還要有一個總結論,亦即對歷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斷。
在具體評定時要注意兩點:
一是要從決定歷史人物歷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如南陽太守杜詩他的主要貢獻是水排的發明,因此,把他不能定性為地主階級政治家,而應確定為中國古代傑出的發明家。)
二是在對政治性人物定性時,一定要指明他的階級屬性。如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拾』 如何評價歷史人物及事件
必須復運用客觀、公正而制合理的基本原則。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時,必須堅持用實踐的標准。實踐是檢驗任何真理的也是評價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唯一標准。有的歷史人物的活動的主觀動機雖然是好的,但是實踐效果不一定好。有的雖然主觀動機不好,但是客觀效果卻是誰也意想不到的,可能也能促進人類歷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要確定歷史人物在歷史上的作用,必須堅持用生產力的標准。衡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基本標准,主要是看這一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是否順應了歷史發展潮流或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了還是阻礙了生產力發展及人類社會的進步,這就是確定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歷史作用的最基本的標准。促進的就是進步的,反之就是落後的,甚至是反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