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大專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書

大專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書

發布時間:2021-03-01 01:29:23

Ⅰ 中國的傳統文化書籍有那些呢

1.「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

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拓展資料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

還有墨家、法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Ⅱ 求幾本適合大學生讀的中國文化史和傳統文化研究介紹方面的書籍

市面上那些經過文化局審查過的書基本上沒有什麼含金量的,中國文化是儒釋道傳統,其中版儒家權思想是核心。給你個網站看看吧,建議主要看下蔣慶和黃玉順的,或者你搜一下也可以搜到「蔣慶文集」
http://www.confucius2000.com/index.htm

Ⅲ 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有哪些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史記、韓非子、詩經、楚辭、夢溪筆談、黃帝內經、山海經
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

Ⅳ 要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先看哪些書

一、《史記》,《史記》是我國的二十四史之首,作者是西漢時期的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被魯迅先生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記載了從三皇五帝時期到漢武帝時期的歷史,

二、《易經》

《易經》是一本千古奇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說《易經》是我國最寶貴的財富也不為過,因為萬事萬物都逃不過《易經》的定理,只不過人們對這本書的誤會有點大,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這雖然不錯,但是讓內行人看起來實在是有點可笑,甚至是無知。《易經》被稱為「萬經之祖」,它裡面的知識我們每天都在用,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在《易經》的圈子裡中有這么一句話:「日用而不知」,我們每天都在用《易經》裡面的東西,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這個只有學《易經》的人才能知道個大概,裡面的知識是一般人所難以想像的。

三、《道德經》

《道德經》也是一本千古奇書,作者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聖人,《道德經》原名《老子》,直到唐朝才被稱為《道德經》的。歷來對《道德經》的說法都不一樣,有人說《道德經》是一本修煉的奇書,有人說它是一本哲學類的書,也有人說是iben權謀書籍,各有各的說法,爭論不一,《道德經》雖然只有短短五千多個字,但是裡麵包羅萬象,高深莫測,讓人看了不禁對老子大為佩服。

四、《論語》

《論語》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對話集,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為儒家的四書之一。《論語》就不用多介紹了,是個中國人都能說出一兩句。對儒家有誤會的可以去看一看論語,不要讓一些偏見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也不要人雲亦雲。

五、《莊子》

《莊子》又叫《南華真經》,作者是我國道家學派的代表人之一的莊子,《莊子》是道家的經典名著,其文學價值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大的,對後世的影響非常之大,一個真正去研讀《莊子》的人的寫作水平一般都不會太差。《莊子》對後世的文學作品有很大的影響,比如李商隱的詩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受莊子的影響。

Ⅳ 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有哪些好的書籍介紹介紹

1、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中國的「聖經」。「四書五經」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四書)及《詩經》、《書經》、《禮記》、《易經》、《春秋》(五經)的總稱。

這是一部被中國人讀了幾千年的教科書,包含了中國古代的政治理想與治國之道,是我們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一把鑰匙。書里許多語言,如「當仁不讓」、「名正言順」、「巧言令色」等等,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2、《老子》 

《老子》五千言,震古鑠今,研究它的著作汗牛充棟。老子是中國第一個純粹的哲學家,老子的思想成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一種思想傾向。道法自然、清靜無為的思想,幾乎對每一個有文化的中國人都有重要影響。《老子》文字簡約,說理透徹,含義深邃,富有辯證精神,特別能啟發人的思考。《老子》文字不是特別艱深,歷代注家又多,選一種較好的版本當能有助於閱讀理解。  

3、《莊子》 

《莊子》繼承發揚了《老子》的思想,與《老子》一起合稱「老莊」,成為道家的經典。莊子對生死的態度十分達觀,「鼓盆而歌」成為莊子的典型畫像。《莊子》文字上汪洋恣肆、豐瞻華美,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對中國古代散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書中運用了大量的寓言來說理,比如《庖丁解牛》就是著名的一篇。  

4、《韓非子》 

《韓非子》一書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韓非子思想是在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法家思想是中國古代政治以力服人的「霸道」的代表,與「四書五經」代表的以德服人的「王道」一起,互為表裡,歷代王朝的統治者或多或少都受它影響。  

5、《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不是中國第一部兵書,卻是最好的一部兵書,它誕生於春秋幾百年戰亂的背景之下,涵蓋了軍事中一切重要問題,被我國歷代軍事家奉為圭臬。它還被譯成多種外文,具有世界影響。《孫子兵法》簡潔的語句中蘊藏著豐富的內容,對當代商業社會中人的行為處事亦頗多啟發。

(5)大專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書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閱讀全文

與大專中國歷史傳統文化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