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古代歷史事件大全詳細

中國古代歷史事件大全詳細

發布時間:2021-03-01 00:24:32

中國歷史大事件年表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一 、原始社會(約170萬年前到約公元前21世紀)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0.5-0.7萬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0.4-0.5萬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二、 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傳予啟,夏朝建立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湯滅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三、 封建社會(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32年 張衡發明地動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國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東晉滅吳
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
581年 隋朝建立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起義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爆發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 阿保機建立契丹國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1005年 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開始變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結束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清(1636年到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73年 三藩叛亂開始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
19世紀四五十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51年 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愛琿條約》《天津條約》的簽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860年 《北京條約》的簽訂
19世紀60到90年代 洋務運動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四、 近代史

民國(1912年到1949年)
1912年 中華民國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運動、護國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南昌起義
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4年 紅軍長征開始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 盧溝橋事變,日軍南京大屠殺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7年 發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愛國運動

五、 現代史

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剝削制度
1953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
195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誕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6年 四五運動,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 改革開放
1992年 鄧小平講話,加快改革開放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❷ 中國古代歷史事件

《中華上下五千年》!!!!!!!!!!

❸ 中國古代重大歷史事件是什麼(把詳細內容介紹出來)

你這一個問題就太籠統了,沒有劃定時間和分類,如果說古代歷史進程的話我覺得最重要的那就是 由邦國時代進入帝國時代的秦滅六國,還有帝國時代進入共和時代的...不過這個已經不算古代了...

❹ 中國歷史大事件列表

中國歷史大事年表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70-2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3萬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7000年前 河姆渡
約五六年前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四五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炎帝、黃帝、堯、舜、禹時期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商 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滅亡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前119年為情霍去病抗擊匈奴
東漢(25年到220年)班超出使西域; 蔡倫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地動儀;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避之戰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30年 吳派衛溫等率軍隊到台灣
西晉(266~ 316年)316年 匈奴攻佔長安,西晉結束
東晉(317~420年)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 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 618)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唐(618~907年) 貞觀之治;武則天創設武舉殿試;開元盛世;安史之亂
10世紀初,契丹族阿保機建立遼
北宋(960~1127年) 宋、遼澶淵之盟(寇準力勸宋真宗親征);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約400年;景德鎮興起
11世紀,黨項族元昊建立西夏
12世紀,女真族阿骨打建立金,先滅遼,1127年滅北宋
南宋(1127~1276年)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元(1271~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滅南宋
明(1368~1644年)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門居住權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清(1636~1911年)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61~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1772年設駐藏大臣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
1851年 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太平天國建立;1853年定都天京
1856 -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五六十年代,中俄《愛琿條約》《北京條約》
19世紀60~ 90年代 洋務運動
1894年-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訂
1895年公車上書,1898年 戊戌變法創辦《萬國公報》後改名《中外紀聞》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1年 《辛丑條約》簽訂
1894年興中會在美國檀香山成立1905年 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中華民國(1912~1949年)
1915年 新文化運動,1919年 五四運動爆發
1921年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成立
1924年黃埔軍校在廣州黃埔建立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8月1日南昌起義秋收起義1928年 井岡山會師
1931年 九•一八事變(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紅軍長征
1936年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 盧溝橋事變,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1937年12月,日軍南京大屠殺
1938年 台兒庄戰役;1940年 百團大戰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定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8月雙十協定,1946年蔣介石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
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進攻陝甘寧解放區
1947年夏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地區戰略反攻開始
1949年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1953~1957年 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4年 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
1971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召開,改革開放
1979 中美建交
1992年 鄧小平南方講話,十四大召開
1997年 香港回歸
1999年 澳門回歸
2008年 北京奧運會
2010年 上海世博會

❺ 中國歷史事件時間表

1939年鴉片戰爭。

1939-1942年 三次長沙會戰。

1940年3月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百團大戰。

1941年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2-1945年 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1945年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1946年 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6年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1948年9月遼沈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戰役開始。

1948年12月 蔣介石親自下令查封的上海《觀察》雜志和逮捕《觀察》工作人員,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觀察》事件」。《觀察》的被查封,標志著近代中國自由主義悲歌啼鳴至此。

1949年春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1949年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展。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5)中國古代歷史事件大全詳細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的時間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這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❻ 中國朝代歷史都有哪些重要事件,詳細的說一下

1.秦始皇(贏政)——中國的第一個皇帝

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雲煙

3.漢景帝(劉啟)——政績並不代表著其成功

4.漢武帝(劉徹)——開天闢地的帝王

5.漢宣帝(劉詢)——中興之主

6.漢哀帝(劉欣)——「同志」皇帝

7.漢新帝(王莽)——奪權容易,守權難

8.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9.漢明帝(劉庄)——東漢時期小有作為的皇帝

10.漢章帝(劉炬)——「章草」皇帝

11.漢桓帝(劉志)——碌碌無為的皇帝

12.漢獻帝(劉協)——東漢最後一個皇帝

13.三國魏武帝(曹操)——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14.三國魏文帝(曹丕)——政壇、文壇雙峰並峙的皇帝

15.三國蜀漢昭烈帝(劉備)——智慧與魅力並存的皇帝

16.三國吳大帝(孫權)——智勇兼備的英雄

17.西晉武帝(司馬炎)——西晉開國皇帝

18.西晉惠帝(司馬衷)——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亡國之君

19.東晉元帝(司馬睿)——東晉的第一代皇帝

20.東晉孝武帝(司馬曜)——中國歷史上死得最窩囊的皇帝

21.十六國漢光文帝(劉淵)——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國開國皇帝

22.十六國昭武帝(劉聰)——匈奴漢國第二代國君

23.十六國前趙皇帝(劉曜)——神射手

24.十六國後趙高祖(石勒)——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少數民族皇帝

25.十六國後趙國太祖(石虎)——殘暴、偏激、猜疑

26.十六國前秦宣昭帝(苻堅)——古代三位最傑出的皇帝之一

27.南北朝宋武帝(劉裕)——南朝宋王朝建立者

28.南北朝宋文帝(劉義隆)——有著雄圖大略的皇帝

29.南北朝南齊高帝(蕭道成)——「魚鱗子」

30.南北朝齊廢帝(蕭寶卷)——歷史上最為昏庸、荒淫的皇帝

31.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南朝皇帝中在位最久的皇帝

32.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鮮卑驕子

33.南北朝北齊文宣帝(高洋)——歷史上最癲狂的皇帝

34.隋文帝(楊堅)——歷史上有名的「懼內」皇帝

35.隋煬帝(楊廣)——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

36.唐高祖(李淵)——大唐帝國的奠基人

37.唐太宗(李世民)一一明君的典範

38.唐高宗(李治)——懦弱的皇帝

39.唐中宗(李顯)——被3個女人左右的皇帝

40.唐睿宗(李旦)——兩次即位繼承大統的皇帝

41.武周聖神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42.唐玄宗(李隆基)——音樂皇帝

43.唐肅宗(李亨)——兩耳不聞窗外事

44.唐代宗(李豫)——唐朝歷史上第一個以長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45.唐德宗(李適)——飽嘗戰火的洗禮和考驗

46.唐順宗(李誦)——進入太上皇角色最快的皇帝

47.唐憲宗(李純)——中興之主

48.唐穆宗(李恆)——縱情享樂終其一生

49.五代十國後梁太祖(朱晃)——五代時期的第一個皇帝

50.五代十國後唐庄宗(李存勖)——喜歡唱戲的皇帝

51.五代十國後晉高祖(石敬瑭)——五代時後晉王朝的建立者

52.五代十國後晉出帝(石重貴)——善始未能善終

53.五代十國後漢高祖(劉禺)——後漢王朝的開國皇帝

54.五代十國後周太祖(郭威)——五代時期後周的建立者

55.五代十國後周世宗(柴榮)——五代十國時期最有作為的帝王

56.五代十國吳武帝(楊行密)——五代十國時期吳國的建立者

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後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

58.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亡國之後成詞宗

59.五代十國吳越武肅王(錢鎦)——「海龍王」

60.五代十國前蜀高祖(王建)——前蜀國的建立者

61.宋太祖(趙匡胤)——北宋王朝的建立者

62.宋真宗(趙恆)——信小人、遠賢臣

63.宋仁宗(趙禎)——兩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64.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契丹民族的英雄

65.遼太宗(耶律德光)——使契丹走向強盛的人

66.遼穆宗(耶律琛)——「睡王」皇帝

67.遼景宗(耶律賢)——遼朝皇帝中比較有作為的皇帝

68.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女真族的民族英雄

69.西夏景宗(李元吳)——中國西夏第一位皇帝

70.元太祖(鐵木真)——一代天驕

71.元太宗(窩闊台)——蒙古帝國第二任可汗

72.元世祖(忽必烈)——大元帝國的締造者

73.元成宗(鐵穆耳)——守成之君

74.明太祖(朱元璋)——布衣天子

75.明惠帝(朱允墳)——帝王之旅四年告終

76.明成祖(朱棣)——馬上天子

77.明仁宗(朱高熾)——一個平庸老實人

78.明宣宗(朱瞻基)——蟋蟀天子

79.明英宗(朱祁鎮)——玩童皇帝

80.明代宗(朱祁鈺)——「代替他人當皇帝」

81.明憲宗(朱見深)——糊塗皇帝

82.明武宗(朱厚照)——頑童皇帝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

84.明穆宗(朱載重)——平平淡淡才是真

85.明神宗(朱翊鈞)——一代英主卻背負千古罵名

86.明光宗(朱常洛)——賦予傳奇色彩的皇帝

87.明熹宗(朱由校)——木匠皇帝

88.明思宗(朱由檢)——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

89.清太祖(努爾哈赤)——開疆擴土、驍勇善戰的英雄

90.清太宗(皇太極)——血腥人生

91.清世祖(順治)——清人關後的第一位皇帝

92.清聖祖(康熙)——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93.清世宗(雍正)——一位撲朔迷離的皇帝

94.清高宗(乾隆)——歷史上有名的風流天子

95.清仁宗(嘉慶)——勵精圖治卻未能扭轉歷史

96.清宣宗(道光)——滿清唯一的以嫡長子身份即位的帝王

97.清文宗(咸豐)——有重整江山之心,卻無回天之力

98.清穆宗(同治)——傀儡皇帝

99.清德宗(光緒)——清朝第一位非皇子人選而繼承大統的皇帝

100.末代皇帝(宣統)——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秦:(統一後)公元前22l--2Ol 共15年,歷三帝,嬴姓,建都:咸陽。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嬰 l年。

漢: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漢和東漢(也和前漢和後漢)。在兩漢之際,還有
王莽、劉玄兩個短暫的統治時期。
西漢: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長安。
l、高祖幫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少帝(呂後專政) 8年。
4、文帝桓 23年。
5、景帝啟 l6年。
6、武帝徹 年號:建元,54年。
7、昭帝弗陵 始元,l3年。
8、宣帝詢 本始,25年。
9、元帝爽 初元,16年。
lO、成帝驁 建始,26年。
ll、哀帝欣 建平, 6年。
12、平帝珩 元始, 5年。
l3、孺子嬰 居攝, 3年。
新朝:公元9--25 共17年,建都:長安。
l、王莽,始建國,l5年。
2、淮陽王劉玄 更始,3年。
東漢:公元25--220,共195年,劉姓,歷十三帝,建都:洛陽。
1、光武帝秀 建武 33年。
2、明帝庄 永平 l8年。
3、章帝炟 建初 l3年。
4、和帝肇 永元 17年。
5、殤帝隆 延平 1年。
6、安帝佑 永初 19年。
7、順帝保 永建 l9年。
8、沖帝炳 永加 l年。
9、質帝鑽 本初 l年。
lO、桓帝志 建和 2l年。
ll、靈帝宏 建寧 22年。
12、少帝辨 光熹 1年。
l3、獻帝協 初平 32年。

三國:三國始於22O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國代魏。但史家往往以l9O年董卓挾漢獻
帝離開洛陽為三國上限,以28O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
魏:公元220--265年,共46年,曹姓,歷五帝,建都:許昌。
l、文帝丕 黃初 7年。
2、明帝睿 太和 13年。
3、齊王芳 正始 14年。
4、高貴鄉公髦 正元 7年。
5、常道鄉公奐 景元 6年。
曹*:建安十八年,曹*封為魏公,建魏國,雖已是皇帝,但名義上還為漢臣。
後子曹丕追尊魏武帝。
蜀:公元22l--243,共43年,劉姓,歷二帝,建都:成都。
l、昭烈帝備 章武 3年。
2、後主 禪 建興 4l年。
吳:公元222--28O 共59年,孫姓,歷四帝,建都:建業。
l、大帝 權 黃武 31年。
2、會稽王亮 建興 7年。
3、景帝 休 永安 7年。
4、烏程候皓 元興 l7年。

晉:
西晉:265--316 共5l年,歷四帝,先都洛陽,後遷長安。
1、武帝司馬炎 泰始 25年。
2、惠帝司馬衷 永熙 17年
3、懷帝司馬熾 永加 5年。
4、憨帝司馬業 建興 4年。
東晉:317--4O2 共1O4年。歷十一帝,建都:金陵
l、元帝司馬睿 建武 6年。
2、明帝司馬紹 太寧 3年。
3、成帝司馬衍 咸和 17年。
4、康帝司馬岳 建元 2年。
5、穆帝司馬聃 永和 l7年。
6、哀帝司馬丕 隆和 4年。
7、廢帝司馬奕 太和 6年。
8、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 2年。
9、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 24年。
l0、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 22年。
ll、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 2年。

十六國:304--439 十六國建立可分前後二期:前期的政權有:蜀(成漢)、漢和前趙、
後趙、前燕、前秦、前涼。還有鮮卑拓跋部的『代』和冉閔的『魏』不在十六國
內。後期的政權有:後秦、後燕、南燕、北燕、後涼、南涼、西涼、北涼、西秦、
夏。此外還有『西燕』不在十六國內。
蜀: 303--347 共七個皇帝 建都:成都。
l、李 特 2年 2、李 流 l年。3、李 雄 30年 4、李 班 l年 5、李 期 3年
6、李 壽 5年 7、李 勢 5年。
前趙:304--329 匈奴 建都:平陽(山西臨汾) 歷五帝
l、劉 淵 6年 2、劉 和 l年 3、劉 聰 8年 4、劉l 傑 l年 5、劉 曜 l3年
後趙:319--352 歷7帝,羯族人,建都:襄國(河北邢台)。
l、石 勒 l5年 2、石 弘 l年 3、石 虎 l5年 4、石 世 l年 5、石 遵 l年
6、石 祗 ?年 7、冉 閔 3年。
前燕:357--37O 歷三帝,鮮卑族,建都:鄴(河北臨漳)。
l、慕容皝 15年 2、慕容儁 1l年 3、慕容暐 1l年。
前秦:351--394 歷六帝,氐族,建都:長安
l、符 健 4年 2、符 生 3年 3、符 堅 27年 4、符 丕 2年 5、苻 登 9年
6、符 榮 l年
前涼:313--376 漢族,歷7帝,建都:姑臧。
l、張 茂 5年 2、張 駿 22年 3、張重華 9年 4、張耀靈 l年 5、張 祚 3年
6、張玄靚 9年 7、張天鍚 l2年。
後秦:384--4l7 羌族,歷3帝,建都:長安。
l、姚 萇 8年 2、姚 真 22年 3、姚 弘 2年。
後燕:384--409 鮮卑族,歷5帝,建都:中山。
l、慕容垂 l3年 2、慕容寶 3年 3、慕容盛 3年 4、慕容熙 7年 5、高 雲 3年。
南燕:398--4lO 鮮卑族,歷二帝,建都:廣固(山東益都)。
1、慕容德 7年 2、慕容超 6年。
北燕:409--436 漢族,歷二帝,建都:昌黎。
l、馮 跋 22年 2、馮 弘 6年。
後涼:386--4O3 氐族,歷四帝,建都:姑臧。
1、呂 光 13年 2、呂 紹 l年 3、呂 篡 1年 4、呂 隆 1年。
南涼:397--4l4 鮮卑族,歷三帝,建都:樂都。
l、禿發烏狐 3年 2、禿發利鹿狐 3年 3、禿廢傉檀 13年。
西涼:4O0--42O 漢族,歷二帝,建都:敦煌。
l、李 暠 17年 2、李 歆 4年。
北涼:397--439 匈奴,歷三帝,建都:張掖。
1、段 業 4年 2、沮渠蒙遜 33年 3、沮渠牧犍 7年。
西秦:385--43l 鮮卑族,歷四帝,建都:金城(皋蘭)。
1、乞伏國仁 3年 2、乞伏乾歸 24年 3、乞伏熾磐 l6年 4、乞伏暮末 4年。
夏:4O7--43l 匈奴,歷三帝,建都:統葛(陝西橫山)。
l、赫連勃勃 19年 2、赫連 昌 4年 3、赫連 定 4年。

南北朝:
南朝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建都:建康(南京)
宋 42O--479年。共6O年八個皇帝。
一、武帝劉 裕 永初 3年。
二、少帝劉義符 景平 2年。
三、文帝劉義隆 元加 30年。
四、孝武帝劉駿 孝建 11年。
五、廢帝劉予業 永元 l年。
六、明帝劉 彧 秦始 8年。
七、後廢帝劉昱 元徴 5年。
八、順帝劉 准 升明 3年。
齊:479--5Ol,共23年,七個皇帝。
一、高帝肖道成 建元 4年。
二、武帝肖 賾 永明 ll年。
三、廢帝肖昭業 隆昌 l年。
四、廢帝肖昭文 延興 l年。
五、明帝肖 鸞 建武 5年。
六、東昏侯寶卷 永元 13年。
七、和帝肖寶融 中興 l年。
梁:502--557,共56年,四個皇帝。
一、武帝肖 衍 天監 48年。
二、簡文帝肖綱 大寶 2年。
三、元帝肖 繹 承聖 4年。
四、敬帝肖方智 紹泰 3年。
陳:557--589,共33年,五個皇帝。
一、武帝陳霸先 永定 3年。
二、文帝陳 倩 天加 7年。
三、廢帝陳伯宗 光大 2年。
四、宣帝陳 頊 太建 l4年。
五、後主陳叔寶 至德 7年。

北朝為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王朝。
北魏:386--534,共l49年,ll個皇帝。鮮卑拓跋氏,建都:盛樂(今內蒙和林格爾。)
l、道武帝珪 23年 2、明元帝嗣 15年 3、太武帝壽 28年 4、文成帝睿 14年
5、獻文帝弘 6年 6、孝文帝宏 29年 7、宣武帝恪 l6年 8、孝明帝詡 12年
9、孝庄帝子攸 3年 1O、節閔帝恭 1年 l1、安定王朝 l年。
東魏:534--550,共l7年,只有一個皇帝:孝靜帝善見,建都:鄴。
西魏:535--557,共23年,四個皇帝,建都:長安。
l、孝武帝修 2年 2、文帝寶炬 17年 3、廢帝欽 2年 4、恭帝廓 3年。
北齊:55O--577,共28年,五i個皇帝。高姓,建邱。
1、文宣帝洋 lO年 2、孝昭帝演 l年 3、武成帝湛 4年 4、後主緯 11年
5、幼主恆 1年。
北周:557--58l,共25年,五個皇帝,宇文氏,建都:長安
1、孝愍帝覺 l年 2、明帝毓 4年 3、武帝邕 l8年 4、宣帝贇 l年
5、靜帝闡 2年。

隋朝:58l--6l8 楊姓 建都:長安(西安)
一、文帝楊堅 開皇 24年。(文帝有二個年號:開皇58l--60O、仁壽60l--6O4)
二、煬帝楊廣 大業 12年。
三、恭帝楊侑 義寧 l年。
隋朝只有三帝,共37年。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長安
一、高祖 淵 武德 9年。
二、太宗世民 貞觀 23年。
三、高宗 治 永徽 34年。
四、中宗 顯 嗣聖 1年。
五、武則天 垂拱 21年。
六、中宗(復辟) 神龍 5年。
七、睿宗 旦 景雲 3年。
八、玄宗隆基 先天 43年。
九、肅宗 亭 至德 7年。
十、代宗 豫 寶應 17年。
十一、德宗 適 建中 26年。
十二、順宗 誦 永貞 l年。
十三、憲宗 純 元和 l5年。
十四、穆宗 恆 長慶 4年。
十五、敬宗 湛 寶歷 2年。
十六、文宗 昂 太和 14年。
十七、武宗 炎 會昌 6年。
十八、宣宗 忱 大中 13年。
十九、懿宗 漼 咸通 l4年。
二十、僖宗 儇 乾符 l5年。
二十一、昭宗 曄 龍紀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天佑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記載二十位,武周政權不計在內),統治唐朝29O年。

五代十國 9O7--96O
五代:
後梁:9O7--923,共16年。 朱姓 建希:汴梁
一、太祖全忠 開平 6年。
二、末帝友貞 乾化 11年。
後唐:923--936 共14年。 李姓 建都:洛陽
一、荘宗存勗 同光 4年。
二、明宗嗣源 天成 8年。
三、愍帝從厚 應順 l年。
四、廢帝從珂 清泰 2年。
後晉 936--946 共1l年 石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敬塘 天福 7年。
二、出帝重貴 開運 4年。
後漢 947--95O 共4年 劉姓 建都:汴梁
一、高祖知遠 天福 2年。
二、隱帝承佑 乾佑 2年。
後周 951--960 共lO年 郭姓、柴姓 建都:汴梁
一、太祖 威 廣順 3年。
二、世宗 榮 顯德 6年。
三、恭德宗訓 l年。
十國:
前蜀:9O7--925 建都:成都
一、王 建 12年。
二、王 衍 8年。
吳: 892--937 建都:楊卅
一、楊行密 15年。
二、楊 渥 3年。
三、楊隆演 lO年。
四、楊 溥 l7年。
楚: 896--95l 建都:長沙
一、馬 殷 35年。
二、馬希聲 2年。
三、馬希范 l5年。
四、馬希廣 3年。
五、馬希萼 2年。
六、馬希崇 l年。
閩: 897--946 建都:福州
一、王審知 4O年。
二、王延均 3年。
三、王 昶 4年。
四、王延義 4年。
五、王延政 3年。
南唐: 937--975 建都:金陵
一、李 升 7年。
二、李 璟 l9年。
三、李 煜 l6年。
荊南:9O7--96建都:荊州
一、高季興 22年。
二、高從海 20年。
三、高保融 l2年。
四、高保勗 l年。
五、高繼沖 l年。
南漢:9O5--97l 建都:廣州
一、劉 隱 12年。
二、劉  32年。
三、劉 玢 1年。
四、劉 晟 l6年。
五、劉 鋹 l3年。
吳越:893--978 建都:錢塘
一、錢 鏐 41年。
二、錢元瓘 lO年。
三、錢 佐 6年。
四、錢 倧 l年。
五、錢 俶 40年。
北漢:951--979 建都:太原
一、劉 崇 4年。
二、劉 鈞 l4年。
三、劉繼恩 l年。
四、劉繼元 1l年。
後蜀:933--965 建都:成都
一、孟知祥 l年。
二、盈 昶 3O年。

宋朝(分北宋與南宋)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趙姓,歷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義,太平興國,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禎,天聖,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 頊,熙寧,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國,在位25年。
九、欽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l279,共152年。歷九帝,趙姓。建都:臨安(杭州)。
一、高宗構,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隆興,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紹熙,在位 5年。
四、寧宗擴,慶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寶慶,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顯,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興,在位 3年。

元朝:l279--l368,共90年。歷十一帝.奇渥溫氏,建都:燕京(北京)。
一、世祖忽必烈,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鐵木耳,元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愛育萬拔力八達,皇慶,在位 9年。
五、英宗碩德八刺,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孫鐵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順帝阿速吉八,大順,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歷,在位 2年。
九、文宗圖鐵木耳,至順,在位 5年。
十、寧宗懿璘質班,至順,在位 l年。
十一、順帝托權鐵木耳,元統,在位36年。
明朝皇帝有的記載十位,天順未列入。
據明初官修《元史》記載,自成吉思汗建國迄元順帝出亡(l206--l368),通稱元朝。

明朝:1368--l644,共277年,歷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一、太祖元璋,洪武,在位3l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樂,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熾,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l0年。
六、英宗祁鎮,正統,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鈺,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鎮,天順,在位 8年。(復辟)
八、憲宗見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l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l6年。
十二、穆宗載垕,隆慶,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鈞,萬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l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啟,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檢,崇禎,在位17年。

李自成
大西
張獻忠,年號大順
南明
福王 朱由崧,年號弘光 Z}(n
唐王 朱聿鍵,年號隆武 g
桂王 朱由榔,年號永曆

清朝:l644--l9ll 共268年,歷十帝(入關前兩個皇帝:清太祖,年號天命和清太宗,
年號天聰不計在內)。滿族,愛新覺羅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臨,為順治,在位l8年。
二、聖祖玄燁,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歷,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顒琰,為嘉慶,在位25年。
六、宣宗旻寧,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為咸豐,在位1l年。
八、穆宗載淳,為同治,在位l3年。
九、德宗載湉,為光緒,在位34年。
十、溥 儀,為宣統,在位 3年。
中華民國
中華帝國
中華帝國皇帝 袁世凱,年號洪憲。

❼ 著名的中國古代的歷史事件

夏後殷抄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❽ 中國古代歷史有哪些大事件

1、塗山之會

禹在確立王權的過程中,又繼續征伐三苗。他統領眾多邦國君長,並以奉行天命自居,這表明他已掌握了最高的王權,取得了「夏後」的地位。經過激烈的戰斗,三苗戰敗了。這是一次規模較大的武力征伐,通過這些征伐活動,不斷加強了夏禹的王權。

禹在確立王權後,就在有崇氏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陽建立了陽城(河南登封縣告成鎮)作為都城。後又遷往陽翟(河南禹縣)。

為了鞏固王權,禹又沿潁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塗山(安徽蚌埠西郊懷遠縣境),大會夏、夷諸部眾多邦國和部落的首領,這就是「塗山之會」。

原來的眾多部落首領,到此時大都轉化成世襲貴族,分別成為各個邦國的君長。這次大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標志。

2、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3、張騫通西域

張騫出使西域又稱張騫通西域,指的是漢武帝時期希望聯合月氏夾擊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各國的歷史事件。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

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

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4、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

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5、靖康之變

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干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

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

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塗山之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巨鹿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騫出使西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巾起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靖康之變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歷史事件大全詳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