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有中國建國以後有過哪些軍事行動《分別具體介紹》
有!這些都是在建國一年以後進行的,但是那都是一些沒辦法的情況下才進行的《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就是,不過那也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安危。以下具體介紹,1、幫助越南政府抵抗美軍侵略。
2、防止美軍在越南建立親美政府,在中國南大門建立一個前進基地。
抗美援越其實應叫做援越抗美,叫法不同,意義也不同。
二次大戰後,越南分成南、北方。20世紀60年代,雙方不斷發生武裝沖突。從1965年3月上旬起,美國派出大批戰斗部隊開進越南,支持南方,反對北方。同時,美軍用飛機入侵中國領空,打死打傷中國軍民。3月12日、4月20日,中國政府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相繼發表聲明和通過決議,強烈抗議美國的挑□。同年10月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地空導彈、高炮、工程、鐵道、掃雷、後勤、船運等部隊,在越南北方擔負防空作戰、修建和維護鐵路、機場、公路、通訊設施、國防工程和掃雷等任務。
至1968年3月,先後派出的援越部隊共32萬餘人,最多一年達17萬餘人,共傷亡5270餘人,其中犧牲1070餘人。作戰2153次,擊落美機1707架,擊傷1608架。搶修鐵路設施1778處,新建改建鐵路577公里,修干線公路7條,1206公里,橋梁305座,涵洞4441座,建成機場兩座,碼頭九座,永備共事123個。海上掃雷42枚,面積201平方公里。同時,中國政府還無償向越南人民軍提供大量軍事裝備和作戰物資。其中飛機170架,艦船140餘艘,坦克500餘輛,汽車1.6萬余輛,火炮3.7萬余門,槍枝216萬余枝,子彈、炮彈12.8億余發等。此外還為越南培訓了軍事、技術人員6000餘人。在整個抗美援越戰爭中,中國政府從人力、財力、物力給予北越巨大的援助,僅物資援助折價就達200億美元。
《抗美援朝》介紹 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人民志願軍介入朝鮮戰爭,為援助朝鮮、保衛中國安全而進行的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激發了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為中國贏得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抗美援朝紀念日為10月25日。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立即出兵干涉。同一天,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美國提案,要求各會員國在軍事上給韓國以「必要的援助」〔蘇聯由於抗議新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而缺席〕。7月7日,聯合國安理會又通過了美國關於設立聯合司令部以統一指揮在朝鮮半島的各國部隊的提案。共有19個國家參戰(朝鮮,中國,韓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紐西蘭,法國,澳大利亞,泰國,菲律賓,希臘,荷蘭,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聯邦,盧森堡)。
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港登陸。10月1日越過「三八線」,19日攻佔平壤。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援朝部隊12個師赴朝參戰。戰爭持續了兩年九個月的時間。
❷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著名戰役有哪些
有柏舉之戰、長平之戰、巨鹿之戰、淝水之戰、薩爾滸戰役等。
1、柏舉之戰
柏舉之戰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吳王闔閭率領的3萬吳國軍隊深入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一說湖北漢川北)擊敗楚軍20萬主力、繼而佔領楚都的遠程進攻戰。
在戰爭中,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迴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
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快速取勝的成功戰例。
2、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
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占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戰場上的相持對峙局面對其不利,再加上廉頗用兵老道無懈可擊,遂用反間計。
趙王由於初戰失利,見無利可圖,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年輕氣盛的趙王遂要出擊,但廉頗堅守不出不聽趙王令,再加上秦國反間計,遂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見有機可乘,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3、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4、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並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5、薩爾滸戰役
薩爾滸戰役是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附近),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
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決定「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後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明軍除行動遲緩的李如柏一路敗退倖存外,其餘幾路被後金全殲。薩爾滸大戰以後金全勝、明軍大敗而結束。
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柏舉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巨鹿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平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淝水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薩爾滸戰役
❸ 請問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名的奇襲戰有哪些
桂陵之戰
戰國中期,齊、魏、燕、趙、韓、楚、秦七雄並立,征戰頻繁。公元前354年,魏國派大將龐涓率8萬精兵進攻趙國,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苦戰了一年,眼看就要撐不住了,急忙向盟國齊國求救。齊威王正欲向外擴張,於是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兵8萬去救趙國。
孫臏是兵聖孫武的後代,出生於齊國。他曾拜兵學家鬼穀子為師,與魏國大將龐涓是同窗好友。但龐涓做了魏國大將後,十分嫉妒孫臏的才能,將他騙到魏國施以臏刑(去膝蓋骨),欲使其永遠不能領兵打仗。後孫臏千方百計才逃出回齊國,並被齊威王重用。
孫臏終於得到一個向龐涓復仇的機會。但他並沒有急於與龐涓在戰場上相見。他勸田忌放棄領兵直趨邯鄲,與魏軍決戰的計劃,趁魏軍主力出兵在外,國內防務空虛之際,直搗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迫使遠在異國的魏軍「釋趙而自救」。等龐涓回兵時,中途予以截擊,這樣既救了趙,又能給魏國以沉重打擊,是一舉而兩得。
田忌採納了孫臏「批亢搗虛」、「圍魏救趙」的戰法,揮師直逼魏國軍事重鎮平陵(今山東定陶)。齊軍攻打平陵的行動並不堅決,龐涓也不急於回救,繼續竭盡全力攻克邯鄲。直到魏軍已佔領邯鄲,損兵折將急需休整時,孫臏才建議齊軍揮師直搗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萬火急命令龐涓統兵回救。龐涓接令後,不得不放棄邯鄲,拋棄輜重,晝夜兼程回師。孫臏判斷魏軍回師必經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立即率齊軍主力北上,在桂陵設下埋伏。當魏軍經長途跋涉行至桂陵時,以逸待勞的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龐涓隻身逃回魏國(一說被俘後放回)。
李牧(?—前229年),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李牧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以抵禦秦國為主。
趙國在公元前309年趙武靈王時期,下令國中「胡服騎射」,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軍事力量逐漸強大。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時期,匈奴各部落軍事力量逐步恢復強大起來,並不斷騷擾趙國北部邊境。趙王便派李牧帶兵獨當北部戍邊之責。
李牧常年駐守北部代郡、雁門郡(今山西代縣西北)邊境地區防禦匈奴。他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有力措施加強軍隊的戰鬥力,有效地防備了匈奴的侵擾,贏得士兵們的愛戴。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認為能乾的人為官,同時把收來的貨物,稅款掌握在自己的駐軍公署,充當士卒的日常開銷。其次,每日宰殺數頭牛采犒賞將士,優待士兵。第三,加緊練習騎馬射箭,重視警報系統,增設偵察人員。在軍事上,嚴明法規:「匈奴□入盜,急入收保,有敢捕虜者斬」(《史記·李牧列傳》)。所以匈奴每次入侵,嚴密的警報系統發揮威力,士兵迅速退回營壘固守,不敢擅自出戰。使匈奴擄掠無所得,趙國軍隊卻因此保存了實力,多年來在人員、物資上沒有多少損失,為以後的伺機反擊奠定了物質基礎。
但匈奴人卻認為李牧這是膽怯,就連趙國邊境上的士兵也認為自己的將軍是膽小害怕。趙王因此而責備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我行我素。終於激怒了趙王,把他召回,另派將領替代他。新任將領到職一年多,每當匈奴兵來犯,他都命令部隊出戰,往往受挫失利,損失傷亡慘重。使邊境地區不能按時耕種、放牧。於是趙王又請李牧復出,李牧閉門不出,堅持說自己有病,趙王一再懇請,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史記·李牧列傳》)。趙王答應了他。
李牧再次到邊境後,仍按原來的規約行事。幾年當中,匈奴來犯一無所獲,但始終認為李牧膽怯不敢出戰。戍邊的將士日日受到犒賞而不被使用,因此,都請求願與匈奴決一死戰。李牧看準了時機,准備經過挑選的兵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獲賞百金的勇士五萬人,優秀射手十萬人,全部組織起來加以訓練。並大縱牲畜,讓人民滿山遍野地放牧。
匈奴見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戰後,李牧佯敗,丟下幾千人給匈奴。單於聞之,率大軍入侵趙地,李牧則出奇兵,以兩翼包抄戰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軍,一舉殲滅匈奴騎兵十餘萬人。接著又乘勝滅檐襤、破東胡,降林胡,單於遠遠逃走。其後十多年,趙國北邊穩固,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為繼廉頗、趙奢之後趙國的最重要的將領。
由於李牧確保了趙國邊境的安全,使趙國君臣能無後顧之憂地對付強秦的兼並戰爭,實際上,藺相如、廉頗、起奢等人在政治軍事斗爭上的每一個勝利,都有李牧的協作支持在內。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領騎兵三萬,追到長城外。匈奴右賢王以為漢軍還離開很遠,一點也沒防備,在兵營里喝酒作樂,喝得酩酊大醉。
衛青在夜色的掩護下,急行軍六七百里,包圍了右賢王。漢兵從四面八方沖進匈奴營地,打得匈奴部隊四面逃竄,亂成一團。右賢王的酒剛剛驚醒,要抵抗已來不及了,只好帶著他的幾百個親信脫身逃走。
這一仗,衛青的人馬一共俘獲了一萬五千多個俘虜,其中匈奴的小王十多人。
匈奴的左右賢王,只比單於低一級。這次戰爭,右賢王全軍覆沒,對匈奴單於是一個很大打擊。
漢武帝得到捷報,立刻派使者拿著大將軍印,送到軍營,宣布衛青為大將軍,連他的三個還沒有成年的兒子也封為侯。
衛青推辭說:「我幾次打勝仗,都是部下將士的功勞。我那三個孩子還都是娃娃,什麼事都沒干過。要是皇上封他們為侯,怎麼能夠勉勵戰士立功呢!」
漢武帝經他一提醒,就封了衛青部下的七名將軍為侯。
第二年,匈奴又來進攻。漢武帝又派衛青率領六個將軍和大隊人馬去對付匈奴。
衛青有一個外甥,叫霍去病,那時候才十八歲,非常勇敢,又會騎馬射箭,這次也跟著衛青一道去打匈奴。
匈奴聽到漢軍大批人馬來進攻,立即往後逃走。衛青派四路人馬分頭去追趕匈奴部隊,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敗。衛青自己坐鎮大營,等候消息。
到了晚上,四路兵馬都回來了,沒有找到匈奴主力,有的殺了幾百個兵士,有的連一個敵人也沒有找到,空著手回來了。
霍去病還是第一次出來打仗的小夥子,才做了個校尉。他帶領了八百名壯士,組成一個小隊,去找匈奴部隊。他們向北跑了一陣,一路上沒瞧見匈奴兵士,一直趕了幾百里路,才遠遠望見匈奴兵的營帳。
他們偷偷地繞道抄過去,瞅准一個最大的帳篷,猛然沖了進去。霍去病眼明手快,一刀殺了一個匈奴貴族。他手下的壯士又活捉了一個。
匈奴兵沒有了頭兒,四處奔逃,八百個壯士追上去又殺了兩千多匈奴兵,才趕回大營。
衛青在大營正等得著急,只見霍去病提了一個人頭回來,後面的兵士還押了兩個俘虜。經過審問,才知道這兩個俘虜,一個是單於的叔叔,一個是單於的相國,那個被霍去病殺了的還是單於爺爺一輩的王。
十八歲的霍去病第一次參加作戰,就逮住了匈奴的兩個將官,這功勞可真不小。戰斗結束,被封為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又封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進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馬跟匈奴接連打了六天,匈奴兵抵擋不住,向後敗退。霍去病和他的騎兵越過了燕支山(在今甘肅永昌縣西),追擊了一千多里地。那邊還有不少是匈奴的屬國,像渾邪(在今甘肅省境)、休屠(在今甘肅武威縣北,屠音tú)。漢兵到了那裡,俘虜了渾邪王的王子和相國,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一種銅像)也拿來了。
漢武帝為了慰勞霍去病,要替他蓋一座住宅。霍去病推辭了。他說:「匈奴還沒消滅,哪兒顧得上安家呢!」(文言是「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為了根除匈奴的侵犯,到了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經過充分准備之後,再次派衛青、霍去病各帶五萬精兵,分兩路合擊匈奴。
衛青從定襄郡出塞,穿過大沙漠,行軍一千多里,匈奴的伊穉邪(穉音zhì)單於親自率領精兵嚴陣對抗。雙方展開了一場大會戰。激戰到夜幕降臨的時候,沙漠上突然颳起一陣狂風,夾著砂礫,吹得天昏地黑。衛青頂著狂風,冒著撲面的砂礫,命令騎兵分左右兩翼夾攻。伊穉邪單於招架不了,帶了幾百騎兵向北突圍逃去。衛青一直追到寘顏山(古山名,今蒙古高原杭愛山南面的一支、寘音tián)下的趙信城,匈奴兵已經逃空,城裡貯存了不少糧草。衛青讓兵士們飽餐了一頓,把多餘的積糧燒了,才勝利回師。
另一路,霍去病也橫越大沙漠,前進兩千多里,大破匈奴左賢王的兵馬,一直追到狼居胥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五原西北黃河北岸;一說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在那裡立了一塊石碑留作紀念。
這是漢朝規模最大、進軍最遠的一次追擊。打那以後,匈奴撤退到大沙漠以北,沙漠南面就沒有匈奴的王庭了。
❹ 中國歷史的重大戰爭
鴉片來戰爭:中國近代自史上一共有兩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兩次鴉片戰爭使舊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抗日戰爭:從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開始,由日本帝國入侵中華民國引發的戰爭,主戰場在中國大陸,兩國軍隊鏖戰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國的勝利而告終。
人民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期間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餘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❺ 中國歷史各朝代的軍事特色 越詳細越好,允許粘貼
唐朝 初期恢復府兵制,較隋朝更為完備。府兵為基本的常備軍,平時隸屬於皇帝的12衛和皇太子的東宮6率。每衛設大將軍1人、將軍2人,每率設率1人、副率2 人。平時負責管理府兵輪番宿衛諸事,戰時經皇帝任命,率領從各府調集的府兵出征。即「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新唐書□兵志》)重要軍機大事由政事堂舉行的宰相會議輔佐皇帝商決。尚書省的兵部,主要負責武官的考核、任免,軍隊的編制、簡點和輪番,以及圖籍、廄牧、甲仗的管理等。
太宗時整頓府兵制度,12衛各領40~60府。鷹揚府恢復驃騎府、車騎府的舊名,不久又改為折沖府,「因地立稱」,分別冠以所在地名。府分上、中、下:上府為1200人,中府為1000人,下府為 800人。全國最多時共設a府,府兵約60萬人,主要分布於政治中心地區的關內、河東、河南及鄰近諸道,旨在「居重馭輕」(《陸宣公奏議》卷八),「舉關中之眾以臨四方」(《玉海□兵制》)。
折沖府為府兵的基本組織單位。每府置折沖都尉 1人,左右果毅都尉各1人,長史、兵曹、別將各1人,下轄4~6團。每團200人,設校尉,轄2旅。每旅設旅帥,轄2隊。每隊設隊正,分為5火。每火10人,有火長。每隊、每火的裝備,如馬、馬具和鍤、斧、鉗、鋸等,均有定數。府兵自用的武器、裝具和征途所需糧食皆自備。馬匹不足,由官府供給。平時訓練在冬季進行,由折沖都尉率領本府兵馬習戰。
府兵的調遣、指揮權屬於朝廷。凡發兵10人以上,除緊急情況外,都要有尚書省、門下省頒發的皇帝「敕書」和銅魚符,州刺史與折沖都尉勘契乃發。府兵每年需輪流到京師宿衛,稱上番。由兵部依各府離京師遠近,確定上番的次數,每次1月,平均每年在役可達3月左右。部分府兵被派遣到沖要地區戍守,一般為1年一次。
府兵的來源,主要是從自耕農和地主中挑選,後來則漸以貧苦農民充役。按照規定,「三年一簡」,即3年徵一次兵。凡20歲以上的健壯丁男,都是簡點對象。簡點標准,以資財、材力、丁口三者為據,「財均者取強,力均者取富,財力又均先取多丁」(《唐律疏議□擅興》)。一般21歲入役,61歲出軍,實為終身服役。後來,征戰益多,勛賞不兌現,社會地位下降,地主也漸漸厭惡當兵,特別是「番役更代多不以時」,土地兼並嚴重,均田制逐步廢壞,軍資無所依靠,府兵乃紛紛「亡匿」、「耗散」。玄宗時,下令將服役期減少至15年,自25歲起服役,40歲乃止;又將「三年一簡」改為「六年一簡」(《新唐書□兵志》),但都未實現,以致折沖府無兵上番。天寶八年(749),被迫停止上番,折沖府從此名存實亡。
由於府兵制日趨敗壞,唐初即存在的募兵制便逐漸興盛。從開元十年(722)起,大規模召募壯士充宿衛。開元十二年,更名為 騎。次年, 騎達12萬人,分隸於12衛,每衛1萬人,又分為6番,輪流上番服役。平時近營為堋,教閱弓弩,免除賦役,資糧由官府供給。 騎多是被強迫入募和已逃亡再來應募的折沖府衛士,實際上是攤派兵役,其重要變化是由盡義務變為受僱傭。 騎自始就很衰弱,其召募亦無定製,前後只維持20餘年。
唐初,駐防京城和宮廷的部隊統稱禁兵或「天子禁軍」。從12衛府輪番調來宿衛京城的府兵,稱南衙禁兵。單獨組建、駐防宮城北門的禁兵,稱北衙禁兵。他們最初是從跟隨李淵起事的軍人中簡選3萬人組成,稱為「元從禁軍」(《新唐書□兵志》),系父子相代,專事宮城宿衛。以後,太宗又從中選善騎者百人,供戍衛、田獵之用,號「百騎」。另置北衙 7營,選驍壯者,於玄武門左右屯營,號「飛騎」。高宗時,置左、右羽林軍。武則天時,改「百騎」為「千騎」;中宗時,改「千騎」為「萬騎」,分左、右營;玄宗時,增左、右龍武軍;肅宗後,也多有更易。禁兵一般是召募來的,歷來驕惰怯弱,後受宦官控制,更加腐敗。但是,唐朝後期主要靠禁兵維持殘局。
唐初,駐防邊境的軍事機構稱鎮、戍。鎮與戍均有上、中、下之分。上鎮 500人、中鎮300人、下鎮300人以下,每鎮設鎮將、鎮副各 1人。上戍50人、中戍30人、下戍30人以下,每戍設戍主、戍副各 1人。此外,在少數地方,大者設軍,小者設守捉,各設使和副使統領,有的由州刺史兼任使職。地方兵中多為各地輪番到邊境戍守的戍卒,稱「防人」,3年一代,自備資糧;另有少數召募來的兵,稱「防丁」或「丁防」。玄宗時,在戍卒中召募能更住 3年者,官給賜物;後又召募長期從軍的健兒,稱「長征健兒」,資糧等均由官給,稱為「官健」,是由國家供養的職業軍人。後期,地方藩鎮的軍人主要是這類「官健」。從武則天時期起,北邊部分州還建立一些民眾武裝,稱團結兵,其他地區也有土鎮、土團、團練等。團結兵一般是「選丁戶殷贍,身材強壯者充之」(《唐六典□尚書兵部》)。官府給予身糧、醬菜,免其徵賦。主要任務是配合軍隊防衛邊疆。他們由州刺史或節度使統轄。
唐朝還制定了比較完備的軍事法律,如《衛禁律》、《擅興律》、《捕亡律》、《宮衛令》、《軍防令》、《兵部式》、《兵部格》,對軍人的職守、賞罰等有較詳細的規定,凡違犯了「令」、「式」中的有關規定,就要依「律」、「格」給予懲處。
唐末,各節度使控制地方政權,憑藉其擁有的土地、人丁、財賦,豢養大批軍隊,與朝廷抗衡,改變了「內重外輕」的態勢。安史之亂以後,割據日甚,以致「方鎮相望於內地,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矣」(《新唐書□兵志》)。
宋朝
毛澤東在讀《宋史·太宗本紀》時,對於宋太宗在征服北漢,乘平定中原之勢,北伐契丹,
結果因兵馬長期作戰,疲憊不堪,在高深河被遼軍擊敗,宋太宗負箭傷而歸,在此處內容天
頭上的批註是〖HTH〗「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
之的辦法
,宋人終不省。」〖HT〗(《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
頁)在
毛澤東眼裡,宋太宗即「不知兵」,政治上也是平庸之輩。元代史家在編修《宋史》時,對
宋太宗大加稱贊的同時,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之處,認為宋太宗〖HTH〗「帝沉謀英斷,慨然
有削平天下之志。……帝以慈儉為寶,服瀚濯之衣,毀奇巧之器,卻女樂之獻,悟畋游之非
。絕遠物,抑符瑞,憫農事,考治功。講學以求多聞,不罪狂悖以勸諫士,哀矜惻怛,勤以自勵,日晏忘食」。〖HT〗對此,毛澤東在該處無頭上的批語是「但無能」。
一個朝代,沒有什麼建樹,沒有什麼名將,流傳下來的是靠一個批寡婦救朝廷(不是看不起楊門女將),說明此朝無功可建,無章可表呀!
元朝軍事防衛分為兩大系統,即戍衛京師(大都和上都)的宿衛系統和鎮守全國各地的鎮戍系統。宿衛軍隊由諸國人之勇悍者聚為親軍宿衛,而以其人名曰:欽察衛、康里衛、阿速衛、唐兀衛(《經世大典·序錄·軍制》,《元文類》卷41)。因此,屬於宿衛系統的軍隊是由切薛軍和侍衛親軍構成。切薛是蒙古語(kesig)的音譯,由突厥語kezik演變而成,輪流值宿守衛的意思,指蒙古和元朝的禁衛軍。元朝建立後,保留了成吉思汗創立的四切薛輪番入侍之制,用他們列值禁庭以充護衛侍從,常額在萬人以上,由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至元十六年,詔立後親衛軍都指揮司,設使副簽事,統選兵萬人。這樣元朝宿衛系統則有左、右、前、後、中諸衛,設親軍都指揮使統領五衛。元世祖時,四位切薛長安童、月赤察爾、忽都答爾、玉昔帖木爾,在朝廷內曾擔任過最重要的官職,如中書右丞相、知樞密院事、中書平章政事、御史大夫等要職。
元朝的大都和皇城的一般軍事防務改由五衛親軍擔負,受皇帝或親信大臣直接節制。到元朝末年,先後置30餘衛,衛設都指揮使或率使,品秩與萬戶相當(正三品),隸屬於樞密院。進入內地的色目人軍隊,由於戰鬥力較強,相當一部分人被編入侍衛親軍。
鎮守全國各地的鎮戍軍,其布局是:稱作腹里的河北、山東、山西主要由蒙古軍和探馬赤軍戍守。探馬赤軍是從各千戶、百戶和部落中揀選出來的士兵,組成精稅部隊,在野戰和攻打城堡時充當先鋒,戰事結束後駐扎鎮戍被征服地區。華北、陝西、四川等地由各地區的蒙古軍都萬戶府(都元帥府)統領的蒙古、探馬赤軍戍守。南方以蒙古軍、漢軍(金朝降軍和蒙古政權、元廷在華北簽發的軍隊)、新附軍(南宋降軍)相參駐戍。防禦重點是臨江沿淮地區(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某一方面有警時由行樞密院統領;平時日常事務歸行省統轄,但調遣更防等重要軍務仍受樞密院節制。全國兵馬總數只有皇帝和樞密院蒙古官員知道,行省兵馬數也只有為首的蒙古官員知道。忽必烈即位之後,其制度漸趨完備。a
軍卒的來源,在漢地江南是採取從固定的軍戶中簽發的辦法。軍民分戶的制度早在蒙哥汗二年(1252年)大規模籍戶時已有明確區分,進入內地的大多數蒙古人戶及被收編的金、宋降軍之家,皆以軍戶著籍。此外還有一些漢族或其他各族人戶陸續被新簽為軍戶。如遼東的契丹軍、女直軍、高麗軍,雲南的寸白軍和福建的畲軍等,則皆不也戍他方,蓋鄉兵也(《經世大典·序錄·軍制》,《元文類》卷41)。軍戶種田,可免稅糧四頃,稱為贍軍地
元代漠北草原和漠南的蒙古人,仍過著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戰時出征,平時便屯聚牧養。蒙古民戶按千戶、百戶、十戶(也稱牌甲)的十進制組織,在指定的牧地范圍內游牧居住,由各級那顏(官人)管轄,上下級有嚴格的領屬關系。千戶、百戶、十戶是嶺北行省境內基本的地方行政單位,又是軍事組織單位。1217年,成吉思汗命木華黎攻金,從漠南的兀魯兀、忙兀、札剌亦爾、弘吉剌、伊奇烈思五個部落的千戶、百戶中,挑選矯捷有力的士兵組成五投下探馬赤軍。這支部隊充當先鋒,頗立戰功,駐屯中原。窩闊台汗時,命搠思蠻(又譯綽兒馬罕)出征波斯,作探馬赤軍留在該地鎮戍。也速失爾征高麗,留駐高麗作探馬赤軍鎮守。在元一代,始終保持著探馬赤軍的建制。在發動戰爭時,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無眾寡盡簽為兵(《元史》卷98《兵志》一)。戰士的裝備一律自備,沒有固定的軍餉。蒙古軍和蒙古探馬赤軍一般不設達魯花赤,隸屬於該奧魯當役軍士所在的萬戶、千戶之下。奧魯的主要職責,一是從軍戶中調發丁男當軍應役,並及時起征陣亡軍人的戶下弟男承替軍役,彌補軍隊缺員。二是負責按時為本奧魯調發的當役軍人置備鞍馬、器杖、盤纏等軍需。漢軍奧魯由所在地區的管民官兼領。新附軍未設奧魯。其他各族軍隊除特殊情況外,在元帥府、萬戶府、千戶所都設達魯花赤以監軍務,品秩與元帥、萬戶、千戶相同。萬戶、千戶、百戶分上、中、下三等。萬戶佩金虎符,符跌為伏虎形,首為明珠,有三珠、二珠、一珠之別。千戶佩金符,百戶佩銀符。以上是元代軍隊編制、軍隊管理和軍隊任職的簡單情況[附圖:元軍甲胄〕
元朝軍事防衛除上述宿衛系統和鎮戍系統的兩大系統外,還有不出戍其他地方的鄉兵,如上述的寸白軍、畲軍、契丹軍等。應募而集的軍隊名曰答剌罕軍此種軍隊不給軍餉,不編入軍籍,是散兵游勇,助聲勢虜掠以為利者也
(蘇天爵《元文類·軍制》)。還有以兵士所掌握的技術而命名的軍隊,如曰炮軍、弩軍、水手軍等
明朝改革元朝軍事制度,創立了獨具特色的衛所制:皇帝獨攬軍事大權,全國要地設立 衛所,軍丁世代相繼,給養仰賴屯田。此制在維護明朝 君主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統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軍隊的統轄與衛所制 朱元璋統一全國後,採納劉 基建議,立軍衛法,在全國建立衛所,控扼要害。中央設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1380)改為五軍(即中、左、右、前、後軍)都督府,為最高軍事機關,掌管全國衛所軍籍。征討、鎮戍、訓練等則聽命於兵部。遇有戰事,兵 部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領兵官,發給印信,率領從衛 所調發的軍隊出征。戰爭結束,領兵官繳印於朝,官軍各回衛所。這種統軍權與調軍權分離和將不專軍、軍不私將的制度,旨在保證皇帝對全國軍隊的控制。在地方,設都指揮使司(簡稱都司),置指揮使,為地方統兵長 官。都司之下,在沖要地區的府(含直轄州)、縣(州)置衛或設所。一般衛由衛指揮使率領,轄5個千戶所,共 5600人;千戶所由千戶率領,轄10個百戶所,共1120人, 百戶所由百戶帶領,轄2個總旗,共112人;總旗轄5個小 旗,共50人;小旗10人。洪武二十六年(1393),定全國都 司、衛所,共設都司17個、行都司3個、留守司1個、內外衛329個、守御千戶所65個。兵額最多時達270餘萬人。
以下是明朝的軍事領導制度。
以中央軍事領導機關來說,起義時期,朱元璋以都元帥身份自主行樞密院事,親自指揮全盤軍事,以後,改行樞密院為大都督府,設大都督一人,名義上是「節制中外諸軍事」,其實,一切大小軍政,包括軍官任免、軍隊調遣、戰役指揮、戰略考慮等,都由都元帥決定,大都督府不過是主持後勤給養。軍丁軍戶管理、考績、馬政等日常事務。大都督當然也要統軍作戰,但只能奉命進止,不許擅作主張。當時,朱元璋在行中書省內設戶、禮、刑、工四部,獨不設吏、兵二部,正說明人事和軍事大權不容假借於人。即使如此,到吳元年(公元1364年)還是對此作了部分的調整,雖然仍保留大都督府,但裁免去大都督一職不設,改設左、右都督、同知都督、副都督、僉都督若幹人,均為大都督府的長官。很顯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眾設多官而分其事權。
明王朝建立後,在中書省下的六部已有兵部,這對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來說,是實不可少的。明初,將原來由大部督府掌管的武官任免、考績、蔭襲、軍隊的訓練、後勤給養、軍丁軍戶管理等軍事行政工作劃歸兵部掌管,大都督府僅保留統率全國軍隊的職權。
到洪武十三年(公元1680年),在撤廢中書省的同時,朱元璋也宣布徹底改組大都督府,將大都督府分設為前、後、中、左、右五軍都督府。中書省和大都督府的同時大變動,是當時明王朝中央軍政制度大改組的兩翼,其重要意義實不相上下。當時還規定,五軍都督府互不統轄,應該分別與兵部直接聯系工作,而統一奏請皇帝裁定。每一個都督府內又都設有一小群都督,計有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副都督等,俱為負責官員,由朝廷指定各都督府分別統率全國各都司、衛、所,不得隨便變動。至仇,統軍的部門便一分而為五,領導人更是由一個增加到好幾十個。任何統軍的都督都絕不可能率本部軍兵與朝廷對抗了。
其實,任何一個都督府及其中的任何一個都督,連率領本部軍兵的權力也是沒有的。因為明王朝還規定: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五軍都督府有統軍之權而無出兵之令。有軍事行動時,兵部奏請委派某一都督府某一都督率兵出戰,而分調其他各都司、衛、所的兵丁歸其指揮。軍事行動結束,將帥即歸回原都督府,兵丁歸回原工所建制。這種體制顯然是為了防範軍權旁落,是為了對將帥們的職權有意掣時,其必然結果是,要付出大大削弱自己軍事威力的代價。
明代軍隊的建制
明代設在地方統率軍隊的部門分為都指揮使司、衛、所三級。
都指揮使司又叫都司,是負責一個地區統率軍隊的領導性機關,轄有若干個衛和所。都指揮使司是省一級「三司」之一,設都指揮使一人,都指揮同知二人,都指揮僉事四人,還根據需要設置若干僚佐胥吏。全國各個都指揮使司分別轄屬五軍都督府領導。
看下鏈接更詳細。
清朝
中國清朝(1644-1911)是以滿族上層為主體建立起來的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封建經濟高度發展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一步強化並走向衰敗的時期。它經歷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的封建社會和以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個歷史階段。其軍事制度既因襲歷代王朝的舊制和本民族的傳統,也受到西方的影響。至清末,許多近代軍事制度已逐漸建立和發展起來。
清朝前、中期,兵權主要控制在皇帝手中。雍正時設軍機處,以親信充任軍機大臣,「掌軍國大政,以贊機務」(《清史稿?職官》),凡用兵大事皆由其承皇帝旨意辦理。中央設兵部,名義上是全國最高軍事機關,實則」不過稽核額籍考察弁員而已「(《歷代職官表》卷十二)。光緒三十二年(1906),兵部改為陸軍部,始有統率全國軍隊的權力,後又增設海軍部,但軍機處的權力仍重。到宣統三年(1911),改責任內閣,另設軍咨府,以秉承詔命,襄贊軍謀,軍機處遂廢。
八旗兵和綠營兵
八旗兵以鑲黃、正黃、正白、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等八種旗幟為標志。「旗」本為滿族「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兼有掌管軍事、政治、生產三個方面的職能。凡旗人男丁皆可為兵,平時生產,戰時打仗。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八旗各有旗主,皆為世襲,旗兵為其私有。太祖努爾哈赤初定旗兵編制,每300人為1牛錄,領兵官稱牛錄額真;5牛錄為1甲喇,領兵官稱甲喇額真;5甲喇為1固山,領兵官稱固山額真;共領7500人,是為1旗。以後牛錄數量增加,旗數未變。太宗時增設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至此共有24旗。入關以後,清廷雖仍沿用以旗統兵的制度,但八旗兵已成為完全不事生產的軍事和政治組織,分為京營八旗和駐防八旗兩種,直屬於國家而不再歸旗主私有,牛錄、甲喇、固山各領兵官也都依次使用佐領、參領、都統等漢語稱謂。京營八旗亦稱禁旅八旗,分為郎衛和兵衛。郎衛是從正黃、正白、鑲黃等所謂上三旗的滿、蒙族人中挑選組成的親軍營,負責侍衛皇帝和宮廷,歸領侍衛內大臣統轄。兵衛負責拱衛京師,主力有驍騎、前鋒、護軍、步軍等營,還有選自各營、裝備精良的士兵組成的健銳營、火器營、虎槍營、神機營等。除驍騎營歸八旗都統直轄外,其餘分置總統和統領統率。駐防八旗,由鑲白、正紅、正藍、鑲藍、鑲紅等所謂下五旗擔任,分駐全國沖要城鎮,以畿輔、東北、內蒙古為最多,作為鎮懾地方的武力,分由各地將軍、都統、城守尉統率。八旗兵為世兵制,在16歲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選。「余丁」和不滿16歲的「幼丁」,可以挑補為養育兵,即預備兵。
綠營兵是參照明朝軍衛制度改編和新招的漢兵。以綠旗為標志,以營為建制單位,因而得名。有馬兵(亦稱騎兵)、步兵、守兵之分。馬兵、步兵亦稱戰兵。沿江、海設有水師。綠營兵籍,皆注於冊,由兵部管理。「騎兵拔於步戰兵,步戰兵拔於守兵,守兵拔於余丁,無余丁乃募於民」(《乾隆大清會典》卷六十七)。將官歸兵部選任,「凡直省武職副將以上,列名具疏請補,參將以下,按月升選」(同上書卷六十)。綠營僅有極少數駐京師,稱巡捕營,隸屬八旗步軍營統領。其餘分屯各省,依所轄地域之大小、遠近、險要和人口的多少確定兵額,列汛分營,「以慎巡守,備徵調」。綠營兵以「鎮」為基本單位,作為全國各大鎮戍區的基礎,設總兵1員,為鎮的主將。在總兵之上設有提督,用以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各鎮總兵;又有巡撫,其兼提督者有權節制各鎮。在巡撫提督之上,又設總督,用以節制一省或數省區域內的巡撫、提督和總兵,為該區域的最高軍事長官。各鎮綠營兵按協、標、營、汛編制。總督、巡撫、提督和總兵,都各有直屬親兵,統稱本標,分稱總督標、巡撫標、提督標、總兵標。標轄2-5營,分稱中、左、右、前、後營,居中鎮守,以備徵調。凡副將所屬之兵稱協,是協守要地的部隊,按防守地的重要程度編配數十至千餘人規模不等的營,以守備地名命名,由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分別統領。次要地區設汛。每汛數人至數十人不等,由千總、把總統帶。自提督以下,僅有統兵權,而無調兵權,其軍令寄於總督和巡撫,兵權歸於中央。遇有徵伐,皇帝另簡經略、參贊大臣統兵,調集各地綠營出戰,事畢即解大臣兵柄。
八旗兵和綠營兵都實行薪給制,按年或月發一定的銀餉和米糧。武器裝備主要有弓箭、刀矛等冷兵器,炮、鳥槍、銃槍、抬槍及火箭(見中國古代火箭)、火球、火罐、噴筒等火器,此外還有雲梯、藤牌、鹿角等。八旗兵的薪餉和武器裝備均優於綠營兵。
勇營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八旗兵與綠營兵已腐敗不堪用。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爆發,清廷諭令各省舉辦團練「助剿」。曾國藩在湖南募團丁為官勇,訂營哨之制,糧餉取自公家,稱湘勇或湘軍,是鄉團改勇營之始。繼之,又有仿湘軍制度建立的淮軍和各省勇營。及戰事既畢,除曾國藩直轄的湘軍和其他一部分勇營遣散外,各省險要處仍以勇營留屯,稱為防軍。防軍之外,又有練軍。它從綠營選練而來,其營制餉章也全仿湘軍,任務與防軍同。這樣,自同治至光緒中日甲午戰爭結束時,防軍與練軍成為清朝的主要武裝力量,它們的營制皆源自湘軍。湘軍以營為基本建制單位,500人為營,營轄4哨,哨轄8隊,分由營官、哨官、什長率領,從兩營至數十營設統領。兵必自召,將必自選,訓練、指揮自主,糧秣薪餉自籌。每營只服從營官一人,每軍只服從統將一人,營、軍彼此獨立,互不統屬,都只服從曾國藩,兵部無權管轄。湘軍制度之盛行,成為清朝兵制的一大變革。從此,「兵為將有」,中央兵權移於將帥。這個時期,清軍的武器裝備和訓練制度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清廷在一部分洋務派官僚的主持下,購買和仿製洋槍洋炮輪船鐵艦,僱用外籍教習和顧問,舉辦武備學堂,開始採用西式武器和操典訓練軍隊,並建起了近代海軍。但是,這種變化既是初步的,又是畸形的。舊有的大刀、長矛並未廢除,集兵方式沒有改變,軍隊建制仍維持勇營制和其他舊的組織形式。軍隊的主要新式武器和教習都依靠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這反映了清軍的近代化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點。
新軍
1894年,清廷在甲午戰爭中慘敗,湘軍、淮軍、防軍、練軍又相繼腐敗不堪用,於是又有「新建陸軍」、 「自強軍」代之而起。因其武器裝備全用洋槍洋炮,編制和訓練盡仿西方軍隊,故稱新軍。《辛丑條約》簽訂後,清政府決定進行軍事制度改革,在中央設練兵處,在各省設督練公所,並計畫在全國編練新軍36鎮。以北洋新軍作為中央軍(亦稱國軍),以各省新軍為地方軍,將原有的防軍、練軍和其他舊軍(旗兵除外)汰弱留強,一律改為巡防營。新軍以鎮為基本建制單位,每鎮官兵定額12512人,由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種組成,設統制率領。鎮下分協、標、營、隊、排、棚,分由協統、標統、管帶、隊官、排長和正、副目率領。平時以2鎮為1軍,戰時則根據情況,或以3鎮為1軍,或合數軍為 1大軍,由總統或軍統率領。新軍的中、下級軍官多為國內武備學堂畢業生充任,間有少數學習軍事的留學生。集兵方式採用募兵制,在體格、嗜好及文化程度上有嚴格規定。新軍的品德教育以「忠義要旨」為中心,技術訓練「以實用易學為主」。清政府本想通過軍事制度改革收回全國兵權,但召募、發餉等操於將帥手中,武器裝備有賴於外國,軍隊的私屬性質毫無變更。至宣統末年,新軍只練成13鎮(另說14鎮),由於辛亥革命爆發,便隨清亡而終。
❻ 初二歷史: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採取了哪些重大的政治和軍事行動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期間共殲滅國民黨軍625萬餘人,摧毀了國民黨各級反動政權,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
1948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動戰略決戰。歷經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淮海戰役等三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實力快速縮減,節節敗退。
1949年9月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開幕,會議通過帶有臨時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並決定改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北京。
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把土地分給農民,增加人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支持,
❼ 中國歷史: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聯軍侵犯中國。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
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7)中國歷史的軍事行動擴展閱讀:
1900年8月15日,經過兩天的激戰,八國聯軍攻下北京各個城門。清兵、義和團在京城各處與侵略者展開激烈的巷戰,仍無法阻擋八國聯軍的鐵蹄。15日晚,美軍在正陽門上架起大炮。
幾聲炮響,大清門(民國時改稱中華門,於1959年擴建天安門廣場時拆除)、天安門被次第炸開。紫禁城城門毫無遮攔地暴露在侵略者面前。就在紫禁城被攻陷的當天清晨,慈禧太後帶著光緒皇帝倉皇逃出京城。
城破之後,八國聯軍在午門廣場進行了一場「國際大閱兵」。英美俄日等國的侵略者們,穿著不同的軍裝,舉著不同的國旗,喊著不同的口號,全副武裝,列隊走過午門廣場。
簡短的閱兵儀式後,紫禁城的大門在禮炮聲中轟然打開,侵略者的隊伍浩浩盪盪開進了紫禁城。八國聯軍以征服者的姿態,完全接手了北京城。此後,京城百姓經歷了一年的亡國歲月。
為了滿足軍士的貪婪,各國將領允許士兵在北京城無所顧忌地燒殺搶掠三日。古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蹂躪和摧殘。地安門至西安門的房屋被焚毀殆盡,前門至東四牌樓也是滿目荒涼。
八國聯軍不僅放火燒房,還破壞了許多精美的建築物。英軍將天壇偏殿改為磨坊,法軍將內務府大高殿的門座、殿宇亭座和門窗拆毀。先後駐扎過俄軍和英軍的頤和園也無法倖免。
京城百姓也遭到了八國聯軍的殘忍屠殺,僅在庄王府一處,就有1700多名義和團團民被屠殺。一次,法軍在一條死胡同里足足射擊了10分鍾,直至不留一人後才罷手。
時人記錄北京城「死屍遍地,腐爛熏蒸,慘難寓目。」許多清朝官員舉家自戮,「各處朝衣朝冠之男屍,補服紅裙之女屍,幾於觸目皆是。」
怡親王被某國軍隊俘虜,被命令為士兵洗衣服,不但勞作極為繁重,而且還經常餓肚子,不堪受辱的怡親王最終選擇自盡。
戶部尚書崇綺在城破之前隨榮祿逃到保定府,當他聽說妻子率領全家自殺後,萬念俱灰,自縊身亡。
王公貴族之家尚且如此,平民百姓的境遇就更加悲慘了。城破之後,北京大街小巷回盪著婦女的慘叫和洋兵的淫笑。
時人記載,聯軍「將其所獲婦女不分良賤老少,盡驅諸裱褙衙門」,「作為官妓」,任聯軍「入內遊玩,隨意奸宿。」
當時傳說「黑兵」見了女人就像發瘋一樣。許多婦女聽到槍響就投井,以至於一口井中曾打撈出五六具屍體。
八國聯軍對北京城的劫掠,不但是北京人心中無法彌合的創痛,也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恥辱的一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❽ 中國古代都有那些著名戰役
有柏舉之戰、長平之戰、巨鹿之戰、淝水之戰、薩爾滸戰役等。
1、柏舉之戰
柏舉之戰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吳王闔閭率領的3萬吳國軍隊深入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一說湖北漢川北)擊敗楚軍20萬主力、繼而佔領楚都的遠程進攻戰。
在戰爭中,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迴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
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快速取勝的成功戰例。
2、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是周赧王五十五年4月至周赧王五十五年9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又一說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
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趙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占長平,此戰共斬首坑殺趙軍約45萬。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秦國由於連年戰爭,國內糧草消耗嚴重,戰場上的相持對峙局面對其不利,再加上廉頗用兵老道無懈可擊,遂用反間計。
趙王由於初戰失利,見無利可圖,遂求和秦國,不成被戲耍,年輕氣盛的趙王遂要出擊,但廉頗堅守不出不聽趙王令,再加上秦國反間計,遂棄用名將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
趙括遵照趙王意圖,變更了廉頗的防禦部署及軍規,更換將吏,組織進攻。秦國見有機可乘,暗中換帥名將白起,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採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
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長平之戰是戰國歷史的最後轉折,至此秦國的統一隻是時間問題。此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3、巨鹿之戰
巨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4、淝水之戰
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北方的統一政權前秦向南方東晉發起的侵略吞並的一系列戰役中的決定性戰役,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
淝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擁有絕對優勢的前秦敗給了東晉,國家也因此衰敗滅亡,北方各民族紛紛脫離了前秦的統治,分裂為後秦和後燕為主的幾個政權。而東晉則趁此北伐,把邊界線推進到了黃河,並且此後數十年間東晉再無外族侵略。
5、薩爾滸戰役
薩爾滸戰役是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附近),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
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決定「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方針,後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明軍除行動遲緩的李如柏一路敗退倖存外,其餘幾路被後金全殲。薩爾滸大戰以後金全勝、明軍大敗而結束。
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柏舉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巨鹿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平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淝水之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薩爾滸戰役
❾ 中國20世紀的重大國防、軍事事件
1898年6月,山東巡撫張汝梅上奏朝廷,認為義和拳本屬鄉團,建議「改拳勇為民團」。並明確說義和拳就是「義和團」,在清朝官員中首次提出了「義和團」的概念。
1900年12月10日列強成立管理北京委員會對北京進行統治。北京失陷也標志義和團運動失敗。
八國聯軍
八國聯軍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軍事行動侵入中國的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的八國聯合軍隊。前期由英國海軍將領西摩爾率領,開始時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有所增加。此事件最後以中國戰敗,聯軍佔領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陝西西安,談和後中國付出白銀4.5億為終。
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始於1931年9月18日,止於1945年8月15日。
解放戰爭
1946年6月至1949年10月1日。
抗美援朝
1950年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港登陸。10月1日越過「三八線」,19日攻佔平壤。10月8日,朝鮮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援朝部隊12個師赴朝參戰。戰爭持續了兩年九個月的時間。
一江山島戰斗
1955年1月18日。
對印作戰
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12月中旬,中國軍隊繳獲的武器、彈葯、車輛及其它軍用物資全部主動交還印方,俘虜的印軍人員於1963年5月26日前全部釋放回國。
抗美援越
1965年4月中國政府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簽訂了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隊的有關協定。自同年6月起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派出地空導彈、高炮、工程、鐵道、掃雷、後勤、船運等部隊,在越南北方擔負防空作戰,修建和維護鐵路、機場、公路、通訊設施、國防工程和沿海掃雷等任務。1968年5月13日,越美兩國政府在巴黎開始談判。11月1日起,美軍停止轟炸和炮擊越南北方。經中越兩國政府商定,中國防空、工程、鐵道、後勤等部隊於1970年7月9日前全部撤離越南。1973年8月,海軍掃雷工作隊在越南東北沿海完成掃雷任務,亦撤離越南回國。
珍寶島戰斗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蘇雙方的邊防部隊在烏蘇里江上的一個島上(中國一方稱之為珍寶島,蘇聯稱之為達曼斯基島),發生武裝沖突。蘇軍動用了坦克、裝甲車、飛機和當時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軍使用了反坦克炮、無後座力炮、40火箭筒等輕武器和岸上的縱深炮火。蘇聯伊曼邊防總隊隊長列昂諾夫上校陣亡,蘇軍的一輛T-62型坦克被擊壞並被中國邊防部隊拖回運往北京展覽。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為:蘇聯方面亡58人,傷94人。中國方面公布的數字為:中國邊防部隊亡29人,傷62人,失蹤1人。
西沙保衛戰
1974年1月19日--1974年2月27日。
對越自衛還擊戰
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
戰爭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❿ 中國古代有哪些軍事制度
奴隸制: 奴隸社會軍事制度據《尚書·甘誓》載,公元前21世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產生,作為國家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同時產生,並且建立了戰時軍隊編組與獎懲制度。夏王掌國家軍政大權,主要政務官「六事之人」,戰時便是統軍將領。根據甲骨文記載,商朝以商王為最高軍事統帥,以貴族大臣和方國首領為高級軍事將領。商軍出現了「師」的編制單位,建立了「登人」、「登眾」的兵役、動員制度和以射、御、田獵為內容形式的訓練制度。軍隊分車兵和徒卒,以車兵為主,主要裝備是畜力駕挽的戰車。西周軍制比夏、商有了很大發展,中央常備軍力量擴大,擁有「西六師」、「成周八師」和「殷八師」,共22個師。「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各諸侯國和一些貴族大臣雖有少量軍隊,但要聽從周王統一調遣。
春秋戰國軍事制度
春秋戰國是奴隸制解體、封建制形成的大變動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各諸侯國君,在改革政治、經濟制度的同時,紛紛改革軍制,以適應政治、經濟變革的順利實現。如齊國「作內政以寄軍令」,鄭國「作丘賦」,魯國「作丘甲」,晉國「作爰田」、「作州兵」。尤其是戰國時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建立軍功爵制,健全戶籍,什伍編組,向農民徵收軍賦等。
秦漢軍隊
大體可分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三部分。漢承秦制,其京師兵(中央軍)包括南軍、北軍。郎官、衛士和屯兵,分別由郎中令(光祿勛)、衛尉和中尉(執金吾)統領,分掌宮廷內外宿衛、警戒和京師衛戍。武帝時增北軍為八校,東漢又改為五營。地方軍有材官、騎士和樓船(水兵)三個兵種,由郡尉(都尉)和縣尉協助守、令統管,每年進行射御、騎馳和戰陣訓練,秋季進行「都試」。平時維持社會治安,戰時憑兵符應調從征。東漢光武帝時與民休息,曾下詔罷郡國都尉和地方兵。秦漢以徵兵為主,男子一般17歲傅籍,23~60歲服役,役期2年左右。徵兵不足以募兵補充,也征發刑徒為兵。東漢罷郡國兵後,遂改以募兵為主,徵兵為輔。
魏晉南北朝
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沿東漢軍制,因國家處於分裂狀態,軍事繁興,軍制復雜多變。新軍制突出者有:①都督制。統治者為動員地方力量鎮壓人民的反抗,維系搖搖欲墜的中央政權,便擴大地方權力,州牧、刺史多加將軍稱號,將軍持節都督一州數州軍事,或都督中外軍事,專擅一方軍、民、財政大權。人民反抗雖被鎮壓,但同時也形成了威脅中央的地方割據勢力。②世兵制。在地方勢力崛起過程中,召募來的大量私屬武裝家兵、部曲等,逐步上升為政府軍,軍人與其將領保持著封建依附關系,職業兵增多。統治階級為保持一定兵源,將軍人家屬編為軍籍,成為「士家」,強迫他們世代從軍。士家不僅成了兵役的固定承擔者,而且成了統治階級控制軍權的人質。世兵制下軍人地位低,素質差,戰鬥力弱。③沿邊少數民族的部族兵制。隨著中央集權下降,邊境一些少數民族的武力上升,開始向中原富庶區擴張。軍事上保留本民族特點,並參用漢軍制,形成了獨特的部族兵制。如北魏的兵戶制和鎮戍兵制,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府兵制創立於西魏大統十六年(550),設8柱國12大將軍、24開府將軍,統24軍。早期府兵自相督率,自帶弓刀,不編戶貫,將領無論何族均用鮮卑賜姓,軍人也從主帥之姓,帶有濃厚的部族兵特色。隋、唐重建和發展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改革早期府兵制,軍戶編入民戶,軍人受田。府兵在鄉為農,在軍為兵,實行兵農合一、寓兵於農制。府兵調遣、指揮權均歸朝廷,中央設16衛(隋初為12衛府),12衛下各轄軍府。軍府按「中外相維、重首輕足」和「居重馭輕」方略,分布在京城和沖要地區。府兵每年上番宿衛京師,部分駐守軍事要地,戰時憑符征調。唐代折沖府分上中下三等,統兵800~1200人不等,全國最多時設634府,約60萬人。中央禁軍除以府兵上番者為南衙禁兵外,還有來自召募的北衙禁兵。隋、唐還設有兵部,作為中央三省六部政府機關的軍事部,掌軍事行政和武官選授。邊防軍事機構有鎮、戍、關、軍和守捉。民眾武裝有團結兵、士兵等。唐朝還制定了衛禁律、擅興律、兵部式、兵部格等較完備的軍事法律,使軍製法律化。中期後,府兵制崩壞,募兵制興起。唐末各節度使憑借自己控制的地方政權,豢養大批軍隊與中央抗衡,改變了「內重外輕」態勢,出現了安史之亂和五代十國「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的分裂混亂局面。
北宋
960年趙匡胤重建統一的封建政權北宋,並吸取晚唐五代軍閥割據的教訓,改革軍制,強化皇權親掌軍隊建置、調動和指揮權,其下兵權三分:「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軍隊分禁兵、廂兵、鄉兵和邊境地區的蕃兵。禁兵是主力,最多時達百萬以上,實行「居中馭外」的「更戍制」。神宗時,王安石配合政治體制改革,改革軍制,一度實行保甲、保馬和將兵法。同時設立武學,實行武舉以培養選拔軍事人才。南宋軍隊主力為屯駐大兵和三衙諸軍,體制基本未變。宋代實行募兵制,曾實行過依「兵樣」選募和給兵士刺字以記軍號的作法。五代、兩宋時期北方地區出現過遼、西夏、金等少數民族政權,其軍制多帶部族特色,如遼朝部族軍和兩院制,金朝猛安、謀克制等。
元、明、清
晚期元、明、清為封建軍制晚期,因蒙、滿族入主中原,軍制上反映出民族大融合的鮮明特徵。元初軍事與社會組織融為一體,各部落按百戶、千戶、萬戶編制,上馬出戰,下馬牧養,兵牧合一。南下後設樞密院、行樞密院和兵部等以加強中央集權。軍隊包括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和新附軍,分宿衛和鎮戍兩大系統,實行軍戶制和軍官世襲制。明代實行以屯田制為基礎的衛所軍制,全國遍設衛所,控扼要害。軍隊分京軍和地方軍兩大部分。中央設五軍都督府掌全國衛所軍籍,設兵部掌征討、鎮戍和訓練。戰時命總兵官出征,戰罷兵歸衛所,將印歸朝,實行統軍、調軍與指揮權分離的,軍不私將、將不專軍的制度。 清代前期主要實行八旗、綠營兵制。八旗兵制是以八種顏色的旗幟為標志編組,兼有軍事、政治和生產職能的「兵民合一」的滿族兵制。太宗時增設蒙古和漢軍八旗,共為24旗。入關後,八旗兵已脫離生產,並分為禁旅(京營)八旗和駐防八旗,軍隊直屬於國家而不再歸旗主私有。綠營兵制是參照明朝衛所制建立的漢族兵制。綠營兵由招募的漢人和收編的漢族地主武裝組成,以綠旗為標志,以營為單位編組。八旗兵和綠營兵都實行薪給制,按年月發給一定的銀餉和米糧。與元代在非蒙古軍中設「達魯花赤」為監軍官的作法類似。清代以八旗監綠營,八旗兵薪餉和武器裝備都優於綠營兵,這是政治上的民族歧視政策在軍制上的反映。
軍事制度比較有名的,曹操的軍墾制,唐太宗時期的府庫兵制,還有女真的八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