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
1、張姓:張姓是中國最尊貴的姓氏,是從姬姓起源的,據說黃帝第五個兒子青陽的孩子揮,因為任職的緣故最終被賜姓張,當時張姓主要在都城活動,而張姓也是不用說免貴的五個姓氏之一。
2、李姓: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之一李姓,這個姓氏是嬴姓顓頊的後裔。據說當時顓頊高陽氏的後裔皋陶最開始擔任大理這樣的官職,後來就改成姓理。因為得罪君主出逃後,依靠吃木子最終保存了生命,所以就改成了李姓,在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很多都是姓李的。
3、王姓
王姓起源於姬姓、子姓和一些外姓改姓,最開始的始祖是東周時期的姬晉,這也是一個比較有歷史的姓氏。
4、黃姓
黃姓是中國比較有名的姓氏,甚至在古光州地區,還保留著當時相當強大的黃國的故土,每年有很多人都會前去祭拜。
5、陳姓
陳姓起源於現在的河南淮陽地區,起源自姚姓和媯姓,據說周武王在建立周國後,找到了舜的後人胡公滿,並且讓他建立了陳國,最終其後人都以陳為姓。
6、楊姓
楊姓也是從姬姓起源的,主要來源於山西,和很多姓氏一樣,楊姓的後人是用國家名字作為姓氏的。
7、趙姓
趙姓是從嬴姓起源的,而趙姓的祖先可以成功追溯到伯益的9世孫造父,他當時因為相當善於駕車最終被周穆王獎賞,而趙城賜給了他,他就乾脆直接用封地命名自己的姓氏。
8、周姓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之一周姓,這個姓氏的起源比較混亂,主要有三個起源,第一是黃帝時周昌的後代,第二是商代太史周任的後代,第三是後稷的後代。
9、吳姓
吳姓是用國家名字作為姓氏的,起源是姬姓吳國的建立者太伯,他後來成功建立了吳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吳國在以前很多時候被寫成虞,所以虞舜的後代中也有姓吳的。
10、徐姓
最後一個上榜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的是徐姓,這是嬴姓伯益的後裔,同樣也是直接用國家作為姓氏的。
② 中國有皇室血統的13個姓有哪些
一、張姓
張姓出於姬姓,祖根在河南濮陽,始祖是揮。黃帝第五子青陽之子揮,任弓正之職,制弓矢,被賜姓張。其活動地點在當時都城,即今河南濮陽縣。還有一支張姓,系晉國解張之後。解張,字張侯,以字命氏。這支張氏世仕晉,後又仕韓,再仕鄭,一直在河南境內發展。
二、王姓
王姓之源可分為子姓之王、姬姓之王和媯姓之王。子姓之王產生最早,始祖為比干,祖根在河南衛輝。商紂王的叔父比干直諫被殺,葬於汲郡(今河南衛輝市),其留守汲郡看守墓地的子孫以王為氏。
姬姓之王,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之後、東周靈王太子姬晉之後、東周考王弟姬揭之後等三支,其中第二、第三支源出河南洛陽。媯姓之王為陳國公子完之後。陳國公子完避難奔齊,改姓田氏。田齊滅於秦後,王室子孫一部分改姓王氏。
三、李姓
李氏系由理氏所改,是嬴姓顓頊的後裔。顓頊高陽氏的後裔皋陶在堯舜時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官)之職,以官命族為理氏。商朝末年,理徵因直言犯諫觸怒了紂王,得罪而死,其子理利貞為避難逃至伏牛山區的伊河流域,靠吃木子(木本植物的果實)得以保全性命。
為感謝「木子」保命之功,又因理、李同音之故,遂改理氏為李氏,後定居於苦縣(今河南鹿邑縣),不斷發展繁衍。據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記載,道家的創始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即是李(理)利貞的11世孫。
四、劉姓
劉姓之源有三:
其一出自祁姓,始祖為劉累,祖根在河南魯山。帝堯裔孫劉累被夏王孔甲封為御龍氏,後劉累隱於魯山,後代以劉為姓,此為劉姓主源。
其二出自姬姓,也源於河南。春秋時期,周匡王姬班封小兒子王季於劉邑(今河南偃師市西南),號劉康公,其後以劉為姓。
其三,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改鮮卑族的獨孤氏為劉氏。這支劉姓也源於河南。
五、楊姓
楊氏出自姬姓,有以國為氏和以邑為氏兩個來源,均出自山西洪洞。西周宣王的小兒子尚父,在周幽王時被封於楊(今山西洪洞縣東南),成為姬姓侯國,春秋時為晉國所並,楊侯的子孫以國為氏,姓楊。
晉國滅楊後,將楊地作為晉國公族羊舌肸的采邑。羊舌肸是歷史上一位著名的賢臣,字叔向,任晉國大夫。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邑為氏,也姓楊。在楊姓的發展過程中,也融入了其他的支脈,系少數民族的姓或改姓。
魏晉南北朝時,氐族有楊氏;北魏時,莫胡廬氏改為楊氏;歷史上西突厥別種沙陀部族中有楊氏。
六、陳姓
陳姓祖根在河南淮陽,始祖媯滿。西周初年,虞舜後裔媯滿被封於陳(今河南淮陽),其子孫有的以國為氏,姓陳。陳國共傳20世、26王,其間陳國公子完曾避難奔齊,改姓田。數代後取得齊國政權。
田齊政權滅於秦後,齊王田建第三子田軫遷至潁川(今河南長葛市),恢復陳姓,所以有的陳姓人奉陳軫為始祖。另外,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改鮮卑族三字姓侯莫陳氏為單姓陳。
七、黃姓
黃姓的主源有兩支,均系以國為氏:一支出於金天氏少昊。傳說上古時少昊的裔孫台駘,任水官之職,帝顓頊在位時,被封在汾水(在今山西省汾水流域),成為汾水中的水神。
台駘的子孫後來分別建立了沈、黃等幾個小國。其中的黃國在春秋時為晉所滅,黃國的子孫以國為姓,奉台駘為黃姓始祖。另外一支出於嬴姓伯益。伯益在虞舜時為東夷部落的首領,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賜姓嬴氏。相傳伯益的後裔有14支,合稱嬴姓十四氏。
其中的黃氏在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黃國。公元前648年,黃國為楚所滅,黃國子孫以國名為氏,姓黃。有的姓氏書中說這支黃姓是陸終的後代。 陸終也是嬴姓,陸終的後代,受封於黃(今河南潢川縣西),公元前648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查考古書,伯益是顓頊的玄孫,陸終也是顓頊的玄孫。因此,無論這支黃姓出於伯益還是出於陸終,都是帝顓頊的後代,屬以國為氏之姓。
八、趙姓
趙氏出自嬴姓,遠祖是伯益。伯益是顓頊高陽氏的後裔,在虞舜時為東夷部落的首領,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賜姓嬴氏。趙姓的得姓始祖是伯益的9世孫造父,造父是西周著名的駕車馭馬的能手,曾在桃林(今河南靈寶市)一帶得到8匹駿馬獻給周穆王而受到穆王信任,經常一塊外出遊玩。
一次,車隊行至昆侖丘,見到西王母,樂不知返,正在此時得到徐國(今江蘇泗洪縣南)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值此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及時趕到都城召集人馬前往平叛,迅速平定了叛亂。
周穆王以造父的功勛而將趙城(今山西洪洞縣北)賜給造父,造父以封地命名為趙氏。
九、周姓
周姓是一個來源紛雜的姓氏,主要源出以下幾支:其一,黃帝時周昌的後代。其二,商代太史周任的後代。其三,後稷的後代。由於周昌、周任的世系已不可考,因此一些姓氏書中把周姓的起源下延至周代,把周文王奉為周姓始祖。
文王為姬姓,而姬姓的始祖則是後稷。後稷(名棄)是黃帝的後裔、帝嚳之子,帝舜時封於邰(今陝西武功縣),別姓姬氏,是周族的開創者。後稷的裔孫古公亶父自邰遷至岐山下的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古公亶父的曾孫姬發(即周武王)攻滅商朝,建立了西周。
西周傳12王,至東周平王時,於公元前770年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市)。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於汝南(今河南汝南縣),被當地人稱為周家,後來演化為周氏。周莊王時,周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庄王另立公子克,事泄被殺,他的後代也稱為周氏。
公元前256年,周朝為秦所滅,周赧王被廢為庶人,遷到憚狐(今河南臨汝市西北)。當地人稱其為周家,他們遂以周作為自己的姓氏。其四,少數民族改姓。
北魏時期代北地區的普乃氏、賀魯氏,北周時的普屯氏後來都改為周氏。其五,姬姓所改。唐朝先天年間,姬姓為避玄宗李隆基名諱而改姓周。
十、吳姓
吳姓在得姓方式上屬於以國為氏,開氏始祖是姬姓吳國的建立者太伯。太伯是商代末年周族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他為了給聰明能乾的三弟季歷讓位,而與二弟仲雍一起以采葯為名逃到了長江三角洲的蘇州一帶建立了吳國。太伯沒有子女,今日吳姓都是仲雍的血脈。
春秋後期,吳國逐漸強大起來,吳王闔閭曾一度攻破楚國。其子夫差乘勝北上與齊爭霸,後因不聽勸諫敗於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73年亡國。吳國王族子孫為表達對故國的思念之情,以原國名為姓氏,就是吳氏。
此外,吳姓還有其他來源:一支出自炎帝時的臣僚吳權;一支出自吳賀,相傳吳賀是夏代少康時的神箭手,曾與後羿比試箭法;一支出自虞舜之後,舜的兒子商均被封於虞(今河南虞城縣),舜或商均的後代有人以虞為姓,由於上古時期「虞」字多寫作「吳」,因此虞舜的後代中也有人以吳為姓。
十一、徐姓
徐姓為嬴姓伯益的後裔,屬以國為氏之姓。古代東夷族有一個分支叫徐夷,或稱徐方,在今淮河中下游一帶活動,據說是伯益的後裔。
伯益因佐禹治水有功,被舜賜姓嬴氏。伯益有個兒子叫若木,夏代時被封於徐(今江蘇泗洪縣及安徽泗縣一帶),至西周穆王時出了一位著名的君王徐若偃,史稱徐偃王。 徐若偃以仁義著稱,曾在挖河時得到一副紅色弓箭,遂起代周天子而王天下的野心,率三十六國諸侯起兵反周。
時周穆王正在西王母那裡做客,聞聽消息後由造父駕車從昆侖丘馳返鎬京,遣使令楚國前往討伐。戰爭使民眾生靈塗炭,徐偃王心有不忍,罷兵棄國,躲進彭城(今江蘇徐州市)附近的深山老林中。
周穆王知道當地人懷念徐偃王,遂以偃的兒子宗為徐子(即子爵),繼續管理徐國。傳至宗的11世孫章禹時,吳國於公元前512年出兵伐徐,引水灌徐國都城,滅掉了徐國。亡國後的徐國子孫,以原國名為姓氏,即徐氏。
十二、孫姓
孫姓的來源主要有三支,分別出自姬姓、羋姓和媯姓。 西周初年,武王姬發封其同母弟康叔於衛(今河南淇縣)。衛康叔的8世孫衛武公有個兒子叫惠孫,惠孫的孫子名乙,字武仲,他以祖父的字命氏,即孫氏。此為姬姓之孫。
春秋初期,楚國王族、名相孫叔敖(羋氏,名敖,字孫叔),剛正清廉,死後其子生活困難。楚莊王聽說後把寢丘(今河南沈丘縣西南)的一塊地賜給孫叔敖的兒子。孫叔敖的兒子以父字為姓,奉孫叔敖為孫姓始祖。因楚國的祖先為羋姓,故稱此支孫氏為羋姓之孫。
媯姓之孫出自春秋時齊景公的大夫陳無宇。他是從陳國逃到齊國的陳公子完的4世孫。無宇之子書,字子占,因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封於樂安(今山東博興縣)。後因亂,孫書之孫孫武逃到吳國為將,舉世聞名的《孫子兵法》即孫武所著。
孫武的後代孫臏也是著名的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
十三、朱姓
帝舜時有大臣朱虎,但朱虎無世系可考,所以一般認為朱氏出自曹姓,是由邾氏去邑而形成的。顓頊帝的玄孫陸終有6個兒子,第5子名安,為曹姓。西周初年,武王封安的裔孫曹挾於邾(今山東曲阜市東南南陬村),建立邾國,又稱鄒國。
戰國中期,邾國為楚所滅,邾國王族以邾為氏,後又去掉偏旁「邑」成為朱氏;另外,還有一支朱氏,系由少數民族所改。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進行漢化改革,鮮卑族的渴濁渾氏、可朱渾氏被改為朱氏。
中國已知最早的姓氏:姬、姜、媯、姒。 中國最早的姓無從考究。況且上古時期姓氏觀念不是很明確,有可能部落稱號都可能作最早的姓氏。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前),就有了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字。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組成的,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
秦國刻石《詛楚文》中,始見姓字為「女」字和「生」字的組合字,這一字形最終被漢代人許慎定形,成為會意字。氏字的出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
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在其名著《說文通訓定聲》中,釋「氏」字本意為木本,是植物之根,為象形字,後來被轉注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③ 中國歷史上出皇帝最多的姓氏是什麼
王之姓──劉族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過重要影響和貢獻。在中國歷史上,劉姓是建立王朝最多、立國時間最長、稱帝人數最多的姓氏,先後有西漢、東漢、蜀漢、漢、前趙、南朝宋、後漢、南漢、北漢等10餘個朝代或政權為劉氏所建立,其中稱帝者66人,封王列侯者數以萬計,歷時共650多年。
④ 皇族得姓氏
1黃帝,姓公孫,號軒轅,又姓姬。因為那個時候姓、氏是分開的,所以又叫有熊氏。按我估計一個姓氏就代表了一個部落,黃帝本人可能兼並或者繼承了很多部落,才有這么多姓氏。
2炎帝,也即神農氏,跟黃帝是親兄弟,因為不是一個部落,卻明確的說姓姜。大概是游牧部落,以放牧為生,所以養羊的女性佔主導,所以姓姜。
以下的三皇五帝堯舜禹,少昊,顓臾,帝嚳等人都是炎黃的後人,差不多同姓了(有待考證)。
3夏朝,是大禹的後代,也可以說是黃帝的後代,因為大禹姓姒,所以就應該姓這個吧。
4商朝,明確的說是姓子。
5周朝,姓姬,大家都知道。
春秋戰國時期大國姓氏,春秋齊國姓姜,戰國是田氏齊國,晉國是周王的兄弟國,姓姬,秦國姓贏,楚國羋,後來以熊為氏。魏趙韓都是國君的姓氏。
6秦朝,嬴。
7漢朝,包括東漢和西漢,都是劉姓。中間有王莽的新朝
8三國,曹魏,劉漢,孫吳。
9兩晉,司馬。北方著名的有,石勒建立的後趙,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後燕,苻氏建立的前秦等等。
10南北朝,南朝,宋(劉)齊梁(都是姓蕭)陳(陳)
北朝 北魏(拓跋,後改為元),東魏,西魏(都是姓元),北齊(高),北周(宇文)
11隋朝(楊)
12唐朝(李),中間有著名的武則天建立的周朝,黃巢建立的大齊等,都不是正統。
13五代十國,比較亂,主要說五代吧,後梁(朱),後唐(李),後晉(石),後漢(劉),後周(郭,柴)。十國里有前蜀(王),後蜀(孟),南唐(李),南漢(劉),吳越(錢),北漢(劉),閩越(王),荊南(高)等
14宋朝(趙),西夏(李),遼國(耶律)金(完顏)
15元朝(孛爾只斤,音譯)
16明(朱)
17清愛新覺羅
⑤ 中國皇帝姓氏排名
中國古代出帝王最多的排名前15位。
第1名:劉姓。劉姓皇帝總共有54位,其中西漢、東漢、蜀漢相加總共32人,五胡十六國中的前趙4人,南北朝的南朝宋8人,五代後漢2人,五代十國的南漢4人、北漢4人。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一起討論。
第2名:李姓。李姓皇帝共有47位,廣泛分布在從東晉至明末近一千三百年的歷史中。其中五胡十六國中的成漢5人,西涼3人,唐朝21人,五代後唐4人,南唐3人,西夏10人,明末農民政權大順朝1人(李自成)。
第3名:朱姓。朱姓以19位皇帝摘得本榜探花,其中五代後梁3人,明朝16人。
第4名:趙姓。趙姓的皇帝集中在宋代,共有18位,其中北宋9人,南宋9人。
第5名:司馬。西晉的統一是曇花一現,但司馬家出的皇帝是真不少,共有15位,其中西晉4位,東晉11位。
第6名:蕭姓。蕭姓共有12位皇帝,其中齊有7人,梁有5人。
第7名:元姓。元姓是北魏拓跋氏皇族改的漢姓,共11位皇帝,包括北魏8人,東魏1人,西魏2人。
第8名:高姓。高姓皇帝共有11位,其中南北朝時的北齊6位,五代十國時的南平5位。
第9名:愛新覺羅。這就是大清王朝了,清朝的國姓。從清太宗皇太極到宣統帝溥儀,共11位皇帝。加上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是12位。
第10名:孛兒只斤。從元世祖忽必烈到元順帝妥歡帖睦爾,共11位皇帝。
第11名:完顏。完顏姓的皇帝集中在金代,共有10位。其中傑出代表是金太宗完顏晟。
第12名:耶律。姓耶律的皇帝集中在遼代,共有9位,如果再算上耶律大石建立的西遼政權,總人數也達到了12人。
第13名:慕容。姓慕容的皇帝居然也不少,一共有9人,都出現在五胡十六國時期。
第14名:王姓。王姓皇帝共有9人,其中新朝1人,五代十國中的前蜀2人,閩國6人。
第15名:楊姓。楊姓皇帝共有8人,其中隋朝4人,五代十國中的吳國4人。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就是代表。
(5)中國歷史上皇族的姓氏擴展閱讀
王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媯姓和少數民族改姓。
王由三橫一豎構成,三橫代表天、地、人,一豎貫通天、地、人,這就是天、地、人都要歸「王」管的不二哲學。上古時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王」。「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為全國第一大姓。
在中國,截至2014年,東部地區佔了王姓總人口的38.3%,中部佔了王姓人口的26.0%,西部佔了王姓人口23.5%,東北佔了王姓人口的12.2%。全國形成了以長江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王姓區和低比率的南方王姓區。
⑥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有:
1、張姓
張姓是中國最尊貴的姓氏,是從姬姓起源的,據說黃帝第五個兒子青陽的孩子揮,因為任職的緣故最終被賜姓張,當時張姓主要在都城活動,而張姓也是不用說免貴的五個姓氏之一。
2、李姓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之一李姓,這個姓氏是嬴姓顓頊的後裔。據說當時顓頊高陽氏的後裔皋陶最開始擔任大理這樣的官職,後來就改成姓理。因為得罪君主出逃後,依靠吃木子最終保存了生命,所以就改成了李姓,在中國古代十大名門望族很多都是姓李的。
3、王姓
王姓起源於姬姓、子姓和一些外姓改姓,最開始的始祖是東周時期的姬晉,這也是一個比較有歷史的姓氏。
4、黃姓
黃姓是中國比較有名的姓氏,甚至在古光州地區,還保留著當時相當強大的黃國的故土,每年有很多人都會前去祭拜。
5、陳姓
陳姓起源於現在的河南淮陽地區,起源自姚姓和媯姓,據說周武王在建立周國後,找到了舜的後人胡公滿,並且讓他建立了陳國,最終其後人都以陳為姓。
6、楊姓
楊姓也是從姬姓起源的,主要來源於山西,和很多姓氏一樣,楊姓的後人是用國家名字作為姓氏的。
7、趙姓
趙姓是從嬴姓起源的,而趙姓的祖先可以成功追溯到伯益的9世孫造父,他當時因為相當善於駕車最終被周穆王獎賞,而趙城賜給了他,他就乾脆直接用封地命名自己的姓氏。
8、周姓
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之一周姓,這個姓氏的起源比較混亂,主要有三個起源,第一是黃帝時周昌的後代,第二是商代太史周任的後代,第三是後稷的後代。
9、吳姓
吳姓是用國家名字作為姓氏的,起源是姬姓吳國的建立者太伯,他後來成功建立了吳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吳國在以前很多時候被寫成虞,所以虞舜的後代中也有姓吳的。
10、徐姓
最後一個上榜皇族最純正的十個姓氏的是徐姓,這是嬴姓伯益的後裔,同樣也是直接用國家作為姓氏的。
⑦ 中國古代皇族姓
同姓可以,但有些是皇帝賜姓。名諱不可以相同帝王三代。如不小心犯諱,必須缺筆或用同義字代替。就象明黃色是古代專屬帝王色,包括帝王自己的母親、兄弟、姊妹等都必須用暗黃或淡黃來顯示等級。
⑧ 歷史上的十大皇族姓氏,裡面有你嗎
1.劉姓
2.李姓
3.朱姓
4.蕭姓
5.趙姓
6.元姓
7.司馬姓
8.孛兒只斤姓
9.慕容姓、愛新覺羅姓
10.完顏
⑨ 中國歷史上哪些姓氏是皇族
夏朝-姒來
商朝源-子
周朝-姬
秦朝-贏
漢朝-劉
新朝-王
三國 曹魏-曹 蜀漢-劉 東吳-孫
晉朝-司馬
五胡十六國 前趙-劉(匈奴) 後趙-石(羯人) 前秦-苻(氐人) 後秦-姚(羌人) 西秦-乞伏(鮮卑) 前燕、後燕、南燕-慕容(鮮卑) 北燕-馮 後梁-呂(氐人) 西涼-李 南涼-禿發(鮮卑) 北涼-沮渠(匈奴) 冉魏-冉
北朝 北魏、東魏、西魏-拓拔(鮮卑) 北齊-高(鮮卑化漢人) 北周-宇文(鮮卑)
隋朝-楊
唐朝-李
五代十國 後梁-朱 後唐-李(沙陀) 後晉-石(沙陀) 後漢、北漢-劉(沙陀) 後周-郭、柴(開國皇帝郭威諸子早先均被後漢殺害,由義子柴榮即位) 南吳-楊 前蜀-王 後蜀-孟 南唐-李 吳越-錢 閩-王 南楚-馬 南漢-劉 南平-高
宋朝-趙
金-完顏(女真) 西夏-拓拔部,嵬名(黨項) 大理-段(白)
元朝-孛兒只斤(蒙古)
明朝-朱
清朝-呼延覺羅(滿人)
⑩ 中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皇帝都姓什麼
1、夏:姒
2、商:子
3、周:姬
4、秦:贏
5、西漢:劉
6、新:王
7、東漢:劉
8、魏:曹
9、蜀漢:劉
10、東吳:孫
11、西晉:司馬
12、前漢:李
13、前趙:劉
14、後趙:石
15、前燕:慕容
16、前涼:張
17、前秦:苻
18、後秦:姚
19、後燕:慕容
20、西秦:乞伏
21、後涼:呂
22、北涼:沮渠
23、南涼:禿發
24、南燕:慕容
25、西涼:李
26、夏:赫連 (後改劉)
27、北燕:馮
28、東晉:司馬
29、宋:劉
30、齊:蕭
31、梁:蕭
32、陳:陳
33、北魏:拓拔
34、東魏:元
35、西魏::元
36、北齊:高
37、北周:宇文
38、隋:楊
39、唐:李
40、武周:武
41、後梁:朱
42、後唐:李
43、後晉:石
44、後漢:劉
45、後周:郭(後該柴)
46、前蜀:王
47、後蜀:孟
48、吳:楊
49、南唐:李
50、閩:王
51、楚:馬
52、南漢:劉
53、南平:高
54、北漢:劉
56、吳越:錢
57、遼:耶律
58、金:完顏
59、北宋:趙
60、西夏:李
61、大理:段
62、南宋:趙
63、元(蒙古):孛兒只斤
64、明:朱
65、清(後金):愛新覺羅
(10)中國歷史上皇族的姓氏擴展閱讀:
1、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王朝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2、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3、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