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戰爭
世界上有很多重大的戰爭。比如說第1次世界大戰,第2次世界大戰,這都是比較嚴重的戰爭。因為當科技水平的發達或者是武力水平的提升,就會產生想要侵略別的國家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會導致戰爭的出現。
② 美國在世界近代史上有幾次沒有打贏的戰爭是哪幾場戰爭
美國歷史上一共三次。
第一次是1812年戰爭,美國國歌就是誕生於這個年份,當時情況就是拿破崙橫掃歐洲,大英帝國有點招架不住,當時大英帝國對美國搞禁運,美國當時國力薄弱,招架不住,國內恨的咬牙切齒,拿破崙這會也需要美國來牽制大英帝國,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美國主動對大英帝國宣戰。
第三次,越南戰爭,美軍戰敗。雖然越南戰爭中,美軍幾乎贏了每一次戰役,但是整體戰爭目標沒有達到。所以美軍是戰敗的。越南戰爭對整個美國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整個改變了美國政治生態,在越南戰爭之前,美國民眾大體是相信美國政府的,越南戰爭之後,美國民眾幾乎完全不再相信政府,這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越南戰爭期間,美國政府偽造了大批的文件。
最典型的偽造就是所謂的「東京灣事件」,這個事件是美軍捲入越南戰爭的原因,但是現在已經出來的證據表明,東京灣事件徹徹底底就是一個騙局,而且還和後來的伊拉克戰爭不一樣,東京灣事件是政府故意造假。而造假的單位,就是美國國安局。
③ 世界近代史中的戰爭
日俄戰爭、美西戰爭、一戰、二戰、朝鮮戰爭、印度支那戰爭、越南戰爭、四次中東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車臣戰爭、阿富漢戰爭、伊拉克戰爭。
④ 近代世界戰爭史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 (20世紀初到20世紀90年代)
1914.6.28 薩拉熱窩事件(塞爾維亞人在薩拉熱窩暗殺了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夫婦)
1914 馬恩河戰役雙方:德與英法(德國發動)
1915 加利波利海戰雙方:土與英(英國發動)
1916 凡爾登戰役 雙方:德與英法(德國發動)
1916索姆河戰役 雙方:德與英法(協約國挑起)
1916日德蘭海戰 雙方:英德
1917.3 俄國二月革命
1917.4 美國參加一戰,增強了協約國力量
1917.11.7(俄歷10月25日)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日子
1917—1922 蘇俄(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1922年開始叫蘇聯 1922.12—1991.12.25
1918 德、奧、土等國相繼投降,德國代表在康邊森林簽署停戰協定(11.11)
1918 德國發生十一月革命,德意志帝國被推翻,威廉二世逃往國外
1918—1920 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最初政策)
1918-1922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3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建立 共產國際建立
1919.1-6巴黎和會
1919 《凡爾賽和約》(對德和約)
1919—1920 巴黎和會:一戰後戰勝國(協約國)處理戰敗國的會議
1919-1922土耳其凱末爾革命[3]
1920 國際聯盟建立
1921 《四國條約》目的:拆散英日同盟; 結果:美國達到了目的
1921—1922 華盛頓會議:一戰後美國召集的九國會議(美英法日中)
1921—1927 新經濟政策(後來政策) 一戰後初期的國際關系
1922 《九國公約》 《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五國海軍協定》)
1922.10墨索里尼在義大利上台
1922.12蘇聯成立
1925.10洛迦諾會議
1929—1933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9.18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九一八事變
1932 日本「五·一五」事變:法西斯少壯軍人殺死了首相犬養毅,打擊內閣
1933.1.30 希特勒在德國上台擔任總理,法西斯專政確立
1933.3「羅斯福新政」:美國羅斯福政府實行的改革
1933 製造國會縱火案,嫁禍共產黨,進行鎮壓 ,德國退出國聯
1934 稱德國為「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5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1935 德國重建空軍,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
1935-1936衣索比亞抗擊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運動
1936 希特勒派兵進駐萊茵不設防區
1936.2 日本「二·二六」事變:法西斯勢力刺殺日本首相和大臣
日本廣田弘毅內閣建立,法西斯專政確立
1936.11 日本與德國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6-1939西班牙反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 德、意、日三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
1937.7.7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
1937.7.7—1945.9.2 中國全面抗日戰爭時間
1938.3 德國佔領奧地利
1938.9 德國佔領蘇台德區
1938.9.30 慕尼黑協定(德、英、法、意協定)
1939.3 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39.8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內容:蘇德之間十年互不侵犯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39.9.1 德國閃擊波蘭(二戰歐戰開始標志)
1940.5 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6.22 法國投降(德國傀儡政權:維希貝當傀儡政權)
1940—1941不列顛之戰(德軍空襲英國)
1940.9法西斯軍事同盟形成(建立「歐洲新秩序」和「大東亞新秩序」)
1941.6.22蘇德戰爭爆發最初會戰:莫斯科會戰
1941秋 大西洋憲章
1941.8美英聯合發表《大西洋憲章》
1941.10 美英蘇《三國協定》 美英給武器,蘇聯給原料
1941.12.7 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戰爭爆發(美日之戰)次日美國對日宣戰
1942.1二十六國發表《聯合國家宣言》(美、蘇、英、中) 在華盛頓簽訂
1942初《聯合國家宣言》形成反法西斯同盟
1942 莫斯科保衛戰(蘇德)
1942.6 美日中途島戰役
1942.6中途島海戰(美日之戰,日本二戰第一次大敗,太平洋戰場轉折點)
1942.8—1943.2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之戰,二戰歐戰轉折點)
1942.10阿拉曼戰役(英軍對德意軍隊,英雄:蒙哥馬利)
1943.9 義大利投降(二戰中第一個投降的法西斯國家)
1943.11 開羅會議(美、英、中)
1943.12.1 發表《開羅宣言》
1943.11 德黑蘭會議(美(羅斯福)、英(丘吉爾)、蘇(斯大林))
1944.6美英軍隊在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領導人:艾森豪威爾,蒙哥馬利)
1944.9 法國解放
1945.2 雅爾塔會議(美、英、蘇第二次會議,在蘇聯雅爾塔)
1945.4.25 美國舊金山召開聯合國制憲會議(《聯合國憲章》)
1945.5.8 德國正式簽署二戰無條件投降書
1945.7 波茨坦會議(三大國第三次會議,在德國波茨坦)
1945.8.6 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
1945.8.9 美國在日本長崎投下原子彈
1945.8.15 日本宣布投降(中國抗戰勝利結束的標志,亞洲戰場結束的標志)
1945.9.2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二戰結束的標志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標志。
(4)世界歷史上近代的戰爭擴展閱讀
國際關系
1、英國殖民霸權地位的確立
(16世紀-18世紀中期)
(1)焦點:西歐國家爭奪殖民霸權。
(2)表現: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1588),三次英荷戰爭(1652-1674)打敗荷蘭,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打敗法國,18世紀中期英國確立世界殖民霸權。
2、維也納體系與英國霸權地位的鞏固
(18世紀末-19世紀中期)
(1)拿破崙與反法同盟的戰爭:法國的崛起威脅英國霸權,從18世紀末起英國多次組織反法同盟,1815年拿破崙帝國覆亡,法國喪失歐洲霸主地位。
(2)維也納體系:拿破崙帝國覆亡後,由英、俄、普、奧操縱,按歐洲均勢原則與維持歐洲封建統治的宗旨而建立。其原因是舊勢力的過於強大。其瓦解是必然的(潛伏三大矛盾,逆流難持久),經過希臘獨立、法國七月革命、1848年歐洲革命而瓦解。
3、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
(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
(1)普法戰爭(1870-1871):普魯士打敗法國,統一的德國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
(2)兩次局部性的帝國主義戰爭:美西戰爭(1898)、日俄戰爭(1904-1905)。
(3)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在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霸權的斗爭中,法德、俄奧、英德矛盾尖銳,形成三國同盟(1882)和三國協約(1907)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
⑤ 世界近代戰爭史
近代時期戰爭綜述
中國近代(1840年至1919年),是中國人民武力抗擊帝國主義侵略和反對封建壓迫的重要歷史時期。這個時期,中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反侵略戰爭,主要有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此外還有新疆、台灣、東北、西藏等地軍民抗擊列強入侵的戰爭。反壓迫戰爭,主要有太平天國戰爭、捻軍、天地會起義戰爭等農民革命戰爭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戰爭等。戰爭面貌發生劇烈變化:由裝備冷兵器及有煙火葯兵器、單一營制的封建軍隊,發展為裝備無煙火葯兵器、諸兵種合同編組的近代西方式軍隊;由相當保守的舊式作戰方式,發展為較先進的新式作戰方式;並帶動了軍事工業的興起,對中國戰爭理論及科學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當中國封建制度走向沒落、清王朝由盛轉衰之際,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正處於實行炮艦政策、向世界各地侵略擴張的時期。1840年,英國首先發動了侵華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參見鴉片戰爭),由於清王朝在戰略部署上重內輕外,加以長期閉關鎖國造成的驕妄無知和盲目輕敵,以致對外敵入侵毫無抗禦准備,是戰是和遲疑不決。英軍集中兵力先轉攻沿海各地,繼而侵入長江,兵鋒直抵江寧(今南京)。廣大愛國軍民雖然進行丁英勇的戰斗,但最終仍然戰敗。1842年清廷被迫簽訂了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後,清王朝進一步加緊了對人民的搜刮和壓迫,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終於爆發了洪秀全等領導的太平天國運動(1851年至1864年)。清軍採取「聚集精兵全力攻剿」,各地團練「分段兜剿」和「解散脅從」分化瓦解同時並用的戰略方針,圍攻太平軍。太平軍則採取「略城堡,舍要害,專意金陵」的戰略方針,打破清軍圍剿,揮師北上,攻佔武昌(參見武漢之戰)後,繼而乘虛東向,水陸並進,1853年佔領江寧(參見江寧之戰),定為都城,改稱天京,爾後即進行北伐(參見太平軍北伐)、西征(參見太平軍西征),但對近在咫尺、威脅最大的江北、江南清軍大營,卻未採取任何積極行動。直到清軍殲滅了北伐軍和上海小刀會起義部隊(參見上海小刀會起義)、轉移兵力向天京進逼時,方從西征軍中調兵回援,擊潰了兩大營清軍,解除了肘腋之患(參見一破江北江南大營)。但此時發生了「天京事變」,領導集團分裂,形勢急劇惡化,此後,太平軍失去了戰略主動權,由戰略進攻逐漸轉為戰略防禦。
為了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英法聯軍於1856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前期主要向以廣州為中心的沿海進攻,後期則向北方的大沽,天津及北京地區進攻。英法的戰略目的是迫使清廷屈服,所以採取武力威懾與外交訛詐相結合的方針;而清廷在「攘外必先安內」的思想支配下,將主要兵力用於對太平軍作戰,對英法聯軍採取「息兵為要」、以和為主的方針。抗擊英法聯軍的清軍雖然在數量上居優勢,但軍隊素質與戰爭准備遠遜於敵。戰爭歷時4年,清廷戰敗,先後簽訂了《中法天津條約》、《中英天津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英北京條約》;俄國也趁火打劫,乘勢迫使清廷簽訂中俄《中俄天津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土地強行奪去。
英法聯軍進攻沿海清軍期間,清軍正集中兵力進攻太平軍。至1858年,清軍攻佔鎮江、揚州,重建江南、江北兩大營,包圍天京;西線湘軍也攻佔了九江,太平軍在湖北、江西統治的州縣,大部為清軍佔領,形勢嚴峻。洪秀全為挽回頹勢,任用李秀成、陳玉成等青年將領,在浦口、三河兩戰役中取得勝利(參見三河鎮之戰),穩定了局勢。為打破天京之圍,李秀成以「圍魏救趙」戰術擊殲江南大營清軍(參見二破江南大營),並乘勝開辟蘇南地區。當清軍在東線連連失敗之際,曾國藩所率湘軍在西線包圍了重要戰略基地安慶(參見安慶之戰),控制了長江。清廷鑒於綠營腐敗無能,將鎮壓太平軍的任務,完全委之於曾國藩。因太平軍主要統帥戰略思想有分岐,原定會師武漢、解安慶之圍的計劃失敗。而此時清廷卻與英法等侵略軍聯合進攻太平軍。至1862年,安慶、廬州相繼被清軍攻佔,並乘勢包圍了天京。江浙地區的太平軍,在淮軍及中英、中法混合組建的「常勝軍」、「常捷軍」協同進攻下,至1863年,紹興、杭州、蘇州等亦為清軍攻佔。1864年,清軍攻佔天京(參見天京之戰),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失敗。
太平軍失敗後,活動於長江以北、早與太平軍有密切聯系的捻軍,與太平軍余部匯合,在賴文光、張宗禹領導下繼續進行反清戰爭(參見捻軍起義)。為改變以往分散行動、互不統屬的局面,兩軍進行了合並和改編,成為有統一領導的新捻軍,並決定「易步為騎」,實施流動作戰。曾在魯山之戰、高樓寨之戰中大敗清軍,殲滅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部。清廷遂命曾國藩率湘、淮軍進攻捻軍。曾國藩接受僧格林沁窮追中伏的失敗教訓,採取「以靜制動」、「聚兵防河」的戰略方針,但毫無成效。清廷又以李鴻章為欽差大臣,專辦剿捻軍務。李採取「扼地兜剿」方略,企圖堵剿結合殲滅捻軍。捻軍為打破圍剿,分為東西兩部,以便相互支援。但力量分散,又無根據地,得不到補給及休整,1868年賴文光率領的東捻軍在揚州;張宗禹率領的西捻軍在山東茌平分別被殲滅。
太平軍、捻軍與清軍作戰期間,東南、西南、西北各地,先後爆發了各族人民的反清武裝斗爭。其中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有:陳開、張秀眉、杜文秀、李永和等領導的起義及陝甘回民起義軍等(參見雲南回民起義、黔西南回民起義、李永和、藍朝鼎起義、陝西回民起義、甘肅回民起義)。由於民族、宗教等各方面的原因及作戰指導失當,先後被清軍消滅。
1865年,中亞浩汗國(今烏茲別克境內)軍官阿古柏率軍侵入新疆,在英國支持下,強佔中國大片領土,建立所謂哲德沙爾汗國。沙皇俄國亦乘機入侵,攻佔伊犁地區。清廷決定武力收復新疆時,日本於1874年侵入台灣,從而引起了「塞防」與「海防」之爭。李鴻章等認為國防經費不足,主張全力加強海防,反對用兵新疆;左宗棠等則認為決不能自去藩籬,主張「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要求首先收復新疆。清廷接受了左宗棠的意見,任其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左宗棠採取「緩進速戰」、「先北後南」的戰略方針,「廣儲糧草,杜其竄路,然後相機大舉,聚而殲之」的作戰步驟,於1876年至1878年,進行了收復新疆的戰爭。並乘勢加強與沙俄的外交談判,1881年收復伊犁地區。
1883年,侵入越南的法國軍隊,向駐屯越南北部的清軍進攻,挑起了中法戰爭。清廷避戰求和,同意撤回全部駐越清軍。為迫使清廷屈服,獲取更大的侵華利益,次年法軍又突襲福建馬尾清海軍基地(參見馬尾海戰),隨後進攻台灣,封鎖中國沿海。清廷下令宣戰,在作戰指導上,確立東南沿海取守勢防禦,北圻陸路反攻的戰略方針。清軍先後挫敗進攻台灣、鎮海的法軍後,1885年又於鎮南關重創法軍(參見鎮南關之戰),並乘勝克復諒山,扭轉了戰局。但清廷未能利用此有利條件發展大好形勢,反而「乘勝而收」,與法國簽訂《停戰協定》。
1894年7月,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戰爭。這年為中國農歷「甲午」年,史稱中日甲午戰爭。這年初,朝鮮發生內亂。應朝鮮王朝的請求,清軍入朝協助作戰。日軍向正在運送中的清海、陸軍發動突襲,挑起戰端。日本以海軍奪取黃海、渤海制海權,陸軍在中國直隸(今河北)平原與清軍主力決戰的戰略方針,企圖迅速打敗清軍,壓迫清廷屈服。清廷實行海守陸攻的作戰方針。清陸軍主要將領指揮無能,畏敵怯戰,很快兵敗平壤(參見平壤之戰),退至鴨綠江以北中國境內。日海軍隨即在黃海向清海軍發動進攻,經激戰,清海軍損失慘重(參見黃海海戰),後龜縮於威海港內不出。隨後,日陸軍攻遼東,先後佔領安東、海城、大連、旅順等地。1895年2月,日軍水陸協同攻佔威海衛城(參見威海之戰),激戰半月,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清廷派李鴻章簽訂了不平等的《中日馬關條約》,並割台灣於日本。戰爭中,包括台灣在內中國廣大愛國軍民奮勇斗爭,前仆後繼,表現了中華民族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氣節。
甲午戰後,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的矛盾更趨激化。1899年爆發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列強以保護其在華利益為借口,由英、俄、日、美、德、法、意、奧八國組成聯軍入侵中國(參見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軍一度與義和團在天津、北京等地聯合抗擊侵略軍。北京陷落後,慈禧太後及光緒皇帝逃往西安,八國聯軍佔領了張家口、娘子關等要地,沙俄更乘機派軍十餘萬分路侵入東北,強佔了哈爾濱、吉林、奉天(今沈陽)等地。清廷於1901年簽訂了又一個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1904年,英國趁日、俄兩國爭奪中國東北地區之際,再次武裝入侵西藏,迫使清廷與之簽訂條約,攫取了更多政治、經濟特權。
帝國主義列強的瘋狂侵略,使中國亡國危機更為嚴重。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認識到清朝統治是中國強國禦侮的最大障礙,決心以武裝革命推翻清王朝。為此,在國外積極培訓骨幹,在國內多方運動會黨和新軍,連年發動武裝起義。幾經挫折,堅持不懈。終於在1911年武昌起義後推翻清王朝,建立中華民國,史稱辛亥革命。但是不久,民主革命的成果被封建軍閥袁世凱所篡奪。為反對袁世凱的獨裁統治和恢復民主共和制度,革命派相繼發動了討袁戰爭(1913年)、護國戰爭(1915年至1916年)和護法戰爭(191-7年至1918年)。這些戰爭雖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終未能消滅北洋軍閥。中國又陷入長期的軍閥混戰之中。
中國近代戰爭的發展過程,是同中國近代工業興起和戰爭理論、戰爭方式及之軍隊、兵器的逐漸演變緊密相聯的。鴉片戰爭開始至護法戰爭結束,共發生較大的作戰180多次。由於清王朝閉關鎖國和政治腐朽的影響,清軍在作戰中,尤其是同工業強盛、裝備精良、軍事思想先進的西方帝國主義侵略軍的作戰中,一敗再敗;即是由於愛國官兵的奮勇殺敵而取得局部勝利,但在戰爭全局上仍呈敗局。人林則徐、魏源等少數地主階級的有識之士,認真總結戰爭失敗的經驗,提出以「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為核心的軍事變革思想。太平天國時期作為國家經制之兵的八旗、綠營已腐敗無用。曾國藩等鴉片戰爭後,「仿前明戚繼光、近人傅鼐成法」而編練的湘勇、淮勇等非經制兵,逐漸成為清王朝的主要軍事力量。湘軍、淮軍與綠營的主要區別有三:一是改世兵制為募兵制,募選朴實勤勞的青年農民,拒收浮滑取巧的城市遊民,並在一定時期後,遣散一部人員,重新招募,以保證兵員素質及部隊戰鬥力。二是改營制不齊、分區定防的地方軍體制為營制統、集中駐屯的野戰軍體制。營為基本戰術單位,戰斗人員500人(前後編制不一),營下有哨、隊兩級編制,隊配備單兵器,哨由不同兵器的各隊組成;每營另配屬具有輜重兵及工程兵性質的長夫180人。營以上有統領,統若干營,為戰役單位;若干統領總屬於統帥,統帥所屬為戰略單位。三是改兵權分割之制為軍權集中之制,統兵將領擁有相對獨立的領導權、指揮權以及財務權。此外,還重視軍事訓練和思想教育,軍隊戰鬥力有所提高。此後,湘、淮軍留駐各地的部隊,成為國家常備軍,簡稱防軍;並將一部八旗及大部綠營的適戰人員,按湘、淮軍的制度改編,集中訓練駐屯,稱練軍;八旗及綠營殘存部隊,作為國家經制兵,已名存實亡。為加強海防和以先進兵器裝備部隊,除由國外購買軍艦及各種新式槍炮外,中國的近代軍事工業也開始建立。1861年至1911年,先後建立軍工企業40多個,共生產槍支約25萬支、火炮4000門、艦船60餘艘,成為清軍武器裝備的重要來源。甲午戰爭前,防軍、練軍不少已裝備了新式後膛槍炮,各重要海口改建一批新式炮台,並增加一批新式海岸炮。還建立廣東、福建、南洋及北洋4支水師。北洋水師是近代世界上有相當規模的海軍部隊。
清王朝的建軍指導思想是「中體西用」,雖然武器裝備有了改進,但軍事制度並未改變。甲午戰爭的失敗,暴露了先進裝備與落後軍制的矛盾,使清廷認識到防軍、練軍在編制、訓練、戰術及官兵素質上的嚴重缺陷,遂對全國軍事組織、指揮系統和訓練教育等進行全面西化。成立督辦軍務處領導改革、編練新軍。規定各省建立「常備、續備、巡警等軍」。常備軍有鎮、協、標、營、隊、排、棚7級,步、炮、馬、工四兵種。後又增建輜重兵,發展為每鎮官兵12512人、由步、騎、炮、工、輜合同編組的新式陸軍。並逐漸實現了中央軍事領導機構的統一,先後建立了陸軍部、海軍部和軍諮府(近似參謀部)。為培養軍事人才,先後創辦了船政學堂、水師學堂、武備學堂、陸軍速成學堂、講武堂及各種專業學堂等70多所軍事學校,聘請外國軍事教官指導軍事訓練,講授西方軍事學術,並派留學生出國學習軍事科學,翻譯了英、德、日等國各種軍事書籍,介紹西方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術。
八旗、綠營的作戰方式及戰術運用守舊落後。以曾國藩為代表的一批清代儒將建立的湘軍,在戰術上進行了一次傳統的復歸:從建軍、治軍到用兵作戰,基本上效法明將戚繼光。雖為復舊,但對墨守陋規的八旗、綠營,則是一次進步的革新。由於湘軍裝備的火葯槍炮射速慢、殺傷力小,不能脫離冷兵器而獨立戰斗,所以無法改變密集的戰斗隊形,也無法脫離傳統的作戰方式。淮軍已更新裝備為無煙火葯後膛槍炮,射速快,火力強度大為提高,並汲取了西方的一些訓練方法,所以在沿用湘軍作戰方式的同時,有了新的發展。營的基本戰斗隊形,通常部署為三個梯隊;一梯隊開始採用散兵隊形,散兵間隔3步;二梯隊為密集橫隊,位於敵軍輕火器有效射程之外;三梯隊為預備隊,控置於敵軍炮兵射程之外。淮軍的作戰指導思想,已開始脫離了僅依靠肉搏決定戰斗勝負的傳統戰法,強調以火力殺傷敵人、爭取勝利。其基本戰術是步炮協同作戰。進攻時,以炮兵實施火力急襲殺傷、壓制敵人,步兵在炮火支援下邊射擊邊前進,俟敵軍陣線動搖時再發起沖鋒。防禦時,炮兵主要用以協助步兵攔擊敵攻擊部隊。通過橋梁、隘路,有時以三梯隊交互掩護前進。中法戰爭時,還出現了以被覆頂蓋的戰斗掩體為主體,由明槽暗道予以聯結、具有塹壕體系性質的防禦工事——「地營」,出現了在敵火下實施進迫作業以接敵的「滾草龍法」等。這與傳統作戰方式已有明顯的區別。
新軍時期,隨著軍事制度、訓練方法的西化和官兵素質的提高,作戰方式發生了質的變化:進攻時;先進行騎兵偵察,再進行火力偵察,繼之以火力急襲,摧毀工事,殺傷敵人及制壓敵軍炮火,爾後用工兵破壞障礙、開辟通路,最後以步兵發起沖鋒。步兵行動則是先以疏開隊形接敵,散開隊形戰斗,當接近沖鋒距離時,梯次躍進。防禦時,步兵以隨身攜帶的鍬鎬挖掘掩體、交通壕,構成有一定縱深的數道塹壕,陣地前布置地雷、鐵絲網等障礙場,步兵依託工事戰斗,炮兵進行攔阻射擊,預備隊用以反沖鋒,爾後相機轉為反攻。這時,雖然還存在著盲目照搬西方軍制及戰術等缺點,但就總體而言,清廷軍隊的近代化建設已初見成效。
外國戰爭列表
近代時期
A 阿布基爾海戰 阿達河戰役 阿富汗抗英戰爭 阿夫利亞爾-阿拉賈戰役 阿索斯海戰
阿亞庫巧戰役 奧斯特里茨戰役 奧土戰爭
B 巴爾干戰爭 巴黎公社起義 巴黎戰役 包岑戰役 北美獨立戰爭 波爾塔瓦戰役
博羅迪諾戰役
C
D 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 德累斯頓戰役 德意志解放戰爭 對馬海戰 多米尼加海戰
E 俄國十七世紀初的農民戰爭 俄國1812年衛國戰爭 俄瑞北方戰爭 俄土戰爭
F 法西戰爭 法越戰爭 奉天戰役
G 戈格蘭海戰 葛底斯堡戰役
H 漢科角海戰 漢普頓海戰 滑鐵盧戰役 霍恩林登戰役
J
K 卡古爾河戰役 卡利亞克里亞角海戰 克拉斯內戰役 克拉翁訥戰役 克里木戰爭 刻赤海戰
庫訥斯多夫戰役
L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 拉辛農民起義 萊比錫戰役 勒姆尼克河戰役 利薩海戰 列斯納亞戰役
羅克魯瓦戰役 羅斯巴赫戰役 旅順戰役 洛斯托夫特海戰
M 馬爾普拉凱戰役 馬倫哥戰役 美國南北戰爭 美墨戰爭 美西戰爭
N 拿破崙對埃及的遠征 拿破崙對義大利的遠征 拿破崙戰爭 納爾瓦戰役 納瓦里諾海戰
諾維戰役
O
P 普奧戰爭 普法戰爭 普加喬夫起義 普魯士—埃勞戰役
Q 七年戰爭 切什梅海戰
R 熱馬普戰役 日俄戰爭
S 沙姆霍爾戰役 薩爾吉爾河戰役 薩拉托加戰役 塞瓦斯托波爾戰役 色當戰役
聖普里瓦—格拉韋洛特戰役 斯洛博齊亞戰役 蘇沃洛夫對瑞士的遠征
蘇沃洛夫對義大利的遠征
T 特拉法加海戰 特雷比亞河戰役 特塞爾海戰
W 瓦爾密戰役 瓦格拉姆戰役 維堡海戰 維堡戰役 維也納戰役 烏爾姆戰役
烏沙科夫對地中海遠征
X 西摩戰爭 錫諾普海戰
Y 耶拿—奧厄斯泰特戰役 伊茲梅爾戰役 因克爾曼戰役 印度民族起義 英布戰爭 英國內戰
英荷戰爭 英邁戰爭 英美戰爭 英緬戰爭 英西戰爭
⑥ 歷史上世界發生過多少次戰爭
古今戰爭次數統計
從古到今,世界上究竟發生過多少次戰爭,大致有以下幾種統計數據:
據不完全統計,在有記載的5560年的人類歷史上,共發生過大小戰爭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從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共發生過366次,平均每年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37年中,包括現在仍在進行著的,就有87次之多,平均每年2.3次。其間,29次在亞洲,26次在中近東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歐洲。
據瑞典、印度學者統計,從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這5164年中,世界上共發生戰爭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這些戰爭給人類造成了嚴重災難,使36.4億人喪生。損失的財富摺合成黃金可以鋪一條寬150公里、厚10米、環繞地球一周的金帶。
據前蘇聯學者統計,從公元前1496年到公元1861年這3357年間,人類有3130年在打仗,只有227年是和平的。
據匈牙利一位教授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37年裡,世界上爆發470餘起局部戰爭。在世界范圍內,無任何戰爭的日子只有26天。
據美聯社調查報告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爆發了大約300場局部戰爭,大約有1000萬人死於戰火。
中國歷史上發生戰爭次數
我國是戰爭頻繁之國。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乃至近代,人民起義、人民革命戰爭頻繁;歷史上統治階級內部以及諸侯之間爭城掠地的戰爭更是難以計數。見諸史籍,有些眉目和頭尾的戰爭,從夏朝至明代大約有3300餘次,清代有400餘次,近代也有數百次之多。我國歷史上大約發生戰爭4000~5000次之多,約佔世界歷史上戰爭總數的1/3左右。
兩次世界大戰有關數據
項目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參戰國數目
33
61
中立國數目
17
6
持續時間
1564天(4年3個半月)
2194天(6年)
參戰國總人數
10.5億人(佔世界人口62%)
17億人(佔世界人口80%)
戰爭中被打死的人數
1000萬人
3200萬人
受傷人數
2000萬人
3500萬人
領土上進行過軍事行動的國家
14個
40個
軍事行動區域的面積
400萬平方公里
2200萬平方公里
動員入伍人數
7000萬人
11000萬人
第一次世界大戰統計數據
第一次世界大戰先後捲入33國15億人口。軍事行動涉及的領土達400萬平方公里,戰線長度有2500~4000公里。1914年,英、法、俄三國(含殖民地)總人口7.045億,動員完畢時陸軍兵力達977.7萬人;德奧兩國(含德國殖民地)總人口為1.3億人,動員完畢時陸軍兵力為634萬人。戰爭期間,協約國總計動員軍隊4218萬餘人,損失2210萬餘人,其中死亡515萬餘人;同盟國總計動員軍隊2285萬人,損失1540萬餘人,其中死亡338萬餘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余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損耗統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歷時4年又3個半月。參加戰爭的有6個大洲的33個國家,捲入人口達15億多人,交戰雙方動員的兵力達6000多萬人,其中傷亡3000多萬人,因戰爭而死於飢餓和其他災害的達1000萬人左右,各交戰國經濟損失約為2700億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參戰國軍隊傷亡人數統計
國別
死亡(萬人)
負傷(萬人)
失蹤被俘(萬人)
合計(萬人)
占動員總兵力(%)
死傷比例
德國
177.4
421.6
115.3
714.3
64.9
⑦ 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過哪些戰爭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戰
二戰
近現代史回上日俄對答中國的侵略正印證了一句中國成語 鯨吞蠶食
日本得了這句成語的前半段 鯨吞,日本自1894年甲午戰爭開始,1904年的日俄戰爭,1915年的日德青島之戰,1931年918事變(戰爭)1937年抗日戰爭,每一次對中國的侵略都意圖吞並中國的一個省區,一個地區,甚至是整個國家,這個侵略政策往往使用著暴烈的戰爭手段,使中國人迅速認清日本的真實目的,造成中國慘重的財產,人員損失,但保住了國土。
俄國則是使用蠶食的手段一步一步吞掉中國的領土,並用不平等條約固定下來,數個不平等條約中國損失了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外蒙古,這些國土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可能收回,對中國的危害更大
⑧ 世界近代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戰爭
從17世紀抄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到20世紀襲初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世界歷史,屬於世界近代史。這是一個封建主義日趨衰敗而資本主義不斷發展的歷史階段。由於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猖獗,這一時期的人類社會生活中曾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戰爭。其中不少戰爭嚴重影響過人類社會的發展,比較著名的戰爭有:美國獨立戰爭,英馬(印度馬拉塔)戰爭,法國革命戰爭,拿破崙戰爭,第二次美英戰爭,高加索戰爭,希臘獨立戰爭,英緬戰爭,阿爾及利亞抗法戰爭,卡洛斯戰爭,阿富汗抗英戰爭,英國——錫克戰爭,普法戰爭,巴黎公社起義,亞齊(印尼蘇門答臘北部)戰爭,俄土戰爭,太平洋戰爭,英埃(埃及)戰爭,希土戰爭,美西戰爭,美菲戰爭,巴爾干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等等。
⑨ 世界近代歷史大事年表【從戰爭方面回答】
1775~1783 美國獨立戰爭(抄薩拉托加戰役)
1815 滑鐵盧戰役
1861~1865 美國南北戰爭
1914.7 一戰爆發(1916凡爾登戰役)
1931.9.18 九一八事件
1939.9.1 二戰全面爆發
1941.6.22 蘇德戰爭爆發
1941.12 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6 中途島戰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4.6.6 諾曼底登陸
⑩ 世界歷史重要戰爭
1、馬拉松之戰 馬拉松戰役是公元前490年強大的波斯帝國對雅典發動的戰爭。波斯軍隊共陣亡6400人,雅典方面僅僅陣亡192人。在此役中,雅典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促使了希臘各城市國家之間的團結,結成了三十個國家的同盟,加強了反對波斯帝國的力量;希臘各城邦的實力也進一步增強。對於希臘文明在之後三個世紀中所達到的光輝無比的成就而言,馬拉松戰役無疑是這一成就的最初的台階。
2、阿克提烏姆海戰 公元前31年9月2日的阿克提姆海戰,是古代世界發生在地中海重要的海戰,是古羅馬皇帝屋大維與安東尼及埃及女王的決戰,在此役中,曾經無比發達的埃及大敗,幾乎全軍覆沒,埃及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近代。屋大維的勝利,則使他順利地成為了羅馬的救星,之後更建立了古代史上一個最龐大的帝國--羅馬大帝國。阿克提姆海戰的意義是深遠的,因為這是東西方文明的一次強烈碰撞,此戰的勝敗決定了雙方誰將成為誰的行省,對歷史走向有長遠影響。
3、怛羅斯之戰 公元751年的怛羅斯之戰,是唐朝安西都護府軍隊與阿拉伯帝國穆斯林、中亞諸國聯軍在怛羅斯的一場遭遇戰。這是阿拉伯與唐朝多次邊境沖突以來,唯一的一次取勝。但戰後唐朝仍然控制西域並繼續擴張。怛羅斯之戰對唐朝與整個東亞地區而言,是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原本志在經驗西域的大唐,至此進入衰退通道,逐步的無力聯通內亞。崛起的吐蕃、復興的突厥,以及內地的藩鎮叛亂,都在一步步蠶食大唐的資源與根基。
4、君士坦丁堡戰役 公元前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戰役,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欲消滅拜占庭帝國的攻城戰,此役在整個戰爭史上來看,都是一次非常典型的要塞攻防戰。此役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勝利,延續了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國從此覆滅。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即是歐洲舊有宗教秩序的結束,標志著中世紀時代的落幕,文藝復興時代的開始,以及大炮與火葯的廣泛使用。此役切斷了連接歐亞兩洲的主要陸上貿易路線,令很多歐洲人開始認真考慮經海路到達亞洲的可行性,最終促成歐洲人發現新大陸。
5、英西海戰 公元1588年開始的英西海戰,在某種程度上,對近代早期的世界都產生了重要影響。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為報復伊麗莎白對瑪麗的處決,在得到西克斯圖斯五世的支持後便侵略英國,但聲名顯赫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大敗,而英軍大勝。此役英軍的以弱勝強,再一次顯示了在王權統治下的民族國家的力量,打破了西班牙艦隊在大西洋獨霸的格局,英格蘭開始掌握主動權,一直到1589年的科倫納-里斯本海戰局勢被西葡帝國扭轉。
6、美國獨立戰爭 公元1775年,隨著萊剋星頓小鎮的一聲槍響,美國獨立戰爭爆發了。這場持續了8年之久的民族解放戰爭,最終以英國在北美殖民統治的破產和北美殖民地的獨立而告終。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美國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此外,對以後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動作用。
7、滑鐵盧戰役 公元1815年發生的滑鐵盧戰役在世界戰爭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由拿破崙領導的法國軍隊與第七次反法聯盟軍隊在比利時小鎮滑鐵盧進行的一次決戰,此役可以用「時間短、影響大、結果出人意料」這12個字概括,最終以拿破崙的失敗而告終。它結束了法國自大革命以來二十多年對外戰爭的結束,使拿破崙帝國時代退出歷史舞台,改變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8、色當戰役 公元1870年發生的色當戰役處於當時的普法戰爭時期,在此次戰役中,普軍大勝,並俘虜了法皇拿破崙三世及其麾下軍隊。被俘的消息傳到巴黎之後,法國革命爆發,推翻了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一個新臨時政府。色當戰役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及其盟軍的勝利,它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標志著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滅亡和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更標志著日耳曼民以獨立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9、對馬海戰 公元1905年發生的對馬海戰,是日俄戰爭中兩國在朝鮮半島和日本本州之間的對馬海峽所進行的一場海戰。此戰中,日軍大獲全勝,而俄軍幾乎全軍覆滅。對馬海峽海戰是近代海戰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它深刻影響了海軍技術的發展,將大炮巨艦主義推向顛峰;使得處於世界前列的俄國海軍一蹶不振,海戰的失敗動搖了俄國沙皇的統治。
10、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簡稱WWI或WW1),簡稱一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斗。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屬同盟國陣營,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則屬協約國陣營。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11: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戰,是繼一戰之後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戰火燃及歐洲、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戰爭分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仆從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少數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法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