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劍舞歷史

中國劍舞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28 18:38:52

中國歷史上真正的劍術高手都有誰

1、公孫大娘是這裡面唯一一位女性,唐朝人善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以舞《劍器》而聞名於世。據說張旭正是因為看到她的劍法,才從中悟道草書的精髓,於是成為一代書法大家,杜甫因為看到他的劍法寫出了著名的《劍器行》,畫聖吳道子也曾通過觀賞公孫大娘舞劍,體會用筆之道,公孫大娘用劍堪稱一代宗師。

2、李白,為唐代詩人,據記載他除了詩寫的好以外,劍術也是非常的好,應該處於裴旻之下。

3、蓋聶,這個蓋聶是歷史上真實的蓋聶,不是《秦時明月》裡面的,蓋聶是戰國人,當年荊軻聽聞蓋聶的劍術非常強大,就想來找蓋聶談論劍術,但是蓋聶想教荊軻用劍,就用瞪他來考驗他,但是荊軻離席而走,當時蓋聶就認為荊軻刺秦王必敗。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荊軻刺秦王的時候等的那個人就是蓋聶,但是蓋聶並沒有去。如果蓋聶去了,理事恐怕又要改寫了吧。

4、裴旻,是唐開元間劍術高手,曾鎮守北平郡,官居大將軍。傳言劍術非常厲害,李白還從他那裡學習過劍術。唐文宗時,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三絕,世人稱之為劍聖。

5、王越,東漢末年知名武術家,擅使劍術。傳說力量可以比呂布,單挑無敵,可以打過呂布。但是這個人一心想在朝廷做官,因此成為漢獻帝劉協的劍法啟蒙導師,後來又做了曹丕的劍術導師,一生從來沒有出宮。

6、蟲達是西漢前期的將領,現在的安徽碭山,是當時的著名舞劍高手,這個人還是一個小將的時候,就曾經擊破項羽。後來成名被封為曲成侯。關於他的劍術在阮籍《詠懷》裡面可以看到:少年學擊刺。妙伎過曲城。由此可以知道此人的劍術水平是非常高的。

7、聶政,是戰國時期的劍術高手,韓國人,是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曾獨自一人,持劍進入韓國都城,殺死俠累和他數十位護衛。

❷ 中國歷史上著名劍客

1:聶政(戰國時期刺客)

聶政(?—公元前397年),戰國時俠客,韓國軹(今河南濟源東南)人,以任俠著稱,為春秋戰國四大刺客之一。韓大夫嚴仲子因與韓相俠累(名傀)廷爭結仇,潛逃濮陽,聞政俠名,獻巨金為其母慶壽,與政結為好友,求其為己報仇。

聶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後,憶及嚴仲子知遇之恩,獨自一人仗劍入韓都陽翟,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繼而格殺俠累侍衛數十人。因怕連累與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劍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自殺。

2:蓋聶(中國戰國末年劍客)

蓋聶,戰國末年劍客。衛國人荊軻曾游歷經過榆次,與蓋聶講論劍術,不和而散。衛國人荊軻曾與蓋聶講論劍術。蓋聶發怒,瞪著眼看荊軻,荊軻便離開了。蓋聶說:「剛才我和他講論劍術,有不合之處,我用眼瞪了他。」派人到荊軻寄宿的主人那裡,發現荊軻已經駕車離開。使者回來報告,蓋聶說:「他當然要離開,剛才我用眼瞪了他,使他害怕了!」

3:越女(春秋時期劍術名家)

越女,是春秋時女劍術家,越國人。據《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載:「越有處女,出於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就之術「。其劍法天成,居於山林,授劍法以士兵,助越王勾踐滅吳。越王稱其「當世莫勝越女之劍」。

4:王越(東漢末年俠客)

王越(生卒年不詳),遼東燕山人,東漢末年知名武術家,擅使劍術,三國史阿的師父,曹丕的師公,虎賁將軍。在史書《典論》中有記載。桓、靈二帝在位期間,王越為虎賁將軍。因為擅長劍術,而在京師有極高名望。河南史阿過去和王越游歷,學會了王越的劍法。

5:韓龍(漢末三國時期刺客)

韓龍,東漢太和二年生人,漢末三國時期刺客。韓龍使得魏國北方邊得到數十年的安寧,減少魏國的軍政壓力,得以休養生息。魏幽州刺史王雄使勇士韓龍刺軻比能於漠北。軻比能一死,鮮卑各部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邊陲遂安……

6:裴旻(唐代劍客)

裴旻,祖籍河東聞喜,唐代開元時期的人物,曾鎮守北平郡,曾先後參與對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戰事,據記載官至「左金吾大將軍」。唐文宗時,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唐代三絕」,世人稱「劍聖」。裴並以善射著名。任北平守時,北平多虎,他一日射虎三十一頭。

7:雷被(西漢劍客)

雷被,西漢時期人物,本為江湖游俠,後被淮南王劉安招入門下。雷被劍藝精湛,素有「淮南第一劍客」之稱,淮南王太子劉遷聽聞此事後不服,便和雷被較量。由於雷被失手擊中了劉遷,從此劉遷懷恨在心,處處為難。後來雷被向劉安請求跟隨大將軍衛青去打匈奴。沒想到劉安聽後,反倒認為雷被起了叛心,並將其免了職。

❸ 中國"劍"的歷史與介紹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版,前端尖,後權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
劍,早期是匕首式短劍,劍和刀一類,區別只在於單刃和雙刃。劍又稱:"輕呂"、"徑路","長鋏"。春秋末年,開始流行長劍。質地精良的寶劍大多出自南方,主要是吳、越(閩越)、楚、巴蜀。長劍出,短劍也不廢。劍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
長劍便於戰斗,短劍利於護身,還可以用於刺殺,荊軻刺秦王,東漢末年俠客王越、史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劍在中國文化與其它文化里的括含范圍不同。如西方古代只有雙刃和直型的劍,對西方人來說刀也被定義為劍的一種。即使名為「Saber」(單刃的軍刀)、「Falchion」(單刃的彎刀)也被歸於西方文化中的「劍」一類。再如日本則沒有區分刀與劍,日文中的「劍道」或者「劍術」其實是中國唐代流傳到日本的雙手刀法。
在中國文化里,劍與刀是兩種不同的武器,劍特別用來指「雙鋒直型刃」,而刀則是指「單鋒彎型刃」。
劍通常可以做出三種攻擊:截、削和刺。

❹ 歷史上有什麼記載漢代《劍舞》表演情形的史籍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之際,中原大地紛爭不斷,因此習武之風盛行。又由於金屬冶煉的技術不斷提高,「劍」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愛戴。佩劍,成為一代代文人武士的必備行頭。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劍舞》流行於漢代就是當然之事。

記載《劍舞》表演情形的史籍,是《史記》。其《項羽本紀》中記載了有名的「鴻門宴」故事:「……范增數目項王,舉佩玉塊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庄,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庄則人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庄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王,庄不得擊。」漢代畫像石上即有此事的刻畫。

❺ 劍術的歷史起源

劍產生在商代,較短,呈柳葉或銳三角形,初為銅制。漢代後銅劍漸被鋼鐵劍替代,並趨於定型。劍,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自古劍術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為世人喜愛 。
劍術在春秋後期開始出現,史籍中也開始出現關於劍術家的記載。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卧薪嘗膽、報仇復國的越王勾踐,曾請了一個埋名隱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劍術家越女給他的士兵傳授劍術。這個越女不僅劍術精通,而且還有一套理論。《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術和戰術。《漢書·藝文志》載有《劍道》三十八篇,是論述漢以前擊劍技術的專著。
漢朝發展起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軍隊。騎兵交戰中以砍斫為主,很少有刺的動作。於是,環柄刀代替了劍,使得劍在戰場上的使用價值大大下降。到了東漢末年,環柄刀幾乎完全取代了劍,成為軍中主要的短兵器。劍在戰場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擊劍的風氣在社會上風行開來,人人喜歡擊劍,喜歡佩帶寶劍,劍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文人與劍術結下了不解之緣。歷史學家司馬遷的祖上在趙地就是以傳授劍術而馳名;東方朔15歲就學習擊劍;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年輕時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擊劍。漢武帝時,渤海郡博學多文的儒士雋不疑,應邀去見一個大官,看門人要他解下佩劍,雋不疑十分堅決地回答道,劍是君子用以自衛的武備,不能解。陳壽寫到他在「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於身」。這個時期還出現了不少專門講擊劍方法的文章,據《漢書》記載,這樣的文章有38篇,後來都失傳了。東漢末年,劍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不少技藝高超的擊劍家,這些人遊走四方,傳授劍術。如在漢恆帝和漢靈帝年間(公元147-189年),在首都洛陽城,一個叫王越的劍師就十分有名,教過不少徒弟。
漢代斗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斗劍風的興盛。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御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唐代,持劍舞蹈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友人宴飲時也舞劍助興。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 罷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公孫大娘的劍舞因為是舞蹈,需要高度的藝術化加工,與武藝完全不同,就是劍術也與實際的作戰技術有較大的差距,這與後來緊緊扣住攻防格鬥為主題發展起來的劍術套路有明顯的區別,但是劍舞的高度發達,為後來劍術的發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明代戚繼光《武備志》中記載了劍的用法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清代又有宋仔鳳《劍法真傳》一書傳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劍術成了劍的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為中國武術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動作,使劍術有了很大發展。

❻ 簡述劍術的發展史

劍術在春秋後期開始出現,史籍中也開始出現關於劍術家的記載。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卧薪嘗膽、報仇復國的越王勾踐,曾請了一個埋名隱姓、生活在山林中的劍術家越女給他的士兵傳授劍術。這個越女不僅劍術精通,而且還有一套理論。《吳越春秋》卷九和《莊子·說劍篇》都記述了古代擊劍的技術和戰術。《漢書·藝文志》載有《劍道》三十八篇,是論述漢以前擊劍技術的專著。
漢朝發展起了以騎兵為主力的軍隊。騎兵交戰中以砍斫為主,很少有刺的動作。於是,環柄刀代替了劍,使得劍在戰場上的使用價值大大下降。到了東漢末年,環柄刀幾乎完全取代了劍,成為軍中主要的短兵器。劍在戰場上地位的下降反而使擊劍的風氣在社會上風行開來,人人喜歡擊劍,喜歡佩帶寶劍,劍術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文人與劍術結下了不解之緣。歷史學家司馬遷的祖上在趙地就是以傳授劍術而馳名;東方朔15歲就學習擊劍;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年輕時不僅喜歡讀書,而且喜歡擊劍。漢武帝時,渤海郡博學多文的儒士雋不疑,應邀去見一個大官,看門人要他解下佩劍,雋不疑十分堅決地回答道,劍是君子用以自衛的武備,不能解。陳壽寫到他在「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於身」。這個時期還出現了不少專門講擊劍方法的文章,據《漢書》記載,這樣的文章有38篇,後來都失傳了。東漢末年,劍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出現了不少技藝高超的擊劍家,這些人遊走四方,傳授劍術。如在漢恆帝和漢靈帝年間(公元147-189年),在首都洛陽城,一個叫王越的劍師就十分有名,教過不少徒弟。
漢代斗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斗劍風的興盛。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御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唐代,持劍舞蹈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友人宴飲時也舞劍助興。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公孫大娘的劍舞因為是舞蹈,需要高度的藝術化加工,與武藝完全不同,就是劍術也與實際的作戰技術有較大的差距,這與後來緊緊扣住攻防格鬥為主題發展起來的劍術套路有明顯的區別,但是劍舞的高度發達,為後來劍術的發展也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
明代戚繼光《武備志》中記載了劍的用法有: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旋風格、御車格、風頭洗等。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清代又有宋仔鳳《劍法真傳》一書傳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劍術成了劍的演練套路的代稱,被列為中國武術比賽項目。增加了各種花法、平衡、翻騰、造型等動作,使劍術有了很大發展。

❼ 「劍舞」最早出現在什麼時期,後來又怎樣形成中國古典舞「劍舞」的

比較早的出現在史記中,在秦朝未年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劍舞發展高潮應該是在唐朝們公孫大娘劍舞,形成中國古典「劍舞"。

❽ 中國劍術是由哪個朝代興起的

劍術本身興起的時間已不可考,但是正式列入文化歷史傳承的有史可考版的是商周代進入了鼎盛時期權。如果要追溯劍術的歷史,那麼就得追溯劍的歷史,劍的歷史,就是中國金屬冶煉技術和戰爭兵器史。從金屬冶煉開始算,商代中國人大規模開始冶煉青銅,周代達到鼎盛。秦漢時代才可以大規模的冶煉鐵作為軍事用途。好了,金屬說完了,從劍本身來看,劍作為兵器以及禮儀佩飾的歷史更早,在商代中國就已經出土了青銅戈,矛,劍,箭鏃等金屬兵器。時間進入周代,劍作為貴族禮儀兵器已經形制化,現存保存最完好的,應該是蜚聲世界的越王勾踐劍了吧?精美華麗無比!有劍,既有劍術。在春秋戰國時期關於劍的傳說多不勝數,越女劍法號稱師從白猿等等的傳說,劍,在中國人的文化中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符號了。但是歸根結底,從出土文物,史料記載等綜合判斷,中國劍術起源於商代乃至商代之前,可惜現在傳說的夏朝因為年代過於久遠,沒有更多的文物和記載可考,但是即便如此,我也可以確定的告訴你,中國劍術,傳承超過2900年。

❾ 劍舞的歷史回顧

中國漢族民間舞蹈。歷史悠久,漢唐時代最為流行。由於劍術動作英武、韻內律優美,自古就有搏容擊、健身和抒情表演的功能;不僅有長劍之舞,還有短劍之戲(百戲中的跳劍弄丸)。據《孔子家語》記載,子路戎裝見孔丘時,曾拔劍起舞;《史記·項羽本紀》中也記載了在鴻門宴上,項伯與項庄對舞長劍的故事。四川漢畫像磚有長劍獨舞的畫面,山東嘉祥秋胡山的漢畫像磚上有兩人擊劍對舞的場面。這些足證劍舞在漢代已很流行。 漢以後,劍作為兵器,漸漸被長兵器所代替。劍舞作為健身和抒情的技藝,有了很大的發展。到了唐代,劍舞的流行更為廣泛,而且水平極高。
著名詩人李白、岑參等都有十分雄渾悲壯的詩句描寫自己以劍舞抒情的情景。其中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一詩,千百年來,更是膾炙人口,我們從這首詩中能窺見劍舞的神彩和氣派:「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而且劍舞對其他姊妹藝術也有很大影響,據說書法家張旭看了公孫大娘的劍舞,草書大進,畫家吳道子看了裴將軍的劍舞,「揮毫益進」。

❿ 有關《劍舞》的歷史記載是什麼

從春秋戰國到秦漢之際,中原大地紛爭不斷,因此習武之風盛行。又由於金屬冶煉版的技術不斷提高,「劍權」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愛戴。劍舞佩劍,成為一代代文人武士的必備行頭。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劍舞》流行於漢代就是當然之事。

閱讀全文

與中國劍舞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