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歷史上有哪幾種不同的兒童發展觀
兒童發展觀除了兒童發展的概念以外,還包括兒童人性特點、兒童發展的性質、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和兒童發展的價值等重要內容.歷史上曾對教育產生過一定影響的兒童發展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遺傳決定論
人性,被普遍地看做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種類相區別的、由人類個體所表現出的類化特徵.這種類化特徵除了人類共有性之外,在人類內部,每個人在展示這些類化特徵時,還同時展示出了個體的特殊性.例如,運用語言的能力是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但就單個人而言,在語言的實際運用中,還存在著表達能力高低的差別,語調語速的差別等.人類思想的繁榮更揭示了人類在其本質特點之一——思維能力展現過程中的個體差異性.那麼這種個體間的差異是如何產生的呢?有人認為,人性個體的差異是由個體的遺傳素質或人的自然素質中的某些特點所決定的.這種主張被稱之為遺傳決定論.在這一類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觀點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說」、柏拉圖的人分三等論和中國古代的兒童觀.
(一)基督教的「原罪說」
這是西方中世紀教育史上一種典型的兒童觀,它視兒童為生而「有罪」的人,贖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幫助兒童盡快贖罪的手段.「原罪說」扼殺了兒童活潑的天性、燦爛的童年.在中世紀基督教學校中,兒童與成人的差別被忽視了,學生被要求嚴格地按學校內刻板的作息方法進行學習,完全沒有游戲和自由活動的時間.學生們被迫重復著枯燥的讀書、勞動、唱贊美詩等活動,若有違規行為,還要受到體罰.
(二)柏拉圖的人分三等論
這種兒童觀認為,兒童發展的目標及個性的差別,早已由人性的自然素質所決定了.他認為上帝造人是採用了金、銀和鐵三種不同的材料.金質者最為高貴,他們的發展目標是治學和管理國家,因而他們需要接受最高等級的教育;而銀質者,其發展目標是武士,只需接受初等教育就足夠了;鐵質者的天資最差,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無需接受什麼教育.鐵質者需要的不是才能的開發,因為他們沒有才能的天賦條件,他們只需掌握某種勞動的技能,養成服從的品性就足夠了.
(三)中國古代的兒童觀
我國古代兒童觀是圍繞對人性的認識展開的,主要有三種代表性的觀點.以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論認為,人具有基本道德的萌芽,即善端,包括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兒童的發展就是讓這些本來存在的萌芽能夠生長.孟子主張注重教育內容對兒童的影響,其目的是引發兒童固有的良知、良能.以荀子為代表的性惡論認為,人對物的欲求是人性,而人性是惡的.荀子這種對人性的看法,導致了他注重教育對兒童的改造和外塑功能.由於上述觀點對善惡的肯定與否定過於絕對化,難以解釋現實中人的發展差異復雜多樣的事實,韓愈等又提出了性三等論.韓愈認為,「學而愈明」為上等,「可導而上下」的為中等,而下等品性的人,只有用刑罰來控制他們的行為.
遺傳決定論使人們相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這種觀點不僅為統治階級放棄民眾教育、實行等級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論依據,也為個別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責任找到了借口.
二、環境決定論
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傳決定論對於兒童發展的解釋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懷疑,人們把探索的目光轉向了自然生物因素之外的環境.環境決定論認為,真正在兒童的發展中起著絕對影響作用的力量,是兒童生活環境和後天所獲得的教育引導.環境決定論雖然否定遺傳生物因素在兒童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但仍認為兒童的發展是受某種外在於兒童主觀控制的某種因果關系的制約.
(一)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英國教育家洛克和美國心理學家華生.
洛克主張「教育萬能」,他在《教育漫話》中指出,兒童猶如一塊「白板」,到他們長大成人後,是好還是壞,有用還是無用,感到幸福還是痛苦,主要是由他們所受的教育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由於教育之故」.
華生注重對兒童的行為產生過程的探索,從刺激—反應機制形成過程的研究中,他發現了外界刺激的性質對於兒童行為影響的重要意義,提出了環境決定兒童發展的觀點.他說:「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更給我一個特殊的環境,我可以運用特殊的方法,把他們加以任意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家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在華生的眼中,兒童生活於其中的環境,就像一個模具,兒童個體的發展,完全取決於這個模具的形狀.而這一模具的形狀,則取決於提供給兒童的、完全可被控制的學習與訓練的內容.
(二)怎樣正確認識環境決定論
環境決定論否定人的生物遺傳素質在兒童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確信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是其後天的生活經歷和環境影響在起決定的作用,因而環境決定論又被稱之為養育論.
環境決定論關注兒童生長的環境條件、後天教養內容和教育方法在兒童成長與發展中的重要影響作用.就這一點而言,應該承認,與遺傳決定論相比較,它發現了對兒童發展影響力更大的一項變數.因此,環境決定論對兒童教育實踐的影響也遠遠大於遺傳決定論.在某些時候,環境決定論甚至成了教育對兒童發展進行影響與控制的惟一合理、合法性的依據.
環境決定論的盛行直接導致了傳統教育實踐具有重視教師權威、書本知識和學校紀律等特點.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控制兒童學習活動的環境、內容和方式來達到控制兒童發展的目的.「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等諺語在我國廣為流傳,就是環境決定論對人們的教育方式選擇潛移默化影響的結果.
環境決定論在肯定了兒童發展的可塑性的同時,也將兒童個體在發展過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三、輻合論
輻合論,也稱之為二因素論.這種兒童發展觀肯定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兩種因素對兒童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各執一端,相互否定,使得人們在教育實踐中難以全面把握對兒童發展具有影響作用的各種因素,對於教育過程中兒童個體發展常常會造成消極影響.20世紀50年代前後,這兩種相互對立的兒童發展觀,逐漸放棄排斥對方,開始走向相互包容.德國心理學家施太倫在其所著的《早期兒童心理學》一書中,明確地提出兒童心理的發展是受環境和遺傳二因素共同影響的「合並原則」.
輻合論認為,心理的發展不是單純地靠天賦本能的逐漸顯現,也不是單純地對外界影響的接受或反映,而是其內在品質與外在環境合並發展的結果.但並非所有肯定這兩個因素的學者,都簡單地同意「發展等於遺傳與環境之和」的判斷.美國的心理學家吳偉士認為,雖然兒童的發展是其遺傳和後天環境共同影響的結果,但是這兩種因素在兒童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兒童發展的不同階段上,這兩種因素的影響力的大小也有明顯的差別.一般而言,兒童的發展就其發生學的意義而論,遺傳的制約性要大於環境因素的力量,隨著兒童機體的成熟程度的提高,環境對兒童發展的影響則越來越重要.
也有一些學者將環境因素進一步劃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因素,又將後者拆為社會文化、家庭和學校教育等若干因素,以期更加精確地把握對兒童發展的可能性影響,並利用各種因素去提高兒童發展的水平與速度.
輻合論對教育實踐的影響是明顯的,兒童心理學理論被確定為教育者必備的知識,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也被視為教育活動的重要原則依據;同時,在教育實踐中也加強了對教育內容、方法選擇方面的控制,加強了對學校教育環境的設計與控制.
無論是遺傳決定論、環境決定論,還是輻合論,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多因素論,都沒有對這些影響因素如何轉化為兒童的發展的機製做出科學的解釋,當然也就不能說明作為發展主體的兒童自身在其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其1968年出版的《結構主義》和1970年出版的《發生認識論原理》等著作中,以兒童的認識能力的發展為基本線索,探討了兒童發展過程中遺傳、環境和兒童自身作用的關系問題,得出了具有說服力、也具有廣泛影響的結論.在皮亞傑的理論中,兒童的發展是以發展主體的自我調節為機制的自我演變過程.這一自我調節過程得以產生的基礎是兒童健全的神經系統.但這種遺傳素質只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而不是發展得以產生的動因,更不能預定發展結果,而且遺傳素質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性,會隨兒童的生理成熟的提高而降低.兒童發展的環境因素,也是兒童發展的重要條件,但是環境因素作為客觀存在,也不能自動對兒童發展產生影響.環境因素對兒童的作用,產生於兒童主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活動之中.也就是說,只有兒童把環境因素選作自己的反應對象,藉此來構造或改變自己的認識結構和反應方式時,這一環境因素對兒童發展才是有意義的.在遺傳、環境和兒童主體的活動這三者之間,惟有兒童的活動才是其發展的真正起因.所以皮亞傑認為,兒童的發展是一個不斷演變的建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兒童主體的活動是第一性的,是發展的根本原因,遺傳與環境因素只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從上述文字中,我們可以看到,皮亞傑非常重視兒童的自主能動的自我調節功能在兒童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並清楚地闡述了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兒童活動三者的關系及其各自在兒童發展中的意義.皮亞傑的研究成果,為現代兒童發展觀奠定了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美國教育家杜威是進步主義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對傳統教育脫離實際生活,脫離兒童經驗,把兒童當做知識內容的容器置於被動地位的傾向,提倡關注兒童的參與、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杜威認為,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作為發展的主體,兒童對教育活動的參與和體驗是影響其發展、尤其是社會性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因為兒童的發展,不只是作為生物體的各種能力水平和活動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受社會文化影響的社會性特點的形成與發展.這種發展,不是自然成熟和強迫灌輸與訓練所能奏效的,必須依賴兒童的自我參與和自我體驗.談到兒童的發展,他曾寫道:即便在教室中,我們亦開始認識到:在僅是教科書和教師才有發言權的時候,那發展智慧和性格的學習便不會發生;不管學生的經驗背景在某一時期是如何貧乏和微薄的,只有當他有機會從其經驗中作出一點貢獻的時候,他才真正受到教育;最後,啟發是從授受關系中,從經驗和觀念的交流中得來的.從強調兒童的主體性地位出發,杜威提出了「教育即增長」的著名論斷.教育的根本點在於兒童的成長與發展,教育就是要尊重兒童的個性,圍繞兒童的興趣、需要等進行組織,讓兒童成為活動的主體,處於教育活動的中心地位.惟有如此,兒童才能真正地從教育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經驗,才能從這些感受和經驗的積累、變化中,進行比較、判斷和選擇,把某些經驗內化到自己的知識、行為結構中,形成自身的發展.從兒童的發展取決於兒童與外在環境相互作用這一角度出發,杜威又把兒童的發展看做是其經驗的改組和改造過程,他主張讓兒童從實際參與的活動中學習,即「做中學」,教育就要不斷地為兒童的活動創造條件、調動兒童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在杜威看來,真正對兒童發展有益的教育,是能為兒童提供良好經驗和連續性經驗的活動.從這一角度而言,杜威認為「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與皮亞傑的心理學比較起來,杜威的兒童發展觀在注重兒童作為發展主體的地位同時,更強調環境條件,尤其是教育情況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作用.主張根據兒童的興趣和能力,設計教育活動,盡量去除教育過程中各種脫離生活、脫離兒童的內容與形式,及其可能對兒童發展產生阻礙的各種因素,讓兒童的發展更適合其個性需求、更貼近社會生活.杜威的這種思想,對20世紀初進步主義教育在世界范圍的興起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約翰?杜威(1859—1952)美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美國實用主義哲學集大成者,實用主義教育流派創始人.歷任密執安大學、明尼蘇達大學、芝加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美國哲學會會長、美國大學教授聯合會主席、美國進步教育協會名譽會長等職務.1919年5月~1921年7月,應邀在中國講學,宣傳實用主義及實用主義教育思想,有《杜威在華講演錄》(1919)、《杜威五大講演》(1920)等出版.其代表性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條》(1897)、《學校與社會》(1899)、《兒童與課程》(1902)、《我們怎樣思維》(1910)、《明日之學校》(1915)、《民主主義與教育》(1916)等.
皮亞傑和杜威的思想,推進了兒童發展觀的進步與成熟.皮亞傑的貢獻在於明確地揭示了兒童主體協調機制在連接刺激與反應的關鍵性作用,突出了兒童發展過程中兒童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而杜威則在肯定兒童主體重要性的同時,指出了環境條件的特點對於兒童主體發展的意義,提出對環境,尤其是對教育這一特殊的兒童生活環境的改造與控制,使其能適應兒童發展的傾向,滿足兒童發展的需求.
『貳』 論述兒童觀的歷史演變過程及現代兒童觀的科學內涵
國外兒童觀的演變歷史
對於國外兒童觀的演變歷史,在(江蘇教育出版社)劉曉東老師的《兒童教育新論》一書中,他將其分為七個階段,從原始氏族一直到20世紀,這是一個很長的時期。
(1)首先,他認為在漫長的人類史上,兒童概念很長時間被淹沒在黑暗中。即使在被後人認定為相當文明的古希臘,世人對於兒童的社會存在仍然視而不見。對於原始氏族來說,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極端低下,原始人急切的希望兒童加入成人行列,因此他們沒有把兒童作為兒童看待,而僅僅當作氏族部落的未來成員,當作縮小的成人。所以他們的兒童觀就是兒童就是小大人。
(2)然後到了(5——15)世紀,即歐洲封建社會的年代,西歐逐步邁入中世紀,在這段時期教會變成了維護封建制度的強大精神支柱,僧侶階級也獲得了最高貴的地位,教會認為人生而有罪,自然而然便認為兒童也是具有原罪的。因此,中世紀的兒童觀是兒童生而有罪。
(3)直到16世紀,文藝復興的餘光照進了兒童觀領域,才使得通體散發著人文精神的全新兒童觀來臨。偉大的教育思想家伊拉斯謨認為要研究孩子的自然能力和才智,不要想像他們的興趣與成人的一樣,不要指望他們象小大人一樣的舉止,他明確指出,對待兒童,首先是愛。然後漸漸隨之以某種自然和溫柔的尊嚴,而不是畏懼,前者比後者更有價值,用恐怖的手段來使兒童棄惡,乃是一種奴性的做法。因此,自由的教育是符合兒童的。用教育手段把本來是自由的兒童奴隸化,是極其荒謬的。同時,在這一時期捷克人文主義思想家和教育家誇美紐斯提出了著名的「種子論」認為在人的身上自然地播有知識,道德和虔誠的種子,通過教育便可以把他們發展出來。他還相信一切兒童都可以造就成人。從中我們發現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兒童觀是從新人類觀(既肯定人的價值,尊嚴,地位,謳歌人的體魄,智慧,力量)推導出的新兒童觀,但是我們卻發現,盡管這一時期人們承認了兒童的興趣與自由,但是人們並未意識到兒童本身便是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的存在,也未否定兒童對於父母的絕對服從關系。因此把兒童作為父母的所有物的兒童觀依然占統治地位。
(4)隨後在17世紀,啟蒙思想興起,英國出現了一種新的兒童觀和教育觀,認為兒童生來就是沒有原罪的純真無暇的存在,反對體罰,主張激勵和競爭的教育。最有代表性的是洛克的「白板說」,他認為應當允許兒童有適合他們年齡的自由和自主,不要用不必要的約束去限制他們,不能阻礙他們孩子的特點,不能反對他們游戲和孩子要做的事情。但是不要讓他們做壞事,除次之外,他們享有一切自由。他的這種兒童觀反映了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兒童在自由、民主、平等、博愛的社會思潮中所處的地位,反映了人性解放的現實。但是在這一段時期,最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是法國著名的教育家盧梭的兒童觀。他認為兒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規律。他提出,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人們應當尊重兒童,尊重兒童期,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的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太龍鍾的兒童。他還認為兒童具有不同於成人的精神生活。兒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兒童是真正意義的人,兒童具有獨立的存在價值。他還提出,兒童長大為成熟的兒童,他過完了童年的生活,然而他不是犧牲了快樂的時光才達到他的這種完滿成熟的程度,恰恰相反,他們是齊頭並進的。在獲得他那樣年紀的理智的同時,也獲得了他的體質許可他享有的快樂和自由。如果致命的錯誤來毀掉我們在他身上所種的希望的花朵,我們也不至於為他的生命和為他的死而哭泣,我們哀傷的心情也不至於因為想到我們曾經使他遭受痛苦而更加悲切,我們可以對自己說「至低限度,他是享受了他的童年的。我們沒有使他喪失大自然賦予他的任何東西。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盧梭已經否定了兒童期僅僅是為將來的成人生活做准備這一觀念,而指出兒童亦有獨立存在的價值。這一觀點在兒童觀演變史以及兒童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而且他的這些兒童觀對於我們後來的幼兒教育發展都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所以人們常常把「兒童的發現」與盧梭聯系在一起。
(5)繼盧梭之後,教育領域出現「教育心理學化」運動,主張教育應以心理學規律作為依據,這也包括對兒童心理的認識。這一運動主要發生在19世紀,裴斯泰洛齊、赫爾巴特 和福祿貝爾是這一運動中的主將。其中,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赫爾巴特一生的主要工作就在於給「統覺」這一心理學概念極其教育上的應用以理論的說明並且他最先提出教育的首要科學是心理學;福祿貝爾的觀點接近於盧梭和裴斯泰洛齊的,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教育必須遵循兒童的內在生長法則,使之獲得自然、自由的發展。但他們都認為教育的前提是認識和研究兒童,而且他們都有進行教育活動的實際經驗。所以他們對兒童心理的一些認識為建立科學的兒童心理學提供一些基礎。
(6)隨後在1882年,德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普賴爾出版了《兒童的精神》,這本著作是他對其兒子從出生到3歲末的系統的觀察日記,他的出版標志著實證的兒童心理學的創立。
(7)在19世紀向20世紀的過度中,伴隨著科學的兒童心理學的建立,尊重兒童的呼聲愈益高漲,,使兒童成為全人類共同矚目的焦點之一。在這一世紀,出現了著名的兒童教育家,如杜威和蒙台梭利,他們都強調尊重兒童,堅信兒童的發展潛能,主張教育應當在不違背兒童自然本性的前提下進行,強調避免教育壓迫兒童;同時,在這一世紀出現了空前的兒童研究盛況,出現了皮亞傑等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他們以科學方法研究兒童心理,揭示兒童心理的內部機制和發展規律,創立了各具特色的兒童心理發展理論,為科學地認識兒童豐富的心理世界作出了貢獻。20世紀已開始將兒童研究與理解人類精神文化的發生聯系在一起。在這個世紀設立了國際兒童組織並通過了《兒童權利法案》,從而使尊重、愛護兒童成為全人類通過政治、法律途徑攜手進行的國際行動。整個社會給予兒童越來越多的關懷和注意,時代精神的光輝開始聚集在兒童身上。在充分了解了西方兒童觀的演變歷程後,我們應當對於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的兒童觀也有一個了解。
四.中國兒童觀的演變歷史
起初是傳統的「子子」兒童觀,傳統儒學認為: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亡,子不得不亡。很顯然,子女在父親面前是沒有自身權利的,父母可以隨意打罵子女,可以自由安排子女的命運,就像暴君可以隨意地對待子民一樣,從這種兒童觀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人的看法直接影響著對兒童的看法.
第二種則將兒童看成傳宗接代的工具,因為他們認為子女是父母身體和精神的後代,是家族權利和財產的繼承者,所以認為生兒育女是延續生命,追求不朽的另一種方法,同時還將子女當作光耀門庭的工具,從古至今都認為「父以子貴.」。養子防老既是中國一種傳統的文化心理,也是父母撫育子女的一種主觀願望.這種觀念也是把兒童當作工具.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傳統的兒童觀基本上是屬於工具主義,把兒童當作工具.傳統文化是一種成人的自我中心主義,兒童只能從屬於成人,圍繞成人運轉.
直到近現代,「五四」運動時期,在文學領域魯迅先生提出「兒童本位論」,認為兒童文學必須以兒童為本位,適應兒童心理,服務於兒童;兒童文學必須以兒童為中心,以兒童為主體,以兒童的心理特徵,認識水平,接受能力,精神需要為准繩,使之成為兒童喜愛的文學.他的這種理論在歷史上起到了撞擊封建落後的兒童觀,提高兒童文學地位並促進其發展的作用.在教育領域,陶行知和陳鶴琴在西方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的影響下,提出尊重兒童,解放兒童的口號和見解.
隨後是當代中國,曾在一段時期內存在的「自來紅」和「自來黑」的兒童觀直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人們觀念的解放,人們對兒童的觀念也解放了..教育領域提倡熱愛兒童和尊重兒童.中國政府不僅在國內不斷加強兒童的福利和教育工作,而且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為發展兒童事業而一致採取的行動.
通過對於以上中西方兒童觀的演變歷程的回顧,我們發現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將會有不同的兒童觀。中國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傳統下所折射出來的兒童觀念內容是和西方兒童觀的發展完全不同的。因為中西方的歷史演變也是不同的。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制度必然會對於中國兒童觀產生深刻的影響。但是我們從中也發現了中西兒童觀發展的共同點,那就是每一次歷史的變革都將是兒童觀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現代的兒童觀,具有以下基本的內容:
1、兒童是一個社會的人,他應該擁有基本的人權。
2、兒童是一個正在發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們等同於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標准強加於他們,或放任兒童自然、自由地發展。
3、兒童期不只是為成人期作準備,它具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兒童應當享有快樂的童年。
4、兒童是具有主體性的人,是在各種豐富的活動中不斷建構他的精神世界的。
5、每個健康的兒童都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6、兒童的本質是積極的,他們本能地喜歡和需要探索學習,他們的認識結構和知識寶庫是其自身在與客觀環境交互作用的過程中自我建構的。
7、實現全面發展與充分發展,是每個兒童的權利,其先天的生理遺傳充分賦予了他們實現全面發展的條件,只有全面發展,才能得到充分發展。
8、兒童的學習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模仿學習、交往學習、游戲學習、探索學習、操作學習、閱讀學習。成人應尊重幼兒的各種學習形式,並為他們創造相應的學習條件。
旨在保護兒童權益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也很好
地體現了現代的兒童觀。《兒童權利公約》的四項基本原則是:
1、尊重兒童的觀點與意見的原則:任何事情如果涉及到兒童本人,必須認真聽取兒童自己的觀點和意見。
2、無歧視原則:每一個兒童都平等地享有公約規定的權利。兒童不應因其本人或父母的種族、膚色、性別、民族、語言、宗教、出身、財產、傷殘等原因受到任何歧視,他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也不應因其父母、監護人和家庭成員的身份、活動、信仰和觀點而受到影響。
3、兒童最大利益原則:以兒童最大利益為目標是公約中的首要考慮。凡涉及兒童的一切事務和行為,都應首先考慮以兒童最大利益為出發點。
4、尊重兒童尊嚴的原則:尊重兒童的人格和尊嚴,保證兒童生存與發展的質量。
《兒童權利公約》中列出了兒童擁有的最基本的權利:
1、生存權:所有兒童有存活的權利,以及有權接受可行的最高標準的醫療保健服務。
2、發展權:包括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正規和非正規的),向兒童提供良好的道德和社會環境,以滿足兒童發展過程中的身體、心理、精神的需要。
3、受保護權:保護兒童免受歧視,免受身體及性虐待和經濟剝削,免受戰亂、遺棄、照料疏忽;當兒童需要時,隨時提供適當的照料或康復服務。
4、參與權:兒童參與家庭、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權利。包括兒童有權對影響他的任何事情發表意見。
我國《憲法》與《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兒童的合法權利:① 生存的權利② 受教育的權利③ 受尊重的權利。
『叄』 歷史上兩種兒童觀的流弊及如何改進
對了,現在不要亂吃飯了哈。
『肆』 兒童觀歷史演變的幾個階段
五個階段:
1、五四運動前,兒童是「工具」,是個人財產,體現的是「家庭版本位」兒權童觀。
2、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西方文化思想為我國兒童觀帶來了新思潮,迎來了「兒童本位」兒童觀。
3、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兒童成為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力量,「社會本位」兒童觀出現。
4、改革開放至20世紀末,學前教育事業迎來了新的春天,兒童再次被發現,「兒童本位」兒童觀得以重生。
5、進入21世紀至今,時代進步促使我們不斷追尋「兒童本位」兒童觀的現代化內涵。
(4)中國兒童觀的歷史演變擴展閱讀:
兒童觀可分為三個形態:社會主導形態的兒童觀,學術理論形態的兒童觀和大眾意識形態的兒童觀三者之間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關系。社會主導形態的兒童觀和學術理論形態的兒童觀要通過大眾意識形態的兒童觀直接作用於兒童。
同時,學術理論形態的兒童觀在三者之間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說,學術理論形態的兒童觀可以對其他兩種兒童觀有一定的引導、支持和糾正等作用。
『伍』 中國歷史上從古至今有哪些兒童觀
中國古代的兒童觀我國抄古代兒童觀是圍繞對人性的認識展開的,主要有三種代表性的觀點。以孟子為代表的性善論認為,人具有基本道德的萌芽,即善端,包括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兒童的發展就是讓這些本來存在的萌芽能夠生長。孟子主張注重教育內容對兒童的影響,其目的是引發兒童固有的良知、良能。以荀子為代表的性惡論認為,人對物的欲求是人性,而人性是惡的。荀子這種對人性的看法,導致了他注重教育對兒童的改造和外塑功能。由於上述觀點對善惡的肯定與否定過於絕對化,難以解釋現實中人的發展差異復雜多樣的事實,韓愈等又提出了性三等論。韓愈認為,「學而愈明」為上等,「可導而上下」的為中等,而下等品性的人,只有用刑罰來控制他們的行為。
『陸』 歷史上有哪幾種兒童觀,分別是什麼
兒童發展觀除了兒童發展的概念以外,還包括兒童人性特點、兒童發展的性質、影響兒童發展的因素和兒童發展的價值等重要內容。歷史上曾對教育產生過一定影響的兒童發展觀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遺傳決定論 (一)基督教的「原罪說」 這是西方中世紀教育史上一種典型的兒童觀,它視兒童為生而「有罪」的人,贖罪就是人生的目的,教育就是幫助兒童盡快贖罪的手段。「原罪說」扼殺了兒童活潑的天性、燦爛的童年。在中世紀基督教學校中,兒童與成人的差別被忽視了,學生被要求嚴格地按學校內刻板的作息方法進行學習,完全沒有游戲和自由活動的時間。學生們被迫重復著枯燥的讀書、勞動、唱贊美詩等活動,若有違規行為,還要受到體罰。 (二)柏拉圖的人分三等論 這種兒童觀認為,兒童發展的目標及個性的差別,早已由人性的自然素質所決定了。他認為上帝造人是採用了金、銀和鐵三種不同的材料。金質者最為高貴,他們的發展目標是治學和管理國家,因而他們需要接受最高等級的教育;而銀質者,其發展目標是武士,只需接受初等教育就足夠了;鐵質者的天資最差,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無需接受什麼教育。鐵質者需要的不是才能的開發,因為他們沒有才能的天賦條件,他們只需掌握某種勞動的技能,養成服從的品性就足夠了。 (三)中國古代的兒童觀 遺傳決定論使人們相信,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這種觀點不僅為統治階級放棄民眾教育、實行等級教育制度找到了理論依據,也為個別教育者推卸自己的責任找到了借口。 二、環境決定論 (一)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環境決定論的代表人物是英國教育家洛克和美國心理學家華生。 洛克主張「教育萬能」,他在《教育漫話》中指出,兒童猶如一塊「白板」,到他們長大成人後,是好還是壞,有用還是無用,感到幸福還是痛苦,主要是由他們所受的教育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就是由於教育之故」。 華生注重對兒童的行為產生過程的探索,從刺激—反應機制形成過程的研究中,他發現了外界刺激的性質對於兒童行為影響的重要意義,提出了環境決定兒童發展的觀點。他說:「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更給我一個特殊的環境,我可以運用特殊的方法,把他們加以任意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家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在華生的眼中,兒童生活於其中的環境,就像一個模具,兒童個體的發展,完全取決於這個模具的形狀。而這一模具的形狀,則取決於提供給兒童的、完全可被控制的學習與訓練的內容。 環境決定論否定人的生物遺傳素質在兒童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確信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是其後天的生活經歷和環境影響在起決定的作用,因而環境決定論又被稱之為養育論。 環境決定論在肯定了兒童發展的可塑性的同時,也將兒童個體在發展過程中的地位牢牢地固定在失去自主性的被塑造地位上。 三、輻合論輻合論,也稱之為二因素論。這種兒童發展觀肯定先天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兩種因素對兒童發展都有重要的影響作用,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遺傳決定論與環境決定論各執一端,相互否定,使得人們在教育實踐中難以全面把握對兒童發展具有影響作用的各種因素,對於教育過程中兒童個體發展常常會造成消極影響。20世紀50年代前後,這兩種相互對立的兒童發展觀,逐漸放棄排斥對方,開始走向相互包容。德國心理學家施太倫在其所著的《早期兒童心理學》一書中,明確地提出兒童心理的發展是受環境和遺傳二因素共同影響的「合並原則」。
『柒』 兒童觀的發展和演變給我們的啟示
易精耕細作蝦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