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西藏的歷史地位

中國西藏的歷史地位

發布時間:2021-02-28 16:51:43

⑴ 淺析西藏對中國的戰略意義

西藏是我國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是我國西南方向的重要屏障,綜觀中國歷史,版只有1962年和印度打過仗,權就是因為有青藏高原作為屏障。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而喜馬拉雅山脈海拔更是在6000米以上,越過這座山脈就是一馬平川的恆河平原。這種地勢就出現了一種很強的戰略位置,中國的戰機一個俯沖就能到達印度首都新德里,而中國的火炮可以輕松打到印度境內縱深數十甚至百公里。相反印度的戰機起飛就被處於高處的中國雷達導彈鎖定,他們的火炮根本沒法打過喜馬拉雅山,就算用導彈襲擊我們我們從青藏高原也能有利防禦。如果沒了西藏,這個盾牌就會反過來變成監視我們的碉堡,反而變成壓制我們的戰略點。

⑵ 西藏的歷史背景

西藏地方千年的歷史,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叫做「三個高潮」「兩個低谷」。第一個高潮是公元7世紀初到8世紀中葉,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積極加強與唐朝的聯盟,引入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反映了唐蕃時期藏漢民族的友好交往。

第二個高潮是公元14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中國後,也結束了藏族地區分裂割據、四百年混戰的局面,西藏地方進入了國家施政體系。

第一個低谷是從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潰到13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以前「分裂割據,戰亂不已」的四百年。

第二個低谷是16世紀中葉以後至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由於政教合一的僧侶貴族統治,由於英國的兩次入侵,西藏進入封建農奴社會「長期停滯」的四百年。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和平解放之前。

(2)中國西藏的歷史地位擴展閱讀

西藏的歷史文化

中國西藏的文化藝術源遠流長,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藏傳佛教文化藝術是西藏文化藝術的主體。西藏文化藝術的發生、發展至今已有五千年之久,其形成與發展大致可以劃分為七世紀前的史前文明、吐蕃時期的文化定型、元明時期的高度發展和清代的繁榮鼎盛四個歷史階段。

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喪嫁娶、天文歷算、醫學文學、歌舞繪畫、出行選宅、則選吉日、驅災除邪、卜算占卦等等在某種程度上也仍沿襲著本教的傳統。

⑶ 西藏和平解放歷史意義是什麼,謝謝!🙏🙏🙏

西藏和平解放歷史意義:

西藏和平解放徹底粉碎了帝國主義分裂中國西藏的夢想,維護了祖國統一,鞏固了國防。

西藏和平解放,為西藏人民廢除反動農奴制度、徹底翻身作主人奠定了基礎,為迅速發展西藏工農業生產,提高西藏人民生活水平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西藏和平解放,還挫敗了美國試圖將西藏作為亞洲反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個基地的計劃,對於鞏固剛剛誕生的新中國政權,反對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的斗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法所賦予的權利,從1965年開始,已經制定了60餘項符合西藏實際情況、維護西藏人民利益的地方性法規、條例、決定和決議,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方面。這些地方性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為西藏人民各項民主權利的實現和地方社會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義是宣告西藏和平解放,結束了西藏近代以來遭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侵略的歷史,使一度離散的遊子重新回到母親的懷抱,為新中國的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大業,同時也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區域制度的建立、為西藏的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團結、進步、發展的光明大道。

⑷ 西藏歷史文化有哪些

西藏名勝古跡眾多,全區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5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地(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69處,包括:

1、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大昭寺

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干布建造。大昭寺建成後,經過元、明、清歷朝屢加修改擴建,才形成了現今的規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築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築的千古典範。

3、甘丹寺

甘丹寺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它是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於1409年親自籌建的,可以說是格魯教派的祖寺,清世宗曾賜名為永壽寺。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九十餘座,並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

4、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薩迦縣本波山下,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也是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意為「吉祥須彌寺」,位於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是該地區最大的寺廟。明朝正統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興建。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7年8月,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6、昌珠寺

昌珠寺位於山南雅礱河東岸的貢布日山南麓,距乃東縣約二公里,屬格魯派寺院。建於松贊干布時期,據說文成公主曾在該寺駐足修行。昌珠寺系吐蕃時期第一批興建的佛教寺廟之一。

⑸ 誰知道西藏的歷史

1新中國成立以來西藏發展史上的幾件大事.: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通稱《十七條協議》)。西藏和平解放。
1955年2月9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七次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決定》。
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在拉薩舉行成立大會,正式成立。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擔任主任委員,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任第一副主任委員,張國華任第二副主任委員。阿沛·阿旺晉美擔任秘書長。
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公開撕毀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十七條協議》,在拉薩舉行武裝叛亂。
1959年3月17日,達賴逃離拉薩。
1959年3月22日,拉薩戰役勝利結束,拉薩市區的叛亂被徹底粉碎。

1959年3月28日,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發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權職權。鑒於西藏自治區籌委會主任達賴喇嘛尚被劫持,由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副主任委員代理主任委員,並任命籌委會常務委員帕巴拉·格列朗傑和阿沛·阿旺晉美為副主任委員。
1959年7月17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閉幕。會議通過了《關於在西藏全區進行民主改革的決議》。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自治區籌委會決定順應西藏人民的願望,提前進行西藏民主改革。

1965年7月24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向國務院提出了《關於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區的請示報告》。

1965年8月23日,周總理親自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58次會議,討論了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的請示報告,同意於1965年9月1日召開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正式成立西藏自治區,並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了相應的議案。
1965年8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批准國務院議案,通過關於成立西藏自治區的決議。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拉薩舉行。以國務院副總理謝富治為團長的中央代表團參加大會,並表示祝賀。大會於8日選舉產生了西藏自治區人民委員會。阿沛·阿旺晉美當選為自治區人民委員會主席。周仁山、帕巴拉·格列朗傑等7人為副主席。9日,大會舉行閉幕式,西藏自治區正式宣告成立。 做為西部大開發的標志性工程,青藏鐵路於2006年7月1日9:00全線通車。

2 在中央政府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經過西藏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西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3 西藏旅遊有哪些景點和需注意事項!
1、西藏景點
布達拉宮70元(金頂10元、珍寶館10元)
大昭寺35元
色拉寺30元
哲蚌寺40元
扎什倫布寺55元
羅布林卡35元
白居寺30元
甘丹寺30元
清真寺10元
小昭寺20元
楚布寺30元
直貢寺30元
帕拉羅寺10元
尼姑廟10元
卓瑪拉康10元
乃瓊寺20元
薩迦寺30元
夏魯寺30元
桑耶寺40元
雍布拉康30元
昌珠寺30元
敏珠林寺22元
藏王墓20元
措高湖風景區30元
強巴林寺20元
托林寺30元
古格遺址40元
卡諾遺址100元
喇嘛林寺20元
科迦寺30元

2、去西藏旅遊必買的東東
西藏到目前沒有現代化的大商場,但在民間或拉薩的八廓街卻有許多很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可以購買,而且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1.珠寶首飾:西藏的珠寶、首飾有珍珠、瑪瑙、各種玉器及金、銀製品等,一般以古樸為好。在拉薩八廓街舊貨市場或一些旅遊商店均可買到。脖子上戴的、手腕上配的和耳朵上掛的、腰上插的應有盡有。有些飾品比較大,但掛在居室或公共場所就別有一番情調。
2.藏刀:藏刀是藏民族隨身必備之物,既可以用來食肉,也可以用於防身,還是一種特殊的裝飾品。男式藏刀一般比較粗獷,鋒利,女式藏刀則較秀氣。根據做工精細程度和用的材料不同,價格在幾元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不等。名氣最大的藏刀要數日喀則地區的「拉孜刀」和「謝通門刀」,精美的銀飾刀鞘是藏刀的主要特色,刻工之細致是別家無法模仿的。
3.面具:西藏的面具是從宗教里派生出來的一種工藝品,藏語稱為「巴」。一般分為「跳神面具」、「懸掛面具」和「藏戲面具」三種,各個寺廟逢重大節日都要舉行跳神儀式,所用面具有鬼怪、護法神、仙人、動物圖騰等。懸掛面具則主要是各種神的具象,如護法神、吉祥天女、馬頭明王等。藏戲面具在民間較多,分藍面具和白面具,根據藏戲劇情有各種人物臉譜,如國王、公主、仙人和妖怪等。
4.唐卡:這是一種帶有濃郁西藏風情的卷軸畫,大部分是佛像和菩薩像,也有一些花鳥、山水和醫學、天文學方面的掛圖。式樣上有布面彩繪的,有織錦、刺綉、緙絲和貼花的。由於西藏民間繪制唐卡的藝人較多,前者在民間較容易買到,後面的幾種則多為文物。
5.藏毯:這是西藏的傳統手工藝品,風格依各地的風俗而各異。款式上有地毯、掛毯和卡墊。著名的有江孜地毯。
6.收藏品:西藏的收藏品很多,一般有木碗、藏刀、打火石、珠寶玉器、轉經筒、像、唐卡、石刻經版、石刻佛像、酥油燈座、投石器(烏爾多)、帳篷、旅行袋、地毯、壁毯、織錦帽、藏靴、綁典(圍裙)、藏袍、牛、羊頭工藝飾品等。

3、旅遊季節

西藏大部分地區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冬季和初春氣候干寒,風沙大,空氣含氧量較夏季明顯降低,且許多地區和路段為冰雪覆蓋。因此,去西藏旅遊的時節以4-10月份較為理想。7-8月份是西藏的雨季,部分路段會出現泥石流、塌方、泥沼等情況,導致車輛無法通過。其中以沿川藏公路入藏、由拉薩至藏東林芝地區、由拉薩沿南北線去阿里等路線較為嚴重。自駕車或徒步探險者應盡量避開雨季,選擇5、6、9、10月份為宜,如果騎自行車,8月份就可以走青海了,月底剛好到西藏。

4、進藏手續

在西藏如果去邊境縣,就是與外國接壤的縣,都要辦理邊境通行證,如去樟木、阿里、珠峰、墨脫、米林等地。原則上這些證件要在遊客的戶口所在地辦理,但到了拉薩由居住旅館所在地派出所也能辦理,要3-4天,有時還需要照片,所以要隨身攜帶一寸免冠照片4張,如果旅遊時間緊張,到了拉薩後,可以到西藏各旅行社、飯店去辦理邊境證,那裡可為旅遊者提供多種服務,還可到雪域賓館對面的「來藏旅遊散客接待處」辦理,半天即可,但你要隨他們的車去旅遊。

5、進藏裝備

A. 背包一個,帶齊洗漱用品和遮陽帽、防曬霜、墨鏡等,高原日照強烈,在戶外時要注意戴上墨鏡和遮陽帽,要做好保護措施。
B. 西藏早、晚氣溫偏低。一般說海拔每升高1000米,溫度降低6℃,所以衣著應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內地來的人也須准備羊毛衫、保暖內衣等;冬季氣溫比較低,更須注意防寒抗凍。但對於結實的人也無所謂,我10月份在拉薩,晚上還常穿一條短褲。不要把西藏想像得太神秘。
C. 西藏全自治區都沒有工商銀行,在這里工商銀行的存摺和牡丹卡將毫無意義。出遊時最好帶上中國農

⑹ 中國古代歷史上,各個朝代對西藏的管理

元朝時期
主詞條:宣政院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國號為元,烏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區)、朵甘等地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國的一部分,西藏地方從此正式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9]
元朝統一中國後,根據藏族地區的實際情況,採取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施政措施:

刻有八思巴文的令牌[10]
首次設置中央機構總制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及西藏等地的軍政事務。宣政院使(主管官員)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師舉薦的僧人擔任。
在西藏清查民戶、設置驛站、徵收賦稅、駐扎軍隊、任命官員,並將元朝刑法、歷法在西藏頒行。
任用藏族僧俗擔當從中央到地方高級官吏。烏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機構之設裁及官員的任免、升降、賞罰,皆聽命於中央。
劃分西藏地方行政區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區設了三個不相統屬的宣慰使司,均直屬宣政院管理,這就是藏文史書中所說的「三區喀」。就今西藏自治區的地域而言,當時分歸其中兩個宣慰使司管轄——今拉薩、山南、日喀則、阿里等地歸烏斯藏宣慰司管轄;今昌都一帶及那曲地區東部歸朵甘宣慰司管轄。元朝在烏思藏等地清查戶口,確立差役,徵收賦稅,建立驛站,派駐軍隊,鎮守邊疆。烏思藏宣慰司設在薩斯迦(今西藏薩迦),下設13個萬戶府和若干個千戶所,並徵收賦稅。[9]
其中,元代對於行政區域的劃置,成為此後西藏行政區劃沿革的基礎。[9]
明朝時期
主詞條:明朝治藏歷史、西藏八王、烏思藏都司
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採用收繳元朝舊敕舊印,換發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過渡,繼承了對西藏地方的國家主權。[11]
明朝沒有沿用元朝的職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別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領人物,明朝均賜封以不同的名號,頒給他們印章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職位的承襲須經皇帝批准,皆可直通名號於天子。[11]
在行政區劃與軍政機構設置上,明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襲了元朝的劃置方式。在元代烏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明朝設立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和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後來,又將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升格為行都指揮使司,其下設指揮使司、宣慰司、招討司、萬戶府、千戶所等機構。各級軍政機構的官員,均封委當地的僧俗首領出任。各級官員之任免、升遷,概由明朝中央直接決定,並頒授印誥等。[11]
清朝時期
主詞條:清朝治藏歷史、駐藏大臣、班禪額爾德尼、金瓶掣簽、達賴喇嘛
公元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

達賴五世朝見順治皇帝[12]
進而統一中國。清朝循歷史定例在西藏行使主權,只要前朝所封官員進送舊朝印信,即改授新朝印信,其原有地位不變。1652年,藏傳佛教格魯派五世達賴喇嘛應召到北京覲見清世祖順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冊封;後來,五世班禪又受到康熙皇帝的冊封。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和他們在西藏的政治宗教地位由此被正式確立,此後歷世達賴、班禪須經中央政府冊封遂成定製。[13] 1727年,雍正皇帝正式設立駐藏大臣處理西藏事務。
清朝對西藏的施政管理,在總結元明兩朝治藏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和形勢變化作了重大而全面的調整,例如:設置駐藏大臣總攬全藏;調整西藏地方的政教管理體制;賜封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名號,並確定了金瓶掣簽制度;確立西藏地方涉外事務、邊境國防的決定權歸中央等原則;勘定今西藏與青海、四川、雲南間的界線;規定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的轄區及許可權,劃分了駐藏大臣直轄區。

⑺ 西藏解放有何歷史意義

西藏的和平解放實現了祖國統一,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又體現了照顧西藏歷史情況和實現可能的靈活性.西藏的和平解放是和平統一祖國的成功先例.

⑻ 西藏的重要歷史

從公元前起,開始有先民居住在青藏高原。以後,經過漫長的歲月,西藏高原上分散的眾多部落逐漸統一,成為現在的藏族。
吐蕃王朝
公元七世紀初,唐朝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政權。與此同時,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贊干布兼並十餘個部落和部族,在西藏高原實現統一。松贊干布在位期間,銳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政治文化成果。他曾兩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於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唐高宗封松贊干布為「附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晉封為「賓王」。松贊干布奠定了吐蕃與唐朝200餘年頻繁往來的「甥舅親誼」。

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熱巴巾三次派員到長安請求會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員與吐蕃會盟官員在長安西郊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次年,唐朝與吐蕃結盟於拉薩東郊。此次會盟時在唐長慶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稱「長慶會盟」。會盟雙方重申了歷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商議今後「社稷如一」。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石刻「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

歷代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管轄
13世紀初,成吉思汗在中國北部建立蒙古汗國。
1271年,蒙古汗政權定國號為元,並於1279年統一全中國,建立了統一的中央政權,西藏成為中國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個行政區域。

自13世紀中葉西藏地區正式歸入元朝版圖後,中國雖然經歷了幾代王朝的興替,多次更換中央政權,但西藏一直處於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

1368年明朝建立後,採取了普遍封賜的政策,對具有政治實力的地方諸教派首領均賜加以「王」、「法王」、「灌頂國師」等名號;王位的繼承必須經皇帝批准,遣使冊封。明朝中央對西藏地方的治理,沿襲了元朝的辦法,先後設置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和「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分別管理前後藏、昌都和阿里地區的軍政事務。其間,帕竹地方政權在西藏部分地區建立了宗本制度,所任各宗的行政首腦,明朝皆授以官職,使其既為宗本(相當於縣長)又為中央命官。

1644年清朝取代明朝,對西藏的治理更加嚴密,使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權管轄的施政進一步制度化、法律化。
1652年,五世達賴進京入見。
年,順治皇帝頒賜金冊、金印,敕封五世達賴,正式確定了達賴喇嘛的封號。
1713年,康熙皇帝冊封五世班禪羅桑益西為「班禪額爾德尼」,正式確定了班禪喇嘛的名號。自此,達賴喇嘛在拉薩統治西藏的大部分地區,班禪額爾德尼在日喀則統治西藏的另一部分地區。
1727年,清朝設立駐藏大臣,代表中央監督西藏地方行政;西藏與四川、雲南、青海的區界,就是於此時派員正式勘定的。
1750年,再次調整管理西藏的行政體制,廢除郡王制度,建立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廈」),規定了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共同掌握西藏事務的體制。
1793年,清朝政府就駐藏大臣的職權、達賴與班禪及其他大活佛轉世、邊界軍事防務、對外交涉、財政稅收、貨幣鑄造與管理,以及寺院的供養和管理等,頒布了著名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共29條。此後100餘年,29條章程確定的基本原則一直是西藏地方行政體制和法規的規范。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問題達成協議,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簡稱「十七條協議」)。
「十七條協議」的主要內容是:
一方面,中央政府要求西藏地方政府積極協助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鞏固國防,堅決驅逐帝國主義勢力;西藏地區一切涉外事務由中央人民政府統一處理;藏軍逐步改編為人民解放軍。
另一方面,中央人民政府對西藏現行制度及達賴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職權不予變更;尊重西藏人民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護,西藏的社會改革,採取與西藏領導人員協商解決,在西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等。
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分別致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表示擁護「十七條協議」,決心維護祖國主權的統一;西藏各階層僧俗人士和各地藏族領袖也表示堅決支持。從此,西藏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1954年,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聯袂赴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這次會議上,達賴喇嘛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班禪額爾德尼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56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達賴喇嘛就任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閱讀全文

與中國西藏的歷史地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