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史朝代紀元表》
中國歷史年鑒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創建人 都城
夏朝 前21世紀-前16世紀 啟 姓姒 陽城
商朝 前16世紀-前11世紀 湯 姓子 亳→殷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武王 姓姬 鎬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476年
戰國 前475年-前221年
周平王 姓姬 洛邑
秦朝 前221年-前206年 嬴政 咸陽
西漢 前202年-公元8年 劉邦 長安
新 8年-23年 王莽 長安
東漢 25年-220年 劉秀 洛陽
三國 魏 220年-265年
蜀 221年-263年
吳 229年-280年 曹丕
劉備
孫權 洛陽
成都
建業
西晉 265年-316年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年-420年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年-439年
南朝 宋 420年-479年
齊 479年-502年
梁 502年-557年
陳 557年-589年 劉裕
肖道成
肖衍
陳霸先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北朝 北魏 386年-534年
東魏 534年-550年
西魏 535年-557年
北齊 550年-577年
北周 557年-581年 拓跋·珪
高歡立
宇文·泰立
高洋
宇文·覺 平城→洛陽
鄴
長安
鄴
隋朝 581年-618年 楊堅 長安 大興
唐朝 618年-907年 李淵 長安
五代十國 907年-960年 長安
北宋 960年-1127年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年-1279年 趙構 臨安
遼朝 916年-1125年 耶律·阿寶機
西夏 1038年-1227年 李元昊 上京
金朝 1115年-1234年 完顏·阿骨打 興慶
元朝 1271年-1368年 孛兒只斤·忽必烈 中都
明朝 1368年-1644年 朱元璋 大都
清朝 1644年-1911年 愛新覺羅·福臨 南京→北京
中華民國 1912年-1949年 孫中山 南京(曾北京)
我國歷代紀元表
五帝 約前26世紀初-約前21世紀初
黃帝(前2708-前2597) 前2697-前2597在位
顓頊 前2513-2435在位
帝嚳
堯
舜 建虞朝
夏朝 前2070-前1551
共有16代帝王
商朝 前1551-前1046
共有30代帝王 前期 前1551-前1450 中期 前1450-前1300 後期 前1300-前1046
周朝 前1046-前256
西周 前1046-前771 共有12代帝王
東周 前770-前256 共有25代帝王
另:前770-前476 又可稱為春秋 前475-221 又可稱戰國
秦朝 前221-前207 共有2代皇帝
漢朝 前206-公元220
西漢 前206-公元24 共有15代皇帝,其中有一個女皇帝
東漢 25-220 共有12代皇帝
三國 220-265
魏 220-265 共有5代皇帝 蜀 221-263 共有2代皇帝 吳 222-280 共有4代皇帝
晉朝 265-420
西晉 265-316 共有4代皇帝
東晉 317-420 共有11代皇帝
南北朝 420-589
南朝 宋 420-479 共有8代皇帝 齊 479-502 共有7代皇帝 梁 502-557 共有4代皇帝 陳 557-589 共有5代皇帝
北朝 北魏 386-534 共有14代皇帝 東魏 534-550 共有1代皇帝 北齊 550-577 共有6代皇帝 西魏 535-556 共有3代皇帝 北周 557-581 共有5代皇帝
隋朝 581-618 共有3代皇帝
唐朝 618-907 共有23代皇帝,其中有一個女皇帝,並有國號為周
五代 907-960
後梁 907-923 共有2代皇帝 後唐 923-936 共有4代皇帝 後晉 936-947 共有2代皇帝 後漢 947-950 共有2代皇帝 後周 951-960 共有3代皇帝
宋朝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共有9代皇帝
南宋 1127-1279 共有9代皇帝
元朝 1271-1368 共有11代皇帝
明朝 1368-1644 共有17代皇帝
清朝 1644-1911 共有11代皇帝
中華民國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參考資料:http://seacn.bokee.com/4524469.html
❷ 中國歷代紀元表
朝代/時代 存在時間 都城4 建立者
石器時代 舊石器時代 約萬年前-約1萬年前
中石器時代 約1萬年前-約8000年前
新石器時代 約8000年前-約4000年前
傳說時代 三皇五帝
三皇時代 約7000年前-約5000年前
五帝時代 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初 黃帝
夏朝 約前2070年-約前1600年 陽城 禹
商朝(前商) 前商都城亳
商朝(後商) 約前1600年-約前1046年 後商都城殷 湯 周朝 西周 約前1046年-前771年 鎬京 周武王(姬發)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時代 前770年-前476年 洛邑 周平王(姬宜臼) 戰國時代 前475年-前221年
秦朝 前221年-前207年 咸陽 嬴政
西漢 前206年-公元8年 長安 劉邦
新朝 公元8年-23年 長安(常安) 王莽
玄漢 23年-25年 洛陽 劉玄
東漢 25年-220年 洛陽 劉秀
三國 魏 220年-265年 洛陽 曹丕
蜀 221年-263年 成都 劉備
吳 222年-280年 建業 孫權
晉朝 西晉 265年-317年 洛陽 司馬炎
東晉 317年-420年 建康 司馬睿 南北朝 南朝 宋 420年-479年 建康 劉裕
齊 479年-502年 建康 蕭成 梁 502年-557年 建康 蕭衍
陳 557年-589年 建康 陳霸先 北朝 北魏 386年-534年 洛陽 拓跋珪 東魏 534年-550年 鄴城 元善見
西魏 535年-556年 長安 元寶炬
北齊 550年-577年 鄴城 高
北周 557年-581年 長安 宇 文覺
隋朝 581年-618年 長安 楊堅
唐朝 618年-907年 長安 李淵
五代十國
五代 後梁 907年-923年 開封 朱溫
後唐 923年-936年 洛陽 李存勖
後晉 936年-947年 開封 石敬瑭
後漢 947年-950年 開封 劉知遠
後周 951年-960年 開封 郭威 十國 891年-979年
宋朝 北宋 960年-1127年 汴京 趙匡胤
南宋 1127年-1279年 臨安 趙構
遼朝 907年-1125年 上京 耶律阿保機
西夏 1038年-1227年 興慶 李元昊 金朝 1115年-1234年 中都 完顏旻
元朝 1206年-1368年 大都 孛兒只斤·鐵木真
明朝 1368年-1644年 南京、北京 朱元璋
清朝 1616年-1911年 北京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中華民國 1912年-1949年 南京 孫中山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10.1-至今 北京 毛澤東
❸ 中國、世界歷史年代對照表
1、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蘇美爾·阿卡德城邦的建立和統一、蘇美爾的政治結構神廟、大經濟阿卡德統治、南部兩河流域烏爾第三王朝、古巴比倫王國時期、古巴比倫王國的興起、漢謨拉比的統治、亞述帝國亞述國家的產生和演變、亞述帝國的建立、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王國滅亞述。
古代兩河流域的文化、楔形文字、吉爾伽美什史詩、古代兩河流域的科技、巴比倫的天文學、巴比倫的數學成就、腓尼基文明、腓尼基的興起、腓尼基發達的經濟、赫梯和古巴勒斯坦赫梯的興亡、古巴勒斯坦的統一猶太教的產生、古代印度文明、早期哈拉巴文化階級的產生和國家的出現。
四大吠陀婆羅門教的創立、列國時代的印度十六國的建立、摩竭陀國稱霸城市的再度興起、沙門新思潮佛教的產生與釋迦牟尼。
中國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階級社會的產生、夏啟建國、少康中興、夏桀亡國、商朝的興衰、成湯建商商朝的滅亡、商朝的農業生產技術、神奇的甲骨文、發達的青銅文化、禮樂統治下的西周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周公制禮作樂、西周的宗廟祭祀、國人暴動與宣王中興。
三星堆文化、紛亂的東周、平王東遷、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清凈無為」的道家、孔子創立儒學、《考工記》問世、波斯帝國的興衰、波斯帝國的建立、大流士一世改革、大流士的對外政策、波斯帝國的經濟、波斯帝國的衰亡。
非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國家的產生和早期王朝時期前王朝文明、提尼斯王朝的建立、古王國時期的經濟社會、古王國的經濟、古王國的瓦解、法老和金字塔中王國時期、第一中間時期和人民起義、埃及的再度統一、中王國時期的對外戰爭、中王國時期的農業和手工業。
中王國的滅亡、新王國的盛衰強盛的第十八王朝、新王國的冶金業和紡織業、發達的商業和海外貿易、埃赫那吞宗教改革、拉美西斯二世與赫梯爭霸、新王國的衰亡、後期埃及塞易斯王朝、後期埃及前期的經濟、波斯征服埃及、波斯對埃及的統治、埃及人民反抗。
波斯的斗爭後期、埃及滅亡、古埃及的文化早期的象形文字、圖騰崇拜到自然崇拜、宏偉的雕塑建築和精湛的工藝、藝術、發達的天文歷法、非洲的其他文明、撒哈拉農耕社會、努比亞文化、凱爾邁文化、迦太基文明的興起、迦太基的政治制度、迦太基在北非的擴張,迦太基的貿易和探險。
歐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邁錫尼文明、邁錫尼的墓葬、特洛伊戰爭、古希臘城邦、國家的出現、城邦的形成、斯巴達城邦、國家的形成、雅典城邦國家形成、梭倫改革、希臘城邦的繁榮、希波戰爭戰後、希臘的城邦經濟、奴隸制度的發展
。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希臘諸城邦的沒落、雅典的海上霸權、伯羅奔尼撒戰爭、戰後諸城邦的危機、後期希臘城邦的爭霸和衰亡、古典時期及以前的希臘文化、希臘的宗教與神話、發達的戲劇、精美的建築和雕刻、史學的繁盛,哲學的興起。
美洲(公元前5000~前500年)
美洲的早期文明、亞洲人的遷入、奧爾梅克文明、特奧蒂爾坎查文文化、帕拉卡斯文化
2、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歐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馬其頓的興起、馬其頓王國的興盛、腓力二世統一希臘、亞歷山大東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達的社會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朝的專制統治、托勒密王朝的衰敗、塞琉古王國的專制統治、發達的塞琉古商業。
塞琉古的手工業、塞琉古的衰亡、馬其頓時期的文化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歐幾里得與幾何學天文學和地理學的發展、哲學的進一步發展、日趨成熟的雕塑藝術、伊索寓言、古羅馬的王政時代、伊特魯里亞人、羅馬的氏族制度民主軍事制度、圖里烏改革、王政時代的結束。
早期的羅馬共和國、設立平民保民官、李錫尼一塞克斯圖法平民斗爭和新貴族的產生、征服義大利、羅馬共和國早期的社會經濟、羅馬的對外擴張、第一次布匿戰爭、第二次布匿戰爭、第三次布匿戰爭、侵略西班牙羅馬的行省、統治羅馬
。共和國的沒落、西西里起義、斯巴達克起義、共和時代的文化、羅馬的宗教神話和祭司羅馬的建築藝術、朴實的歷史和哲學、強權獨裁時代的到來、米特里達梯戰爭、蘇拉獨裁龐培興起、前三頭同盟,愷撒獨裁後三頭同盟。
亞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統一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萬里長城的修築、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跡、」西漢劉邦建西漢、漢武帝時代、漢匈和戰、司馬遷著《史記》。
孔雀帝國被佔領的時代、旃陀羅笈多創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時期的政治與軍事、森嚴的種姓制度、孔雀王朝後的印度、帝國時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詩《佛本生經》、孔雀帝國時代的建築藝術。
3、封建時期
公元元年~400年
歐洲(公元元年~400年)
羅馬帝國的建立、奧古斯都建立元首政治、屋大維對內的政治制度、繁榮的「和平時代」、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興盛、從黃金時代到三世紀危機、隸農制的盛行、皇權的進一步加強、羅馬的「黃金時代」、羅馬城市和商業的蕭條。
混亂的政治、統治後期的羅馬帝國、戴電里先統治、君士坦丁大帝獨裁、扶持基督教、繼續衰弱的帝國經濟、帝國的分裂、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基督教的演變、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馬克西穆斯之亂、四大「蠻族」掌權。
帝國時代的羅馬文化、自然科學的發展、唯心主義哲學的盛行、發達的史學、帝國時代的法學、羅馬的文學、羅馬的建築和雕塑藝術
亞洲(公元元年~400年)
東漢劉秀建東漢、外戚宦官專權、班固著《漢書》、蔡倫改進造紙術、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三國鼎立時期的中國、亂世梟雄——曹操、建安文學、蜀國的建立、諸葛亮治蜀、孫權建吳、西晉和東晉的建立、「五胡十六國」興起。
佛教和道教的盛、行兩晉的書畫藝術、陶淵明與田園詩、貴霜帝國的建立、開明的迦膩色伽、統治早期的薩珊、波斯帝國薩珊波斯的興起、薩珊和羅馬的戰爭、馬資達克起義、古代朝鮮箕氏、朝鮮新羅百濟建國、朝鮮半島的古代文化、古代日本繩文式和彌生式文化,邪馬台國大和國家的興起。
美洲、非洲(公元元年~400年)正在發展的美洲和非洲、瑪雅文明的興起、摩羯文化、印加文明興起、阿克蘇姆國統治,東非迦納王國的繁榮。
4、中世紀
歐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國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會制度、西歐封建關系的萌芽、日耳曼諸王國的建立、倫巴德人入侵義大利、西歐封建制的產生、克洛維創建法蘭克王國、矮子丕平篡權、查理曼帝國形成、帝國的分裂、北歐海盜海盜時代的來臨、北歐海盜的擴張。
「無骨者」伊瓦爾和哈拉爾德、北歐海盜的覆滅、發達的航海造船技術、北歐的口頭文學、9~11世紀時期的西歐、加洛林王朝時期的法國農業、羅伯特王朝與加洛林王朝的斗爭、加佩王朝的建立與王權的式微、亨利一世統治下的德國。
俗權和教權之爭、盎格魯一薩克遜人征服英格蘭、十字軍東侵、十字軍東征的起因、克勒芒城宗教會議、十字軍第一次東征、十字軍血洗耶路撒冷、薩拉T反擊十字軍、君士坦丁堡之災、法蘭西民族國家的形成、法國王權的加強、路易九世改革、腓力四世控制教權、巴黎市民起義。
路易十一統一法國、11—15世紀時期的英格蘭、諾曼底征服、亨利二世改革、《自由大憲章》的簽訂、獒國國會的出現、既特·泰勒起義、紅白玫瑰戰爭、英法百年戰爭、百年戰爭的爆發、竟雷西戰役、二十年的和平、聖女貞德、酉年戰爭的結束。
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菲特烈一世侵略義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開始、漢薩同盟的建立、媛尼斯和佛羅倫薩共和國、西班牙基督教王國的興起、暴死病黑死病的泛濫、黑死病的傳播路線、黑死病之後的歐洲經濟、黑死病的長期影響急劇下降的人口。
中世紀的基督教和西歐文化、羅馬教會教階制的演變、英諾森三世加強教權、異端運動的發展、大學的出現、哥特式建築的興起、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改革、查士丁尼對外擴張、拜占庭帝國的瓦解、拜占庭的史學、中世紀時期的東南歐。
第一保加利亞王國的建立、尼曼亞統治塞爾維亞、阿爾帕德王朝時期的匈牙利、瓦拉幾亞時期的羅馬尼亞、中世紀時期的捷克和波蘭、捷克國家的形成、德國勢力的滲入、蒙古帝國大一統時期、胡司宗教改革、胡司戰爭。
普亞斯特王朝時期的波蘭、金帳汗國統治時期、留里克王朝的建立、基輔羅斯公國、伊凡四世改革,立窩尼亞戰爭。
亞洲(公元400~1500年)
北朝北魏的建立、孝文帝改革、賈思勰著《齊民要術》、北周立國、北朝開鑿石窟、南朝劉宋的建、立齊梁陳的更替、祖沖之求圓周率、山水詩勃興、劉勰著《文心雕龍》、隋朝一統、隋朝的建立、隋朝改革官制和創設科舉、煬帝開修大運河。
李春建趙州橋隋朝的滅亡中前期的唐朝貞觀之治玄奘西遊與鑒真東渡武周革命開元盛世造紙術西傳僧一行實測子午線唐朝的衰敗安史之亂、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黃巢大起義與唐朝滅亡、原始火葯的發明、詩歌藝術的頂峰、北宋的興衰、陳橋兵變、王安石變法、北宋和遼、西夏的關系。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宋詞的興盛、南宋南宋的建立、南宋抗金、繁榮的南宋商業、朱熹集理學之大成、宗教大融合和禪宗盛行、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忽必烈稱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與《授時歷》、關漢卿與元曲、中前期的明朝。
明朝的建立、明初設內閣、朱元璋加強吏治、鄭和下西洋、大明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晚明景象、賦稅制度的重大改革、明朝與後金的戰爭、明末農民起義與明朝的滅亡、明朝的科技、長篇小說的繁榮。
中世紀時的伊朗、科斯洛埃斯改革、薩珊帝國、後期的對外擴、張薩珊帝國的滅、亡薩非王朝的建立、中世紀伊朗的史學和文學、發達的建築藝術、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的建立、阿拉伯帝國的對外擴張、阿拉伯帝國封建制度的發展。
帝國的分裂和衰敗、大一統的蒙古帝國時期、、拔都西征旭烈兀西征、伊兒汗國的衰敗、帖木兒帝國的曇花一現、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奧斯曼滅亡、拜占庭帝國、蘇里曼一世的擴張、土耳其的藝術、從笈多帝國到德里。
蘇丹時期笈多、帝國的盛衰、戒日帝國的興起、德里蘇丹時期的印度、印度教的出現、先進的數學、天文學、莫卧兒帝國早期、巴布爾創建莫卧兒帝國、阿克巴改革、西方殖民者入侵、印度錫克教的興起、繪畫和建築藝術、新羅和高麗時期的朝鮮。
新羅滅百濟高句麗的滅亡、後期新羅的土地制度、新羅的衰亡高麗王朝的建立和擴張實行柴田科制度和公田制高麗滅亡李氏朝鮮前期封建專制集權的加強壬辰衛國戰爭中世紀時期朝鮮的文化教育、繁榮的佛教、李朝世宗創制朝鮮字母。
日本的封建化改革、聖德太子改革、大化改新、奈良時代的社會經濟、平安時代的日本武士的興起、幕府統治和日本的統一、鐮倉幕府的創建、內外貿易的發展、,日本的戰國時期及統一。
美洲(公元400-1500年)
中世紀時期的印第安文明、阿茲特克文明、印加帝國的建立、印加文化、瑪雅貿易,瑪雅人的社會結構。
非洲(公元400~1500年)
封建時期的埃及、埃及封建制度的形成、埃及國家的獨、立反抗十字軍的斗爭、阻止蒙古帝國西進、土耳其統治下的埃及、中世紀時期埃及的文化。
北非和東非馬格裡布的獨立、阿爾摩哈德朝的統一、東蘇丹諸國、衣索比亞王國、「桑給帝國」時期、桑給帝國發達的對外貿易、西非和南非迦納王國的興衰、馬里王國的崛起、桑海王國的獨立、桑海王國的衰敗,大辛巴威。
5、資本主義
1300~1600年
歐洲(1300~1500年)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但丁創作《神曲》、第一個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與《十日談》、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早期文藝復興的史學、義大利後期文藝復興、全才式人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喬爾喬涅和提香。
政治思想家馬基雅維里、空想社會主義者康帕內拉、西歐各國的文藝復興藝術家、丟勒空想社會主義家、莫爾拉伯雷與《巨人傳》、文壇巨匠莎士比亞、塞萬提斯與《堂·吉訶德》、發展中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
哥白尼和天文學革命、科學巨人伽利略、數學的突破、物理學的重大發展、培根與哲學、宗教改革前的德國、發達的工商業、天主教會統治下的德國、處境不佳的騎士階層、城市的階層關系重重壓迫下的德國農民、德國宗教改革、馬丁一路德的早期宗教改革觀點。
(3)中國歷史紀元總表擴展閱讀:
1、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落後的軍事力量無力抗擊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清政府統治時期中國和西方列強的戰爭幾乎都以失敗告終,只有一次例外,即中法戰爭,還迫使法國內閣倒台,但是最終法國「不勝而勝」,取得了對越南的宗主權,還讓中國開放了西南口岸,允許法國在西南地區築路。
2、1980年代以來,鄧小平政府宣布改革開放,開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推行經濟體制改革。中國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但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仍位於世界中等水平,並逐漸受到資源限制和貧富差距加大的制約。廣東為GDP最高的第一強省,浙江為人均收入最高的第一富省。
❹ 有詳細的中國歷史紀元表嗎
野人-半封建-封建-半封建半殖民-民主萌芽-封建...
❺ 求"中國歷史紀元表"
中國歷代紀元表
五帝(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
黃帝 堯
顓頊 舜
帝嚳
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
禹
泄
啟 不降
太康 扃
仲康 廑
相 孔甲
少康 皋
杼 發
槐 桀(履癸)
芒
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
湯
祖丁
外丙 南庚
仲壬 陽甲
太甲 盤庚
沃丁 小辛
太庚 小乙
小甲 武丁
雍已 祖庚
太戊 祖甲
仲丁 廩辛
外壬 康丁
河亶甲 武乙
祖乙 太丁(文丁)
祖辛 帝乙
沃甲 紂(辛)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
武王(姬發)
孝王(姬辟方)
成王(姬誦) 夷王(姬燮)
康王(姬釗) 厲王(姬胡)
昭王(姬瑕) 〖共和〗 (14) 庚申
前841
穆王(姬滿) 宣王(姬靜) (46) 甲戌 前827
共王(姬繄邑) 幽王(姬宮湦) (11) 庚申 前781
懿王(姬囏)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東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51) 辛未 前770
悼王(姬猛) (1)
辛巳
前520
桓王(姬林) (23) 壬戌 前719 敬王(姬匄) (44) 壬午 前519
庄王(姬佗) (15) 乙酉 前696 元王(姬仁) (7) 丙寅 前475
厘王(姬胡齊) (5) 庚子 前681 貞定王(姬介) (28) 癸酉 前468
惠王(姬閬) (25) 乙巳 前676 哀王(姬去疾) (1) 庚子 前441
襄王(姬鄭) (33) 庚午 前651 思王(姬叔) (1) 庚子 前441
頃王(姬壬臣) (6) 癸卯 前618 考王(姬嵬) (15) 辛丑
前440
匡王(姬班) (6) 己酉 前612 威烈王(姬午) (24) 丙辰 前425
定王(姬瑜) (21) 乙卯 前606 安王(姬驕) (26) 庚辰 前401
簡王(姬夷) (14) 丙子 前585 烈王(姬喜) (7) 丙午 前375
靈王(姬泄心) (27)
庚寅 前571 顯王(姬扁) (48) 癸丑 前368
景王(姬貴) (25) 丁巳 前554 慎靚王(姬定) (6) 辛丑 前320
赧王(姬延) (59) 丁未 前314
秦 [秦帝國(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滅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乙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統一,稱始皇帝。
昭襄王(嬴則,又名稷)
(56)
乙卯
前306
始皇帝(嬴政) (37) 乙卯 前246
孝文王(嬴柱) (1) 辛亥 前250 二世皇帝(嬴胡亥) (3) 壬辰 前209
庄襄王(嬴子楚) (3) 壬子 前249
漢(前206—公元220)
西漢(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劉邦)
(12) 乙未 前206
神爵(4) 庚申
前61
惠帝(劉盈) (7) 丁未 前194 五鳳(4) 甲子 前57
高後(呂雉) (8) 甲寅 前187 甘露(4) 戊辰 前53
文帝(劉恆) (16) 壬戌 前179 黃龍(1) 壬申 前49
(後元)(7) 戊寅 前163 元帝(劉奭) 初元(5) 癸酉 前48
景帝(劉啟) (7) 乙酉 前156 永光(5) 戊寅 前43
(中元)(6) 壬辰 前149 建昭(5) 癸未 前38
(後元)(3) 戊戌 前143 竟寧(1) 戊子 前33
武帝(劉徹) 建元(6) 辛丑 前140 成帝(劉驁) 建始(4) 己丑 前32
元光(6) 丁未 前134 河平(4) 癸巳 前28
元朔(6) 癸丑 前128 陽朔(4) 丁酉 前24
元狩(6) 己未 前122 鴻嘉(4) 辛丑 前20
元鼎(6) 乙丑 前116 永始(4) 乙巳 前16
元封(6) 辛未 前110 元延(4) 乙酉 前12
太初(4) 丁丑 前104 綏和(2) 癸丑 前8
天漢(4) 辛巳 前100 哀帝(劉欣) 建平(4) 乙卯 前6
太始(4) 乙酉 前96 元壽(2) 己未 前2
征和(4) 己丑 前92 平帝(劉衎) 元始(5) 辛酉 公元1
後元(2) 癸巳 前88 孺子嬰(王莽攝政) 居攝(3) 丙寅 6
昭帝(劉弗陵)
始元(7) 乙未 前86 初始(1)
戊辰
8
元鳳(6) 辛丑 前80 [新]王莽
始建國(5) 己巳 9
元平(1) 丁未 前74 天鳳(6) 甲戌 14
宣帝(劉詢) 本始(4) 戊申 前73 地皇(4) 庚辰 20
地節(4) 壬子 前69 更始帝(劉玄)
更始(3) 癸未 23
元康(5) 丙辰 前65
東漢(25—220)
光武帝(劉秀)
建武(23)
乙酉
26
沖帝(劉炳) 永憙(嘉)(1)
乙酉 145
建武中元(2) 丙辰 56 質帝(劉纘) 本初(1) 丙戌 146
明帝(劉庄) 永平(18) 戊午 58 桓帝(劉志) 建和(3) 丁亥 147
章帝(劉炟) 建初(9) 丙子 76 和平(1) 庚寅 150
元和(4) 甲申 84 元嘉(3) 辛卯 151
章和(2) 丁亥 87 永興(2) 癸巳 153
和帝(劉肇) 永元(17) 己丑 89 永壽(4) 乙未 155
元興(1) 乙巳 105 延憙(10) 戊戌 158
殤帝(劉隆) 延平(1) 丙午 106 永康(1) 丁未 167
安帝(劉祜) 永初(7) 丁未 107 靈帝(劉宏) 建寧(5) 戊申 168
元初(7) 甲寅 114 憙平(7) 壬子 172
永寧(2) 庚申 120 光和(7) 戊午 178
建光(2) 辛酉 121 中平(6) 甲子 184
延光(4) 壬戌 122 獻帝(劉協) 初平(4) 庚午 190
順帝(劉保) 永建(7) 丙寅 126 興平(2) 甲戌 194
陽嘉(4) 壬申 132 建安(25) 丙子 196
永和(6) 丙子 136 延康(1) 庚子 220
漢安(3) 壬午 142
建康(1) 甲申 144
三國(220—280)
魏(220—265)
文帝(曹丕)
黃初(7)
庚子
220
嘉平(6) 己巳 249
明帝(曹睿) 太和(7) 丁未 227 高貴鄉公(曹髦) 正元(3) 甲戌 254
青龍(5) 癸丑 233 甘露(5) 丙子 256
景初(3) 丁巳 237 元帝(曹奐)(陳留王) 景元(5) 庚辰 260
齊王(曹芳) 正始(10) 庚申 240 咸熙(2) 甲申 264
蜀漢(221—263)
昭烈帝(劉備)
章武(3)
辛丑
221
後主(劉禪) 景耀(6)
戊寅
258
後主(劉禪) 建興(15) 癸卯 223 炎興(1) 癸未 263
延熙(20) 戊午 238
吳(222-280)
大帝(孫權) 黃武(8)
壬寅 222
景帝(孫休) 永安(7)
戊寅 258
黃龍(3) 己酉 229 烏程侯(孫皓) 元興(2) 甲申 264
嘉禾(7) 壬子 232 甘露(2) 乙酉 265
赤烏(14) 戊午 238 寶鼎(4) 丙戌 266
太元(2) 辛未 251 建衡(3) 己丑 269
神鳳(1) 壬申 252 鳳凰(3) 壬辰 272
會稽王(孫亮) 建興(2) 壬申 252 天冊(2) 乙未 275
五鳳(3) 甲戌 254 天璽(1) 丙申 276
太平(3) 丙子 256 天紀(4) 丁酉 277
晉(265—420)
西晉(265-317)
武帝(司馬炎)
泰始(10) 乙酉 265 惠帝(司馬衷) 太安(2) 壬戌 302
咸寧(6) 乙未 275 永安(1) 甲子 304
太康(10) 庚子 280 建武(1) 甲子 304
太熙(1) 庚戌 290 永安(1) 甲子 304
惠帝(司馬衷) 永熙(1) 庚戌 290 永興(3) 甲子 304
永平(1) 辛亥 291 光熙(1) 丙寅 306
元康(9) 辛亥 291 懷帝(司馬熾) 永嘉(7) 丁卯 307
永康(2) 庚申 300 愍帝(司馬鄴) 建興(5) 癸酉 313
永寧(2) 辛酉 301
東晉(317—420)
元帝(司馬睿)
建武(2)
丁丑
317
哀帝(司馬丕) 隆和(2) 壬戌
362
大興(4) 戊寅 318 興寧(3) 癸亥 363
永昌(2) 壬午 322 海西公(司馬奕) 太和(6) 丙寅 366
明帝(司馬紹) 永昌 壬午 322 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2) 辛未 371
太寧(4) 癸未 323 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3) 癸酉 373
成帝(司馬衍) 太寧 乙酉 325 太元(21) 丙子 376
咸和(9) 丙戌 326 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5) 丁酉 397
咸康(8) 乙未 335 元興(3) 壬寅 402
康帝(司馬岳) 建元(2) 癸卯 343 義熙(14) 乙巳 405
穆帝(司馬聃) 永和(12) 乙巳 345 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2) 己未 419
昇平(5) 丁巳 357
南北朝(420—589)
南朝 宋(420—479)
武帝(劉裕)
永初(3) 庚申 420 景和(1) 乙巳 465
少帝(劉義符) 景平(2) 癸亥 423 明帝(劉彧) 泰始(7) 乙巳 465
文帝(劉義隆) 元嘉(30) 甲子 424 泰豫(1) 壬子 472
孝武帝(劉駿) 孝建(3) 甲午 454 後廢帝(劉昱)(蒼梧王) 元徽(5) 癸丑 473
大明(8) 丁酉 457 順帝(劉凖) 升明(3) 丁巳 477
前廢帝(劉子業) 永光(1) 乙巳 465
齊(479—502)
高帝(蕭道成)
建元(4) 己未 479 明帝(蕭鸞)
建武(5) 甲戌 494
武帝(蕭賾) 永明(11) 癸亥 483 永泰(1) 戊寅 498
鬰帝(蕭昭業) 隆昌(1) 甲戌 494 東昏侯(蕭寶卷) 永元(3) 己卯 499
海陵王(蕭昭文) 延興(1) 甲戌 494
和帝(蕭寶融) 中興(2) 辛巳 501
梁(502—557)
武帝(蕭衍) 天監(18) 壬午 太清(3)
丁卯
普通(8) 庚子 簡文帝(蕭綱) 大寶(2) 庚午
大通(3) 丁未 承聖(4) 壬申
中大通(6) 己酉 紹泰(2) 乙亥
大同(12) 乙卯 元帝(蕭繹) 太平(2) 丙子
中大同(2) 丙寅 敬帝(蕭方智)
* 有的地區用至6年。
* *有的地區用至3年。
陳(557—589)
武帝(陳霸先)
永定(3)
丁丑
557
宣帝(陳頊) 太建(14) 乙丑 569
文帝(陳蒨) 天嘉(7) 庚辰 560 後主(陳叔寶) 至德(4) 癸卯 583
天康(1) 丙戌 566 禎明(3) 丁未 587
廢帝(陳伯宗)(臨海王) 光大(2) 丁亥 567
北朝 北魏[拓跋氏,後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國於丙戌(386年)正月,初稱代國,至同年四月始改國號為魏,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珪) 登國(11)
丙戌
386
孝文帝(元宏)
延興(6) 辛亥 471
皇始(3) 丙申 396 承明(1) 丙辰 476
天興(7) 戊戌 398 太和(23) 丁巳 477
天賜(6) 甲辰 404 宣武帝(元恪) 景明(4) 庚辰 500
明元帝(拓跋嗣)
永興(5) 己酉 409 正始(5) 甲申 504
神瑞(3) 甲寅 414 永平(5) 戊子 508
泰常(8) 丙辰 416 延昌(4) 壬辰 512
太武帝(拓跋燾)
始光(5) 甲子 424 孝明帝(元詡) 熙平(3) 丙申 516
神麚(4) 戊辰 428 神龜(3) 戊戌 518
延和(3) 壬申 432 正光(6) 庚子 520
太延(6) 乙亥 435 孝昌(3) 乙巳 525
太平真君(12) 庚辰 440 武泰(1) 戊申 528
正平(2) 辛卯 451 孝庄帝(元子攸) 建義(1) 戊申 528
南安王(拓跋余) 永(承)平(1) 壬辰 452 永安(3) 戊申 528
文成帝(拓跋浚) 興安(3) 壬辰 452 長廣王(元曄) 建明(2) 庚戌 530
興光(2) 甲午 454 節閔帝(元恭) 普泰(2) 辛亥 531
太安(5) 乙未 455 安定王(元朗) 中興(2) 辛亥 531
和平(6) 庚子 460 孝武帝(元修) 太昌(1) 壬子 532
獻文帝(拓跋弘)
天安(2) 丙午 466 永興(1) 壬子 532
皇興(5) 丁未 467 永熙(3)
壬子 532
東魏(534—550)
孝靜帝(元善見) 天平(4)
甲寅
534
興和(4)
己未 539
元象(2) 戊午 538 武定(8) 癸亥 543
北齊(550—577)
文宣帝(高洋) 天保(10)
庚午 550 後主(高緯) 天統(5) 乙酉 565
廢帝(高殷) 乾明(1) 庚辰 560 武平(7) 庚寅 570
孝昭帝(高演) 皇建(2) 庚辰 560 隆化(1) 丙申 576
武成帝(高湛) 太寧(2) 辛巳 561 幼主(高恆) 承光(1) 丁酉 577
河清(4) 壬午 562
西魏(535—556)
文帝(元寶炬)
大統(17)
乙卯
535
恭帝(元廓) —(3) 甲戌 554
廢帝(元欽) —(3) 壬申 552
北周(557—581)
孝閔帝(宇文覺) —(1)
丁丑
227
建德(7) 壬辰 572
明帝(宇文毓) —(3) 丁丑 557 宣政(1) 戊戌 578
武成(2) 己卯 559 宣帝(宇文贇) 大成(1) 己亥 579
武帝(宇文邕) 保定(5) 辛巳 561 靜帝(宇文闡) 大象(3) 己亥 579
天和(7) 丙戌 566 大定(1) 辛丑 581
隋(581—618)
文帝(楊堅) 開皇(20)
辛丑
581
煬帝(楊廣)
大業(14) 乙丑 605
仁壽(4) 辛酉 601 恭帝(楊侑) 義寧(2) 丁丑 617
唐(618—907)
高祖(李淵) 武德(9)
戊寅
618
玄宗(李隆基) 先天(2)
壬子 712
太宗(李世民) 貞觀(23) 丁亥 627 開元(29) 癸丑 713
高宗(李治) 永徽(6) 庚戌 650 天寶(15) 壬午 742
顯慶(6) 丙辰 656 肅宗(李亨) 至德(3) 丙申 756
龍朔(3) 辛酉 661 乾元(3) 戊戌 758
麒德(2) 甲子 664 上元(2) 庚子 760
乾封(3) 丙寅 666 —(1) 辛丑 761
總章(3) 戊辰 668 代宗(李豫) 寶應(2) 壬寅 762
咸亨(5) 庚午 670 廣德(2) 癸卯 763
上元(3) 甲戌 674 永泰(2) 乙巳 765
儀鳳(4) 丙子 676 大歷(14) 丙午 766
調露(2) 己卯 679 德宗(李適) 建中(4) 庚申 780
永隆(2) 庚辰 680 興元(1) 甲子 784
開耀(2) 辛巳 681 貞元(21) 乙丑 785
永淳(2) 壬午 682 順宗(李誦) 永貞(1) 乙酉 805
弘道(1) 癸未 683 憲宗(李純)
❻ 有詳細的中國歷史紀元表嗎
中國歷代紀元表
五帝(約前26世紀初—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
黃帝 堯
顓頊 舜
帝嚳
夏(約前22世紀末至約前21世紀初—約前17世紀初)
禹
泄
啟 不降
太康 扃
仲康 廑
相 孔甲
少康 皋
杼 發
槐 桀(履癸)
芒
商(約前17世紀初—約前11世紀)
湯
祖丁
外丙 南庚
仲壬 陽甲
太甲 盤庚
沃丁 小辛
太庚 小乙
小甲 武丁
雍已 祖庚
太戊 祖甲
仲丁 廩辛
外壬 康丁
河亶甲 武乙
祖乙 太丁(文丁)
祖辛 帝乙
沃甲 紂(辛)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
武王(姬發)
孝王(姬辟方)
成王(姬誦) 夷王(姬燮)
康王(姬釗) 厲王(姬胡)
昭王(姬瑕) 〖共和〗 (14) 庚申
前841
穆王(姬滿) 宣王(姬靜) (46) 甲戌 前827
共王(姬繄邑) 幽王(姬宮湦) (11) 庚申 前781
懿王(姬囏)
周(約前11世紀—前256)
東周(前770—前256)
平王(姬宜臼)
(51) 辛未 前770
悼王(姬猛) (1)
辛巳
前520
桓王(姬林) (23) 壬戌 前719 敬王(姬匄) (44) 壬午 前519
庄王(姬佗) (15) 乙酉 前696 元王(姬仁) (7) 丙寅 前475
厘王(姬胡齊) (5) 庚子 前681 貞定王(姬介) (28) 癸酉 前468
惠王(姬閬) (25) 乙巳 前676 哀王(姬去疾) (1) 庚子 前441
襄王(姬鄭) (33) 庚午 前651 思王(姬叔) (1) 庚子 前441
頃王(姬壬臣) (6) 癸卯 前618 考王(姬嵬) (15) 辛丑
前440
匡王(姬班) (6) 己酉 前612 威烈王(姬午) (24) 丙辰 前425
定王(姬瑜) (21) 乙卯 前606 安王(姬驕) (26) 庚辰 前401
簡王(姬夷) (14) 丙子 前585 烈王(姬喜) (7) 丙午 前375
靈王(姬泄心) (27)
庚寅 前571 顯王(姬扁) (48) 癸丑 前368
景王(姬貴) (25) 丁巳 前554 慎靚王(姬定) (6) 辛丑 前320
赧王(姬延) (59) 丁未 前314
秦 [秦帝國(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滅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乙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紀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統一,稱始皇帝。
昭襄王(嬴則,又名稷)
(56)
乙卯
前306
始皇帝(嬴政) (37) 乙卯 前246
孝文王(嬴柱) (1) 辛亥 前250 二世皇帝(嬴胡亥) (3) 壬辰 前209
庄襄王(嬴子楚) (3) 壬子 前249
漢(前206—公元220)
西漢(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劉邦)
(12) 乙未 前206
神爵(4) 庚申
前61
惠帝(劉盈) (7) 丁未 前194 五鳳(4) 甲子 前57
高後(呂雉) (8) 甲寅 前187 甘露(4) 戊辰 前53
文帝(劉恆) (16) 壬戌 前179 黃龍(1) 壬申 前49
(後元)(7) 戊寅 前163 元帝(劉奭) 初元(5) 癸酉 前48
景帝(劉啟) (7) 乙酉 前156 永光(5) 戊寅 前43
(中元)(6) 壬辰 前149 建昭(5) 癸未 前38
(後元)(3) 戊戌 前143 竟寧(1) 戊子 前33
武帝(劉徹) 建元(6) 辛丑 前140 成帝(劉驁) 建始(4) 己丑 前32
元光(6) 丁未 前134 河平(4) 癸巳 前28
元朔(6) 癸丑 前128 陽朔(4) 丁酉 前24
元狩(6) 己未 前122 鴻嘉(4) 辛丑 前20
元鼎(6) 乙丑 前116 永始(4) 乙巳 前16
元封(6) 辛未 前110 元延(4) 乙酉 前12
太初(4) 丁丑 前104 綏和(2) 癸丑 前8
天漢(4) 辛巳 前100 哀帝(劉欣) 建平(4) 乙卯 前6
太始(4) 乙酉 前96 元壽(2) 己未 前2
征和(4) 己丑 前92 平帝(劉衎) 元始(5) 辛酉 公元1
後元(2) 癸巳 前88 孺子嬰(王莽攝政) 居攝(3) 丙寅 6
昭帝(劉弗陵)
始元(7) 乙未 前86 初始(1)
戊辰
8
元鳳(6) 辛丑 前80 [新]王莽
始建國(5) 己巳 9
元平(1) 丁未 前74 天鳳(6) 甲戌 14
宣帝(劉詢) 本始(4) 戊申 前73 地皇(4) 庚辰 20
地節(4) 壬子 前69 更始帝(劉玄)
更始(3) 癸未 23
元康(5) 丙辰 前65
東漢(25—220)
光武帝(劉秀)
建武(23)
乙酉
26
沖帝(劉炳) 永憙(嘉)(1)
乙酉 145
建武中元(2) 丙辰 56 質帝(劉纘) 本初(1) 丙戌 146
明帝(劉庄) 永平(18) 戊午 58 桓帝(劉志) 建和(3) 丁亥 147
章帝(劉炟) 建初(9) 丙子 76 和平(1) 庚寅 150
元和(4) 甲申 84 元嘉(3) 辛卯 151
章和(2) 丁亥 87 永興(2) 癸巳 153
和帝(劉肇) 永元(17) 己丑 89 永壽(4) 乙未 155
元興(1) 乙巳 105 延憙(10) 戊戌 158
殤帝(劉隆) 延平(1) 丙午 106 永康(1) 丁未 167
安帝(劉祜) 永初(7) 丁未 107 靈帝(劉宏) 建寧(5) 戊申 168
元初(7) 甲寅 114 憙平(7) 壬子 172
永寧(2) 庚申 120 光和(7) 戊午 178
建光(2) 辛酉 121 中平(6) 甲子 184
延光(4) 壬戌 122 獻帝(劉協) 初平(4) 庚午 190
順帝(劉保) 永建(7) 丙寅 126 興平(2) 甲戌 194
陽嘉(4) 壬申 132 建安(25) 丙子 196
永和(6) 丙子 136 延康(1) 庚子 220
漢安(3) 壬午 142
建康(1) 甲申 144
三國(220—280)
魏(220—265)
文帝(曹丕)
黃初(7)
庚子
220
嘉平(6) 己巳 249
明帝(曹睿) 太和(7) 丁未 227 高貴鄉公(曹髦) 正元(3) 甲戌 254
青龍(5) 癸丑 233 甘露(5) 丙子 256
景初(3) 丁巳 237 元帝(曹奐)(陳留王) 景元(5) 庚辰 260
齊王(曹芳) 正始(10) 庚申 240 咸熙(2) 甲申 264
蜀漢(221—263)
昭烈帝(劉備)
章武(3)
辛丑
221
後主(劉禪) 景耀(6)
戊寅
258
後主(劉禪) 建興(15) 癸卯 223 炎興(1) 癸未 263
延熙(20) 戊午 238
吳(222-280)
大帝(孫權) 黃武(8)
壬寅 222
景帝(孫休) 永安(7)
戊寅 258
黃龍(3) 己酉 229 烏程侯(孫皓) 元興(2) 甲申 264
嘉禾(7) 壬子 232 甘露(2) 乙酉 265
赤烏(14) 戊午 238 寶鼎(4) 丙戌 266
太元(2) 辛未 251 建衡(3) 己丑 269
神鳳(1) 壬申 252 鳳凰(3) 壬辰 272
會稽王(孫亮) 建興(2) 壬申 252 天冊(2) 乙未 275
五鳳(3) 甲戌 254 天璽(1) 丙申 276
太平(3) 丙子 256 天紀(4) 丁酉 277
晉(265—420)
西晉(265-317)
武帝(司馬炎)
泰始(10) 乙酉 265 惠帝(司馬衷) 太安(2) 壬戌 302
咸寧(6) 乙未 275 永安(1) 甲子 304
太康(10) 庚子 280 建武(1) 甲子 304
太熙(1) 庚戌 290 永安(1) 甲子 304
惠帝(司馬衷) 永熙(1) 庚戌 290 永興(3) 甲子 304
永平(1) 辛亥 291 光熙(1) 丙寅 306
元康(9) 辛亥 291 懷帝(司馬熾) 永嘉(7) 丁卯 307
永康(2) 庚申 300 愍帝(司馬鄴) 建興(5) 癸酉 313
永寧(2) 辛酉 301
東晉(317—420)
元帝(司馬睿)
建武(2)
丁丑
317
哀帝(司馬丕) 隆和(2) 壬戌
362
大興(4) 戊寅 318 興寧(3) 癸亥 363
永昌(2) 壬午 322 海西公(司馬奕) 太和(6) 丙寅 366
明帝(司馬紹) 永昌 壬午 322 簡文帝(司馬昱) 咸安(2) 辛未 371
太寧(4) 癸未 323 孝武帝(司馬曜) 寧康(3) 癸酉 373
成帝(司馬衍) 太寧 乙酉 325 太元(21) 丙子 376
咸和(9) 丙戌 326 安帝(司馬德宗) 隆安(5) 丁酉 397
咸康(8) 乙未 335 元興(3) 壬寅 402
康帝(司馬岳) 建元(2) 癸卯 343 義熙(14) 乙巳 405
穆帝(司馬聃) 永和(12) 乙巳 345 恭帝(司馬德文) 元熙(2) 己未 419
昇平(5) 丁巳 357
南北朝(420—589)
南朝 宋(420—479)
武帝(劉裕)
永初(3) 庚申 420 景和(1) 乙巳 465
少帝(劉義符) 景平(2) 癸亥 423 明帝(劉彧) 泰始(7) 乙巳 465
文帝(劉義隆) 元嘉(30) 甲子 424 泰豫(1) 壬子 472
孝武帝(劉駿) 孝建(3) 甲午 454 後廢帝(劉昱)(蒼梧王) 元徽(5) 癸丑 473
大明(8) 丁酉 457 順帝(劉凖) 升明(3) 丁巳 477
前廢帝(劉子業) 永光(1) 乙巳 465
齊(479—502)
高帝(蕭道成)
建元(4) 己未 479 明帝(蕭鸞)
建武(5) 甲戌 494
武帝(蕭賾) 永明(11) 癸亥 483 永泰(1) 戊寅 498
鬰帝(蕭昭業) 隆昌(1) 甲戌 494 東昏侯(蕭寶卷) 永元(3) 己卯 499
海陵王(蕭昭文) 延興(1) 甲戌 494
和帝(蕭寶融) 中興(2) 辛巳 501
梁(502—557)
武帝(蕭衍) 天監(18) 壬午 太清(3)
丁卯
普通(8) 庚子 簡文帝(蕭綱) 大寶(2) 庚午
大通(3) 丁未 承聖(4) 壬申
中大通(6) 己酉 紹泰(2) 乙亥
大同(12) 乙卯 元帝(蕭繹) 太平(2) 丙子
中大同(2) 丙寅 敬帝(蕭方智)
* 有的地區用至6年。
* *有的地區用至3年。
陳(557—589)
武帝(陳霸先)
永定(3)
丁丑
557
宣帝(陳頊) 太建(14) 乙丑 569
文帝(陳蒨) 天嘉(7) 庚辰 560 後主(陳叔寶) 至德(4) 癸卯 583
天康(1) 丙戌 566 禎明(3) 丁未 587
廢帝(陳伯宗)(臨海王) 光大(2) 丁亥 567
北朝 北魏[拓跋氏,後改元氏](386—534)
北魏建國於丙戌(386年)正月,初稱代國,至同年四月始改國號為魏,439年滅北涼,統一北方。
道武帝(拓跋珪) 登國(11)
丙戌
386
孝文帝(元宏)
延興(6) 辛亥 471
皇始(3) 丙申 396 承明(1) 丙辰 476
天興(7) 戊戌 398 太和(23) 丁巳 477
天賜(6) 甲辰 404 宣武帝(元恪) 景明(4) 庚辰 500
明元帝(拓跋嗣)
永興(5) 己酉 409 正始(5) 甲申 504
神瑞(3) 甲寅 414 永平(5) 戊子 508
泰常(8) 丙辰 416 延昌(4) 壬辰 512
太武帝(拓跋燾)
始光(5) 甲子 424 孝明帝(元詡) 熙平(3) 丙申 516
神麚(4) 戊辰 428 神龜(3) 戊戌 518
延和(3) 壬申 432 正光(6) 庚子 520
太延(6) 乙亥 435 孝昌(3) 乙巳 525
太平真君(12) 庚辰 440 武泰(1) 戊申 528
正平(2) 辛卯 451 孝庄帝(元子攸) 建義(1) 戊申 528
南安王(拓跋余) 永(承)平(1) 壬辰 452 永安(3) 戊申 528
文成帝(拓跋浚) 興安(3) 壬辰 452 長廣王(元曄) 建明(2) 庚戌 530
興光(2) 甲午 454 節閔帝(元恭) 普泰(2) 辛亥 531
太安(5) 乙未 455 安定王(元朗) 中興(2) 辛亥 531
和平(6) 庚子 460 孝武帝(元修) 太昌(1) 壬子 532
獻文帝(拓跋弘)
天安(2) 丙午 466 永興(1) 壬子 532
皇興(5) 丁未 467 永熙(3)
壬子 532
東魏(534—550)
孝靜帝(元善見) 天平(4)
甲寅
534
興和(4)
己未 539
元象(2) 戊午 538 武定(8) 癸亥 543
北齊(550—577)
文宣帝(高洋) 天保(10)
庚午 550 後主(高緯) 天統(5) 乙酉 565
廢帝(高殷) 乾明(1) 庚辰 560 武平(7) 庚寅 570
孝昭帝(高演) 皇建(2) 庚辰 560 隆化(1) 丙申 576
武成帝(高湛) 太寧(2) 辛巳 561 幼主(高恆) 承光(1) 丁酉 577
河清(4) 壬午 562
西魏(535—556)
文帝(元寶炬)
大統(17)
乙卯
535
恭帝(元廓) —(3) 甲戌 554
廢帝(元欽) —(3) 壬申 552
北周(557—581)
孝閔帝(宇文覺) —(1)
丁丑
227
建德(7) 壬辰 572
明帝(宇文毓) —(3) 丁丑 557 宣政(1) 戊戌 578
武成(2) 己卯 559 宣帝(宇文贇) 大成(1) 己亥 579
武帝(宇文邕) 保定(5) 辛巳 561 靜帝(宇文闡) 大象(3) 己亥 579
天和(7) 丙戌 566 大定(1) 辛丑 581
隋(581—618)
文帝(楊堅) 開皇(20)
辛丑
581
煬帝(楊廣)
大業(14) 乙丑 605
仁壽(4) 辛酉 601 恭帝(楊侑) 義寧(2) 丁丑 617
唐(618—907)
高祖(李淵) 武德(9)
戊寅
618
玄宗(李隆基) 先天(2)
壬子 712
太宗(李世民) 貞觀(23) 丁亥 627 開元(29) 癸丑 713
高宗(李治) 永徽(6) 庚戌 650 天寶(15) 壬午 742
顯慶(6) 丙辰 656 肅宗(李亨) 至德(3) 丙申 756
龍朔(3) 辛酉 661 乾元(3) 戊戌 758
麒德(2) 甲子 664 上元(2) 庚子 760
乾封(3) 丙寅 666 —(1) 辛丑 761
總章(3) 戊辰 668 代宗(李豫) 寶應(2) 壬寅 762
咸亨(5) 庚午 670 廣德(2) 癸卯 763
上元(3) 甲戌 674 永泰(2) 乙巳 765
儀鳳(4) 丙子 676 大歷(14) 丙午 766
調露(2) 己卯 679 德宗(李適) 建中(4) 庚申 780
永隆(2) 庚辰 680 興元(1) 甲子 784
開耀(2) 辛巳 681 貞元(21) 乙丑 785
永淳(2) 壬午 682 順宗(李誦) 永貞(1) 乙酉 805
弘道(1) 癸未 683 憲宗(李純) 元和(15) 丙戌 806
中宗(李顯又名哲) 嗣聖(1) 甲申 684 穆宗(李恆) 長慶(4) 辛丑 821
睿宗(李旦) 文明(1) 甲申 684 敬宗(李湛) 寶歷(3) 乙巳 825
武後(武瞾) 光宅(1) 甲申 684 文宗(李昂) 寶歷 丙午 826
垂拱(4) 乙酉 685 大(太)和(9) 丁未 827
永昌(1) 己丑 689 開成(5) 丙辰 836
載初(1) 庚寅 690 武宗(李炎) 會昌(6) 辛酉 841
武後稱帝,改國號為周 天授(3) 庚寅 690 宣宗(李忱) 大中(14) 丁卯 847
如意(1) 壬辰 692 懿宗(李漼) 大中 己卯 859
長壽(3) 壬辰 692 咸通(15) 庚辰 860
延載(1) 甲午 694 僖宗(李儇) 咸通 癸巳 873
證聖(1) 乙未 695 乾符(6) 甲午 874
天冊萬歲(2)
乙未
695
廣明(2) 庚子 880
萬歲登封(1) 丙申 696 中和(5) 辛丑 881
萬歲通天(2) 丙申 696 光啟(4) 乙巳 885
神功(1) 丁酉 697 文德(1) 戊申 888
聖歷(3) 戊戌 698 昭宗(李曄) 龍紀(1) 己酉 889
久視(1) 庚子 700 大順(2) 庚戌 890
大足(1) 辛丑 701 景福(2) 壬子 892
長安(4) 辛丑 701 乾寧(5) 甲寅 894
中宗(李顯又名哲)復唐國號
神龍(3) 乙巳 705 光化(4) 戊午 898
景龍(4) 丁未 707 天復(4) 辛酉 901
睿宗(李旦) 景雲(2) 庚戌 710 天佑(4) 甲子 904
太極(1) 壬子 712 哀帝(李拀) 天佑 甲子 904
延和(1) 壬子 712
* 辛酉三月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為載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為臘月,夏正月為一月。久視元年十月復用夏正,以正月為十一月,臘月為十二月,一月為正月。本表在這段期間內干支後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歷,各年號的使用年數也是按照周歷的計算方法。
***此年九月以後去年號,但稱元年。
****哀帝即位未改元。
五代(907—960)
後梁(907—923)
太祖(朱晃,又名溫、全忠) 開平(5) 丁卯 907 末帝(朱填) 乾化
癸酉 913
乾化(5) 辛未 911 貞明(7) 乙亥 915
龍德(3) 辛巳 921
後唐(921—936)
庄宗(李存勖)
同光(4) 癸未 923 閔帝(李從厚) 應順(1) 甲午 934
明宗(李亶) 天成(5) 丙戌 926 末帝(李從珂) 清泰(3) 甲午 934
長興(4) 庚寅 930
後晉(936—947)
高祖(石敬塘) 天福(9) 丙申 936 出帝(石重貴) 天福* 壬寅 942
開運(4) 甲辰 944
* 出帝即位未改元。
後漢(947—950)
高祖(劉暠,本名知遠) 天福*
丁未
947
隱帝(劉承佑) 乾佑 戊申 948
乾佑(3) 戊申 948
* 後漢高祖即位,仍用後晉高祖年號,稱天福十二年。
** 隱帝即位未改元。
後周(951—960)
太祖(郭威) 廣順(3)
辛亥
951
世宗(柴榮)
顯德*
甲寅
954
顯德(7) 甲寅 954 恭帝(柴宗訓) 顯德 己未 959
* 世宗、恭帝都未改元。
宋(960—1279)
北宋(960—1127)
太祖(趙匡胤) 建隆(4)
庚申
960
仁宗(趙禎) 慶歷(8) 辛巳 1041
乾德(6) 癸亥 963 皇佑(6) 己丑 1049
開寶(9) 戊辰 968 至和(3) 甲午 1054
太宗(趙炅,本名匡義,又名光義) 太平興國(9) 丙子 976 嘉佑(8) 丙申 1056
雍熙(4) 甲申 984 英宗(趙曙) 治平(4) 甲辰 1064
端拱(2) 戊子 988 神宗(趙頊) 熙寧(10) 戊申 1068
淳化(5) 庚寅 990 元豐(8) 戊午 1078
至道(3) 乙未 995 哲宗(趙煦) 元佑(9) 丙寅 1086
真宗(趙恆) 咸平(6) 戊戌 998 紹聖(5) 甲戌 1094
景德(4) 甲辰 1004 元符(3) 戊寅 1098
大中祥符(9) 戊申 1008 徽宗(趙佶) 建中靖國(1) 辛巳 1101
天禧(5) 丁巳 1017 崇寧(5) 壬午 1102
乾興(1) 壬戌 1022 大觀(4) 丁亥 1107
仁宗(趙禎) 天聖(10) 癸亥 1023 政和(8) 辛卯 1111
明道(2) 壬申 1032 重和(2) 戊戌 1118
景佑(5) 甲戌 1034 宣和(7) 己亥 1119
寶元(3) 戊寅 1038 欽宗(趙桓) 靖康(2) 丙午 1126
康定(2) 庚辰 1040
南宋(1127—1279)
高宗(趙構) 建炎(4) 丁未 1127 理宗(趙昀) 寶慶(3) 乙酉 1225
紹興(32) 辛亥 1131 紹定(6) 戊子 1228
孝宗(趙昚) 隆興(2) 癸未 1163 端平(3) 甲午 1234
乾道(9) 乙酉 1165 嘉熙(4) 丁酉 1237
淳熙(16) 甲午 1174 淳佑(12) 辛丑 1241
光宗(趙敦) 紹熙(5) 庚戌 1190 寶佑(6) 癸丑 1253
寧宗(趙擴) 慶元(6) 乙卯 1195 開慶(1) 己未 1259
嘉泰(4) 辛酉 1201 景定(5) 庚申 1260
開禧(3) 乙丑 1205 度宗(趙禥) 咸淳(10) 乙丑 1265
嘉定(17) 戊辰 1208 恭帝(趙韅) 德佑(2) 乙亥 1275
端宗(趙昰) 景炎(3) 丙子 1276
帝昺(趙昺) 祥興(2) 戊寅 1278
遼[耶律氏](907—1125)
遼建國於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8年(一說94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太祖(耶律阿保機)
—(10)
丁卯
907
開泰(10) 壬子 1012
神冊(7) 丙子 916 太平(11) 辛酉 1021
天贊(5) 壬午 922 興宗(耶律宗真) 景福(2) 辛未 1031
天顯(13) 丙戌 926 重熙(24) 壬申 1032
太宗(耶律德光)
天顯* 丁亥 927 道宗(耶律洪基) 清寧(10) 乙未 1055
會同(10) 戊戌 938 咸雍(10) 乙巳 1065
大同(1) 丁未 947 大(太)康(10) 乙卯 1075
世宗(耶律阮) 天祿(5)
丁未
947
大安(10)
乙丑 1085
穆宗(耶律璟) 應歷(19) 辛亥 951 壽昌(隆)(7) 乙亥 1095
景宗(耶律賢) 保寧(11) 己巳 969 天祚帝(耶律延禧) 乾統(10) 辛巳 1101
(5) 己卯 979 天慶(10) 辛卯 1111
聖宗(耶律隆緒) 乾亨 壬午 982 保大(5) 辛丑 1121
統和(30) 癸未 983
遼[完顏氏](1115—1234)
太祖(完顏旻,本名阿骨打) 收國(2)
乙未
1115
章宗(完顏璟)
承安(5)
丙辰 1196
天輔(7) 丁酉 1117 泰和(8) 辛酉 1201
太宗(完顏晟) 天會(15) 癸卯 1123 衛紹王(完顏永濟) 大安(3) 己巳 1209
熙宗(完顏亶) 天會* 乙卯 1135 崇慶(2) 壬申 1212
天眷(3) 戊午 1138 至寧(1) 癸酉 1213
皇統(9) 辛酉 1141 宣宗(完顏珣) 貞佑(5) 癸酉 1213
海陵王(完顏亮) 天德(5) 己巳 1149 興定(6) 丁丑 1217
貞元(4) 癸酉 1153 元光(2) 壬午 1222
正隆(6) 丙子 1156 哀宗(完顏守緒) 正大(9) 甲申 1224
世宗(完顏雍) 大定(29) 辛巳 1161 開興(1) 壬辰 1232
章宗(完顏璟) 明昌(7) 庚戌 1190 天興(3) 壬辰 1232
* 熙宗即位未改元。
元[孛兒只斤氏](1206—1368)
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於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
太祖(~鐵木真)(成吉思汗) —(22)
丙寅
1206
英宗(~碩德八剌) 至治(3) 辛酉 1321
拖雷(監國) —(1) 戊子 1228 泰定帝(~也孫鐵木兒) 泰定(5) 甲子 1324
太宗(~窩闊台) —(13) 己丑 1229 致和(1) 戊辰 1328
乃馬真後(稱制) —(5) 壬寅 1242 天順帝(~阿速吉八) 天順(1) 戊辰 1328
定宗(~貴由) —(3) 丙午 1246 文宗(~圖帖睦爾) 天歷(3) 戊辰 1328
海迷失後(稱制) —(3) 己酉 1249 明宗(~和世喇)* 己巳 1329
憲宗(~蒙哥) —(9) 辛亥 1251 至順(4) 庚午 1330
世祖(~忽必烈) 中統(5) 庚申 1260 寧宗(~懿璘質班) 至順 壬申 1332
至元(31) 甲子 1264 順帝(~妥懽帖睦爾) 至順 癸酉 1333
成宗(~鐵穆耳) 元貞(3) 乙未 1295 元統(3) 癸酉 1333
大德(11) 丁酉 1297 (後)至元(6) 乙亥 1335
武宗(~海山) 至大(4) 戊申 1308 至正(28) 辛巳 1341
仁宗(~愛力育黎拔力八達) 皇慶(2) 壬子 1312
延佑(7) 甲寅 1314
* 明宗於己巳(1329)正月即位,以文宗為皇太子。八月明宗暴死,文宗復位。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
洪武(31)
戊申
1368
孝宗(朱佑樘)
弘治(18) 戊申 1488
惠帝(朱允炆) 建文(4)* 己卯 1399 武宗(朱厚照) 正德(16) 丙寅 1506
成祖(朱棣) 永樂(22) 癸未 1403 世宗(朱厚熜) 嘉靖(45) 壬午 1522
仁宗(朱高熾) 洪熙(1) 乙巳 1425 穆宗(朱載垕) 隆慶(6) 丁卯 1567
宣宗(朱瞻基) 宣德(10) 丙午 1426 神宗(朱翊鈞) 萬曆(48) 癸酉 1573
英宗(朱祁鎮) 正統(14)
丙辰
1436
光宗(朱常洛) 泰昌(1) 庚申
1620
代宗(朱祁鈺)(景帝) 景泰(8) 庚午 1450 熹宗(朱由校) 天啟(7) 辛酉 1621
英宗(朱祁鎮) 天順(8) 丁丑 1457 思宗(朱由檢) 崇禎(17) 戊辰 1628
憲宗(朱見深) 成化(23) 乙酉 1465
*建文4年時成祖廢除建文年號,改為洪武35年。
清[愛新覺羅氏](1616—1911)
清建國於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太祖(~努爾哈赤)
天命(11)
丙辰
1916
仁宗(~顒琰) 嘉慶(25) 丙辰
1796
太宗(~皇太極) 天聰(10) 丁卯 1627 宣宗(~旻寧) 道光(30) 辛巳 1821
崇德(8) 丙子 1636 文宗(~奕薴) 咸豐(11) 辛亥 1851
世宗(~福臨) 順治(18) 甲申 1644 穆宗(~載淳) 同治(13) 壬戌 1862
聖宗(~玄燁) 康熙(61) 壬寅 1662 德宗(~載湉) 光緒(34) 乙亥 1875
世宗(~胤禛) 雍正(13) 癸卯 1723 ~溥儀 宣統(3) 己酉 1909
高宗(~弘歷) 乾隆(60) 丙辰 1736
中華民國(1912—1949)
中華民國(38) 壬子 1912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
❼ 中國歷代紀元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