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阿拉伯國家的歷史
公元前8世紀,阿拉伯半島南部就出現了早期的阿拉伯國家。 7世紀,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隨後,阿拉伯統治者逐步建立了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國。阿拉伯帝國於11世紀初解體,此後歷經突厥塞爾柱人(11-12世紀)、蒙古人(13-14世紀)、奧斯曼土耳其人(14-20世紀初)的統治。 17世紀起,阿拉伯世界逐漸淪為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帝國瓦解,埃及、沙特、伊拉克、阿曼等少數國家獲得形式上的獨立。二戰後,阿拉伯國家民族解放運動興起,阿拉伯國家相繼取得民族獨立。1988年,巴勒斯坦宣布建國,定都耶路撒冷,成為最後一個建國的阿拉伯國家。 阿拉伯帝國(630年—1258年)是中世紀時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國家。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均稱之為大食國,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八世紀初的712年兵取西班牙被認為其鼎盛時期的開端,疆域東起印度;西臨大西洋及與法蘭西接壤。南至莫三比克蘇丹國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帝國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麥加—麥地那,倭馬亞王朝時移至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時又遷至巴格達。八至九世紀為極盛時期,後因民族矛盾和內部分裂等原因,逐漸衰弱。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曾攻陷巴格達。125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四大哈里發時期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 穆罕默德之後,阿拉伯國家的首腦稱為哈里發,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最初的四大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選舉產生 。第一任哈里發是先知的岳父艾布·伯克爾,兩年後去世,任內平定先知去世後叛亂的各部落,恢復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 634 ~ 644在位 )先後收復拜占庭帝國統治下的敘利亞(636)、巴勒斯坦(637);同時派4000騎兵攻入埃及,佔領了整個中東。從伊拉克到波斯本土的廣大地區,為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歐麥爾還在遼闊的領土上建立了行政管理體制。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644~656)率4萬阿拉伯鐵騎主力軍隊消滅薩珊王朝數十萬大軍。西至北非利比亞。在位期間,阿拉伯統治階級奧斯曼本人由於腐化,重用親近、貪圖享樂,引起穆斯林的不滿,被擁護阿里而倒戈的士兵殺死。哈里發阿里(656~661在位)即位,因為倒戈的士兵支持阿里,奧斯曼重用的親戚穆阿維葉逼迫阿里殺死弒哈里發者,阿里不能殺死自己的支持者,故雙方決戰,但是在穆阿維葉將要戰敗的時候,他的手下施詭計使穆阿維葉也獲得了哈里發的頭銜。阿里後來被哈瓦利吉派的人暗殺。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倭馬亞王朝。哈里發改為世襲,實際上是帝國的君主。[1] 倭馬亞王朝時期 倭馬亞王朝時期(661~750) 8世紀初,倭馬亞王朝的政權鞏固以後,阿拉伯貴族又發動了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在東線,征服了布哈拉、撒馬爾罕、信德及部分旁遮普地區。在西線,攻佔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區後,於 711年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安達盧西亞。後在入侵法蘭克王國的普瓦提埃戰役(732)中戰敗,退回西班牙。至8世紀中葉倭馬亞王朝後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西臨大西洋,東至中亞河外地區,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封建軍事帝國。倭馬亞王朝共有14位哈里發。 倭馬亞王朝仿效拜占庭帝國的政體,設置了政府機構 ,並繼續實行由阿拉伯軍事貴族執政的政策。封建土地制度逐漸完備,被稱為伊克塔的封建采邑日益增多。阿拉伯語成為帝國的正式語言,政府的一切文件必須用阿拉伯文書寫。 8世紀20 年代以後,阿拉伯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激化,內訌不止。一直受歧視、受壓迫的非阿拉伯穆斯林紛紛揭竿而起。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750 ~ 754 在位)利用波斯籍釋奴阿布·穆斯利姆在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於750年推翻了倭馬亞家族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曼蘇爾(754~775在位)時遷都巴格達(762)。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時期 阿拔斯王朝時期(750~1258) 阿克薩清真寺 阿拔斯王朝建立後,特別是哈倫·拉西德和麥蒙執政時期,降服吐蕃。此時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時代 ,750年,阿拉伯人佔領坦尚尼亞的桑格幾布群島。751年阿拉伯帝國軍隊在中亞怛羅斯戰役中,擊敗中國唐朝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軍隊,控制了中亞的大部分地區。在這時期,帝國仿效波斯舊制,建立起完整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重視興修水利,使肥沃的新月地帶、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等地區的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帝國境內的豐富資源和過境貿易,為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阿拉伯商人的足跡遍布亞、非、歐三大洲。巴格達成為著名的世界商業和貿易中心之一。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文化的進步與繁榮。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創造出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伊斯蘭教已成為埃及、敘利亞、伊拉克、波斯、北非等地大部分居民共同信仰的宗教。 9世紀中葉後,為了鞏固邊防,阿巴斯帝國先後冊封藩王駐守邊疆。突厥蘇丹逐漸取得權勢,阿拔斯王朝進入分封制時期。由於重用突厥將領,阿拉伯帝國中央政府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如阿拉伯人在北非冊封了伊德里斯王朝(789~956)和艾格萊卜王朝(800~908);在摩蘇爾封了哈姆丹王朝王朝 蘇丹929~1003);冊封波斯人藩王薩曼王國伽色尼王朝、布韋希王朝、塞爾柱帝國,以及在埃及、敘利亞和阿尤布王朝1171~1250)。909年,什葉派的法蒂瑪王朝在北非建立,與建都科爾多瓦的後倭馬亞王朝(929~1031),建都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鼎足而三,爭奪哈里發的正統地位。以致十世紀在伊斯蘭史上有什葉派世紀之稱。 8世紀70~80年代的蒙面者起義、816~837年的巴貝克起義和869~883年的辛吉起義,給阿拔斯王朝以沉重的打擊。到10世紀中葉,王朝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佔領巴格達,哈里發失去了一切世俗權力,只保留了宗教領袖的地位。實際上阿拔斯帝國已名存實亡,西方史學家把這個時期的哈里發稱為「巴格達教皇國」。1258年,蒙古大將旭烈兀率軍攻陷巴格達,殺死哈里發,阿拔斯帝國遂亡。阿拔斯王朝共有37位哈里發。
⑵ 阿拉伯的歷史
88
⑶ 阿拉伯帝國與中國的交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以伊斯蘭文明為特徵的阿拉伯帝國興起後,恰逢中國歷史上科學技術發達的大唐王朝與兩宋,因此兩種文明的交流與借鑒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況且帝國的穆斯林向來有四海為家的傳統。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Mohammed,公元570-632年)曾經告戒他的弟子們說:「知識即使遠在中國亦當往求之。」最早見於史料的是據《舊唐書·西域傳》記載,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國(阿拉伯帝國)第三任正統哈里發奧斯曼派遣使節抵達長安與唐朝通好,唐高宗即為穆斯林使節赦建清真寺。此後雙方來往頻繁,見於我國史書記載的,大食使節來華次數達37次之多。安史之亂暴發後,公元757年唐朝向大食求援,大食即派遣數千軍兵幫助平定安史之亂,這些人後來也大多留在了中國成為中國回回人的先人之一。公元8世紀中葉,中國的杜環去過阿拉伯地區,足跡遠至北非馬格裡布(Maghrib)地區的摩洛哥,並且將其所見所聞寫成一本書——《經行記》,為中、阿文明的交往留下珍貴的記錄。公元8世紀,也就是在大食第三任正統哈里發奧斯曼派遣使節來大唐的大約100年之後,外部世界的第一個造紙作坊就出現在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塔什干附近)。《旅程和王國》一書有這樣一句話——「紙是由俘虜自中國引入撒馬爾罕的。」在時間上前後幾乎相差無幾,巴格達也出現了造紙作坊。巴格達也好,撒馬爾罕也好,造紙技術都是由來自中國的工匠師傅傳授的。造紙術後來被傳往歐洲。
繼造紙術之後,一些中國的其它發明創造也通過著名的絲綢之路傳進阿拉伯帝國,後來通過帝國版圖上的西班牙、西西里和法國部分地區傳遍歐洲,對西方的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伴隨科學與文化交流的發展,不僅伊斯蘭教傳入了中國,而且阿拉伯帝國先進的數學、天文歷算與航海、地理知識開始為中國人所了解。
⑷ 中國與阿拉伯世界的歷史文化聯系
主要就是絲綢之路的貿易
⑸ 中國與阿拉伯關系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系歷久彌堅、深入人心,經得起歷史和時間的檢驗,也能夠穿透各種謊言迷霧。
據報道,被稱為「阿拉伯世界最大規模民意調查」的 項目日前發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沙特埃及、阿爾及利亞等13個阿拉伯國家的2.8萬多名受訪者中,超過半數民眾對中國外交政策持肯定態度,而58%的人對美國外交政策持否定態度70%以上的人不贊成美國對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克、利比亞、葉門的政策,81%受訪者認為美國是對阿拉伯世界安全主要威脅。
對此,趙立堅指出,這個民調說明公道自在人心。盡管國際上一些政客不遺餘力地甩鍋推責,借各種問題污名化和妖魔化中國,但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孰是孰非,各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趙立堅說,「中國始終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在我們發展同阿拉伯國家關系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中阿關系傳統友好。近年來,中阿戰略互信不斷深化,務實合作全面拓展,各領域友好交往日益緊密,中阿合作論壇已成為雙方開展集體對話、加強務實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今年7月的論壇第九屆部長會上,雙方就加強中阿戰略夥伴關系、攜手打造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等達成重要共識,並一致決定在沙特舉辦中阿峰會。」
趙立堅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同舟共濟、守望相助,譜寫了團結抗疫的時代佳話,成為中阿命運與共的生動寫照。截至目前,中國已向阿拉伯國家提供100多萬份檢測試劑盒,1800多萬只口罩,中方向8個阿拉伯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毫無保留地分享診療方案和救治經驗,雙方舉辦40餘次專家視頻會。中國同阿聯酋、埃及、摩洛哥等多國開展的疫苗合作進展也十分順利。
中國願同阿拉伯國家一道,繼續秉持團結合作精神,共同倡導和平、立足友好、聚焦合作,在造福中阿人民的同時,也為捍衛多邊主義和國際公平正義注入更多正能量。
⑹ 阿拉伯的歷史是
源於沙漠游牧民族的阿拉伯人,當他們隨著伊斯蘭教聖戰的勝利而征服版了肥沃的中東新月地權區、波斯與埃及之後,阿拉伯人不僅是佔有了一些地理上的區域,而且是佔有了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的發源地。
但無論在藝術、建築術、哲學、醫學、科學、文學、政體等方面,原來的阿拉伯人都沒有多少可以教給別人的,他們更多地是跟別人學習。
無論在大馬士革、耶路撒冷、亞力山大港還是泰西封、埃德薩等城市裡,阿拉伯人被那些建築家、工藝家、寶石匠和機械製造者的作品所驚呆、所折服,它再一次證實了先知的話:「阿拉伯人勝過外族人的只有虔誠的信仰。」所以阿拉伯文化其實是搶來的文化—伊朗文化。[1]
⑺ 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打過仗嗎
打過。唐朝時跟阿拉伯帝國在中亞打過幾仗。怛羅斯之戰——唐軍長途跋涉,專用兩個月的時間翻過屬帕米爾高原,迎戰以逸待勞的阿拉伯軍隊。2萬唐軍對近20萬阿拉伯軍隊,最後唐軍殲敵7萬。因為屬國軍隊叛亂,導致唐軍大亂,最後潰敗。阿拉伯人懾於唐軍的強大戰鬥力而從此不敢東進。
此役過後,唐朝在帕米爾高原以西之地盡失,許多自漢代以來就已載入中國史籍的古國均落入阿拉伯人手中,中國版圖縮小了百餘萬平方公里。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忙於平叛,再也無法顧及中亞,中國退出了對中亞霸權的爭奪。華夏文明從此退出中亞,這一地區開始了整體伊斯蘭化的過程。所以現在伊斯蘭文化對中亞的影響遠遠超過漢文化。
⑻ 列舉一例歷史上中國跟阿拉伯國家的友好交往的事例
阿拉伯人的大食帝國與中國的唐王朝大致建立於同時,兩國人民都創建了光輝燦爛的文明,從7世紀後半期起,交往日益頻繁。在唐代西域,唐、吐蕃、突騎施與大食之間,屢次發生錯綜復雜的沖突。751年,唐朝將領高仙芝對中亞的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用兵。石國乞援於大食,大食派吉雅德·本·薩利赫東來。高仙芝敗於薩利赫。這次戰役,大食兵擄走大量中國俘虜,其中有織匠、金銀匠、畫匠等,中國多種工藝技術因而西傳,其中對於中外文化交流發生深遠影響的是中國造紙技術通過這些被俘工匠而廣泛傳播於西方。俘虜中的杜環旅居西域12年,歸國後寫出《經行記》一書。唐末到宋初,商旅行人大量聚居於廣州、泉州、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揚州等地,多者達數萬人,均以大食之名見稱於漢籍。大食商人都是伊斯蘭教徒,隨著他們的經商活動,伊斯蘭教也從大食傳到了唐朝。泉州有北宋時代建立的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清真寺,城外有宋元以來大食人的墓石群。南宋周去非撰《嶺外代答》,收錄有關波斯、阿拉伯等地記載多條,進一步增進了中國對大食情況的了解。理宗時趙汝適撰《諸蕃志》,增補了周去非書之不足。 和中國不斷了解大食的情況一樣,大食也對中國情況有著日益具體的了解。851年,阿拉伯商人蘇萊曼寫下了東來中國的行記,此書被納入阿卜·札伊德撰寫的《中國印度行記》之中。蘇萊曼和札伊德對中國典章制度、工藝製品有生動描述。此外,許多阿拉伯地理學家留下了大食方面關於中國的珍貴記載。 1259年奉蒙古國蒙哥之命而西使的常德的行記,亦即元世祖中統四年(1263)經劉郁記錄而成的《西使記》提及「天房」,這是漢籍直接記載麥加城之始。此後漢籍更多使用「天方」一詞指阿拉伯本部。隨著人們認識到阿拉伯人、波斯人、穆斯林三者的區別,大食的涵義開始受到限制,逐漸專指伊朗東北部的穆斯林居民,這大概就是帕米爾高原塔吉克族的族名來源。
⑼ 幫我介紹一下阿拉伯人的起源和歷史
阿拉伯人(Arabs)
泛指講阿拉伯語的各民族。「阿拉伯」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 9世紀。歐洲人稱之為「薩拉森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國家,占這些國家居民的大多數,還有一小部分分布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尼西亞、衣索比亞、索馬里、查德、坦尚尼亞等國,估計約2.3億人。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北非和南阿拉伯的一部分人混有尼格羅人種特徵。阿拉伯語為阿拉伯國家官方用語,屬閃含語系閃語族,分為眾多方言。自 6世紀起使用源於阿拉米字母的阿拉伯文字。絕大多數信仰伊斯蘭教,多數屬遜尼派,少部分屬什葉派。此外,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約旦的極少數人信仰基督教。
阿拉伯人的民族來源可以上溯到遠古的閃米特人部落。在歷史上與亞述人、阿拉米人、迦南人、腓尼基人、希伯來人等有親緣關系。7世紀初,伊斯蘭教興起後,各阿拉伯部落在伊斯蘭教旗幟下完成統一後,迅速向外擴張。8世紀中葉建立起東自印度河,西至大西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阿拉伯帝國(中國史稱「大食」)。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建都麥地那,後移至庫法。倭馬亞王朝(661~750)遷都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750~1055)遷都巴格達。10世紀起,國勢漸衰,並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哈里發政權。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佔巴格達,東部哈里發國遂亡。西部各哈里發國也隨之先後覆滅。但哈里發的名義一直延續到1258年。
阿拉伯人把伊斯蘭教和阿拉伯語帶到阿拉伯帝國各個角落,取代了當地語言和宗教,同時吸收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形成以巴格達、開羅和科爾多瓦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在文學、醫學、史學、數學、天文、建築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對世界文化寶庫做出了重要貢獻。阿拉伯風格的建築物至今遍布於西亞、中亞和北非。早在阿拔斯王朝時期,阿拉伯人即與中國發生貿易關系,經海路到廣州、泉州、揚州等地經商,並有一些阿拉伯人留居中國。在巴格達還設有專賣中國貨的市場。
阿拉伯人絕大部分從事農業。耕地用駱駝或馬、驢,少數地區用水牛或瘤牛;許多地區開始採用現代農業技術。一部分阿拉伯人仍過游牧或半游牧生活。半游牧民主要飼養山羊和綿羊,兼營農耕。游牧的阿拉伯人亦稱「貝都因人」,主要飼養駱駝,仍保留部落制度及血族復仇殘余。盛行嫡堂婚姻,個別地方尚有交換婚和臨時婚。傳統住宅一般為泥土房、四合院。南阿拉伯人多住塔式和堡壘式多層樓房;南伊拉克、巴勒斯坦及其他沿海地區居民多住用棕櫚葉和蘆葦搭成的茅屋或用珊瑚礁砌築的小房。游牧民住羊毛或帆布四角帳篷。傳統服裝為白長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燈籠褲;戴白布或方格布的蓋頭或纏頭。大部分地區的婦女外出戴面紗。婦女喜戴戒指、項鏈和鼻環等首飾;有的還在前額、脖頸、雙唇、雙頰、胸部、腳掌黥染藍色花紋。
補充:
可以有三種方式判斷一個人多大程度上被認為是阿拉伯人。
①政治上:如果他生活在阿拉伯國家,也就是這個國家是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或者更含糊一點,阿拉伯世界(Arab World))的一個成員。 這個定義包括三億多人。
②語言上:是否他的母語是阿拉伯語,這個定義包括二億多人。
③基因上:是否他的祖先曾經生活在阿拉伯半島。
對於上述因素考慮的重要程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大多數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人們是考慮到政治和語言的因素,但是也有人雖然滿足上面的兩條,但是基於基因的考慮認為自己不是阿拉伯人。不太多的人只根據政治而不把語言考慮其中,這樣庫爾德人、柏柏爾人自己不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但是有些人不這么看,例如有些柏柏爾人認為自己是阿拉伯人,阿拉伯的民族主義者認為庫爾德人是阿拉伯人。)
在阿拉伯人的參考作為游牧人和北阿拉伯半島的駱駝herders BC 出現在第9 個世紀的亞述人題字。名字向阿拉伯半島的所有居民隨後被運用了。阿拉伯王國BC 時常出現了在沙漠的邊緣, 包括Nabataeans 在Petra 在南喬丹在第2 個世紀和Palmyra 在中央敘利亞在3d 世紀廣告, 但偉大的阿拉伯帝國沒有涌現直到回教出現在第7 個世紀廣告。
雖然大多數穆斯林今天不是阿拉伯人, 宗教出生在阿拉伯半島並且阿拉伯語是它的母語。麥加、宗教朝聖地方為西阿拉伯半島部落和一個貿易的中心在路線在南阿拉伯半島和都市文明東部地中海和伊拉克之間, 是回教, Muhammad Ibn Abllah (c.570-632 廣告的) 先知的出生地; 回教日歷從他的飛行開始到Medina 在622 因為它標記了建立一個分開的回教社區。當Muhammad 的死亡, 麥加和幾乎半島的所有部落接受了回教的時候。以後回教土地, 在阿拉伯領導之下, 一個世紀舒展了從西班牙在西部橫跨北非和大多數現代中東進入中亞和北印度。
有二偉大的伊斯蘭教的朝代阿拉伯起源, Umayyads (661-750), 被集中在大馬士革, 和Abbasids(750-1258), 資本是巴格達。多數Umayyad 統治者堅持阿拉伯首要在非阿拉伯人改變信仰者對回教, 當Abbasid caliphs 接受了阿拉伯和非阿拉伯人平等的原則作為穆斯林。在它的高度在第8 個和第9 個世紀, Abbasid caliphate 是非凡富裕, 控制的商業路線在亞洲之間和歐洲。伊斯蘭教的文明茂盛了在Abbasid 期間即使caliphate 的政治團結經常打碎入敵手朝代。希臘哲學被翻譯了成阿拉伯語和對阿拉伯波斯伊斯蘭教的獎學金擴展貢獻了。伊斯蘭教的論文在醫學、哲學, 和科學, 包括柏拉圖和Aristotle 的阿拉伯翻譯, 很大地影響了基督徒思想家在歐洲在第12 個世紀通過回教西班牙。
阿拉伯人Abbasid 家庭的力量下降了從10 世紀往前由於內部政治並且宗教競爭和勝利由Christian ・European 烈士尋求奪回疆土丟失了對回教。1258 年13 世紀的Mongol 入侵導致了Abbasid caliphate 的破壞和開辟了道路為一個偉大的土耳其回教帝國的最後的上升以無背長椅帝國著名。無背長椅採取了Constantinople (伊斯坦布爾) 1453 年從Byzantines 和接管了阿拉伯中東和大多數的北非在16 世紀底之前。阿拉伯人保留了無背長椅土耳其人的主題300 年-- 入20 世紀。
今天阿拉伯世界是無背長椅衰落、歐洲殖民主義, 和對解放的阿拉伯人需求產品從歐洲職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所有北非是在法語(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 摩洛哥), 義大利語(利比亞), 或英國的(埃及) 控制權之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國家同盟劃分了有被保留的無背長椅在戰爭期間在不列顛和法國之間的阿拉伯土地之後, 以理解, 各力量會鼓勵區域的人民的發展往自治。伊拉克和巴勒斯坦(什麼的包括部份現在是喬丹) 去不列顛、和敘利亞和黎巴嫩法國。不列顛建議了對阿拉伯領導在戰爭期間, 巴勒斯坦會包括在區域被給阿拉伯自己決定, 但英國的官員那麼許諾了區域對猶太復國主義的運動, 要求猶太狀態在那邊。阿拉伯土地獲取了他們的獨立在階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有時, 和在阿爾及利亞, 在長和苦澀奮斗以後。巴勒斯坦成為了以色列在1948 年5月, 設置階段為阿拉伯以色列沖突, 五場戰爭發生過(1948-49, 1956 年, 1967 年, 1973 年, 和1982), 並且貢獻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上升(PLO), 變得突出在欺凌的阿拉伯損失以後在1967 戰爭中。
⑽ 阿拉伯文化與中國文化之比較
阿拉伯帝國(632年—1258年)是中世紀時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國家。唐代以來的中國史書,如《經行記》、《舊唐書》、《新唐書》、《宋史》、《遼史》等,均稱之為大食國(波斯語Tazi或Taziks的譯音),而西歐則習慣將其稱作薩拉森帝國(在拉丁文中意指「東方人們的帝國」)。公元七世紀崛起於阿拉伯半島。在穆罕默德領導下創立了政教合一的「哈里發」國家。到八世紀中葉,疆域東起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南至撒哈拉,北迄高加索山,形成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封建大帝國。帝國的政治宗教中心原在麥加-麥地那,倭馬亞王朝時移至大馬士革,阿拔斯王朝時又遷至巴格達。八至九世紀為極盛時期,商人足跡遍及世界廣大地區,在繼承發展古代文明、溝通東西方文化上作出了重要貢獻。後因民族矛盾和內部分裂等原因,逐漸衰弱。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攻陷巴格達。1258年,蒙古人入侵,阿拉伯帝國滅亡,被並入蒙古帝國。 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教封建國家。公元7世紀30年代阿拉伯半島在穆罕默德領導下統一後,阿拉伯人開始在「聖戰」旗幟下對外擴張,佔領西亞、北非、中亞以及西班牙廣大領土,形成龐大的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帝國統治者稱哈里發,集政治、宗教大權於一身。9世紀中期起衰落,哈里發大權旁落。1258年被蒙古人所滅。中國史書稱之為大食。西方史籍稱之為薩拉森帝國。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 。到他逝世時(632),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出現於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帝國歷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四大哈里發時期(632~661) 穆罕默德之後,阿拉伯國家的首腦稱為哈里發,意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最初的四大哈里發由穆斯林公社選舉產生 。第一任哈里發阿布·伯克爾(632~634在位)恢復了阿拉伯半島的統一。第二任哈里發歐麥爾( 634 ~ 644在位 )先後征服拜占庭帝國統治下的敘利亞(636)、巴勒斯坦(637)和埃及,佔領了從波斯灣到高加索,從伊拉克到波斯本土的廣大地區,為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歐麥爾還在遼闊的領土上建立了行政管理體制。第三任哈里發奧斯曼·伊本·阿凡(644~656在位)東滅薩珊王朝(651),西達北非昔蘭尼加。在位期間,阿拉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和教派分歧日趨激烈,奧斯曼本人和第四任哈里發阿里(656~661在位)先後被殺。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即位哈里發,以大馬士革為首都,建立了倭馬亞王朝。哈里發改為世襲,實際上是帝國的君主。 倭馬亞王朝時期(661~750) 8世紀初,倭馬亞王朝的政權鞏固以後,阿拉伯貴族又發動了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在東線,征服了布哈拉、撒馬爾罕、信德及部分旁遮普地區。在西線,攻佔埃及以西的北非地區後,於 711年越過直布羅陀海峽,佔領了安達盧西亞。後在入侵法蘭克王國的普瓦提埃戰役(732)中戰敗,退回西班牙。至8世紀中葉倭馬亞王朝後期,阿拉伯帝國的版圖西臨大西洋,東至中亞河外地區,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龐大封建軍事帝國。 倭馬亞王朝仿效拜占庭帝國的政體,設置了政府機構 ,並繼續實行由阿拉伯軍事貴族執政的政策。封建土地制度逐漸完備,被稱為伊克塔的封建采邑日益增多。阿拉伯語成為帝國的正式語言,政府的一切文件必須用阿拉伯文書寫。 8世紀20 年代以後,阿拉伯統治集團之間的矛盾激化,內訌不止。一直受歧視、受壓迫的非阿拉伯穆斯林紛紛揭竿而起。阿拔斯的後裔阿布·阿拔斯(750 ~ 754 在位)利用波斯籍釋奴阿布·穆斯利姆在呼羅珊的力量,聯合什葉派,於750年推翻了倭馬亞家族的統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曼蘇爾(754~775在位)時遷都巴格達(762)。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黑衣大食。 阿拔斯王朝時期(750~1258) 阿拔斯王朝建立後最初的近100年 ,特別是哈倫·拉西德和麥蒙執政時期,是阿拉伯帝國的極盛時代 。751年阿拉伯帝國軍隊在中亞怛羅斯戰役中,擊敗中國唐朝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的軍隊,控制了中亞的大部分地區。在這時期,帝國仿效波斯舊制,建立起完整的行政體制,進一步強化了中央集權。重視興修水利,使肥沃的新月地帶、中亞的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埃及的尼羅河流域等地區的農業得到恢復和發展。帝國境內的豐富資源和過境貿易,為商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阿拉伯商人的足跡遍布亞、非、歐三大洲。巴格達成為著名的世界商業和貿易中心之一。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科學文化的進步與繁榮。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創造出光輝燦爛的阿拉伯文化,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伊斯蘭教已成為埃及、敘利亞、伊拉克、波斯、北非等地大部分居民共同信仰的宗教。 9世紀中葉後,突厥人逐漸取得權勢,阿拔斯王朝進入分裂和衰落時期。突厥將領握有軍權,專橫跋扈,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哈里發完全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如阿拉伯人在北非的西部建立了伊德里斯王朝(789~956)和艾格萊卜王朝(800~908);在摩蘇爾和阿勒頗建立了哈姆丹尼王朝( 929~1003);波斯人和突厥人在波斯、中亞和小亞細亞等地建立了薩曼王朝、伽色尼王朝、布韋希王朝、塞爾柱帝國,以及在埃及、敘利亞和葉門建立了阿尤布王朝(1171~1250)。此外,還有兩個哈里發王朝:一個是法蒂瑪王朝。該王朝是當時最強大的哈里發王朝。中國史書稱之為綠衣大食。另一個是由倭馬亞人後裔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929~961在位)在西班牙建立的後倭馬亞王朝(929~1031),建都科爾多瓦。中國史書稱之為白衣大食。在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及其後的兩位統治者在位時期,阿拉伯人在西部的統治達到極盛時代。當時,科爾多瓦與巴格達和開羅齊名,成為阿拉伯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對阿拉伯文化在西方的傳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8世紀70~80年代的蒙面人起義、816~837年的巴貝克起義和869~883年的辛吉起義,給阿拔斯王朝以沉重的打擊。到10世紀中葉,王朝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巴格達及其周圍地區。1055年塞爾柱突厥人佔領巴格達,哈里發失去了一切世俗權力,只保留了宗教領袖的地位。1258年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率領蒙古軍隊攻陷巴格達,殺死哈里發,阿拉伯帝國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