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20世紀20年代世界歷史事件

20世紀20年代世界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1-02-28 05:46:55

A. 20世紀以來,世界歷史上發生了哪些大事

北約和華約出現,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B. 20世紀20年代左右,中國有什麼重大歷史事件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復國運動爆制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國海員大罷工
1922年7月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4年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 孫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C. 在20世紀歐洲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20世紀上半葉,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劫難。這兩次大戰雖然都根源於帝國主義,但卻具有不同的特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表現為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的直接廝殺,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為表現形式。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歐洲國際關系,不僅在時間上處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而且在內容上也明顯體現出兩戰之間的過渡。20年代的歐洲國際關系,在相對穩定的凡爾賽體系下,醞釀著力量對比的變化,成為走向圍繞以法西斯挑起的局部戰爭、世界大戰而展開為特徵的30年代國際關系的階梯。
一、20年代的蘇俄外交活動
蘇俄的誕生,揭開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長期並存、互相對抗的歷史序幕。20年代的蘇俄外交,突破了帝國主義的封鎖和孤立,為蘇俄開創出生存和發展的國際條件。
對形勢的判斷是制定政策的基礎。在處於帝國主義包圍之中的新生蘇維埃政權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上,蘇俄領導人曾寄希望於歐洲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列寧在1919年12月全俄蘇維埃七大的報告中認為:「社會主義革命至少要無產階級在若干先進國家中取得勝利後,才能說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①
經過三年的國內戰爭,蘇俄打退了國內外敵人的武裝進攻,但預期的十月革命將引發先進國家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局面也未出現。隨著歐洲無產階級革命轉入低潮,布爾什維克黨認識到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保持住革命的成果。由此,蘇俄領導人在客觀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國際形勢的新認識。1920年11月,列寧指出:「經過三年殘酷而激烈的戰爭……無論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還是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沒有獲得勝利,也沒有遭到失敗。②1921—l922年間,列寧多次闡述了這樣的認識:「目前俄羅斯聯邦所面臨的國際形勢的特點」是「形成了一種均勢,雖然極不可靠,極不穩定,但社會主義共和國畢竟能在資本主義包圍中生存下去了」 ③。
帝國主義戰爭和武裝干涉使蘇俄的經濟面臨及其嚴峻的局面。蘇俄為實現向和平建設過渡,需要一個和平和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合作的國際環境。爭取同帝國主義國家建立正常的經濟和政治關系成為蘇俄政府的頭等外交任務。
然而,帝國主義國家在武裝干涉失敗後並未罷休,他們轉而指望用經濟手段改變蘇維埃政權的性質。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聲稱:「我們沒有能用武力恢復俄國。我相信,我們能通過貿易做到這一點並挽救它。」 ④帝國主義國家策略的改變表明,他們雖然仍繼續堅持敵視蘇俄的立場,企圖以貿易手段改變蘇俄的社會性質,但已不能無視蘇俄的存在。
列寧在深刻地洞察國際國內形勢的基礎上,為蘇俄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對外政策的任務及策略。列寧指出:「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雖然沒有獲得國際勝利,即對我們來說是唯一可靠的勝利,但是卻給自己爭得了能夠同那些現在不得不與我們建立貿易關系的資本主義列強並存的條件。」列寧認為:「現在我們要談的已經不只是喘息時機,而是比較長期地進行新建設的重要機會」,為此必須正確地估計帝國主義競爭的緊張局面,「必須不斷地利用它們之間的爭斗,使它們難於同我們作斗爭」⑤,在防備突發武裝斗爭的同時,利用國際形勢中「極不穩定的均勢」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爭取較長時期和平,擺脫在國際上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局面。
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政府開展積極的外交活動,以貿易為突破口,調整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
1921年,英國在經濟危機打擊下,為重新打開俄國市場並對蘇俄政局施加影響,主張同蘇俄進行經濟貿易往來。3月,蘇英雙方簽訂了貿易協定,這意味著英國實際上承認了蘇俄的存在,標志蘇俄邁出了打破帝國主義封鎖,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貿易交往的第一步。到年 底,蘇俄已同德、奧、意等14個資本主義國家簽訂了類似的貿易協定。
1921年10月6日,19個資本主義國家以蘇俄出現飢荒為由,在布魯塞爾召開「援助蘇俄」會議,提出以蘇俄償還沙俄政府欠下的外債和發還蘇俄政府沒收的外國企業為條件,考慮給予蘇俄救濟和貸款。10月28日,蘇俄政府向英、法、意、日、美五國政府發出照會,強調「任何民族都沒有義務去償付多少世紀以來束縛它的鎖鏈的代價」,但建議在各大國承認蘇俄、與蘇俄締結全面和約並向蘇俄提供優惠貸款的情況下,就償還戰前沙皇政府所借外債問題「盡速召開國際會議」進行討論⑥。
資本主義國家對蘇俄的建議作出了反應。1922年1月6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在戛納會議上決定,召開歐洲國家經濟會議,邀請蘇俄和德國代表參加。會議決議宣稱:一些國家不能強行規定另一些國家應當根據什麼原則建立其所有制、經濟生活和管理方式;每個國家有權力為自己選擇它所喜歡的制度。決議規定:在外國資本對一國提供援助時受援國要保障外國資本不可侵犯並獲得利潤;承認本國歷屆政府過去或將來簽訂的或擔保的一切債務和義務;承認對於沒收或國家接管財產給外國利益所造成的一切損失有賠償的義務

D. 想了解一下20世紀20年代前後,西方的一些歷史事件。比較具有影響力,比較具有歷史意義的。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與同盟國展開大戰,這場戰爭是非正內義的,是帝國主容義為爭奪殖民地而進行的,最終協約國勝利。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巴黎和會召開,協約國瓜分了同盟國的殖民地,西方帝國主義為了跟日本交換條件,將是戰勝國的中國在山東青島的原德國殖民地轉送給了日本,這在中國引發了五四運動,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登上歷史舞台。
在整個20年代,基本上是,戰勝國消化既得利益,戰敗國舔傷口。

E. 19世紀到20世紀各個年代的世界背景分別是什麼都發生過哪些重大的歷史事件

19世紀到20世紀各個年代的世界背景分別是什麼?都發生過哪些重大的歷史事件?

F. 20世紀世界大事年表

1、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

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 。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國家向其終極階段,即帝國主義過渡時產生的廣泛的不可調和矛盾、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

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秩序劃分不對等的背景下,為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而爆發的一場世界級帝國主義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災難,但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一戰中,各種新式武器如飛機、毒氣、坦克、遠程大炮相繼投入戰爭,是武器發展史的重要階段。

3、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力量向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所在地聖彼得堡冬宮發起總攻,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志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

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俄。

4、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5、1958歐洲共同體建立

歐洲共同體是包括歐洲煤鋼聯營、歐洲原子能聯營和歐洲經濟共同體(共同市場),其中以歐洲經濟共同體最為重要。1950年5月,法國外長羅貝爾·舒曼建議把法國和西德的煤鋼生產置於一個「超國家」機構領導之下。

1951年4月18日,法國、聯邦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六國根據「舒曼計劃」在巴黎簽訂《歐洲煤鋼聯營條約》,決定建立煤鋼的共同市場。

1952年7月25日該條約生效。1957年3月25日,六國又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建立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羅馬條約)。條約於1958年1月1日生效。

6、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太空飛行成功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0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拜科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公里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

歷時1小時48分鍾,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托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7、1989年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建立

亞太經合作組織誕生於全球冷戰結束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冷戰的結束,國際形勢日趨緩和,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漸成為潮流。同時,亞洲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也明顯上升。

該組織為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加強成員間經濟技術合作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論壇。

8、1999年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在南聯盟南部的科索沃地區,阿爾巴尼亞族人同塞爾維亞警察之間的暴力流血沖突事件不斷升級。阿爾巴尼亞族是科索沃地區的主要民族,長期以來尋求讓科索沃從南聯盟獨立。

這場沖突本是南聯盟國內的民族矛盾,但卻被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描繪成了一場人權危機,並以此為借口,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開始了對南聯盟的空襲。

戰爭期間,北約向990個目標發射2300枚導彈、投擲14000枚包括貧鈾彈和集束炸彈在內的炸彈。超過2000名平民喪生,其中包括88名兒童,數千人受傷。超過20萬塞爾維亞人被迫撤離科索沃。

(6)20世紀20年代世界歷史事件擴展閱讀:

20世紀的殖民主義發展到極致,卻在1960年代後迅速瓦解。而上世紀廣布歐洲的民族主義風潮傳到亞洲、非洲與大洋洲,卻意外導致恐怖主義在全球盛行,尤其透過網路等信息媒體,造成全球性的恐慌,並使下個世紀初蒙上恐懼的陰影。而知識爆炸使更多人能接受知識,並質疑與檢討各學科的發展和研究。

在藝術上,以美國為發源地的大眾文化成為最為人所知的事物。尤其透過電視、廣播和電影,幾乎全球各地或多或少都受到其影響,甚至視其為「進步」「便利」和「文明」的象徵。但另一方面,各地的在地文化也利用這些科技媒體宣揚散播於本國或鄰近地區,這種現象尤以日本與法國最為明顯。

G. 簡要闡述1930-1934年在20世紀30年代世界歷史大事件

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

1929-1933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9.18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九一八事內變
1933.1希特勒在德容國上台
1933.3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
1935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1935-1936衣索比亞抗擊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運動
1936-1939西班牙反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7.7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
1938.9慕尼黑會議
1939.8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1939.9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6法國投降 1940秋不列顛之戰
1940.9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簽訂

H. 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發生過哪些著名的歷史事件

20世紀20年代,中國發生許多事情,中共一大召開,國民政府成立,北伐戰爭,蔣介石,汪精衛發動政變。

I. 二十世紀20〜30年代國外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20世紀上半葉,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劫難。這兩次大戰雖然都根源於帝國主義,但卻具有不同的特點。第一次世界大戰表現為兩大帝國主義集團為重新瓜分世界的直接廝殺,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則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為表現形式。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歐洲國際關系,不僅在時間上處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而且在內容上也明顯體現出兩戰之間的過渡。20年代的歐洲國際關系,在相對穩定的凡爾賽體系下,醞釀著力量對比的變化,成為走向圍繞以法西斯挑起的局部戰爭、世界大戰而展開為特徵的30年代國際關系的階梯。

一、20年代的蘇俄外交活動

蘇俄的誕生,揭開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長期並存、互相對抗的歷史序幕。20年代的蘇俄外交,突破了帝國主義的封鎖和孤立,為蘇俄開創出生存和發展的國際條件。

對形勢的判斷是制定政策的基礎。在處於帝國主義包圍之中的新生蘇維埃政權能否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上,蘇俄領導人曾寄希望於歐洲無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列寧在1919年12月全俄蘇維埃七大的報告中認為:「社會主義革命至少要無產階級在若干先進國家中取得勝利後,才能說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①

經過三年的國內戰爭,蘇俄打退了國內外敵人的武裝進攻,但預期的十月革命將引發先進國家無產階級革命勝利的局面也未出現。隨著歐洲無產階級革命轉入低潮,布爾什維克黨認識到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保持住革命的成果。由此,蘇俄領導人在客觀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對國際形勢的新認識。1920年11月,列寧指出:「經過三年殘酷而激烈的戰爭……無論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還是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沒有獲得勝利,也沒有遭到失敗。②1921—l922年間,列寧多次闡述了這樣的認識:「目前俄羅斯聯邦所面臨的國際形勢的特點」是「形成了一種均勢,雖然極不可靠,極不穩定,但社會主義共和國畢竟能在資本主義包圍中生存下去了」 ③。

帝國主義戰爭和武裝干涉使蘇俄的經濟面臨及其嚴峻的局面。蘇俄為實現向和平建設過渡,需要一個和平和同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合作的國際環境。爭取同帝國主義國家建立正常的經濟和政治關系成為蘇俄政府的頭等外交任務。

然而,帝國主義國家在武裝干涉失敗後並未罷休,他們轉而指望用經濟手段改變蘇維埃政權的性質。英國首相勞合·喬治聲稱:「我們沒有能用武力恢復俄國。我相信,我們能通過貿易做到這一點並挽救它。」 ④帝國主義國家策略的改變表明,他們雖然仍繼續堅持敵視蘇俄的立場,企圖以貿易手段改變蘇俄的社會性質,但已不能無視蘇俄的存在。

列寧在深刻地洞察國際國內形勢的基礎上,為蘇俄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對外政策的任務及策略。列寧指出:「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雖然沒有獲得國際勝利,即對我們來說是唯一可靠的勝利,但是卻給自己爭得了能夠同那些現在不得不與我們建立貿易關系的資本主義列強並存的條件。」列寧認為:「現在我們要談的已經不只是喘息時機,而是比較長期地進行新建設的重要機會」,為此必須正確地估計帝國主義競爭的緊張局面,「必須不斷地利用它們之間的爭斗,使它們難於同我們作斗爭」⑤,在防備突發武裝斗爭的同時,利用國際形勢中「極不穩定的均勢」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爭取較長時期和平,擺脫在國際上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局面。

在列寧的領導下,蘇俄政府開展積極的外交活動,以貿易為突破口,調整與資本主義國家的關系。

1921年,英國在經濟危機打擊下,為重新打開俄國市場並對蘇俄政局施加影響,主張同蘇俄進行經濟貿易往來。3月,蘇英雙方簽訂了貿易協定,這意味著英國實際上承認了蘇俄的存在,標志蘇俄邁出了打破帝國主義封鎖,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貿易交往的第一步。到年 底,蘇俄已同德、奧、意等14個資本主義國家簽訂了類似的貿易協定。

1921年10月6日,19個資本主義國家以蘇俄出現飢荒為由,在布魯塞爾召開「援助蘇俄」會議,提出以蘇俄償還沙俄政府欠下的外債和發還蘇俄政府沒收的外國企業為條件,考慮給予蘇俄救濟和貸款。10月28日,蘇俄政府向英、法、意、日、美五國政府發出照會,強調「任何民族都沒有義務去償付多少世紀以來束縛它的鎖鏈的代價」,但建議在各大國承認蘇俄、與蘇俄締結全面和約並向蘇俄提供優惠貸款的情況下,就償還戰前沙皇政府所借外債問題「盡速召開國際會議」進行討論⑥。

資本主義國家對蘇俄的建議作出了反應。1922年1月6日,協約國最高委員會在戛納會議上決定,召開歐洲國家經濟會議,邀請蘇俄和德國代表參加。會議決議宣稱:一些國家不能強行規定另一些國家應當根據什麼原則建立其所有制、經濟生活和管理方式;每個國家有權力為自己選擇它所喜歡的制度。決議規定:在外國資本對一國提供援助時受援國要保障外國資本不可侵犯並獲得利潤;承認本國歷屆政府過去或將來簽訂的或擔保的一切債務和義務;承認對於沒收或國家接管財產給外國利益所造成的一切損失有賠償的義務。決議聲稱:只

閱讀全文

與20世紀20年代世界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