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遍觀中國歷史儒家學說對教育的影響最大

遍觀中國歷史儒家學說對教育的影響最大

發布時間:2021-02-28 02:35:56

『壹』 中國古代儒學的正統地位對於學前教育有什麼影響

  1. 有人說,中國古代儒學的正統地位的標志是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也許是後人對儒學斷章取義(之所以這么說可以仔細讀一下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文化與後世儒學的區別)拿來為統治者的開始,但其實就算在漢代,儒學的影響也並不大,更不要說漢以後的三國兩晉南北朝的亂世,再到隋朝的一統,然後就是令世界甚至後世仰望的大唐,某些學者真正把儒學拿來為統治者服務的應該是宋代,當然漢代董仲舒應該給了靈感。程朱理學亦稱程朱道學,是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之一,也是理學各派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學派之一。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其由北宋二程(程顥、程頤)兄弟開始創立,其間經過弟子楊時,再傳羅從彥,三傳李侗的傳承,到南宋朱熹集為大成。

  2. 儒學真正對學前教育起到影響的也應該在宋代以後,宋代是個特別的朝代,國民生產總值世界居首,而且是個最適合文人生活的朝代,可以說被斷章的儒學是最適合當時統治者和知識分子的學說,因此也成了學前教育的課本。

  3. 實際上儒家經典四書五經還是比較深刻的,也因為其深刻造成了某些大儒們可以隨便解讀,最後解讀成了對統治者有利的方向去。同時也因為他們的深刻是不適合啟蒙教育的,因此蒙學只是對其主要思想進行簡化,形成幾本蒙學。

  4. 中國傳統蒙學教材主要有《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等等

《三字經》算是比較尊重原始儒學思想的,畢竟因其比較基礎,而且針對的是兒童,還是要比較客觀的。舉幾個例子,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

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

這里就比較原始地反應了,父子,夫婦,兄弟等之間「互相」關系,而到了大儒們那裡就成了「君為巨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單向制約。巨為君什麼,子為父什麼,妻為夫什麼就略去了。

三字經里也談論到學習方法:

經子通,讀諸史。

先讀十三經,是作為工具書,再讀諸子百家,是了解人的思想和立場,再讀史,才能懂得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

總之,儒家既被統治者斷章取義地利用著,同時又迸發出耀目的文化之光,對古代啟蒙教育有著極其積極的作用。相對很具有積極意義的啟蒙教育來說,十年寒窗苦讀(相當於中學大學)加上應試科舉也許才真正是文化的枷鎖。

『貳』 儒家為什麼對後世的影響最大

儒學對中國的影響
1、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所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傳統的責任感思想、節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統治結合的結果,因此,儒家思想是連同我們當代在內的主流思想.

2、儒學在中國存在幾千年,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潛在影響.
3、現代企業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當代意義

孔子門下弟子三千,因而總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溫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等.孔子更被後世尊稱為「萬世師表」,某些地區更將「孔聖誕」定為「教師節」.


自從中國人開始追求現代化以來,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上的地位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參考儒家傳統提供的資源.尤其是華人和東亞人應該有這個機會.但是正如其它的文化傳統,儒家傳統屬於全人類,所以儒家的思想文獻應該盡量翻譯成各種語言,提供給大家.

從一開始儒家思想就體現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用今天的話語來講,在古代中國儒家思想就被理解為人類文明的核心.結果,至少在中國,儒家思想被視為文明或文化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儒家思想給現代人提供了很豐富的資源.面對這些資源,現代人具有一個選擇的自由,可以吸收資源裡面的一些成分,也可拋棄一些成分.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儒家思想、君主專政制度構成了中國古代政治史的兩大主體內容.


但是不管你做出什麼選擇,儒家思想屬於全人類的文化遺產寶庫.保存和解釋儒家思想文獻,增進人們對它的理解是我們作為對儒家感興趣的學者的一個重要任務.不管你對儒家思想的評價如何,了解這個極其豐富多彩的傳統一定會使得你的生活更加豐富.
儒家思想精髓及在中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會影響在與它為封建統治階級創造了整套治理國家和社會的理論思想體系,並讓中國的統治階級成功的應用於中國的社會國家治理實踐獲得了封建社會統治中國二千多年的光輝人類發展社會史,這在全世界范圍內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是空前絕後的.也是中華民族以前現在和將來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於其治國理論學說,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會的思想外殼,儒家思想精髓在於它的社會倫理思想,正是封建社會倫理觀從國家統治階級的高度期望出發將人們生活現實中的行為規范用通俗的語言--道德意識規范起來,讓農民成為社會道德思想的奴隸,而這種封建倫理觀作為封建統治階級上層建築社會意識中的最廣泛影響治理社會群眾基礎的核心,從而完成對國家社會雙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這種倫理思想上升到中華民族精神意志被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代表----毛澤東和鄧小平掌握及創造的《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應用到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獲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功.


當前蘇聯的解體給中國馬克思主義者震驚,當世界范圍內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面臨危機和矛盾讓世人困惑迷茫時,智慧的中國馬克思主義代表---胡錦濤已經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及全世界社會發展在理論上指明了理論創新的方向---和諧社會主義理論----科學社會主義倫理觀的創建和社會實踐在構鍵和諧社會方面的意義和作用.科學社會主義倫理觀是儒家思想精髓的發展是適合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意識.它是東西方人類最進步思想意識的結晶.它的誕生和實踐應用不僅僅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健康快速發展保證,也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上的革命,更是全世界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指引.因為它是馬克思主義意識能動性---社會意識能動性在社會實踐上的成功應用.

『叄』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儒學的正統地位對於學前教育有何影響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就其內容和結構來看,儒道兩家的思想無疑是主體;就其特質來看,儒道兩家思想的互補最具決定性和典型的意義。在中國古代社會後期逐步確立的儒釋道多元互補的穩定的文化結構中,儒道兩家思想的交融互補居於首要的和基礎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互補,對於把握中國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層底蘊,都是至關重要的。
儒道之互補,是以兩家學說在很多方面存在著廣泛而又明顯的差異為前提的。這些差異只是儒道兩家關注的問題不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而已,因而並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對立的,並不構成激烈的沖突。惟其如此,才使得儒道兩家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形成了相輔相成、恰相對待的局面。它們各有長短得失,且此家之長正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從而使得兩家思想的互補成為必要和可能。
本文擬以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為例,對儒道兩家的文化差異和由此形成的互補機制以及其他相關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和討論。
一、儒道兩家的文化差異
在中國古代的思想家中,當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對中國的文化傳統產生的影響最深最廣最大。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兩大學派的創始人,他們的思想學說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些差異最終形成了儒道兩家的不同傳統,奠定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基礎。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差異是十分廣泛的,但就其最主要的方面而言,莫過於理論上各有偏重和價值觀念的不同。下面分別對這兩方面加以討論。
一般而言,老子比較偏重於對形而上的問題和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體論和宇宙論;孔子則偏重於對人與人的關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倫理學。就本體論和宇宙論而言,孔子的思想在這方面基本上是闕如的,而就倫理學而言,這方面也不是老子關心的重點。
老子提出了道作為自己學說的最高范疇,並加以系統化的論證。以道為核心,老子展開了他的全部學說。特別是其中關於宇宙起源和本體的探討,以及系統的認識論學說和豐富的辯證法思想,更是具有獨創性的哲學思想--這里指的不是廣義的哲學。毫無疑問,老子的道論開創了中國哲學中的形上學傳統,道是中國古典哲學無可爭議的最高范疇,中國哲學中的重要概念、范疇出於老子的最多,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完全可以說,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開創者。中國哲學能與西方哲學對話,主要有賴於道家,特別是有賴於老子的思想。對此,張岱年先生就曾說過:老子的道論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開始,這是確然無疑的。……在中國哲學本體論的發展過程中,道家學說居於主導地位。
孔子則是中國古代倫理學的開創者。孔子提出了仁作為自己學說的最高范疇,為人類的道德生活確立了最基本的原則,力圖以仁愛的精神改善日益緊張的人際關系,並由此入手來解救社會危機。孔子以仁為核心范疇,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規范,建立了完整的倫理道德學說,並以此作為自己學說的主體內容。孔子的思想,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濃重的倫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見,老子和孔子由於所關注和思考的主要問題的不同,形成了他們在思想理論上各有偏重。馮友蘭先生在《新原道》一書中,曾以極高明而道中庸為標准來評價古代的學說。他在評論孔、孟時認為:他們於高明方面,尚未達到最高標准;在評論老、庄時認為其哲學極高明,然於道中庸則不足。在馮先生看來,孔、孟思想的特點在於道中庸,於倫理道德的領域見長;而老、庄思想的特點和優勢則在於極高明之形上哲學領域。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所表現出來的儒道兩家的文化差異,可謂見仁見智,各有千秋,並無優劣之分。
這里需要申明的是,本文所說的道論專指圍繞道進行的形而上之哲學思考,而不是泛指所有關於道的言論。道範疇並非道家的專利,先秦各學派都談論道,而且都不在少數,可謂儒有儒道,墨有墨道。不過,諸家之道皆為政治、倫理范疇,唯有道家之道具有形而上的哲學意義。就儒家而論,《論語》中道字凡76見,多為人倫之道,且孔子從不談論天道,有子貢所說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為證。在儒家學說中,仁、義、禮等都是具體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而道則具有更高的概括性,泛指儒家的最高追求,或曰儒家的真理、主義。士君子都應志於道,不惜以身殉道,甚至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也泛指儒家的所有主張,孔子所謂吾道一以貫之 [4]是也,它內在地包含著所有具體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而這些具體的道德原則和規范則是道的不同表現形式和實現道的途徑與方法。如孔子說:行義以達其道 ,孟子也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親相善的關系,以這種最基本的道德准則來處理人際關系,便是儒家之道。因此,不論是孔子的殺身成仁還是孟子的捨生取義,都是以身殉道。總之,儒、道兩家雖然都重視道,但兩家各自的道只是符號形式相同,意義和內容卻有根本的差異,道家的道以形而上的哲學意義為主,儒家的道則為倫理、政治范疇。
有一種很有影響的觀點,認為道家注重天道,輕視人事,實際的情況恐非如此。道家雖然善於在宇宙的背景中思考,道家著作雖然以談論天道和哲理為一大特色,但終歸還要落實到社會和人生中來。如《老子》書中談天道和哲理要超過任何一部古代典籍,因而說道家注重天道是沒有問題的。但說道家輕視人事,恐怕就不合於事實了。以《老子》為例,書中的主要篇幅還是談社會政治與人生的,有的是直接談社會政治與人生,有的是從哲理中引出社會政治人生,或從社會政治人生中提升出哲理,有的則兩者兼而有之;即使是只談抽象哲理的語句,就《老子》全書而言,最終也是要為社會人生求得天道觀方面的依據和指導。因而老子所開創的道家有著豐富的關於社會與人生的哲理性思想,正是由於道家對社會人生問題的關注,並提出了與儒家迥異的看法和解決方式,因而才能在這一廣大的領域同儒家學說形成互動和互補。
老子思想和孔子思想的另一主要差異,在於價值觀念的不同。
大體來說,孔子開創的儒家的價值觀,以人文主義為基本取向,注重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提升,強調積極進取,投身社會事業。老子開創的道家的價值觀,以自然主義為基本取向,注重天然的真朴之性和內心的寧靜和諧,主張超越世俗,因任自然。
由於價值取向的差異,儒道兩家對社會的發展和個人的人生道路便有了不同的設計。儒家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持樂觀的態度,為士人君子設計了一條進取型的人生道路。在儒家看來,個人的價值必須置於社會群體中才可以實現,人生只有投身社會事業才有意義,他們主張以天下為己任,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應為之奮斗的目標,主張個人應盡可能多地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道家對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則持有一種謹慎、冷靜的態度,他們敏銳地意識到文明的進步是必須付出代價的,對社會發展的曲折性有充分的估計,對人類在不斷進取的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問題和對人性本身的扭曲與傷害有足夠的思想准備。老子及早地觀察到了這些我們今天稱之為異化的現象,予以了高度的重視,並且提出了自然主義的原則,力圖用回歸自然的方法來避免、克服和矯治之。老子的這一思想是深刻的,老子學說中的許多內容都是針對社會和人性的異化現象提出來的。在老子看來,人性的真朴永遠應該是人生進取的出發點,社會發展和人生進取都不應以喪失自然和諧和真朴之性為代價。
關於老子和孔子所代表的儒道兩家的文化差異,應該客觀地對待,而不應把它們誇大。對此,有一些誤解有必要在這里澄清。
首先,從總體上看,儒家倡導進取型的人生,道家則比較超然通達,故而給人以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印象,其實並不盡然。事實上,儒家的孔、孟和道家的老、庄都同時具有積極用世和超然通達兩種心態,只不過孔、孟更為用世些而老、庄更為超然些罷了。老子和莊子都具有很強的文化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只是他們較多地以批評者的面目出現而有別於孔、孟而已。孔、孟在積極進取追求事功的人生道路上也常懷有超然通達的心態,孔子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欣賞曾點式的超脫曠達,對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的人心嚮往之,並認為賢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 ,甚至萌發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的念頭,荀子也述孔子之言曰:居不隱者思不遠,身不佚者志不廣 [11];孟子亦曰: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12]孔、孟這種矛盾心態或靈活態度是他們在天下無道,人生常窮而不得志的社會現實中不得不採取的一種自我調節和心理准備,在這一點上,他們與老、庄是一樣的。在後來經過歷史選擇而逐漸形成和定格的文化格局中,儒家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得到了強化和突出,而孔、孟原有的那種超然與靈活的心態逐漸被淡化乃至被遺忘;相反,道家式的入世情懷卻被淡忘,其超然通達的方面卻被突出,以致道家在世人的心目中只是以旁觀者的面目出現,道家思想遂主要被用來應付逆境和在人生進取中起調節緩沖的作用。總之,本來面目的孔、孟、老、庄與歷史鎖定的孔、孟、老、庄,都是應該區別對待的。

『肆』 中國古代儒學的正統地位對於學前教育有什麼影響

儒家學派之前,古代社會貴族和士通過「師」與「儒」接受傳統的六德回(智、信、聖、仁、義、忠答),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社會化教育。從施教的內容看,中國古代的社會教育完全是基於華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環境中長期形成的價值觀、習慣、慣例、行為規范和准則等文化要素之上而進行的。儒家學派吸收這些文化要素並上升到系統的理論高度。
對於學前教育,古代兒童啟蒙讀本中有這樣的內容:「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反映了在科舉制度下知識分子能夠因學得仕,並不受到家族等級的嚴格限制,也反映了社會對文化的普遍重視。

『伍』 儒學的發展歷程對傳統語文教育產生了哪些影響

中國儒家教育哲學是中國傳統教育哲學中的一部分,「是在中國歷史上形成的,經過不斷創造和改革並變化了的形式存在於現代教育之中的教育哲學觀念和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1]儒家教育哲學有著非常豐富的思想智慧,它的某些思想與方法,能給我們今天的語文教育帶來很大的啟發與影響。

在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中,儒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特別是自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成為中國社會意識形態的核心,統治思想界達千年之久。「在漫長的歲月里,儒學思想隨著社會歷史的變化與發展,經歷了幾次重大的轉變,並由此表現出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在儒家思想發展中,曾與道家思想結合而出現的魏晉玄學,與佛家思想結合而出現的宋明理學,同近代西方哲學和科學思想結合而出現的新儒學。」[2]儒家思想雖在不斷變化之中,但也有本質的不變的東西,以下便是儒家教育哲學的一些基本特點。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見於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陰陽義》。「天亦有喜怒之心,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和之,天人一也。」董仲舒的本意是為了說明天人同類,這是漢代思想家普遍信奉的思想。在董仲舒以前,儒者們雖然沒有講「天人一也」的命題,卻已有類似的思想。比如《孟子·盡心》:「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知性」之所以能夠「知天」,乃是因為人的心性和「天」是一致的,否則不可能盡此而知彼。孟子要求知天的目的是為了「事天」,「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到了宋代,儒者們用更精確的理論去表達了天人一致的關系,宋代儒者說,天就是氣,就是氣中之理。從身體到靈魂,既然都是源於天,那麼天人本來就是一體,沒有什麼和與不和的問題。到明代,王守仁更徹底的指出,我的心就是天:「心即天,言心則天地萬物皆舉之也。」(《陽明全書·答季明德》)「人心與物同體」,「心者,天地萬物之主」(《傳習錄》下)。那麼,認識了自己的心,也就認識了天,認識了萬物。心中本有良知、良能,人要做的就是把心中的良知、良能用於待人處世,用於事事物,這是最徹底的天人一體說。
從天與人的關繫到人與教育的關系,《中庸》作了最概括的闡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因而,天所賦與人的就叫做性,循性而行就叫做道,修治此道就叫做教。首先,它指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秉性,既然說要循性而行,就表示這種天賦秉性具有某種趨向性。因此,所謂「率性」也就是要遵循人性中潛在的本然之善,使之得以發揚和擴充。其次,《中庸》繼而提出「修道之為教」——教育與人性發展的問題,從「修道」一詞可見,《中庸》以為人性的真正得到保持和發揚,還要靠教育來修治。這三句話勾畫出了中國古代教育哲學邏輯結構的基本脈絡。
2.政教統一
儒家的一貫思想是從政治要求出發看待教育的作用,使教育為政治服務。《大學》開首就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儒家對大學教育目的和為學做人目標的綱領性表達。「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就被稱為「三綱領」。「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為學做人的第一步。大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是「止於至善」。《大學》對此的解釋是:「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教,為人父止於慈,為國人教止於信。」每個人都應在其不同身份時做到盡善盡美。《大學》三綱領從「明明德」到「親民」到「止於至善」是一個要求從低到高,內涵由簡單到復雜,活動由自身到他人,以至群體社會的過程,表現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較強的邏輯性和易解性、可行性。三綱領表達了儒家以教化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學記》中指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欲化民成俗,其為有學乎」。這里所說的「教學」與「學」,都是指整個教育而言的。重視教育的政治功能是儒家教育思想的一大特點。
儒家非常重視「仁政」和「德治」,並以「仁」來規范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讓全社會成員互愛又協調。孔子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不如「道之以德,其之以禮」,因為前者只能達到「民免而無恥」,而後者則能達到「有恥且格」。要施仁政,行德治,就必須抓教育工作,通過教育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自覺的約束自己的行為,以達到國泰民安的政治目的。孔子的「德治」和「仁政」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曾起過愛民的積極作用。總而言之,教育與政治關系的極端密切是中國儒家傳統教育哲學的一大特點。
3.文道結合
儒家教育哲學的一條重要原則是「文以載道」,「尊德性而道問學」。「以倫理為本位的中國傳統教育,把知識教學與教學過程道德化了。把知識教學與道德教育融為一體,形成了知德論的特點。」[3]因為「知者不或,仁者不擾,勇者不懼」,「好學近乎知,為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在儒家思想中,有關智德體的要求離不開道德的內容,孔子設「文、行、忠、信」四教以教人,大都具有道德教育的性質。他編寫的《詩》、《書》、《禮》、《樂》、《易》、《春秋》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重要的教科書。六種教材,各有教育任務,對人的思想教育都有重要價值。
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要求在知識教育中滲透道德教育,把道德理想和現實理想生活密切結合起來,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之中。朱熹將教育分為「小學」和「大學」這樣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階段。8歲至15歲為小學教育階段,因為小學兒童「智識未開」,思維能力很弱,所以他們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知之淺而行之小者」,力求淺近具體。為此,他提出以「教事」為主的思想。在《小學書題》中他說道:「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在《大學章句序》中又說:「人生八歲,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第,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以此向兒童灌輸道德倫理觀念,培養和訓練道德行為習慣。到大學階段再「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這個道就是當時社會所要求的倫理綱常和行為准則。
4.知行一致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指導行動,行又反過來加深理解知識,知與行就是在這種辯證的過程中相互促進和統一起來。在教學過程中,知與行的統一,由於學生一般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來接受人類已積累起來的知識和經驗,因而一般的是知在行前,當然在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情況下也會有多種不同的組織和模式。
對儒家來說,在知行關系問題上更多的是從倫理道德的要求出發,一般的是重視行的意義。《尚書·說命中》曰「非知之難,行之維艱」成為儒家重行的准則。孔子主張「敏於事而慎於言」,「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知行體現在不同領域內,也有不同的要求。但在倫理為本位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踐行是其主要特點。

中國儒家教育哲學強調的「天人合一」,「始終把謀求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作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反對人的對立意見和銳意進取,培養人的群體意識順從誠敬意識等」。[4]這對中國的語文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國民族性格的形成,熱愛集體的情感的形成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壓抑了個性的自由發展,導致從眾心理普遍,多元化和多樣化價值觀難以形成,人的創造性難以充分發揮。『千人一貌』現象嚴重,無論在教育內容上,還是在教育形式和方式的選擇上,都雷同多而差異少。」[5]正因為這樣,我們在語文教育進行改革的今天,一方面,要使傳統教育哲學中的積極思想得以發揮和升華,另一方面,對它的負面作用也應有所認識和限制。
中國儒家教育哲學是把教育置於整個社會系統中加以考察的。把教育作為人、社會、國家一體化的統構力量,這對中國現代的語文教育的影響也同樣是巨大而深刻的。中國人接受教育的強大動力與其說是為了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不如說讀書是為了做官,為了改變自己的社會處境,它直接造就了中國人對應試教育的依賴和看重。應試教育培養出來的人不能適應教育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當前語文教育新課改的重大問題就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要求人在道德、知識、身體、心理方面都有所發展。
總而言之,儒家教育哲學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對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對於中國民族的心理結構、民族性格、思想文化的基本品格,社會政治實踐的演進都起過重要作用。我們當前的語文教育改革在創新前進的同時,也得從傳統文化思想中汲取養分,讓儒家教育哲學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陸』 儒家對中國教育的影響

積極一面:1.規范了國家考試制度,從內容形式上都有了統一規范。2.較以前的內貴族絕對世襲制度有容了很大進步,百姓子弟也有了走上仕途的可能。3。進一步強化了儒家「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的理念在中國知識分子中的地位並提高了同時期國人的禮儀素質。4,封建時期使整個國家儒家化並樹立了良好的國際形象,儒家思想漸漸成為中華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
當然,任何被統治者利用的思想,都必須為統治者的利益服務,儒家中某些不符合統治階級利益的東西都遭到了刪除和篡改。消極方面:1,文科式的儒家內容是考試的絕對主要內容,自然科學受到冷落,嚴重滯緩國人的思想萌芽。2,筆試考試成為制度,並逐步發展畸形,造成選取人才時只注重理論,不考慮實際能力的現象,這在當今的教育制度中也深有體現。3,知識分子之注重儒家的文科式的思想理論,極少人重視自然科學在社會中的意義,導致中國封建時代的自然科學逐步下滑。4,「學而優則仕」的理念被逐步歪曲,導致讀書嚴重功利化。並在當今時期發展到了極致,這也是我朝培養不出真正的知識分子的原因之一。

『柒』 儒家學說在中國古代具有怎樣的地位和影響

儒家學說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從孔子開創到變成官方哲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期間也接受了許多其它文化的沖擊與挑戰,以及在現代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儒家倫理也同樣經歷了一個時代思想的沖擊.
春秋時期,孔子開創儒家學派,主張「仁」的思想.但那個烽煙四起群雄爭霸的年代,「仁」的思想不能為統治者逐鹿中原,成就大一統的霸業.所以有了孔子與弟子的周遊列國.
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成為了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張人性本善,他將「仁」的思想運用到政治思想上,他希望以推行「仁政」來結速紛亂的列國分爭局面,但依然沒有在那個紛亂的年代實現.而儒學的思想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秦王贏政統一中國後,採用嚴刑竣法的法家思想來治理國家,甚至以「焚書坑儒」的方式來禁固人的思想、鞏固自己的政權.於是儒家學派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漢朝建立,在採用「無為而治」的道家思想後,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國力已經逐漸強大.到了漢武帝時代,便需要有一個新的政策來鞏固政權,於是便有了董仲舒的「大一統」、「天人感應」.漢武帝轉「無為」為「有為」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儒家學說「仁」的思想,重倫理、重道德的特點可以為統治者更好的治理國家.儒家成了官方思想,儒學從此繁榮下去,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幾千年中,它的儒學思想一直成為統治者最好的鞏固中央集權的手段.但繁榮的過程中,也受到了許多其它外來文化的沖擊.
東漢以後因為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興盛,對作為官方哲學的儒學提出了挑戰.
南宋理學家朱熹他充分吸收北宋理學家的思想,提出「明天理,滅人慾」的觀點,使得佛道的虛幻因素與儒家的現實觀念融合起來,最終為現實服務.這一思想的融合使得儒學的發展更進一步,他將儒學又推向了另一個新的高峰.雖然「孔孟之道」適應了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以後來尊崇儒家的朝代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但同時它的「三綱五常」等儒家思想也同樣成了人們的精神枷鎖禁固了人們思想的自由.
明清以後的八股取仕更使得讀書人變的迂腐而沒有思想.這是儒家文明在後來發展的弊端.但儒家倫理所提倡的「推已及人,先人後已」的待人原則也成為了中國的傳統美德,是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

『捌』 儒家學說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

用一句話來講,中國古代社會的興盛於衰落均與儒家學說息息相關,從西漢內董仲舒「罷黜百家容,獨尊儒術」開始,儒學成為了封建帝制社會的官方學說,間接統治了中國人民2000餘年,期間有過兩漢的輝煌,也有近現代清王朝的衰落與中華民族的屈辱百年,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是「仁」,直到如今,國人乃至政府的思想或是執政方針里仍依稀可見儒家思想影響的痕跡。具體你可以看這篇文章http://tieba..com/f?kz=387066945

『玖』 從儒家思想看古代教育 1000字論文

中國和歐洲不一樣,幾千年以來中國都是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炎黃大帝內大戰蚩尤的時候容,那時候,我神舟大地城池屹立、華夏兒女以種植水稻!白種人還以野人形態為生,可想這是何種差距!正是因為這樣,中國長期強大,除戰國時期,各國苦戰最後秦國統一中國2000年!此後我中華,就沒有發生過像戰國時期那樣弱者必亡的戰爭!雖然自秦國以後,仍有戰事,但大家都知道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以其說是國以國戰爭,還不如是皇族之間的爭斗,中國還是中國,強者還是強者!正應長期如此才慢慢衰退啊!西方就不同了,基本相同的面積有幾十個國家如果你不聰明你不強大地圖上就沒有你!戰國時期就是典型的例子,那個時候已經有鐵、剛、還有弓箭、弩…領先世界2000年!這就是競爭,可是中國人沒有!而西方人為了獲得一塊土地,不惜付出生命遠赴重洋開闊國土。這樣就會變的更富有、更強大!在相符的爭斗中發明了大炮,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為了勝利什麼事,什麼辦法都想的出來!可是中國是王不需要!西方不要就亡國!這才是事情前因後果啊!
但是中國一旦覺醒!!!

『拾』 孔子是我國歷史上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學說對後世影響極大;

(1)提出「仁」的學說,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刑殺。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備受後代推崇;儒家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很大;儒家思想是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歷代封建統治者都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護;孑L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2)董仲舒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目的:以思想上的統一鞏固政治上的統一。影響:儒家思想成為西漢的統治思想。
(3)19世紀末,民族危機嚴重,變法圖存成為時代的迫切要求。康有為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由於其自身的軟弱性,不敢公開同封建正統思想對立,因此把孔子的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張變革的先師,目的是借孔子的權威為宣傳維新變法服務,同時也有減少變法阻力的策略意圖。
(4)真實用意:為復辟帝制服務;麻痹人民思想。看待:把孔子作為共和的敵人、專制的護符加以批判。影響: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應予肯
定。但其對孔子的絕對否定反映了新文化運動前期在認識上的片面。
(5)孔子的學說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其優秀部分仍然可以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所借鑒。

與遍觀中國歷史儒家學說對教育的影響最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