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燈下漫筆對於幾千年的歷史,魯迅
《燈下漫筆》是《春末閑談》的姊妹篇,既曰漫筆,就說明文章結構自由靈活,先從具體的事件產生聯想,引入本題,然後抓住論題,聯想廣泛,引用豐富,層層剝筍,由表及裡地揭示事物的本質。
專制愚弄國民,愚民成全專制。二者皆被批判.
①從民族心理的角度,對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進行了深刻的反省和剖析。
②三個逐漸升級的診斷,構成了作者思維的三大跳:先從自己兌換銀元的心態寫到民族的普遍心態,由具體到一般,得出「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歡喜」這一論斷;然後由現實到歷史,闡述造成這種普遍奴化心態的原因是中國人的奴隸地位,「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資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是如此」;接著從原因到結果,從中國人的奴隸地位出發,把中國歷史歸結為兩種奴隸時代(「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的循環。
③論述上層層逼進,環環相扣,從具體到一般,從現實到歷史,從原因到結果,從現象到本質,十分周密,有較強的說服力。
「漫筆」之二:要抓住全文最後的高潮:「這人肉的筵席現在還排著,……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前面所有的文字都在「蓄勢」:不僅是理性分析的推演,更是情感的醞釀,一步步逼到頂點。請分析這一過程,並從中體會魯迅雜文的邏輯力量與抒情特性。
(2)以上幾個石破天驚的論斷,不知驚醒了多少中國人。如果你的靈魂同樣受到了震動,試寫下你的讀後感。也可以聯系擴展性閱讀的篇目,寫一篇《魯迅對中國社會歷史的剖析》。
《燈下漫筆》中心論點:
第一部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無非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與「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交替循環。
第二部分:「所謂中國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筵宴的廚房。」
《燈下漫筆》兩部分要點及其聯系:
第一部分要點:
魯迅對幾千年一直延續和積淀的民族心理進行深入探討,指出它奴化心態的實質。
第二部分要點:
魯迅反思了中國傳統文化及它依附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結構,揭露了它「吃人」的本質。
兩部分內在聯系:
前者從民族心理對中國歷史反省和解剖;後從民族文化角度對中國現狀進行揭露。兩部分結尾重疊反復,但又各有側重。
② <燈下漫筆>中,魯迅分析中國歷史和文化,得出了哪些重要結論,其意義何在
燈下漫筆》鑒賞
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
--題記
想讀懂魯迅雜文,在現時代好像是不可能的事了!可我們卻總是自作聰明,非得試圖捅破這層久已塵封的「隔膜」才安心似的,自然我們總是碰壁,卻愈挫愈勇起來,這許是追求真理的勇氣吧!寫《燈下漫筆》讀後感亦當須臉皮增厚,面子撕毀,不顧一切外來責難之勇氣。倘以為竟沒有責難,一是緣於本文寫得一文不值,很有可能;二是讀者木然了,不知道筆者在說什麼;三是先生的原文無法引起共鳴,而這是不可能的;四是本文寫得太好,完全滲透了先生的主旨,而這也是不可能的。於是本著「讀者就是上帝」的原則,我將盡我所能「讀」出先生的血寫的文章的腥味!
原文分兩塊,這里亦分兩塊。
一
魯迅雜文不僅在於主題鮮明以及隨手拈來的歷史片斷,且往往是有指,決非無病呻吟!看今日之雜文,裝模作樣的想混點稿費的不痛不癢的俯拾皆是。文章從時事開篇,講銀行對小資們的影響,於是自己也跟著「很樂意收受」。只是好事總不能一如既往的,「忽然受了一個不小的打擊」,銀元竟然迭價了,開始打折了,雖講理而不得,總比沒有的好吧,於是很是得意了起來!「現銀塞在懷中,沉墊墊地覺得安心」。這之前提及的些許時事,也就是發生銀元迭價的原因了。做穩了奴隸是不思反抗的,所以才會「安心」,即證明了所謂「五千年愚民文化」真正發生了效用了,領袖們高興了,主子們欣然了,沒有什麼比得到自己想要的更讓人忘我的了!呵,借用沙翁一戲劇名:皆大歡喜。然而,事情的發生發展總有不利的一面,緣何所有人都會滿足呢?到底誰失掉了什麼呢?物理上物質是守恆的,這兒不妨將物質延伸為廣義的,即所有的存在。所以我們總要去追尋那些我們興奮「安心」之餘不經意間丟失的東西,正如我們患得患失坐立不安時一樣。
先生的睿智過於常人,往往在此即見分效了。「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突然嗎?一點也不突然!這是由來已久的,人不是說了的嗎:生活缺少善於發現的人?只是先前沒有被發現,這條所謂「思想」是早已深入人心了,習以為常了,以至於沒人覺得有什麼異樣的!臣服於外族的子民,竟不如外族的一頭驢!?「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大汗竟下了如此法令,以為不太可能呀。我們一向對於大汗印象很不錯的,雄才大略的,跪膝於其下,以為彼時代的人們盡享些天倫之樂的吧。然而歷史是不講仁義之理的,誰手上有刀便從了誰!但也還不錯,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總比做奴隸而不得的「安心」些吧。我們總是這么安慰自己,可失去的卻是民族的血性,得到也只能是主子的馬鞭!爭取,是要的,而況我們還沒爭取到?可是,春風總有偶爾光臨的時候,也就稍微平息了我們心中的怒。張獻忠更像個變態狂,一點面子也不給,他連我們做奴隸的資格也給剝奪了,「將奴隸規則毀得粉碎」,太不厚道了,可是我們卻只能掩泣於無奈!誰叫我們是奴隸呢?!
「釐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這是太平盛世的所謂「規則」,春風終於佛面了,是故,大唱頌歌,互相吹捧了。又是一個「皆大歡喜」!歷史學家理直氣壯地修正史,道學家名正言順地裝神弄鬼,文學家興高采烈地作名著,臣子們是非分明很賣力地治理國家,秀才們甘心情願地頭懸梁錐刺骨,「稍富的遷進租界,婦孺則避入教堂里去了,因為那些地方都比較的『穩』,暫不至於想做奴隸而不得。」這不僅僅是因為所謂「退而求其次」,退而求其次,在大多情況下,往往是給自己找台階下的借口而已;更多的因為精神上的麻木,不思進取,「穩」就好,奴隸是不好,可只要能做穩了「奴隸」,又何嘗不是美事呢?嗚呼,人不能稱其為人!忽而覺得「降格」了,我們大中華怎可被「降格」?我們往往竟對於久遠的外族入侵不太感冒,何況內族這么隱蔽的人性侵犯呢?
是,不但有人看出來了,還有人站出來了,這是魯迅!可是卻被自以為修了正果得了鳥經的道學家們認為是過於精神過敏,胡言亂語,這不也是悲哀么?時至今日,讀魯迅的人少之又少,然而贊先生的人卻很多,總帶有功利的明目張膽的審視眼神,以先生之名,抬高自己的所謂「學術成就」,著作等身。我亦是其中吹鼓手之一,只不過,我沒有任何功利可言。幸而覺得我還算是擁有「純潔的思想傾向」,呵,為自己感到悲哀!然而先生給我們青年到底還是提出了期望的,「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 我沒有魯迅這樣睿智深遠的眼光,故不知道現今的中國是個什麼樣子,它處於一個什麼歷史階段。所以「現在的青年的使命」又是什麼呢?我不知道!
二
魯迅雜文字字是反語,句句是警示,文筆看似柔和,實是入木三分;總是不經意間能見得大道理,卻非普通人所能為。魯迅的怒從不現於臉上,哀亦從不端至桌面上來,他是深沉的,以至於反對者誤讀到了保守的地步!
倘認為第一部分是說國人內設的肉宴,第二部分則講的是國人待「外賓」的佳餚。
「所謂中國的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不知道而贊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先生深夜讀史,卻以為滿紙上都大書著「吃人」二字,血淋淋的,然而卻是鐵似的事實。詫異是沒有用的,看穿假象只也不過是剛剛起步而已。然而總是起來了,至少沒有賴在床上無病呻吟,還是有希望。我們現今的評論家們津津樂道於中華文明對於異族的「同化」作用,在魯迅那裡也只不過是「用子女玉帛為作奴的贄敬,又美其名曰『同化』。」其實先生那個時代的那些道 貌岸然的道學家們是早已欣喜地發現了這個國人引以為傲的「同化」作用了的,至於現今的流行也確有它的「合理性」。現在我們需要發展,需要自信力,所以文化的作用總是為經濟服務,也是的確的事情。「流行」,說明了它於我們的需要是很迫切的,我們需要這樣的論證,以便挺直了腰桿做人,發展經濟,正如時下流行的太多國際某某「認證」一樣。然而卻是以失掉個性為代價的,以推就自主創造力為其實!
「但我們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人活著的道理很簡單,就是只要能活著過就行,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道理。我們不承認是為活著而活著,以為過於簡單化,其實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引開智者的視線,做些普通人自己的事,不想去改變什麼,安於現狀是人的惰性之使然。所以只要「可以凌虐別人」,只要「可以吃別人」,我們也便心安理得地活著!反正我們亦被人「凌虐」,亦被人「吃」的,所以亦沒有必要「不安分」的。老子雲「治大國若烹小鮮」,道理總是相通的,原理的統一性歸咎於物質的統一性。譬如吧,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所謂「朋友」的贊美,這時可就要注意了,他們往往是要有所得的。雖撕聲力竭地大力倡導什麼「建設和諧社會」,那卻是社會已經很不和諧了的實證!狼吃羊之前,總喜歡美言幾句,以表謝意。「到中國看辮子,到日本看木屐,到高麗看笠子」,僅是獵奇而已么?不是的,人家闊久了,閑得慌,總得找點事做。人自從生在這個社會上,就註定是懂得利益的動物,不必去使用隱諱之辭以掩蓋我們赤裸裸的欲得之心。所以,人家不管什麼「謙虛」美德,拿來!一切好的對自己有益的統統拿來!狼是不懂得血之可怖的,正如我們走路踩死一隻螞蟻一樣,是決不會大呼「沒良心」的。
然而我們卻依然不僅對內,亦對外的「含笑」著生活,這笑中包涵多少復雜感情已非人所能理清的了。「並且因為自己各有奴使別人,吃掉別人的希望,便也就忘卻自己同有被奴使被吃掉的將來。」歷史學家先輩們告誡我們說: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可是這歷史是正史還是野史呢,也便不得而知。對於我們,正如使用「氤氳」一詞,到底是個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清楚,只能摻和著學,以為用了多麼「飄渺」的要義了,還得意了,忘了形了。所以歷史學家們到底欲告誡我們什麼,究根到底,總是沒有答案的。只不過,我們還有東西不應當忘記,那就我們生存其中的現實與本質!但,很有些人以為,此種思考純屬活該死腦細胞,我們竟被人吃掉了靈魂,還依然美滋滋地在一旁做幫凶,做吆喝的吹鼓手,從中得些賞錢逍遙過市!這是怎樣的悲哀與無奈喲!
人的思想是最難改變的,所以固守才得到眾人喝彩的掌聲;所以變革總是罵聲四起,彷彿老祖宗從墳墓里爬出來,勢必要了我們的命似的!魯迅先生最後又一次對青年提出了期望,盡管先生知道其力量是多麼的微弱。「掃盪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我前文已說過,不知道這是何種樣子的社會,所以亦不知道這句話能否恰當地作為現代「青年的使命」。但,可以從中尋到依稀改革之光,照亮我們的靈魂,助長我們前進的勇氣!
參考資料:http://nuaaleo.spaces.live.com/blog/cns!1C63FDA425188741!251.entry
③ 魯迅 燈下漫筆 文中揭示了中國人怎樣的生存境遇
魯迅《 燈下漫筆 》文中揭示了中國的生存境遇是:中國人一直以來就是坐著奴隸,或者是想要去做奴隸。他們面臨著身後主人的皮鞭。
《燈下漫筆》是《春末閑談》的姊妹篇,出自雜文集《墳》。既曰漫筆,就說明文章結構自由靈活,先從具體的事件產生感想,引入本題,然後抓住論題,聯想廣泛,引用豐富,層層剝筍,由表及裡地揭示事物的本質。
開頭記敘袁世凱復辟期間鈔票貶值的舊事,是引發議論的契機。中國古代一貫以現銀為貨幣,無論是白銀黃金,還是銀元銅錢,都那麼沉重累贅,不便攜帶。民國初年由國家銀行發行鈔票,交換價值不變,攜帶與使用卻大為便利,從此,人們都愛用鈔票而少用銀元,但由於政治上風雲突變,又出現鈔票貶值,銀元和現銀吃香的風潮,使作者不得不以六折或七折的低價將中交票兌換成現銀。這本來是一大損失,但作者卻沾沾自喜,「似乎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兩」,因為腰中又有了銀錢可以度日。
魯迅用敘議結合的筆法,生動描寫了這場風波,細致表現了自己忽憂忽喜的心情,然後筆鋒一轉,引發出「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的精闢議論,猶如橫雲斷嶺,使文章迭起奇峰,別開生面。
在階級社會的幾千年的歷史中,奴隸和勞動者向來是會說話的工具,或者是專為戰爭與服勞役的動物,絲毫沒有實現過人的價值。「將人不當人」,本來是奴隸主、封建地主和資本家對待奴隸、農民和工人的行為准則,在兵荒馬亂的戰爭歲月,甚至還產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這就說明人的價值更低於牛馬,不如豬狗了。換言之,如果人的價值等於牛馬,就成了應該心悅誠服,謳歌恭頌的太平盛世了。
剖析歷史,魯迅得出「實際上,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的明確結論,又進而指出,更有的時候,等而下之,不如牛馬豬狗,輕若草芥,賤似沙蟲,專供屠戮蹂躪,姦汙虐殺,想做馴服的奴隸都不可得。
他從自己的觀察研究出發,把中國歷史的各種時代分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從而高度概括、准確鮮明地揭示了「一治一亂」的歷史循環規律,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就是天下大亂,軍閥混戰,兼並鯨吞,弱肉強食的時代,往往出現殺人如麻,流血盈野的慘象。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就是儒家標榜的太平盛世,由於新的統治者制定了奴隸規則,重視生產,獎勵農桑,同時規定了服役和納糧的數目及辦法。老百姓雖然當牛做馬,畢竟還有口飯吃。
於是,便「萬姓臚歡」,天下太平,暫時做穩了奴隸。但尖銳的階級矛盾潛伏在內部,隨著土地兼並的激烈和勞役賦稅的苛重,奴隸規則又被破壞,想做奴隸而不得的人民鋌而走險,於是,兵荒馬亂,流血爭斗的亂世又出現了。「一治一亂」,反復循環,歷史呈現出螺旋式上升發展的局面。那些領頭「作亂人物」,即農民起義的領袖,由於歷史和階級的局限,並不能實現他們替天行道,解民倒懸,甚至建立平等天國的理想,而只會成為改朝換代的工具,也就是魯迅說的「給『主子』清道辟路」,為日後的「聖天子」的統治驅除頑敵,掃清障礙。
缺乏反抗性的人們希望有主子拿他們做百姓,甚至當牛馬,只要能讓他們「自己尋草吃」,這就是企盼出現暫時做穩奴隸的時代。但在五胡亂華、天下分崩離析和農民大起義的時代,廣大勞動者確實是想做奴隸而不可能得到。因為採取流寇主義流動作戰的農民起義軍沒有建立自己鞏固的政權和根據地,而割據四方的諸侯藩鎮更是橫征暴掠,「除了老例的服役納糧以外,都還要受意外的災殃」。這時,老百姓迫切盼望「真命天子」的出現,也就是希望另外的主子出來執行或新頒奴隸規則,「使他們可上奴隸的軌道」。因此,所謂的太平盛世便是本族或外族的新主子出來,「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讓奴隸或百姓能夠喘息蘇生,勉強維持生存的時代。
1925年的中國究竟處於哪一時代,魯迅並不點明。因為他希望結束以上兩種時代,創造前所未有的人民當家作主的第三種時代。當時的中國各個階級,各種社會力量都在探索自己的道路,「國學家的崇奉國粹,文學家的贊嘆固有文明,道學家的熱心復古」,說明他們都不滿現狀,嚮往恢復古代的太平盛世,而一遇軍閥混戰,富翁入租界,婦女進教堂,託庇於洋人的保護之下,則分明甘做洋主子的順民和奴隸了。神往於古已有之的太平盛世,說明當時又處於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許多人又在尋求那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了。魯迅認為革命者也是不滿於現狀的,但無須反顧,不能再回到古代去重復走老路,要探索前面的新路,要創造「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這就是他觀察中國的社會和歷史得出的結論。
④ 關於魯迅在《燈下漫筆》里提出的觀點
從當時中國國情入手 拽內時候的歷史
⑤ 魯迅在(燈下漫筆)中說的中國"固有文明"的實質是什麼
根據魯迅在《燈下漫筆》中的表述,聯系魯迅的一貫思想,可以看出他所說中國"固有文明"的實質是中國幾千年來吃人的禮教。
禮教,看似文明,實質吃人,所以魯迅說,(中國的固有文明)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的人肉的筵宴,(中國)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筵宴的廚房。
(5)在燈下漫筆中魯迅認為中國歷史擴展閱讀:
燈下漫筆(魯迅) 文章由日常小事引出重大問題。概括作者的觀點。
《 漫筆》從換銀元說起:「為了方便,把銀元換成鈔票。鈔票貶值,心中惶恐,千方百計再打折換銀元,被欺騙,被愚弄,卻心安,喜歡。
這就使作者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而且變了之後,還萬分喜歡。」
魯迅先生是偉大的文學家,更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他從舊營壘中殺出,痛恨封建制度,痛恨反動統治者,同情廣大人民群眾,同時又毫不留情地批判國民劣根性。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換句話說,魯迅先生對封建制度、反動統治者的批判,是與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結合在一起的,他以這種思想觀察中國的現狀,思考中國的歷史和未來,具有居高臨下的優勢。
現鈔換銀元的小事,與魯迅先生的思想結合,無意中想到「變成奴隸,萬分喜歡」,是為必然中的「突然」。
假如,魯迅先生不曾深刻剖析國民性,包括對自己的嚴於解剖,是永遠不會「突然起了另一思想」的。
換銀元的事是先生親歷,覺得「安心,喜歡」也是先生自有,偉大如先生,尚且有此意識,可見「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對人們,對他自己,有多麼大的震動。先生自己覺醒,也以此覺醒他人。
⑥ 魯迅的雜文<<燈下漫筆>>里說中國人民在歷史上從來只有兩種命運:想做奴隸而不得,暫時做穩了奴隸.
這是說中國人的劣根性.說中國人一直在受壓迫而並沒認識到這點.
想做奴隸而不得專就是說想好好的過日屬子(好好的生活,有口飯吃,哪怕是受苦),卻因為社會動盪而過不好.
暫時做穩了奴隸就是指一些太平盛世,表面上看起來老百姓日子不錯,實際上還是受著統治者的壓迫,只不過沒有動盪了.
⑦ 學習《燈下漫筆》,分析課文,理解魯迅對國民奴性的深刻認識和對中國社會歷史的
「我們極容易變成奴隸,變成之後,還萬分喜歡。」——魯迅
魯迅對奴性的批判是旗幟鮮明的,
直指黑暗的舊社會和專 制的舊制度,
力圖震醒沉睡中的國民。
魯迅對奴性的批判對改造國民性具有深遠的影響。
⑧ 在《五猖會》和《燈下漫筆》中,魯迅先生均提到了當時孩子所讀的一部關於中國古代歷史的著作是什麼
《鑒略》
又稱來《五字鑒》是自兒童讀的歷史課本,明代李廷機所撰。 此書是以五言詩句韻文的形式,按時代順序將我國上自遠古傳說,下至元明的社會歷史,進行了簡單扼要的總述和概括。 全書僅萬余字,行文言簡意賅,敘事條理分明並成為蒙館中的蒙學讀物。
⑨ 燈下漫筆中魯迅是怎樣概括中國歷史的
魯迅大師在<燈下漫筆>中將中國歷史概括為
1 人們做奴才而不得的時代
2 人們做穩了奴隸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