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李約瑟稱之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
被李約瑟來稱之為中自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尚書 · 禹貢》。
《尚書 · 禹貢》,開宗明義:「禹別九州,隨山濬(浚)川,任土作貢。」就是說大禹在調查了中國的九州大地的國土資源以後,分割了九州的地界,劃分了土壤等級,依土地肥瘠制定貢獻田賦等級的辦法,所以稱作《禹貢》。《禹貢》全文約1200字,由「九州」、「導山」、「導水」和「五服」4部分組成,它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全部性區域志。
注: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Ⅱ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書禹貢》,這是一篇區域地理著作,全書以自然地理實體為標志,將全國劃分為9個區,並對每區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敘述上古時期洪水橫流,不辨區域,禹治水以後則劃分為九州,並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況;
第二部分是分九州山脈為四列,敘述主要山脈的名稱,分布特點及治理情形,並說明導山的目的是為了治水。
第三部分是敘述9條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稱、源流、分布特徵,以及疏導的情形。
第四部分是總括九州水土經過治理以後,河川皆與四海相通,再無壅(臃yong)塞潰決之患;第五部分是敘述在國力所及范圍,以京都為中心,由近及遠,分為甸、侯、綏、要、荒五服。
(2)中國歷史然地理擴展閱讀:
《禹貢》是在生產力水平不高、巫風盛行的歷史條件下撰寫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傳播的許多神秘觀念,比較朴實地記錄了全國范圍內各種地理現象,是中國早期區域地理研究的典範,成為《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以及唐、宋以來許多地理著作癢引的對象。
也是今天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歷代注釋、考證《禹貢》的著作甚多,以清代胡渭的《禹貢錐指》和近人顧頡剛的《〈禹貢〉注釋》最為重要。
Ⅲ 中國自然地理狀況
(一)地形概況:
1.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利於水汽輸入,水運溝通,水能豐富――"三水")
第一級階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級階梯:青藏高原邊緣以東和以北的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為 1000米~2000米
第三級階梯:東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
2.地形特點: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山區面積佔2/3)
優勢:可以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
劣勢:耕地有限;阻礙交通
3.主要山脈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 ; 昆侖山-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武夷山 ;台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相連)
南北走向:賀蘭山 ; 橫斷山脈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
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
(二)氣候概況
1.氣溫分布和溫度帶的影響
夏季南北普遍高溫(平均20℃) 原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
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相差50℃) 原因:緯度位置及冬季風
溫度帶:五個溫度帶和高原氣候區
降水特點 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遞減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節
降水年際變化:北方較大,南方較小
2.降水和干濕地區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以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為界)
四類干濕地區 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
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大多數地方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暖熱多雨
3.氣候特徵 雨熱同期; 氣候復雜多樣
4.寒潮,台風和水旱災害頻繁
5.我國雨帶的推移(副高對於中國東部影響;夏季風進退形成的鋒面雨或鋒面氣旋)
5月南部沿海進入雨季;6-7月長江中下游形成梅雨;7-8月雨帶移至華北,東北,長江中下游出現伏旱;9月雨帶南撤;10月雨季結束.
(三)河流和湖泊
1.河流概況
外流河和外流區 注入太平洋:黑龍江,遼河,海河,淮河,長江,珠江
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魯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外流河的水文特徵:水位,流量變化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各大河的水文特徵有很大的差別
內流河和內流區:塔里木河為最大,內流區佔1/3
內流河的水文特徵:多為季節性河流,水位季節變化大()
京杭運河: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人工運河
2.湖泊概況
分類 鹹水湖和淡水湖 ; 內流湖和外流湖
兩大湖泊分布區 青藏高原湖區: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東部平原湖區 太湖,洪澤湖 ,巢湖 ,鄱陽湖,洞庭湖,
3.主要河流
長江 流程最長(6300千米),流經11個省市.中國第一大河(世界上次於尼羅河,亞馬孫河),流域面積最廣(180萬平方千米);流量最大(佔全國河流年徑流量的三分之一);蘊藏巨大的水能――水能資源蘊藏量佔全國的1/3,可利用佔1/2 ;
黃金水道:干支流通航里程達7萬多千米,佔全國內河通航總里程的2/3
黃河 中國第二長河:流程5500千米;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母親河的奉獻:引黃灌溉,塑造的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塞上江南),華北平原.
珠江 珠江水系主要包括西江,北江,東江三大支流.珠江流量大,汛期長,含沙量小.
Ⅳ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意識或精神形成的基礎。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有一定的決定作用,雖然這種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終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方式的多樣化,人們開始能動地利用地理環境,於是地理環境對人類具體活動的決定作用就逐漸減輕。生產力越發達,人類對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這一切都是以地理環境所提供的條件為前提的。
中華民族棲息生活在北半球的東亞大陸,太平洋西岸。中國的領域廣大,腹地縱深,為中華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遠古時代,中國境內就有分布廣泛的人類活動。自公元前21世紀,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建立。夏朝活動的領域以山西、陝西、河南交界處為中心。史書記載:「芒芒禹跡,亘為九州,經啟九道」1,反映了夏朝已經統治了范圍不小的地區。到了商代,其統治區域以今河南中部偏東黃河西岸為中心,東至海,西至今陝西,北達今河北,南抵湖北一帶。西周初年的封國,古史稱有「一千八百諸侯」。周王不斷分封,其統治區域南至長江以南,西至今甘肅,東北至今遼寧,東至今山東,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奴隸制國家。
經過商、周二代約13個世紀的發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陰山山脈和遼河下游流域,南至今川西高原和雲貴高原,東至海。此後的歷代中原王朝的疆域雖然時有盈縮,但基本的趨勢是逐漸擴大,逐漸鞏固,不少王朝都擁有過今天中國以外的疆域。如從西漢中期至西晉末年的400多年間,朝鮮半島的東北部曾經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區。自西漢中期到唐朝末年的千餘年間,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唐朝和元朝的北界遠達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亞的威海。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最終奠定了今日中國疆域的基地,形成了一個北起薩彥嶺、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南至南海諸島,西起巴爾喀什湖、帕米爾高原,東至庫頁島,擁有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統一國家。
1840年,帝國主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中國的大片土地,甚至連條約都不簽訂,憑借實力造成侵佔的既成事實。但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使國土免遭更大蠶食。飽經滄桑,慘遭分離的台灣同胞,1945年才回到中國的懷抱,在20世紀末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聳立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低懸殊的地勢以及東亞大氣環流系統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復雜而多樣的氣候,世界上有的氣候類型,中國大部分都有。
從農業生產觀點來看,從氣候資源光、熱、水的狀態來看,中國氣候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光、熱資源豐富。中國大部分領土屬溫帶,亞熱帶區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熱帶,最北部伸入亞熱帶,全國各地的太陽幅射和熱量都可滿足各種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二是水分分布不均。中國東南部受夏季風的強烈影響,一般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內陸區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這是東南部為農耕區,西北部為畜牧區的自然基礎。三山地氣候居多。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廣大山區的氣候條件對農業來說有有利的方面,即有多種垂直氣候帶,氣候類型多樣,利於發展多尺度、多層次的立體農業,發展林、牧、果、葯等多種經營。
以上特點,有史以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受全球性氣候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中國的氣候狀況還是有一定的變化。如溫度和濕度的變化,這兩方面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發展、民族的遷移、人口增長和文化的傳播等都起了或大或小的作用。
中華文化的滋生地不僅領域廣大,而且地形、地貌繁復,多條大江大河縱橫,為世界其它古文化區所罕見。
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種我國最重要的常態地貌類型以外,我國還有類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緣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緣地貌,僅青藏高原和大興安嶺北段,類型就有45種以上,比前蘇聯和美國多一倍,成為世界上冰緣地貌類型最多的國家。如此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為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多元化和中華文化的多樣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地處地球的北溫帶,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氣候宜人,眾多的江河湖泊,使廣闊的土地可墾可耕,供人們衣食。因此,與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華文化產生和延續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同埃及文化囿於尼羅河流域,巴比倫文化囿於兩河流域相異,中華文化滋生地不是依託一個江河流域,而是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大的區段。
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即中原地區。在新石器時代,這片七、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和沖擊平原,在古代曾是林茂草肥、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可供人類居住和農作。據土壤專家研究,黃土是一種有很強自肥能力的土壤,又具有較好的保水性能,適於種植粟和穀子這類耐旱作物。中原的東部是華北大平原,這片由黃河泛濫沖擊而成的平原,土質疏鬆肥沃,含有豐富的腐植質和各種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氮、磷、鉀諸元素,是一片適宜種麥、黍、谷、粟、稻五穀的沃土。由於土壤細膩疏鬆,在生產工具簡單、鐵器還未運用的情況下,易於清除天然植被和開墾耕種。因此,黃河中下游一帶便成為華夏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適宜的地區,華夏先民在這塊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生活覓食、狩獵、放牧,進而發展農業,最早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原地區最早成為中國古文化的中心。
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據考古學家論證,長江流域是中華新舊石器文化遺址發掘數量僅次於黃河流域的地區,長江為孕育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流經10個省、市、自治區,全長6300多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亞洲第一位,並且流量大,流域面積廣,資源豐富。當黃河流域因戰亂頻繁、大批文人學士和勞動力為了避難舉家南遷,以及墾伐過度、氣候轉向乾冷等原故導致農業漸趨衰落之際,長江流域後來居上,以巨大的經濟潛力成為人們糧食、衣被、財賦的主要供應區。可以說長江與黃河共同哺育了中華古老文明。至於嶺南的珠江流域、閩南濱海地帶、雲貴高原、台灣、海南島,更增添了這一迴旋區間的豐富性和廣闊性,中華文化延綿不輟,沒有出現埃及、巴比倫等古文化那樣的中絕現象,與這種優越地理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各地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因此,人們採取了不同的生產方式。中國歷史上早就出現了農業、牧業、狩獵、養殖、捕撈、採集、冶礦、手工業、林業等各種產業,成為了各地不同的物質基礎。與不同的生產方式相適應,各地的經濟、政治、制度也不盡相同,各地的發展也不平衡。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一般來說農耕民族依戀土地,重農輕商,居安思穩,保守平和。游牧民族遷徙不定,重牧輕農,勇猛好鬥。生活在近海濱的人民視海洋為財富的來源,致力於漁業和鹽業的開發生產,易於接受外來文明。西域的一些綠洲小國本身土地資源有限,但因位於東西交通的必經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業發達著稱於世。地域的差別,使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特點非常明顯。山海兼備的齊魯文化相異於「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晉文化不同於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長江流域而分處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於在濕潤東部發展起來的農耕文化與在乾燥的西部發展起來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徑庭。這些文化類型的形成當然更直接受人文因素的作用,不過,地理環境的多樣性、復雜性畢竟是中華文化多樣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著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劃分為大陸民族與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比較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也比較方便。又由於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故容易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陸國家,雖然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沿海島嶼,而其與海洋為伍的人民,究竟佔全部人口的少數,其人民本性仍然是大陸性格的。
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大部分領土處於北溫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發展農業提供了最適宜的條件,在黃河中下游很早就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文明。與西方的大海文明即藍色文明相比,黃河文明是一種大陸文明。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政治思想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的。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從新石器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統治者都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氣候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並由此帶來了中國文化的一系列有別於游牧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退路可供迴旋。其它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貫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高達四千至五千米。在生產技術不發達的古代,這些都可以說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
Ⅳ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是《尚書·禹貢》,這是一篇區域地理著作,全書以自然地理實體為標志,將全內國劃分為9個區,並對每區的疆容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禹貢》是中國古代名著,屬於《尚書》(一作《書經》,簡稱《書》)中的一篇,其地理記載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產等情況。對其作者說法不一,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認為《禹貢》為周初人所作;
史念海在《論〈禹貢〉的著作時代》一文中,則據《禹貢》中有「南河」、「西河」之稱,認定作者為魏國人;顧頡剛認為出自戰國時秦國人之手;此外還有日本學者內藤虎次郎的戰國末至漢初說。
《禹貢》根據土壤的顏色和性狀,將九州的土壤分為白壤、黑墳、赤埴墳、塗泥、青黎、黃壤、白墳、墳壚等類別,這是有一定分類價值的。
《禹貢》中專論山嶽和河流的"導山"與"導水"兩部分內容,是純粹地理的內容,它們開創了中國關於區域地形的分部門研究的範例。"導"字被認為是"治理"的意思,以與禹治水的史跡相聯系。
Ⅵ 誰有《中國歷史自然地理》這本書
干森么?你要書?我這有PDF的,你找到了嗎?
Ⅶ 近五年中國歷史地理自然災害
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對歷史產生的影響主要是,引起農產品產量的變化,進而影響稅收和人口;加劇勞動生產率的下降,造成飢荒、戰亂。
1972年,竺可楨寫了一篇論文《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聯系挪威冰川學家畫出的一萬年雪線圖和丹麥學者對格陵蘭島冰芯研究得出的1700年以來格陵蘭島氣溫圖,根據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物候資料,指出中國五千年歷史氣候可以分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這篇論文影響很大,後來中國的歷史學者研究中國歷史氣候多受這篇論文啟發。 2004年12月《科學通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氣候變化與中國的戰爭、社會動亂和朝代變遷》的文章,文章中引述國外科學家根據樹木年輪、湖泊鑽孔、冰芯、珊瑚和歷史文獻得出的近1150年北半球氣溫變動曲線,將公元850-1911年劃分成16個氣候期,8個寒冷期和8個溫暖期,聯系中國戰爭記錄,得出寒冷期戰爭頻率較高的結論。從公元850年起,8個冷期有7個導致朝代的建立和滅亡以及國家大動亂。古代社會經濟依賴農業和畜牧業,氣候變化也會引起農產品產量的變化,進而影響王朝稅收和人口。如果聯系馬爾薩斯循環規律,除了人口增長外,氣候變冷也會加劇勞動生產率的下降,造成飢荒、戰亂。
氣候變化模型非常復雜,在大的時間尺度上,影響氣候的因素非常之多。目前科學家已經提出的影響因素就有:地球軌道的變化(米蘭科維奇循環)、大氣層成分組成(二氧化碳、氧氣、甲烷濃度)、板塊運動(海洋、陸地在地球上的位置)、太陽的活動周期(黑子周期)、地月相互作用、隕石撞擊、大火山噴發。地球在億年時間尺度上的氣候變化,有人認為還與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有關。關於氣候變化對人類歷史影響的研究,歐美科學家研究的比較多,比如歐美科學家通過研究『溫鹽環流』,提出了北大西洋1600年氣候周期。很多關於中國的歷史氣候研究也是國外科學家先研究出來,國內學者引進的。
下面將中國歷史時期分10個階段,說說氣候變遷對中國歷史產生的影響,上面論文中說到的會簡略些。
1、大約距今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發生了一次全新世氣候變冷事件,古氣候學稱之為『4.2千年事件』。此次變冷事件是全球性的,持續了整個公元前22世紀,導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埃及『古王國時期』的終結,陷入百餘年的動盪和飢餓。在中國導致山東地區龍山文化南移,龍山文化原地被較為粗糙的岳石文化取代。『4.2千年事件』結束之後,大約在公元前2100年-2050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引發了黃河中下游的大洪水。根據目前考古資料,二里頭文化一期最早開始年代是公元前2080年左右,這個時間差不多是傳說中的夏朝開始成型的時候,夏朝的形成原因可能就是,治理這次變暖後大洪水引發的對人力物力的組織管理。同時期大約在公元前2055年,古埃及也重新開始統一。
2、大約公元前1600年夏商換代,同時期古埃及底比斯王朝從前1650年到1555年也面臨亞洲移民政權希克索斯王朝的威脅。《竹書紀年》記載,在約公元前1618年夏商更迭之時出現「黃色的青蛙、昏暗的調養、三個太陽、七月結霜和五穀凋零」的現象。根據現代考古和「風暴石碑」的記載,埃及也發生了地震、蛙災、瘟疫、冰雹、有毒氣體、蝗蟲、河流枯竭等災難。《國語·周語》載:「伊洛竭而夏亡。」說明這個時期中國也發生了河流枯竭的事。有歷史學家把這些事和同時期希臘發生的『米諾斯火山爆發事件』聯系在一起。據地質學家測定,米諾斯火山(又叫錫拉火山或聖托里尼火山)爆發事件大約發生在前1628-1645年間,這次火山爆發是有人類歷史1萬年來最大的火山爆發。大火山爆發影響了氣候,導致了「火山冬天」,氣溫降低,作物減產死亡,引發飢荒、動亂。夏商時期雖然換代時期發生了一些氣候異常,但是整個夏商時期,氣候其實是非常溫暖的,已經有諸多文字記錄和考古發現證明了這個判斷。代表仰韶文化的半坡遺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亞熱帶動物的骨骼。在河南安陽的殷墟中,出土了獐、竹鼠、貘、水牛、象等亞熱帶和熱帶的動物骨骼。河南的古稱「豫州」,「豫」字就是一個人牽著大象的標志。[1]半坡遺址(距今6800-5300)和殷墟遺址(距今3400-3055)之間的時間間隔是很長的,在此不得不解釋下『4.2千年事件』。按照冰期理論,『4.2千年事件』是全新世(距今11700年至今)間冰期的一個冰段,只是前22世紀氣候有一個變冷和回升的過程。類似事件還有『5.9千年事件』和『8.2千年事件』。
3、公元前1059年武王伐紂,公元前1044年周朝建立。西周初年,氣候還處在溫暖期。《詩經》中作於西周初年的詩多次出現「兕觥」這種用犀牛角做的飲酒容器,《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豳風·七月》:「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周公相武王誅紂,伐奄三年討其君,驅飛廉於海隅而戮之。滅國者五十。驅虎、豹、犀、象而遠之,天下大悅」。也可看出,西周初年中原還有犀、象這種熱帶動物。大約從周昭王和穆王時期開始,氣候開始變冷。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漢水有兩次結冰,分別發生在公元前903和前897年,《竹書紀年》又提到結冰之後就發生了大旱。這次寒冷期持續了大約1-2個世紀,可能長時間的寒冷影響了經濟,削弱了周室,周孝王後動亂不斷,前841年周厲王時發生「國人暴動」,前810年前後短暫宣王中興,前771年周幽王時犬戎陷鎬京。
4、公元前770年,春秋時代開始後,氣候又進入溫暖期。這次溫暖期持續時間很長,大約800年,一直到公元第一個世紀。這次溫暖期是中國上古的輝煌時代,春秋爭霸、戰國七雄、先秦諸子、秦王掃六合、楚漢之爭、秦皇漢武,這個時期中國歷史璀璨絢麗,無數風流人物登上歷史舞台,留下傳世的文字、不朽的功業、動人的傳說。這個時代可以看做是我們民族的少年時代,意氣風發、力爭上游。這個時期華夏走出混沌,出現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秦朝,也在漢代形成了漢民族國家的觀念。
5、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是一個長達600年的寒冷期,這個寒冷期大約開始於公元初年,終結於隋朝初期。這個寒冷期包括三國、魏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是一個大亂世。
王莽執政和兩漢迭代時期處於溫暖期向寒冷期過渡的較寒冷期(前30年-30年),值得一提的是,東漢處在這個大寒冷期的一個較溫暖期,這個溫暖期大約是公元30-180年。180年以後氣候開始變冷,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拉開了大亂世的序幕。200年官渡之戰,208年赤壁之戰,220年三國開端。勒內·格魯塞所著《草原帝國》中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在亞洲的歷史進程中,存在過兩種支配力,一種是亞洲外緣的古定居文明(中國、印度、伊朗)的支配力,它以同化的方式一點一點地、不顧一切地征服了一個又一個的「蠻夷之地」,從長遠的觀點看,同化的作用比武力更強大。第二種支配力是從這個大陸的心臟波濤般洶涌而來的、游牧民的猛烈的力量,這種力量的產生是因為他們處於飢餓之中,還因為貪食的狼總要以某些方式,隨時搞到較好的、人們豢養的家畜』。歐亞大陸的心臟指的是西伯利亞森林南緣的歐亞草原帶,這個草原帶上的游牧民族因飢餓而南下的時候,往往會改變定居文明的歷史進程。游牧民族飢餓的原因是氣候來到了一個寒冷期,原來適宜的溫度帶南移。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是公元四世紀歐洲開始的蠻族入侵,同時代中國發生五胡亂華。在歐洲,蠻族入侵引發的民族大遷徙大約於7世紀初停止,在中國,匈奴、鮮卑、羯、羌、氐北方游牧民族登上歷史舞台,左右了中國三百年的歷史進程,直到公元590年隋統一中國。歐洲和亞洲歷史的這種同步,單一原因的解釋是比較乏力的,但是氣候因素是個關鍵。東亞和歐洲的氣候變冷並不同步,不過趨勢是相同的,歐洲有一定滯後性。大約在4世紀初,中國氣候來到了一個極寒期,這時西晉統一中國不久。游牧民族的內遷從東漢氣候變冷後就開始了,只是釀成永嘉之亂(311年)恰巧在這個西晉極寒期。在歐洲,公元350年,匈人突然出現在東歐草原滅掉阿蘭國,此後一個世紀匈人在歐洲達到極盛,公元453年匈人首領阿提拉驟逝,匈人隨之分崩離析,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中國氣候在公元500年左右又變得極其寒冷,公元493年北魏遷都洛陽,但並無證據表明北魏遷都與這次氣候變冷有關。六世紀末的氣候變暖,伴隨著華夏的重新統一。這次統一,氣候是一個因素,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氣候變暖使北方的人口、經濟相比南方更有優勢。值得注意的是,隋的統一方式和秦國的統一有些相似,同樣是先取得了蜀地,經過四五十年統一中國,甚至兩次統一戰爭都用了十年左右。『前277年,秦國置蜀郡,前230年,秦滅韓,開始攻滅六國,前221年,秦滅齊,統一中國;554年,西魏取得梁州、益州,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北方,589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西魏取得梁州、益州是在540年以後氣候開始變暖的時期,這種兩次相似的統一方式值得玩味。三國歸隋的這次統一背後值得注意的東西還很多,比如北魏對基層的重組、關中本位政策。尤其是隋唐統一時期,關隴地區重要性的提升和維持,可能和隋唐溫暖期關隴地區的氣候有很大關系。
6、公元600年至公元1050年是一個大溫暖期,這個溫暖期是中國歷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隋唐時期八水繞長安,柑橘在長安可以結果。這個中古時代溫暖期持續了約500年,比上古時代800年的溫暖期短,但同樣是一個輝煌的歷史時期。隋唐是封建王朝的頂峰,這個時代的文化璀璨奪目,這個時代英雄輩出。和上個溫暖期一樣,朝廷都經略西域,長安洛陽都很繁華,政制都有創新、文化都很繁榮。這個大溫暖期中公元850-965年是一個較寒冷期。這個一百年的較寒冷期發生了唐末民變、唐亡、五代戰亂。859年浙江裘甫起義,868年龐勛起義,875年王仙芝、黃巢起義、881年黃巢入長安,884年黃巢兵敗自刎,唐末民變歷時25年。907年唐朝亡,五代十國小亂世開端,979年北宋滅北漢,統一中國。公元966-1109年又是一個較溫暖期,是為北宋(960-1127)年間。
7、公元1050年至1200年是一個寒冷期。北宋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十二月二十,泉州大雪。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太湖全部結冰。公元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福州荔枝全部被凍死。這個期間值得注意的是,金滅遼、宋發生在氣候驟寒的一個時期(1110-1152年)[4]。在公元1050-1100年,埃及、墨西哥、英國、巴勒斯坦、法國在半個世紀先後發生了大飢荒。
8、公元1200年至1350年是一個溫暖期。1209年開始,蒙古各部統一後開始對外擴張。1234年蒙古聯宋滅金,1227年蒙古滅西夏,1278年,元滅南宋。1368年明滅元。從1127年靖康之變到1368年明滅元,中國北方被游牧民族統治了兩百餘年,比永嘉之亂後的大亂世稍微短一點。
9、1350年至1900年是一個寒冷期,廣義的小冰期,也叫明清小冰期。
根據竺可楨的劃分,這次小冰期裡面比較溫暖的時期有公元1550-1600年和公元1770-1830年,比較寒冷的時期有公元1470-1520年、公元1620-1720年和公元1840-1890年。其中有一個最寒冷時期是公元1650-1700年,期間漢水五次結冰,太湖與淮河四次結冰,洞庭湖三次結冰,鄱陽湖於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也結了冰。據說當時京杭大運河一年的封冰期長達109天。長時間的寒冷會影響農耕社會的經濟,導致稅收減少,進而削弱王朝的權力。1350年前後氣候變冷後就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1351-1367),1351年紅巾軍起義爆發,1352年朱元璋參加紅巾軍,1368年明軍陷大都。1627年陝西澄城飢民暴動,明末民變開始,1644年李自成陷北京城,這17年處於1620-1720的較寒冷期。明亡和小冰期導致的飢荒有關,但飢荒肯定不是單一因素。公元1650年-1710年,日本、孟加拉、法國、愛爾蘭、芬蘭、波蘭、愛沙尼亞先後發生大飢荒,有些地區飢荒還不止發生了一次。
Ⅷ 名詞解釋:歷史自然地理
歷史自然地理學是歷史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遷。
在時間尺度上,將研究地質時期地理環境的古地理學與研究現代自然地理環境的自然地理學相聯系,從而提供地理環境變遷的連續時間譜。由於學科的相互滲透與方法的借鑒,近年來它與古地理學在研究時段上有一定重疊。
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的時段一般認為從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能在較大范圍和較大程度上影響自然界之時起,即農業出現以後。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遷雖有自然原因,但人類活動是改變地理環境面貌的更活躍、更積極的因素,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干預自然界的能力越來越強,但人類活動引起地理環境的變遷受自然地理過程基本規律的制約。
本學科分為:①綜合歷史自然地理學。從整體或系統研究環境變遷。通過復原一系列時間斷面的地理環境,建立環境變遷序列。此外,各個時期地域分異的變化、自然地理界線的變遷、各要素相互關系的歷史變化、不同地域自然地理環境變遷的對比研究等,亦為研究的重要內容;②部門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諸自然地理要素(氣候、地貌、植被、動物、水文、土壤)在歷史時期的變遷;③區域歷史自然地理學。以一定區域為研究范圍。綜合歷史自然地理學是建立在部門歷史自然地理學和區域歷史自然地理學的基礎上。
歷史自然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歷史文獻與野外考察相結合,以及考古學方法、沉積物分析、孢粉分析、14C年代測定等。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歷史文獻,廣泛分布的古代人類活動遺跡以及類型多樣的自然地理單元,為這門學科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國外在這一領域沒有形成專門的學科,雖有一些研究,大多作為歷史人文地理的一部分。我國在這一領域研究淵源久遠,但作為一門學科在20世紀50年代末才被提出。在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著眼於某些部門自然地理要素變遷的研究。1982年出版的《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一書,是歷史部門自然地理研究的一部總結性著作。黃土高原歷史自然地理及京津地區壞境變遷的研究,可作為歷史區域自然地理研究的代表;現正開展對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環境變遷與下遊河道變遷的研究。某些研究者還提出建立中國的歷史時期環境變遷序列。
參考自網路:http://ke..com/view/11757586.htm?fr=aladdin
Ⅸ 被李約瑟稱之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被李約復瑟稱之為中國歷史制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書·禹貢》。
《尚書·禹貢》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這是撰著這篇《禹貢》的人士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這是一個宏偉周密的方案,不與尋常相等,故託名大禹,企望能夠得到實際的施行。
這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劃。此外兼載山脈、河流、土壤、田地、物產、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無不詳加論列。
(9)中國歷史然地理擴展閱讀:
《禹貢》是在生產力水平不高、巫風盛行的歷史條件下撰寫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傳播的許多神秘觀念,比較朴實地記錄了全國范圍內各種地理現象,是中國早期區域地理研究的典範,成為《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以及唐、宋以來許多地理著作癢引的對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
歷代注釋、考證《禹貢》的著作甚多,以清代胡渭的《禹貢錐指》和近人顧頡剛的《〈禹貢〉注釋》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