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上十大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有哪些呢
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小編不由想起清代時的嘉定三屠,揚洲十日,古代戰爭動不動就屠城,可謂殘忍之極,不過現代戰爭的殘酷性尤有過之,今天小編要分享的是關於世界上十大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盤點的文章,一起來看看吧。
人類歷史本身就是一部戰爭歷史,從幾十萬年前剛剛走出森林時就已經註定。與天斗,與地斗,與自然界斗,最後全部鬥了一圈就學會自己斗自己了。只要有戰爭就伴隨著死亡,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歷史上十大死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3.斯大林格勒戰役
巴巴羅薩行動後期,德國的閃電戰開始遭遇蘇聯的頑強抵抗,德國在莫斯科受阻後,決定集中兵力進攻斯大林格勒,以切斷蘇聯的補給線。
這一場戰役是人類史上最為殘酷的戰役, 「敵我距離不再是用米來丈量,而是用屍體。就算德軍已經佔領了十月革命工廠的一半廠房,但另一半廠房裡,蘇軍的生產照舊進行。坦克一下流水線馬上就開火。 」
斯大林格勒被稱為血肉城牆,蘇聯付出一百萬人以上的傷亡,而蘇聯宣稱消滅了軸心國一百五十萬人。西方統計傷亡大概在八十萬左右。
有的人認為蘇聯獲得日本將南下的消息後,抽調了大批遠東軍的精銳參戰。之才挽救了局面,而這個消息又據說是中國情報機構截獲的……
Ⅱ 歷史上投入人數最多的一場戰役
斯大林格勒戰役:參戰主要軍隊為蘇聯和納粹德國。這場戰役以參戰雙方傷亡慘回重及對平民犧答牲的漠視而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著名戰役。一般認為,該次戰役包括下述幾部分:德軍對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現稱「伏爾加格勒」)的大規模轟炸行動;德軍攻入市區;市區的巷戰;蘇聯紅軍合圍;最終全殲德軍及軸心國盟軍。戰爭中總傷亡人數估計超過200萬人
Ⅲ 歷史上參與人數最多的戰役,也是最慘烈的戰役,那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麼
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應該是當年在世界第二次大戰當中,蘇聯和德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了。斯大林格勒戰役可以說是一場十分殘酷的戰爭,這場戰爭雙方總共的傷亡人數高達200多萬人。
當年在斯大林格勒,每棟房子便是一個戰場,德蘇兩方為了爭奪高的樓房的高地,可以說是我剛剛進入這個房間的廚房,而敵人便是去了客廳。而且德國人和蘇聯人也是在一個房子中來來回回的打了好多次,可以說他們往往就是因為一棟樓就能死個幾百人、幾千人。
據一個老兵回憶,當年他剛上戰場的時候,他身邊有著7000多個戰友,但兩個月之後他當年認識的這7000個人中還剩下了不到60個人。斯大林格勒戰役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地獄,斯大林格勒就像一個絞肉機,不斷的將雙方的士兵攪成肉渣。
更何況斯大林格勒還在地處北邊的寒冷地帶,雖然它對於德軍來說更加殘酷,但對蘇軍來說也並不是很好的,畢竟天氣實在是太冷了。但是斯大林格勒戰爭最後是蘇聯取得了勝利,這也是蘇聯乃至全世界在二戰中的轉折點,也是同盟國最終可以戰勝協約國的關鍵所在。
Ⅳ 世界歷史上出兵最多的一次戰役
世界制投入兵力最多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大的戰役是斯大林格勒會戰.
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聯紅軍的巨大勝利而宣告結束。這次會戰歷時200天。戰場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從遼闊的頓河草原一直延伸到陡峭的伏爾加河岸。在這次戰役的高峰期,雙方投入兵力達700萬人,同時參加戰斗行動的達200萬人以上,2000輛坦克,25萬門大炮和2300多架飛機。
法西斯集團損失官兵近150萬人,約占其蘇德戰場總兵力的1/4.
Ⅳ 世界史上投入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是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生死大搏鬥中,先後有六十多個國家專和地區參戰屬,波及二十億人口(占當時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戰火燃及歐、亞、非、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戰區域面積為兩千兩百萬平方公里,交戰雙方動員兵力達一點一億人,因戰爭死亡的軍人和平民超過五千五百萬,直接軍費開支總計約一點三萬億美元,占交戰國國民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達四萬億美元。
Ⅵ 世界上三大最大的戰役,是哪三大
第一:一戰中的英法聯軍對德軍的索姆河戰役,歷時半年,雙方共投入兵力150餘萬人,傷亡人數達到了驚人的130餘萬,戰役以英法聯軍失敗告終,是一戰中規模最大,傷亡最多的一場戰役;
第二:一戰中的德軍對英法聯軍的凡爾登戰役,歷時10個月,雙方共投入兵力近100萬,傷亡70餘萬,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戰役以德軍失敗告終;
第三:二戰中德軍對蘇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歷時半年,由於參戰兵力過多,無法確切統計,僅士兵傷亡人數就達到了200萬,還有四萬多市民,是二戰中傷亡最大的一場戰役,最終以蘇軍完勝告終。
(6)世界歷史上人數最多的戰役擴展閱讀:
1.索姆河戰役在1916年7月1日爆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
參戰雙方傷亡約134萬人,其中英軍45萬餘人,法軍34萬餘人,德軍約53.8萬人。
英、法軍未達到突破德軍防線的目的,但鉗制了德軍對凡爾登的進攻,進一步削弱了德軍實力。
2.凡爾登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
戰事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
傷亡人數僅次於索姆河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1916年初,德意志帝國統帥部決定把戰略重點西移,德軍總參謀長埃里希·馮·法金漢將打擊目標定在法國境內著名要塞凡爾登。
凡爾登是英法軍隊戰線的突出部,它像一顆伸出的利牙,對深入法國北部的德軍側翼形成嚴重威脅,德、法在這里曾有過多次交手,但德軍皆未能奪取要塞。
如果此次德軍能一舉奪取凡爾登,必將沉重打擊法軍士氣。
同時,佔領了凡爾登,也就打通了德軍邁向巴黎的通道,佔領了巴黎,法國就不攻自滅了,剩下的英、俄兩軍就不足為懼了。
3.斯大林格勒戰役又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俄語: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德語:Schlacht von Stalingrad;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對爭奪蘇聯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的而進行的戰役。
在會戰期間,蘇聯鐵路職工向斯大林格勒地域運送了三十萬車皮的軍事裝備。
整個會戰期間,共消耗彈葯九千五百六十八車皮,消耗炮彈八千三百五十三車皮,超過攻克柏林戰役消耗炮彈量的百分之十三。
斯大林格勒的各個工廠企業都成立了殲敵營,並有八萬多人補充到紅軍部隊中去。
留在工廠的多繼續堅持生產。
如基洛夫區的各個工廠最多隻留下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工人,但卻為前線生產了五千噸食品,一百噸芥子油,六十七噸肥皂,一萬二千瓶混合燃料,五千具軍用爐灶,一千三百個地雷,斯大林格勒各工廠,僅在1942年7月8日,就供給前線坦克、大炮和迫擊炮四千八百多件。
Ⅶ 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役是
大唐VS阿拉伯帝國:
唐朝方面,主將是高仙芝,副將為李嗣業,別將為段秀實,兵力為安西都護府二萬漢軍,盟軍拔汗那以及葛邏祿部一萬人。高仙芝時代「凡鎮兵四十九萬,安西節度兵二萬四千」怛羅斯之戰居然出動安西都護府八成以上的兵馬,說明這次高仙芝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對即將和阿拉伯的大戰有心裡准備的。唐軍雖說是馬步混合部隊,但是唐軍的步兵均有馬匹,平時以馬代步,作戰的時候才下馬作戰,戰鬥力極為強大。阿拉伯方面的主將是阿拉伯的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手下大將為齊雅德。伊本。薩里兵力為呼羅珊本部宗教戰士四萬人,加上已經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的幾乎所有屬國的兵力十餘萬,總兵力當在十五萬至二十萬之間。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聯軍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的。在素質方面,呼羅珊是是阿拉伯歷代經營的軍事重鎮,又是阿拔斯王朝起的地方,呼羅珊騎兵的素質在阿拉伯帝國中當屬翹楚,都是精銳。
地理方面,觀察地圖以及結合史書我們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深入七百餘里」,其實已經在阿拉伯的地盤上作戰,阿拉伯在補給,情報等方面佔了絕對的優勢。
兵器方面,唐軍步兵均用陌刀,威力極大,列陣而出則「如牆而進」,肉搏時候威力不減,史載李嗣業用陌刀肉搏「當嗣業刀者,人馬俱碎」。騎兵方面則是輕重騎兵結合,一般使用馬槊,在近身肉搏時候則是用橫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唐樣大刀」。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唐軍的鎧甲拋棄了魏晉的具裝鎧,演變為以明光鎧為代表的唐十三鎧,重量更加輕,但是防禦力卻大大的提升。唐朝軍隊在武器上最大的優勢是擁有成熟的弩,唐軍一般使用四種弩,伏遠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張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 米),單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在不同范圍均可以形成威脅。阿拉伯軍隊在這方面顯然遜色不少。由於高仙芝在與阿拉伯大軍對戰之前曾經圍攻怛邏斯城,我們有理由推測高仙芝還使用了車弩,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床弩。史載車弩「十二石」強弩,以軸轉車(即絞車)張弦開弓,弩臂上有七條矢道,居中的矢道擱一枝巨箭,「長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鐵葉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諸箭一發齊起,「所中城壘無不摧毀, 樓櫓亦顛墜」(見李筌《太白陰經》卷四)。
阿拉伯步兵列陣之時用長矛配盾牌,是傳統的裝備。阿拉伯的大馬士革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步騎兩用的阿拉伯彎刀鋒銳無比,在唐代就享有盛名,唐杜甫就在《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裡面稱贊阿拉伯刀「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刀聊可比。」阿拉伯騎兵的裝備也是長矛加盾牌,並且裝備弓箭。關於阿拉伯人的盔甲由於資料不足,沒有詳細的資料。但是本人搜集的阿拉伯騎兵一般是不穿什麼盔甲的,有的甚至是赤膊作戰,想來不會強過唐軍的明光鎧。如果有高人能夠提供更為詳盡的阿拉伯軍隊的裝備資料的話,本人感激不盡。
馬匹方面阿拉伯人佔了絕對的優勢,阿拉伯馬是世界上最好的馬種,這是唐軍所不能相比的。
接下來則是戰斗的具體過程,由於這方面中國文獻具體資料比較少,所以大多參考國外的資料進行描述。高仙芝消滅石國之後,中國在中亞的勢力有所恢復,為了對抗高仙芝的進攻活動,阿拉伯聯合河中所有屬國准備進行反擊,高仙芝得到這個情報之後於天10年四月(公元751 年),從安西出發,准備先發制人。在翻過帕米爾高原(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邏斯,並且開始圍攻怛邏斯城。由於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的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在怛邏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 阿塔(Aulie-Ata今江布爾)附近展開了決戰。在高仙芝的指揮之下中國人是極其善戰的,靠著步兵的強弓硬弩,高仙芝曾經佔有很大的優勢,中國騎兵一度完全壓制了阿拉伯騎兵,但是由於阿拉伯聯軍數量極多,高仙芝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戰斗進行到第五天,形勢突變,中國軍隊戰斗到傍晚之後,葛邏祿(Qarluq)雇傭兵突然叛變,他們從背後包圍了中國步兵並且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系。而阿拉伯聯軍乘中國軍隊由於葛邏祿雇傭兵突然叛變而暫時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突擊中國軍隊的中心,於是高仙芝終於潰敗,兩萬人的安西精銳部隊,只剩下數千人逃出生天。在收攏殘兵之後驍勇的高仙芝並不甘心,依然想進行一次反擊,但是在副將李嗣業的勸說之下終於放棄。由於對中國軍隊在怛羅斯戰役中表現的驚人的戰鬥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並沒有乘勝追擊,只是鞏固了他們在中亞的霸權而已。再後來因為阿拉伯軍的主將阿布. 穆斯林功高震主而被謀殺,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也被處死,其餘部於是叛亂,呼羅珊陷入混亂,阿拉伯忙於平亂,對於遙遠的中國已經是有心無力了。而中國方面由於安史之亂,國力大損,也只能放棄在中亞與阿拉伯的爭奪。 怛羅斯中葛邏祿部族是極其關鍵的角色,他們的叛變成為了怛羅斯之戰的轉折點,關於葛邏祿部反叛的原因,我認為這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後果,葛邏祿人幫助阿拉伯人打敗唐朝軍隊,而阿拉伯則默許葛邏祿人在兩河流域附近的擴張。這一點從葛邏祿部原本的領地是塔爾巴哈台和烏隴古河畔,從巴爾喀什湖東端一直延伸到額爾齊斯河。而怛羅斯之戰獲勝之後其領土已經擴展到巴爾喀什湖以南和伊塞克湖以北的整個伊犁河流域。原西突厥汗庭幾處駐地都處於葛邏祿人的統治之下。這樣在阿拉伯人鼻子底下的大規模擴張阿拉伯人卻不聞不問,顯然是怛羅斯之戰交易的結果。
安西都護府在怛羅斯之戰後損失慘重,精銳損失殆盡,但是盛唐時期的恢復能力是驚人的,僅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十二年(753 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這說明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已經大體恢復,如若不是安史之亂,安西都護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較長短的。
怛羅斯之戰的後果是阿拉伯帝國完全控制了中亞,中亞開始了整體***化的過程。另外一個眾所周知的後果就是中國的造紙術由是西傳,撒馬爾罕成為了阿拉伯帝國的造紙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獲得了迅速的發展。關於唐朝最後退出中亞的爭奪,唐朝的退出不是因為怛羅斯之戰,而是因為安史之亂。
Ⅷ 世界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一場戰爭
二戰,先後有61個國家參加,被捲入戰爭的人數多達20億,是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
Ⅸ 人類歷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戰役
應該是諾曼底登陸吧。
1944年6月6日登陸作戰,至1944年8月25日解放巴黎,宣告勝利結束。
盟軍總共投入288萬人(7月25日),德國投入138萬人(7月23日)
雙方總計投入兵力426萬。
Ⅹ 世界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有哪些
1、最多的就是二戰,7000萬人死亡,其中蘇聯死2600萬,中國死1800萬,德國600-800萬,日本290萬,波蘭內560萬......
2、其次是一戰容
協約國總士兵陣亡:549萬
同盟國總士兵陣亡:338萬
平民死亡總數:6,49萬
合計 135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