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亞非文明選擇題

世界歷史亞非文明選擇題

發布時間:2021-02-27 20:29:10

『壹』 急!100道歷史選擇題

1.主張將來的理想社會實行「和諧制度」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是:
A.莫爾 B.傅立葉 C.聖西門 D.歐文
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A.工業革命使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其制度弊端也日益暴露
B.無產階級已作為一支獨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
C.馬克思、恩格斯批判繼承了歷史上優秀的思想成果
D.馬克思、恩格斯參加革命實踐,同工人保持密切聯系
3.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A.《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B.第一國際的成立
C.歐洲三大工人運動的出現 D.巴黎公社革命
4.下列哪項不是《共產黨宣言》的觀點:
A、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
B、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
C、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D、通過資產階級的改革建立社會主義社會
5.解決了俄國由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要文獻是:
A.《四月提綱》 B.《和平法令》 C.《土地法令》 D.《論俄國革命》
6.下列對俄國十月革命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A、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 B、打破了資產階級一統天下的局面
C、建立了歷史第一個的無產階級政權 D、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7.中國共產黨「二大」將黨的現階段奮斗目標修改為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軍閥,
這個「現階段」是指:
A.發動工人運動時期 B.國共兩黨合作時期
C.進行武裝斗爭時期 D.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8.「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當年紅軍「遠征」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戰爭失敗 B.日軍大規模侵華
C.西部急需開辟革命根據地 D.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
9. 遵義會議的最大貢獻是:
A.確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
B.堅持了游擊戰爭,順利掩護主力紅軍轉移
C.決定了紅軍繼續北上進軍陝甘寧
D.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央的正確領導
10.中共明確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最早在:
A.「九·一八」事變後 B.遵義會議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變後
11.在抗日戰爭中,國共兩黨的合作主要體現在:
A.統一領導了全國抗戰 B.抗日戰場的相互配合
C.兩黨軍隊間避免沖突 D.發動民眾一致抗日
1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不斷擴大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B.中共制定了正確的方針
C.國民政府對日態度發生了變化 D.盧溝橋事變的爆發
13.抗日民族統一戰建立後,國共兩黨仍然存在斗爭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A .兩黨奉行的抗戰路線不同 B. 兩黨對日本侵略態度不同
C. 兩黨的階級立場不同 D. 兩黨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
14.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
A、盟軍的參戰 B、國際友人的大力支援 C、持久戰戰略方針的制定 D、全民族抗戰
15.1946年6月,國共兩黨全面內戰爆發,其時世人議論紛紛。下列評述最符合事實本質的是:
A 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不可待 B 楚漢相爭,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C 五四以來,社會勢力演化之必然 D 玩偶皮影之戲,列強其後也
16.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B. 國民政府反動統治的腐朽
C. 戰略戰術正確 D. 擁有一支人民軍隊並開展武裝斗爭
17.中國人民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是:
①標志中國進入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
②標志中國一百多年來屈辱和分裂的歷史結束
③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
④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勝利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8.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主要任務是:
A.討論建立新中國的問題 B.制定《共同綱領》
C.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D.建立新型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19.新中國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②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③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④社會主義制度
A.①③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在新中國政權建設過程中,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權都注意吸收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參加。以第一屆中央人民政府為例,63名委員中,有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30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人。這最能說明:
A、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民主協商制度已經確立 B、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已經結束
C、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D、中國開始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
21.我國民主協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是:
A.多黨合作、長期共存 B.多黨執政、互相監督
C.中共為核心的多黨聯合執政 D.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
22.黨和政府對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的一項基本制度是:
A.民族區域自治 B.民族團結 C.民族平等 D.各民族共同繁榮
23.中國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樣悲劇的重演,主要在於:
A、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 B、防止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
C、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 D、徹底批判封建主義思想
24.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和通過了三百多個法律,地方人大制定
了四千多項地方性法規。這說明:
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立法機構 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制在不斷健全和完善 ④各級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有制定法律的權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25.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基礎的一個環節是:
A.基層民主選舉 B.人民代表大會 C.依法治國 D.政治協商
26.「一國兩制」的構想最初是為解決哪一問題提出來的?
A.香港 B.澳門 C.台灣 D.特別行政區
27.根據「一國兩制」構想的內涵,其最重要的原則是:
A.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B.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C.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D.堅持改革開放
28.「一國兩制」首先在解決香港問題上得到成功運用的主要原因是:
A.我國現代化建設有了極大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高
B.鄧小平「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正確
C.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的開明
D.國際和平的發展潮流
29.中國進入建設法治化社會的新時期,是以哪一事件作為標志:
A、黨的「十五大」的召開 B、全國「九大」的召開
C、1999年把「依法治國」寫進憲法 D、1999年通過《行政復議法》
30.農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內容包括: ①民主選舉 ②民主決策 ③民主自治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監督 ⑥民主立法 ⑦民主審判
A、①②⑥⑦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⑥
31.近代中國海關管理權落入外國人手中,始於
A.關稅協定權的確定 B.海關總稅務司的設置
C.中日《馬關條約》的設立 D.英德借款合同的簽定
32.19世紀60年代以後中國農副產品出口不斷增長,它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不包括
A.扭轉了中國外貿入超的局面 B.對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有刺激作用C.有利於農村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 D.有利於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
33.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成為世界上關稅最低的國家,這在當時最有利於
A.英國工業資產階級 B.法國金融資產階級
C.中國民族資產階級 D.中國廣大消費者
34.西方殖民者得以販賣華工的主要條件是
A.美國加利副尼亞發現金礦需要勞動力
B.美國修築橫貫北美大陸的鐵路需要勞動力
C.澳洲紐西蘭發現金礦需要勞動力
D.西方經濟的入侵加劇中國農民的破產
35.洪秀全宣稱自己是上帝的次子,並能依此創立拜上帝教,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擁護,其根本原因是
A.勞動人民的愚昧無知 B.農民階級具有局限性
C.人民對現實深感失望 D.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
36.《天朝田畝制度》
A.代表了中國社會發展方向
B.突出地反映了農民社會經濟改革和農業近代化的強烈要求
C.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D.突出地反映了農民階級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
37.下列關於外國侵略者對太平天國態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A.太平軍進軍南京路途中曾出兵干涉
B.一度偽裝「中立」
C.清政府「借師助剿」後才開始進攻太平軍
D.充當鎮壓太平天國的主力
38.關於太平天國的評價,正確的是
A.沒有把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結合起來
B.後期斗爭的目標是實現《資政新篇》的藍圖
C.土地綱領反映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D.領導集團的分裂是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
39.從對時代的發展來看,太平天國運動與以往的農民運動的最大不同在於
A.斗爭矛頭直接指向地主階級 B.主張建立「均貧富」的理想社會
C.進行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斗爭 D.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
40.太平天國運動面臨的歷次農民運動均未遇到的新情況是
A.封建勢力異常強大 B.中外反動勢力相勾結
C.宗教思想的嚴重弊端 D.領導集團發生分裂
41.《天朝田畝制度》中絕對平均分配方案無法實施的根本原因是
A.當時軍事斗爭緊張,客觀環境不利於實施
B.中外反動勢力日趨合流,力量對比懸殊
C.違背了農民小生產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
D.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使其失去了吸引力
42.近人《世載堂雜記》記載:「一日,殿上議事,北王問東王曰:『聞兄有不臣之心,自稱萬歲。』東王聞言,積威凌北王,北王即抽刀屠東王之腹。」此事造成了
A.太平軍內部自相殘殺 B.干王被黜去位
C.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 D.中外反動派聯合鎮壓
43.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面臨的最緊迫的軍事任務是
A.制訂革命綱領 B.進行北伐 C.進行西征 D.進行東征
44.1856年秋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鼎盛,其重要標志是
A.攻佔南京 B.東征和西征取得勝利
C.李秀成率軍攻至上海附近 D.取得三河鎮大捷
45.《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張都沒有實現,其根本原因是
A.無法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B.太平天國政權一直不穩定
C.太平天國內部發生權力爭奪 D.脫離中國當時的社會實際
46.太平軍未曾佔領的城市是
A.武漢 B.南京 C.天津 D.安慶
47.李大釗曾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採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
A.外國天主教的傳人 B.中國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還沒有產生
C.農民小生產者的局限性 D.農民階級精神上對宗教的需要
48.「太平天國運動是鴉片戰爭炮聲的回聲」,這句話反映了
A.鴉片戰爭直接導致了太平天國運動爆發
B.列強侵略激化了國內業已尖銳的階級矛盾
C.太平天國運動是鴉片戰爭前階級矛盾積累的結果
D.太平天國運動刺激了列強擴大侵略
49.太平天國運動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質,主要表現在
A.領導階級 B.指導思想 C.斗爭方式 D.革命任務
50.太平天國政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
A.所信仰的拜上帝教 B.與清政府的對峙政權
C.提出平分土地的改革方案 D.實行發展資本主義的新舉措
51.所謂「師夷長技」的「技」是指
A.科學技術 B.經濟政策 C.政治制度 D.練兵方法
52.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新思想產生的最重大影響是
A.標志閉關鎖國政策的結束 B.奠定了維新運動的基礎
C.推動中國人重新認識世界 D.傳播了依法治國的思
53.從適應當時世界歷史發展角度來看,以下著作最具有進步意義的是
A.《海國圖志》 B.《原道覺世訓》 C.《天朝田畝制度》 D.《資政新篇》
54.鴉片戰爭後,中國產生了一股新思潮,「新」是因為它的代表人物主張
A.關心時局 B.向西方學習 C.抵制外來侵略 D.自強求富
55.對「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含義表述不正確的是
A.對封建王朝的愚忠和維護 B.對資本主義文明的肯定與仿效
C.對侵略、挑戰的積極回應 D.樹起了嶄新的愛國主義旗幟
56.1904年,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大地上發動了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的交戰雙方是
A.中國、日本 B.中國、俄國
C.日本、俄國 D.中國同日本、俄國
57.《辛丑條約》簽訂後,帝國主義對中國經濟侵略的主要表現是
①憑借不平等條約,直接干涉中國內政 ②進一步控制清政府
③加緊掠奪航運、鐵路、礦山等特權 ④擴大投資設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8.20世紀初,中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不包括
A.抗捐抗稅斗爭 B.農民武裝起義
C.收回利權運動 D.進行「新政」改革
59.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第一次武裝反清起義是
A.廣州起義 B.萍瀏醴起義
C.黃花崗起義 D.鎮南關起義
60.下列各項內容中,屬於章炳麟、鄒容、陳天華思想的共同點是
A.宣傳維新變法理論 B.宣傳民主科學理論
C.宣傳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D.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
61.同盟會政治綱領中的「創立民國」是指
A.用暴力革命推翻帝國主義的走狗清政府
B.進行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C.核定全國地價,現有地價歸原主,革命後增加的地價歸國家
D.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張
62.三民主義的核心是
A.民族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生主義 D.民主主義
63.對保路運動的歷史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為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B.為中國收回了大量的鐵路建築權
C.為武昌起義的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
D.為革命派武裝推翻清政府的斗爭開辟了道路
64.《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內容中,對袁世凱的獨裁起了限製作用的是
A.總統頒布命令須由內閣總理副署才能生效
B.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
C.國民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D.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65.表明清朝統治在中國完全結束的是
A.武昌起義的成功 B.袁世凱重新掌握清朝統治大權
C.宣統帝下詔退位 D.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66.袁世凱登上正式大總統寶座是在
A.孫中山辭職後 B.鎮壓二次革命後
C.修改總統選舉法後 D.改民國為帝國後
67.1915年5月,日本對中國提出「二十一條」,旨在
A.支持袁世凱稱帝 B.滅亡中國
C.同德國爭奪山東 D.爭奪東北
68.歷史上,曾明確規定廣大蒙古地區是中國領土的條約是
A.《中俄布連斯奇界約》 B.《中俄愛琿條約》
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中俄北京條約》
69.下列各項中,中國歷屆中央政府都不予承認的是
A.外蒙古獨立 B.麥克馬洪線
C.日本佔領山東 D.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
70.辛亥革命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這是指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礙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封建專制制度
②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獎勵發展實業的法令
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實業家投資近代工業的熱情高漲
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國主義放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1.既是新文化運動的陣地,又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的是
A.《每周評論》 B.《民報》
C.《新青年》 D.《游學譯編》

72.新文化運動時期,北京大學的校長是
A.蔡元培 B.李大釗
C.陳獨秀 D.胡適

73.提出「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是
A.《敬告青年》 B.《庶民的勝利》
C.《狂人日記》 D.《吶喊》

74.新文化運動的性質是
A.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
B.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封建思想的一次文化啟蒙運動
C.反封建的資產階級革命
D.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文化啟蒙運動
75.五四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軍閥對內獨裁,對外賣國 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C.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D.中國外交失敗
76.五四運動是
A.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的運動
B.無產階級領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C.進步知識分子發起的,學生、工人、市民參加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D.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青年學生的愛國運動
77.下列哪一斗爭的發生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台
A.五四運動 B.就漢鐵路工人罷工
C.五卅運動 D.省港大罷工
78.中國共產黨與其它政黨不同,她具有先進性,這種先進性在當時表現為 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
②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
③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
④以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79.國共兩黨能實現第一次合作市由於
①當時兩黨的革命對象和任務相同 ②共產國際的支持
③孫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張 ④中共三大的正確決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0.新三民主義之所以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因為
A.它和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完全一致
B.它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C.它和中國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的若干原則基本一致
D.它是在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制定的
81.北伐戰爭得以展開的歷史背景是 ①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②國民革命運動的興起
③廣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 ④直奉軍閥的勾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1924—1926年的中國國民黨是
A.民族資產階級的政黨
B.官僚資產階級的政黨
C.工人、農民和小資產階級的政治聯盟
D.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聯
83.1927年,國民革命的失敗是指
A.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C.工農革命運動走向低潮
D.中國共產黨內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84.中國共產黨從國民大革命的失敗中得到的最深刻教訓是
A.要進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
B.要聯合全世界全切被壓迫民族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C.要加強工人階級同農民階級的密切聯系
D.無產階級必須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和革命武裝
85.國民大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聯合力量過於強大
B.中國共產黨缺少自己的武裝力量
C.以陳獨秀為代表的中共犯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
D.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86.英國成為近代第一個侵略中國的殖民國家,主要是因為:
A.清政府政治日益腐敗
B.英國確立了治本主義制度
C.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工廠」
D.英國對華貿易一直入超
87.鴉片戰爭前,英國對華大量走私鴉片的直接目的是:
A.損害中國人店小二身心健康
B.打開中國市場
C.破壞清政府的禁煙法令
D.扭轉對華貿易逆差
88.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的根本原因在於:
A.清政府屈辱求和
B.軍事指揮的失誤
C.戰爭准備不充分
D.社會制度落後
89. 有人說,「對於蘇俄農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陰雲密布,1922年的春天則是陽光燦爛。」這里「陽光燦爛」最有可能是因為
A.農民無償獲得永久屬於自己的土地 B.農民納稅後能自由支配剩餘的糧食
C.蘇維埃政府免去了農民了賦稅 D.農民享有優先處理農產品的權利
90. 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辭職演講中說:「我們什麼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氣、其他自然資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錯。我們的生活卻比發達國家差的多,越來越落在他們的後面。……」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與美國軍備競賽的拖累
C.東歐劇變的影響 D.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
91. 1930年,美國通過法案提高進口關稅。這一行動引起連鎖反應,各國紛紛調高關稅。
這反映了經濟危機爆發後,西方國家
A.一致提高關稅,共度難關 B.設置關稅壁壘,轉嫁危機
C.整頓金融體系,擴大內需 D.實行國家干預,限制出口
92. 二戰後,美國財政部長福勒得意地宣稱:「各個行星圍繞太陽轉,各國的貨幣圍繞著美元轉。」這句話的實質含義是
A.美元與黃金價值相等 B.美元的地位高於其他國家貨幣
C.實行固定匯率制 D.美元取得世界資本主義貨幣體系的統治地位
93.《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里程碑》載:「如果說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從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麼,30年後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的標志性事件是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 B.APEC首腦非正式會議在上海召開
C.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D.中國積極推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94.1989年,亞太地區的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亞太經合組織;1992年,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1993年歐共體12國宣告歐盟誕生。這些表明:
A.世界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加強 B.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
C.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加強 D.世界發展形勢的總趨勢走向緩和
95.《中國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上,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拿著可口可樂,面帶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國的新面貌,里根將會看到什麼?」該照片在這里體現了
① 中國正在對外開放 ② 假冒偽劣迫使國人購買外國貨
③ 經濟全球化的跡象 ④ 美國對中國的開放持贊賞態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6. 1982年1月5日,FOLLOW ME 第一次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掀起了全民學外語的高潮。這一「高潮」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A.恢復高考制度 B.經濟特區的建立 C.對外開放的實行 D. 廣電事業的發展
97.戊戌變法時期,有人做詩曰:「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裁作短衣裳。腳跟形式先融化,說道蓮鉤六寸長。」此詩主要反映了什麼歷史現象
A.倡導婚姻自由 B.易服、廢止纏足 C.全盤西化 D.反清革命
98. 1877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加高了中國第一條電報線,這是中國人自辦有線電報的開端。這條電報線位於今天的
A.廣東 B.北京 C.台灣 D.江蘇
99.中國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
A.《定軍山》拍攝成功 B.《歌女紅牡丹》拍攝成功
C.《漁光曲》拍攝成功 D.《風雲兒女》拍攝成功
100. 1929年發生的經濟危機很快在資本主義世界引起連鎖反應,形成世界性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主要是因為
A.美國掌握了世界經濟霸權
B.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決定的
C.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具有世界性
D.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世界經濟聯系加強

DAADA CDDDC BACDC ABADA DACDA CCACB BAADC DBCDB CACBD CCBDA ACDBB CADAC BBCAC BBABB CACBA CAAAC BDBDC CDDBA BDCBB CBCAD

『貳』 關於歷史的選擇題

初一歷史第一冊選擇題專題練習年01月09日 星期三 08:14 P.M.1.下列的人類遠古遺址,位於長江流域的是
A.山頂洞人 B.元謀人 C.藍田人 D.北京人
2.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
3.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到決定作用的是
A.食物 B.四肢的進化 C.大腦的進化 D.勞動
4.黃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聚落 B.大汶口原始居民 C.河姆渡聚落 D.山頂洞人
5、婦女在母系氏族公社裡受到尊敬,是因為她們:
A 善於打獵和捕魚 B 性情溫和 C 是生活和生產的組織者 D 心地善良
6、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龍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國人善於想像 B華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華民族的銳意進取精神 D中華民族的團結友愛傳統
7.傳說中的哪位部落聯盟首領在位時,我國的原始社會走向了盡頭:A.堯B舜C禹D啟
8.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建於( )
A.公元21世紀 B.公元16世紀 C.公元前21世紀 D.公元前16世紀
9、下列各項制度,哪一項不符合西周情況( )A禪讓制B世襲制C分封制D等級制
10.戰國時期,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出現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戰爭不斷 B.分封制度的瓦解
C.鐵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廣 D.新興地主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11、戰國時期,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不義戰爭的人是( )
12、"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謀略稱霸的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
13、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什麼時期: A、形成 B、發展 C、鼎盛 D、瓦解
14、我國發明生鐵冶煉技術是在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秦朝時期 D、西漢時期
15、戰國時,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主張的是:
A、老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16、對戰國時期封建統治者最有用的學說是:
A 儒家學說 B 墨家學說 C 道家學說 D 法家學說
17.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18.相傳把全國劃分為「九州」的人是( ) A.啟 B.禹 C.堯 D.舜
19、西晉的建立者是: A 司馬昭 B 司馬遷 C 司馬炎 D 司馬懿
20.約公元前1300年,把都城遷到殷的商王是 A.商湯 B.盤庚 C.商紂 D.夏桀
21.西周的建立者是()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22.以下關於夏商西周國家,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所採取的措施包括()
①軍隊②刑法③興辦教育④禮儀教化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3.春秋五霸中,最先稱霸的是 A.秦穆公 B.晉文公 C.齊桓公 D.楚莊王
24.下列典故與晉楚爭霸有關的是( )A.老馬識途B退避三舍C卧薪嘗膽D尊王攘夷
25.下列典故與春秋末年吳越爭霸有關的是( )
A.尊王攘夷 B.退避三舍 C.卧薪嘗膽 D.紙上談兵
26、下列歷史事件或典故與成語「朝秦暮楚」有關的是( )
A.圍魏救趙 B.紙上談兵 C.卧薪嘗膽 D.「合縱」「連橫」
27.問鼎中原的諸侯國是( ) A.齊國 B.楚國 C.晉國 D.秦國
28.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指的是( )
29.李冰修築的都江堰在( )A.黃河流域B.岷江流域C.淮河流域D.遼河流域
30.主張「無為而治」的學派是( )
31、被後代稱作殷的朝代是 A夏 B商 C西周 D東周
32、商鞅變法的措施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是
A統一度量衡 B獎勵軍功 C獎勵生產 D推行縣制
33、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鐵制農具 B實行商鞅變法 C重視水利工程建設 D牛耕得到推廣 34、下列哪一項是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主要原因?
A私學的興盛 B諸侯國的兼並戰爭 C社會大變革 D士人的解放
35、文字的出現,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我們今天的文字來源於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陶器上的符號
36、都江堰的作用最准確的說法是 :A防洪排水 B防洪蓄水C防洪灌溉 D蓄水防旱
37、西周的眾多諸侯是通過( )產生的 :A.奴隸制B.世襲制C.分封制D.禪讓制
38、成為我國兩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統思想的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39、我國奴隸制文明時代開始於:A、黃帝時期B、禹時期C、啟時期D、湯時期
40、下列各項制度哪一項不符合西周情況:A、禪讓制B、世襲制C、分封制D、等級制
41、春秋時期同晉國爭霸中原的諸侯國是:A、齊 B、吳 C、楚 D、秦
42、我國奴隸文明時代開始於:A、黃帝時期 B、堯時期 C、禹時期 D、湯時期
43、下列幾項表述不正確的是:
A、 甲骨文已經相當成熟 B、金文比甲骨文更規范
C、竹帛書出現於春秋時 D、大篆出現於西周晚期
44、商朝時,國王盤庚將都城遷到: A、陽城 B、亳 C、殷 D、鎬京
45、公元前356年開始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的國君是:
A、秦穆公 B、秦孝公 C、秦始皇 D、齊桓公
46、軍事格言「知彼知之者,百戰不殆」是誰說的:A、墨子 B、孫武C、孫臏D、荀子
47、戰國時期秦國的張儀、魏國的公孫衍屬於: A儒家 B法家 C縱橫家 D道家
48. 下列諸侯國中,既是「春秋五霸」,又屬「戰國七雄」之一的是( )
A.齊國 B.晉國 C.吳國 D.越國
49、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的標志是:
A、鐵器的使用 B、牛耕的推廣 C、私田的增多 D、水利的興修
50、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A、堯舜禹時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51、秦長城的起止點是:
52、劉邦和項羽爭奪帝位的戰爭是:A 巨鹿之戰B 長平之戰C 楚漢之爭D 城濮之戰
53、下列帝王中,與秦始皇對待儒學的態度截然不同的是
A 漢高祖 B光武帝 C周文王 D漢武帝
54、 秦統一後,全國統一使用的規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隸書
55、秦始皇修築長城的目的是 ( )
A、為了北伐匈奴B、為了顯示皇威C、用來抵禦匈奴 D、為了統一全國
56、西漢的大一統出現於那個皇帝時期? A.漢高祖 B.漢文帝C.漢景帝 D.漢武帝
57、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開始於( )。
A 公元前138年 B 公元前127年 C 公元前119年 D 公元前60年
58、秦末農民戰爭中對推翻秦朝統治起決定性作用的戰役是:
A、長平之戰 B、巨鹿之戰 C、城濮之戰 D、馬陵之戰
59、秦統一六國的決定性戰役是:A、桂陵之戰B、馬陵之戰C、長平之戰D、巨鹿之戰
60、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A.夏朝 B.戰國 C.秦朝 D.西漢
61、推翻秦朝建立西漢的是: A、陳勝 B、吳廣 C、項羽 D、劉邦
62、下列措施屬於秦始皇首創的是( )
A.修築長城 B地方設縣C使用圓形方孔錢D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
63.秦始皇「焚書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樹立秦的形象B.加強思想控制C.限制人們的言論D.禁止儒學傳播
64.秦朝的暴政對社會造成的最根本的影響是( )
A.階級矛盾尖銳 B.政局動盪不安C.人民生活痛苦 D.生產力嚴重破壞
65、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口號舉行起義的是:
A、陳勝 B、吳廣 C、項羽 D、劉邦
67、向漢武帝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是:A、蕭何 B、韓信 D、董仲舒
68、漢武帝頒布「推恩令」是接受了( )的建議。A董仲鄶 B劉濞 C晁錯 D主父偃
69、公元前119年,帶兵打敗匈奴的是:A 竇固 B 竇憲 C 衛青、霍去病 D 蒙恬
70、漢武帝反擊匈奴的原因有:
① 經濟繁榮國力強盛;②鞏固西漢政權;③吞並匈奴;④確保北部邊郡的安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71、中原和西域交通的開拓者是( )。 A 衛青 B 霍去病 C 張騫 D 王昭君
72、「昭君出塞」的故事發生在:A 東漢元帝時B 東漢明帝時C 西漢文帝時D 西漢武帝時
73.西漢時,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皇帝是:A 漢文帝B 漢景帝C漢元帝D 漢武帝
74、我國最早的造紙術開始於: ( )A、秦朝 B、西漢初 C、東漢初 D、三國時
75、奠定我國中醫治療學基礎的醫著是: ( )
A、《傷寒雜病論》B、《神農本草經》C、《黃帝內經》 D、《本草綱目》
76、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 A 《漢書》B 《史記》C《論衡》D 《神滅論》
77、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的時間是( )A.西漢初年B.西漢末年C.東漢初年D.東漢末年
78、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宗教,它興起於:A 戰國 B 秦朝 C 西漢 D 東漢
79、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發明之一,書寫和繪畫用的紙出現在:
A 東漢後期 B 西漢後期 C 西漢早期 D 秦朝前期
80、製成全身麻醉劑——「麻沸散」的醫學家是:A 扁鵲B 張仲景C 華佗 D李時珍
81、東漢末年,曹操將漢獻帝迎接到許的主要目的是:
A 振興漢室 B 效忠朝廷 C 籠絡民心 D 挾天子以令諸侯
82.曹軍以少勝多,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的戰役是( )
A.巨鹿之戰 B.長平之戰 C.官渡之戰 D.赤壁之戰
83、公元208年,促成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戰役是:
A 長平之戰 B 巨鹿之戰 C 官渡之戰 D赤壁之戰
84、三國時,第一個稱皇帝的是: A 曹操 B 孫權 C 曹丕 D 劉備
85.奠定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礎的重要戰役( )
A.巨鹿之戰 B.官渡之戰 C.赤壁之戰 D.淝水之戰
86.魏國的建立者是( )A.曹操 B.曹丕 C.劉備 D.孫權
87.官渡之戰中,曹操取勝的主要原因是( )
A.兵精糧足 B.戰術得當 C.政治優勢 D.取得民心
88、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中失敗一方主觀上的共同原因是:
A 驕傲輕敵 B 軍心渙散 C 准備不充分 D 士兵不習水戰
89、三國時,吳國船隊曾到達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 澳門B 台灣C 日本D 印度
90、下列著作中,屬於酈道元的著作是是:( )
91、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發展的兩大原因是①北方人口大量南下②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③南方統治者非常重視農業生產④南方沒有戰亂(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下列的著名戰役按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巨鹿之戰 ②官渡之戰 ③赤壁之戰 ④淝水之戰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93.北魏是由下列哪個少數民族所建( )A.氏族B.鮮卑族C.契丹族D.匈奴族
94、我國現存第一部完整的農書《齊民要術》的作者是( )
95.我國古代第一次人口大遷徙的高潮出現在( )
A.東漢末年 B.三國末年 C.西晉初年 D.西晉末年
96.江南地區得到開發,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南方生產工具先進B南方自然條件較好C北方農民大量南遷D南朝統治者施仁政
97、關於淝水之戰的表述,不正確地有:
A 苻堅在大臣和軍民的支持下率軍攻晉 B 發生在公元383年
C東晉打敗前秦 D 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98、5世紀初統一黃河流域的少數民族政權是:A 前秦 B 北魏 C 西晉 D 北周
99、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 恢復北方的農業生產B 加速北方民族大融合C 鞏固北魏統治D 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100、推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背景是:
A 民族大融合趨勢的出現B大臣們的支持C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D各族人民的起義

『叄』 世界歷史第二冊期末復習試題

(14世紀~世紀90年代)
14~15世紀 歐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4世紀末 朝鮮王朝建立
14~17世紀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1487~1488年 迪亞士遠航到達非洲南部沿海
1492年 哥倫布遠航到達美洲
1497~1498年 達•伽馬遠航到達印度
1519~1522年 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16世紀早期 印度莫卧兒帝國建立
16世紀 西歐宗教改革
1566~1581年 尼德蘭革命
160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
17世紀初 荷蘭侵入印度尼西亞;法、英、荷開始在北美掠
奪殖民地;德川幕府開始統治日本
1640年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688年 英國「光榮革命」,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統治確立
17世紀 英法成為販賣奴隸的主要國家
1689年 俄國彼得一世開始改革
17世紀後半期 法國路易十四改革
17世紀後半期 牛頓力學體系確立
18世紀中期 普魯士腓特烈二世改革
18世紀中後期 奧地利特蕾西亞女皇和約瑟夫改革
18世紀60年代 英國工業革命開始
1775~1783年 北美獨立戰爭
1776年 北美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宣布獨立
1785年 瓦特的改良蒸汽機投入使用
1789年7月 法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
1792年9月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
1793年6月~1794年7月 法國雅各賓專政
1794年 法國熱月政變
1799年 拿破崙發動「霧月政變」
1804年 海地宣布獨立;拿破崙稱帝,法蘭西第一帝國開始
1810~1826年 拉丁美洲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1815年 維也納體系確立
1830年 法國七月革命
1831年和1834年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19世紀30年代 法拉第證明了電磁感應現象
1836~1848年 英國憲章運動
1844年 德意志西里西亞工人起義
1848年2月 《共產黨宣言》發表
1848~1849年 1848年歐洲革命
1857~1859年 印度民族大起義
19世紀中期 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學說
1861年 俄國農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國內戰
1864年 第一國際成立
1868年 日本明治維新開始
1870~1871年 普法戰爭
1870年 義大利統一最終完成
1871年 德意志統一最終完成
1871年3月~5月 巴黎公社
19世紀70年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
1881~1899年 蘇丹馬赫迪反英大起義
1882年 德、意、奧三國同盟形成
19世紀80年代 法國最終確立了對越南的統治
1889年 第二國際建立
19世紀末20世紀初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向帝國主義過渡;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
20世紀初 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
1903年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
1905~1908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
1907年 英、法、俄三國協約的最後形成
1910年 日本正式吞並朝鮮
1910~1917年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7年11月7日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俄歷10月25日)
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1918~1922年 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1919年3月1日 朝鮮「三一」運動
1919年3月 共產國際成立
1919年1月~6月 巴黎和會
1920~1922年 土耳其凱末爾革命
1921年11月~1922年2月 華盛頓會議
1922年10月 墨索里尼在義大利上台
1922年12月 蘇聯成立
1925年10月 洛迦諾會議
1929~1933年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九一八」事件
1933年1月 希特勒在德國上台,開始建立法西斯專政
1933年3月 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實行「新政」
1935年7月~8月 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
1935年10月~1936年5月 衣索比亞抗擊義大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1936年7月~1939年3月 西班牙反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戰爭
1937年7月7日 中國全面抗日戰爭的開始
1938年9月 慕尼黑會議
1939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40年6月 法國投降
1941年6月22日 蘇德戰爭爆發
1941年12月 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6月 中途島戰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戰役
1943年12月1日 中、美、英發表《開羅宣言》
1943年11月~12月 蘇、美、英舉行德黑蘭會議
1944年6月6日 美英軍隊在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
1945年2月 蘇、美、英舉行雅爾塔會議
1945年5月8日 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1945年7月~8月 蘇、美、英舉行波茨坦會議
1945年9月2日 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20世紀四五十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開始
1945年10月 聯合國建立
1947年8月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獨立
1948年 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東戰爭
美國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
1949年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1953年 美國侵略朝鮮的戰爭
20世紀50年代初~70年代初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
1954年7月 《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簽字
1955年4月 亞非國家召開的萬隆會議
1955年 華沙條約組織成立
1956年 波蘭波茲南事件,匈牙利事件
1956年10月 第二次中東戰爭
1959年 古巴革命取得勝利
1960年 非洲有17個國家獨立,這一年被稱為「非洲獨立年」
20世紀60年代初 不結盟運動形成
20世紀60年代初~1973年美國侵略越南的戰爭
20世紀60年代中期 「七十七國集團」產生
20世紀六七十年代 亞洲出現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
1967年 歐洲共同體成立
1968年 蘇聯出兵佔領捷克斯洛伐克
1971年 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1972年2月 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上海公報發表
1973年 美國在《關於結束越南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上簽字
第四次中東戰爭
1979年 中美建交
20世紀80年代末 東歐劇變
1989年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建立
1991年底 蘇聯解體
1993年 歐洲聯盟建立
1994年 北美自由貿易區正式形成
1997年 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
1999年 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肆』 世界歷史題目

古希臘文明:古希臘位於地中海東北部,除了現在的希臘半島外,還包括愛琴海、馬其頓、色雷斯、義大利半島和小亞細亞等地。這片土地見證了歐洲最早的兩大文明:米諾斯文明及邁錫尼文明。公元前五六世紀,產生了璀璨的希臘文明。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臘文明以其特異的風采與卓越的成就享譽後世,以至有「言必稱希臘」之說。雪萊曾在詩中吟道:「我們都是希臘人。」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和搖籃,沒有希臘,無法想像歐洲文明會是什麼樣子,今日西方世界無處不遺存著希臘文明的傳統。可是除了居住在希臘半島上的公民自認為希臘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萊那樣以哲理的想像認為自己是希臘人。那麼究竟誰是希臘人呢?

歷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毀滅者——邁錫尼人,是希臘最早的居民之一。後來淪為北方蠻族的奴隸,並逐漸分流為多立克人和愛奧尼亞人,他們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語言,所以稱他們為希臘人。

到了公元前12世紀,愛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蠻族入侵的嚴重破壞。但不屈的希臘人在這塊曾經有過豐厚文明的廢墟上重新建立了燦爛的希臘文明,成為歐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進入奴隸社會的希臘半島,建立了200多個奴隸制城邦國家,每一城邦以城市為中心連同城郊農村組成大小不等的國家,各自為政。其中最強大的是雅典和斯巴達。由於國窮民貧,為了生存和發展,各城邦國家之間不斷發生戰爭,弱肉強食,為了保存自己,掠奪財富,城邦國家實行強國強兵政策,在城邦內部實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參與城邦治理,十分重視民族體格素質的鍛煉,所以管理國家、鍛煉身體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希臘本土氣候宜人,陽光充足,溫度適中,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適宜於戶外裸體鍛煉和比賽。由於裸體運動,改變了人們的觀念,不以露體為恥,反以健美身體為榮光,這引起美學家們的關注和藝術家的表現,美學家們發現人體美,藝術家們創造美的人體。大政治家伯里克利說:「我們是愛美的人。」希臘民族是愛美、創造美的民族。

希臘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不僅發現、孕育和創造了美,而且也創造了神,在希臘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臘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臘人把強健的身體看成是一切善與美的本原,而把希臘神話視為藝術的精神本源,正如馬克斯所指出的:「希臘神話不僅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

古代埃及文明
1、宗教

古埃及宗教的第一個特徵是它的多神教,但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變化。埃及宗教的演化經歷了各個階段:由簡單的多神崇拜到現知最早的一神崇拜形式,隨後又回到多神崇拜。

多神崇拜

太陽神稱作Re「賴」, 還有關於俄賽里斯(Osiris)的敬重(有關的傳說:塞托、埃西斯 、荷拉斯 。傳說的宗教含義:俄賽里斯的死亡和復活象徵著尼羅河在夏季時的乾涸和春天時洪水的泛濫。神所具有的人類品質——俄賽里斯對其臣民慈父般的關懷,他妻子對他的忠心之情及兒子的愛——感染了普通埃及人的心;不過更為重要的是,奧西里斯的死亡和復活逐漸被看成傳達了個人長生不死之可能的消息。最後,荷拉斯對塞托的勝利看來預示著善終將戰勝惡。)

一神教運動

運動領導人是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Amenhotep IV),他於公元前1375年左右登基,死於或者被暗殺於15年之後。他把太陽神作為唯一的信仰,稱為「阿吞」。關閉了所有的寺廟,驅趕廟里的僧侶,把各處可以見到的諸神的名字鏟除掉,甚至連「神」這一名詞的復數形式也被取消了。他特別憎恨「阿蒙」神,這是底比斯神。法老本人的王姓阿蒙霍特普意為「阿蒙很愜意」,其中含有阿蒙神的名字,因此,他改名為埃赫那吞(Ikhnaton),意為「有益於阿吞」。把都城從底比斯遷往一座新建的城市,這座城市命名為「阿吞的地平線」,該城現在稱作阿瑪納(Amarna)。

宗教的第二個特點

埃及的宗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對生後生活的重視。古代埃及人他們相信有可能存在另一次生命,但有三個條件:屍體不化為塵土;屍體被安放在無法摧毀的墳墓中;能夠保證向死者提供祭品。(木乃伊、墓葬、陰廟、對死後審判的恐懼)

宗教的第三個特點

古埃及宗教的第三個特點是宗教信仰還常常攙雜著一些巫術的成份。埃及人生病後也求醫看病,但當時的醫葯是很原始的,還和巫術混雜在一起。巫術還被用來祛除日常的危險。魔法不僅能回應人間諸事,對陰間也有效。

2、文字、文學和繪畫

文字:象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的符號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表意符,這些符號的意思就是它所畫的東西。第二類是表音符,這一些符號所畫的具有語音上的價值,遵循的是畫謎的原則,(就如一隻杯子,表示音節「bei」一樣)。這些符號可以表示一個,二個或三個輔音,埃及文字從來不寫母音。最後一類符號稱為限定符,它們不發音,而是表示它們前面的這個詞屬於那一類詞:比如,密封的紙莎草紙表示詞義是抽象的。還有表示男女的,表示單數和復數的等等。象形文字系統由這三類符號組合而成。象形文字的起源和發展。

文學

具有可讀性的是一些短篇的散文故事。主要的有中王國時代較早的散文故事《船舶遇難的水手的故事》;敘事的故事以《一個能說善辯的農民的故事》為代表,保存在中王國時代的4張紙草抄本上;中王國時代散文故事的最傑出的作品是《辛努亥(Sinuhe)的故事》;還有一些是訓戒式的和教諭式的作品,重要的有《聶非爾提預言》和《伊普味爾陳辭》。

繪畫

古埃及的繪畫很有特點 :比例不勻稱,在埃及的繪畫中,人像的比例取決於他們的等級關系,而不是他們的實際大小; 沒有透視法,比如水平的水池被畫得如同豎起來一般,垂直於一邊。相反的,樹是垂直的,卻被畫成躺倒在地。尤其是這些樹都是同樣大小的,不論它們是在前景還是在遠景。在埃及的繪畫中,同類物體的大小總是一樣的,不論它們的位置與觀察者相距的遠近。 。埃及繪畫藝術不是「現實主義」的。因為它不尋求真實再現一位特殊觀察者在確切的地點所看到的世界物體。它情願通過特殊的角度來表現它們,以它們的大小比例來暗示物體與人物的等級地位。換言之,埃及繪畫藝術是「再造」世界。

3、建築藝術

建築,通常包括民宅、宮廷、堡壘、廟宇和陵墓等。但是,由於埃及人的重視來世的思想意識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保存下來的偉大建築物主要是陵墓和廟宇,而民宅和王宮通常採用劣質的泥磚建造,因而難以保存下來。現今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建築遺跡和遺物是陵墓。

(一)陵墓建築

古埃及人把陵墓稱為「麥爾」(mr),其象形文字是用一個台座上的三角形圖來表示的,意為國王及其父太陽神升天的地方。現代西方人的用語庇拉米德(Pyramid,Pyramide),來源於古希臘文庇拉米斯(Pyramis),意為「小麥餅」,因為,古希臘人來到埃及看到金字塔,聯想到他們吃的三角形的小麥餅,因而以此命名之。

金字塔經歷了階梯金字塔和標准金字塔二個發展階段。(階梯金字塔起源於馬斯塔巴墓 ;階梯金字塔的典型是由第 3王朝的建築師伊姆霍太普( Imhotep)為其君主左塞王(Djoser)建造的。埃及最為著名的金字塔是吉薩三大金字塔。塔身最高的那座叫做胡夫金字塔(希臘人也稱為齊奧普斯金字塔),另有:哈夫拉的金字塔(斯芬克司), 邁塞里諾斯金字塔。到了新王國時代,「帝王谷」的岩窟墓代替了金字塔(圖坦哈蒙墓 )。

(二)寺廟建築及其不同類型

神廟被看作為神的「地面」上的宗教建築物,或稱「神之家」。神廟與陵墓同樣也是「永恆之家」,需要長久保存下來。由於神廟是人們「為了信仰」而建築的,因此,在信仰的神殿中安置神像,以供人們祭拜,並由僧侶主持儀式,直接與神接觸。(盧克索和卡納克神廟、岩窟廟) 。

第二類寺廟為葬祭廟。葬祭廟,無論在結構或在廟內舉行的儀式上與神廟都有相似的地方,但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葬祭廟最初本是金字塔的附屬建築物,在國王木乃伊安葬時建築,以後每年都要到此祭把國王。 (哈特舍普蘇特的葬祭廟 )

(三)雕塑和雕刻

埃及的雕刻和繪畫主要是作為建築的附屬物而存在的。人物雕像的表現手法,一般都是採用「正面律」的原則。不論雕塑的人物直立或端坐,其頭部和軀體必須保持垂直。面部、雙肩和胸部則正面展示。埃及雕像的另一個明顯的特徵是雕像著以不同的顏色:頭發、胡須和眼圈塗以黑色,衣服為白色。男性的膚色通常是棕色,而女性為淺黃色或肉皮色。人物雕像幾乎都很刻板,雙臂交叉抱在胸前,或者固定在身體兩側,雙目正視前方。雕像面部通常略帶微笑,別的則沒有任何錶情。但在埃赫那吞時期,藝術表現力有了改變(圖坦卡蒙,涅菲爾提蒂)。對下層人民的雕塑也有不同的風格。

4、科技成就

在天文學領域,埃及人的最大成就是找到了避免太陰歷不準確的缺陷的方法。

在醫學領域,古代埃及人在醫學方面的獨到之處在於他們認為疾病是自然因素而不是超自然因素造成的,因而醫師可以對疾病作出准確的診斷,並對症下葯。

在數學領域,埃及人在測量方法方面成就卓著。舉例來說,他們最早把圓分成360度,首先注意到所有圓的圓周率(即現在所說的。)都是一樣的。此外,他們還發明了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及金字塔、圓柱體和半球的體積的方法。

5、社會與日常生活

(一)法老。 "法老"是人們對統治埃及國王的稱呼。在埃及語中,它的原意是"大房子",指的是王宮,然後演進為住在裡面的那個人。實際上,國王另有完整的稱號,或稱作"五名合稱",有五個名字組成:它們是"荷拉斯"、"兩主宰"、"金荷拉斯"、"南北王"與"賴神之子"。法老是一國之主,他統領政治,依賴他的首席大臣,即首相頒布法令。首相向他匯報情況,並將他的決定轉達給行政機構。法老是一軍之帥,他在戰斗中指揮軍隊。有關戰事的記錄表明,他參加戰斗是決定性的。法老是宗教首領,理論上由他來完成敬神的儀式。但由於這樣的儀式每天都得在埃及所有的寺廟里舉行,他就將他的權利交由僧侶們代為行使。然而重大的宗教儀式,他還是親自主持,同時由他決定神廟的建設與修復。

(二)社會階層。在埃及歷史的大部分時期,居民被分為五個階層:王族;祭司;貴族;包括書記員、商人、工匠和富裕農民在內的中等階級;以及構成人口絕大多數的農夫。在新王國時期又出現了一個第六階層,即職業土兵,他們的地位緊隨貴族之後。另外,由於這一時期俘虜了成千名奴隸,他們一度構成第七階層。

(三)家庭。盡管一夫多妻是得到允許的,但社會的基本單位通常仍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女子在家庭中擁有驚人的權利。在法律上,她與丈夫是平等的,擁有"家之女主人"之稱(埃及語中以"成家"來意指結婚)。婦女既可擁有財產,也可繼承財產,而且可以經商。此外,埃及人還允許婦女繼承王位:第十二王朝時有女王索貝克諾芙魯,第十八王朝時有女王哈脫舍普蘇特。

(四)經濟活動。埃及的經濟制度主要以農業為基礎,農業種類繁多,高度發達,田地生產優良的小麥、大麥、稷、蔬菜、水果(無花果、葡萄、石榴等)、亞麻和棉花。在畜牧業方面,埃及不養雞不養駱駝,飼養的家畜和家禽有:牛、羊、驢、鵝、鴨、鴿子、鵪鶉等。也有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五)衣食住行:飲食:麵包與啤酒是基礎食品。服飾: 纏腰布是男性的主要服飾,人們已知的纏腰布式樣有:光亮的、有褶的、前交叉的、上端塞入腰帶的、三角前襟的、燈籠般鼓起的、雙重的、長至膝蓋以下有如圍裙的等等,等等。婦女們穿著緊裹身子的裙子,長及腳踝部,上部齊胸,一二條背帶將之吊牢。埃及人懂得享樂,愛好打扮,也有許多業余的消遣活動,從下面的一些物品中我們就可知一斑(脂粉盒、埃及象棋、音樂)。

『伍』 2019年世界歷史考試提綱 亞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國有哪些

(蘇美爾)兩河流域 (埃及)尼羅河流域 (印度)印度河流域 (中國)黃河流域 (希臘)克里特島和邁錫尼 (腓尼基)

『陸』 九年級川教版歷史總復習題綱 1、史前時期的人類 2、古代亞非文明 3、 古代歐洲文明 4、 古代文明的交融

近代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了大量迷一般的人類化石、人造工具、人造建築物等人類文明遺跡。這些文明遺跡遺留在地下、地面上、山上、山洞中、海底甚至天上,如2億年前人類腳印、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埃及的大金字塔、瑪雅文明、希臘文明、巨石建築、月球起源的發現等等。通過現代科學方測定了它們的年代,結果發現,這些文明古跡具有極其遙遠的歷史,從幾萬年,幾十萬年,幾百萬年,幾千萬年,直到數十億年。不僅如此,這些文明還具有極高的科技、藝術、文化水平。

在世界上的許多民族的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中,也流傳著關於人類遠古時期文明的種種傳說,來自不同民族的傳說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如關於史前亞特蘭蒂斯大陸文明的描述等等。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假說,我們人類由猿經過千百萬年而進化成人,可是科家學至今卻無找到這千百萬年的中間過程,找不到猿與人之間的人存在的任何證據;按照通常的認識,人類從最原始的狀態到發展到現在的高度文明不超過一萬年時間,有文字記載不過5000年時間。按照達爾文進化論假說,幾億年前不可能有人存在,更不可能創造出高度的人類文明。很顯然,達爾文的進化論根本無解釋這些遠古時期的人類文明。

同時,所發現的許多文明古跡可以追溯到非常古遠的不同的歷史時期,從數萬年到數十億年前,如多個不同年代的石器。由此,可以推論,這些史前文明不一定屬於同一個史前人類文明,很可能存在多次史前人類及文明,即地球人類的發展是周期性的,不同時期地球存在著不同的人類文明。

從已出土的或發現的許多史前文明看,它們曾具有高度發達的科技文明,如在非洲加彭共和國發現的20億年前的大型的鏈式核反應堆,印度發現含鐵量達99.72%的鐵棍等等都是我們本次人類科技所無達到的。史前人類在地理、天文、藝術、文化水平也有很高的認識和造詣。可以看出,每一個史前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並非都一樣,而先前的文明水平甚至可能超過後來的文明。

從已發現的或史書記載的內容看,每一處的史前文明的消失似乎都很突然,如大陸在地震和水中突沉海底,在許多大洋底下發現的高大建築物,以及從地底下挖掘出的多處史前文明遺跡等等可看出,每次史前人類文明在一定時候因遭受毀滅性打擊後消失,地球又出現新的人類並逐漸發展出另一次文明,每一次人類文明都似乎經歷了一個從出現、發展、進入高度文明到淘汰這樣一個過程。

關於史前文明的存在和人類發展具有周期性的看。《轉輪》 在「氣功是史前文化」一節中指出:「所以認為人類多次文明遭到毀滅性的打擊之後,只有少數人活下來了,過著原始生活,又逐漸地繁衍出新的人類,進入新的文明。然後又走向毀滅,再繁衍出新的人類,它就是經過不同的這樣一個個周期變化的。」

本報告先列舉了史前人類存在的直接發現,然後對史前人類文明作了較為詳細的舉例,接下來對史前人類的周期性發展,史前文明消失及原因,對我們本次人類的所應吸取的教訓作了初步的分析。

2. 史前人類

考古學家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了遠古不同時期人類的直接證據,從幾萬年前至幾億年前的人類腳印到人體的骨骼化石。以下列出部分已證實的發現。

2.1 2.5億至5.4億年的人類腳印

三葉蟲是2.5億至5.4億年前的生物,早已絕跡。美國科學家麥斯特(William J. Meister)在猶他州羚羊泉(Antelope Springs)的寒武紀沉積岩中竟然發現一隻成人的穿著便鞋踩上去的的腳印和一個小孩的腳印,長約10.25英寸,寬約0.5英寸,嵌在岩層中,就在一隻三葉蟲的化石上面。經猶他(Utah)大學著名的化學家 Melvin A. Cook 鑒定這的確是人的腳印4 。

2.2 2.7億年的人類腳印

1817年,考古學家Henry R. Schoolcraft和Thomas H. Benton在美國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塊石灰岩石板上,發現了兩個人類的腳印,長約10.5英寸,腳趾較分散,腳掌平展,與長期習慣於不穿鞋走路的腳印相近。腳步強健有力,腳印自然,各種跡象均表明:其壓痕是在岩石很軟時踩上去的。據鑒定,這塊石灰岩石板有2.7億年的歷史5 。

2.3 2.35億年的人類腳印

在中國雲南富源縣三疊紀岩石面上發現有4個人的腳印。據考證,這些岩石已有2.35億年的歷史6。

2.4 白堊紀(6500萬年前〕的人類腳印和手指化石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 Glen Rose 的拉克西河(Raluxy)河床中發現有生活在白堊紀的恐龍的腳印,考古學家們吃驚地在恐龍腳印化石旁十八英寸半的地方,同時發現有12具人的腳印化石,甚至有一個人的腳印迭蓋在一個三指恐龍腳印上。把化石從中間切開,發現腳印下的截面有壓縮的痕跡,這是仿製品無做到的,顯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層還發現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鐵錘,有一截手柄還緊緊留在鐵錘的頭上。這個鐵錘的頭部含有96.6%的鐵,0.74%的硫和2.6%的氯。這是一種非常奇異的合金。現在都不可能造出這種氯和鐵化合的金屬來。一截殘留的手柄已經變成煤。要想在短時間內變成煤,整個地層要有相當的壓力,還要產生一定的熱量才行。如果錘子是掉在石縫中的,由於壓力和溫度不夠,就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過程。這說明岩層在變硬、固化的時候,錘子就在那兒了。發現人造工具的岩層和恐龍足跡所在岩層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層都沒有恐龍足印和人造工具。這說明人類和恐龍的確曾生活在同一時代1。

2.5 400萬年前的人類上臂肱骨化石

1965年,考古學家 Bryan Patterson 和 W. W. Howells 在肯亞的 Kanapoi 發現一件經鑒定為400萬年前的人類上臂肱骨化石。加州大學的 Henry M. McHenry 和 Robert S. Corruccini 教授稱,此肱骨和現代人的肱骨幾乎沒有任何差別1。

2.6 200萬年前的人類大腿骨化石

1972年在肯亞的 Turkana 湖發現的大腿骨化石幾乎和現代人類形態十分相似,其年代是在200萬年前。

2.7 340萬年至 380萬年的人類腳印

1976年,著名考古學家瑪麗·D·利基(Mary. D. Leakey)領導的研究小組在非洲坦尚尼亞北部、東非大裂谷東線,一個叫利特里(Laetoli)的地方發現了一組和現代人特徵十分類似的腳印,這些腳印印在火山灰沉積岩上,據放射性測定,那火山灰沉積岩有340~380萬年的歷史7 。腳印共兩串,平行緊挨著分布,延伸了約27米。從這些足跡可以明顯地看出,其軟組織解剖特徵明顯不同於猿類。重力從腳後跟傳導,通過腳的足弓外側、拇指球,最後傳導到大腳拇指,大腳拇指是向前伸直的,而猩猩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直立行走時,重力從腳後跟傳導,但通過腳的外側傳導到腳中指,且大腳拇指向側面伸出。

2.8 100萬年前的人類骨骼

1913年德國科學家 Hans Reck 在坦尚尼亞 Olvai 峽谷發現一具完整的現代人類骨骼,它處在約100萬年前的地層中1。

2.9 30萬年前的人類骨盆化石、股骨

西班牙古生物學家在該國北部布爾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區,發現了30萬年前的史前人類骨盆化石、股骨及一些石制工具8 。

2.10 2.6萬年前的135個人類骨骼

1998年5月年美國權威雜志《Science》報道,在澳大利亞New South Wales 的 Mungo湖、Willandra 湖附近發掘出2.6萬年前的135個人類骨骼、壁爐等史前古器物。在Mungo三號坑出土了一具完整的3萬年前的、男子骨架化石,塗抹著赭石染料,手臂疊放在胸前,是按照葬禮儀式埋葬的9 。

3. 史前人類工具和遺跡

在世界各地陸續發現了遠古不同時期人類創造的勞動工具,如石器等,以及部分史前人類留下的遺跡,這些遺跡或已深埋在地下,或躺在大洋底,但也有直接暴露在地面上,它們具有相當遙遠的歷史。
直立人中國學者習慣上稱為猿人,生存年代170(或150)萬年前至30(或20)萬年前,其化石在歐、亞、非三洲均有發現。其頭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壯;腦容量大約從800毫升到1200毫升,平均身高為160厘米;下肢結構與人類十分相似,大腿骨接近現代人,其直立人行走的姿勢已很完善。
早期智人早期智人也稱古人,生活於距今25萬年至4萬年前。其體質形態已和現代人接近,但仍帶有一些原始特點,如眉脊發達,前額低斜、鼻部扁寬、頜部前突等,腦容量平均為1350毫升。其化石目前在亞、非、歐三洲有多處發現。
晚期智人晚期智人也稱現代智人,過去稱為新人,生活距今四五萬年前至1萬年前。其體質形態和現代人大致相同,眉脊減弱,顱高增大,頜部退縮,下額明顯,腦容量平均為1400毫升以上。他們的化石不僅分布於歐、亞、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州和澳洲也有發現。晚期智人出現的時候,現代人種也形成了。
200萬年前的人類工具和遺跡
1998年4月6日中國的《人民日報》在第四版以「科學家對『巫山人』遺址鑒定證實我國200萬年前已出現古人類」為題報道:97年11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黃萬波、北京圖書館徐自強教授率領考察組,在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龍骨坡「巫山人」遺址進行挖掘考察時,發現了大量舊石器。經過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院士等權威學者的鑒定,這些在與「巫山人」同一地層里發現的石器一樣,都帶有人工打擊的痕跡,是古人類所使用的工具,這一結果,再次有力地證實了200萬年前「巫山人」的存在。巫山人類化石首先是由黃萬波於1985年在龍骨坡發現的。從1988年到1996年,美國Iowa學、北京大學考古系、中科院地質所等5單位先後運用古地磁、電子自旋共振、氨基酸測定等三種方法對這些化石進行鑒定,顯示其地質年代距今約為200萬年。1995年美國古人類學家石漢博士和黃萬波合作在權威科學雜志《Nature》第6554期上發表了「亞洲的早期人類及其人工製品」一文,報道了他們的發現。由於當時只挖掘出2件石器,當時學術界對「巫山人」是古猿還是人存在爭論,這次最新發現結束了這次爭論。
200萬~240萬年前的人類工具和遺址
1999年6月2日中國中央電視台以「我國發現迄今最早人類遺跡」為題報道,中國古人類研究又獲得重大突破。中國考古學家在對安徽繁昌人字洞進行發掘時,發現大量石製品和骨製品。經專家聯合鑒定,確認這批石器是200萬年至24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遺跡,從而把人類在亞洲出現的歷史又提前了至少30萬年。新聞配發的評論指出,人類起源問題,多年來一直是考古專家和古人類學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各國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尋找最早的人類化石;隨著大量化石的出現,人們對人類起源的認識也在不斷修正。
9千年前的人類城市遺址
1998年美國權威雜志《Science》11月20日報道了考古學家Tim Appenzeller、Daniel Clery等人在亞洲西部半島安納托利亞(Anatolia)發現一個九千多年前的城市遺跡。
80萬年前百色古人類石器和遺址
中、美等國專家最新聯合測定出中國廣西百色打制石器的年代在80萬前。 人類起源計劃署首席科學家理查德.波茨說,百色的舊石器是迄今為止在東亞地區發現數量最多、判斷年代數據最精確的人類遺址。它的精巧程度和遍布整個盆地的情況,與同時期非洲的阿舍利文化發展的程度相近。它證明了8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的古人類製作工具的技術與非洲的古人類一樣成熟。
5500萬年前石器工具
1880年,地質學家J.D.惠特尼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太波山(Table Mountain)地下300英尺的地方挖出的各種石器工具作鑒定,發現有類似現代的杵一樣的工具。據測定,發現這些工具的地層年代是在五千五百萬年前[1]。
350萬年前的人造工具
1887年考古學家Florentino Ameghino阿根廷的海濱、一個叫Monte Hermoso的地方,發現了350萬年前的燧石、雕刻的骨頭化石及古代壁爐等,證明那時就有人類生活。
歐洲吸納了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以及古希臘的文明成果,這幾個地區相距不遠,沒有大的地理障礙,曾出現的很多大帝國不斷地使各自的文化得以充分地交流。從北大西洋到印度河的諸多燦爛的民族文化、諸多輝煌的大帝國,無不激發歐洲各民族的夢想和靈感。

古代歐洲文明發源地:
古希臘 ——希臘文明
古羅馬 ——歐洲文明

人類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沖突與和平交流兩種。其中,希波戰爭和亞歷山大東征是區域文明之間暴力沖突的典型事例,而亞歷山大東征開啟了一個希臘化時代。馬可·波羅的傳奇故事及其對世界的影響、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和傳播又是長時間來和平交融的膾炙人口的感人事跡。人類不同區域文明正在暴力沖突與和平交融中由獨自發展走向整合,其間,伴隨著災難,伴隨著和平。它讓人們領悟到和平交往是人類文明交流中不朽的嚮往,暴力沖撞也同樣是人類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古代世界各民族、國家的文明傳播與交流主要是通過1.領土的擴張2.商路的傳播.兩種方式實現的. 唐朝跟西方的阿拉伯大帝國打了一戰...(這個初中,高中的歷史書是故意忽略的...就是歷史上那個橫跨亞洲歐洲和非洲的大帝國....叫恆羅斯戰役) 別說戰爭沒有交流與轉播啊.....唐人成為中國人的稱呼就是這樣來的.造字就是這樣傳入歐洲的...(馬可波羅的書就是這個戰爭才有人相信.)人類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沖突與和平交流兩種。其中,希波戰爭和亞歷山大東征是區域文明之間暴力沖突的典型事例,而亞歷山大東征開啟了一個希臘化時代。馬可·波羅的傳奇故事及其對世界的影響、阿拉伯數字的發明和傳播又是長時間來和平交融的膾炙人口的感人事跡。人類不同區域文明正在暴力沖突與和平交融中由獨自發展走向整合,其間,伴隨著災難,伴隨著和平。它讓人們領悟到和平交往是人類文明交流中不朽的嚮往,暴力沖撞也同樣是人類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

主要有兩種方式:戰爭與和平交往。
戰爭把歷史上一些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強行的聯繫到了一起,從而加強了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例如:希波戰爭、亞歷山大的東征、羅馬征服地中海。
和平交往有利於促進不同人們之間的相互了解,便於他們之間的借鑒互惠。例如:馬可波羅東來、中國四大發明的外傳、阿拉伯數字。
1、世界上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是由古代埃及人創造的,出現於公元前3000年左右。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楔形文字。

2、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3、佛教:公元前6世紀,佛教誕生於古代印度,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即釋迦牟尼)。佛教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要人「忍耐服從」。公元前3世紀,印度阿育王在位時,佛教由了很大發展,並向外傳播。

4、基督教:1世紀時產生於巴勒斯坦一帶。傳道者宣傳說耶穌就是「救世主」。現在通用的公元紀年,就是以傳說中的「耶穌出生」之年算起,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5、伊斯蘭教:7世紀時,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它們的經典是《古蘭經》。

6、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阿基米德以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而聞名。(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將撬動整個地球。」)

7、《荷馬史詩》是古希臘著名的英雄史詩。相傳,它是在民間口頭創作的基礎上,由盲詩人荷馬加工整理而成的。

8、索福克勒斯是古代希臘著名的悲劇作家,他把古代悲劇藝術推向成熟。代表作是《俄底浦斯王》。

9、《天方夜譚》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生動描繪了阿拉伯帝國豐富的社會生活。

10、伊斯蘭教的第一大聖寺是麥加大清真寺,位於今天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城中心。

11、巴黎聖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柒』 關於世界文明史的一些題

1.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
首先,在中世紀早期,基督教全力承擔了挽救與傳播古典文化的歷史重任,並且為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
從中世紀早期歐洲文化形態來看,軍事上強大的日爾曼人雖能破壞一個新世界,但因其文明進程上的落後無力創造一個新世界。而兼收並蓄、推陳出新的基督教既能揚棄古希臘羅馬文化,又能創立一種承前啟後的新文化,於是新的統治者在征服西羅馬的同時也迅速實現了對基督教的皈依。這在客觀上為基督教保存和傳播古典文化提供了方便。基督教在構建其理論體系的過程中,引入了古典學術,並使古典學術在基督教神學的光環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際倖免於難。
在那文化荒蕪的時代,教士成為惟一有文化的人。為了宗教事務的需要,修道士們做了許多搜集、保存、抄寫書籍的工作。在此基礎上,修道院逐步建立起藏書室或圖書館,主要是宗教典籍、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及其註疏本、聖者的傳記、教堂禮拜用書、拉丁文教科書和文法書,以及為數不多的一些拉丁文古典著作和希臘文著作的譯本。修道院設有專門的抄寫室,將抄書作為修士的日常任務。修道院的修道士也從事一些編著活動。如中世紀前期的史學與歷史文獻學也是從修道院產生的。修道院還興辦教育,主要目的是培養神職人員,教師由修士擔任。在中世紀初期,修道院是主要的文化中心,它通過保存希臘、羅馬的部分高度文化,如畢達哥拉斯派在數學研究上的一些論著以及希波克拉提斯、尤多克索斯、歐幾里德、門內馬斯、阿基米德、厄拉托塞、阿波羅尼斯、海倫和丟番圖等人的著作,以及羅馬時代伽圖、瓦魯科琉麥拉和帕累狄阿斯等人的農業著作等等,使日耳曼人開闊了視野,接受了新思想。對此道森在《宗教與西方文化的興起》中指出:「只是通過教會,特別是通過修道僧,古典文化的傳統和古典作家的著述即所謂『拉丁古典作品』才得以保存下來。」可見,基督教會不僅保存了古典文明的種子,並且為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
其次,基督教客觀上促進了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並使政治分散的西方以基督教為紐帶融合成為一個龐大的文化體系。
早在羅馬帝國憑借武力征服了古代眾多民族之後,帝國統治者便意識到迫切需要一種世界宗教來調和各民族之間的矛盾。為此,當權者曾修建萬神廟來供奉本族及其帝國范圍內其他民族的神祗,然而隨著這些古代民族在羅馬帝國中的衰落,其民族宗教也一同消亡,由此證明了世界宗教不可能靠皇帝的敕令創造出來。與此同時,基督教作為新的世界宗教卻在融合東方與西方神學、哲學和宗教傳統的過程中悄然興起,馬克思分析說:「基督教沒有造成隔絕的儀式,甚至沒有古代世界的祭祀和巡禮。它這樣否定一切民族宗教及其共有儀式,毫無差別地對待一切民族,它本身就成了第一個可行的世界宗教」(《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 334~335頁)。在基督教歷史的最初三百年裡,教會有時受到了酷烈的迫害,但羅馬皇帝對基督教的鎮壓不夠及時,而且時斷時續,也未能覆蓋所有的地區。大迫害造就了一大批殉教烈士,他們的事跡和精神擴大了基督教的影響,也促使逆境之中的教徒們更努力地傳教,結果反而增強了教會的地位。此外,基督教主張忍辱負重、與當權者合作,這些思想的政治意義和實際作用逐漸為羅馬帝國統治者所認識和看重。隨著基督教信徒的日益增多及其在帝國全境、尤其在王公貴族和羅馬軍隊中影響的迅速擴大,帝國統治者對基督教的態度發生了巨變。公元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發布著名的「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到4世紀末葉,基督教已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其他宗教被宣布為非法的信仰。
君士坦丁在扶植基督教的同時,對教會嚴加控制,使它轉而成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教會的教義、宗教活動、人事、經濟都必須聽命於皇帝。同時,由於大批富人湧入教會,基督教發生蛻變,使得原始基督教對羅馬帝國的不滿情緒和反抗精神日漸淡漠,而那些固有的消極因素則得到了強調。基督教漸漸成為帝國統治者手中的工具,教階制的建立實際上是羅馬帝國世俗官僚體制在教會中的反映,以奧古斯丁為代表的教父哲學的誕生,足以說明基督教為羅馬帝國辯護所作的努力。盡管基督教和羅馬權貴最終未能挽救帝國的衰亡,但是它以一種新的世界宗教的形式取代或同化了古代社會的各種意識形態及宗教信仰,從而在很大程度上為中世紀社會提供了生活的模式和思維的方法。其中奧古斯丁作為古代地中海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述和理論體系雖然仍折射出古希臘、羅馬文化的余輝,但在整體上已順利完成了西方古代文化在中世紀基督教文化中的消融和揚棄,從而使基督教文化體系得以基本定型,後來並通過宗教改革家路德和加爾文影響到西方近代史的開端。
當日耳曼人的鐵騎橫掃西羅馬帝國大地,大部分羅馬知識分子或隨帝國官僚機構一起被消滅,或因懼怕日耳曼征服者而隱匿鄉村。然而新當權的日耳曼統治者文化素質十分低下,有的國王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甚至查理大帝宮廷中的顯貴絕大多數都是文盲,這樣,那些熟悉羅馬語言、拉丁文化和地方法律並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基督教會僧侶便成為當時惟一有知識的階層,成了「古代拉丁文化——語言、文學、科學和藝術——的主要繼承者」。當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基督教西派教會為了自身的生存,很快承認了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國家,並開始向那些地方派遣傳教士進行傳教活動。「隨著基督教在這些日耳曼王國中的傳播,那些尚處於氏族社會形態的日耳曼人,一方面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繼承並發展了封建的生產關系;另一方面,他們在基督教中獲得了拉丁文化的各項成果,其中包括語言、文學、科學、哲學、建築、音樂、繪畫、教會的組織制度等方面的內容」(毛麗婭:《天堂地獄:基督教文明》,第278頁)。基督教的傳教士們盡管是出於宗教目的,但他們的傳教活動客觀上促進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可以說西派教會在西方乃至北歐地區的傳教過程,也是普及古希臘、羅馬文化的過程。
隨著日耳曼人王國紛紛皈依羅馬基督教,不僅減少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間的敵對情緒,而且促進了民族間的彼此融合,表現為生活習俗和道德觀念的相互滲透,以及兩個民族人民之間的通婚,還有語言的融合。當時拉丁語是傳教的官方語言,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法蘭克人開始使用高盧式的拉丁語(以後演變為法語);在義大利,拉丁語在倫巴德人和哥特人的影響下,形成了各種義大利方言;而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拉丁語正在融合為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透過這種「融合 」,不難看出,這一地區的文化,在民族的相互交融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會在傳教、講道的活動中,還把《聖經》譯為各國文字,採用方言說教,從而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來往和文化交流。
正是基督教在日耳曼人王國中的傳播,基督教傳教士們的教化,使眾多落後的日耳曼部落由氏族社會直接轉入了中世紀文明的軌道,這些原始圖騰的崇拜者在短短的一兩個世紀內便成了虔誠的基督徒,從而推動了西方歷史向前發展。更重要的是,從這時起,西方通過一個共同的信仰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政治組織真空的教會組織而連成了一體。只有當西方的不同民族被融合進基督教世界的精神團體中時,他們才獲得了一種共同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也正是這一點把西方的發展與世界其他的文明區別開來了。
第三,基督教在客觀上促進了早期西方文化的復興,並為後來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世紀早期西方文化的復興,與羅馬教會的傳教活動以及修道院制度在西方的發展分不開。西方中世紀早期文化首先在不列顛愛爾蘭的修道院取得了繁榮,接著是盎格魯·撒克遜的英格蘭,諾森布里亞在7世紀末一度成為學術中心。在西方大陸,文化復興找到了查理大帝這位保護人。深受基督教影響的查理大帝出於政治目的,在他執政期間,利用各地教士,把被墨洛朝君主們所舍棄的古代文化知識傳統重新連接起來。教會搜集、抄寫古代希臘、羅馬作品,一些修道院和教堂還設立了手抄圖書館,他四處羅致學者,通過他們創辦法蘭克宮廷學院,收徒授課,翻譯整理古希臘、羅馬文獻,從事哲學文學研究,並努力促進王朝宮殿及教堂建築、繪畫、雕刻等藝術的發展,在查理大帝的贊助和獎掖下,很快興起了中世紀學術研究的風氣,形成了中世紀哲學與文化更新的趨勢,史稱「加洛林文化復興」。這標志著古代地中海文化已通過基督教成功地移植到了西方大陸,並為日後新的復興和發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道森在《宗教與西方文化的興起》中評價說,加洛林王朝時期的成就,「是一次真正的文藝復興,是作為有意識的整體的西方文化的起點」。至公元10世紀,熱爾貝主教保存並鞏固了查理曼時代的學術基礎,同時引進了東方世界的科學和思想方法,有學者稱這一事件為「鄂圖文化復興」。
隨後的12世紀文化復興是繼9世紀加洛林文化復興之後西歐文化發展的又一次高潮,它直接促成了13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鼎盛及其思想文化運動的全面展開。這一時期的文化復興首先表現為文化教育的復興與繁榮。12世紀前後在歐洲各地出現了眾多的大學,這些由基督教修道院學校和大教堂學校發展而來的綜合性大學雖然形成了基督教教育一統天下的局面,但其相對獨立的地位卻也孕育了中世紀人文主義思潮,並在一定程度上創造出百家爭鳴的學術氣氛。其次,12世紀文化復興的另一大特點是基督教哲學體系中人文主義思潮的興起。11世紀以來形成的經院哲學,由於未能從希臘哲學中直接吸收豐富的材料,其內容尚顯單薄。隨著12~13世紀翻譯運動的興起,亞里士多德主義經由阿拉伯世界傳入西方,而同時期城市大學的興起,恰好又為學術的研究提供了場所或條件,經院哲學終於獲得了蓬勃發展。英國學者索爾茲伯里的約翰撰有《論政治家》和《論邏輯之重要性》,這兩部書是12世紀文化復興在哲學方面的代表作,它們體現出當時較為進步的社會政治思想與哲學倫理思想的有機結合。這位主教還在中世紀率先提出了社會生活中個人精神自由的問題。在此,人的本性與社會存在應如何達到統一和協調的問題,遂構成其基督教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他認為人生目標乃追求「至善」,個人精神自由應與此吻合;而社會法律亦服務於此,它維系著社會公義之存在,對人們偏離或違背其正確目標的行為加以警告和懲罰。這里,人性與法律都體現出理性的原則,所以他提出個人精神自由與社會法律及公義在理性基礎上統一起來的主張,倡導現實生活中政治和哲學,個人意志與倫理規范的有機結合。這種思想追求對中世紀個人靈修實踐和社會改革活動都有過直接影響,並作為一種精神遺產而被 14~15世紀更為普遍、更為深刻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繼承和發揚。
第四,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它逐漸滲透到西方哲學、法學、教育、藝術(文學、音樂、建築、繪畫和雕塑等等)以及科學等各個領域。

2.歐洲文藝復興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簡述文藝復興在文學、藝術和政治學方面的成就
文學
各地的作家都開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語進行文學創作,帶動了大眾文學,替各種語言注入大量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散文、民謠和戲劇等。
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前期出現了「文學三傑」。但丁一生寫下了許多學術著作和詩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義的鼻祖,被譽為「人文主義之父」。他第一個發出復興古典文化的號召,提出以「人學」反對「神學」。彼特拉克主要創作了許多優美的詩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詩詩集《歌集》。薄伽丘是義大利民族文學的奠基者,短篇小說集《十日談》是他的代表作。
在法國,文藝復興運動明顯地形成兩派,一是以「七星詩社」為代表的貴族派,二是以拉伯雷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詩社」以龍沙和杜貝萊為代表,在語言和詩歌理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最早提出統一民族語言的主張,促進了法國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學的發展。然而,他們排斥民間詩歌,只為少數貴族服務。拉伯雷是繼薄伽丘之後傑出的人文主義作家,是法國文藝復興民主派的代表。他用20年時間創作的《巨人傳》是一部現實與幻想交織的現實主義作品,在歐洲文學史和教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在英國,代表人物有托馬斯·莫爾和莎士比亞。托馬斯·莫爾是著名的人文主義思想家,也是空想社會主義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寫成的《烏托邦》是空想社會主義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亞是天才的戲劇家和詩人,他同荷馬、但丁、歌德一起,被譽為歐洲劃時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結構完整,情節生動,語言豐富精煉,人物個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歐洲文藝復興文學的最高成就,對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在西班牙,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塞萬提斯和維加。塞萬提斯是現實主義作家、戲劇家和詩人。他創作了大量的詩歌、戲劇和小說,其中以長篇諷刺小說《堂吉訶德》最著名,它對歐洲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維加是戲劇家、小說家和詩人,西班牙民族戲劇的奠基人,被譽為「西班牙戲劇之父」。 他是世界上罕見的多產作家,一生共創作了兩千多個劇本,留傳至今的有600多個,有宗教劇、歷史劇、神話劇、袍劍劇、牧歌劇等多種形式,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的社會現實,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最傑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音樂
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音樂作品主要在西元1400年到1600年產生。這個時期的結束比開始有更為明確的定義,不像其他的藝術類別。在15世紀初的音樂表現上沒有明顯變革,因此可以說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特點是逐漸變化的。
可以確定的是,早期文藝復興音樂作品主要是對第三間隔的依靠作為和音。從12世紀開始的復調音樂在整個14世紀變得更為細致而不依靠聲音的表述。15世紀初的音樂趨向簡單,聲音致力於平滑。
到15世紀末,復調宗教音樂又開始變得復雜起來,在某種意義上和當時發展極致的繪畫有所關連;接下來到16世紀早期,音樂又開始簡單化了。
在16世紀晚期的音樂,尤其是小曲,趨向於更加復雜和半音音階的趨奉。此時在佛羅倫斯,音樂家也開始轉向古典流派,他們試圖通過輓詩的形式恢復古希臘的夢幻化的音樂形式。
文藝復興的作品思想
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主張個性解放,反對中世紀的禁慾主義和宗教觀;提倡科學文化,反對蒙昧主義,擺脫教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肯定人權,反對神權,屏棄作為神學和經院哲學基礎的一切權威和傳統教條;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這是人文主義的主要思想。其中,代表性作品有: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拉伯雷的《巨人傳》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歌頌了人體的美,主張人體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諧的比例,並把它應用到建築上,一系列的雖然仍然以宗教故事為主題的繪畫、雕塑,但表現的都是普通人的場景,將神拉到了地上。
人文主義者開始用研究古典文學的方法研究聖經,將聖經翻譯成本民族的語言,導致了宗教改革運動的興起。
人文主義歌頌世俗蔑視天堂,標榜理性以取代神啟,肯定「人」是現世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要求文學藝術表現人的思想感情,科學為人謀福利,教育要發展人的個性,要求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從神學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提倡個性自由,因此在歷史發展上起了很大的進步作用。

3.試述啟蒙思想對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
法國的啟蒙思想運動對美國的獨立戰爭給與了思想上的指導。由於美國沒有經過封建社會,而且獨立戰爭發生在18世紀後期,正是法國啟蒙運動的高峰時期,所以民主和人權逐漸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並且加以實踐。美國獨立後,更是按照孟德斯鳩所說的三權分立思想來將國家的實權分給3個互相獨立又互相聯系的政府機構。這是美國將啟蒙運動加以實踐的最好例子,而且他們所建立的分權制度被歷史證明是一種有效防止專政的機制。
啟蒙思想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是:
1)政治上,法國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規模最大的資產階級革命,震撼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為以後的各國革命樹立了榜樣。拿破崙戰爭早期傳播了法國革命的思想,在客觀上有利於歐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農民的解放。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一次偉大嘗試,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
2)經濟上,法國在18世紀中期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當時僅次於英國的工業國家,推動了工業革命在歐洲的發展。
3)思想上,法國啟蒙思想家把歐洲的啟蒙運動推向高潮,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准備,啟蒙思想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性質上: 法國大革命: 大革命結束了法國一千多年的封建統治,它「是真正把斗爭進行到底,直至交戰的一方即貴族被消滅而另一方即資產階級完全勝利的首次起義」; 這場大革命還震撼了歐洲的封建制度,給它們以沉重的打擊。 「文化大革命」的性質是 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的一場嚴重內亂。 目的: 法國大革命: 法國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處消滅中世紀殘余的制度。

4.簡單介紹漢莫拉比法典的基本情況並簡述其基本內容
基本情況:《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全面的反應了古巴比倫王國社會、經濟、政治、階級的各種狀況和關系,是研究巴比倫王國歷史最為珍貴的史料。
基本內容:《法典》分前言、正文、結語三部分。前言和結語宣揚他的權力來自神授,贊頌他統一兩河流域的文治武功,是當之無愧的"宇宙四方之王",制訂法典是為了"在世界上發揚正義",同時對破壞法典的人進行了神的詛咒。
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權力總和的抽象,它通過君主專制和神權政治相結合而變成實際的統治權力。這種權力的最大特點是"法有貴賤"、"刑有等差。"漢謨拉比法典雖是奴隸主階級的法律,但在距今三千多年前能夠有這樣一部或多或少體現法制精神的法典應該算是人類的驕傲。

5.簡單介紹《荷馬史詩》的主要內容,並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談談你對其價值的認識
主要內容:荷馬史詩是《伊利亞特》與《奧德賽》的合稱。荷馬史詩被稱為歐洲文學的始祖,是西方古代文藝技巧高度發展的結晶。三千多年來,許多學者研究這兩部史詩,單就研究結果印成的書,就可以自成一個小圖書館。荷馬史詩寫的是公元前12世紀希臘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戰後的故事。史詩的形成和記錄,幾乎經歷了奴隸制形成的全過程。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在小亞細亞一帶就有許多歌頌戰爭英雄的短歌流傳,這些短歌的流傳過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強了這次戰爭英雄人物的神話色彩。經過荷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紀和7世紀,逐漸定型成為一部宏大的戰爭傳說,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到公元前3世紀和2世紀,又經亞里山大里亞學者編訂,各部為24卷。這部書的形成經歷了幾個世紀,摻雜了各個時代的歷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臘人的全民性創作。
這兩部史詩既是古希臘藝術史上的一顆明珠,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藝術瑰寶。《伊利亞特》大約寫於公元前9世紀,但是史詩的故事則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相當於我國的商朝)。當時希臘聯軍和特洛伊發動了持續10年的戰爭,《伊利亞特》主要敘述戰爭中傳奇式的情節,著重描繪了希臘英雄阿喀琉斯的偉大形象。

6.簡述羅馬法的發展歷史
①共和國早期,平民不斷與貴族斗爭,爭取自己的權利。但是,早期羅馬國家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
②公元前5世紀中期,《十二銅表法》(是古代羅馬第一部成文法,頒布於前449年。屬於公民法。)
③公民法(公元前3世紀中期之前,專門適用於羅馬共和國境內公民的法律。)
④萬民法(在羅馬對外擴張的過程中,公民法逐漸演變為普遍適用於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⑤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527-565年)設立專門委員會編纂羅馬法,形成了法律匯編,即《民法大全》,標志這羅馬法體系的最終完成。)

『捌』 世界歷史九年級(上)100道選擇題

1、 根據人的體貌特徵,人類可分為三大主要人種: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世界歷史上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存在種族歧視。但我們知道,不同人種並沒有貴賤之分,造成不同人種差異的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一樣 B、上帝有意為之

C、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等因素長期影響的結果 D、由於人的智商高低而引起

2、公元前4世紀,他開始東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國。人們對他評價不已:「偉大的軍事家」「好戰的將領」「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愛好者」等,你認為這個人是:

A、凱撒 B、屋大維 C、伯里克利 D、亞歷山大

3、在公元2世紀左右,有個歐洲國家繁盛開放,以致中國的絲織品可以經絲綢之路轉運到這里,而他的城市也可以與當時世界上規模很大的中國漢朝長安城相媲美。世界各國商賈都可雲集於此。這個古老的歐洲國家是:

A、亞歷山大帝國 B、羅馬帝國

C、拜占庭帝國 D、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4、下面哪個統治者改變了以往將土地無償分給貴族的做法,而把土地有條件地分封給貴族?

A、矮子丕平 B、查理·馬特 C、漢謨拉比 D、伯利克里

5、與「千手觀音」「普渡眾生」等詞語相關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蘭教 D、道教

6、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時,中國已經是封建社會繁榮階段的

A、西漢 B、東漢 C、唐朝 D、隋朝

7、下列反映了歐洲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語句是

A、條條大道通羅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D、羅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

8、下列哪一觀點不符合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思想?

A、 真正的高貴並非天生的,而是自已創造的

B、落在人們頭上的幸福或不幸取決於自己

C、神聖的種子不落在家族,而落在個人身上

D、人是罪惡、卑微、消極的存在,只有上帝是完美的

9、右圖是的肖像油畫,主人公的神態恬靜端莊,她「神秘的微笑」給人們以無限豐富的聯想。它的作者是哪國人

A、英國 B、西班牙 C、義大利 D、法國

10、世界文明是由分散走向整體,從區域走向全球,真正意義的世界歷史是從下列哪個事件開始?

A、文藝復興運動 B、新航路開辟

C、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戰

11、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雖然是國家元首,但統而不治。這種制度至今(2007年)在英國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A、367年 B、318年 C、358年 D、320年

12、學習世界近代史時,某同學發現1804――1814年間歐洲國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法國大革命 C、美國獨立戰爭 D、拿破崙戰爭

13、遠道而來的歐洲殖民者在屠殺印第安人的同時,搶占他們的家園,掠奪他們的財產。殘酷的歷史現象對歐洲社會產生的重大影響是

A、促使工人發動武裝起義 B、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
C、導致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D、促進了資本主義發展

14、喜歡足球運動的同學一定聽說過南美的「解放者杯」足球賽,這一賽事的冠軍杯與下列哪位歷史人物有關

A、玻利瓦爾 B、章西女王

C、聖馬丁 D、華盛頓

15、 在瓦特製成的改良蒸汽機被用來帶動紡織機器以前,若英國人要開辦棉紡廠,那麼廠址最好選在

A、臨近鐵路的地方 B、臨近煤礦的地方

C、臨近油田的地方 D、臨近河流的地方

16、美國內戰前和俄國1861改革前兩國經濟發展的共同障礙是:

A、資金不足 B、企業設備陳舊 C、技術人才問題 D、缺乏自由的僱傭勞動力

17、在一次歷史活動課上,李浩同學向全班同學介紹了俄國1861年改革,你認為他的表述哪一項不正確

A、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農奴制阻礙了俄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

B、它是沙皇實行的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

C、改革使俄國改變了社會性質

D、它是一場不徹底的資產階級性質改革

18、下列關於日本明治維新和中國戊戌變法共同點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B、改革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C、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運動 D、都在文化教育方面採取了重要措施

19、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 )

A、巴黎公社成立 B、《國際歌》詞曲的完成

C、《共產黨宣言》發表 D、十月革命的勝利

20、19世紀中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兩個人以手槍相對,他們的見面禮是一個老問題——「擁護奴隸制還是反對奴隸制」,跟在後面的回答往往是槍聲。這說明:

A、美國社會不穩定 B、奴隸制問題是造成社會分裂的根源

C、奴隸製成為美國人反對的制度 D、種族問題嚴重

21、美國獨立戰爭和美國內戰的相同點是:

A、贏得了民族獨立 B、維護了國家統一

C、掃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 D、解除了種族壓迫和歧視

22、假如你生活在19世紀末的歐洲,你不可能見到或聽到的事情是

A、你看到一起汽車交通事故 B、聽說美國華盛街頭有了路燈

C、聖誕時你可以用電話向家人問候 D、聽說從紐約起飛的飛機發生了空難

23、一戰爆發後,義大利加入協約國對德奧作戰,這一現象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 協約國進行的戰爭具有一定的正義性 B、 列強之間的關系以自身利益為轉移
C、 義大利要幫助塞爾維亞實現民族獨立 D、 義大利的背信棄義導致了三國同盟的分裂

24、「沸水頂壺蓋」「蘋果落地」這種常人司空見慣的自然想像卻引發了兩位科學家的思考,並促成了兩項科學發明(發現)。這兩位科學家和兩項科學發明(發現)是

①、瓦特—改良蒸汽機 ②、萊特兄弟--飛機

③、愛因斯坦 --相對論 ④、牛頓--萬有引力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①④

25. 19世紀後半期,歐洲有人用右面的漫畫諷刺了:

A、經常進行野外考察在原始森林生活的人

B、從事基督教神學研究的人

C、相信物種在不斷進化的人

D、整天表演雜戲的人

1 ----- 5 CDBBA 6 ----10 CBDCB 11---- 15 BDDAD

16----20 DBBCB 21---25 CDBDC

『玖』 歷史選擇題

第一題選C 任用商鞅變法的是秦孝公不是秦始皇。
第二題選A 國家實力的強弱是一切的保障專。
第三題選B 通過統屬一,結束數百年的動亂,根本上是保障了人民的生命。
第四題選A
第五題選A
第六題選C
第七題選A 修靈渠目的為了征討到時的南越 所以是珠江和長江
第八題選A
第九題選A
第十題選A
第十一題選C 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第十二題選C 推恩令是將王國再分,令其無力對抗中央 推恩的候國不具有行政權,有中央的郡實施行政。
第十三題選C
第十四題選C 道教的煉丹等學說包含有醫學和化學。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亞非文明選擇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