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其它國家的歷史 是不是也像中國歷史那樣朝代推翻
是的,古埃及在被亞歷山大的托勒密王朝統治之前共有三十一個王朝,法國千版年歷史之中也分了如墨權洛溫王朝,加洛林王朝,波拿巴王朝等等,英國則是金雀花王朝,斯圖亞特王朝,以及當今的溫莎王朝,其他的就不說了,例外是美國和日本的歷史,美國建國時期君主制已經崩潰,所以美國沒有君主制,而日本則萬世一系,從神武天皇到今明仁天皇一直是一條血脈,並沒有王朝只說
㈡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類似焚書坑懦的事件
中國歷史上遭受的文化浩劫主要就焚書和鉗制人民思想。
先說焚書,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焚書。而且千古焚書之罪名系於秦始皇一身。其實,焚書並非秦始皇的首創,也絕非秦始皇一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歷史記載的、有名的」焚書」就有四次。
秦孝公焚書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在《韓非子·和氏》中有」商君教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的記載,由此可見,商鞅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焚書的人。但商鞅的」燔《詩》、《書》」主張,實際上並沒有認真執行,因而對古代文化並沒有什麼大的破壞性。
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行政體制,一些儒生游士針對時政,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入則心非,出則巷議」。丞相李斯為杜絕」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的現象,提出」焚書」的建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下令除《秦紀》、醫葯、卜筮、種樹之書外,其他如百家語、《詩》、《書》等限30天交官府燒毀。這起焚書事件,令無數文化典籍化為灰燼。
梁元帝焚書 梁元帝(508-554)即蕭繹,是南朝梁皇帝。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常山公於謹、大將軍楊忠率兵5萬南下攻梁。同年10月,魏軍攻破江陵(今湖北江陵)。這時,梁元帝認為,自己讀書破萬卷,仍免不了亡國,讀書還有何用?於是,他就命舍人高善寶把所有14萬冊圖書聚集在一起燒掉;被俘後,西魏人問他為什麼焚書,他說:」讀書破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梁元帝受盡百般凌丨辱後,於公元554年12月被西魏所殺,終年46歲。蕭繹焚書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境地而作出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為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的區別,因而後人也往往對其此舉抱以寬容的態度。
乾隆皇帝焚書 乾隆即位後,從1773年到1782年,他組織了360多位有名的文人學者,歷時10年,編纂出我國封建時代一部空前絕後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問世,對於保存中國的古代文化典籍,傳播古代學術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乾隆皇帝編書的根本目的在於推行文化專制主義,以鞏固清王朝的統治。開始編書時,他曾兩次提出:對古籍該」毀棄」的應予毀棄,該」刪改」的應予刪改。因此,有些書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據統計,在編書的10年中,僅浙江省就毀書24次,被毀書籍多達538種,13862部之多;江西巡撫海成,僅在乾隆41年(公元1776年)就搜繳焚書8000多部。整個乾隆時期,共焚毀各種圖書71萬卷之多。可見,乾隆焚書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大規模的一次焚書。
鉗制人民思想歷朝歷代都有表現,比較嚴重的個人認為是秦始皇的坑儒、清之文字獄、當然還有文 革。我只說說我所理解的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文化浩劫,需要先說明一下的是,在這里我將很多看似性質相近、年代相距也不遠的浩劫給拼湊到了一起,有湊數之嫌。當然這也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觀點,大家可以共同來探討一下,我這權當是拋磚引玉吧。
一 焚書坑儒
說到文化浩劫,很少有人不想到焚書坑儒。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進行的焚書坑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銷毀圖書,它給後世所帶來的影響實在是無以形容。
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世界史上罕見的百家爭鳴現象。這一時期,無論在文學上、哲學上,還是天文學以及其他很多方面上,中國都建立了對世界其他國家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領先;中國產生了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影響深遠的偉大的思想家、軍事家,等等,比如迄今仍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中國人的孔子、老子、孫子。你無法想像在這一時期有多少將光耀千古的著作和成就問世。然而,就是秦始皇的一個焚書坑儒,使得這一切都隨著那點燃的熊熊大火付之東流了。
誠然,正如以為外國人所言,沒有秦始皇的統一六國,中國或許最終會淪為像歐洲那樣的長期分裂局面,但秦始皇在焚書坑儒中對中華民族所犯下的罪行卻絕對令人不能容忍!
二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接下來我覺得就應該是漢武帝所推行的這項後來得到所有封建帝王追捧的政策了。
誠然,這項政策在施行的初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封建制度的成熟,等等。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儒家思想同任何一種理論一樣,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加之它又被封建統治者肆意篡改來為其統治服務,以至淪為封建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所以,儒家思想的負面影響就越來越大。
而更讓人無比憤慨的是,此時漢朝從秦朝覆滅的歷史中走過來不過百年,它不但不糾正秦王朝的焚書錯誤,給慘遭浩劫的各家平反,卻來罷黜百家,這當然就使得百家爭鳴的局面不再,中華民族輝煌的文化不再!
三 科舉制度
接下來就是始設於隋王朝而興盛於唐王朝的科舉制度,到清王朝1905年廢止科舉,在中國歷史上整整延續了1300年!
科舉制度的確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我們可否想過,就是這樣一個制度,它指引著中華民族1300年的思維定向,那就是四書五經,寫文章。而其他的呢?諸如數學、物理學、天文學、歷史、地理等等,在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對這些東西的研究幾近空白。科舉之前,戰國時我們的祖先能夠寫出《甘石星經》、《孫子兵法》這樣的輝煌巨著;秦漢南北朝時偉大的科學家張衡能夠發明出地動儀、渾天儀,數學家劉徽、祖沖之能夠對圓周率作出領先世界上千年的貢獻,可開科之後呢?就拿我們都引以為豪的盛唐,除了詩人、文學家,我們究竟出了幾個科學家、數學家?我不否認文學的重要性,但大家想一下,為什麼我們就沒有了像張衡那樣的全才?很明顯的一個原因是絕大多數青年都熱衷於科舉,從而社會上就沒有或很少有人投身於這些「歪門邪道」,於是,我們民族的科學就停滯了。這難道不是一個無奈嗎?
四 八股文興盛
科舉下來就緊接著是明清的八股文,這個和前面的科舉制度有些類似,然而他對考生的文章又做了更大的限制。
我們常說「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當然大家也都知道它們的意思。唐詩,代表人物有大李杜、小李杜、韓柳等等,他們都曾是唐朝的官員吧,其實即使那些不出名的小詩人,很多也曾經做官;宋詞,代表人物有唐宋八大家中的宋朝六家吧,還有陸游、辛棄疾吧,他們是否也是宋王朝的官員?然而,讓我們來看看明清小說的代表人物,考丨中了幾個?吳承恩倒是考丨中了,可等考丨中了,也半截身子入土了。你能說他們沒有才華嗎?曹雪芹、羅貫中、蒲松齡,那個不是中國文學史上屈指可數的大家,這樣的人考不中說明什麼?這只能說明這時候的科舉已經連文學人才都選拔不到了,更何況科學人才呢?前後五六百年,遍翻歷史找找能夠拿得出手的科學人才,幾乎沒有。
事實上,滿清入關以後所施行的文字獄,所搞的借編纂《四庫全書》而大肆毀滅典籍的活動,哪一個不能稱為浩劫呢?
想一想這一時期的西方世界,他們在干著什麼?再看一看同期的我們,對比一下這時的東西方制度的差異,我們中華民族怎會不落後呢?
五 高考制度
最後來說一下高考制度。很多人可能不會贊成這點,畢竟高考最多也才實行了30年,而30年對人類歷史而言只是一瞬。然而,我想提醒一下諸位,現在是什麼年代?我記得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好像是現在十年創造的價值就是過去幾百年的綜合。你想一下,現在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現在的30年難道還不如過去的一個王朝,300年,而且,過去的300年你很容易用50年就追回來了,而現在的30年,你可能需要10年才能追回,也就是說,現在要想追回這些差距,要付出比原來多得多的東西。
然後呢,自然你要說說高考究竟有什麼危害啊?很顯然,現在的高考和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很多相似之處。古代的科舉,只考文學,就是把人把文學路上逼;而現在的高考,考的也是文化,只有那幾門科目,而你要被人認可,你就要去高考,把全國的年輕人都往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等這么幾門科目上趕,不能幹其他的,最起碼是學好這幾門科目前不能幹其他的。於是,你就得學習你可能八輩子都用不到的東西,浪費寶貴的生命、時間和金錢。而如果你要另闢蹊徑呢?那就需要承擔很大的壓力,說你不務正業,而且你還要有雄厚的資金做支撐,還要有能夠理解你的父母。唉,這一切誰能恰好全部擁有呢?而恰好擁有條件的一些,誰又敢保證他們都能夠學有所成呢?或者你說他們可以通過高考,等進入大學以後再發展方向啊,然而你可知道,人的精力、時間和金錢都是有限的。再說,進入大學以後,很多都已經將近20歲了,別人從小開始努力,而你20歲剛剛開始,你比別人已經失去了多少?
所以,我說,高考制度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大文化浩劫,中國的高考制度必須改革,必須多樣化,這樣才能使我們中華民族的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多樣化,使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在自己喜歡的方面和其他民族的青年從相同的起點上在相同的條件下競爭,只有這樣,我想,我們的民族才能繁榮昌盛、萬古長青。
㈢ 中國歷史上關於作假、掩飾的故事
濫竽充數
戰國時,齊國有一位喜歡尋歡作樂的國君叫齊宣王。他派人到處尋找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支規模 很大的樂隊。齊宣王尤其愛聽用竽吹奏的音樂,每次演出的排場都不小,總要集中三百名樂工一起吹。
有個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南郭先生,知道齊宣王樂隊的待遇很優厚,就一心想混進這個演奏班子。可 是他根本不會吹竽,不過他知道齊宣王喜歡所有的樂工一起演奏,自己若是混在里頭,裝裝樣子,充充數, 誰看得出來!
南郭先生終於千方百計地加入了這支樂隊。每當樂隊演奏時,他就學著別人東搖西晃,有模有樣地「吹 奏」。由於他學得維妙維肖,好幾年過去了,居然也沒露出破綻。
直到齊宣王去世後,他的兒子齊泯王繼承王位。齊泯王和他的父王一樣,也喜歡聽竽。但是他卻不喜歡 合奏,而愛聽獨奏。他要求樂工們一個個輪流吹奏給他聽。這下子,冒牌充數的南郭先生可緊張了,他的心 里七上八下的,眼看就要露出馬腳了,欺君犯上的罪名,他可擔當不起啊!只好趕緊收拾行李,慌慌張張地 溜走了。
「濫竽充數」這句成語往往被當成貶義詞,比喻沒有真才實學,卻混在行家裡頭,謀得一個職位混日 子;或是拿不好的東西混在好的裡面充數。有時候,也有人用這句成語形容自己,表示謙虛。
一個人如果像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樣,沒有真本事,只靠裝樣子嚇喝人,在別人還不了解真相的時 候,能夠矇混一陣子,但是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㈣ 中國的近代史都象歷史書上寫的那樣真嗎
歷史書上很多東西是假的,特別現在拍攝的歷史片更加的假。很多漏洞,而我們了解歷史大部分人已經從電視上了解到,歷史的好壞就看那導演的客觀情緒了 你覺得呢
㈤ 中國是怎麼樣對待日本過去的歷史如何理解日本掩蓋歷史事實。
歷史就是歷史,改變不了,我們曾經被欺負過,我相信總有一天是要還的。
㈥ 為什麼有些中國的戰爭不寫進歷史課本
雖然復對共和國是而言很重要的制事件,但不是所有戰爭都能進史書,他必須是某個時代的轉折點,或產生了重大的後果,以三國時代而言大大小小不下千次,為什麼只有官渡,赤壁見於史書呢?前者決定了北方有誰統治,後者墊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而中越自衛反擊戰,中印戰爭,都對世界沒什麼影響,戰完後,還是各自發展,沒造成什麼後果。而朝鮮為什麼見於歷史呢?它墊定了新中國政權穩定的戰爭,同時與美國打平,現示了新中國的力量。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更墊定了二戰後兩極冷戰格局。 而有些則是出於政治需要如中蘇珍珠島戰爭。因中俄聯盟大局而不提。
㈦ 中國的歷史到底是不是真的
中國5000年的歷史是有相當多的依據的,而且至今考古學家仍在不斷的發掘更多的遺留下來的文物,來確定5000年前的文化。所以,5000年的歷史這個長度應該沒什麼問題,不過就算有問題,也沒什麼大礙吧。。。埃及還7000多年的文明呢,今天不一樣很貧窮。。。歷史不是讓我們拿來炫耀的。
此外,4大文明古國我認為是有些水分,畢竟這裡面沒有一個公認的標准。
真正可能有造假的是中國近代史,一方面,每一個朝代的歷史,都是由後人依照當時留下來的一些文字記載來編寫的,本身出處就可能有問題,另外如果有些歷史事件找不到依據,難免編寫歷史的人會加入自己的想法。所以,歷史不能太主觀的去看待。
另外,近代史本來也是我們中國的屈辱史,這當中有不真實的記載也是難免,另外新中國成立後,很多敏感的話題,我們的執政者都將它們掩蓋住了,包括你說的台灣問題。並不是我們看到的不是真的,只是我們看到的只是整個事實的一部分,所以當你看到另外一種版本的時候會感到很大的偏差。實際上,關繫到國家政府的很多信息,都是要加密處理的,這一點,即使是最自由的美國居民也不可能都知道白宮里發生的一切。
發生的事情被記錄下來的,可能只有全部的1/10,然後你能夠從一切渠道所獲得的信息,大概就是那其中的1/100。
㈧ 中國歷史全部屬實嗎
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成王敗寇古已有之,誰讓你弱呢?現在的歷史大部分還是可以相信的,但也有一些是假的(當史官的礙於皇帝的威嚴也不敢都寫)。梁啟超也說過: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家譜也「。對於歷史我們因持敢於質疑的態,敢於度尋求真相,事實上我們中國在古代也沒少侵略過其他國家,現在朝鮮,日本以前還是我們的附屬國。近代的歷史中國就比較慘了。這里的歷史並不是掩蓋,中國人就該有中國人的民族氣節,陳年舊事了,況且他們現在也沒讓滅。這里說句不好的話:非族類其心必異,日本軍國主義對我們國家所帶來的恥辱我們應牢記,至於報仇還得看對不對?我並不是一個憤青,但作為一個中國人還是希望樓主不要質疑自己的祖國,炎黃子孫這個稱謂是我們永遠的驕傲。
㈨ 中國歷史5000年是自欺欺人的吧,也就3000年吧,其他都是傳說
首先,文明史的標准就不一樣,如果以有沒有文字為標准,那麼所謂四大文明古版國的另一個印度也算不上,權它出現文字比咱還晚。如果傳說不算歷史的話那麼古希臘至少得少算1000年。
杜蘭的《世界文明史》是以城鎮建立為標準的。按這個標准,中國文明應該在4000——5000年(參看良渚文化發掘,這是真正的大規模城市,比起古希臘那些小城邦大多了)。但曾經繁盛一時的草原文明該怎麼說,因為草原上的民族從不建立城市,但他們有文字。
5000年只是個概說,
不過可以基本可以斷定的是,首先,可以斷定出現的文明是埃及(文字、城鎮、政府組織都完備),其次是兩河流域的城邦國家。中國和印度幾乎同時出現,稍晚是古希臘。
另外,不要小瞧傳說,曾經人們一度認為特洛伊也是傳說,但結果呢,也是中國那一大堆上古傳說中就包含某個失落的文明,比如魚無和蠶叢傳說,人們發現了三星堆
㈩ 為什麼中國把建國前也算作歷史中國,而不是從建國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來算歷史
這個問題有趣,但我要說的是幾千年來在中華大地上居住的是中國各民族,至於哪個朝代叫什麼無關緊要,在這個地方居住的是中國人,傳承的是中國文化,你能把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前的歷史不叫中國史嗎,這就像家譜中不要爺爺奶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