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理論出處

世界歷史理論出處

發布時間:2021-02-04 23:07:05

Ⅰ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是什麼

1、世界歷史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特殊狀態是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產物。
2、世界歷史形成的版基本條件在於生產力權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3、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是社會歷史的世界化。
4、交往理論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基礎。

Ⅱ 《共產黨宣言》中的世界歷史理論與全球化理論的關系是什麼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世界歷史」時代,是以開拓「世界市場」為基回本形式的:大工業答「把世界各國人民互相聯系起來,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場聯合成為一個世界市場,到處為文明和進步作好了預備,使各文明國家裡發生的一切必然影響到其餘各國」。「單是大工業建立了世界市場這一點,就把全球各國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國家的人民,彼此緊緊地聯系起來,以致每一國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國家發生的事情的影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234、241頁。)正是憑借著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資本主義才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起廣泛的經濟聯系,把一切民族和國家都捲入了世界經濟體系。
今天的經濟全球化,這種情況是否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呢?沒有。以實現全球資源的最優化配置為目標的市場經濟,突破了封閉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造成了社會的開放性和競爭性。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的,資本是天生的國際派。激烈而殘酷的市場競爭,驅使資本佔有者奔走於世界各地,他們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

Ⅲ 沖擊-反應理論出自哪本書

按照《從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到「沖擊-反應」論》一文,該理論是由赫爾德等人開創,由馬克思發展、費正清等人集成的。

而赫爾德最重要的著作是《論語言的起源》(Treatise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這本書論述的思想成為日後「狂飆猛進」的基礎。


赫爾德是最早在學術和思想上提出民族主義的人。
「民族主義」,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運動。美國學者漢斯·科恩認為:「民族主義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應該被看作是一種思想狀態。」英國學者愛德華·卡爾認為:「民族主義通常被用來表示個人、群體和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一種意識,或者是增進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財富的一種願望。
赫爾德,全名為約翰·哥特弗雷德·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8.25 - 1803.12.18) 是德國、哲學家、路德派神學家,詩人。其作品《論語言的起源》(Treatise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成為狂飆運動的基礎。
赫爾德認為人類和自然的成長與衰頹都是依循相同的法則,因此將歷史視為所有人類共通的有機演變,而顯示於各民族特有文化的發展中。其中歷史觀中的革命運動也是歷史演變不可缺少的要素。他並主張各民族本土文化的發展,產生一種表現於藝術與文學的「民族精神」。對赫爾德而言,「民族精神」這種概念並不表示任何民族較其它民族更具優越性;相反的,他大力鼓吹所有文化均為平等並具有其各自的價值。


附:

從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到「沖擊-反應」論

——考察毛澤東的國情觀與革命論的一個視角

2014年02月08日 17:25 來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南京)2012年2期 作者:王四達 字型大小

列印 糾錯 分享 推薦 瀏覽量

內容摘要:「沖擊-反應」論是近現代西方學者包括馬克思以中國國情為依據分析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一種觀點。中國革命的導師毛澤東對中國國情的分析就明顯受到馬克思中國觀的影響,其觀點與「沖擊-反應」論亦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相似。但在近現代中國革命任務的問題上,毛澤東卻在當時蘇聯的影響下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這使他的革命論與馬克思的社會革命理論、世界歷史理論與東方社會理論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並影響了建國後的政治實踐。


關 鍵 詞: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沖擊-反應」論;毛澤東;國情觀;革命論


作者簡介:王四達(1953—),男,福建泉州人,哲學博士,華僑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中國哲學、政治學等。


中圖分類號:A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860(2012)02-0005-05


「沖擊-反應論」曾經是西方學術界分析中國國情以解釋中國現代化進程的一種主流性觀點。一般認為20世紀的美國學者費正清、列文森是這種觀點的鼓吹者。但如果追根溯源即可發現,該觀點是由赫爾德等人開創,由馬克思發展、費正清等人集成的。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及其中國觀可以說是「沖擊-反應」論的一個中間環節。中國革命導師毛澤東的中國國情觀就明顯受到馬克思的中國觀與「沖擊-反應」論的影響。但在中國革命的問題上,毛澤東卻在十月革命的「沖擊」下得出了自己的革命論,並影響了建國後的政治實踐。因此,考察馬克思東方社會理論及其中國觀與「沖擊-反應」論的淵源關系,對我們認識毛澤東的國情觀和革命論具有重要意義。


一、「沖擊-反應」論的來龍去脈


從歷史的大視野看,中國與西方在近代分別出現了前者從先行到落後和後者由後來而居上的巨大變化。在西方引領時代大潮背景下,一些目光遠大的思想家開始運用他們的思想利器——自由價值觀,通過中西文化比較來重新剖析過去被理想化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停滯論」即是這種重新認識的產物。18世紀的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就曾敏銳地指出,中國歷代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使經濟無法向工商業轉移,社會沒有向平等、自由轉變的機會,從而導致發展停滯不前;而歐洲近代「工商業的發達卻逐漸使他們有秩序,有好政府,有個人的安全和自由」[1](P371)。稍後的德國思想家赫爾則從文化角度分析問題,批評中國文化是一種「幼年文化」,因此,「幾千年來他們一直停滯不前」[2](PP87-95)。其後,黑格爾又從「家長制」壓制個人自由的角度深化了這種觀點,由於個人沒有任何主觀自由,所以無從發生任何變化,他還天才地預見到「中國和印度可以說還在世界歷史的局外,而只是預期著、等待著若干因素的結合,然後才能夠得到生動活潑的進步」[3](P123)。此後,約翰·密爾在其《論自由》中又高度強調了自由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呼籲歐洲人要以中國為「前車之鑒」。「要使一切人都成為一樣」的「中國理想」扼殺了個人的自由、個性,「而他們如果還會有所改進,那必定要依靠外國人」[4](P77)。不管是黑格爾所說的能促發中國「生動活潑的進步」的「若干因素」,還是密爾所說的「有所改進必定要依靠外國人」,均表明他們認為古老的中國需要異質文化的觸動才能改變自身,這可以看作西方學者從「中華停滯論」到「沖擊-反應論」的一個過渡。


應該承認,馬克思的中國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前輩們的影響,但馬克思又比他們更為高瞻遠矚,因為他對中國問題的看法是建立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並通過其世界歷史理論與東方社會理論來展開的。由於學術界對此已有許多研究,我們這里只勾勒出幾個基本環節:第一,聯系與發展是唯物史觀的基石,西方近代生產力的快速發展與民族聯系交往的擴大「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於是,「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5](P35)。不僅物質的生產是這樣,「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5](P35)。而當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愈來愈擴大,「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6](P541)。第二,以中、印為代表的東方社會是以農業和手工業結合一體的生產方式為基礎的,由於生產結構的簡單性、社會的封閉性與視野的狹隘性,印度人「沒有推動社會進步所必需的願望和行動」_[5](P688)。在中國,盡管它歷史悠久,但幾千年來卻呈現出一種「社會基礎不動而奪取到政治上層建築的人物和種族不斷更迭的情形」[7](P114)。第三,馬克思認為,世界歷史的客觀進程必然帶來西方的沖擊,促進東方社會的瓦解。他甚至把中國稱為「活的化石」。「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持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通過英國而為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6](P609)。盡管馬克思沒有直接使用「沖擊」、「反應」的字眼,但他的論述已清楚地表明,亞洲的社會變革及傳統中國的解體都是在西方的沖擊下發生的。


到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費正清、列文森又進一步發展了這種觀點。費正清認為傳統中國的核心是由獨裁主義構成的。造成傳統中國社會穩定的一個因素是中國人「在傳統以內變」的歷史觀。對此,費正清提出一種「文化主義」理論,即中國作為古代東亞文明中心的漫長歷史使其人民對所有外國人具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8](P182)直到19世紀,「西方的沖擊無可挽回地改變了中國的社會和政治」,給中國「注入了引起現代化並導致永久性變化的力量」,它表現為「民族主義、科學、民主和其他推動社會文明的要素」[9](P124)。隨後,列文森在其所著的《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也認為中國不可能憑借自身的力量邁入一個具有科學取向的社會,「然而鴉片戰爭後,歐洲的工業主義和商業事業開始成為傳統的中國社會的催化劑」[10](P42)。他反駁那種把中國馬克思主義看作儒教繼承者的觀點,認為中國共產黨人推動了社會變革,「但是變革的根源則深植於一個半世紀以來西方對中國早期社會結構的破壞性沖擊」[10](P144),這就進一步強調了「沖擊-反應」的觀點。

Ⅳ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

關於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研究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建立在對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系統考察之上。這一理論為我們深刻理解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而在整體上洞察和把握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提供了一個宏大的理論框架。今天,面對全球化浪潮的沖擊,認真解讀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挖掘和研究這一理論的方法論意義,對於正確認識和積極應對全球化條件下的現實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有學者指出,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在方法論意義上主要有三點:一是使世界歷史的研究達到一種新境界,即注意從歷史發展規律的高度來研究世界歷史,注意世界歷史的制度分析和整體把握;二是為觀察社會歷史演進開拓了新視野,即在考察社會歷史問題時,不能僅僅從一國的視野來考慮,必須同時具有「世界歷史」的眼光;三是為推動社會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自覺把握世界歷史發展的規律和潮流,以此來審視和進行我們的工作。
為了正確理解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一些學者主張以馬克思的文本為基礎,對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進行挖掘和整理。他們認為,馬克思從探索歷史發展規律入手,以超地域性和超民族性為特點,對世界歷史進行了界定,並以此為依據,探索了世界歷史形成和發展的宏觀規律及微觀機制。在馬克思那裡,世界歷史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和人類的普遍交往以及兩者之間的能動關系是推動世界歷史發展的動力和機制。世界歷史發展道路的選擇並非是完全自然的歷史進程,人們可以在尊重客觀歷史演化規律的前提下能動地選擇自身發展道路。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現代化進程非常重要。在全球化的條件下,社會主義的發展與資本主義的發展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因此,社會主義的發展應當融入全球化,但同時更應該在全球化進程中「利用資本本身來消滅資本」。
學者們普遍認為,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為正確理解當今世界的全球化現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梳理馬克思的這一基本思想,是回應全球化浪潮的應有之義。有學者指出,馬克思關於「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的論述是其世界歷史理論的核心,也是認識全球化的本質及其發展趨勢的關鍵。這一論述有兩層相互聯系的含義。一是指歷史向資本主義世界歷史時代的轉變,這是「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過程的第一個階段。二是指人類普遍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轉變,這是「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過程的第二個階段。因此,資本全球化既有給作為世界歷史性的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帶來不利因素的一面,又有為其發展造就有利條件和機遇的一面。對於當代社會主義國家來說,關鍵在於在實踐中正確把握機遇和風險的辯證法,不失時機地推進作為世界歷史性事業的社會主義的發展。
也有學者結合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中有關全球化的論斷,從理論剖析和實證考察等層面論證了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實現趕超型發展的意義。他們認為,後發國家應當以積極態度應對全球化,抓住機遇,趨利避害,推進民族經濟的發展,這對全球向更為公正、更為和諧的秩序演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處於大體相當的發展水平,尤其是發展中大國與西方發達國家處於同一發展水平時,世界大同的美好前景,亦即馬克思的世界歷史存在將可能會變為現實。
就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與西方全球化理論的關系,學者們也進行了比較研究。普遍的觀點是,西方全球化理論與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既有相通之處,也有明顯區別。這些區別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全球化進程中「兩極分化」原因認識的區別;二是對世界未來發展途徑認識的區別。因此,要以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為基礎辯證地看待西方的全球化理論,正確認識和把握全球化的進程和趨勢。這就要求堅持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所蘊含的批判精神,反對全盤吸收西方全球化理論的觀點;堅持世界歷史結構理論的正確觀點,批判「歐洲中心論」的觀點;確立社會主義是世界歷史性事業的觀點,批判所謂的歷史終結論。
但是,也有學者對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與全球化的關系提出不同看法。這種觀點認為,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的確與當今的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存在可能的聯系;然而,簡單地將馬克思的世界歷史思想等同於現代意義上的全球化,有待商榷。因為現代意義上的全球化在內容上已經大大超出了馬克思時代的想像,諸如跨國公司、國際競爭、國際金融風險等體現出來的現代經濟全球化的復雜性決非馬克思時代的經濟發展水平所能設想的。更重要的是,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全球化並不以排斥民族特殊性為最終目的,而馬克思的「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更多地是指由於大工業的發展,促使諸民族獨特性的分工的消滅,從而在全世界范圍內形成單一的分工、交往和生產模式,世界諸民族間的發展道路也越來越趨於一致。所以,不能庸俗地將馬克思的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過程等同於全球化,更不能斷章取義地做出全球化就是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庸俗理解。

Ⅳ 概述馬克思主義世界歷史理論的科學內涵是是什麼

最近所有的主義都漸漸的向錢看齊~可以說是都變成資本主義了(大家心知肚明版)~~(除了北朝權鮮少數例外~還在死守xx主義~除了有核彈外~卻是窮死了~)~~~~許多的主義都變成理論派了'(當初創主義的時候'忘了考慮人性的弱點:自私貪婪,so最後變成了理論派)~~

馬克思從始至終是位虔誠的教徒。17歲時他還是一名基督徒,他在高中畢業作中寫道:「如果沒有對於上帝的信仰,沒有和基督的一致,人類無法具備真正完美的德行,和滿足對於真理與光明的追求。」「只有上帝才能夠拯救我們。」
遺憾的是,馬克思18歲上大學遭遇一件非常靈異的事之後,他變成了一位虔誠的撒旦教徒,這從他的自白詩歌、家人對他的稱呼(親愛的魔鬼、牧師)、他周圍的撒旦教朋友,他的發型、祈禱方式,他同意的撒旦教女婿、他選擇的撒旦教徒墓地等,都充分說明了這點。

文中還指出,馬克思所信仰的撒旦教舉行儀式時很特殊,不僅黑色蠟燭被顛倒放置在燭台上,祭師也反穿著長袍,手持經書但完全顛倒過來讀。撒旦教的所有教徒都發誓:「要犯天主教義中的七宗罪,永遠不做好事!」。

馬克思不是無神論~他是對抗正神的~(屬於邪神)~~(正神'邪神都是有神論)~~

祝福您!

Ⅵ 怎樣理解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與黑格爾世界歷史思想的聯系與區別

世界歷史概念在黑格爾哲學的總體框架內的含義是:在邏輯層面上,黑格爾認為世界歷史是絕對精神的自我呈現過程。「世界歷史在一般上說來,便是『精神』在時間里的發展一樣,這好比『自然』便是『觀念』在空間里的發展一樣。」

[6]黑格爾把世界理性看成是世界歷史的基礎,而世界歷史則是絕對精神通過自我精神呈現的過程,普遍性是其重要的品格。在時間層面上,黑格爾用世界歷史概念特指「法國大革命」和「地理大發現」以來的歷史。這一歷史在黑格爾看來有三個重要的特徵:一是整體性,二是互動性,三是過程性。

一般說來,馬克思是在兩種意義上使用世界歷史范疇的:其一,在歷史學的意義上用來指人類歷史的整體發展過程,「整個所謂世界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7]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首先是一個歷史的范疇,「世界史不是過去一起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8]他用「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的命題表達了這一思想,這一命題在馬克思那裡至少有兩層相互聯系的內涵:一是這一轉變有深刻的生產力基礎,是生產力發展和各民族交往普遍化的產物,歸根結底是人類實踐發展的結果。二是這一轉變開始了「一體化」的歷史,它的完成標志著人類進入了一個各個民族、國家相互影響、相互滲透、相互依賴和相互制約的全新歷史階段。其二,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還是一個歷史觀范疇。馬克思認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首先是從個人的解放開始,而每一個單獨個人的解放程度是與歷史完全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程序是一致的。共產主義是馬克思為自己和實踐的唯物主義者設定的價值理想,同時它又是那種消除現存狀況的現實運動。這樣,世界歷史的完成也就標志著實現個人解放和產生共產主義。

Ⅶ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和西方當代全球化理論的異同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最大貢獻在於:一、從生產和交往出發,系統地探討了歷史向世界專歷史轉變的動力問題,屬確定了科技的重要的然而非根本性的作用;二、研究了現代國家職能與世界歷史的關系問題,指出並者將日漸式微;三、不僅闡述了資本主義條件下世界歷史發展的地區不平衡性,而且指出了不同地區所具的世界歷史意義的不同;四、創立了世界歷史背景下社會發展的跨越性理論,他的有關俄國農村公社有可能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峪的論斷,是與其世界歷史理論一脈相承的;五、揭示了世界文化與世界歷史的辯證關系,以及資本主義歷史階段世界文化的普遍性、實用性、庸俗性等特徵,認為世界文化的發展是一個矛盾的過程,最終結果將是各民族文化相互走向統一和融合,民族性和地域性日益消失;六,深刻揭示了世界歷史對人的發展的影響,並把個人與歷史的關系當代歷史研究的出發點,從而得出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最後結果將是自由人的聯合體即共產主義的結論。

Ⅷ 世界歷史理論的方法論意義

以世界眼光觀照當代社會發展
由於各個國家和民族都是世界歷史中的一員,最終都要融入世界歷史之中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對個人及其社會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我們需要以一種世界歷史的眼光來觀照全球化擴展的問題,以世界歷史的眼光看待自身和別國的發展,積極主動地實施開放政策,使各個民族國家都處於世界范圍的開放與競爭的環境之中。
首先,需要全面理解科技創新。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全球化時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科學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對科技創新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我們要在不同性質的社會與國家之間建立起發展技術與成果自由流動與共享的一個全新的機制,實現世界范圍內的交流互動。從世界歷史的視野來看,我們必須提高吸收科學技術的能力和科學技術創新與進步的能力。
其次,要全面理解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型產業的出現,使我們以前從不敢想像的物質生產系統智能化甚至是無人化成為現實。我們可以直接面對和吸取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成果並且實現個體與類的雙向的互動,從而促進知識生產效率的提高,擴大科技和文化創新的規模,為我們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最後是對人才競爭的理解。信息化的發展使個體與類之間的雙向互動能夠得以實現,個人的知識創造也可以直接轉化成全人類的知識財富。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國在人才資源方面的嚴重不足,提高我們對人才競爭的認識,為其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增強人才優勢,更好地抓住知識經濟時代的契機。
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要以世界歷史的眼光來辯證地看待社會經濟的發展,以開放性的心態來思考提高國家自身競爭力發展的問題,制定出合理的科學的社會經濟發展與技術發展的政策,增強我國在世界中的競爭力。
二、正確理解全球化與民族化的關系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全球化影響的領域也愈來愈廣,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研究全球化與民族化關系的問題。我們必須充分意識到全球化與民族化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從世界歷史的視野——世界歷史理論來理解並研究這一問題。
全球化與民族化是既對立又統一的,二者是一個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我們要看到全球化與民族化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統一性。全球化不能脫離民族化並且需要通過民族化來表現出自己。民族化也不能脫離全球化,民族化之中貫徹著全球化的內容。其次我們要充分意識到二者之間存在的差別、矛盾與對立。世界歷史的發展也就是全球化的發展,全球性的發展也就是現代文明的一種全球性的擴展,我們必須重視全球化對民族化帶來的挑戰,並在此基礎上促進民族化的創新與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理論出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