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崑曲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曲種之一,至今已有多少歷史
崑曲(Kun Opera),抄又稱昆劇、昆襲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
貫雲石做過翰林學士,深受漢族的思想與文學的影響,愛慕江南風物,憧憬恬靜閑適的生活,後辭官不做,隱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錢塘賣葯為生,自號「蘆花道人」。他善作散曲。他所創的曲調,傳給浙江澉浦楊氏,後稱為「海鹽腔」,流傳至明代,為「崑腔」的先驅。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
崑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❷ cctv的音樂盛典的歷史
獎項名稱: CCTV-MTV音樂盛典 創辦時間:1999 主辦單位:中央電視台 MTV全球音樂電視台 獎項介紹:內容 CCTV-MTV音樂盛典是中央電視台和MTV全球音樂電視台強強聯手於1999年首度推出的內地年度流行音樂電視頒獎晚會。它匯集了中國內地、港台和國際的頂尖音樂人同台演出,為觀眾和樂迷帶來一台具有國際水準的盛大頒獎晚會,是國際頂尖音樂盛事與中國本土音樂資源的完美結合,開創了國內同類活動的先河,受到國內外音樂人士的矚目,同時也成為了中央電視台最受歡迎的音樂品牌之一。
❸ 中國最早的音樂節是哪一年舉辦的
1961年7月5日第一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
❹ 國內外比較有名的音樂節有哪些呢
世界著名的音樂節:薩爾茨堡音樂節、拜魯伊特音樂節、愛丁堡音樂節、北京國際音樂節等
❺ 崑曲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曲種之一至今已經有多少年
崑曲(Kun Opera),又稱昆劇、崑腔、崑山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專文化藝術中的珍屬品。
貫雲石做過翰林學士,深受漢族的思想與文學的影響,愛慕江南風物,憧憬恬靜閑適的生活,後辭官不做,隱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錢塘賣葯為生,自號「蘆花道人」。他善作散曲。他所創的曲調,傳給浙江澉浦楊氏,後稱為「海鹽腔」,流傳至明代,為「崑腔」的先驅。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崑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崑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其唱念語音為「中州韻」。
--摘自網路「崑曲」
❻ 中國歷史悠久古曲有哪些
中國古琴有著悠久的歷史,琴棋書畫中位居首位的琴指的就是古琴。而古回琴曲是指答用古琴所彈奏出來的曲子,並不是古老的琴曲。用古琴所彈出來的曲子極具韻味,中國十大古琴曲極具韻味之美,尤其是陽春白雪古琴曲,更是曲高和寡。
❼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戲曲是什麼
沒有一個定論說誰是最古老的,因為戲曲是漸漸的變化的。戲曲最開始是由巫師的回跳大神開始的,那是答戲曲美的出現。在漢朝時期出現了「角抵戲」,這個戲種大約延續到唐朝,唐初時出現「參軍戲」,這是一種類似於現在的相聲一樣的滑稽表演,至唐代中期而大盛。到宋朝時出現了宋雜劇,雜劇在表演過程中加入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創造。此時,南戲也在不起眼的溫州出現了。南戲過後就是元雜劇,此時是中國戲劇真正的黃金時代。元雜劇的高度繁榮大約持續了一個世紀,之後漸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有南戲發展而來的傳奇,而南戲中,最有名的聲腔就是崑曲了,於是崑曲就最後走向戲劇表演和劇本創作的頂峰,此時出現了像《牡丹亭》之類的高文學品位的劇本。崑曲成於明朝初,沒於清朝沒,因為這時出現了京劇,當然這時出現的不僅有京劇,還有許多其他被稱為「花部」的地方劇種,此時,戲曲變得越來越豐富了。所以現在我們在舞台上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最悠久的劇種應該是崑曲,算來已有600年的歷史了。
❽ ,那首歌在中國最流行,歷史最悠久,經久不衰。
義勇軍進行曲
❾ 中國流傳最悠久的音樂~~和歌~~
中國流傳最悠久的音樂:韶樂!孔子聽到韶樂,三個月吃肉都不知道是啥味,證明這個韶樂不是一般的厲害。歌就不知道了,可能是國風之類的民歌吧。
❿ 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樂種是什麼
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我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根據明代(公元1368—公元1644)人士魏良輔《南詞引正》所載,崑曲是元朝(公元1279—公元1368)末年顧堅所創始的。一般認為崑曲在明代嘉靖年間,由魏良輔吸收海鹽腔,弋陽腔的音樂給以加工提高,影響日益擴大,魏良輔配合傳奇作家梁辰創作了《浣紗記》,講述春秋時期吳越爭雄之事,主人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它成為符合崑腔韻律的腳本,對崑腔的傳播起了推動的作用。萬曆未年崑曲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但是在清朝中葉,崑曲逐漸走向衰落,在解放前幾乎絕跡於舞台,解放以後,在對這一珍貴劇種進行搶救、整理的一系列工作後,崑曲又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崑曲的音樂屬於聯曲體結構,簡稱「曲牌體」。它所使用的曲牌,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一千種以上,南北曲牌的來源,其中不僅有古代的歌舞音樂,唐宋時代的大麴、詞調,宋代的唱賺、諸宮調,還有民歌和少數民族歌曲等。它以南曲為基礎,兼用北曲套數,並以「犯調」、「借宮」、「集曲」等手法進行創作。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諧和。
崑曲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上演劇目。其中有影響而又經常演出的劇目如: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鄣記》、《南柯記》,沈 的《義俠記》等。高濂的《玉簪記》,李漁的《風箏誤》,朱素臣的《十五貫》,孔尚任的《桃花扇》,洪N的《長生殿》,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摺子戲,如《游園驚夢》、《陽關》、《三醉》、《秋江》、《思凡》、《斷橋》等。
崑曲大師:俞振飛
俞振飛是昆劇、京劇演員,工小生,號箴非,原籍松江(現屬上海市),蘇州生人。
俞振飛的的父親俞粟廬是江南的崑曲清唱家,自成一派——「俞派」。俞振飛從小學習詩詞書畫,6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習崑曲,14歲以小生的腳色登台亮相,雖然是業余演出,但是演得有眉有目。後來跟隨沈月泉深造,先後學習了200多折崑曲戲。
1931年俞振飛在暨南大學擔任講師,後在程硯秋的邀請下,辭了工作隨其到北京演出,並拜程硯秋為師學習京劇小生。1934年正式轉為秋聲社擔任專業小生演員,同時受到程繼先的悉心指導。
在程硯秋的新編劇目中俞振飛塑造了很多的藝術形象:在《紅拂傳》里扮演李靖、在《春閨夢》里扮演王恢、在《梅妃》里扮演唐玄宗等等。
俞振飛從30年代以來先後與程硯秋、梅蘭芳、馬連良、張君秋等藝術家合作。40年代末俞振飛到香港演出,1955年又回到北京。1957年再度返回上海擔任上海戲曲學校校長,並且親自任教,培養了大批的京劇人才。
俞振飛精通書畫、擅長演奏笛子,多才多藝。他的嗓音先天的條件奇佳,大小嗓運用自如,並對京劇小生有獨到的追求,在唱法、念白、運嗓、用氣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形成了自己一套的表演風格:儒雅、端莊、充滿了書卷氣。
俞振飛的代表作有崑曲《游園驚夢》、《太白醉寫》、《雷峰塔·斷橋》、《玉簪記·琴挑》等;京劇《玉堂春》、《監酒令》、《春秋配》、《奇雙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