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長城資料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期中陝西省是中國長城資源最為豐富的省份,境內長城長度達1838千米 。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
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歷代君主幾乎都加固增修。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
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1)中國歷史長城擴展閱讀:
從現存於萊蕪、泰山等地的遺跡來看,齊長城的結構,主要有土築和石砌兩種。梵谷崖陡壁難以攀登處,僅用石塊砌築起寬2米左右的矮石牆或乾脆藉助山勢不設城,每遇 溝壑,則用巨石構築,寬近7米,石塊多系毛石,未加工成條石或方石,未用灰漿凝固,但 結構十分講究。
一般地段,則為土石結合。其基礎由粗加工的大小石塊砌成,寬達8米至 12米。上面夯土起築,每層厚約10至15厘米,整齊劃一,層次分明,夯窩均勻, 清晰可辨。土裡曾摻有鹽水。
有些地段的城牆,有腐朽木頭痕跡,可能當年在 牆中間有圓木以加大拉力,保持平衡。整個齊長城,南面陡峭,北面平緩。北坡每隔5米到10 米置亂石一堆,大者如磨盤,小者若米碓,是當年為守城御敵所備之擂石。
2. 中國長城歷史背景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長城的代表地段:
1、山海關
山海關被稱為「天下第一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千米,是萬里長城的入海處。全長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
老龍頭長城是長城入海的端頭部分。山海關是明代創建「衛所兵制」的產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對山海關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鎮北台
鎮北台位於歷史文化名城陝西省榆林市,距城區約3千米,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是萬里長城中最為宏大、氣勢最為磅礴的建築,也是萬里長城上最雄偉的軍事要塞和觀察所,有中國長城「三大奇觀之一」(東有山海關、中有鎮北台、西有嘉峪關)和「天下第一台」之稱。據險臨下,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
3、嘉峪關長城
嘉峪關長城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隅,因建於嘉峪山麓而得名,是明長城西端起點,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長城沿線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
城關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防禦體系,黃土夯築而成,外包城磚,堅固雄偉。關城平面呈梯形,面積3.35萬余平方米,城牆總長733米,高11.7米。
4、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區與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交界的燕山山脈中。西起龍峪口,東止望京樓,全線10.5千米。沿線有建築各異的敵樓67座,烽火台2座,大小關隘5處,這里長城上敵樓密集,一般50—100米一座,牆體以巨石為基,高5—8米,並設有攔馬牆、垛牆和障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
3. 中國長城歷史悠久大全
長城綜述
中國萬里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戰爭時代專的國家 軍事性防禦工程屬,凝聚著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
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最早是楚國,為防禦北方游牧民族或敵國,開始營建長城,隨後,齊、燕、魏、趙、 秦等國基於相同的目的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長城。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 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 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有遺跡殘存。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 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經濟文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始皇雖無道,而長城之有功於後世,實上大禹治 水等」。
4. 長城 歷史
長城修築開始於西來周時期源。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統一六國後,秦始皇就開始修繕長城,至此,凡是統治過中原地區的朝代,如漢、晉、魏、隋、唐、宋、元、明、清等各個朝代幾乎都有不同程度地修築長城。所以,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據記載,秦朝動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隋朝調動了近200萬勞力,但是從西周至今,修建長城總共用了多少勞動力,並沒有詳細的記載。
(4)中國歷史長城擴展閱讀: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根據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5. 中國長城有多少年的歷史
為了防衛蒙古騎兵的南下騷擾,早在明太祖時候(洪武二年,1369),就修築了從山海關到居庸關的長城。明成祖時候,修築了宣化一帶的長城。遼東長城分別修築於永樂、正統、成化年間。永樂時築北鎮至開原遼河流域長城;正統七年(1442),築山海關至北鎮遼西長城;成化十五年(1479),築開原至鴨綠江遼東邊牆,這段邊牆長880多公里。15世紀後半期,韃靼佔有河套以後,明政府又大規模地修築長城。成化十年(1474),延綏巡撫餘子俊率領將士4萬人,「依山形,隨地勢,或鏟削,或壘築,或挑塹」,修築了東起清水營(陝西府谷)西至花馬池(寧夏鹽池)長885公里的長城。15世紀70年代,明朝軍民又修築了花馬池以西到黃河的長城和山西北部的一段長城。16世紀初,修築了甘肅境內黃河沿岸的一段長城(南至靖遠),修築了嘉峪關及其附近的長城。16世紀中期,修築了山西、河北境內的內外兩條長城和沿太行山南下的內三關長城,又修築了一次山海關到居庸關的長城,修築了蘭州一帶的長城。此外,小規模的修築,隨時隨地都在進行,一直沒有停止過。
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全長六千多公里。是明朝北方勞動人民前後花了將近二百年的時間陸續修築起來的。明朝時候,諱稱「長城」,叫做「邊牆」。山海關以西的明長城,大都用磚石砌築,工程堅固,保存比較完好;山海關、嘉峪關東西對峙,氣魄雄偉。山海關以東的遼東長城,分別用土築、石壘、木柱、木板或利用自然地形築成,工程比較簡單,毀壞嚴重,現在僅存一些遺跡。
6. 古代長城歷史
長城是中國古代一項極為雄偉的防禦建築工程。根據歷史記載,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候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
「萬里長城」的名稱,始於秦朝。從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蒙恬伐匈奴開始,到始皇死後,秦二世賜蒙恬、扶蘇死的時候(前210年)為止,共用5年時間築成。據史籍記載,秦統一六國後,始皇派蒙恬將軍帶30萬人,北伐匈奴。蒙恬斥逐匈奴後,以黃河以南土地為44縣,築長城,利用地形,沿黃河、陰山設立屏障要塞,北面和東面沿趙、燕的舊長城,西面利用秦昭王的舊長城,連接起來,西起臨洮(今甘肅省南部洮河邊),東到遼東,綿延萬余里。這條秦長城,在今天的長城以北很遠的地方。秦長城是用夯土的辦法築成的。從現在臨洮北邊秦長城遺址可以看出:最下一層是生土,生土上有一層壓得非常堅實的黃土,黃土上築起有夯土層的城牆,夯土層為黃色粘土夾碎石。這雖是早期的夯築辦法,卻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
漢代因北方匈奴經常入侵,從漢文帝漢景帝開始,就繼續修繕秦長城。最後修成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經龜茲、車師(均在今新疆境內),居延(今內蒙境內),直到黑龍江北岸,全長近2萬里的長城,城堡相連,烽火相望,形成一道堅固的防線。
從南北朝到元代,中間有很多王朝都修過長城,但規模都不如秦漢時代。
明朝建立以後,原來的統治者元蒙貴族逃回蒙古,不斷南下騷擾掠奪,東北又有女真族興起,所以明王朝十分重視北方防務。明朝200多年中差不多一直沒有停止過長城的修築和鞏固長城的防務。最後修成全長12700餘里,東起鴨綠江,西達嘉峪關的長城,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見到的長城。明長城的特點是;在重要的關隘地方,特別是在居庸關、山海關、雁門關一帶修築了好幾重城牆,多的達到二十幾重。並在長城南北築了許多城堡、煙墩(烽火台),用來瞭望敵情,傳遞警報。
長城的用途主要是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擾掠,因當時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居處,相對中原王朝來說,還處於生產力相當低下的階段,有的部族經常劫掠外族,侵犯內地,對中原的農業生產和社會安定造成很大威脅。在古代作戰主要靠騎兵和步兵的條件下,高大的城牆便成為安全的屏障,有軍隊把守就更難逾越。
長城的修建,還有利於開發屯田、保護屯田,促進邊遠地區生產的發展,保障通訊和商旅往返的安全。秦漢時北部地區有寬大的直道和馳道,漢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文書的傳遞、使節和商旅來往都需要保護,長城烽燧正是沿著這條大道修築的。
長城的建築與軍事防禦體系相配合。例如明代在長城沿線設有軍事管理區,叫做鎮。由總兵和鎮守指揮本鎮所轄長城沿線兵馬。有的鎮下面還設「路」,駐守在重要的關城地點,路的頭目叫「守備」。如山海關路,守備駐守在山海關城裡,管附近十幾處關隘。關隘即關塞和隘口,是長城線上的重要據點,一般都在險阻的地方。兩山之間的狹窄通道稱為隘口,在隘口築城設險堵塞通道,就稱為關塞。重要關口由守備把守,次要關口設千總把守。沿長城還有城、堡、障、堠等防禦建築。城是與長城緊密相聯的防禦性城,不同於州城和縣城,面積不大,相距幾十里不等。障是比城更小的小城,主要駐兵,也可有居民。堡是駐防的守兵所住,設「百總」或「把總」看守,守兵數目由幾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有些堡內有烽火台。堠是一種專用於守望的簡易建築。
長城兩邊還有烽火台(又稱煙墩台),有的緊靠長城兩側,也有在長城以外向遠處伸展的。台上有少數守兵,白天燃煙,夜間放火。烽火台是一個獨立的高檯子,檯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煙放火的設備,台下有兵士住的房子和羊馬圈,他房等建築,大約十里一個烽火台。長城的城牆隨地形決定高低,地勢陡則矮一些,地勢緩就高一些。牆身內側隔不多遠就有一個圓形拱門,門里有磚石梯通到城牆頂上,可供守城士兵上下。牆頂外側砌成垛口,古代叫雉堞,上有瞭望口和射眼。城牆上每隔一定距離還有一個突出牆外的檯子,叫做牆台,或敵台。牆台是平時守城士卒放哨的地方。敵台是騎牆的墩台,里邊可住守城士卒,儲存武器。
長城的建築主要是利用地形,就地取材,有山的地方,盡量利用陡險的山脊,外側峭直,內側平緩。並開山取石,鑿成整齊的條石,內填灰土和石灰,非常堅實。黃土地帶主要用土夯築。沙漠地帶用蘆葦和紅柳枝條層層鋪沙粒小石子。明朝的長城在重要地段用磚壘砌,就地開窯廠燒磚瓦,採石燒石灰。修長城的勞力主要是戍防軍隊,其次是強征的民夫,第三是發配充軍的犯人。明代修長城時沒有施工和運輸的機械,主要靠人力搬運,大條石一塊就有2000多斤,大城磚一塊也有30多斤,內含沙石子,非常堅硬,刀刻不動。搬運方法主要是排成長隊傳遞,也採用了手推小車、滾木、撬棍、絞盤等簡單的工具。有時還利用動物,但大量的工作還是靠人力完成的,所以修長城不知死了多少人。 春秋戰國期間,趙國燕國等相對靠北的國家開始修建長城抵禦匈奴的騷擾。其中最著名的詩趙武靈王的胡騎服射。
秦統一六國後,將六國的長城連在一起,於是就構成了上面那位仁兄所講的秦長城。最著名的事,大概就是孟姜女的傳說吧.
漢代,為了抵禦匈奴,一開國後就開始修葺秦時的長城。到了漢末,突厥的興起,促使漢王朝再一次修葺長城。
金朝,為了阻止蒙古鐵騎的長驅直入,完顏亮決定修葺一條長城。可惜最終因為兵力太過分散不堪一擊
明朝,修過一次。於是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
另外,清朝曾經試過修,但是有一次康熙下令從此不得再修或者修葺,於是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7. 中國古代長城是在什麼時期修建的
西周。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內時期,發生容在首都鎬京(今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總長超過2.1萬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