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秦國統一全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意義: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4、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1)歷史知識秦統一中國擴展閱讀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秦國當初是一個很不顯眼的偏僻小國。
從秦襄公驅逐犬戎開始,在歷代君主的領導下,不斷開疆拓土,秦穆公稱霸西戎,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秦國的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大增,從秦孝公的兒子秦文公開始全面擴張,最後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秦始皇發動大規模的統一戰爭之前的130年時間里,秦軍殲滅六國軍隊160多萬,到公元前230年的時候,再也沒有對手能夠與秦軍抗衡。
十年統一戰爭期間,六國軍隊的傷亡總數超過了200萬。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公元前221年,齊國不戰而降,最後滅亡。
秦國三十幾代君主前仆後繼、不懈努力,結束了春秋以來長達500餘年諸侯割據紛爭的戰亂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秦王朝,中國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B. 秦朝為什麼會統一全國
秦朝統一全國的原因:
1、秦商鞅變法促使秦的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使秦擁有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2、長平之戰後,六國再也無力抵抗秦國的攻勢。
3、秦統一中國是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和客觀要求的。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發展要求消除封建割據,實現全國大一統,人民普遍厭戰。統一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各個階級、各種階層的人們都希望統一。
秦國前後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秦始皇用不到20年時間,並滅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550多年的戰亂局面,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這個大帝國對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使中國古代社會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
C. 秦統一全國的歷史意義
封建帝制的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雖然也存在過夏商周等名義上統一的國家,但是不論從民族形態、政治結構還是社會經濟形式來看,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中華帝國的形成,是從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始的。而且從秦始皇開始,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也確立下來,一直被沿用到清代。
「德邁三皇,功過五帝」
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 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是他統一六國後採取的一項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原封建割據的國家組織機構,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於是,他採取了一系列調整、完善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措施。
首先改「王」為「皇帝」。春秋戰國時期的最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但秦統一中國以後,秦始皇覺得自己是「德邁三皇,功過五帝」,「王」已不足以顯示其尊貴,便令臣下議帝號,諸大臣博士商議的結果認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上尊號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滿意,單取一個「皇」 字,同時又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謂。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國歷史了第一位皇帝。始皇又下令取消謚法,不準下一代皇帝給上一代皇帝起謚號,自稱為「始皇帝」,並安排好自己死後兒孫繼位,「後世以計數」,稱為「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為顯示皇帝的威尊和與眾不同,從秦代開始規定了一套制度,如皇帝的命為「制」,令為「詔」,文字中不準提起皇帝名字。皇帝自稱「朕」,印章稱「璽」,而一般民眾再不許使用「朕」、「璽」二字。此外,還制定了一套服飾制度。
第二,加強中央政權組織。秦王朝的中央政權是秦國原來的中央政權的延續和擴大,但官職的名稱和權力有許多變化: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職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戰國時秦國原有相、相國,統一全國後,稱作丞相,李斯為第一位丞相,乃百官之首。「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太尉:原稱尉、國尉,統一全國後稱太尉,「金印紫綬,掌武事」,「主五兵」,乃武官之長。御史大夫:秦國原有御史,後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御史大夫掌監察,「銀印青綬,掌副丞相」,其位略次於丞相。
在「三公」之下,有所謂「九卿」,而實際之數並不止九個,大部分為秦原有,少數是統一後新設的:奉常:掌宗廟禮儀,有丞。郎中令:負責皇帝的保衛和傳達,下屬有大夫、郎中、謁者。衛尉:掌皇宮的警衛部隊,有丞。太僕:掌皇室東馬。廷尉:掌刑罰,全國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監。典客:主管秦王朝統治下的少數民族。宗正:掌宗室親屬事務,有兩丞。治粟內史:掌谷貨,有兩丞。少府:負責供應皇室用之山海池澤之稅,有六丞。中尉:負責京師保衛,有兩丞。主爵中尉:掌列侯。
秦始皇統治時期,中央集權的重要特點是軍政大權獨攬於皇帝一人手中。為使大權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軍和監察大權,互不統屬。如丞相總領朝廷集議和上奏,協助皇帝處理日常事務,並收閱各地的「上計」。
但統兵之權卻屬於太尉,而且御史大夫也有權復查大臣的上奏和地方的「上計」。太尉雖名為最高軍事長官,但實際只有帶兵權,而無調兵權。由於三公互不統屬,所以最後決斷只能歸皇帝一人。
第三,調整地方政權組織。統一後的地方政權組織,主要是推行郡、縣、鄉、亭四級行政組織。剛統一時,秦分天下為36郡,以後,隨著邊境的開發和郡治的調整,總郡數最多曾達46郡。郡置守、尉、監,守治民,尉典兵,監御史則負責監督百姓及官吏,職務類似於中央的御史大夫。郡守、郡尉和監御史明確分職,是與中央政權的「三公」明確分職的原則相一致的。郡下為縣,縣的長官為縣令(長),屬官有丞。
縣以下以鄉、亭為單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僥。」鄉三老、嗇夫、游僥的職責大致與郡的守、尉、監相仿,「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徼循禁賊盜。」鄉以下為亭,亭為秦時重要的地方基層組織。亭有亭長、亭父、求盜各一人,任務是平時練習五兵,接待往來官吏,兼管為政府輸送、采購、傳遞文書等。
秦王朝所推行的封建官僚制度,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進步,它不僅改變了世襲制,而且取消了「食邑」、「食封」制,規定了每一個官吏俸祿,自丞相至下層官吏皆有定秩,由「二千石」至「斗食」不等。這種制度自秦統一後在全國實行,歷封建社會2000年之久而基本未變。
第四,以「五德終始說」為加強統治的思想武器。秦統治者為了欺騙人民,為自己的一統天下尋找正當的理論根據,採用「五德終始說」,宣揚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根據「五德」說,「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
「衣服旄旋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車同軌,書同文」
除了在政治上建立皇帝制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以外,秦始皇在經濟、文化等等方面也作了一些統一的工作。
頒布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發布「使黔首自實田」的律令,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按當時實際佔有的田數,向國家呈報,這就意味著秦王朝承認他們的私有權,並給予保護。又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上農除末」,打擊非生產性活動,鼓勵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的政策。這一措施對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封建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秦統一前,貨幣很復雜,不但形狀、大小、輕重不同,而且計算單位也不一致。大致有布錢、刀幣、圓錢和郢爰四大系統。除郢爰流行於楚國外,布錢流通於韓、趙、魏;刀幣流通於齊、燕、趙等國,圓錢流通於秦、東周、西周和魏、趙等國,秦統一後,秦始皇下令統一全國貨幣,以黃金為上幣,鎰為單位;以方孔有廓圓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稱為「半兩」錢。這種,圓錢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
秦在統一全國前,度量衡方面的情況與貨幣也差不多,非常混亂。秦已於商鞅變法時就對度量衡的標准作過統一規定。 全國統一後,秦政府即以秦國的制度為基礎,下令統一度量衡,並把詔書銘刻在官府製作的度量衡器上,發至全國,作為標准器。
戰國時代處於長期的分裂割據時代,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東方六國文字難寫、難認,偏旁組合、上下左右也無一定規律,嚴重阻礙文化交流。公元前221年,秦世皇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葯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修馳道墮壁壘。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各地修築了不少關塞堡壘,同時各國間的道路寬窄也不一致,影響交通往來。秦始皇下令拆除阻礙交通的關塞、堡壘。公元前 220年修建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馳道。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條由咸陽直向北伸的「直道」,僅用2年多的時間即告完成。這些「馳道」、「直道」,再加上西南邊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的「新道」,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後又統一道路和車軌寬度,便利了交通往來。秦統一後採取的以上措施,對於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展封建經濟和文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秦世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對中國歷史的走向,無庸諱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D. 秦始皇統一中國介紹了哪個一朝代的哪一歷史人物
秦始皇,趙氏,姓贏,名政,故叫贏政或趙政,是秦莊襄王異人(子楚)的親兒子,這絕對沒有什麼疑問。所謂「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這一說法,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最大的謊言,根本不值一駁。
自秦至清兩千多年間,除了出於其它目的編造的神話外,無論官方或者民間,還沒有第二例懷孕十二個月生產的記載。現代醫學也證明,沒有那個女人能讓胎兒在自己的肚子里呆這么長時間還能順利生產,秦始皇母親趙姬也不能例外。
為什麼會有這個謊言並世代流傳而無人戳破呢?
一,秦始皇「焚書坑儒」啊。焚書本就很邪惡,還專一焚儒書;坑儒還不夠,還偏偏重用儒家的死對頭法家,這不是明擺著蔑視儒家的學說無用嗎?「士可殺不可辱」啊,你活著,有刀把子,我不敢公開叫板,你二世而亡,我就用我手中的武器一一筆桿子將你搞臭,光批暴政還不足以出惡氣,還要把你人身抹黑,什麼私生子、蜂準、長目、豺聲、摯鳥膺、虎狼心等等的。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於董仲舒先生的高明游說和運作,使急於擺脫「黃老」學說的劉徹將儒家定於一尊,讓原本就式微的其它學說逐漸退出主流舞台,喪失市場,淪為邊角料。知識分子也是人,也要吃飯,也想發展,除了從小鑽研儒家學說,別無選擇。(當然由亂而治,儒學在當時也是最佳選擇)。儒生跟著老師、前輩斥法家為異端邪說,罵秦始皇也就是習慣性連鎖反應,老師說秦始皇是私生子,還能有錯?
三,出於考試需要。隋唐開始,科舉考的就是儒家經典。北宋名相趙普曾洋洋得意的宣稱「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提倡入世,宣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張良為楷模、以作帝王師為最高目標的讀書人,為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和榮華富貴,都投身儒教門下,法家基本絕後,沒有人為其辯誣。儒家l講傳承,內部誰要是有不合群(為對手辨護)的言論,立即被打入另冊,身敗名裂。
四,儒學是准宗教。經過朝代變遷,至宋朝,儒學經二程注釋和光大,已經占據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了准宗教,而宗教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E. 秦始皇統一中國採取了什麼措施
一、政治來方面:建立專制主源義中央集權制度
1、最高統治者稱皇帝, 總攬一切大權。
2、在中央,皇帝以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上,推行郡縣制
4、一切官吏由皇帝任免
二、經濟方面:
1、實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徵收賦稅
2、統一貨幣
3、統一度量衡
4、統一車軌
三、文化方面:
1、統一文字
2、焚書坑儒
3、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秦朝的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
秦始皇是我國戰國時期的秦國國君,他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建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以上說明秦始皇對中國歷史做出過巨大貢獻。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實行嚴刑酷法,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但是功過相比,秦始皇功大於過。
F. 秦始皇統一了「中國」嗎
只要讀過中學的人,都被教過這樣的歷史知識: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他們學的「中國歷史」,也就按照夏、商、周、秦、漢以至清這樣的順序編寫。似乎歷史上有個一脈相承的「中國」存在。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一個流傳甚廣影響巨大的歷史神話。為了製造這個神話,歷史學家費盡了心思。為了證明秦始皇「統一中國」的「豐功偉績」,就說是勞動人民要求統一。為什麼呢?因為春秋時大小一百多個國家,可國家雖小也是五臟俱全,要養軍隊、官吏,小國要向大國納貢,要受大國欺負,等等。最後負擔都要壓到勞動人民的肩上。大國人民的負擔要比小國人民輕。所以人民的經驗是:「做小國的人民不如做大國的人民,做小國的人民不如做全中國統一的人民。」[1]這只有中國的歷史學家才能異想天開的出來。怎麼就忘了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了?為什麼人民不想:每個國家都和平共處互不幹涉內政,不就天下太平了?墨子不就主張非攻嗎?為什麼非得要統一呢?難道當時的各個國家的人民都在想,誰來趕緊把我們的國家滅了吧!況且戰國時期的老百姓難道都是傻瓜,以為自己盼望幾下,就能夠「統一」,而不需要戰爭和流血?我實在想像不出長平一戰被殺45萬、平陽一役被殺10萬的趙國人民,凄慘的不夠,還會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樣,渴望秦國一統中原!就算是這樣,是不是等到秦始皇君臨六國後,人民又在想,統一和分裂,對老百姓來說,都是烏鴉一般黑啊!那些碰上了《詩》、《書》都要付之一炬的人,再也不敢吟誦「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了,他們喜歡統一嗎?他們喜歡談談《詩》、《書》就被棄市?如果說統一能夠救民於水火的話,秦始皇的中國可是變本加厲,哪裡是解民倒懸啊!以致於上下二千年,除了毛澤東,以前的歷代統治者都不敢歌頌秦始皇,「秦政」可是個絕對的貶義詞。就連長城這樣的國防工程,甚至到了明朝,為了避嫌,把修長城稱為修「邊牆」,就是為了跟秦始皇修長城劃清界線。當然,歷史學家說過,七個國家裡,秦國的政治要比較好一些,因此人民把希望寄託在秦國,荀子就曾經代表這個希望,斷定秦國將實現統一全中國的偉大任務。[2]既然如此,一定要解放魏國、一定要解放楚國、一定要解放韓國……就是秦國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了!不過,好像人民並不歡迎秦國軍隊來解放自己。被征服者也不會怎麼心悅誠服。張良和雇的刺客一起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難道不是為亡去的韓國報仇?已經七十歲了的范增對項梁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而且相信楚雖三戶,亡秦必楚。[3]?文化人為統一的神話推波助瀾,這才真正是所謂的筆桿子殺人。好像統一本身成了目的,只要登過喲呼,老百姓就會同仇敵愾,豬啊羊啊忙不迭地送過來。實際上,對於人民來說,無論是統一還是反抗侵略,都意味著死亡、破財、遭災。正義的想像無法消弭事情本身的殘酷性。難道陳勝吳廣不就是在謫戌漁陽的途中造反了?陳勝吳廣在去漁陽的路上煽動造反時,就說,你們遇雨而不能按時趕到漁陽,根據規定就會被處死;即使沒有被處死,到那個地方戌守,十有六七也是死。壯士不死便罷,死就要死的轟轟烈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4]不願任勞任怨地去保衛邊疆,相反,還要造反,照主流觀念來看,哪裡有愛國主義的影子?!秦始皇為了開疆拓土發動的南征北戰,並不怎麼得人心。秦朝的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5]顯然,黑龍江、新疆等,都不在秦朝的統治范圍。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的那個「中國」,它極盛時的疆域還不到今天中國的三分之一。[6]其餘的三分之二都不是當時「中國」的領土。它們或是部落,或是獨立的國家。如果可以說秦始皇統一了「中國」,那麼,今天我們要尋找今天中國的歷史延續性,黑龍江、新疆的歷史豈不是只能等到並入某個「正統」的王朝時再寫?況且,我們有些人動不動就喜歡說「自古以來」,如果這樣寫中國的歷史,豈不是只能說黑龍江「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對歷史的閹割。其實,秦始皇不過是征服了六國而已。今天應該以客觀、中立的立場來寫過去的歷史,寫今天的中國這片土地上過去曾經發生過什麼。沒有必要把秦、漢……當成「正統」來寫。比如,我們不能說元朝是「中國」的亡國史,而只能說元朝是南宋的亡國史。今天的「中國人」已經包括有蒙古族人,而中國史也就只能是今天的中國人民的歷史,都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生生息息,我們能夠說誰才是「中國」的嫡傳正宗呢?否則,很多事情就無法解釋通。如果我們非得說秦始皇統一了中國,那麼秦始皇派兵征伐百越而置三郡,我們能夠說那裡「自古以來」就是「秦國」的領土,因此秦始皇有充分的理由發兵征討?歷史必須實事求是。漢朝的晁錯就說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非以衛邊地而救民死也,貪戾而欲廣大也。」[7]如果我們說朱元璋統一了中國,其實明朝的疆域「北限於長城,西僅越河西,蒙古舊部及西域諸國皆不能有也」。[8]而康熙皇帝又被稱為統一了中國的君主,可是,清朝版圖「東極三姓所屬庫頁島,西極新疆疏勒,至於蔥嶺,北極外興安嶺,南極廣東瓊州之崖山」。(《清史稿·地理志》)清朝向俄羅斯等國割讓的土地基本上就不在明朝的「中國」之內。為了搞清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先弄明白,什麼叫「統一」。按照《新華詞典》的解釋,「部分聯成整體」就是統一,並且舉了一個例子:「秦始皇統一了六國」。而分裂是指「一個整體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部分」。[9]可以說,這個解釋會造成誤解。比如,俄羅斯佔領西伯利亞、佔領庫頁島,我們認為應該稱之為統一了俄羅斯嗎?同樣道理,秦始皇派兵南征北戰,奪河套,占嶺南,又稱為什麼呢?如果蒙古國非要要搬出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我們睡覺能夠放心嗎?如果從領土大小的角度來看統一問題的話,「中國」實在是除了元朝可以叫統一的國家外,其他朝代都沒有完成「統一」大業呢!晉朝雖然滅了魏蜀吳三國,但是要知道,漢朝的疆域可是到了西域啊,那麼兩晉實在是沒有完成這個艱巨的歷史任務;唐朝相對與清朝來說,也不能叫統一,吐蕃和它是兩個平等甚至對立的國家呢!而兩宋、明朝相對與唐朝來說,還有許多「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等著它們去「統一」呢,可他們卻把這個任務完成的很糟糕。帳是越算越糊塗。那麼問題的症結在哪裡呢?那就是我們企圖製造一個一以貫之的「正統中國」的結果,從而不得不為古人擔憂,為古人辯解。當我們今天由衷地歌頌中國的地大物博時,我們恐怕不會想到,這里隱含著我們對燒殺搶擄暴力奸的贊美。中國的國土和俄羅斯的疆域一樣,是用劍犁出來的。今天中國的領土其實也是過去某個王朝從另外某個王朝或者部族那裡強搶惡要來的,搶的時間長了,過去的被搶的人民的子孫後代都滅絕了,或者是都馴服同化了,上一代人的仇恨,這這一代已經變成了和睦相處。也許你多少代祖宗的兄弟姐妹們都是慘死在蒙恬軍隊的金戈鐵馬之下。但是,從族譜上、從記憶里,我們已經難以搜尋出這樣的痕跡了。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今天沒有必要將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滅了南宋,說成是順應中國統一的大趨勢。否則,蒙古還順應了俄羅斯統一的趨勢呢!而且遠不止於俄羅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建立了橫跨歐亞的蒙古大汗國呢!成吉思汗極其子孫征服過中亞細亞的花剌子模王國、俄羅斯、波蘭、匈牙利、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難道這符合歷史事實嗎?如果日本實現了1927年《田中奏摺》征服中國的野心,那寫歷史的也就要說是順應了中國統一的趨勢,而東條英機之流的人物豈不就成了「促進民族融合」的英雄?!因此,如果將蒙古軍隊滅了西夏、金、大理、南宋等國稱為「統一」中國,結果就是對侵略和征服的鼓吹和贊成。可是,現在我們已經難以分辨出自己是侵略者的後代,還是被蹂躪者的子孫。當元政權被朱元璋趕出北京時,許多蒙古族人就留在了中原,他們之所以能夠留下來,就是建立在過去的成功的侵略基礎之上的。而沒有將他們趕盡殺絕,就是對過去侵略所留下的既成事實的認可。在今天,我們都是「中國人」了。我們研究歷史只能是為今天提供借鑒,而不是為了勾起前嫌舊仇。回過頭看,宋元之間的糾葛,只不過是比清朝遭受列強的侵略的時間更遠些而已,我們為什麼要特別地強調「近代史」呢?難道我們今天需要重新鑒別現在中國的經濟文化等現狀,哪些是侵略的結果,因此而發動一場純潔運動?這就和南非一樣。當年的殖民者的後裔和土著黑人、亞裔人等,都成了南非人。曼德拉在1990年就說過:「我們呼籲白人同胞加入我們的行列,來共同創造一個新南非。」這就是歷史和現實。就像我們反對,但是一個人道主義者總不能認為所生的孩子就必須掐死一樣。注釋:[1]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編,第262頁[2]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修訂本)第一編,第262頁[3]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4]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5]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6]葛劍雄《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第97頁[7]《漢書》卷四十九[8]顧頡剛史念海々
G. 請你談一談秦統一中國對我國歷史發展的作用
封建帝制的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雖然也存在過夏商周等名義上統一的國家,但是不論從民族形態、政治結構還是社會經濟形式來看,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大帝國。中華帝國的形成,是從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開始的。而且從秦始皇開始,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封建帝制也確立下來,一直被沿用到清代。
「德邁三皇,功過五帝」
中國統一的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嬴姓,名政。秦莊襄王之子。13歲即王位,39歲稱帝。戰國末年,秦國實力最強,已具備統一東方六國的條件。秦王政初即位時,國政為相國呂不韋所把持。公元前238 年,他親理國事,免除呂不韋的相職,並任用尉繚、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終於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是他統一六國後採取的一項空前的措施。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原封建割據的國家組織機構,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於是,他採取了一系列調整、完善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措施。
首先改「王」為「皇帝」。春秋戰國時期的最高統治者一般都稱為「王」,但秦統一中國以後,秦始皇覺得自己是「德邁三皇,功過五帝」,「王」已不足以顯示其尊貴,便令臣下議帝號,諸大臣博士商議的結果認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上尊號為「泰皇」。然而秦始皇仍不滿意,單取一個「皇」 字,同時又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自此「皇帝」就代替「王」而成為最高統治者的稱謂。而秦始皇就成了中國歷史了第一位皇帝。始皇又下令取消謚法,不準下一代皇帝給上一代皇帝起謚號,自稱為「始皇帝」,並安排好自己死後兒孫繼位,「後世以計數」,稱為「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為顯示皇帝的威尊和與眾不同,從秦代開始規定了一套制度,如皇帝的命為「制」,令為「詔」,文字中不準提起皇帝名字。皇帝自稱「朕」,印章稱「璽」,而一般民眾再不許使用「朕」、「璽」二字。此外,還制定了一套服飾制度。
第二,加強中央政權組織。秦王朝的中央政權是秦國原來的中央政權的延續和擴大,但官職的名稱和權力有許多變化: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以外,中央最重要的官職是三分,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戰國時秦國原有相、相國,統一全國後,稱作丞相,李斯為第一位丞相,乃百官之首。「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太尉:原稱尉、國尉,統一全國後稱太尉,「金印紫綬,掌武事」,「主五兵」,乃武官之長。御史大夫:秦國原有御史,後置御史大夫「以貳於相」。御史大夫掌監察,「銀印青綬,掌副丞相」,其位略次於丞相。
在「三公」之下,有所謂「九卿」,而實際之數並不止九個,大部分為秦原有,少數是統一後新設的:奉常:掌宗廟禮儀,有丞。郎中令:負責皇帝的保衛和傳達,下屬有大夫、郎中、謁者。衛尉:掌皇宮的警衛部隊,有丞。太僕:掌皇室東馬。廷尉:掌刑罰,全國最高司法官,有正、左、右監。典客:主管秦王朝統治下的少數民族。宗正:掌宗室親屬事務,有兩丞。治粟內史:掌谷貨,有兩丞。少府:負責供應皇室用之山海池澤之稅,有六丞。中尉:負責京師保衛,有兩丞。主爵中尉:掌列侯。
秦始皇統治時期,中央集權的重要特點是軍政大權獨攬於皇帝一人手中。為使大權不致旁落,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政、軍和監察大權,互不統屬。如丞相總領朝廷集議和上奏,協助皇帝處理日常事務,並收閱各地的「上計」。
但統兵之權卻屬於太尉,而且御史大夫也有權復查大臣的上奏和地方的「上計」。太尉雖名為最高軍事長官,但實際只有帶兵權,而無調兵權。由於三公互不統屬,所以最後決斷只能歸皇帝一人。
第三,調整地方政權組織。統一後的地方政權組織,主要是推行郡、縣、鄉、亭四級行政組織。剛統一時,秦分天下為36郡,以後,隨著邊境的開發和郡治的調整,總郡數最多曾達46郡。郡置守、尉、監,守治民,尉典兵,監御史則負責監督百姓及官吏,職務類似於中央的御史大夫。郡守、郡尉和監御史明確分職,是與中央政權的「三公」明確分職的原則相一致的。郡下為縣,縣的長官為縣令(長),屬官有丞。
縣以下以鄉、亭為單位,「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僥。」鄉三老、嗇夫、游僥的職責大致與郡的守、尉、監相仿,「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徼循禁賊盜。」鄉以下為亭,亭為秦時重要的地方基層組織。亭有亭長、亭父、求盜各一人,任務是平時練習五兵,接待往來官吏,兼管為政府輸送、采購、傳遞文書等。
秦王朝所推行的封建官僚制度,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進步,它不僅改變了世襲制,而且取消了「食邑」、「食封」制,規定了每一個官吏俸祿,自丞相至下層官吏皆有定秩,由「二千石」至「斗食」不等。這種制度自秦統一後在全國實行,歷封建社會2000年之久而基本未變。
第四,以「五德終始說」為加強統治的思想武器。秦統治者為了欺騙人民,為自己的一統天下尋找正當的理論根據,採用「五德終始說」,宣揚秦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根據「五德」說,「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
「衣服旄旋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車同軌,書同文」
除了在政治上建立皇帝制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以外,秦始皇在經濟、文化等等方面也作了一些統一的工作。
頒布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律令。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發布「使黔首自實田」的律令,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按當時實際佔有的田數,向國家呈報,這就意味著秦王朝承認他們的私有權,並給予保護。又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上農除末」,打擊非生產性活動,鼓勵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的政策。這一措施對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封建經濟起了重要作用。
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秦統一前,貨幣很復雜,不但形狀、大小、輕重不同,而且計算單位也不一致。大致有布錢、刀幣、圓錢和郢爰四大系統。除郢爰流行於楚國外,布錢流通於韓、趙、魏;刀幣流通於齊、燕、趙等國,圓錢流通於秦、東周、西周和魏、趙等國,秦統一後,秦始皇下令統一全國貨幣,以黃金為上幣,鎰為單位;以方孔有廓圓錢為下幣,以半兩為單位,稱為「半兩」錢。這種,圓錢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
秦在統一全國前,度量衡方面的情況與貨幣也差不多,非常混亂。秦已於商鞅變法時就對度量衡的標准作過統一規定。 全國統一後,秦政府即以秦國的制度為基礎,下令統一度量衡,並把詔書銘刻在官府製作的度量衡器上,發至全國,作為標准器。
戰國時代處於長期的分裂割據時代,言語異聲,文字異形,東方六國文字難寫、難認,偏旁組合、上下左右也無一定規律,嚴重阻礙文化交流。公元前221年,秦世皇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並利用戰國陰陽家的五德終始說,以秦得水德,水色黑,終數六,因而規定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符傳、法冠、輿乘等制度都以六為數。水主陰,陰代表刑殺,於是以此為依據加重嚴刑酷法的實施。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後因求仙葯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餘人,而將其全部坑殺於咸陽。
修馳道墮壁壘。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在各地修築了不少關塞堡壘,同時各國間的道路寬窄也不一致,影響交通往來。秦始皇下令拆除阻礙交通的關塞、堡壘。公元前220年修建以首都咸陽為中心的馳道。前212年,秦始皇又下令修一條由咸陽直向北伸的「直道」,僅用2年多的時間即告完成。這些「馳道」、「直道」,再加上西南邊疆的「五尺道」以及在今湖南、江西、廣東、廣西之間修築的「新道」,構成了以咸陽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網。後又統一道路和車軌寬度,便利了交通往來。秦統一後採取的以上措施,對於消除封建割據、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展封建經濟和文化,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秦世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對中國歷史的走向,無庸諱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H. 假若六國聯合抵抗秦國,秦國能否統一中國利用歷史知識談談看法
秦國依然會統一中國。
六國聯合抵抗秦國在歷史上並非沒有發生過,而是實實在在的發生過的。戰國時期蘇秦首倡合縱,一人配六國相印,六國聯合一起對抗秦國,效果相當好,使秦國十五年不敢東出函谷關。合縱的效果雖然良好,但是沒有改變根本局面,即:秦國始終對六國保持軍事優勢,六國進攻的軍隊始終打不過函谷關。這說明六國合縱即使再怎麼同心協力,也沒辦法消滅秦國,而只要六國稍微有些許鬆懈,就給秦國可趁之機。
事實上,合縱的失敗,很大程度的原因就在於,維持合縱對於六國而言都是一種消耗,而對秦國卻並不能造成實質性的打擊。合縱的六國相當於始終崩緊神經,時刻需要關注秦國的動靜,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六國都要出兵,這終歸不是長久之計。與此同時,秦國的國力一直是在不斷增強的,而六國由於體制的限制,已經無法寸進半步了,所以即使六國合作能夠抵抗秦國一段時間,最終依然會在秦國強大的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優勢下相繼崩潰。
縱觀整個戰國歷史,幾乎在商鞅變法之後很短時間之內,形勢就開始向秦國傾斜,在之後的一百多年裡,這種形勢不僅沒有任何改變,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期間,東方六國為了對付秦國,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奇謀詭計,其中就包括合縱,但是最終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其實對付秦國,依靠盟友,依靠智謀,這些是不夠的,而是要變法圖強,自身強大,這樣才能夠自立不倒,免於被滅。
I. 秦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有什麼作用
秦統一的歷史意義:
①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諸侯割據的分裂局面,為我國統一多民族版國家的建立與發展奠定權了基礎,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
②為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條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從此,統一成為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國家的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完成統一大業,功不可沒。
秦朝制訂的加強中央集權的制度對後世的影響:
①皇帝制度為以後歷代王朝沿用。
②秦朝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郡縣制基本上為歷代王朝所沿襲。
③秦律影響了後世封建律令的制定。
④秦統一的貨幣圓形方孔錢的型制,為歷代封建王朝鑄幣時沿用。
⑤秦統一文字後,漢字的字形結構基本定型,對我國文化、政治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⑥秦朝官府辦學的制度,也為後來封建王朝所仿效。
總之,秦朝制訂的這些加強中央集權的制度,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J. 秦國統一中國後做了什麼
一、秦統一中國後,做了以下幾件大事:
1、將郡縣制推廣到全國,避免天下再度陷入諸侯混戰的局面。
2、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建立標准化生產制度。
3、修長城、靈渠、馳道等利國利民的工程。
4、打擊匈奴,解除游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
5、平定百越,使現在的廣東、廣西變成中國的領土。
其中,郡縣制,打下了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的基礎,之後每個朝代都執行秦朝的制度。
二、歷史意義:
秦統一中國,結束了連年諸侯混戰的亂局,減少了戰爭,使國家能夠穩定低發展,百姓少受戰亂之苦。面對游牧民族等外敵,也可以集中力量進行對抗。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國家,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所以具有空前的重大的歷史意義:
1、順應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接受了分裂割據的局面,在我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從此統一成為中國歷史的主流。從這一意義講,沒有秦,就沒有漢、唐、元、明、清,也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2、統一為中國的古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3、為了鞏固統一,秦始皇創建了一整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並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鞏固統治,這一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秦始皇因此也就成了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