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歷史農業地理

中國歷史農業地理

發布時間:2021-02-27 11:15:04

A. 農業地理學的農業地理學發展簡史

農業地理學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研究內容已有較悠久的歷史,但成為一門學科則是近百年來的事。 19世紀是地理科學和農業科學革新和深化的時期,為農業地理學的發展准備了基礎。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的德國農學家J.N.施瓦茨和英國農學家A.揚分別描述德國、比利時及英格蘭的農業情況,特別注意農業地域差異及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這兩人為農業地理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期的德國農業經濟學家 J.H.von屠能發表的《孤立國對於農業及國民經濟之關系》(1826),首次探討不同農業類型和集約水平分布的規律性,創立了農業區位論。這個理論為百餘年來農業地理著作所廣泛引用。近代地理學創始人 A.von洪堡的植物地理著作中,包含大量農業地理內容;C.李特爾的《地理學──地理對人類素質與歷史的關系》著作中,也有大量農產品地理分布的內容。 19世紀末至20世紀50年代是農業地理學蓬勃發展時期,不滾出現了大量的專題性、部門性和區域性農業地理著作,也出現了綜合性農業地理理論著作。這些農業地理著作,可歸納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①統計的農業地理,又稱農產品地理或農業商業地理,主要是利用大量統計資料編制各種農產品的分布圖,分別研究產品的生產和運銷。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德國的T.H.恩格布雷希特關於北美洲、熱帶以外地區、印度、俄國、德國等農作物地理分布和圖集的一系列著作,英國G.G.奇澤姆的《商業地理手冊》(1889年初版,1966年已出至18版),美國V.C.芬奇和O.E.貝克的《世界農業地理》(1917)等。
②生態的農業地理,著重研究自然條件同農業生產的關系。就某種單項自然條件如農業氣候、土壤等或某個地區進行研究的著作較多,也出現綜合性的著作如:生態作物地理、生態家畜地理、農業生態學等。從生態學觀點研究農業地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為農業生態系統的研究,認為一個地方的農業系統不過是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農業利用與修改的結果,這是農業地理學的最新趨向之一。
③土地利用與小區域農業地理研究,20世紀20~30年代美國芝加哥大學一批地理學家倡導廣泛開展小區域農業地理野外調查,填制土地利用圖和多種農業地圖,發表了一大批論文,從理論到方法均有總結。原來以商業地理研究見長的英國,在L.D.斯坦普的倡導下,於30~40年代開展了大不列顛土地利用調查制圖工作,完成了全套大不列顛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圖 146幅及分郡土地利用調查報告9大卷,這是英國最重要的農業地理著作。在1949年第16屆國際地理大會上,國際地理聯合會根據英國的經驗成立了世界土地利用調查委員會,開展世界百萬分之一土地利用圖的編制工作。
④大區域農業地理研究,是農業地理文獻最多的課題,著名的有美國從1925年開始在《經濟地理學》季刊中連載 19年(1925~1943)共達1400頁的世界6大洲農業區域地理。以國家為范圍的農業地理專著也陸續出現,著名的有德國(1936)、義大利(1948)、挪威(1954)、民主德國(1959)、丹麥(1959)、羅馬尼亞(1968)、英國(1971)等。
⑤農業景觀地理,盛行於德、法等國,認為農業地理學主要不是研究農業生產本身的問題,而是全面描述研究農業活動所引起和制約的文化景觀或農村景觀,如土地利用形態、田塊形態、農村道路、農舍、村落以及農業過程的其他物質表徵。代表性人物有德國的L.H.魏貝爾、E.奧特倫巴,法國的D.福謝、P.O.L.喬治、A.梅尼耶等。⑥為計劃經濟服務的農業地理研究。主要是社會主義國家為了實行農業生產的計劃發展,強調開展農業區劃、土地合理利用、農業分區專業化與綜合發展的研究。代表性人物有蘇聯的A.H.拉基特尼科夫、И.Ф.穆科梅利、П.А.列圖諾夫,民主德國的W.魯比謝克、E.呂本扎姆,波蘭的J.科斯特羅維茨基,匈牙利的G.恩耶迪等。 大約從50年代中後期開始,農業地理學研究開始出現了一些重大變革,主要表現在:①調查研究手段的革新,從50年代以來,航攝照片、自動化制圖、電子計算機等手段日益廣泛地應用於農業地理研究工作,使工作者從過去繁重的手工勞動中解放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分析問題,大大地提高了效率,減少差錯,提高精度。②數學方法的引進,與電子計算機等工具同時採用的各種數理統計方法、現代數學方法日益廣泛地引入農業地理研究,如線性規劃、回歸分析、因子分析、系統分析、博弈論、集合論、網路分析、控制論等,使農業地理研究由單純描述狀態走向定量化。③理論的引進及模式的建造,一些學者採用演繹法,從經濟學或相關科學引進理論,制定假說及數學模式。這種浪潮和地理數量方法結合起來,從50年代末期起盛行於英、美,迄今已在兩國農業地理中佔有較大優勢,主要理論是農業區位論和農業決策論。④理論性農業地理著作的涌現,50年代以前關於農業地理學理論著作只有少數文章。50年代以來,農業地理學理論性專著已出現10餘種,如聯邦德國奧特倫巴的《普通倆業地理學和工業地理學》(初版,1953;第3版,1970),法國福謝的《農業地理學》(1949),蘇聯拉基特尼科夫的《農業地理學》(1970),美國H.F.格雷戈爾的《農業地理學:研究課題》(1970),英國L.J.西蒙斯的《農業地理學》(1968初版,1979再版),J.R.塔蘭特的《農業地理學》(1974)等。在這些著作中盡管理論觀點分歧很大,但它的大量涌現是農業地理學走向成熟的標志。中國農業地理學的研究工作起步較晚。20世紀30年代初張心一的《中國農業概況估計》(1932)所編制的各種農產分布圖,是中國最早的成套農業地圖。胡煥庸的《中國之農業區域》(1936)、金陵大學出版的《中國土地利用》(1937),是抗戰前的代表性著作。抗戰時期在西南地區進行小區域農業地理調查,填制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圖,積累了資料和經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農業地理學在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道路上有了蓬勃發展,正在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點的農業地理學。主要工作可歸納為4個方面: ①考察研究工作。在黃土高原、黑龍江流域、新疆、寧夏及內蒙古、雲南、華南、川滇西部地區、西藏等地資源綜合考察中,進行自然資源農業評價、農業布局和農業地理的考察和研究工作。
②農業區劃工作。從50年代以來先後進行了農業地理界線的調查和農業區劃方法論的研究工作。同時配合國家發展農業計劃的需要,在 3次農業區劃工作高潮中(1953~1955,1963~1966,1978年以後),農業地理工作者參與了調查評價農業自然資源、研究農業布局和制定農業區劃方案工作,為規劃和指導農業生產做出了貢獻。1981年出版的《中國綜合農業區劃》是這方面的代表性著作。
③區域性農業地理專著的編寫。1973年開始編寫的《中國農業地理叢書》,是一套全面反映中國農業地理情況和特徵的著作,已出版的有《中國農業地理總論》(1980)及江蘇、上海、寧夏、四川、雲南、湖南、陝西、湖北、江西、新疆、青海、西藏、內蒙古等省、市、自治區的農業地理。1981年開始編寫《世界農業地理叢書》,已出版的有非洲、蘇聯的農業地理等。
④土地利用調查和制圖。50年代以來,為配合各地制定農業生產發展規劃的需要,開展了小區域的土地利用和作物布局的調查研究。1979年以後,開展了全國百萬分之一土地利用圖的編制和土地利用研究工作。

B. 古代農業文明的發源地有哪些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條件(高二地理)

古代農業文明主要是大河文明,如我們常知的古代四大文明(古中國、古印回度、古答巴比倫、古埃及)均是發源於河流的文明,所以<充足的灌溉水源>是古代農業文明的發源地利於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就我們所了解的古代農業文明基本上都處於中低緯度上,<溫暖適宜的氣候>也是利於農業發展的條件。還有處於河流沖積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一樣是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

C. 中國古代地理條件對農業經濟的影響急

1 地理環境影響古文明的進程與發展
在遠古時代人們出行不易,生活在各地區的人們,雖終其一生,但其可能達到的區域是有限的,如果是定居的農民其生活的區域就更加有限了。莊子對其有很好的描述「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早期文明,特別是定居文明受其所在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非常大,這就是文化的地理環境決定論。持有類似觀點的人物很多,如古代希羅多德,近代房龍等。
更進一步說,地理環境決定論也是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地理環境決定論對社會形態也產生重要影響(地域政治)。
1)古希臘的航海、貿易、移民與地理環境影響
這是550BC(公元前)希臘及其移民的定居地圖,可得到以下結論:
希臘半島位於地中海東部中央,通過航海,希臘人可以很方便地達到埃及、小亞西亞、黑海沿岸、耶路撒冷和敘利亞、義大利、北非、西班牙南部等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區;航海的運載能力要超過陸路運輸,尤其在古代,人們在陸路只能依靠人力或馱獸,成本極高;相對而言海路運輸的規模更大,成本也低。通過海路,古希臘可以與多個古代文明發達的地區發生接觸,多種文化可在交流中形成新的文化,埃及、巴比倫、波斯、印度都是重要的古代文明,古代希臘人使用當時的交通工具是可以到達上述地區的。從這個角度說,整個西方的歷史從很早開始,就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如果考慮以希臘為中心的陸路交通,比如由雅典出發旅行到達印度河流域,會碰到一些地理障礙,如高原、山地、沙漠等。但這些地理障礙在當時都是可以克服的。我們知道古希臘時期發生了馬其頓亞力山大大帝(356 BC - 323 BC)的遠征,他由希臘出發一路與波斯人作戰,最後在波斯高原北部,靠近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的地方,把波斯國王的殘余勢力肅清,同時越過北印度的高山進入了印度。
所以,古希臘經濟的特點是航海、貿易、移民和奴隸制,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的;在古希臘為什麼沒有出現東方式的農業文明,我們也可由地理環境解釋。阿提卡是雅典所在的地區,被稱為「希臘的希臘」,這個地方最能體現古希臘的精神氣質。但是這里的自然條件是惡劣的,由於土層淺薄,而且多石,不適於發展農業。
按照柏拉圖的說法: 所有肥沃松軟的土壤都流失了,留給一個國家的只是皮和骨頭。雅典人的作法是種植橄欖樹,把橄欖油裝入陶罐,運往西徐亞(又譯斯基泰,古代黑海北部地區)換取穀物。航海和貿易的需求促進了阿提卡制陶業和造船業的發展。貿易的需求又促使雅典人開始開采阿提卡的銀礦,從事開採的是由海外輸入的奴隸。這一切又促使雅典逐漸獲得了整個愛琴海及之外的海上霸權。

從整個希臘的角度而言,希臘是一個多山地、丘陵,狹小、地形復雜、海岸線復雜,多海灣、海峽、島嶼的地區。多樣性的地理條件和狹小的土地,即便有一些地區適宜農業,也無法發展到很大規模,向海外移民、航海經商幾乎成為當時人們自然的選擇。復雜險惡的地理環境也比較適合小國寡民式的城邦。
如果航海、移民、貿易成為城邦中最重要的事物,世襲的君主制是很難維持的。在古希臘早期,還是存在所謂世襲國王的,但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過渡到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而所謂政治(politics),正是城邦事務的意思。

2)古中國的經濟農業也受地理環境的嚴重影響
由地圖可見,中國形成一個自然封閉的地理環境,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存在古人無法克服的地理障礙。
東北方向為大、小興安嶺、外興安嶺以及嚴寒的西伯利亞;正北方向為蒙古高原及嚴寒的西伯利亞;西北方向,通過河西走廊,可進入新疆,穿過沙漠、高山可進入中亞,這條路線即我們常說的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一方面很難走,另一方面它是陸路,其規模和效率都是沒法和航海相比的; 絲綢之路可以建立起古代中國和印度、波斯的聯系,但絲綢之路的開通是比較晚的,最少也要晚至漢武帝(前156年—前87年)之後。而在中亞發生的可以媲美於亞歷山大遠征的偉大戰役是發生在唐朝天寶十年(751年)的的怛羅斯戰役。西南方向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即便是今天我們也很難翻越;東方和南方則是大海,以古人的技術條件,尚不具備在風高浪大的海洋上航行的能力,當然到宋代以後又有所謂海上絲綢之路,並取代陸上絲綢之路成為東西方貿易的主要渠道。
根據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的敘述,有所謂15英寸等雨線的概念,在等雨線的東南,平均每年有至少15英寸的雨量,適合發展農業,人口茂盛。而在等雨線的西北,氣候乾燥,適合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定居的統一專制帝國與游牧民族之間的和戰問題可說是近2000年來中國歷史的主線。
按美國學者羅茲·莫菲著《亞洲史》,則有所謂季風亞洲的概念,該地區與亞洲其他部分之間多有高山阻隔。夏季,遠離海洋的亞歐大陸中央區會迅速升溫形成熱空氣團,熱空氣上升,周圍海洋飽含水蒸氣的較冷空氣湧入,到達陸地上空,特別是遇到丘陵或高山時,被迫上升的濕氣團迅速冷卻、凝結形成降雨。
古代中國的經濟基礎是農業,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重視耕戰,最後由位於西北方耕戰問題解決的最好的秦國完成了統一。自此之後中國基本一直處於統一的情況下,即便有好幾個戰亂時期,但整個趨勢仍然是要形成統一的專制帝國。因此其政治是很不同於西方的,更強調世俗的秩序(家庭的和國家的)和各種道德倫理。追求道德上的提升,以達到內聖外王是典型的中國價值觀。

15英寸等雨線
所以說古中國的經濟基礎農業受到地理環境的極大影響
由於長期處於專制的大一統政體下,也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的民族和國家概念。近代國家概念是基於民族的,基於民族意識的覺醒,國家行政權利帶有神聖性(所謂民族國家)。而中國歷史對國家行政權利則帶有更多功利性,如「逐鹿中原」、「皇帝輪流作,明年到我家」、「打江山,坐江山等」都是把國家行政權功利化、物品化的體現(所謂朝代國家)。中國的民族主要是漢族,漢族是中國歷史上長期各民族融合的產物,可以理解為漢化後的人民,或喪失民族性的人民。因為在古代中國,與漢族相對應的是所有其他民族,這些民族都比漢族的文明程度要差,其歷史發展趨勢都是逐漸漢化。
2 地理環境仍然對現代經濟和地區不平衡性產生重大影響
現代地理環境造成的經濟差異依然存在,即所謂「一方山水養一方人」,而大量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大部分國家的經濟發展圈都是沿海、沿江湖泊為依託的。
在1984年開始的經濟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的東北、東和東南方沿海在風水是上處於有利的方位,所以在改革開放之初,借大力開放沿海港口城市之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有形成經濟圈的更大需求。環渤海城市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珠三角等得到全面發展。
而在晚期開發大西北的戰略中,其西部經濟遠沒有東部經濟發展的快,其效果也不是那麼明顯。為什麼?就是因為西部沒有沿海那樣具有大的海和江河湖泊等。其地理因素的差別是明顯的。

D. "中國歷史上早期的農耕文明",找出5個錯的地方。

你好。
修改如下:我國新石器時代的農耕文明由於氣候、土壤、地形等的差專異,形成了南方屬以種植「水稻」、北方以種植「粟」為主的格局。「大禹」治水的成功,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到了戰國時期,由於「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國農耕文明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李冰父子」主持興建了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打引號的是修改過的。

E.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地理環境因素對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的影響,{一}首先我們的華夏文明屬於大河文明,這種文明區別與希臘的海洋文明(以對外貿易為主講究民主與公平).而大河文明以農耕(農耕的實用也使得中國古代科學帶有明顯的實用性)見長,出於防範自然災害(我國獨特季風氣候導致旱澇災害頻繁,地形的復雜多樣又導致地質災害頻繁)的需要加強中央集權,集中全全國的物力抵抗災害(這種明顯的集體主義也區別與西方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二}農,牧文明的長期對抗也是推動中華文明前進的重要力量,農耕文明需不斷強化小農經濟應對北方游牧民族的沖擊。{三}面對世界上最大的大洋,背靠最大的大陸。面對著對海權和陸權的選擇,在古代以陸路交通見長的時期加之長期無海患(相對2000多年封建社會來說)。然而現今的現實是除了渤海我國所有的領海都與外國有糾紛。我國對外能源的依賴不斷加深,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海軍。美國妄圖以島嶼鏈實現對中國崛起的壓制。這種種表明我國的海防嚴峻,傳統的陸權思想亟待改變。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從新時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氣候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這在很大成度上決定了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並由此帶來了中國文化的一系列有別於游牧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其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區分為大陸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方便。又因為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而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劃,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達四,五千公尺。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中國的氣候,也影響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倫,埃及,羅馬,印度等文明,都發源於暖溫帶逐漸向寒冷地帶發展,中國則相反,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雨量由東南至西北遞減,而地勢由由東南至西北逐漸增高,多數河流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這種自然條件,往往決定收獲的豐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氣溫,造成南長北短的農作物生長季節,這些條件對農民的墾殖發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進的趨勢。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早在秦漢時期,就擁有六千萬人口,而耕地面積卻遠遠不足。再加上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兼並,這樣不得不使農民在所分得的狹小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對土地作最精濟的利用。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的條件下,雖然忙碌辛苦,也僅能糊口,這便養成了安土重遷,樂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對他們來說,土地就是生命,離開或失去土地,就意味著貧窮與死亡。
這種經濟上對土地的依賴,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則表現為對鄉土的無限眷戀和對故國的深厚情懷。這種文化特色,形成中華民族最大的凝聚力。

F. 中國古代的關於農業、地理、醫學方面的書籍有哪些

中國古代著名的醫學書籍:先秦:《神農本草經》神農氏 《皇帝內經》 漢代:馬王堆漢墓醫書 《黃帝內經素問》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金匱要略》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葛洪《肘後備急方》、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蘇敬《新修本草》 、王燾《外台秘要》、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太平聖惠方》、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北宋:宋慈《洗冤集錄》 回回葯方 忽思慧《飲膳正要》、許國禎《御葯院方》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子和《儒門事親》、朱丹溪《格致余論》、李東垣《脾胃論》、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吳又可《溫疫論》、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吳鞠通《溫病條辨》、王孟英《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條辨》、王清任《醫林改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聖濟總錄》 近代醫學名著 《古今圖書集成》 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業書籍綜合性農書又可分三種:第一種是農家月令書,它創始於公元三世紀東漢崔實的《四民月令》,以後的如《四時纂要》、《農桑衣食撮要》、《經世民事錄》、《農圃便覽》等等,層出不窮。這類書是我國農書的一個特殊體例,把一年十二個月每月需要進行的農業生產操作事項,按照緩急,分別先後,依次序排列寫成。第二種,以公元六世紀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作為代表,著重於農、林、牧、副、漁各項技術知識的系統記述。第三種是通書性質的農書。所謂通書,主要是指民間的日用網路全書。如元代的《居家必用事類全書》,明代的《便民圖纂》、《多能鄙事》,都屬這一類。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戰國時期的專門農書有《神農》、《野老》兩種,可惜它們早已散失了。只有《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四篇,是專講農業的,它們可以說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農學論文。西漢人的著作,就是《董安國》(十二篇),《蔡葵》(一篇),泛勝之《泛勝之書》(十八篇)。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得數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這本書寫於北魏孝武帝永熙二年到十三年間(公元533年到544年間)
陳旉(1076—?)寫成於南宋高宗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的《陳旉農書》,就是我國最早專門總結江南水田耕作的一部小型綜合性農書。
元代王禎的《王禎農書》是一部大型的農書。明末徐光啟《農政全書》 中國古代的地理書籍徐霞客《徐霞客游記》不僅是一部地理學名著,而且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不朽佳作。《大唐西域記》本書記述了西域128個國家和地區的都城、疆域、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生產生活、物產風俗、宗教信仰,此外對其他十餘個國家的地理、歷史也有所涉獵。
《山海經》是一部內容豐贍,包含歷史、地理、民族、神話、宗教、生物、水利、礦產、醫學等諸方面內容的古代著作,堪稱中國遠古社會的網路全書。酈道元《水經注》

G. 中國歷史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點

地理環境基本特點

地形,西高東低有3級階梯,山脈大多呈東西走向,

第一內階梯有柴達木盆容地,第二階梯有塔里木盆地准格爾盆地四川盆地,第三級階梯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地理環境造成的氣候特點:

(1)氣溫,南北溫差大,越往北氣溫越低。

(2 )降水,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3)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人均資源佔有量少。

H. 研究中國歷史地理學的著名學者有哪些分別擅長的方向是什麼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19936693/answer/2894527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復旦歷史地理最強,所以學者雲集。周振鶴,歷史政治地理、歷史文化地理、中外交流史等;葛劍雄,人口史(含移民史);吳松弟,歷史經濟地理(港口—腹地),人口史(含移民史);安介生,人口史(含移民史),山西區域歷史地理,歷史民族地理;滿志敏,歷史自然地理(歷史時期氣候變化,歷史時期土地利用與覆被變化,歷史地理信息系統);張偉然,歷史文化地理(尤其佛教地理);張曉虹,歷史城市地理、歷史文化地理;李曉傑,歷史政治(政區)地理;王振忠,歷史社會地理,徽學;侯楊方,人口史(含移民史),人口地理信息系統,側重清代。王建革,歷史農業地理,環境史,側重農學。韓昭慶,歷史自然地理,中國地圖學史,環境史。朱海濱,歷史文化地理。傅林祥,歷史政治(政區)地理。楊偉兵,中國歷史環境與社會變遷,清代沿革地理,明清西南區域史。楊煜達,中國歷史氣候變化,西南邊疆史地。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唐曉峰,古代地理思想、先秦地理、歷史城市地理;韓茂莉,歷史農業地理,歷史環境變遷等;鄧輝,歷史時期環境變遷。闕維民,世界遺產,現在不搞歷史地理了。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辛德勇,歷史文獻(不僅限於地理文獻),多研究漢唐地理問題兼及其他。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華林甫,擅長地名學、沿革地理、歷史地理學術史,目前主要研究清史地理問題(清史地圖集)。
中央民族大學:黃義軍,歷史城市地理;歷史瓷業地理(結合考古學方法)。

I. 高考復習中國農業地理的詳細知識。

中國的農業主要是南北方差異,東西方的差異。導致差異的主要與氣候,地形有關。水利設施對農業很重要,還要因地制宜的發現各地農業。

J. 古代人對於科技。天文。地理。農業的涉及及成就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一 天文學

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名著簡介

具有輝煌成就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孕育了豐富的天文典籍,古代天文學家以他們飽蘸知識的筆墨寫下了許多著名的篇章,給我們留下了十分珍貴的天文學遺產。

歷法著作

歷法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包括年、月、日、時、節氣的安排,還包括日、月、行星運動,交食,晷影,漏刻,恆星出沒,天空分區,等等。因此,中國古代歷法有現今天文年歷的性質。

現在保留下來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夏小正》相傳是夏代(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十六世紀)的歷書。其中記載有人們由觀察天象和物候決定農時季節的知識。它原是《大戴禮記》中的一篇,後來單獨成冊流傳。據考證,正文只有四百多字。就天文知識來說,它按十二個月的順序記述了每月的星象,如早晨和黃昏出現在南方的星星,北斗柄的指向,銀河在天空的位置,太陽到了恆星間什麼地方等。此外還有每月的氣象、物候以及應該做的農事和政治活動。例如:「正月,啟蟄,……鞠則見,初昏參中,斗柄懸在下,……」這里「鞠」和「參」都是星名,「斗柄」就是北斗七星組成勺子形的把子。這部書是否夏代的歷書,學術界還沒有定論,但它至遲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已經成書,而且根據書中反映的天象等情況,說明確有更早時代的資料。

自漢代(公元前205年到公元後220年)起,就有完整系統的歷法著作留傳到現在,包括在各歷史朝代中頒行過的和沒有頒行過的歷法共約一百種,絕大部分收集在《二十四史》的《律歷志》中,這是研究中國歷法的資料寶庫。現擇要略作介紹。

《三統歷》,西漢劉歆(?-23)作,一般認為是根據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鄧平、落下閎等人創作的《太初歷》稍加修改而成。這是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歷法,後世歷法的基本內容這時大體都已具備。《三統歷》共有七節:統母,紀母,五步,統術,紀術,歲術,世經。統母和統術講日月運動的基本常數和推算方法,包括回歸年、朔望月長度、一年的月數、交食周期、計算朔日和節氣的方法等;紀母、紀術和五步講行星的基本常數和推算方法,包括五大行星的會合周期、運行動態、出沒規律、預告行星位置等;歲術講星歲紀年的推算方法;世經講考古年代學。《三統歷》還明確規定,以無中氣的月份置閏,並選取一個「上元」作為歷法的起算點。《三統歷》的這些內容,對後代歷法影響極大,有的沿用至今。清代學者錢大昕(1728—1804)、李銳(1773—1817)、董佑誠(1791—1823)等人都曾對《三統歷》做過詳細研究,日本、法國學者還把它譯成日文和西方文字。

《乾象歷》,漢獻帝建安十一乍(公元206年)劉洪(約135—210)作。它對月亮運動的研究有了新進展,首次提出月亮近地點的移動(過周分),從而算出近點月長度,並在一近點月里逐日編出月離表,又首次提出黃白交角是六度(兼數),首次提出交食計算中推算食限的方法,這些都對後代歷法影響很大。

《皇極歷》,隋文帝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劉焯(544—610)作,未頒行。《皇極歷》考慮太陽和月亮視運動不均勻來計算日月合朔的3 時刻,創立了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①。為了求得任意時刻的定朔改正值,又創立了任意間隔二次差內插法的公式。這在中國天文學史和數學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後代歷法計算日月五星運動使用的內插法多繼承《皇極歷》的方法並繼續發展。

《大衍歷》,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僧一行(683—727)作,後經張說(667—730)和陳玄景整理成文,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頒行,使用到天寶十年(公元751年)。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傳入日本,在日本使用近百年。《大衍歷》結構嚴謹,條理分明,共有歷術七篇,講具體計算方法。另有歷議十二篇(其中略例三篇),講歷法的理論問題,是一行為《大衍歷》寫的論文,通稱《大衍歷議》。《大衍歷》的制定是從製造儀器開始的,經過實際觀測確定基本天文數據,這是科學的方法。經過《大衍歷》的制定,對太陽月亮運動不均勻現象有了正確全面的了解。通過實際觀測,破除了一千年來流傳的「寸差千里」的謬說。在計算方法上,《大衍歷》創不等間距二次差內插法的公式,比起《皇極歷》來又是一個進步。

《授時歷》,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郭守敬(1231—1316)作,次年頒行。明代《大統歷》繼續用它的方法,前後共使用三百六十多年,是古歷法中行用最久的,也是在天文數據、計算方法各方面發展到高峰的一種歷法。中國古典系統的歷法到此為止,以後就有西方天文知識傳入並影響到歷法的編算。現存《元史·歷志》里的《授時歷經》上下篇是郭守敬在王恂(1225—1281)初稿基礎上重新編定的。當時《授時歷》雖已頒行,但各種數據用表、推步演算法沒有定稿。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王恂不幸去世,由郭守敬一人主持完成。他「比類編次,整齊分秒,裁為二卷」。《授時歷》共有七部分,內容相似於《大衍歷》;但採用等間距三次差內插法計算日月五星位置,又用弧矢割圓術和類似球面三角的方法根據太陽黃經求它的赤經赤緯,這兩種方法在天文學史和數學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有許多中外學者在對《授時歷》進行研究。

《崇禎歷書》,明末徐光啟(1562—1633)主編,李天經(1579—1659)續成,從崇禎二年到七年(公元1629年到1634年)前後共用五年時間完成。它從多方面引進了歐洲古典天文學知識,內容包括天文學基本理論,三角學,幾何學,天文儀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運動、交食,全天星圖,中西單位換算等,共四十六種,一百三十七卷,採用第谷(1546—1601)的太陽系結構系統,計算方法中翻譯了哥白尼(1473—1543)《天體運行論》中的許多章節,還有開普勒(1571—1630)《論火星的運動》一書中的材料,歷法計算中不用中國傳統的代數學方法而改成幾何學方法,這是中國天文學史和歷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中國古代天文學體系開始向近代天文學轉變。

明末未能根據《崇禎歷書》來編算民用歷書,清代開始使用根據《崇禎歷書》編算的歷書——《時憲歷》,直到清末。在《四庫全書》中有一百卷本的《西洋新法算書》是傳教士湯若望(1591—1666)根據《崇禎歷書》刪改而成的。

天文星占著作

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過程中,星占術曾超過它獨有的作用。正是因為星占術的需要,古代許多星占家大量觀測記錄天空現象,編寫星象著作,其中包括許多天文知識。所以中國古代不少天文著作都同星占術結合在一起。

《石氏星經》是現在見到的最早的一本天文星占著作,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魏國石申所著。書的原名叫《天文》,內容涉及太陽、月亮、行星、交食、恆星、古代天文名詞、宇宙概念等多方面,尤其是恆星部分價值更高。①

《五星占》是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一份帛書,專講五大行星運動和一些天文知識,共有九部分,八千字。書大約寫於漢文帝前元年間(公元前179年到公元前164年),書中對五大行星運動有詳細的描述,成為後代歷法中「步五星」工作的先驅。書中對金星、土星的會合周期定得比較准確,對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漢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77年)七十年間木、土、金三星的動態有逐年的記載,這是研究古代行星問題的一份重要資料,受到了中外學者的廣泛注意。

漢代還有兩本重要的天文著作應該提到,這就是《天官書》和《周髀算經》。《天官書》是《史記》中的一篇,公元前一世紀司馬遷《前145或前135—?)著,可算是當時有關天文知識的總結。尤其是恆星部分記錄了當時所認識到的全天恆星,共九十多組名稱,五百多顆星,是關於全天恆星的最早一篇完整文獻。後來許多恆星的命名都受它影響。《天官書》內容除恆星外,還有行星、分野、日月占候、奇異天象、雲氣、歲星紀年、天象記錄和占驗等,是研究秦漢天文學乃至先秦天文學的一篇權威性文獻。《史記·天官書》開創了後代史書中撰寫天文志的傳統。《二十四史》中有十幾篇天文志,為研究中國天文學史提供了系統全面的資料。其中李淳風(602—670)所撰《晉書·天文志》,內容豐富全面,已被翻譯成英文,在巴黎出版。

《周髀算經》,成書於西漢後期公元前一世紀,作者不可考,是《算經十書》中的一部,名曰算書,實際上主要是一部天文學著作。書有上下兩卷,重點講述當時的一種宇宙結構學說——蓋天說,詳細闡述蓋天說計算天地結構、太陽視軌道大小、周天里數、北極璇璣的方法,還有圓形蓋天式星圖的製作等等,是有關蓋天說的一本系統詳盡的典籍。

《步天歌》是一本以詩歌形式介紹全天恆星名稱、數目、位置的天文學著作,相傳是唐代王希明撰,丹元子是他的號,所以有時也稱《丹元子步天歌》①。詩文七字一句,有韻,把全天恆星按三垣二十八宿的分區法編在詩句中,讀著詩句就好像漫步在點點繁星之間。「句中有圖,言下見象」,便於辨認和記憶全天恆星,是古人學習天文學的必讀書。在宋代重修的《靈台秘苑》一書中又把步天歌配上星圖,星空景象更加清晰明了。

《靈台秘苑》原是北周庾季才撰,據《隋書·經籍志》載,共有一百二十卷,現在見到的只有二十卷,北宋王安禮等人重修。書中有三百四十五顆恆星的赤道坐標值,是我國現存第二份星表,它的觀測年代是北宋仁宗皇佑年間(公元1049年到1053年),這對研究宋代的恆星觀測很有幫助。

《開元占經》,一百二十卷,唐代瞿曇悉達撰,成書於唐玄宗開元六年到十四年(公元718年到726年),所以又稱《大唐開元占經》。唐以後失傳,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安徽歙縣人程明善在古佛像腹中偶然發現,始得再次流傳至今。它是一本唐以前天文星占著作大全,把當時能見到的古代七十多種天文星占書按內容分別摘錄編撰,內容涉及天文星象、氣候、奇異現象等各方面。天文方面有名詞解釋,宇宙理論,日月行星運動,二十八宿距度,甘德、石申、巫咸三家對全天恆星名稱、星數、位置的描述和占驗,包括有石氏的恆星星表。此外還有當時使用的《麟德歷》、作者翻譯的印度《九執歷》和其他十六種古代著名歷法的基本數據。這一著作為我們提供了唐代以前天文學史的重要資料。由於《開元占經》的輯錄,許多古代失傳了的天文星占著作的內容得以保存下來,就憑這一點,《開元占經》也是一本極有價值的書。

唐代另一本天文星占著作《乙巳占》是李淳風所著,也摘編了許多現已失傳的古代星占著作的片斷,包括天文、氣象、星占,內容也很廣泛。明代還有一本《觀象玩占》,作者不可考,也是天文星占書中一本有價值的著作。

天文星占著作有一些迷信的成分夾雜在中間,作為糟粕固然應當揚棄,但透過大量的天文現象和奇異天象的記載,使我們可以了解歷史上許多有價值的天文事件,如新星超新星的爆發,彗星的出現和分裂,流星雨的變遷,變星的光變,日食景象,黑子日珥日冕在歷史年代中的變化,行星運動,地月系的變遷等,這對現代天文學的理論研究有很大的價值。在《二十四史》天文志和其他天文星占書中保留了大量古代天象記錄,為現代天文學研究提供了不可代替的古代信息,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非常珍視它,由於這些古代資料的現代利用而形成了一門新的天文學分支——歷史天文學。這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現在特別受到全世界科學界重視的原因之一。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