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語言教育的歷史簡述

中國語言教育的歷史簡述

發布時間:2021-02-27 06:46:52

Ⅰ 簡述語言學的發展歷史及語言學的分類

一、傳統語言學

(一)古希臘語言學
有文字記載的語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臘。當時的語言研究是在哲學研究的范圍內展開的,屬於哲學的一個分支。大約在公元前五世紀,希臘人就對語言問題進行過兩場有名的大論戰。第一場論戰是在「自然發生派」和「約定俗成派」之間展開的。論戰的焦點集中在語言的形式與意義之間的關繫上。「自然發生派」認為,單詞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質,也就是說事物的名稱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質決定的。他們以語言中的象聲詞為依據,得出語言是自然發生的結論。「約定俗成派」則認為,事物的命名是人們在實踐中互相約定的,和事物的性質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語言中的象聲詞是極少數,即使沒有它們也不會影響語言交際。由此,他們認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產物。這場論戰持續了很久。雖然沒有得到什麼結果,但它促進了對詞源的研究,對詞的各種關系的分類產生了興趣,可以說是開創了在哲學這個總的框架中研究語法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戰國末期的荀況(公元前335—255年)曾在其《正名篇》中指出:「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名無固實,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實名。」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學者就持有與「約定俗成派」相類似的觀點。

第二場論戰與第一場論戰有著密切的聯系。它是在「變則派」與「類推派」之間展開的。爭論的焦點集中在語法結構是否規則這一問題上。「變則派」認為,由於語言是自然發生的,所以也是不規則的,並以語言中許多不規則現象作為立論的依據。「類推派」則認為宇宙間日月的運行、四季的輪轉是有規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則支配的,語言也不例外。它雖然有不規則的現象,但總體來說還是規則的。由於希臘語既有規則的成分,也有不規則的因素,所以論戰的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但雙方都對語法理論的產生有較大的貢獻。「變則派」的貢獻在於他們辨別出了主要的語法范疇;「類推派」的貢獻則在於他們確定了主要的屈折變化形式。

早期的希臘學者對語言的研究主要側重於詞源學、語音學和語法學三個方面。其中語法學所取得的成績最為突出,對傳統語言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哲學家柏拉圖(公元前428—348年)在「自然發生派」和「約定俗成派」的論戰中持中立態度。他認為,有些詞直接反映了事物的本質;但有許多詞,其語音形式與意義之間究竟有些什麼聯系是無法判斷的。他在分析單詞與意義的關系時,把詞分為主詞和述詞兩大類(大致相當於名詞和動詞),是西方語言學史上第一個對詞進行分類的學者。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位堅定的「約定俗成論」者。他認為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是有規則可循的。他在柏拉圖的詞類兩分法的基礎上把那些既不屬於主詞又不屬於述詞的詞自成一類(大約相當於我們今天所說的連詞)。他還注意到名詞有格的變化、動詞有時態變化等這樣一些結構上的特徵,並第一次給詞下了定義。

後來的「變則論」者斯多葛學派(The Stoic School)又在亞里斯多德的詞類三分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詞分為冠詞、名詞、動詞和連詞。後來又把名詞分為專有名詞和普通名詞。他們還對動詞的時態和名詞的格等問題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認為名詞有主格、賓格、與格、所有格和呼格之分。

在古希臘時期,對傳統語言學作出較大貢獻的是亞歷山大里亞學派(The Alexandrian School)的特拉克斯(約公元前一世紀)。他在名為《讀寫技巧》的只有15頁的小冊子中,把詞分為名詞、動詞、分詞、冠詞、代詞、介詞、副詞和連詞八大類。這本小冊子對後世影響很大,在此後將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歐洲的語法學家在分析其它語言時,仍將詞分為八大類,盡管所用的術語略有不同。

特拉克斯對語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詞法上。最早對希臘語句法進行全面描寫和分析的是公元二世紀在亞歷山大里亞從事著述的狄斯考魯。他名詞與動詞之間的關系入手,再分析描寫其它詞類與名詞和動詞的關系。同時,對動詞與名詞或代詞在人稱和數的一致關系、對一類詞代替另一類詞的替換關系等問題也進行了研究。他的句法分析和描寫為後來區分主語和賓語、區別主從結構等奠定了基礎。

(二)古羅馬語言學
從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前二世紀,希臘的統治地位逐漸由羅馬帝國所代替。到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的統治已相當穩固。在羅馬帝國統治西方文明世界的年代裡,研究語言的空氣比較活躍,並已經了解到古希臘的兩次有名的大論戰,也了解亞歷山大里亞學派和斯多葛學派對語言問題的看法和他們的成果。瓦羅(公元前116—27年)曾對「變則派」和「類推派」的觀點進行過詳細地敘述和說明,同時也對拉丁語法作過大量的分析。他把語言研究劃分為詞源學、形態學和句法學三大部分。在西方語言學史上是他首次把派生結構和屈折結構區分開來,並發現拉丁語的名詞除了有希臘語名詞的五個格之外,還有一個奪格。

昆提利安(公元35—95年)是一位對教育比較關心的學者,在語法方面也有過一些論述。他認為語言的正確運用應合乎推理、應仿效權威和引經據典。在詞彙的發展過程中,意義比其形式重要得多,因此詞彙的選用應遵循自然邏輯和類推這一基本原則,即應合乎推理。要判斷現行的用法是否正確,則應求助於那些受過教育的權威人士,看是否能夠得到他們的認可。如果學者之間對某一用法意見不統一,就應在古代的經典中查找證據。這些主張無疑對後來的傳統語言學家有很大影響,特別是在制定語法規則、對某一用法進行硬性規定時,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到這些原則。

在所有的拉丁語法學家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當屬多納圖斯(約公元四世紀)和普里斯基安(約公元五世紀)。普里斯基安所著的一套18卷的語法書可視為拉丁語法的代表作。在這部巨著中,普里斯基安運用特拉克斯和阿波洛紐斯的理論體系和方法對拉丁語法作了較為全面的分析和描寫。他基本上全盤借用了希臘學者的語法體系,只是由於拉丁語沒有冠詞而將其改為嘆詞,甚至連瓦羅區分開的派生結構和屈折結構也沒有被他接受。總的來說,絕大多數的拉丁語法學家都同普里斯基安一樣,注重用希臘語法的模式來分析拉丁語法,而對語法理論少有建樹。他們對語言學的最大貢獻就是建立了拉丁語法。

普里斯基安的拉丁語法雖然沒有什麼獨特的見解,但它對傳統語法的傳播卻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後來的好幾個世紀中,拉丁語法一直襲用這一模式。在中世紀,其它語言的語法書相繼問世,12世紀中葉就已經有希伯來語語法、阿拉伯語語法、古愛爾蘭語語法等。到16世紀末17世紀初,幾乎所有的歐洲語言都有了自己的語法。但所有這些語法都是以希臘語法或拉丁語法為模式的。

二、歷史比較語言學

(一)歷史比較語言學的形成
討論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成就與發展,我們不能忽視古印度語言研究在歷史比較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古印度的語言研究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就已蓬勃發展,富有成效。巴尼尼(約公元前四世紀)的梵語語法《八章書》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其討論問題的深入程度、自身的系統性以及表述的簡練性是其他語法書無法比擬的。在巴尼尼之後,古印度的語言研究更加興旺,先後出現了十多種語法派別,盡管它們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巴尼尼語法著作的烙印。古印度的語言研究有兩個方面是西方傳統語言學望塵莫及的:一是對語音問題研究;二是對單詞內部結構的研究。雖然直到18世紀末西方學者才開始大量接觸到古印度學者的語言研究成果,但正是因為古印度學者對梵語語音所作的准確詳盡的描寫才使得梵語同拉丁語、希臘語和其它日耳曼語言的比較成其為可能。

雖然語言學界公認19世紀是語言的歷史比較研究時期,但早在12世紀,冰島一位姓名不明的學者就根據詞形的類似來確定冰島語與英語的關系,進行了語言的比較研究。14世紀初,義大利著名詩人但丁的《俗語論》問世。雖然這是一本討論方言問題的著作,但也涉及到了語言的起源問題:不同語言是同一源語經過時間的推移和說話人的移居而造成的。16世紀的斯卡利格(1540-1609年)和17世紀的萊布尼茨(1646-1716年),都對語言的起源問題感興趣,並試圖將語言分成不同的語系。到了18世紀,已經有人收集有助於比較研究的各種語言材料,如德國人帕拉斯的《世界語言比較詞彙》就是一例。18世紀末,西方學者開始接觸並掌握古印度語——梵語。通過比較研究,他們發現梵語和歐洲的幾種主要語言在某些詞彙層次和語法結構上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其中,英國學者W. 瓊斯爵士(1746-1794年)在1786年舉行的亞洲學會上宣讀的論文影響最為顯著。在這篇論文中,他根據梵語、希臘語和拉丁語在動詞詞根和語法形式的相似性斷言,這三種語言源於同一原始語言。從而正式揭開了語言學史的新的一頁。

(二)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發展
19世紀是歷史比較語言學的世紀。1808年, 施勒格爾(1772-1829年) 發表了題為《論印度人的語言和智慧》的學術論文。他強調語言內部結構方面的研究,指出梵語和拉丁語、希臘語、日耳曼語等在詞彙及語法關系方面有著親緣關系,並首次使用了「比較語法」這一術語。19世紀初從事語言歷史比較研究的學者中,最著名是丹麥的拉斯克(1787-1832年)與德國的格里木(1785-1863年)和葆朴(1791-1867年)。拉斯克在1811年出版了一本討論古北歐語的語法書,1830年又出版了一本討論古英語的語法書。在這兩部書中他首次使用語音對應關系來比較不同語言中的詞源形式。後來的「格里木定律」中的各種對應關系實際上是由拉斯克首先提出並用例子加以證明的。格里木1822年出版的《德語語法》(第二版),用較大的篇幅來討論字母,闡述了德語與其它印歐語言之間的語音對應關系。他所發現的這些語音對應規律被後人稱為「格里木定律」。葆朴的語言研究目的是為了找出語言的原始語法結構。他在《比較語法》一書中宣稱,他的目的在於對有關語言進行比較描寫,探索支配這些語言的規律及其屈折變化的起源。就是在探索原始語法結構的過程中,他發現了比較語法的原理。有人在評價他發現比較語法原理時認為他的發現可以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相媲美。

19世紀中葉的語言學家幾乎都用比較的方法來研究語言,其中最為著名、影響最大的是施萊歇爾(1821-1868 年)。在他眾多的著述中,最主要的當屬《印度日耳曼語言比較語法綱要》。該書於1861年出版,後來曾再版過四次,對歷史比較語言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施萊歇爾根據語言的共有特點而將其分為不同的語族,並用譜系樹形圖來表示語言的歷史淵源和體系。他受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影響,認為語言的生命同動植物的生命一樣,都有成長期和衰老期,因此語音的變化是嚴格按照規律進行的,這些規律與自然規律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語言學家的任務就是研究語言發展史,研究語音的變化規律。在《印度日耳曼語言比較語法綱要》中,他用了約三分之一的篇幅來研究語音。他的這種觀點對後來的青年語法學派的影響尤為明顯。

(三)青年語法學派

青年語法學派產生於19世紀末葉,並在當時的語言學界占統治地位。其代表人物有雷斯琴(1840-1916年)、奧斯特霍夫(1847-1909年)、勃魯格曼(1849-1919年)、 維爾納(1846-1896年)、德爾勃呂克(1842-1922年)等人。青年語法學派認為語言之間的語音對應規律沒有例外,所謂例外是由於不同規律交叉運用或其它因素所造成的。維爾納在1875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專門討論「格里木定律」中的例外問題,認為這些例外實際上是由於重音的變化所導致的。他的這種音變規律後來被稱為「維爾納定律」。青年語法學派還認為語音和形態的變化是由於類推所起的作用。他們強調對現代語言及其方言的研究。青年語法學派的觀點及其研究推動了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發展,並對同時代學者及後人有很大的影響。
三、現代語言學

在19世紀末的語言學界,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語言研究已到達頂點,科學的語言研究方法就是歷史比較法。20世紀初,語言學經歷了一個巨大的轉折而進入到現代語言學時期。

(一)索緒爾與結構主義語言學
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1857-1913年),是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盡管索緒爾在歷史比較語言學,特別是在印歐比較語言學中作出重大貢獻而在語言學界嶄露頭角,但真正使他享有「現代語言學之父」這一美稱的卻是他在1906年至1911年期間為日內瓦大學的學生開設的「普通語言學」課程。1913年他去世之後,他的兩位同事根據學生所作的筆記和他所留下來的講稿整理出了《普通語言學教程》這部不朽的著作,並於1916年出版。

索緒爾主張把語言和言語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區分開來。他認為語言是抽象的語法規則系統和詞彙系統,它潛存於人們的意識之中,是社會產物,不從屬於某一個人。言語是說出來的話或寫出來的文章,因此運用同一語言的人很少有同樣的言語。言語是由個人通過運用語法規則將語言單位組織起來的結果,因此言語是語言的具體體現,而語言則是對言語的抽象。雖然言語是可以直接接觸到的素材,但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卻應是語言。

他主張將內部語言學和外部語言學區別開來。他雖然承認社會史、文明史等因素與語言發展有很大的關系,但認為這些因素不會觸動語言的內部系統。研究語言內部系統的內部語言學完全沒有必要知道語言是在什麼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因此在他看來,語言學就是一門研究語言內部系統的科學。

他主張將共時性的研究同歷時性的研究區分開來。在他之前,人們研究語言往往是縱向地追溯語言的歷史,從歷史的角度來解釋語言現象,甚至有人認為唯有歷時性的研究才是科學的。索緒爾認為對語言進行共時性的研究,即對語言作出靜態描寫也是一門科學,而且還優於歷時性的研究,因為對說話的大眾來說,歷史變化是很少在考慮之列的。

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在構成關系系統時存在於兩種關系之中,即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之中。組合關系與語言成分的線性排列次序是一致的,而聚合關系則是以語言項目中一定成分的選擇為條件的。

索緒爾認為語言是形式而不是實體,也就是說語言是一套規則體系,而不是具體的材料。規則體系是相對固定的,約定俗成的,是語言學的研究對象。

索緒爾對現代語言學的貢獻還在於他確立了語言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所必需的特點。他在《普通語言學教程》的結尾處指出:「語言學的唯一的真正的對象就是語言和為語言而研究的語言。」雖然這段結論性的話語的後半部分在語言學界尚有爭議,但它確定了語言學研究的對象和相應的研究方法,明確了語言學成為一門學科所需的特點。索緒爾對共時語言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後來涌現出的各種學說和流派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他的這些觀點的影響。
四、當代語言學

(一)喬姆斯基與轉換生成語言學
本世紀50年代後期,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1928年- )的《句法結構》問世在語言學界掀起了一場新的革命,並由此而產生了一個新的學派——轉換生成派。轉換生成派在美國結構主義學派的土壤上產生,並在同結構主義決裂和挑戰的過程中成長起來。

喬姆斯基認為語言研究應致力於探索人的內在的語言能力,不應滿足於對言語行為這種表面現象的觀察和描寫。結構主義研究語言的目的是為了對語言進行分類描寫,而在喬姆斯基看來,語言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形式化的演繹系統,一套有限的語法規則。這套規則既能生成出無限合乎語法的句子,又能解釋各種句子內部的語法關系和語義上的歧義性。既然研究的目的不同,那麼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也就大不一樣。

結構主義研究語言的材料是隨機搜集起來的大量句子。喬姆斯基認為,隨機搜集的句子是十分有限的,而句子的數量卻是無限的,人們不可能將所有的句子搜集完全,所以,語言研究的不應是人們的言語行為,而應是人們內在的語言能力,因為正是語言能力使人們能夠不斷地產生並理解新的句子。在研究方法上,結構主義是先搜集語言素材,然後通過一套發現程序對素材進行分析並找出規則,最後用所得出的規則來解釋語言現象。喬姆斯基認為,既然語言材料是無法搜集完全的,那麼,從零星的語言素材中發現的規則必定是不完整的,無法說明所有的語言現象。因此,語言研究的方法應當同自然科學中的研究方法相同,即先根據觀察作出假設,然後再到實踐中去檢驗或證明假設,並針對實際情況對假設進行修改。這樣多次地進行反復,直到能夠正確地解釋句子結構為止。

在兒童語言習得的問題上,結構主義接受英國哲學家洛克(1632-1704年)「白板說」的哲學觀點。洛克認為人的心靈的原始狀態只是白板一塊,一切知識和觀念都是後來從經驗中獲得的。由此,結構主義者認為小孩的語言是靠反復地模仿和記憶,使其成為一種習慣而獲得的。喬姆斯基認為「白板說」的觀點很難解釋這樣兩種現象:一是動物通過反復訓練之後為什麼不能掌握語言;二是供小孩模仿的句子無論數量有多少,但畢竟是有限的,小孩為什麼能夠理解並產生以前從未聽見過的無限的句子。喬姆斯基贊成17世紀的法國哲學家笛卡爾(1596-1650年)的「天賦觀念」說,因此他認為人的大腦中天生就有一個「語言習得機制」,一旦特定的語環境觸發這一機制,小孩就自然能夠獲得某種語言。

喬姆斯基還認為結構主義只是對語言結構的表層進行切分和描寫,所以他們無法解釋為什麼具有相同結構的句子會在意義上有很大的區別等這樣一些語言現象。語言研究不僅應注意表層結構,而且還應注意其深層結構。

喬姆斯基在發展自己語言理論的過程中,主張將語言能力和言語行為區分開來。並試圖說明人的語言能力,試圖用語言研究來說明心理活動,因此,他認為語言學應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轉換生成語言學在發展過程中曾作過多次修改,經歷了早期理論、標准理論、擴充式標准理論和修正的擴充式標准理論四個階段。最近一個階段的語言理論模式由句法、語音和語義三大部分組成。句法部分包括基礎部分、轉換部分和格部分,基礎部分生成出深層結構,然後通過轉換部分生成出淺層結構,再通過格部分而成為帶有格標志的淺層結構。帶有格標志的淺層結構既可通過語音部分而獲得語音表達,也可通過語義部分獲得語義表達。

Ⅱ 中國教育的發展歷程

中國教育學百年發展歷程

中國教育學科的百年發展大致分為兩大時期;兩大時期又可根據教育學科發展呈現出的基本狀態和主要特徵分為六個階段。其中出現過三次歷史性中斷和三次大的轉向。
第一階段從1901年到1919年 (或1915年)。他從翻譯、介紹日本學者編寫的教育學始,到國人自己編著教育學呈第一次高潮止。這是直接向日本「引進」以介紹赫爾巴特教育理論為主的發展階段,是近代教育學在中國的初建階段,也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研究與教育學科建設中斷的開始。
第二階段從1919年到1949年。這是中國教育學界由向日本學習轉為向歐美學習的階段,也是中國教育學界開始形成教育學研究的專門隊伍和代表人物,同時出現結合中國教育實際與問題展開獨立研究的階段。這一階段總體上可稱為積聚和建設的階段。可視為是引進方向的第一次整體轉向。
第三階段從1949年到1957年 (或1956年)。這是教育學界批判杜威、批判解放前國內「資產階級教育思潮」的時期,也是全面引進蘇聯教育學科領域教科書的時期。發生了「引進」方向的第二次整體轉向,由學西方轉向學蘇聯。
第四階段從1957年到1966年。本階段以1958年的「教育革命」為重要事件,出現了教育學作為黨的教育方針、政策解釋和毛澤東有關教育語錄的詮釋的獨特意識形態化的現象。第一次出現的所謂「教育學中國社會主義化」的努力。可稱為教育學科由外學轉為向內樹的第三次大轉向。
第五階段從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教育學領域遭受毀滅性破壞,是十分嚴重的第三次中斷時期。
第六階段從1977年至2000年。總體而言,這一階段學科建設不斷加強,學術觀點趨向多元,學術視野日漸拓展,國際交流日益加強,且形成了教育學科的當代體系。中國教育學科建設因「元研究」的出現而開始進入「自為時期」。這是中國教育學科建設從恢復到繁榮並開始走向獨立化的時期

Ⅲ 中國古代語言發展史

1、原始社會基本來沒有文化可言。自
2、原始社會末期,開始出現了早期的文化:近似文字的刻劃符號;舞蹈和音樂(包括樂器);城市建築;禮儀;美術等
3、奴隸社會(夏商西周),神權至上,青銅器文化高度發展,成熟的文字出現了
4、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華文化體系形成。
5、秦漢時期,佛教、道教出現,儒家學說確立統治地位,法家學說成為帝王專制統治的實際工具,國立教育體系在全國建立起來,文字統一,紙發明,中華文化大發展。
6、三國兩晉南北朝,文化受戰火摧殘,但也出現了新文化,如玄學。
7、隋唐時期,中華文化達到繁盛的巔峰,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8、宋朝時中華文化最發達、由盛轉衰的時期。理學出現,後來確立了其統治地位。
9、元朝中華文化本身受嚴重摧殘,但對外交流大大加強。
10、明清時期,中華文化固步自封,再難有發展。
11、清末以來,中華文化受西方文化強烈影響,思想活躍,但破壞嚴重,思潮奔涌

Ⅳ 中國古代語言學的發展歷史

中古時期語言學發展簡史
語言學的發展史是語言學的一部分。語言學作為一個寬泛的概念,包括語言學的起源及書寫系統的發明。人類不斷地認識自己和客觀世界的過程中,他們也嘗試著了解語言這一交流的媒介。關於語言的傳說並不罕見。最早的關於語言的神話出現在《聖經》里。在古希臘,哲學家們對語言十分感興趣,他們就語言的起源,詞和意義的關系進行辯論。這一辯論將他們分成兩派:自然派和規約派。語言學同其他學科一樣,有自己的發展史。對語言學歷史的學習和研究對我們了解語言理論的傳承和發展具有很大幫助作用。整個語言學的發展史共分為五個部分:上古語言學、中世紀語言學、文藝復興時期語言學、十八世紀語言學和十九世紀語言學。本文將對古代語言學的發展進行簡要的介紹,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包括古代語言學發展過程中印度語言學、中國語言學、希臘語言學及羅馬語言學的發展簡史。
一、早在公元前1500年,印度就有了吠陀經和佛經,那是最早的語法
公元八世紀,這兩種經被以梵文形式口頭傳送。印度人十分尊重語言,因此他們對語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後由於語言研究的需要,印度人開始編纂字典,這種字典里的字與印歐語系所使用的語言大不相同。公元四世紀,印度語法學家帕尼尼編纂了第一本梵文語法書叫做八書。印度人對語言的研究注重語言理論、語用、語音、音位及語法。他們發現語言形式與語言的意思之間並沒有內在的直接聯系,由此得出結論:語言具有任意性。印度學者還研究人們實際使用的語言與語言系統之間的關系。他們的這一研究同語言學家索緒爾後來提出的語言和言語的關系這一理論有異曲同工之秒。印度學者在語言學的研究中貢獻最大的領域是語言學和音位學,他們觀察和描述人們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式。直到十九世紀,語言學的各種理論才開始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印度在語言學理論與實踐領域均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其研究成果對世界語言學的發展都有重大影響。
二、公元前十四世紀,中國出現了最早的書寫系統,甲骨文
從周朝開始,寫字課被納入課堂教學當中。當時中國沒有哲學,也沒有語法,只有對古代文獻的評價,叫做訓古。由於中文缺乏形態系統,中文並不適合用於語法學習。公元二世紀開始,中國開始出現了字典。但字典中的字都是一些廢詞,而有些詞的意義也被歪曲了,這無疑是國人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學習變得更加困難。中國第一本解釋漢字的書出現於公元前十一世紀,其中包括十九個章節,是重要的引領性書籍。中國的字典編纂啟示與公元後二世紀後期。在秦朝和漢朝,語言學則注重語篇的組成及詞語意義的解釋。公元後一百年,徐申撰寫了第一本解釋中國文化的書叫做《說文解字》。從十六世紀開始,中國的漢字開始為整個世界所熟知,並在語言研究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第一本被譯為歐洲語言的中文語法書發表於十八世紀早期。
三、古希臘對語言的研究始於公元前五世紀
古希臘的語言研究者多為哲學家,因此他們更關注語言與自然,與人類思想,以及語言形式與邏輯形式的和關系。古希臘出現了很多有名的語言學家,包括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後期的斯多葛學派哲學家。
蘇格拉底並沒有留下任何書寫形式的理論,而是通過蘇格拉底語錄記載下來的。百拉圖的貢獻主要在語法方面。亞里士多德是百拉圖的學生,它在百拉圖理論的而基礎上發展了自己的思想。亞里士多德知識面十分廣闊,因此在語言學方面的造詣也只是碎片化的研究,因此我們不好對他在語言學方面的造詣進行評價。亞里士多德認為語言是人腦中經歷的一種代表,而書寫形式則是語言的代表。書寫出來的文字是人們要表達的詞語的書寫形式。雖然語言同書寫形式一樣,隨著不同的種族而改變,而人腦中情感卻是相同的。雖然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中存在一些不妥之處,但卻在希臘語的描述和分析中建立了一種元語言模型。亞里士多德後,變出現了斯多葛學派哲學家,他們對語言的研究卻來越趨於准確性。他們最大的貢獻語法方面。公元前100年,狄俄尼索斯編纂了第一本現存的希臘語法書,他認為語法是詩人和散文作者在語言應用中的實際知識。在希臘語言學研究中另一位偉大的人是阿布羅尼,他寫了很多本書,但現存的只有幾本。他是第一個解釋希臘語言中,句法使用理論的人。直到三個世紀後,他才被希臘著名的語言學家普里西安認為是語法的權威。古希臘對世界語言學的貢獻主要是在語法描述和語法理論上。
四、羅馬的書寫系統來自於希臘,在西羅馬帝國中,拉丁文已經成為了官方語言
從公元前二世紀開始,希臘文明開始廣泛向羅馬傳播。多納圖斯和普里西安是羅馬語言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兩個人。普利思安建立了詞以及以詞為標尺的語法模型,是一種對詞的形態的研究。普利思安系統的研究了拉丁古代文學,他認為語言的語音和音節是語言的最小單位,而他對拉丁語的描述中他所定義的語法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拉丁語言研究者,我們才有了一套可接受的語法描述系統,也正是由於他們,語言在後期才得以完整。他們為語法及語言哲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前語言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在飛速發展。各個學科之間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當前,語言學社會學、心理學、神經學、人類學等學科廣泛交叉,形成了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神經語言學等跨學科研究。語言學不僅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語言本身,而且在其他各個領域得到了延伸和應用,為我們解決其他領域的問題提供了依據。可以說,語言學的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意義,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是解決現實問題的新手段。

Ⅳ 簡要概述語言學發展歷史

語言學(linguistics)是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探索范圍包括語言的性質、功能、結構、運用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語言學被普遍定義為對語言的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理論研究。並且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語言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人類最早的語言研究是從解釋古代文獻開始的,是為了研究哲學、歷史和文學而研究語言的。中國在漢朝時產生了小學,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在印度和希臘,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就建立了語法學。現代的語言學建立於18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印歐語言與梵語之間存在類似之處,產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旨在尋找各種語言的原始語。

功用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層面上反映人類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反映人類文明進步。語言學就是要研究人類最核心本能的語言能力,透過對口語、書面語甚至手語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了解人類的本質。

除了認識人類語言本質外,語言學研究還具有多種應用價值。在語言教育方面,藉由對於語言本身的了解,編成各種詞典、文法書、教科書供人學習語言,也有助於改善應對語言學習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與錯誤的能力。在不同語言翻譯方面,語言學理論對於筆譯和口譯有更多具體的指導,也有助於利用科技來進行機器翻譯.

Ⅵ 中國的教育歷史概括

中國歷來是個教育大國,人們從古遵從「不學不知義」主流思想,對於學習教版育一直存在權崇敬觀念。所謂「誠哉古人言」,流傳千年的教育正如古人所說該當長思久故,因此在當代中國社會,科教興國戰略的興起不僅是歷史精華的承載,更是學子前行的規章。

最早的教育時代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此時的人們更多把教育理念放在勞動上,上至製造工具,下到捕獵種田都是當時的教育核心。在生產力情況得到改善之後,人們又將教育重心往藝術文化上偏移,開始了對文字與音樂的追求。

在從夏商至春秋的奴隸社會教育時期,人們開始了對人倫事理的研究和記錄。直至西周,社會上已經出現了以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為準的教育考察規范,在招攬社稷人才時也常常據此選拔。

再後來則到了以孔孟思想為尊的封建王朝教育時期。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並開設私學之風,為近現代學校的產生奠定了基礎。這時的人們著重培養君子之風,受孔孟文化影響好讀聖賢兵法之屬書籍,並不斷將前人事跡記錄在冊,以倫理道德育後,以仁愛之風待人。

Ⅶ 簡述中國古代教育思想的歷史脈絡

教育,直接理解就是知識傳承的模式。春秋以前的這種傳承,只局限於貴族或者指統治階專級之間屬的小范圍,封閉的傳承。孔子的出現,提出了一個新的教育理念----有教無類,就是說他認為所有人都應該受到教育,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承「禮樂」,改變社會風俗。但是,一直到隋唐這種教育形式還只是一種小規模的,類似口授心記這種模式的范圍內半封閉的教育。直到隋唐,隨著科舉制的誕生以及制度化,幾千年的階級壁壘最後被打破,知識成為可以改變命運的的方法以後,教育成為一種從帶有全民性質的啟蒙方式一直到為統治者尋找理論以及支撐的高級教育模式的完整化以及階梯化模式。一直到近現代教育向西方學習,課業專業分化以及知識等級化的教育模式。

Ⅷ 簡述一下語言學發展的歷史

語言學(linguistics)是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探索范圍包括語言的性質、功能、結構、運用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語言學被普遍定義為對語言的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理論研究。並且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語言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人類最早的語言研究是從解釋古代文獻開始的,是為了研究哲學、歷史和文學而研究語言的。中國在漢朝時產生了小學,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在印度和希臘,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就建立了語法學。現代的語言學建立於18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印歐語言與梵語之間存在類似之處,產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旨在尋找各種語言的原始語。
功用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層面上反映人類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反映人類文明進步。語言學就是要研究人類最核心本能的語言能力,透過對口語、書面語甚至手語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了解人類的本質。
除了認識人類語言本質外,語言學研究還具有多種應用價值。在語言教育方面,藉由對於語言本身的了解,編成各種詞典、文法書、教科書供人學習語言,也有助於改善應對語言學習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與錯誤的能力。在不同語言翻譯方面,語言學理論對於筆譯和口譯有更多具體的指導,也有助於利用科技來進行機器翻譯.

Ⅸ 中國語文發展史

20世紀語文教學是從古代綜合性的、網路全書式的教育中獨立出來的,其標志,就是「語言專門化」。現代語文教育的歷史,就是從傳統的網路全書式的教育向「語言專門化」教育的轉型、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化」是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轉型的一種內在推動力。傳統語文教學也有語言教學,但都是「就書衍說」,「神而明之耳,未可以言傳也」,其效率是極其低下的。中國第一部語法學著作《馬氏文通》,就是作者痛感「蒙子入塾」,「終日伊吾」,可只是「循其當然而不求其所以然」,因而以「十餘年力索之功」完成《馬氏文通》一書,希望「而後童蒙入塾能循是而學文焉」。可以說,馬建忠的《馬氏文通》是中國語文教學「知識化」的先聲。到了上個世紀初,中小學語文課堂開始出現包括注音字母、標點符號、文字的筆畫、修辭、語法等內容的語言知識教學。而到了三四十年代,在一大批現代語文學家和語文教育家的努力下,中小學語文教材中開始大量出現「發音」「讀法」「書法」「作法」「綴法」等語文知識,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應該是夏丏尊、葉紹鈞合編的《國文百八課》。該教材以語文知識為經,以選文為緯,是中國現代語文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統的在知識理論指導下構建的比較成熟的語文教科書。

Ⅹ 中國歷代語言文字的歷史

中國文字——漢字的產生,有據可查的,是在約公元前世紀的殷商後期,這時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漢字中仍有一些和圖畫一樣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動。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

後來秦朝丞相李斯對大篆加以去繁就簡,改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體簡化之外,並把線條化和規范化達到了完善的程度,幾乎完全脫離了圖畫文字,成為整齊和諧、十分美觀的基本上是長方形的方塊字體。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點,那就是它的線條用筆書寫起來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幾乎在同時也產生了形體向兩邊撐開成為扁方形的隸書。
至漢代,隸書發展到了成熟的階段,漢字的易讀性和書寫速度都大大提高。隸書之後又演變為章草,而後今草,至唐朝有了抒發書者胸臆,寄情於筆端表現的狂草。隨後,糅和了隸書和草書而自成一體的楷書(又稱真書)在唐朝開始盛行。我們今天所用的印刷體,即由楷書變化而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是行書,它書寫流暢,用筆靈活,據傳是漢代劉德升所制,傳至今日,仍是我們日常書寫所習慣使用的字體。

到了宋代,隨著印刷術的發展,雕版印刷被廣泛使用,漢字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產生了一種新型書體——宋體印刷字體。印刷術發明後,刻字用的雕刻刀對漢字的形體發生了深刻的影響,產生了一種橫細豎粗、醒目易讀的印刷字體,後世稱為宋體。當時所刻的字體有肥瘦兩種,肥的仿顏體、柳體,瘦的仿歐體、虞體。其中顏體和柳體的筆頓高聳,已經略具橫細豎粗的一些特徵。到了明代隆慶、萬曆年間,又從宋體演變為筆畫橫細豎粗、字形方正的明體。原來那時民間流行一種橫劃很細而豎劃特別粗壯、字形扁扁的洪武體,像職官的銜牌、燈籠、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採用這種字體。以後,一些刻書工人在模仿洪武體刻書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非顏非歐的膚廓體。特別是由於這種字體的筆形橫平豎直,雕刻起來的確感到容易,它與篆、隸、真、草四體有所不同,別創一格,讀起來清新悅目,因此被日益廣泛地使用,成為16世紀以來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體,仍稱宋體,也叫鉛字體。

在中國文字中,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著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富有裝飾性,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且風格多樣,個性各異。

漢字的演變是從象形的圖畫到線條的符號和適應毛筆書寫的筆畫以及便於雕刻的印刷字體,它的演進歷史為我們進行中文字體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在文字設計中,如能充分發揮漢字各種字體的特點及風采,運用巧妙,構思獨到,定能設計出精美的作品來。
·
參考資料:http://col.njtu.e.cn/zskj/5027/b/b_1/b_1_1/b_1_1_01/b_1_1_01_02.htm

閱讀全文

與中國語言教育的歷史簡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