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三次歷史性的革命是
1、1949年新中國成立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內轉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容,中國的廣大人民,深受三重大山的壓迫。新中國的成立則使得廣大的人民群眾成為新社會的主人。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社會實現的第一次歷史性轉變;
2、1956年底,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標志著我國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性轉變,「為中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開辟了道路」。1956年以後,我國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社會實現的第二次歷史性轉變;
3、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社會實現的第三次歷史性轉變。
②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三次工作重心轉移是什麼
第一次工作重心轉移由城市轉向農村,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第二次工作重心轉移由農村轉移到城市。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開了黨的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決定了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問題;
第三次工作重心轉移是將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1978年,在北京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決定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2)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幾次改革擴展閱讀:
中共第一次工作重心的轉移,是毛澤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範,體現了理論聯系實踐的原理。
中國革命最後的勝利,證明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這一革命方針的正確性。體現了實踐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的原理。
三次工作重心的轉移,體現了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抓主要矛盾的道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辦好中國的事情,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實事求是。
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務必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目標。「十一五」期間,堅持把發展作為主題,堅持把結構調整作為主線,堅持把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作為動力,堅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堅持把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結合起來。
③ 近代中國歷史上有三次改革,分別是
一、洋務運動:1860年至1895年
背景:
1、清政府內憂外患,內有人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外有列強侵略——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朝統治集團不得不積極尋找鞏固統治的出路。
2、列強侵略中國的同時也讓中國人看到了他們技術的先進。
3、「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已經產生,為統治集團尋找出路提供了參考。
4、統治集團中少數先進人物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以實現「自強」,形成洋務派,在中央以奕欣、地方以李鴻章、曾國藩等為代表。
5、一方面為了克服內憂外患,另一方面也為了鞏固自身地位,在洋務派和頑固派的紛爭中,新掌權的慈禧太後站到了在地方和中央都擁有巨大實力的洋務派一邊,對洋務運動的興起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總理衙門成立,成為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
內容:
1、以「自強」為口號,創辦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2、以「求富」為旗號,創辦一批近代民用工業;
3、70年代中期起積極籌劃海防,建立近代海軍。
4、創辦新式學校,選送留學生、進修生出國深造,培養洋務人才。
評價(含意義):
1、洋務派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目的,單純引進西方技術和設備,而不能徹底變革封建制度,註定了洋務運動不可能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
2、但洋務運動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引進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進工具;培養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識分子技術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誘導和刺激了民族資本主義的早期發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開了缺口。
二、百日維新:1896年至1898年。
背景:
1、政治上:甲午戰爭的失敗和民族的危亡激發民族意識;
2、經濟上: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壯大;
3、思想上:維新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內容: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裁汰冗員;
2、經濟方面,保護農工商,提倡開辦實業,改革財政;
3、軍事方面,裁撤綠營,改練新式陸軍,採用西洋兵制等;
4、文教方面,改革科舉制度,廢八股,廣設學堂,提倡西學。
評價:
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先進文化科學的傳播都是十分有利的,給了開明紳士和民族資產階級參政的機會,打擊了封建官僚制度。但是沒有提「君主立憲」,沒有觸動清朝統治基礎,改革並不徹底。
意義:
1、是一次愛國救亡運動;
2、是一場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改革運動;
3、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4、在改革社會風氣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義
三、清末新政與立憲:1901年至1911年。
1、背景:
清朝末年,由於義和團運動等野蠻的排外暴亂事件造成列強大舉入侵,釀成彌天大禍。加上列強的政治壓力,要求清政府迅速改變當前的無能狀態。當時的清政府和軍隊已經無法應付當時的政治局勢,財政上也出現了嚴重的虧空,這使清朝統治著感到自己的統治地位已經開始動搖。因此,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成為統治者們面臨的重要課題。於是,1901年,慈禧太後正式宣布實行「新政」。
2、主要內容:
籌措軍餉,訓練新兵。振興商務,獎勵實業廢除科舉,育才興學改革官制,整頓吏治。
3、意義:.
(1)政治:增設新機構,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淪為維護帝國主義的工具,增設機構維護帝國主義利益。
(2)軍事:編練新軍。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國國防實力,但後來兵為將有,形成了近代軍閥。
(3)文化教育:廢科舉,頒行新學制和設立各式新學堂、派遣留學生。形成了重視西方科技與社會政治學說的風氣,培養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軍事人才。
(4)振興商務、獎勵事業。促進了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
然而,清末新政說到底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不可能真正促進中國近代化的發展,它只是一個騙局,改革並未使矛盾緩和。
④ 十九大黨章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幾次修改黨章
十九大黨章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十七次修改黨章,歷次修訂如下:
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起到了黨章的作用;
二大:討論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是我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章;
三大: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
四大:規定黨員三人以上可成立支部,第一次將黨支部規定為黨的基層單位;
五大:沒有專門討論修改黨章的問題,閉幕後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議決案 》;
六大:突出強調了共產國際的領導;
七大:共產國際解散後我黨獨立自主制訂黨章 標志著黨在政治的成熟;
八大:黨執政以後制定的第一部黨章 提出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九大:背離了八大黨章的正確綱領;
十大:繼續了九大的「左」的錯誤;
十一大:恢復了八大關於把中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提法;
十二大:吸取了歷屆黨章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徹底清除了「左」的錯誤;
十三大:對十二大黨章的部分條文作了修正;
十四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貫穿黨章全文;
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
十七大: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4)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幾次改革擴展閱讀:
修訂概況
第一部黨章是黨的二大制定的。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二大以後的歷次代表大會(五大除外)均對黨章作出不同程度的修改。由於當時的特殊環境,五大未對黨章進行修改,會後由中央政治局對黨章進行修改。
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時期制定過七部黨章。其中一大到六大制定的六部黨章,都是在共產國際直接指導幫助下制定的,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幼年時期黨的建設的一些特點。
1945年七大制定的黨章,則是在1943年共產國際解散後由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制訂的,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和黨的建設上的完全成熟。現行黨章由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7年10月24日通過。
⑤ 我們黨的歷史上有過哪幾次重要的轉折
在中國共產黨將近七十年的光輝歷史上,有過三次重大的歷史性轉折:
第一次是從北伐戰爭的失內敗到土容地革命戰爭的興起,這次轉折的標志可以說是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漢口);
第二 次是從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這次轉折的標志是遵義會議(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第三次是從結束"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到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路線和實現工作 重點的轉移,這次轉折的標志是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18~22日;北京).
這三次轉折雖然情況各不相同,特別是建國以後發生的第三次轉折同民主革命時期的那兩次相比,歷史條件有了很 大的變化.
⑥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三次重心轉移是什麼
第一次從城市轉移到了農村:
在1927年國共合作的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八七會議,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工作重心從城市轉移到了農村。
第二次從農村轉移到城市:
在1949年新民主主義革命即將勝利的時刻,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決定將工作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
第三次從階級斗爭轉移到經濟建設:
在1978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通過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共產黨決定將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從階級斗爭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6)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幾次改革擴展閱讀:
八七會議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毛澤東提出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著名思想。給正處於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確定了綱領、路線、方針、政策,為中共奪取全國革命的勝利,推動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奠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基礎。
十一屆三中全會議批評了「兩個凡是」的方針,高度評價了關於真理標准問題的討論。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口號,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襲的「文化大革命」中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後還要進行多次的觀點。
⑦ 十九大黨章修改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第多少次修改
十九大黨章修改是中國共產黨歷史第17次修改黨章,歷次修訂如下:
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起到了黨章的作用;
二大:討論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是我黨歷史上第一個黨章;
三大: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
四大:規定黨員三人以上可成立支部,第一次將黨支部規定為黨的基層單位;
五大:沒有專門討論修改黨章的問題,閉幕後通過《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議決案 》;
六大:突出強調了共產國際的領導;
七大:共產國際解散後我黨獨立自主制訂黨章 標志著黨在政治的成熟;
八大:黨執政以後制定的第一部黨章 提出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
九大:背離了八大黨章的正確綱領;
十大:繼續了九大的「左」的錯誤;
十一大:恢復了八大關於把中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提法;
十二大:吸取了歷屆黨章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徹底清除了「左」的錯誤;
十三大:對十二大黨章的部分條文作了修正;
十四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貫穿黨章全文;
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寫入黨章;
十七大: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
十八大:把「科學發展觀」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7)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幾次改革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章程總綱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
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走中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⑧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哪幾次改革
一、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幣制改革
1935年國民政府廢止銀本位制﹐實行紙幣制的一次幣制改革。1935年11月 4日起實行。中國疆城遼闊﹐貨幣制度一直很復雜混亂﹐嚴重地影響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並且不利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金融的穩定。1933年3月﹐國民政府廢兩改元﹐實行銀本位制﹐雖對貨幣制度進行了一次改革﹐但整個中國的幣制仍非常紊亂。
四、土地改革
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西柏坡村舉行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於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1947年11月至12月,一個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波瀾壯闊的群眾運動,很快在陝甘寧、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華東等老解放區,東北等半老解放區,以及鄂豫皖、豫皖蘇、豫陝鄂、江漢、桐柏等新解放區廣泛開展起來。
五、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
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⑨ 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哪幾次重大歷史轉折
1、1927至1937年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嚴黨領導的武裝起義有100多次,遍及14省140多縣(市),參加起義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
這些起義,高舉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旗幟,給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以有力的回擊。起義保存下來的武裝成為中國工農紅軍的主要來源。
2、1937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華戰爭(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3、1945至1949年的全國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
4、1949年至今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指從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中國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9)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幾次改革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革命歷程
第一階段(1919~1927)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並直接促成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擁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此後,中國共產黨不斷發起工人暴動,反抗北洋政府統治。
第二階段(1927~1937)
這一階段被稱為「土地革命」時期。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開始,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群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後,確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辟了以井岡山為代表的無數農村革命根據地,並成功粉碎國民黨數次「圍剿」。1936年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國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三階段(1937~1945)
這一階段被稱為「抗日戰爭」 時期。以「七七事變」為起點,中國人民進入了艱苦卓絕的八年全面抗戰時期。以國共第二次合作為代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最終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維護了國家的主權獨立,極大地提高了國際地位。
第四階段(1945~1949)
這一階段被稱為「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共進行重慶談判,簽訂關於和平建國問題的協定(即「《雙十協定》」)。1946年,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發動內戰。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戰爭最終獲得勝利。
⑩ 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幾次土地改革
中國土地制度
中國土地制度沿革
1、 原始社會
氏族公有,集體耕種,平均分配
2、奴隸社會(夏商—春秋末年)
井田制,千耦齊耘
(1)實質:國王所有的貴族土地所有制
(2)表現:① 「公田」:貴族佔有; ②「私田」:分授給農夫,只有使 用權,沒有所有權
(3)內容:①一切土地名義上屬於國家公有; ②國王把土地層層分封給各級貴族世代享用,但不得轉讓和買賣;諸侯要向國王交納一定的貢賦
(3)瓦解:齊 管仲,相地而衰征;魯 初稅畝,承認了私田的合法性;
秦 商鞅變法,承認私人佔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推動地主經濟的發展
3、封建社會(戰國—1840)
私有制為主體的多種土地所有制
國有——「官田(公田)」
私有——
①自耕農土地私有制
②君主土地私有制
③地主土地所有制(豪強地主、士族地主)
土地來源:佔有公田轉私,獲賜,兼並買賣(主要)
租佃關系:戰國產生,漢代普遍
自宋代始,租佃經營成為僅次於自耕農形式的重要經營方式
明清時期,租佃制普及全國,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形式
地租形態:勞役-實物(宋)-貨幣(明清) 農民僱工自主權積極性提高
人身依附關系:東漢豪強地主形成田莊,田莊的勞動者與田莊主形成強烈的人生依附關系。之後依附關系越來越減弱,特別是明清時契約納租方式確立後。解脫出來的農民,生產自主權提高,提高了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4、清末民初(1840—1924)
封建土地所有制佔主體(截止1952)
(1)太平天國:《天朝田畝制度》農民個體私有,平均主義
(2)辛亥革命:平均地權(理念)
5、國民革命時期(1924—1927)
目的:為發動農民反對軍閥
政策:耕者有其田(口號)
影響:有利於開展農民運動、反對軍閥統治
1927年黨的八七會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6、十年對峙時期(1927—1937)
目的: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
政策:1927 打土豪,分田地 ;
1931土地革命,農民土地所有制
路線: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度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影響:鞏固了農村革命根據地;使廣大貧雇農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障,調動了他們革命的積極性
7、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
(1)進行根據地建設—大生產運動(抗戰時期中共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以自給為目標的大規模生產自救運動);軍墾屯田
①目的:鞏固農村革命根據地
②影響:陝甘寧邊區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健康發展,成就顯著。農業和工商業的產值迅速增長,人民負擔大大減輕,軍民生活明顯改善。 大生產運動使根據地度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時期,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
(2)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①目的:團結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
②影響:中共在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的情況下改變了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承認了地主土地所有權、地主對農民的債權和租佃關系。但對地主的封建剝削又進行了一定的限制,改善農民的物質生活。這一措施把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與解放農民問題很好地結合起來,即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又有利於團結地主抗日,鞏固了抗日統一戰線。
8、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
目的:調動廣大群眾革命積極性
政策:1946-5《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變減租減息為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
1947年《中國土地法大綱》,耕者有其田
影響: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的進程
認識:變革土地制度是中國民主革命的一項基本任務,是廣大農民最迫切的要求。不解決土地問題,就不可能把廣大農民真正的發動起來,也不可能完成反封建的任務。在國共政權十年對峙時期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根據當時的國內矛盾,分別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為適應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需要而制訂的減租減息政策已不能滿足廣大農民的要求,為了徹底消滅封建剝削制度,中國共產黨制訂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這是一個比較完善的土地革命綱領。
9、建國後(1949至今)
(1)1950土改 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土地所有制,按勞分配
①目的:新解放區農民迫切要求獲得土地;為了徹底廢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③特點:採取保存富農經濟的政策
④影響:1952年底全國基本完成土改,封建剝削土地制度徹底廢除;廣大農民翻身解放,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
(2)1953-1956 對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農民土地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平均分配
1958後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規模集體所有制,平均分配
①方針和原則:積極發展穩步前進、自願互利
②方法:典型示範逐步推進
③過程:互助組(社萌芽:土地私有、共同勞動)
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半社:土地入股、統一經營)
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完全社:土地歸公、集體所有)
(3)1978 家庭聯產承包制(經濟體制改革、調整產業結構)
大規模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按勞分配
①主要形式:是聯產承包責任制和鄉鎮企業。
②方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改革後新體制實行家庭分散經營與集體統一經營相結合。
③性質: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性質仍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
④實質: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礎上,使農村獲得生產和分配自主權。
⑤意義: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凋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村改革逐漸向專業化、商品化和社會化發展。它為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條件
中國近代史上中共 的土地改革或者革命一共是五次
國民大革命事情 打土豪 分田地
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1931年 土地政策
抗日戰爭 雙減雙交 政策
解放戰爭 時期 1947年召開全國土地革命會議
建國後1950_1952年 徹底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