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關中國近代歷史的表格(包括時間、事件、簡要內容、主要影響)
其中: 清朝政府從1841年5月至1912年2月共70年,簽411條;北洋軍閥政府從1912年3月至1927年5月共15年,簽243條;國民黨政府從1927年9月至1949年6月共22年,簽91條。
主要的就這些:
一、★ 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8月20日):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①割香港島給英國;②賠款2100萬銀元;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關稅稅率,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巧記口訣為:五億(議)港元——五口通商、議定關稅、割香港島、賠2100萬元。廣福寧夏(廈)上——傻瓜廣福到內陸省區寧夏去上海。
標志:中國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從此步入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二、★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門條約》(1843年):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權(租界)。
三、★ 中美《望廈條約》(1844年):美國享有中英《南京條約》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賠款外的一切特權,美國兵船可任意到中國各通商港口「巡查貿易」,美國人有權在通商口岸開設醫院、建立教堂。
四、★ 中法《黃埔條約》(1844年冬):法國享有中美《望廈條約》中取得的一切特權,允許法國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修建墳地,清朝地方政府負責保護教堂和墳地。
五、《上海海關征稅規則》(1854年):中國上海道和英、法、美三國各派一名代表組成「稅務管理委員會」,上海海關成為中國第一個半殖民地性質的海關。
六、★ 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①外國公使進駐北京;②增開牛庄、淡水、漢口、南京等10處為通商口岸;③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傳教;⑤賠償英法兩國軍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償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巧記口訣:公開行賄(賄指錢財)——公使進駐北京、開10處通商口岸、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賠款共600萬兩白銀。
七、★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准許華工出國,對英法兩國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巧記口訣:天天准許陪(賠)酒(九)——《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准許華工出國,賠款共1800萬兩白銀,割九龍給英國。
危害:《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使外國侵略勢力伸向中國內地,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八、《天津條約》附件:規定值百抽五原則,即列強進出中國海關的貨物,按其價值,中國最多隻能徵收5%的關稅。
危害:大大有利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
九、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中國割讓東北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6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十、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中國割讓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約40萬平方公里領土。
十一、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中國割讓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多平方公里領土。
十二、中俄《改訂條約》(1881年)及以後5個勘界議定書:中俄《改訂條約》又稱《伊犁條約》或《聖彼得堡條約》,中國收回伊犁,中國割讓西北7萬多平方公里領土。
危害:俄國通過上述不平等條約侵吞了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十三、《中法新約》(1885年):①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②在中越邊界開辟商埠;③中國日後在廣西、雲南修築鐵路應與法國商辦;④法國從基隆和澎湖撤軍。
危害:法國最先取得在中國修築鐵路的特權,侵略勢力從此伸入中國雲南、廣西。
十四、★ 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4月):①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②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③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④允許日本在中國的通商口岸開設工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巧記口訣:哥哥(割)開廠賠兩億兩——割遼台澎、開放沙重蘇杭、口岸設廠,內銷免稅,賠款兩億兩。
危害: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從此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帝國主義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國狂潮,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十五、《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德國強租膠州灣,劃山東為勢力范圍。
十六、《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俄國強租旅順和大連地區,此後長城以北和新疆成為俄國勢力范圍。
十七、《中法廣州灣租界條約》(1898年):法國強租廣州灣,此後廣東、廣西和雲南成為法國勢力范圍。
十八、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和《訂租威海衛專條》(1898年):英國強租新界、威海衛,此後長江流域、雲南、廣東成為英國勢力范圍。
十九、★ 中國與英、俄、德、法、美、日、意、奧匈、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國《辛丑條約》(1901年9月):①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②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派兵保護;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④懲辦義和團運動中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質的組織,對反帝運動鎮壓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職,永不敘用」;⑤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⑥修訂商約。
標志: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完全確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二十、中日「二十一條」(1915年5月9日):又叫《民四條約》,由《關於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之條約》、《關於山東之條約》及另附的十三件換文組成。①中國承認日本接管德國在山東所享有的一切權利,並加以擴大;②中國延長日本租借旅順、大連及南滿鐵路、安奉鐵路的期限為99年,並承認日本在東三省南部及內蒙古東部有特殊權利;③漢冶萍公司改為中日合辦;④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得租借或割讓他國;⑤中國政府須聘用日本人為政治、軍事、財政等顧問;中國警政及軍械廠由中日合辦。
危害:日本企圖把中國變為日本獨霸的殖民地。
二十一、《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1946年):當時人們稱它為「新二十一條」,①美國國民在中國領土內享有「居住、旅行及經商」的自由;②美國商品在中國享有與中國商品和第三國商品同等的關稅、內地稅;③美國船舶包括軍艦可在中國自由航行。
危害:條約表面上雙方享有對等權利,而實際上由於當時中國的遠洋運輸不發達及生產落後,根本無法與美國平等地實現其中規定的權利。通過條約,全中國領土均向美國開放。美國企業在華享有種種特許的待遇,使中國部分地喪失了關稅自主權、沿海及內河航行權。
② 求有關中國近代史的書籍.傳記,或人物文集的書評,或電影影評,
清朝歷代皇帝圖志
http://www.135f.com/Software/Catalog27/1093.html
正說歷史系列叢書
http://www.135f.com/Software/Catalog27/1080.html
明清宮廷檔案: 皇帝與後妃的私秘生活
http://www.135f.com/Software/Catalog27/802.html
民國春秋
http://www.135f.com/Software/Catalog27/703.html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民國演義
http://www.135f.com/Software/Catalog27/346.html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清史演義
http://www.135f.com/Software/Catalog27/345.html
③ 求一篇講述中國近現代史的書籍的書評
1840年,成為首號資本主義強國的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歷史也以鴉片戰爭為標志進入近代史,這是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不屈不撓抗爭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尋求富民強國之路的探索史。我們學好這段歷史,必須把握三條主線。
一、一部災難深重的屈辱史
中國近代史是災難深重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屈辱的歷史,中國人民飽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國主義國家爭相侵略我們,中國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有幾百個,中國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戰爭中一次又一次被打敗。
1840年,英國為了打開中國的大門,悍然發動了鴉片戰爭,古老的、落後的中國在西方堅船利炮面前戰敗了,1842年簽訂了中國近代史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此後又簽訂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門條約》、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等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條約,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和外國協定關稅,外國取得了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和在通商口岸傳教等特權。這些條約給中國人民帶來野蠻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大門,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在抵抗失敗後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國簽訂了《天津條約》,和英法俄又被迫簽訂《北京條約》。中國喪失了大片領土和主權,尤其是沙俄掠奪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外國侵略勢力伸向中國內地,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國又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清政府又簽訂了《中法新約》,列強取得了在中國修築鐵路的權利。1894年中國又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賠款達到兩億兩白銀,帝國主義強國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然而帝國主義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進一步控制中國,1900年八國聯軍又共同反動了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本息超過10億兩白銀,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華戰爭和大批的不平等條約,把中國推向災難屈辱的深淵,造成了近代中國的貧窮和落後,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嚴重的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領土完整,因此我們要牢記中國近代屈辱的歷史,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
二、一部不屈不撓的抗爭史
在西方列強野蠻侵略中國的同時,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不屈的華夏子孫,進行了一系列的抗爭,有來自社會底層,也有來自清政府內部,有的是有組織的,有的是群眾自發的。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盡管有一些民族敗類,但是清政府和廣大愛國官兵也進行了一些英勇的戰斗,涌現出像林則徐、鄧廷楨、裕謙、海齡、關天培、陳化成等大批愛國將領;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也出現了前仆後繼抗爭的壯烈場面;在中法戰爭中,馮子才無所畏懼,領導取得了鎮南關大捷,劉永福領導黑旗軍威鎮敵膽,愛國海軍在馬尾海戰中表現出了臨危不懼、英勇戰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左寶貴、鄧士昌、林永升、劉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職,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各地民眾自發抗日,都體現出了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愛國抗爭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愛國官兵的抗爭外,廣大人民群眾從未放棄斗爭,帝國主義侵略到那裡,就在那裡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廣州三元里民眾的自發的抗英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紀六七十年代,還出現了大量的反洋教斗爭。
在中國近代史上,還有兩次大規模農民運動給帝國主義主義勢力以沉重打擊。第一次是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規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農民革命運動,在打擊中國封建統治的同時,還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承擔起反對外來侵略的任務,給外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國殖民化的企圖。
第二次是義和團運動:在中外矛盾加劇的19世紀末,終於引爆了中國人民的義和團運動,他們打擊的對象是外國勢力,到1900年發展到頂點,成千上萬的義和團團眾以血肉之軀和八國聯軍進行了英勇搏鬥,盡管在中外反動勢力的剿殺下失敗了,但中華民族的不畏強暴、英勇斗爭使帝國主義認識到中華民族的不可政府性。
最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為維護國家主權,1919年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波及全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造了條件。
三、中國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國的特殊時期,中國的根本任務是維護民族獨立和主權完整,促進經濟發展,實現政治進步。在為了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在伴隨中國艱難的近代化歷程中,先進的中國人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運動,又有新生階級代表,既有地方大員,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先進的中國人初步認識到西方的現代化,以林則徐、魏源等人以經世務實的態度,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承認落後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尋求強國御辱之道,產生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在歷經浩劫後,也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紀五六十年代鎮壓是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一批務實且有政治經驗的權力重臣,開始了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在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前提下,倡導富國強兵運動,創辦軍事、民用工業,籌劃海軍,設立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洋務運動在中央以弈欣為首,在地方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督撫為首,盡管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但是洋務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加劇了中國近代化進程。
在洋務運動中,還出現了馮桂芬、鄭觀應、王韜等早期的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知識分子,為以後的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創造了一些條件。甲午戰爭失敗後中華民族出現了嚴重的民族危機,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維新派通過辦報刊、建學會、和頑固派論戰,傳播了維新思想,領導了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進了人民的覺醒,盡管不足百日,以失敗告終,但在中國人民救國圖強的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後期,洪仁玕提出了《資政新篇》,最早在中國提出了發展資本主義。
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在中國走資產階級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登上了歷史的舞台,經過一系列的武裝起義和革命斗爭,終於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勝利,使中國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但是辛亥革命並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1919年中華民族又爆發了愛國的五四運動,以後隨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煥然一新,中國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確方向,終於在1949年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領土、主權完整,並不斷開創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歷史已經證明也永遠昭示,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國人民是勇於探索和進取的人民,中國必將在21世紀屹立在世界強國之林。
④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
《中國近代史》讀後感的寫作思路:前一部分寫書籍的大概內容;第二部分寫自己的理解想法;第三部分寫書籍對自己的影響。
正文:
學習了《中國近代史》後,我覺得自己的眼界開闊了。中國近代史使我受益匪淺。中國近代史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跌宕起伏的一段歷史,我們中國人民永遠不能忘記的一段歷史,並且這是一段屈辱史,中國幾千年來的恥辱便凝聚在這一百多年中。
中國雖然經歷了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推翻了長期封建統治的清王朝,但是中國仍然面臨著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面臨著國內封建主義勢力的繼續存在。總結近代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經驗,歷史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學習中國近代史,使我深深體會到今天的辛福生活來之不易,更激發出我強烈的愛國熱情。
中國近代史從1840年開始到1949年結束。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從1919年到「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整個中國近代史是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當我們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上,回顧近百年來中國人的奮斗歷史的時候,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任何一個時期可以與這一時間相比較。
中國是近代史,是中國人民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眾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艱苦探索的歷史;尤其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偉大艱苦的斗爭,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
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個改革,把一個極度貧弱的中國逐步變成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列強發動的侵略戰爭以及中國反侵略戰爭的失敗從反面教育了中國人民,極大的促進了中國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奮起。而中國人民的團結和行動的力量,是我們打不垮的砝碼。人民的覺醒,是近代史中最偉大的成就。
作為年輕一代,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認清我們在新時期的責任和使命。因為我們的民族正在騰飛,我們更應該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努力不懈,使我們的國家保持飛速的發展。我們要擔負起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重任,使祖國走向輝煌。
(4)中國近代歷史的表與里書評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史》是蔣廷黻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經典之作,產生過廣泛的影響。蔣廷黻以冷靜客觀的態度,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這段時間的中國歷史,對中國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以學術的形式表達了關切,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正清稱蔣廷黻「執中國近代史研究之牛耳。」本版《中國近代史》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馬勇導讀推薦,附錄《琦善與鴉片戰爭》、《最近三百年東北外患史》,專節詳述沙俄近代以來鯨吞中國的歷史。
⑤ 中國近代歷史讀後感 (五六百字 )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以屈辱外交為主的歷史。
時光倒退千百年,回到大唐盛世,那時侯,中國在世界上舉足輕重,亞洲的日本曾經向中國稱臣,周邊的國家也都與中國建立友好外交,中國國力為世界之最。
可是,自從清政府上台,閉關鎖國等極端錯誤的政策就帶著中國走如了一條不歸之路。
清政府沒有友好的外交,沒有發達的經濟,也沒有優良的政策,一味的狂妄,一味的自大,一味的做井底之蛙,註定中國將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衰敗。
果不出其然,中國在鴉片戰爭中一敗塗地,輸光了中國政府的財產,也輸光了中國人民的財產。世界各國都在積極地發展本國經濟,而只有中國政府,在火燒眉毛之時還在貪圖享樂,中國,就是敗在了這樣的政府手上。
鴉片戰爭,中國戰敗,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始,中國的社會性質有了根本改變,由一個封建國家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日本、美國、沙皇等世界強國都盯著中國這快煮熟了的肥肉,一個個拿起槍炮,把中國打得支離破碎。《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以及中國的總理屈辱外交府,是中國的屈辱外交的典型代表。
中國的衰敗,似乎在警示著人們什麼……
對,中國好比一個內向的人,不與人交往,向來獨來獨往,封閉自己,對外面的世界根本毫不知情,總以為自己很強大,所向披靡,這就是所謂的「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導致了最終的失敗,並且敗得自己傾家盪產。這是閉關鎖國所帶來的惡果。
我們身邊就有一例。在幾年前曾經有一個神童,在國際級數學競賽中榮獲一等獎,而那時他還不滿10歲。他父親就認為,我的孩子這么小就能在這么大的比賽中得一等獎,那還有什麼事情辦不成的?他把這個孩子像寶一樣供著,不上學,不請家教,整天地玩耍。
這種人,是最愚昧的。一個神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有無限神通,他還能在強人群中稱老大嗎?還能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神童嗎?沒變成神經病兒童都已經是大幸了。最終,這名神童,也只能做一個比普通人還要普通的人。
這與清政府的遭遇極其相似。
強國之理,好比造就一個人才。人要強大必須和他人友好往來及交流,經驗也是可以通過交流得來的,並且要切忌唯我獨尊的思想。要使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強大,就要與其他國家積極往來,打開自己的國門,引進其他國家的先進科技。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是強國富民的必走之路。
我打了半天啊 樓主 全是我自己寫的
⑥ 中國近代歷史書籍
百年來主要歷史事件
1840~年
鴉片戰爭 19世紀4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法、美等國也相繼完成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求更多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此時的中國處於農耕文明的晚期,政治腐敗,自然經濟占據統治地位,思想閉塞,已呈現出衰敗的跡象,於是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目標。腐敗的社會制度最終無法抵禦新興的資本主義,1840~1842年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被打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鴉片戰爭的失敗驚醒了先進的中國人,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提出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第二次鴉片戰爭 19世紀50年代是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時代,擴大國外市場和掠奪殖民地,成為當時資本主義國家的共同願望。由於中國自然經濟的抵制,資本主義的商品傾銷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英法聯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更加深入,中國逐步淪為外國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太平天國運動 中國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最終引發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它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與崩潰。由於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走向失敗。太平天國運動給清政府以沉重的打擊,同時也阻止了中國的殖民地化。
1860~1879年
洋務運動 19世紀60年代,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繼續發展,為掠取更多的侵略利益,在經濟上加緊侵略中國,使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中國國內人民起義不斷,邊疆危機四起。面對內憂外患,地主階級洋務派掀起了洋務運動。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但是它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新式人才。洋務運動開始了中國的工業化,並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1880~1899年
中法戰爭 19世紀末期,世界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階段過渡。為了適應壟斷資產階級的要求,資本主義列強加緊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資本輸出場所和殖民地。地域遼闊的中國成為它們爭奪的主要目標,中國邊疆危機四起,法國發動了中法戰爭。清政府以勝求和,與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法國奪取了越南,打開了中國西南的門戶。中法戰爭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刺激了列強進一步侵略中國的野心。
甲午中日戰爭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發展。由於國內市場狹小,國內階級矛盾尖銳,日本急需從侵略擴張中尋找出路,為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並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都帶有現代意義的對外戰爭,主要標志就是海軍的出場和角逐。中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中的慘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的破產。《馬關條約》的簽訂,反映了帝國主義資本輸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中國社會半殖民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戊戌變法 甲午中日戰爭後,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已從商品輸出為主轉為資本輸出為主。它們不僅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而且加強了對中國的政治侵略,企圖瓜分中國的領土,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這是資產階級維新派進行的一次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也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雖然變法最後失敗了,但是它宣傳了資產階級維新思想,形成了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義和團運動 19世紀末,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浪潮,中國民族危機嚴重,外國傳教勢力活動猖獗,農民階級發動了義和團運動。義和團同帝國主義進行頑強的斗爭,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斗爭的精神,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計劃。但是,由於農民階級的時代局限性和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義和團運動歸於失敗。這是一次旗幟鮮明的反帝愛國運動,是甲午中日戰爭以後中國人民反侵略、反瓜分的最高峰。
1900~1919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對外侵略的要求變為資本輸出和分割世界。中國人民為反對外國侵略,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清政府企圖利用義和團抵制外國侵略。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和迫使清政府屈服,英、俄、日、法、德、美、奧、意聯合發動了侵華戰爭。這次戰爭鎮壓了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迫使清政府徹底屈服並與西方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中國完全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從此,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資本輸出成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外侵略的共同要求。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了中國人民強烈的反抗。因此,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到,要想保證在中國的侵略利益,必需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所以,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8個侵略國和西、比、荷共11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這個條約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並表明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也標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 20世紀初,清政府完全變為帝國主義國家侵略中國的工具,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隊伍進一步擴大。這一切促使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廣泛傳播和革命團體的廣泛建立。為了統一革命力量和進一步明確目標,在孫中山的倡導下,以興中會、華興會為基礎,聯合光復會等,於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東京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民主革命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從此革命風潮一日千丈,其進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清末「新政」 1900年後,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加劇,全國各地反壓迫、反侵略武裝起義風起雲涌,資產階級革命運動迅猛發展,清政府統治危在旦夕。為了維護自身統治,清政府從1901年起陸續推行「新政」。「新政」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面對著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式,「新政」並不能幫助統治者度過危機。
黃花崗起義 同盟會成立以後,陸續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清政府的「新政」和預備立憲的破產,進一步暴露了其腐朽的本質。在孫中山、黃興等人的策劃下,1910年4月27日,由黃興直接領導的大規模反清起義——黃花崗起義,在廣州爆發。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它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式的發展,加速了清政府的滅亡。
武昌起義 見前
辛亥革命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中國的民族危機日益嚴重,「新政」的破產進一步暴露了清政府腐朽的本質。這一時期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迅速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爭風起雲涌。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挽救民族危機,發展資本主義,掀起了一場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採取一系列革命措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成立了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洪憲帝制 袁世凱在鎮壓二次革命後,加緊復辟帝制。為取得帝國主義的支持,他大肆出賣國家主權,接受「二十一條」。帝國主義為擴大侵略利益,也積極支持袁世凱。1916年,袁世凱做上「中華帝國」的皇帝,改元「洪憲」。袁世凱稱帝不得人心,遭到舉國上下的一致反對。革命黨人掀起了護國運動,袁世凱調兵鎮壓無效,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凱憂郁而死。
新文化運動 辛亥革命失敗後,帝國主義通過扶植北洋軍閥,加深對中國的侵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繼續深化。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西方啟蒙思想在中國進一步傳播,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袁世凱又在文化領域推行尊孔復古逆流。以陳獨秀等人為代表,深受西方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影響的進步知識分子,1915年在上海創辦《新青年》,提出了民主和科學的口號,開始了一場思想文化領域的反封建斗爭——新文化運動。它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了宣傳動員作用。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所接受,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1920~1929年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十月革命以後,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春天,工人階級隊伍壯大;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台,工人運動有了較大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了廣泛傳播;共產國際對中國給予大力的幫助;1920年秋開始,共產主義小組在中國各地紛紛建立,這一切都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准備了條件。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舉行,後轉到浙江嘉興。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黨綱,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的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它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利益。從此,它開始領導中國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並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斗。它的誕生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中共「二大」的召開 一戰結束後,帝國主義國家為了分割在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特別是在中國的侵略利益,1921~1922年,美、英、日等國在華盛頓開會。華盛頓會議上,帝國主義國家達成了共同宰割中國的《九國公約》,這樣,中國仍然處於帝國主義列強共同統治的局面。在列強操縱下,中國各派軍閥展開更為激烈的爭奪,軍閥混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為了更好地領導人民進行民主革命,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制定了民主革命綱領,第一次在中國人民面前明確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 華盛頓會議以後,帝國主義既各自扶植依附於自己的封建軍閥,爭權奪利,又聯合干涉和鎮壓中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國家卷土重來,加緊對中國進行掠奪,使一戰期間有所發展的中國民族工業,重新受到列強的壓迫。國內軍閥混戰不斷,戰火彌漫大半個中國。這一切導致國內經濟蕭條,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國共產黨在二七罷工失敗後意識到,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於是,積極倡導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孫中山在第二次護法運動失敗後,也意識到以前單靠國民黨一黨領導,依靠一派軍閥打另一派軍閥的方法,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國民黨需要新鮮的血液」。在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4年初,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召開了旨在改組國民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在會上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並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這就使得國共兩黨實現了在政治上和組織上的合作。這次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合作的實現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統一戰線正式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礎,推動了國民革命運動在全國迅速開展起來。
北伐戰爭 革命統一戰線建立以後,全國的革命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工農運動迅速發展;以五卅運動為核心的反帝愛國運動日益高漲;經過兩次東征,廣東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而這一時期,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各派軍閥之間混戰不休,激起了人民的強烈反對。為了推翻軍閥統治,打倒帝國主義,1926年7月,國民政府出師北伐。北伐軍在不到半年時間里,就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直指黃河流域。北伐戰爭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動搖了北洋軍閥的統治,有力地推動了全國革命形勢的發展。
南昌起義 見前
八七會議 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給中國革命造成了巨大損失。為了糾正陳獨秀的「右」傾錯誤,並為中國革命的發展指明方向,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會議給正處於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新的出路,為挽救黨和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0~1939年
土地革命 1927年三大武裝起義失敗後,中國革命從城市轉向農村。為了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解除農民身上沉重的封建壓迫,充分調動農民的革命積極性,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的土地革命。在中國共產黨制定的土地革命路線的指導下,各根據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使廣大貧雇農在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證。它鞏固了工農聯盟,為中國革命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階級上和經濟上的保證。
九一八事變 日本對中國領土垂涎已久,早就確立了侵略中國的方針。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波及日本,日本陷入極端困難的境地。日本政府急於發動一場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藉以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緩和階級矛盾,並依靠掠奪中國的財富,來醫治經濟危機造成的創傷。當時中國國民黨政府正竭力「圍剿」紅軍,給日本以可乘之機。1931年9月8日,日本關東軍製造了九一八事變。事變發生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時間東北三省全部淪陷。第二年,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中國東三省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
紅軍的長征 由於王明左傾錯誤的影響,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中國工農紅軍中南方革命根據地無法立足,1934年10月,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經過兩年的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宣告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長征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剿」紅軍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保留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構成了以後領導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的主幹;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宣傳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廣泛播下革命的種子。總之,長征一結束,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就開始了。
遵義會議 見教材108頁
一二九運動 華北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嚴重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繼續進行反共反人民的內戰。中國共產黨主張「停止內戰,一致對外」,號召中國人民起來反對內戰,共同抗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北平學生率先開展抗日救亡斗爭,掀起了一二九運動。學生的愛國行為,打擊了國民黨的賣國政策,揭露了日本企圖滅亡中國的陰謀,宣傳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救亡的正確主張,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它使學生開始走上了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掀起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西安事變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在全國人民「停止內戰,一致抗日」要求的壓力下,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於1936年12月12日,扣押了到西安督促「剿共」的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有利於抗日的大局出發,經過多方努力促使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西安事變顯示出中國各個階層要求實現團結抗日的強烈願望。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主張,在全國人民面前表明團結抗日的誠意。它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七七事變 1936年,德、日、意法西斯在共同反共產國際的幌子下,勾結起來,同英法美帝國主義爭奪世界霸權。英法美對此採取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日本帝國主義為實現它蓄謀已久的吞並中國、獨霸亞洲、稱雄世界的既定方針,1937年7月7日,悍然發動了七七事變,實施全面侵華的計劃。中國軍隊奮起抵抗,抗日戰爭由此開始。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為侵佔中國華北而蓄意製造了一系列事件,總稱「華北事變」,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的危機。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中國共產黨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並接受了共產國際的建議,在瓦窯堡會議上,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蔣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1937年,七七事變的爆發,暴露了日本帝國主義要變中國為殖民地的野心,同時也威脅到國民黨的統治和英美帝國主義的在華利益。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成為中國人民最終獲得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1940~1949年
中共七大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已發生根本變化,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也開始了局部反攻。為了迎接抗戰的勝利和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指明方向,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為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作了重要准備。
延安整風運動 為了肅清王明「左」傾錯誤在黨內的影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1942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進行了整風運動。通過整風,黨從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錯誤,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重慶談判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集團在美國的支持下,早已決定了內戰的方針,但為欺騙國內輿論,並為發動內戰做准備,採取了「假和平、真內戰」的反革命策略。1945年8月,先後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共同商討」國內和平問題。為了盡力爭取和平,揭露美蔣反動派假和平的陰謀,以利於團結和教育廣大人民,中共中央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到重慶同國民黨當局舉行和平談判。10月10日,國共雙方代表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重慶談判的舉行,在全國人民面前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的誠意,它雖然不能制止美蔣反動派發動內戰,但為國內贏得了短暫的和平局面。
三大戰役 1948年秋,敵我力量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共中央經過分析,認為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主力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來,於是連續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賴以發動內戰的主力,為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七屆二中全會 1949年春,在民主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中國共產黨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這次會議解決了革命勝利以後,中國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重大問題,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⑦ 中國近代史評論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系統地敘述了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時期重大的歷史事件,總結了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和本國賣國賊的英勇斗爭,著力地頌揚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基本結構就是以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這三次中國近代史上革命高潮為中心來展開歷史畫卷的。作者不同意把「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這條線索作為這個時期的歷史的進步潮流,而堅持以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為主體來論述中國近代史。作者認為,在太平天國、義和團和辛亥革命時期,全國各地都有大規模的農民反抗斗爭,正是這些以農民為主體的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才把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推向了高潮,給予內外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作者認為,就連戊戌變法這場由社會上層演出的歷史劇當中,「歷史的真正主角其實既不是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也不是慈禧太後或光緒皇帝,而是成億的被剝削、被壓迫的,為求生存而斗爭的貧苦勞動人民,其中主要是農民大眾。」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始終環繞著愛國主義的思想來分析具體的歷史事件。 作者評論太平天國的宗教色彩時指出,拜上帝會的創立「並不是基督教俘虜了洪秀全,影響了中國的革命農民,而是洪秀全按照中國農民革命的需要利用了基督教的某些形式……使在封建重壓下的中國農民革命取得了一個新穎的形式。」盡管宗教迷信是他們的一個很大的弱點,但這在當時對激發群眾和組織群眾是起了作用的。本書列舉史實說明,太平天國的英雄們並未因為外國侵略者與自己共同信仰一個上帝,就放棄了愛國主義的立場或麻痹了鬥志,他們與清朝政府的對外卑躬屈膝形成鮮明對照。他們堅決拒絕承認不平等條約,堅持嚴禁鴉片,最後,「現實的斗爭迫使革命的農民不能不撥開宗教的迷霧而同聯合起來的一切內外敵人進行艱苦的斗爭」,表現了農民革命家的本色和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對義和團運動,作者並未因其沾染上了封建主義落後性和排外主義的毒素而大張撻伐,而是緊密結合當時的內外形勢,滿懷激情地描述了義和團抗擊侵略者的壯烈斗爭,充分肯定了義和團運動阻止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歷史作用,是中國人民日益高漲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先驅。義和團運動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廣大農民不但是同封建勢力斗爭的強大力量,而且是同帝國主義斗爭的強大力量。 本書對於民族資產階級救國救民的探索,作了中肯的評價。作者認為,戊戌維新基本上是一場愛國主義的運動,盡管維新派敵視農民革命,只主張改良,但當時面臨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危機,維新派打出了救亡的旗幟。他們對國勢危急的大聲疾呼,對改革主張的有力的宣傳,「喚起了群眾的愛國熱情,因而使他們所發動的政治改良運動成為一個群眾性的愛國主義運動。」本書還給予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以應有的歷史地位,高度贊揚了孫中山及其同志們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和他們提出的比較完備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又專門敘述了資產階級的愛國運動,並指出在當時條件下,「體現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共同願望以及中國社會在其發展道路上的迫切要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正是打擊了站在它背後的帝國主義。雖然辛亥革命失敗了,但「預示著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將要進入新的階段,在更高的水平上繼續展開」。 作者在滿腔熱情地歌頌中國人民愛國斗爭的同時,又鞭笞了陷中華民族於水火中的丑類。當我們讀到鴉片戰爭的慘痛結局、太平天國的壯烈失敗、八國聯軍的滔天罪行和外國人「代表中國」出使外國的滑稽劇等史實時,激起了對侵略者和賣國賊的強烈的義憤。作者著墨不多,筆鋒上凝聚著的鮮明的愛憎,給讀者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教益。 三次革命高潮悲壯地失敗了,中國仍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中掙扎。歷史向我們提出了這樣嚴肅的問題:中國的出路何在?怎樣才能救中國?《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用大量的史實雄辯地說明:農民革命不能建立一種代替舊秩序的新制度;中國資產階級革命也不能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歷史所作出的結論是:只有無產階級領導,革命才能勝利;只有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救中國!這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一個真正的愛國者,應當是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的擁護者。
**************************************************
「拜訪」完仰慕已久的《舊制度與大革命.,感慨不已唏噓良久,真不愧是世界級的世界
名著呵。托克維爾猶如一位飽經世故飽讀史書的老人講故事拉家常般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既生動有趣又別開生面。
更奇特的是,我似乎是在讀一本關於中國近現代史的著作,感覺非常親切。不僅一般道
理相同,就是許多「故事情節」也極其類似。有些章節只需把其中的「法國」換成「中國
」即可了。
究竟是否如此,請允許我從大處和細節兩個方面來論證。.
1. 新與舊
該書的核心觀點是法國大革命並不是空穴來風橫空出世,而是在舊制度母體中孕育成
熟的。許多所謂的革命成果不過是移花接木舊瓶裝新酒罷了。
我們近代中國百年風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拿我們最引以為豪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勝
利而言,它不單單是共產黨獨自努力的結果,而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自從中國大門被西方
的「堅船利炮」轟開後,為圖自強須學西方已成大勢。先學西方的技術,再學其體制、文
化,各個告敗之後最終不得不抓最後一根稻草了——意識形態。而當時各種思潮塵煙並起
,立憲主義、法西斯主義、自由主義等等主張都沒有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歷史證明了,只
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
再拿我們最引以為恥的文革來「說事」。它究竟是歷史的逆流畸形,還是革命的繼續
?我們應從其爆發的原因說起。無論其客觀原因(國內左傾,國外「修正」)還是毛澤東
的主觀原因(打倒官僚主義、建設更加高尚的社會主義)都是大勢所定,都是革命進程的
因素「作怪」。毛澤東不過是煽風點火(也決非一時頭腦發熱),四人幫等不過是添油加醋
而已。
可見,歷史洪流總是逐波推進一浪接一浪,我們切不可割裂了片面來看。
2. 農民被拋棄
托克維爾嘆道:「盡管文明取得各方面進步,何以18世紀法國農民的處境有時竟比13
世紀還糟?」接著他分析其原因是農民被各階級遺棄了,命運更加悲慘且無法自己改善。只
能通過改變國家的命運來改善自己的命運。
中國農民亦是如此,近代以來,官員致仕不再還鄉,農民中有文化有錢財有志向的都
紛紛湧向城市。農村裡只剩下一些貨真價實的土豪劣紳。除了幾個戴眼鏡的鄉村建設者和
國家征稅徵兵時會想到他們外,大多數農民也被拋棄了。政治似乎與他們無關,這尤其在
辛亥革命中表現得最明顯,魯迅作品中有著鮮活的紀錄。而且因為戰爭頻頻,災禍連連,
農民的處境自然也大不如從前了。所以他們才會成為中國革命最後的主力軍。
3. 文人的作用
托克維爾又稱:在18世紀中,文人成為法國首要的政治家,指導思想啟蒙了大革命。
中國近代文人的位置雖然沒有這么顯赫,但其作用也不容小視,尤其是在建國以前。從林
魏到康梁、嚴章,再到陳李等五四導師乃至以後的各色文人,是他們引進了新思想,開啟
了新風氣,啟蒙了心智,喚醒了人民,可以說,沒有他們打開窗戶放聲吶喊,就不會有雄
獅的覺醒怒吼。
4.宗教特徵
中國革命雖然不能完全像法國大革命那樣完全稱之為以宗教革命形式展開的政治革命.
但它也像"宗教革命一樣通過預言佈道深入人心,"也像宗教革命一樣"在社會與政府問題
上追溯到普遍性,也可以說更自然的東西."
更相似的是非宗教傾向也在當時中國人身上成為普遍占上風的激情,並且同樣作家們
首先拿儒教開刀.因為"教會制度乃是國家制度的基礎和楷模,是他們進攻的龐大建築中最
為暴露、最缺乏防禦的部分."
"當宗教離棄靈魂時,它並不像經常發生的那樣,讓靈魂空虛軟弱.靈魂一時充滿了感情
和思想.'"這些情感和熱情已變成一種新宗教,它產生了宗教所產生的巨大效果,使人們
擺脫了個人利己主義,崇尚英雄主義和忠誠。」從一開始就揭示在如此眾多的人身上具有
無與倫比的忠誠的的愛國主義、無私胸懷、真正的偉大。」這是非宗教傾向有利的一方面
。但另一方面,非宗教傾向也會造成巨大的公害:「因為與其說宗教傾向使人墮落或風尚
破壞,不如說使人精神失常,以致那時的人們採取如此極端行為。」「在宗教法規被廢除
的同時,民事法律也被推翻,人類精神完全失去了常態,不知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攀附,還
有什麼地方可以棲息。革命家們彷彿屬於一個陌生的人種,他們的勇敢簡直發展到瘋狂。
任何新鮮事物他們都習以為常,任何謹小慎微他們都不屑一顧,在執行某項計劃時他們從
不猶豫拖延。」中國的革命者似乎也是這個種族的一部分呵。
5.自由與平等
本書還有一個重大觀點,就是法國人民為了平等,寧願舍棄自由。「嚴格意義上的公共
自由的思想與愛好是最後一個出現,也是第一個消失。」「在他們的著作中已經能看出我
們如此熟悉的那種革命民主氣質:他們熱愛平等,哪怕是奴役中的平等。在他們眼中,私
人權利根本不存在,只存在公益。」「將政治自由引入與之格格不入或截然對立的制度和
思想,這個意圖60年來產生了多少次自由政府的徒然嘗試,直到最後對這些徒勞無功的努
力感到心灰意冷,終於拋開他們的第二個目的,回到第一個目的。於是他們歸結到這樣的
思想:不管怎麼說,在一個主子下面平等地生活畢竟還能嘗到一個甜頭。」托克維爾說得
好:「人們似乎熱愛自由,其實只是痛恨主子。」中國革命也實實在在地證明了「中央集
權與社會主義的確是同一土壤的產物。」
通過以上分析,似乎應該能證明我前面所言非虛了吧。當然正如托克維爾所說:「但是
人們不深入到我們民族的性格中去,這種透視還不足以解決問題。」「必須承認,所以這
些原因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釋法國以外類似的革命。」套用此話,「必須承認,所有這
些相似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釋中國的革命。」與法國大革命一樣偉大、激烈的中國革命
自然也有自身的原因和特徵,不能完全搬用該書來解釋比擬,但如果我們想深刻地描述透
析中國這場革命,《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應該是少不了的楷模和參考
⑧ 對中國近代史的書看了好多次總是忘記,求一個清晰的脈絡方便記憶啊,求高手大大解答,不勝感激。
1839年 林則徐虎門銷煙
1840年-1842年 鴉片戰爭
1841年5月 廣州三元里人民痛擊英國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約》簽訂,鴉片戰爭結束
19世紀40-50年代 中國無產階級產生
1844年 《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簽訂
1851年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天朝田畝制度》頒布
1856年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互相殘殺
1856-1860 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8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美、俄簽定《天津條約》
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進呈《資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別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
1861年 總理衙門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運動失敗
19世紀60-70年代 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產生
19世紀60-90年代 洋務運動
1883-1885年
中法戰爭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戰爭
1895年 中日《馬關條約》簽定
19世紀90年代 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1898年 戊戌變法
1900年 義和團運動高潮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1年《辛丑條約》簽定
1905年
中國同盟會成立
1911年 黃花崗起義
1911年 保路運動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912年(民國元年)
中華民國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護國運動開始
1915年 新文化運動開始
1916年 袁世凱恢復帝制失敗
1917年 護法運動開始
1919年5月4日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3年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1924年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24年 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
1925年 五卅慘案、五卅反帝愛國運動爆發
1926年 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勝利
1927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15日 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1927年7月 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4月 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義
1927年8月7日 八七會議
1927年8月
湘贛邊秋收起義
1927年8月 秋收起義部隊到達井岡山
1927年底 廣州起義
1928年4月 井岡山會師
1928年
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
1931年 九一八事變
1931年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
1932年 一.二八事變、十九陸軍抗戰
1932年 偽滿洲國成立
1934年10月 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1935年1月 遵義會議
1935年 中共中央發表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 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
1935年 一二.九運動
1936年10月
紅軍第二、四方面軍長徵到達甘肅會寧等地,長征結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變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
1937年
八一三事變
1937年9月 凇滬會戰
1937年 平型關大捷
1937年秋 中國共產黨陝北洛川會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殺
1938年春 台兒庄戰役
1938年 毛澤東發表《論持久戰》
1940年3月 汪精衛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團大戰
1941年 皖南事變
1942年 中國共產黨開始整風
1945年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談代表毛澤東等飛抵重慶,重慶談判開始
1945年 雙十協定簽字
1946年 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1946年6月 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人民解放戰爭開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規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遼沈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戰役開始
1948年11月 平津戰役開始
1949年春 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召開
1949年4月21日
毛澤東、朱德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國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展
1949年10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⑨ 讀中國近代歷史有感
白晃晃的窗外,依稀地望見那不變的藍靛色的蒼穹。曾經的奮勉,昨日的敷衍,如同往事在目,猶在眼前。情愛闌珊,淡了的感覺,也是畏葸不前。如果說勇往直前的心,帶著至誠悃愊的情,才是愛的勇士。那麼給予對方幸福而放棄自己幸福的抉擇,更是讓人卻步的美麗。————題記
《放棄是一種種美麗》
泠泠的清風吹過蓂莢的祥瑞,初開欲綻的蓓蕾有著羞赧的邂逅,相擁著款洽的陽光,靜靜地感受幸福的時光。河水汩汩地淌過,滋潤著的愛情漫溢著心扉,桀驁不屈逐漸婉娩,伶俜的倩影已牽手靜憩在湖畔的煙雨間。視為禁臠的左手,不容分享的幸福,愛與被愛謹飭著進行著竭蹶的遙途。心越加惶惑,喟嘆昨日的時光,顧眄右手邊的夢想,像囹圄般囚束著自由的天地,在歲月後的蠶食鯨吞,寂寥空曠的心,涇渭分明的情,因了解而漸漸清晰走向盡頭的日子,銜恨著黯然的心境。須臾之間,自私而又需所無厭充斥著靈台,茫然自失,彷徨歧途,還余留多少愛情的真諦,人生就此孤寂。明月稀星,暗淡地照著黯然的步伐,歲月的時輪還未殆盡,而晦澀的心靈之中還剩下多少相信愛的抉擇。暌違數載,壙埌原野上的荊棘栽途,即使狂飆的風也撼動不了曾經蓓蕾的紫丁香,不經歷受傷又怎麼能望見成熟的陽光,淡了的愛只剩下思慕的情,廊落的心卻勞頓而堅毅,身與心已忣切而桀驁不屈地成長。生活一如既往般的艱辛,夢想淡淡冷卻,昨日倨傲而鄙俚的心,曾幾何時變地睿智穩重,現實的磨折早已習以為常,在有過展翅翱翔的歲月里探尋著棲息的那方莽莽天地,嚮往真情地依好,等待著深承眷注的心意,從此虔誠禱告,從此渴望心扉等待叩問的振奮。不經意的十年,消逝殆盡的勉勵與愛,又邂逅在澈明的湖畔旁,蘧然相遇,短暫而刻骨地交往,如歡心暢言,緣來相識爭如夢一場。惶惑的痴心躊躇而未敢表白,相思已種。愁緒悠悠,奈何執著,真心誰識,漫筆涕泣,愁緒萬千,梨雨闌干,恍如夢里。慣看路沿的野白菊,猶如相讓的幸福,遠遠地相望,懊悔猶豫的心,如今無法洄遊,悱惻難安。是放棄還是繼續,左與右的選擇,纏繞著每天的思緒。人生就此低調,無法逾越的坎溝,沉淪於酒精的麻木中,酩酊大醉,醉夢不醒,譏誚冷眼與讕言蜚語飄然而至。溟溕的景色如同看不見終點的長途般的迷茫,等待無法逃避茫然的現實,信念無法實現心中的夙願。嘆息錢與勢的愛情,純真的年代已不在,繁華的城郭,還余留多少眷眷地期待。秋風晚來,韶華將失,此中十年,落魄的心感慨無數,只因從開始到現在,珍惜著一份幸福的回憶。愧怍曾經的自私,後悔當初的昏沉,今世今日今時,既然放棄才能給予幸福,何必苦苦牽強。海誓山盟,煙消雲散,世間有多少個需要用一輩子守候的諾言,如今也是誆騙情感的誓言。只要明日過得比往昔好,放棄也是一條向左的路,蒼顏的臉和堅定的心,彼此祝福帶著深深的回憶,在若干年的街隅,輕輕的寒暄未嘗不是一種美麗,也未嘗不是一條無奈的選擇。眼淚如崩潰的心情,宣洩後明澈的雙眸,注視地不再是泯滅的感覺,一個人的勤勉,一個人的精彩,在夕陽西下的黃昏,一定有為丁香花的沁人芳香而卻步停留的路人。淚水漫漶著依依稀稀地筆跡,憂傷著放棄在那十年前小巷的相遇,以此永存於記載著昨天的日記,以題記,放棄未曾不是一種美麗。
早晨窗外的景色被那刺眼的強光照射地白而明亮,我模模糊糊地遠遠望著那深藍色的天空,不禁想起了從前的好多好多。曾經所奮斗努力的工作,還有那昨天勉強維持的感情,清晰地就像剛剛還發生在眼前一樣,每天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愛情將盡,感覺在兩個人之間也漸漸淡漠,因而以後的路也會彼此畏懼而停下腳步,不再一同前行。在剎那間,我突然明白了,如果心中帶著真誠的情感,有著敢於表白的愛意,那才是真正體會過愛情的人。那麼放棄自己幸福而成全對方幸福的選擇,更是讓人確信,無法做到的另一種境界。——題記
涼爽的微風吹過傳說能帶來幸運的小草,與你羞澀相遇後的我就像朵初放欲開的花朵兒,一起擁抱著享受那溫柔親切的陽光,靜靜地享受這彼此在一起的時光。河水在身前嘩嘩地淌著,而我的心中,此時滿是恬美的愛情,倔強的性格也因此漸漸柔順,曾經孤單的身影如今和你一起靜靜地休息在小湖的細雨間。你的愛如同我左手,不容許別人的分享,愛著與被愛著謹慎而又小心的進行在艱難地路途上。漸漸地漸漸地,彼此的迷茫使得心中越加害怕對未來的遙想,感慨昨天那幸福的時光而不禁嘆氣,回頭遠望那曾經天天嚮往的夢想,卻只是象牢籠般束縛著自己自由的天地,經歷歲月的滄桑,心還是寂寞無助,情還是彼此分明,因為互相了解彼此的夢想,彼此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夢想,分手的結果越來越清晰可見,黯淡的心情不斷怨悔自己。片刻之間,才發現心中充滿著對愛情自私和貪婪,而如今卻發現對感情越來越迷茫,猶豫不決地選擇了錯誤的方向,如今我們之間還有多少真正的愛情,感覺人生就此孤單。稀疏的星群陪伴著明月,也只是暗淡地照著我沒有前途的方向,青春歲月還未過盡,不懂愛情的我還剩下多少相信被選擇的愛情。彼此分開數年,生活的路途就像空曠原野上種著的荊棘,而愈漸堅定的信念,如今狂撼的風也無法動搖曾經是花朵兒的丁香,不經歷挫折又怎能變得成熟,愛情的感覺漸漸淡然而心中只剩下過去余留的回憶,如同被遺棄在角落的心勞累而又堅毅,急切而又倔強的成長。生活象往常一樣艱辛,我的夢想也被現實慢慢遺忘,昨日驕傲而又平庸的思想,如今沒過多久卻變得睿智穩重,現實生活的挫折早以習慣,在有過夢想的歲月里尋找著能成功的那方天地,我盼望真情地依好,等待著一份深深關懷的心意,從此真誠祈禱,從此渴望久閉的心扉再次被打開。平淡的十年過後,原來忘卻的愛情,我們又相遇在清澈的湖邊小岸,突然地相遇,短暫而又刻骨地交往,歡心暢談,緣分相識地到來如同夢境一樣。卻又害怕彼此不了的心,猶豫不定,我不敢表白,因為心中已經刻下了陰影。這么多心煩的事,怎奈何那份執著的心意,我得心意又有誰知道,寫著書信而眼淚忍不住低落,寫著寫著,心中感慨萬千,嚎啕大哭。我習慣性地看著路邊的白色的野菊花,才發現,它們將自己幸福讓給對方,互相遠望觀賞,我後悔猶豫的心,如今我們無法再次從來,雜亂的心情無法讓我安心睡眠。是放棄還是繼續,這兩條難以選擇的路,每天在腦海里呈現。我的人生從此進入低谷,心中對愛情還是有一道無法逾越的坎,在酒精的麻木中,漸漸醉去,在醉夢中尋找一絲安寧,然而現實的冷眼嘲諷和中傷的話卻到處流傳。模糊的景色就像看不見終點的迷途,我的等待也無法逃避的現實,信念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嘆氣惋惜現在的愛情只有錢和權利,純真的年代早已經不在,在這繁華錯路的城市,還有多少人在期念念不忘地期待著純真地愛情。晚來的秋分如同已經逝去的青春,在這十年,落魄失意的心感慨萬千,只因為從懂事到現在,我的心裡珍惜這一份幸福的回憶。我後悔而又慚愧以前的自私和當初的昏沉,直到現在才發現,既然放棄才能給予對方幸福,我又何必苦苦牽強維系你。山盟海誓,如同過往雲煙,人世間有多少要用一輩子才能守候等待的諾言,現在才明白,這都是欺騙感情的誓言。只要明天過得比昨天好,放棄這份感情也是不錯的選擇,我漸漸蒼老的臉和愈加堅定的心,心中彼此祝福彼此回憶曾經的快樂,在幾年後的街腳,我們再次遇到時,互相寒暄問暖也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彼此無奈的結果。眼淚就像絕望的心情,哭泣後的雙眼看清著現實的世界,從此尋找的愛情不再是至死不渝的永遠。一個人的努力,一個人的成功,在夕陽即將成為黃昏前,一定會有欣賞我這小小丁香花而停下腳步的陌路人。依稀可見的筆記早已被淚水覆蓋,憂傷放棄那十年前小巷的相遇,把這段心情永遠存放在記載著昨天所有的日記里,把放棄也是一種幸福的美麗,用做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