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歷史中國地名

歷史中國地名

發布時間:2021-02-27 05:55:40

❶ 地名的歷史

成都,簡稱蓉,是四川省省會,四川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也是國務院規劃確定的「西南地區的科技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及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它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發現的金沙遺址,將成都的建城歷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一、成都的建城與地理環境
成都平原由岷江與沱江沖積而成,先秦時期,河流縱橫,水網密布,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為森林、沼澤與平原相間的地貌。宜於農業發展,尤其適於稻作農業。在成都市中心商業街2000年發現的戰國時期古蜀王國船棺葬遺址中,17具船棺均由直徑1米以上楠木製成,最大的船棺長18米,直徑達1.7米,為千年楠木。可為當時成都平原植被的見證。
遠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漸從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遷徙到成都平原,他們在這塊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墾殖,創造了燦爛的「蜀文化」。距今3700-4500年前,即相當於夏代紀年的早期階段,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發達的三星堆文明,它是古蜀文化發展的一個巔峰,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源頭。西周時期,一些游牧部落開始從成都平原周邊高阜丘陵逐漸向平原水窪地區遷移,當時的社會經濟以原始稻作和漁獵業為主。
這一時期最重要的特點,是在成都平原上出現了數量眾多且具一定規模的古城,目前已發現的有:新津寶墩、都江堰芒城、郫縣古城、溫江魚鳧城、崇州雙河古城等。各古城均選址在河流之間的較高階地上,面積在0.1-0.6平方公里之間。而距今4000年-3200年之間,又出現了廣漢三星堆古城,面積達3.6平方公里,周邊有堆土城牆,古城內出土有大量金、銅、玉、石、陶、象牙等各類器物的祭祀坑,主要有青銅人像、頭像、面具,神樹以及作為權力象徵的金杖和大量玉器。並有許多建築遺址。在三星堆文化之後,就是成都西郊發現的金沙文化,距今約3200年-2600年,約相當於商代晚期至春秋前期,出土3000餘件金器、銅器、玉器、石器等,其中以金箔「太陽神鳥」為其重要標志,還出土100多根象牙,是古蜀國的神權祭祀場所,說明成都在古蜀王國時期的地位日趨重要。
關於秦代以前的成都歷史,古史中記載並不清楚,唐詩人李白就已說「蠶叢和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我們今天所知的成都歷史,則主要來自於常璩《華陽國志》和揚雄《蜀王本紀》。指記載,成都地區是由蠶叢、魚鳧、開明王朝的歷史相續而成。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有許多刻畫鳥頭紋,應是魚鳧王朝的象徵。開明氏又稱鱉靈,來自荊地,浮於江水,後在成都平原治水,「決玉山,民得陸處。」治水成功,因而魚鳧氏(望帝)讓位於開明氏(叢帝)。留下了杜鵑啼血的傳說,李商隱《錦瑟》詩說:「望帝春心思杜鵑。」
西周末,蜀王開明九世從郫縣遷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來。成都羊子山土台、十二橋的「干欄」式房屋遺址、商業街船棺遺址和金沙遺址,證明古蜀人活動的中心就在成都。自古蜀王國的開明九世遷都於成都後,成都城址二千多年來未發生過變化,名稱也未改變,這在中國古代城市中是十分少有的。成都城市的這種特點,與先秦時代成都平原的自然環境與城址的選擇有密切關系。
郫江和流江是岷江進入成都平原後的兩個分支。既是古代重要的水上交通線,在都江堰修築後,也是重要的灌溉渠道。《史記河渠書》說:「蜀守李冰鑿離堆,穿二江成都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灌,百姓享其利。」成都最早的城址,即在郫、流二江合流處,有水陸交通之便,為成都平原,北上越秦嶺到關中的金牛道的起點,又能避免岷江洪水的危害。所以杜甫詩說:「蜀人矜誇一千載,洪水不近張儀樓。」就是這一情況的寫照。
這一時期對成都地名的影響,首先是當時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命名,如都江堰,望叢祠、五丁橋,魚鳧城。望叢祠是紀念傳說中的望帝與叢帝。望帝是魚鳧王國最後一位君主杜宇,叢帝則是望帝的大臣鱉靈,他因治水有功,被望帝禪讓為王,是開明王國的第一位君主。五丁是開明王國負擔築路、修橋、建城等工程的百姓的代表。
至今仍然有若干反映這一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及文化風俗古跡地名留存。如五塊石、天涯石、石筍街等。五塊石、天涯石為古代蜀國的大石遺跡,由若干大石壘疊而成,學者大多解讀為古代墓葬紀念標志。石筍也是大石遺跡,相傳下有海眼,動之則成都平原會發生洪水。

二、秦漢成都的興盛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滅巴蜀,改蜀國為蜀郡,設成都縣(縣治在赤里街),作為蜀郡的治所。公元前311年,秦王接受張儀的建議,命令蜀守張若按咸陽格局興築成都城,城周12里,高7丈。市區范圍不大,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為大城,郡治、是蜀太守官司舍區域,政治中心;西為少城,縣治,是商業及市民居住區,商業繁盛,是經濟中心所在,故成都又有「少城」之稱。大城和少城共一城墉,古人稱為「層城」或「重城」。張儀所築城又稱為「龜城」,據傳說城垣是沿江中爬出神龜足跡而建成。龜即「鱉靈」的象徵。秦城的西門城樓高達百尺(約合今30米),稱為張儀樓。唐詩人岑參《登張儀樓》詩說:「傳是秦時樓,巍巍至今在。樓南兩江水,千古長不改。」成都秦城的南北軸線並非正對南北,而是偏於東北-西南方向,這種布局是為了順應成都平原的河道,尤其是郫、流二江的流向,直到現在仍對城市空間布局起很大的影響。秦漢成都的西郊和南郊的郫江、流江上,架設了7座橋梁,形成北斗星的圖形,被總稱為「星橋」。這是秦漢城市建設的「天人合一」宇宙觀的反映。這一格局或顯或晦地承續了兩千多年,成為中國古代城市格局定式的一種類型。
此後兩千多年中,成都的城名從沒變過,城址沒有遷移,這在中國城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其間「移秦民萬家實之」,傳入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和冶鐵技術,秦孝文王時(約公元前260年),李冰為蜀守,修築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華陽國志》描述說:「灌溉三郡,開稻田,於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水旱從人,不知飢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秦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成都屬蜀郡,轄十二縣。
漢承秦制,成都仍為蜀郡的治所。漢武帝元封5年(公元前106年)時,以巴蜀地區為中心設置了益州,成都成為益州刺史的治所。在以後的兩千多年,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區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這一地位從未改變過。漢武帝時改築成都城池,在原少城基礎上築南小城,與之相對的蜀王城則稱為北小城,加上錦官城,三城連接成大城,稱為「新城」。東漢時期,成都絲織業盛況空前,其中織錦最為著名,並設置錦官管理,其官署在城南郊,日後被稱為錦官城,簡稱錦城,也就是成都得名錦城之始。蜀錦織成後,要在城外的江水中漂洗,使其色彩鮮明,因此城南的流江又被稱為錦江。唐人劉禹錫詩說:「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郎撒下鴛鴦錦,欲向中流定晚霞。」
漢代成都文化發達。漢景帝時,蜀郡守文翁在成都石室興學,開我國地方公辦學校之先河。此後出現一批具有全國影響的文學家和學者,司馬相如、揚雄和王褒代表了漢賦的最高成就,嚴遵(君平)的《老子指歸》奠定了道教的理論基礎。
《漢書地理志》說,漢代的成都「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實之饒。」「民食稻魚,亡凶年憂。」 《後漢書公孫述傳》又說:「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後生,無谷而飽;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饒,不可勝用。又有魚鹽銅銀之利,浮水轉漕之便。」西漢後期,成都人口已增至7.6萬戶,成為僅次於長安的中國第二大城市。是全國最為富庶的都市之一。漢代的成都是「市廛所會、萬商成淵」的商業都會,成為四川最重要的商業交易中心。成都是通往關中的商道和南方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古代西南地區的商業中心。
到王莽時,益州改稱庸部,蜀郡改為導江郡。公孫述據蜀稱帝,以成都為國都(公元25-36年),轄十五縣。三國鼎立時,劉備統一巴蜀,建都於成都,劉備即位於武擔山之南。在以今青龍街為中心,穿城九里三的范圍,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這個位置輪廓一直延續到解放前。三國時成都為益州郡制,轄七縣。
西晉(公元265——316年)初期,把全國分為十九個州,成都仍屬益州,州治仍在成都。公元304年,入蜀避難的秦、雍流民首領李特在成都建立了「大成」政權,轄六縣。公元347年,東晉大將桓溫消滅「大成」政權,下令拆去成都少城。在公元582——592年間,隋蜀王楊秀沿著舊城,擴大西南面,重築成都城,周圍四十里。這次築城取土中,成摩訶池(今人民南路展覽館一帶。後為五代前後蜀的宮苑)。隋時成都為益州蜀郡治,轄十三縣。
這一時期對成都地名的影響,首先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如星橋。
其次是當時著名生產技術及商業發展的反映,如錦官城、錦里、少城。
第三是當時著名歷史事件的反映,如張儀樓、石室巷、文廟街。
第四是歷史名人的遺跡,如君平街、撫琴台、駟馬橋、武侯祠、桓侯巷。
第五是當時地理環境與交通的反映,如萬里橋、市橋、笮橋
秦漢時代的若干歷史古跡地名留存到今天。如支機石街、君平街、琴台路、駟馬橋。
三、唐宋成都的繁榮高峰
進入唐代(公元618——907年),唐先後置成都為益州、蜀郡、成都府。隋末唐初的玄奘法師就曾入蜀,在成都學法兩年並在聖壽寺受戒。唐明皇避「安史之亂」來到成都,蜀縣改稱華陽縣,成都也改稱「南京」,成了中原人士的避難所,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繁榮,當時有「揚一益二」之說,即天下城市,揚州第一,成都第二。唐人盧求在《成都記序》中說:「大凡今之推名鎮為天下第一者曰揚、益。以揚為首,蓋聲勢也。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麗,羅錦之秀,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其人勇且讓,其地腴以善,熟較其要妙,揚不足以侔其半。」詩人李白在《上皇西巡南京歌》中贊嘆:「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雲山如錦綉,秦川能及此間無。」
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30年),南詔入侵蜀中,進攻成都,擄掠子女百工數萬人。公元879年,唐劍南西川節度使高駢為加強防衛,又築「羅城」。這是成都城第一次改用磚石建造。羅城周長25里,開有十門,城上有門樓房舍5000多間。為加強防禦,高駢把原在成都城南的郫江(又稱內江、清遠江)改道從城北流過,再繞城東而南,與流江(又稱外江、錦江)在羅城外東南方會合。二江之間,又在城西開挖護城河相連,使環城出現完整的水道防禦體系。羅城的修築,奠定了唐以後直到清代成都城垣的格局。城內有大街坊一百二十個,商業繁榮,手工業發達。
五代時期,前蜀的王建、王衍父子和後蜀的孟知祥、孟昶父子在成都建國,前後長達六十年之久,後被北宋所滅。其間公元927年,後蜀主孟知祥在羅城之外,「發民丁十二萬修成都城」,增築羊馬城,城周達四十二里。其子孟昶命人在城牆上遍種芙蓉樹,一到秋天,四十里花開如錦,絢麗動人,稱之為芙蓉城,即今成都簡稱「蓉城」的來由。同時成都又是一個各類名花競放的園林城市,杜甫詩說:「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陸游詩說:「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又說「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宋代成都彭州的牡丹盛絕一時。其次為海棠。陸游詩說:「成都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又贊美說:「成都海棠十萬株,繁華盛麗天下無。」 宋代成都游樂之風興起,聞名全國。宋人任正一說:「成都之俗,以游樂相尚」。蘇軾詩說:「蜀人衣食常苦艱,蜀人游樂不知還。千人耕種萬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閑。」宋人田況曾作《成都遨樂詩》二十一首,描繪一年之中成都的游樂風氣。《宋史地理志》說,四川「民勤耕作,無寸土之曠,歲三四收。其所獲多為遨遊之費,踏青、葯市之集尤盛焉,動至連月。」
宋代(公元960——1279年)分天下為十五路,四川地區被劃分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簡稱川峽四路。益州路治所一直在成都。成都還是叫成都府,管轄成都、華陽兩縣。後李順攻入成都,建立「大蜀」政權。失敗後,成都府被降為益州。
唐宋成都紡織、造紙、印刷業居於全國前列,如蜀錦的織造工場出現,益州麻紙及薛濤彩箋的產生,雕版印刷書籍進入市場等均為顯例。唐代宮廷及官府用紙,指定為「益州麻紙」。唐代後期成都印刷的年歷和書籍,即已銷行全國。五代後蜀時,宰相毋昭裔在成都雕版印刷大型文集與儒家經典,為中國古代大規模出版之始。同時,成都商品經濟十分繁榮,尤其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在北宋成都誕生,由十六家富商首先發行,顯示成都的金融業在全國也居於領先地位。
唐宋時代的成都風景優美,文化發達,陸游詩贊美說:「劍南山水盡清暉,濯錦江邊天下稀。煙柳不遮樓閣斷,風花時傍馬頭飛。」唐代成都城中有摩訶池,五代前後蜀時,擴大開鑿湖面,沿湖修築宣華苑,成為君主的宮殿禁地。商業不斷發展,宋代成都產生了自由的集市,如錦市、蠶市、花市、葯市最為有名。
唐宋時期也是成都文學藝術發展的頂峰。唐宋著名文人,如陳子昂、李白、杜甫、高適、岑參、白居易、元稹、薛濤、劉禹錫、張籍、杜牧、李商隱、韋庄、李德裕,以及陸游等多來成都。等人都在成都留下了大量流傳後世的名篇佳作。成都在唐末五代是全國詩歌的中心,文學史上第一部著名的詞集《花間集》即產生在成都。同時音樂、歌舞、戲劇、繪畫已非常繁盛。唐宋成都音樂發達,杜甫詩說:「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雲。」陸游說成都「錦機玉工不知數,深夜窮巷聞笙。」戲劇又有「蜀戲冠天下」之稱。成都大慈寺規模宏大,有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多間殿房,在殿房廳堂的牆壁上,從唐代後期到北宋前期,由當時本地或流寓蜀中的許多著名畫師,繪下了上萬幅以佛教題材為主的壁畫,並有無數的雕塑,成為唐宋時期全國佛教繪畫雕塑的藝術聖地,大慈寺的壁畫被稱頌為「天下第一」。
唐宋時期是歷史上成都城市發展的又一高峰,宋代宋祁詩說,成都「此時全盛超西漢,還有淵雲抒頌無。」
這一時期對成都地名的影響,首先是佛教與道教興盛的反映,如大慈寺街、文殊院街、青羊宮、青羊正街。
第二是當時對成都城市建設改造與官府公共建築的反映,如羅城、九里堤、合江亭、散花樓、籌邊樓、上池街。
第三為當時城市景觀特色與歷史文化傳說的反映。如芙蓉城,浣花溪、百花潭、碧雞坊、石筍街。
四、元明清時代成都的衰落與復興
宋元之際,蒙古軍隊把四川作為對南宋的主要戰略進攻方向,成都在戰爭受到極大破壞,開始衰落。元朝初年,設四川行中書省,簡稱四川省,治所先在重慶,不久移到成都。從此成都一直是四川省的最高軍政長官治所。當時四川共轄九路,成都居路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又分四川為四道,成都劃為川西道,但成都仍是當時政治文化中心。
明代設四川布政司,下轄八個府,成都是首府,管轄兩州十三縣。明太祖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為蜀王,王府建在成都。在城中建蜀王宮城,內城周長五里,即今俗稱「皇城」的遺址。今天還留下「順城大街」和「後子(宰)門」的地名。朱元璋曾先後兩次命大將李文忠和藍玉以土築成都城,後來都指揮使趙清用磚石重修成都大部城牆。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部隊進入成都,改國號為「大西」,成都也改稱「西京」,蜀王府的宮殿一度成為張獻忠的皇宮。隨後清軍攻入四川,清順治三年(1646年),張獻忠的大西軍撤出成都時,對城市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成都全城焚毀,一座繁華似錦的名都會五六年間竟斷絕人煙。十多年後蜀人余榀的《蜀都行》記載說,當時的成都「生民百萬同時盡,眼前耆舊存無幾。訪問難禁泣淚流,故宮荒廢連禾黍。萬里橋邊陽氣微,錦官城中野雉飛。經商半是秦人語,四郊寥落農人稀。」 順治十六年(1659)時成都城中「草木蔽寒,麇鹿豺虎,縱橫民舍,官署不可復識,各官棲於城樓,兵則射獵於城內。蜀王府野獸聚集,二三年間捕獲未盡。」(清王培荀《聽雨樓隨筆》卷1),成為麋鹿縱橫、虎豹出沒之地。清初四川人口僅一萬八千多丁口,約五十萬人左右。整個四川成為茂林豐草的荒野,虎豹遍地。
從康熙初年起,大量移民進入四川,經濟開始回升,成都也隨之逐漸恢復生氣。清代由於大量移民源源不斷湧入四川,使四川人口急劇增長,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四川人口已達948萬,為了明代萬曆年間四川人口的3倍多。到嘉慶年間四川人口超過2千萬,為明代的6倍多,到了道光十年(1830),四川人口超過3千萬,約為明代的10倍。
康熙初年,四川巡撫張德地等開始修復成都城垣。成都城內西南部並築滿城,成為城中之城,駐扎八旗官兵。乾隆時,四川總督福康安又再次重修成都城垣,「其樓觀壯麗,城塹完固,冠於西南。」經過康熙、乾隆年間的兩次重建和擴建,一座宏偉的成都新城又屹立在兩江環抱的舊城址之上。同時,城內街道、橋梁逐漸重建,河道也得以疏浚。成都的名勝古跡也陸續重建,乾隆時重建杜甫草堂,嘉慶時重建武侯祠,光緒時建造望江樓。同時學校也陸續重修,如道光時建墨池書院,乾隆時為紀念明代文人宋濂建潛溪書院,同治時張之洞建尊經書院等。但是鴉片戰爭以後,隨著重慶的門戶開放和川江航運的開辟,成都在四川和西南的地位逐漸被重慶所取代而漸趨衰落。
這一時期對成都地名的影響,首先是承襲了歷史地名並反映當時的行政機構分布,如東御街、西御街,正府街(成都府與華陽縣府)、督院街、提督街、鹽道街、學道街,爵版街(腳板街),藩署街(布政司),將軍衙門。
第二是當時社會與行政情況的反映,如龍泉驛,錦官驛,科甲巷
第三是明清時期,城市手工業發展的反映,如打銅街、打金街、金絲街、銀絲街、染房街、醬園公所街、鑼鍋巷、紗帽街、署襪街、棉花街等。
第四反映了城市商業貿易的變化,如騾馬市街、羊市街、珠市街等。還有因商業會館得名者,如陝西街
第五是當時對成都城市建設與歷史事件的新變化,如滿城、皇城壩、紅照壁街、後子門街、順城街、東城根街、大福建營巷等。
第六為當時歷史文化名人的反映。如駱公祠街(紀念清代狀元駱成驤)、狀元街(紀念明代狀元楊慎),岳府街(清代名將岳鍾琪)。
五、近現代成都的復興與發展
1911年源起成都的四川保路運動和武裝起義是辛亥革命的先導,為武昌起義的成功立下大功。民國初年,裁廢道制,後廢府,成都仍為四川省治所在地。成都市的正式建置是在1928年。當時建立成都市政府,把成都、華陽兩縣的城區部分合並為成都市,成、華兩縣只轄鄉區。這一大變革,改變了1000多年來兩縣分治一城的格局,是成都城向近代化邁進的開始。
近現代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繼續發展,逐步走向現代化。1874年,成都創辦四川機器局;1886年,創辦電報局和郵政局;1898年,宋育仁創辦第一份報紙《蜀學報》;1902年,創辦現代大中小學堂,同年尊經書院改建為四川高等學堂,後改為四川大學。1903年,創辦警察局;1905年,出現四川第一家銀行浚川源銀行;1906年,出現自來水公司。1908年,創辦電燈公司;到1909年,成都的近代工廠有22家,主要有造幣廠、火柴廠、肥皂廠和電燈公司等。在清末民初,同時與外界的交流日益增多。外國人在成都總共創辦了20多所學校,其中美英基督教會在1910年創辦華西協合大學。到外國留學已成風氣,清末民初成都留日學生達2千人之多,留法學生亦有上百人,其中如宋育仁、吳虞、王光祈、李劼人等為代表人物。
但是,近現代時期的成都,仍然是傳統的休閑和商業城市。清末的統計,城市人口約30餘萬人。酒樓、茶館、戲園、祠堂、廟宇等遍布城中。全城有酒樓558家,戲園25家,茶館518家,成為突出的城市特色。被1870年前來考察的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稱為「中國最秀麗雅緻的城市之一。」20世紀初的美國旅遊家夏柏林在《國家地理》雜志上,贊美成都街道整齊干凈的石板路,市中心橫架在溪流上的的精美石橋,更欣賞房屋後面美麗的庭院。 隨著城市現代化進程,從抗日戰爭時期到文化大革命時期,成都的城垣被逐步拆除,城內的古老建築和街區被成片改建,成都的城市歷史風貌,除文殊院、大慈寺、寬窄巷子等個別街區外,已基本上盪然無存。這又是城市現代化過程對歷史文化傳統的巨大破壞。
抗戰爆發後,四川成為抗日的大後方,成都人民為這場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整個戰爭期間,全川出征和補充兵員總數達三百四十萬人,陣亡、負傷、失蹤者達六十四萬餘人,約佔全國總傷亡官兵數的20%,這些為國捐軀的烈士,許多都是成都人民的子弟。
建國後,1950年成都為川西行署駐地,1952年起成為四川省省會,並列為中國重點建設城市之一。1983年5月,溫江地區(除廣漢、什邡兩縣外)並入成都市,實行市轄縣的體制。1990年以後先後實行了區劃調整和撤縣建市、建區。成都市現面積12390平方公里,2005年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082萬人,其中市區人口(包括流動人口)約450萬人。現轄9區(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4市(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6縣(金堂、雙流、郫縣、大邑、蒲江、新津)。
這一時期對成都地名的影響,首先是新型的工商業產生,如商業場、春熙路等。
再次反映了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如江漢路(1937年中央軍校在此建分校)、致民路(抗戰疏散人口),光華村(抗戰期間上海光華大學內遷),華西壩(1910年華西協合大學的創立)等。
第三是當時對成都城市建設的新變化,如人民路,一環路,二環路。
第四為當時居民分布情況的反映。如文家巷、李家巷、曹家巷,馬家花園路。

❷ 中國有趣的地名它的來歷和歷史

武漢地名由來

火爐之成因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 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曬,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熱難耐,號稱「火爐」。

集家嘴的由來

據《漢口叢談》載:明嘉靖元年(1552),世子朱厚燠從鍾祥出發, 經此赴北京繼承皇位,因此後人把皇帝經過 的這個渡口稱為「接駕嘴」,後來因這里碼頭多作轉運糧食之用,改稱 「集家嘴」。

卓刀泉的傳說

相傳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曾駐兵於武昌伏虎山麓一帶。當時部隊缺乏飲水,「羽用刀卓 也」,於 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禎喝過這兒的泉水,極為贊賞,於是築井台建井亭,並手書「卓刀泉」三字。

廣埠屯的由來

明太祖時:要求諸王護衛軍屯田護衛;明成祖 時更是要求發展農業生產。楚王積極響 應,他 命令駐扎在東門外交通孔道口的護衛軍置屯耕戍。明太祖時賜給諸王的倉庫名稱都以廣字開 頭,楚王的倉庫 名廣埠,因而護衛軍屯墾之地就稱為廣埠屯。

蘭陵路的由來

現今蘭陵路一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屬俄租界,戰後收回時將帶有俄國色彩的街道統一改名。曾以任兩湖巡檢使兼湖北督軍和省長的蕭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為當地所仰望之 意)定名。蕭姓的郡望為浙江蘭陵,故稱蘭陵路。此路名沿用至今。

武漢何以又稱"江城"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中雲:「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所謂江城,乃指武昌,後沿稱武漢為江城。

"六渡橋"的民間傳說

傳說現六渡橋一帶為水窪之地,一老人的獨生兒子在此不慎失足落水,老人遂募捐修橋,募到六斗米,並帶動其他人捐錢捐物,很快修好了橋,故名「六斗橋」,即為現今的六渡橋。

是誰稱漢口為東方芝加哥

20世紀初,日本駐武漢領事小野幸吉在所著《漢口》一書中稱:「漢口今為清國要港之第二,……使視察者艷稱為東洋芝加哥」。1918年美國《豎琴》雜志刊載了一篇署名為魏爾·瓦 爾特的文章《中國的芝加哥》。該文寫道:「漢口在全國商品市場上所處的地位,可與芝加哥在美國的地位媲美」。

滄海的變遷.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昌:三國時孫權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現在的蛇山築城,稱夏口;公元280年,晉朝將江夏郡改為武昌郡,即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後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時曾設武昌府。辛亥革命後改江夏縣為武昌縣,武昌即成為正式名稱。

漢口:南北朝時期,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漢水原來從龜山南邊注入長江,成化年間其主流則從龜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長江。漢水改道後的低窪荒洲地帶,至清嘉慶年間發展成為與河南朱仙、江西景德 、廣東佛山並稱四大名鎮之盛譽的漢口。鴉片戰爭後漢口開埠通商,發展更趨快速。

漢陽: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並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家嘴的由來

據《漢口叢談》載:明嘉靖元年(1552),世子朱厚燠從鍾祥出發, 經此赴北京繼承皇
位,因此後人把皇帝經過 的這個渡口稱為「接駕嘴」,後來因這里碼頭多作轉運糧食之用
,改稱 「集家嘴」。

卓刀泉的傳說

相傳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曾駐兵於武昌伏虎山麓一帶。當時部隊缺乏飲水,「羽
用刀卓 也」,於 是「水涌成泉」,故名卓刀泉。明朝初年,楚昭王朱禎喝過這兒的泉水
,極為贊賞,於是築井台建井亭,並手書「卓刀泉」三字。

廣埠屯的由來

明太祖時:要求諸王護衛軍屯田護衛;明成祖 時更是要求發展農業生產。楚王積極
響 應,他 命令駐扎在東門外交通孔道口的護衛軍置屯耕戍。明太祖時賜給諸王的倉庫名
稱都以廣字開 頭,楚王的倉庫 名廣埠,因而護衛軍屯墾之地就稱為廣埠屯。

蘭陵路的由來

現今蘭陵路一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屬俄租界,戰後收回時將帶有俄國色彩的街
道統一改名。曾以任兩湖巡檢使兼湖北督軍和省長的蕭耀南的郡望(某姓世居某地為當地所
仰望之 意)定名。蕭姓的郡望為浙江蘭陵,故稱蘭陵路。此路名沿用至今。

武漢何以又稱"江城"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中雲:「黃鶴樓上吹玉笛,江城
五月落梅花。」所謂江城,乃指武昌,後沿稱武漢為江城。

"六渡橋"的民間傳說

傳說現六渡橋一帶為水窪之地,一老人的獨生兒子在此不慎失足落水,老人遂募捐修
橋,募到六斗米,並帶動其他人捐錢捐物,很快修好了橋,故名「六斗橋」,即為現今的
六渡橋。

是誰稱漢口為東方芝加哥

20世紀初,日本駐武漢領事小野幸吉在所著《漢口》一書中稱:「漢口今為清國要
港之第二,……使視察者艷稱為東洋芝加哥」。1918年美國《豎琴》雜志刊載了一篇署名
為魏爾·瓦 爾特的文章《中國的芝加哥》。該文寫道:「漢口在全國商品市場上所處的地
位,可與芝加哥在美國的地位媲美」。

滄海的變遷.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昌:三國時孫權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現在的蛇山築城,稱夏口;公元28
0年,晉朝將江夏郡改為武昌郡,即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後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
熙時曾設武昌府。辛亥革命後改江夏縣為武昌縣,武昌即成為正式名稱。

漢口:南北朝時期,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
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漢水原來從龜山南邊注入長江,成化年間其主流則從龜山
北的集家嘴注入長江。漢水改道後的低窪荒洲地帶,至清嘉慶年間發展成為與河南朱仙、
江西景德 、廣東佛山並稱四大名鎮之盛譽的漢口。鴉片戰爭後漢口開埠通商,發展更趨快
速。

漢陽: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
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
)兩市合並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
,其歷史只有74年。卓刀泉:相傳蜀漢大將關羽帶兵與此,天干炎熱,士兵口渴難耐!關羽用其青龍偃月刀鑿地而泉涌,此地得名卓刀泉!
彭劉楊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前,為保護革命黨人犧牲的三位烈士!取三位的姓氏組合而成!
鸚鵡洲:以前漢陽江邊有一小洲,形狀如鸚鵡,此地得名鸚鵡洲!

❸ 歷史地名

資料太多,貼不下(網路知道對回答限制在10000字以內,否則無法上線),只能給版您一個網址,您慢慢看吧權,對不起!
中國歷史地名索引(按首字筆劃順序查詢):
http://www.xzqh.org/suoyin/lsdm/2.htm

❹ 中國地名與歷史

暈~都是瞎編的。
講一個吧。朝鮮。
武王伐紂之後,紂王的叔叔箕子不願臣服,帶領部分紂王的舊臣去了東北。東北的古代朝鮮是「檀君朝鮮」為了不與箕子發生矛盾, 將領地讓出。箕子將獲得的領地取名朝鮮。取朝日鮮明之意(明亮的晨曦)按今天普通話讀音應為zhao1xian3。(朝鮮原名Asadal...意思是晨曦與高山的國度)

到了明朝初期,也是高麗國末代。高麗大將李成桂反叛高麗,投靠明朝。並在明朝的資助下推翻高麗,建立了李氏朝鮮。確定國名的時候,讓朱元璋欽定!備選的名字是,寧和(李桂成老家)與朝鮮(故稱)。朱元璋認為朝鮮是故稱,而且是中華人物創造的,於是選了朝鮮。(有人說是朝鮮國名是朱元璋起的,實際上是二選一。)

又到了大清建國,朝鮮派遣使者進京。當時是順治皇帝統治,雖然學過漢學,但不精通。當看到朝鮮國名是,脫口而出chao2xian3。於是原來讀作zhao1xian3的二字,一下改了音...

可見,朝鮮二字是箕子創造、朱元璋確定、順治定音。朝鮮歷史也跟國名一樣,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順便說一下"韓國"。最早起於三韓時期(漢朝時期,半島的三個小王朝名字都帶一個韓字。)意為:可汗,領袖,偉大!(其實就是「可汗」的意思。周圍民族用自己語言表音,用漢字做文字。北方民族用了「汗」字。三韓用了「韓」字,來表示領袖這個意思。發音都是「han」)

以上。

❺ 關於歷史地名

現俄羅斯歐洲的部分,滿清政權統治中國時,蒙語的「OROCCIA」轉譯成漢語時,就成了「斡羅斯」和「鄂羅斯」。

❻ 中國地名簡稱哪個是按歷史演變過來的

山西——晉;陝西——秦;河北——燕趙;山東——齊魯;遼寧——遼;湖北——荊楚;河南——豫(州);四川——巴蜀。

❼ 5~10個中國的地名名字的歷史由來

、西藏自治區(藏)
元時稱西藏地區為「烏思藏」。「烏思」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明代設立兩個都指揮使司。清代稱西藏東部為「康」(喀木),中部為「衛」,西部日喀則一帶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國西部,故稱西藏。1965年設立西藏自治區。
取全稱中的「藏」字作為簡稱。另一說認為簡稱源於故稱「烏思藏」。
拉薩: 拉薩,藏文意為「聖地」或「佛地」,古稱為「邏娑」。相傳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為了慶祝此事,決心要好好建 設王都。但當時的吐蕃王都,還是一片荒草沙灘之地。文成公主由於精通天象地氣,善觀五行風水,她觀察拉薩的地形,發現其好像一個仰卧的羅剎女(即母夜 叉),認為選拉薩作為國都實在是對國極為不利。於是公主建議在拉薩外圍建立四個寺廟,以鎮住女魔的四肢。她又算出拉薩中心的卧馬湖是母夜叉的心臟,湖水便 是母夜叉的血液,都應想辦法鎮住。於是,公主根據五行之說,主張用白羊背土填湖。藏王松贊干布聽從了公主的意見,就在卧馬湖動工,填湖造寺,建成了著名的 大昭寺。拉薩原稱「山羊地」,便由此得名。大昭寺建成後,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長安帶來的釋加牟尼佛像供在廟內,從此各地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朝拜。久而久之,這塊神聖的「邏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稱為「拉薩」即「聖地」了。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代設津海鎮,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明永樂2年(1404年)築城設衛,始稱天津衛,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1949年設為直轄市。
取全稱中的「津」字作為簡稱。
3、上海(滬)
上海之稱始於宋代,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吅八吅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 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扈」,當時還沒有 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春 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別稱「申」。
4、重慶(渝)
重慶古稱「巴」。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1997年,重慶設為直轄市。
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 「渝」。
5、內蒙古自治區(蒙)
蒙古原為部落名,始見於唐代記載。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元滅後,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內、外蒙古之稱。晚清以後,泛指大漠以南、長城以北、東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魯特所以盟旗為內蒙古。
取全稱中「蒙」字作為簡稱。
呼和浩特:公元十六世紀,蒙古封吅建主阿拉坦汗率領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地區。1581年,阿拉坦汗與夫人三娘子,大興土木建城,並用青磚修起城牆,把房屋等圍起來,遠遠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蒙語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城市"。

❽ 歷史的地名

恰克圖清代俄中邊境重鎮。南通買賣城和庫倫(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北達上烏丁斯克(今蘇聯烏蘭烏德)。1727年10月,中俄《恰克圖條約》在此草簽,次年正式換文。根據條約規定,兩國以恰克圖為界,舊市街劃歸俄國,清朝於舊市街南別建恰克圖新市街。條約還規定,准許俄國商人貿易,其人數不得過二百人,每三年可進北京一次。1729年清朝立市集於恰克圖,並派理藩院司員駐其地,監理中俄互市。漢人稱互市地為買賣城。1737年,停京師貿易,對俄貿易統歸恰克圖辦理。1762年,置庫倫辦事大臣,專理俄羅斯貿易。其後,因俄國守邊官員屢次違約恣行,以致失和絕市。1792年中俄訂立《恰克圖市約》,重新通市。在俄國境內之恰克圖,今俄羅斯仍名恰克圖;在當時中國境內之恰克圖,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阿爾丹布拉克。

俄羅斯布里亞特自治共和國南部城市。在俄蒙邊境,西距納烏什基車站35公里。人口1.53萬。原屬中國。1727年建為要塞,次年6月,中俄在此簽訂了《恰克圖條約》,並劃定兩國以恰克圖為界。舊城歸俄,即恰克圖。十九世紀後半葉以前曾為俄國同中國貿易的中心。有公路通烏蘭烏德及蒙古烏蘭巴托。有紡紗及針織廠等。

恰克圖與晉商

西漢時蘇武曾經在此牧羊,唐朝和元朝時此地分別歸北庭都護府和烏里雅蘇台管轄,清代恰克圖成為中俄交界處的一座邊境重鎮。歷史上,這個城鎮的發展繁榮與晉商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晉商,系明清時代的山西商人,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商幫。當時的晉商以義制利,雄霸天下五百年;以誠信為本,縱橫歐亞九千里。靠著艱辛的勞作,晉商票號不僅開遍全中國,而且遠及俄羅斯、日本、朝鮮及西亞、東南亞各國。當時就有「凡有麻雀飛過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說法。在西北貿易上,晉商促進了蒙古、新疆等地的城市發展,民間傳說:「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在與俄國的貿易上,晉商遠涉戈壁、沙漠,在恰克圖與俄羅斯商人進行貿易,促進了恰克圖的繁榮,也推動了俄國的經濟發展。

清初,俄國所需的中國商品是從蒙古地區間接獲得的。當時的晉商經過明朝一代人的資本積累,已經是雄視天下的大商業集團,是蒙古地區的主要商家。晉商將絲綢、茶葉、瓷器及生活日用品販往蒙古地區,俄國商人再從此處購得這些商品運回本國。也有的晉商經喀爾喀蒙古地區至色楞格額塞同俄國商人進行直接貿易。此時的俄國已進入沙皇時代,開始利用國外市場來進行對外擴張。它一方面頻頻對中國邊境進行騷擾,用武力實現其領土擴張,另一方面又採用擴大通商的手段來開拓國外市場,以彌補其國內商品的不足。

康熙帝在平叛「三藩」、收復台灣之後,兩次對沙俄出兵,迫使沙俄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與清政府簽訂《尼布楚條約》。該條約明確規定黑龍江流域歸屬中國,有效遏制了俄國在中國北部的殖民入侵;條約還規定了雙方的通商事宜,雙方商人憑借路票進行貿易。自此,中俄之間開始了正式的貿易往來。俄國商隊紛紛來到中國北京、庫倫(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首府烏蘭巴托)、歸化(今呼和浩特市)、張家口經商,而這些地方的商業幾乎完全被晉商壟斷。因此,中俄之間的早期貿易主要是依靠晉商來進行的,這為後來晉商同俄國商人的大規模貿易打下了堅實基礎。

18世紀上半葉,俄國開始進一步侵略中國西北和漠北地區,清政府給予嚴厲打擊,將俄國軍隊趕出中國蒙古地區。同時,為懲罰俄國的侵略行為,清政府禁止俄商在蒙古地區貿易,杜絕俄商來北京貿易,中俄貿易中斷。由於俄國已從雙方多年的貿易中獲得豐厚的利潤,因此,為保住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俄政府於1725年(雍正三年)派代表團來華談判,希望能與中國繼續通商並擴大兩國間的貿易。清政府為斷絕俄國與葛爾丹分裂勢力的勾結,於1727年(雍正五年)同俄國簽署了《布連斯基條約》,在此基礎上,1728年(雍正六年)兩國又在恰克圖正式簽署了《恰克圖條約》。這兩個條約劃定了雙方在蒙古地區的邊界,明確了雙方的貿易規定:俄國來華經商人數不得超過200人,每3年來北京1次,免除關稅;同時在兩國邊界處的恰克圖、尼布楚、祖魯海爾設互市,「情願前往貿易者,准其貿易。周圍牆垣柵子,酌量建造,亦毋庸取稅,均指令由正道行走,倘或繞道或有往他處貿易者,將其貨物入官。」1730年(雍正八年),清政府批准在恰克圖的中方邊境地區建立買賣城,這樣就將恰克圖分為南北兩市,南市為中國商民居住,稱為「買賣城」;北市為俄國商民居住,稱為「恰克圖」。由於尼布楚、祖魯海爾地理位置偏僻,恰克圖就成為中俄貿易往來的重要據點。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宣布中止俄國商人來北京貿易。這樣,中俄之間的貿易就全部集中在了恰克圖。

早在《恰克圖條約》簽訂之前,晉商就已經開辟了北京—張家口—庫倫一線的通商渠道,並在這些地區與俄國商人進行貿易。條約的簽署為晉商提供了極為優越的和平環境。晉商憑借著先前的經商優勢和雄厚的資本,迅速將商號開在了恰克圖,並開辟了庫倫到恰克圖的商路,對恰克圖早期的開市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晉商的介入,恰克圖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一躍成為商賈雲集之地。八方商人,聚集於此。

❾ 中國古代地名分別是什麼

北京原來叫燕京,南京原來叫東京,廣州叫羊城,西安叫長安,烏魯木齊叫迪化 廠金溝梁
在河北省凌源縣
丁村集
在河南項城縣東北三十里。有橋曰丁橋,跨轂河上,在河北鹽山縣東北三十五里。
大渡河
一作大度,西涐水,亦作渽哉水,一名沫水。上源曰大金川,出四川松潘縣屬夷地之大分水嶺,合梭磨河南流,經四川省西境與西康接近之處,至懋功縣西南,會小金川,始稱大渡河。又南流入西康境,經滬定縣西,入四川越雋縣西北境,折而東流,經漢源縣南境。又東至峨邊縣西北,會越雋河。又經縣北至峨眉縣南境,折東又北流,至樂山縣西南,會青衣江。又東至樂山縣東南,入於岷江,河流急多礁,航行不便。按漢書地理志青衣縣,大渡水東南至南安入渽,是大渡水為今青衣江,渽水今大渡河,水經注則以耄牛徼外之鮮水為大渡河水。唐宋以後始以渽水為大渡水,又漢志作渽,水經注作渽字亦不同。

在雲南羅平縣西南二里。《馮醒滇考》:宋王金斌平蜀,以滇圖進,太祖鑒唐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曰,外此非吾有也,由是雲南不通中國。
寶林寺
在湖北應山縣北二十里,前臨大河。宋元皆有碑碣,相傳明太祖幼時牧牛於此,洪武間賜名正覺寺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中國地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