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朝代每個朝代多少年多少個皇帝
一、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帝制朝代。
二、中國朝代順序如下:夏、商、周[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西晉、東晉);
十六國【五涼(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四燕(前燕、後燕、南燕、北燕),三秦(前秦、後秦、西秦),二趙(前趙、後趙),一成(成漢),一夏(胡夏)】;
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北宋、南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三國分為魏蜀吳:
1、魏220-266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高祖文皇帝曹丕 曹奐
2、蜀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劉禪
3、吳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孫皓
4、西晉266-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晉惠帝司馬衷
5、東晉318-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晉安帝司馬德宗
6、十六國304-439 :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後趙(魏)、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等國,另有西燕、冉魏等不記入十六國
五、南北朝
1、南朝
(1)宋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劉准
(2)齊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蕭寶融
(3)梁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蕭方智
(4)陳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陳叔寶
2、北朝
(1)北魏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94年遷都洛陽)洛陽 河南洛陽 魏道武帝拓跋珪
(2)東魏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3)西魏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4)北齊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5)北周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6)隋朝581-618 長安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隋煬帝楊廣
(7)唐朝(618-907,含武則天南周政權)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唐哀宗李柷
3、五代十國(907-960):
(1)後梁907-923 開封 河南開封梁太祖朱晃
(2)後唐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
(3)後晉936-946 開封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4)後漢947-950 開封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孫中山
(5)後周951-960 開封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6)遼國907-1125 (907年建國,國號契丹,後改為遼)皇都遼寧遼國 耶律阿保機
(7)大理937-1254 太和城雲南大理
(8)北宋960-1127 東京(今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宋欽宗趙恆
()南宋1127-1276 臨安浙江杭州 宋高宗趙構
(9)西夏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元昊
(10)金1127-1234 會寧黑龍江阿城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金末帝(金昭宗)完顏承麟
六、元朝1271-1368 大都 北京 註:120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建立蒙古汗國,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8年改國號「大元」)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七、明朝1368-1644北京北京市(定都南京,後遷北京)明太祖朱元璋 明思宗朱由檢
八、清朝1636-1912北京北京市 愛新覺羅·皇太極 愛新覺羅·溥儀(註: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清太宗於崇德元年改國號「大清」;1644年定鼎中原;清帝溥儀退位確切時間為1912年2月12日,故清王朝終止實際為1912年)
九、中華民國1912-1949 南京江蘇南京(註:1912年元旦,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五色旗為國旗,蔣介石於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
Ⅱ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_____朝
夏朝
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了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夏世系
夏朝君主於古籍中被稱為後、夏後、夏後氏,亦有稱之為帝者。自啟至桀凡十三代,十六傳,歷四百七十二年(一說四百三十二年),是為後人所推算。如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則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後經過了四百餘年.
1、啟——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 12、胤甲——13、孔甲——14、皋(吳、皋苟)——15、發(發惠)——16、履癸(桀)
夏朝的建立
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鈞台之享。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這次戰爭的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
一種新制度的建立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一個新政權的產生,也面臨缺乏統治經驗的問題。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政權,即使是在起進步作用的上升階段,也改變不了統治者剝削、掠奪和貪圖享樂的本性,統治集團內部圍繞權和利的爭奪成為不可避免。因此,夏啟死後,出現了五子爭權斗爭。太康即位後,政事不修,沉湎於酒色之中,有窮氏的首領羿乘機奪取了政權。直至後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殺,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積蓄力量,乘寒浞內部混亂之時,出兵打敗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奪回了政權,才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歷史上出現的「太康失國」、「後羿代夏」和「少康中興」的事件。
夏代末年,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築傾宮、飾瑤台,揮霍無度。他日夜與妹喜飲酒作樂,置百姓的困苦於不顧,百姓指著太陽咒罵夏桀。大臣忠諫,他囚而殺之。四方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陷入內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為號召,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歷了四百餘年歷史,卻被一個小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目前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夏朝的疆域
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的東部)、酌鄩(今河南省登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縣西北部)等地。
夏朝的科學技術
在夏代,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有時稱為夏歷的農歷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
畜牧業有一定發展。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工作,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馬的飼養得到很大重視。此外製陶業在夏代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極為重要的行業。至於青銅器,中國已經發現了二里頭文化的銅刀。如果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夏朝時期的文化,那麼這件青銅器就是夏朝時期的。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為主。夏朝都城出現了車,但還不能確認是人力車還是馬車,因為車轍只有1米寬,和商朝的2米寬車轍不同,商朝已經確認使用馬車了。
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
1、夏朝的建立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間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天下的共主。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舜老的時候,把「王」位禪讓給了禹,但禹老時卻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禹是來自中原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在成為天下的「共主」之後,組建軍隊,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2、夏朝的鞏固
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國,為羿所奪。羿信寒浞,為其所殺。四十餘年,政局動盪。相子少康幾經艱辛,在有虞等部幫助下,攻殺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復甦。此後,經幾代努力,夏王朝日漸強大,以中原為中心,疆域東到大海,西到西河,北及燕山,南至長淮。
3、夏朝的滅亡
孔甲亂政,夏王朝江河日下。至桀時,統治階級腐朽不堪,造傾宮、瑤台,寵妹嬉,不理政事,不聽忠言,賦斂無度,民怨四起。商湯興兵討伐,桀逃往南巢而死。夏自禹至桀,歷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將近五百多年時間。
Ⅲ 中國歷史從第一個朝代開始
朝代 起訖年代 都城 今地 開國皇帝
夏朝 約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縣 禹
商朝 約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周
西周 約前1029-771年 鎬京 陝西西安 周文王姬發
東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 前770-476年
戰國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始皇帝嬴政
漢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長安 陝西西安 漢高祖劉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東漢 25-220年 洛陽 河南洛陽 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
魏 220-265年 洛陽 河南洛陽 魏文帝曹丕
蜀漢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漢昭烈帝劉備
吳 222-280年 建業 江蘇南京 吳大帝孫權
晉
西晉 265-316 洛陽 河南洛陽 晉武帝司馬炎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晉元帝司馬睿
十六國 304-43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宋武帝劉裕
齊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齊高帝蕭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梁武帝蕭衍
陳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陳武帝陳霸先
北朝
北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鄴 河北臨漳 魏孝靜帝元善見
西魏 535-556 長安 陝西西安 魏文帝元寶炬
北齊 550-577 鄴 河北臨漳 齊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周孝閔帝宇文覺
隋朝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隋文帝楊堅
唐朝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唐高祖李淵
五代十國
後梁 907-923 汴 河南開封 梁太祖朱晃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唐庄宗李存勖
後晉 936-947 汴 河南開封 晉高祖石敬瑭
後漢 947-950 汴 河南開封 漢高祖劉暠
後周 951-960 汴 河南開封 周太祖郭威
宋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宋太祖趙匡胤
南宋 1127-1279 臨安 浙江臨安 宋高宗趙構
遼國 907-1125 皇都 遼寧 遼國耶律阿保機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雲南大理
西夏 1032-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金 1115-1234會寧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極
中華民國 1912-1949 南京 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Ⅳ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順序是怎樣的,每個朝代有多少年
中國歷史朝代歌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國歷史朝代簡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創建人 都 城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4000年前 黃帝堯|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操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歷史大事記
原始社會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 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7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黃帝 堯 舜 禹時期
奴隸社會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 禹傳子啟 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夏 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武王滅商 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共和元年 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 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 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 秦始皇確立郡縣制 統一貨幣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 改國號新
17 18年 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 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晉滅吳
316年 匈奴兵攻佔長安 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開始
485年 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結束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南朝結束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戰爭開始 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 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 以渤海為號
同一時期 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並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 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780年 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 唐亡 五代開始
916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晟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變法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 南宋開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 蒙古滅西夏
1234年 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1351年 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軍攻佔大都 元亡
明初 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後期 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581年 實行一條鞭法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 農民軍攻佔北京 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軍入關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5 1686年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 昭莫多戰役
1727年 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18世紀中期 維吾爾貴族大和卓 小和卓發動叛亂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Ⅳ 中國歷史各個朝代的時間段
中國的歷史上的封建時代歷經了漫長的2000多年,其中壽命最短的王朝是第一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秦始皇用了10年時間滅掉了東方六國,第一次將中國建立成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我國版圖的基礎。西漢的開國之君劉邦認為秦始皇犯了一個最大的歷史錯誤,就是沒有把自己的子嗣封到全國各地去當王,也就是沒有採用分封制,只是用郡縣制來完善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到了文帝景帝時期,皇帝帶頭做表率,勤儉治國,堅持杜絕奢侈,堅持休養生息政策,使大漢得到了很多的一個喘息機會,也為漢武帝南征北戰積累了豐富的財富。漢武帝雄才大略,北擊匈奴,迫使匈奴分裂,部分匈奴西遷,徹底解除其對中國北方的邊境威脅。又從思想、文化、經濟、交通各方面大大加強了中央的集權。漢武帝之後,昭帝宣帝時期進入了西漢鼎盛時期,出現了昭宣之治。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建立了光武中興,但東漢王朝中後期受到了宦官外戚交替專政的影響,政治日趨黑暗。
Ⅵ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
夏朝來
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源前1600年)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Ⅶ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什麼朝
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了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夏世系
夏朝君主於古籍中被稱為後、夏後、夏後氏,亦有稱之為帝者。自啟至桀凡十三代,十六傳,歷四百七十二年(一說四百三十二年),是為後人所推算。如夏代的開始從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則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後經過了四百餘年.
1、啟--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 12、胤甲--13、孔甲--14、皋(吳、皋苟)--15、發(發惠)--16、履癸(桀)
夏朝的建立
標志著漫長的原始社會被私有制社會所替代,這是一個歷史的進步。但是,一種新制度的建立,必然會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以期對他的地位予以確認。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鈞台之享。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這次戰爭的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
一種新制度的建立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一個新政權的產生,也面臨缺乏統治經驗的問題。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政權,即使是在起進步作用的上升階段,也改變不了統治者剝削、掠奪和貪圖享樂的本性,統治集團內部圍繞權和利的爭奪成為不可避免。因此,夏啟死後,出現了五子爭權斗爭。太康即位後,政事不修,沉湎於酒色之中,有窮氏的首領羿乘機奪取了政權。直至後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殺,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幫助,組織夏的舊部,積蓄力量,乘寒浞內部混亂之時,出兵打敗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奪回了政權,才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這就是夏代歷史上出現的「太康失國」、「後羿代夏」和「少康中興」的事件。
夏代末年,夏王室內政不修,外患不斷,階級矛盾日趨尖銳。夏桀即位後不思改革,驕奢淫逸,築傾宮、飾瑤台,揮霍無度。他日夜與妹喜飲酒作樂,置百姓的困苦於不顧,百姓指著太陽咒罵夏桀。大臣忠諫,他囚而殺之。四方諸侯也紛紛背叛,夏桀陷入內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湯看到伐桀的時機已經成熟,乃以「天命」為號召,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奮力進攻,以執行上天的意志。鳴條之戰,商湯的軍隊戰勝夏桀的軍隊,桀出逃後死於南巢,夏王朝從此滅亡。一個強大的國家經歷了四百餘年歷史,卻被一個小國所滅,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震驚與思考,所以後來出現了「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的告誡。
由於流傳至今有關夏代的史料十分匱乏,所以歷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許多人懷疑。但是《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的夏代世系與該書《殷本紀》中記的商代世系一樣明確,商代世系在安陽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中得到證實,因此《史記·夏本紀》中所記的夏代世系被多數學者認為是可信的。這樣,在考古學家對安陽殷墟、鄭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質文化遺存有了進一步認識的基礎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課題,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質文化遺存,進而恢復夏代歷史。
古史學家依據文獻資料,提出有兩個地區可能是夏人的活動地區:一個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因為傳說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大多同這兩個地區有關。1959年開始「夏墟」調查,拉開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來在豫西、晉南開展了一系列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標逐漸縮小。目前,多數學者認為: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二里頭類型和東下馮類型)和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對象,並對夏文化問題發表了各種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證據,目前學術界對哪種遺存是夏代文化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無論是豫西地區的「龍山文化」還是「二里頭文化」,均已積累了相當豐富的資料,它為最終解決這個問題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夏朝的疆域
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當時夏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陽城(今河南省登封的東部)、酌鄩(今河南省登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縣西北部)等地。
夏朝的科學技術
在夏代,農業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傳說禹的大臣儀狄開始造酒,夏王少康又發明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為了適應農業生產的需要,探索出農事季節的規律,現代仍舊流行的有時稱為夏歷的農歷就是那個時代發明的。
畜牧業有一定發展。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工作,還有一些專門從事畜牧業的氏族部落。馬的飼養得到很大重視。此外製陶業在夏代可能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極為重要的行業。至於青銅器,中國已經發現了二里頭文化的銅刀。如果二里頭文化被認為是夏朝時期的文化,那麼這件青銅器就是夏朝時期的。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為主。夏朝都城出現了車,但還不能確認是人力車還是馬車,因為車轍只有1米寬,和商朝的2米寬車轍不同,商朝已經確認使用馬車了。
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
1、夏朝的建立
相傳堯、舜、禹時,部落聯盟間採用「禪讓」的方式「選賢與能」,推舉天下的共主。堯老時,把「王」位禪讓給了賢能的舜,舜老的時候,把「王」位禪讓給了禹,但禹老時卻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從此,禪讓制被世襲制所取代。禹是來自中原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在成為天下的「共主」之後,組建軍隊,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
2、夏朝的鞏固
夏朝建立不久,太康失國,為羿所奪。羿信寒浞,為其所殺。四十餘年,政局動盪。相子少康幾經艱辛,在有虞等部幫助下,攻殺寒浞,使夏王朝重新復甦。此後,經幾代努力,夏王朝日漸強大,以中原為中心,疆域東到大海,西到西河,北及燕山,南至長淮。
3、夏朝的滅亡
孔甲亂政,夏王朝江河日下。至桀時,統治階級腐朽不堪,造傾宮、瑤台,寵妹嬉,不理政事,不聽忠言,賦斂無度,民怨四起。商湯興兵討伐,桀逃往南巢而死。夏自禹至桀,歷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將近五百多年時間。
Ⅷ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按順序排列一下朝代,每個朝代的皇帝和民族都是什麼
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漢、東漢、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
夏商周不清楚,秦王朝的皇帝是五帝之一顓頊的後裔,不過不值是否為真,應該是我華夏民族之人,但不知道是不是就是今天的漢族!
漢朝肯定是漢族,因為我們就是根據漢朝才稱為漢族的,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吳國,蜀國不用說,為漢室宗親,吳國為南方士族,至於魏國,曹操,歷史上說其為漢族,但是他的父親曹嵩為宦官之子,《三國志》中對其出身記載為「莫能審其本末」,所以目前不可考
晉國皇帝姓司馬,應該是三皇五帝時期的官職,而當時一般的少數民族也沒有姓氏,所以也應該為漢族,不過傳說司馬懿「鷹視狼顧」,所以他有可能有少數民族的血統
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亂套,大致分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宋、齊、梁、陳 ; 北朝依次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南朝為典型的漢族國家,守舊,不思進取,文官掌權。北朝則為較多的少數民族國家,其中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基本為鮮卑族人統治,隋唐演義中宇文化及一家就是鮮卑族人,應該是西魏皇族中人。還有金庸大俠筆下的慕容世家也是鮮卑人。
隋朝開國皇帝楊堅篡奪北周政權登基,所以就算他是漢族人,也應該是胡化漢人,具體民族無法考究,但是根據其子所做的事情,應該不是我漢族人,畢竟身為將軍後裔,至少應該熟讀四書五經,那種亂倫之事應該不會做的!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傳說中為山西人,但是根據隋唐演義中的敘述,李淵與隋朝皇族是親戚,所以具體血統還是不清楚
五代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五個朝代,每個朝代有兩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藩鎮,因此稱為五代十國,這些國家基本上也都是一些少數民族的後裔。小時候看過一個黃日華、翁美玲演的電視劇,叫《決戰玄武門》就是將五代十國的故事跟玄武門之變結合起來,雖然當時看起來很過癮,但是後來才知道與歷史根本不搭界,看來戲說類的電視劇確實很害人,所以孩子還是少看電視劇為妙。
宋朝一看其懦弱程度就知道其為典型的漢族國家,開國皇帝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崇尚儒家經典,其實就是皇族統治的需要,因此我非常不喜歡,宋朝期間出現的金、遼、西夏、吐蕃等國家均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遼為契丹人建立,金為女真人也就是滿族人建立、西夏為回族人建立,吐蕃為藏族建立。
元朝開國皇帝為忽必烈,蒙古人,不多說了,一個字,贊!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漢族人!
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滿族人
Ⅸ 中國歷史,各個朝代各多少年
從有記載的夏朝開始,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
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共計: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共計:5年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共計:210年
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共計:16年
玄漢:公元23-25年,共計:3年
東漢:公元25-220年,共計:196年
三國:公元220-280年,共計:61年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共計: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共計: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共計:89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計:277年
清朝:公元1616-1912年,共計:267年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