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一共有幾次焚書
兩千年前,秦王贏政經過十年征戰統一中國,自稱秦始皇帝之後,一方面頒布新法,廢除分封,統一度量,使車同軌、書同文;另一方面卻又專任獄吏、橫征暴斂,大興土木,命人四處尋覓長生不老之葯。
儒生方士對其暴行提出了激烈批評。為了鞏固剛剛建立起來的政權,秦始皇採納了丞相李斯的奏議,將民間流傳的秦以外的《史》、《詩》、《書》和百家之言通通燒掉,有敢私議者殺,敢以古非今者滅族,見之不舉者同罪,只有醫葯、卜巫、農耕、種樹之書可以保存。翌年,又活埋了四百六十名儒生方士。這便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事件。
這是第一次大規模焚書
提起焚書,一般人馬上會想到秦始皇和清朝的文字獄。其實在我國歷史上,大規模的焚書不止這幾次,發生在南北朝的一次焚書就同樣是文化史上的浩劫,只不過其他朝代焚書是為實行思想文化領域的專制統治,這次焚書的起因則完全不同罷了。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動亂的年代,朝廷走馬燈似地更換,但和三國時期一樣,政治、社會的動盪並沒阻滯文化的發展,這時期的一些統治者的文化修養也較高。比如南朝梁的幾個皇帝,雖然治國平天下的本領一塌糊塗,卻都酷愛文學,周圍聚集了一班文士,看起來一派風雅。蕭繹,也就是這次焚書的主人公,是梁朝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子,與父兄一樣愛寫詩論文,盡管他們熱衷的宮體詩格調低下,為後人所不齒,但在當時卻風行文壇。蕭繹為人「多猜忌,於名無所假人,微有勝己者,必加毀害」, 「雖骨肉,亦遍被其禍」。梁武帝末年侯景叛亂,蕭繹心懷鬼胎,擁兵觀望,坐視父兄圍困敵手、先後遇害。接著,他又殺戮了好幾個兄弟,終於在公元552年奪得帝位。可惜好景不長,皇帝只當了兩年,北朝的西魏就攻進了梁都城江陵,他也被俘丟了性命。
做為一個殘暴昏庸的君主,蕭繹的死沒人感到惋惜,可他臨死前的焚書之舉,卻讓有識之士扼腕不已。史載江陵城破時,蕭繹將宮中十餘萬卷藏書付之一炬,還將寶劍在柱上擊斷,哀嘆:「文武之道,今夜盡矣!」被俘後,西魏人問他為何焚書,他說:「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
蕭繹的焚書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境地而做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為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區別,因而後人也往往對其此舉抱以寬容的態度。但從客觀角度看,大規模的焚書必然是一場文化災難。可以想見,一個醉心文學的皇室的浩瀚藏書中定然有一部份民間罕見甚至全國獨一無二的珍貴典籍,這些珍品在熊熊大火中化為灰燼,對文化而言,無疑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有人說其罪甚於項羽之焚阿房宮,並不為過。
蕭繹回答為何焚書的話則令人玩味。南朝時近乎病態的宮體詩盛行,文人普遍精神空虛墮落,蕭繹也不例外。他一生寫的詩文不少,可根本看不到反映動亂時代人民疾苦的作品,全都是些風花雪月之作。可以推想,他所讀的所謂萬卷書,其內容也不會出此范圍。身為亂世中的統治者,毫不關心國計民生,而是成天沉迷於這類無聊腐化的文學中,不亡國才是怪事。這不是書的錯,而是他讀錯了書。可是他至死執迷不悟,國破身死之日,還不反省自己的昏聵無能,反將亡國歸咎於書。他這番話是不是後來常在神州暗流涌動的「讀書無用論」的濫觴不得而知,僅以其所為所言而看,他確實是被所讀的這萬卷書害了。
第二次大規模焚書
一千四百四十年前的今天,公元五五五年一月十日(梁元帝承聖三年十一月甲寅)晚上,在梁朝的首都江陵城(今湖北江陵縣)內發生了一場中國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被西魏大軍圍困在內城的梁元帝令舍人高善寶將宮中收藏的十四萬卷圖書全部焚毀。
這些圖書的價值,從它們的來歷就能完全了解。對此,《隋書·經籍志》有詳細記載,大致如下: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後,規定以吏為師,禁止百姓收藏圖書。學者逃亡山林,有的連儒家經典也沒有能保存下來,只能靠口頭傳播。漢惠帝時取消了禁止百姓收藏圖書的法令,儒家學者才開始在民間傳播學說,但由於原書沒有完整地保留,長期依靠口頭流傳,造成很多錯亂和遺漏,《書經》出現了兩種本子,《詩經》有三種,齊地流傳的《論語》與魯地不同,《春秋》有數家之多,其他的典籍更混亂。漢武帝設置了太史公作為專門機構,收藏全國獻上的圖書。司馬談、司馬遷父子,就是以太史所藏史書為主要依據寫成一百三十篇《史記》的。到了漢成帝時,這些藏書又流失了不少,因而派陳農到各地收集散落在民間的圖書。又令光祿大夫劉向等人加以校閱整理,劉向死後,漢哀帝令其子劉歆繼承父業,終於將三萬三千九十卷書分為七類,編成《七略》。
王莽覆滅時,皇宮中圖書被焚燒。東漢光武帝、明帝、章帝都很重視學術文化,特別注重儒家典籍,各地紛紛獻書,皇宮中的石室和蘭台的藏書又相當充足了。於是將新書集中在東觀和仁壽閣,令傅毅、班固等依照《七略》分類整理,編成了《漢書?藝文志》。可是到董卓強迫漢獻帝西遷長安時,軍人在宮中大肆搶掠,將用縑帛寫成的長卷當作帳子和包袱,但運往長安的書籍還有七十餘車之多。以後長安也淪於戰亂,這些書籍被一掃而光。
魏國建立後,開始收集散在民間的圖書,由中央機構秘書負責收藏整理,根據不同內容分為甲乙丙丁四部。加上西晉初在汲郡(治今河南汲縣西南)古墓中發掘出來的一批古書,共有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但不久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爆發,首都洛陽飽受戰禍,成為一片廢墟,皇家圖書盪然無存。
東晉在南方立國後,又陸續收集了一些,但對照原來的四部目錄,只剩下三千十四卷。此後北方的遺書逐漸流到江南,如東晉末劉裕攻佔長安時,曾從後秦的府藏中收集到四千卷古書。到宋元嘉八年(四三一年)秘書監謝靈運編成《四部目錄》,已著錄了六萬四千五百八十二卷。到齊朝末年,戰火延燒到藏書的秘閣,圖書又受到很大損失。梁初的秘書監任在文德殿集中、整理圖書,不計佛經共有二萬三千一百六卷。由於梁武帝重視文化,加上江南維持了四十多年的安定局面,民間藏書也大量增加。侯景之亂被平息後,湘東王蕭繹(即以後的梁元帝)下令將文德殿的藏書和在首都建康(今南京)收集到的公私藏書共七萬余卷運回江陵。
其餘的七萬卷應該是梁元帝在江陵的舊藏,至此,他的藏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十四萬卷。梁元帝將這些圖書付之一炬的後果如何,《隋書?經籍志》也有記載:由於北方長期戰亂不絕,圖書散失更加嚴重。北魏統一北方後,朝廷的書籍還很少。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曾向南方的齊朝借書,藏書才稍有增加。爾朱榮之亂時,朝廷的藏書又散落民間。北周在關中建立之初,藏書只有八千卷,以後逐漸增加到一萬多卷,滅北齊後又獲得了五千卷。
隋文帝開皇三年(五八三年)接受了秘書監牛弘的建議,派人到各地搜訪異書,規定原書可在抄錄或使用後歸還,並且每卷發給一匹絹的獎賞,因此收獲很大。隋滅陳後,又獲得了不少書籍,但這些大多是太建年間(五六九――五九二年)新抄的,用的紙墨質量差,內容也錯誤百出。這說明經過江陵焚書,南方的古籍已毀滅殆盡了。經過整理,隋朝秘閣的藏書達到三萬余卷。隋煬帝時將秘閣的藏書抄寫了五十份副本,並在東都洛陽建觀文殿作藏書之用。
唐武德五年(六二二年)滅王世充,攻佔洛陽後,將所有圖書裝船運往長安。由於過三門峽時翻了船,大多數圖書落水漂沒,留下的只有一二成,連目錄都殘缺不全。唐初修《隋書·經籍志》時收集到的書有一萬四千四百六十六部,共八萬九千六百六十六卷。
由於唐初的藏書包括了五五五年以後數十年間問世的書籍,實際恢復的舊籍還不滿原來的一半。從數量上說,梁元帝毀滅了傳世書籍的一半。從質量上說,他所毀的是歷代積累起來的精華,質量自然遠在民間所藏或太建年間抄本之上,所以損失是無法用數量來估價的。從秦始皇到唐初,中國的書籍已經遇到了大小無數次災難。從唐初到現在,天災人禍又難計其數,當時的近九萬卷書中大多也沒有能保留下來。但一次由皇帝主動焚毀十四萬卷書的記錄,在這二千多年間是絕無僅有的,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見的。
要是梁元帝沒有焚書,那麼即使在西魏軍隊佔領江陵時有所破壞,總有一部分會作為戰利品集中到長安,也總有一些會流傳到今天,而間接保留到今天的信息必定會更多。如果這樣,公元五五五年前的中國史會比今天所了解的豐富許多,中國古代文明必定會更加輝煌。一千四百四十年後的今天,中國人中知道發生過這場浩劫的人肯定已經不多了,但是江陵焚書的起因卻是值得所有關注中國文明命運的人認真思考的。
梁元帝焚書的間接原因是西魏的入侵和防禦戰的失敗。公元五五四年十一月(梁承聖三年十月),西魏遣大將於謹、宇文護、楊忠率五萬大軍從長安出發,直指江陵。其實,二年前梁元帝定都江陵,就已經註定了他覆滅的命運。江陵背靠長江,北方無險可守,而且遠離南朝長期的政治、軍事中心建康。為了應付兄弟和宗族間的沖突、控制潛在的敵對力量,他又將軍隊分駐在各地,對北方的強敵西魏非但不加防範,還妄想利用它來消滅異己,甚至在接到梁朝舊臣馬伯符從西魏發來的密件時,還不相信對方已在作入侵的准備。
西魏的主帥於謹在出兵時就對梁元帝的戰術作了預測:上策是「耀兵漢、沔,席捲渡江,直據丹揚」,即軍隊總動員後主動放棄江陵,轉移到建康。中策是「移郭內居民還保子城,峻其陴堞,以待援軍」,即將外城居民遷進內城,加固城防工事固守,等待援兵。下策是「難於移動,據守羅郭」,即不作任何主動轉移,死守外城。而從各方面情況分析,梁元帝必然採取下策。以後的發展果然不出於謹所料,梁元帝的戰術甚至比下策還糟糕。
十一月二十日,武寧太守(治所在今湖北荊門市東北)宗均報告了魏軍即將南下的消息。梁元帝召集大臣商議,大將胡僧辯和謀臣黃羅漢說:「兩國關系友好,並沒有什麼利害沖突,必定不會如此。」上年曾出使西魏的侍中王琛說得更絕:「我當時揣摩宇文泰(西魏太師,實際統治者)的神色,肯定沒有入侵的道理。」梁元帝決定派王琛再次出使西魏。可是三天後,魏軍已到達襄陽(今湖北襄樊市)一帶,元帝這才下令內外戒嚴。但王琛跑到石梵(今湖北鍾祥縣境)後又給黃羅漢送去急信:「邊境秩序井然,以前的消息都是兒戲。」這使元帝又將信將疑。直到十一月二十八日,元帝才派人到建康去徵召握有重兵的大將王僧辯來江陵任大都督、荊州刺史,率軍入援。但他對抵抗魏軍毫無信心,十二月一日晚上在鳳凰閣上已發出「今必敗矣」的哀嘆。即使在這樣的形勢下,他對部屬的防範控制卻絲毫沒有放鬆,郢州刺史(治今武漢市)陸法和出兵援江陵,他派人阻止:「我這里能夠破敵,你只要鎮守郢州,不必調動軍隊。」就這樣失去了一支最近的援兵。十二月十日,魏軍渡過漢水,於謹派宇文護和楊忠率精騎襲占江津(今湖北沙市市東南),截斷了東陵以東的長江水路。當天梁元帝在江陵外城的津陽門外舉行了一次閱兵,但北風大作,暴雨驟降,只得草草收場。第二天,魏軍攻下武寧,俘獲太守宗均。一向坐轎的元帝騎馬出城,部署在城周豎起一道六十餘里長的木柵,命胡僧辯、王褒分別負責城東城西的防務,太子巡守城樓,百姓搬運木石。當天夜裡,魏軍到達離江陵僅四十里的黃華,十四日進抵木柵下。十五日,梁軍開門出戰,新興太守裴機殺了魏將胡文伐。可是到了二十四日柵內失火,燒掉了幾千家民房和二十五座城樓,魏軍乘機大舉渡過長江,於謹下令築起包圍圈,江陵與外界的聯系完全斷絕。盡管梁元帝已多次向四方徵召援兵,但沒有一支到達。實力最強大的王僧辯遠在建康,雖已作了部署並派出前軍,卻准備採取等待時機,襲擊魏軍後路的策略,可惜還來不及實行,江陵就已陷落。另一支援兵由廣州刺史(治今廣州市)王琳率領,雖日夜兼程,剛趕到長沙。二十七日,深感絕望的梁元帝撕下一塊帛親筆寫上:「吾忍死待公(你),可以至矣!」催王僧辯進軍,但早已無濟於事。五五五年一月四日,梁軍分路開門出戰,全部敗還。十日,魏軍全面攻城,梁軍主將胡僧辯中流矢而死,軍心動搖,有人開西門放入魏軍。元帝退入金城(內城),立即派兩位侄兒作人質,向於謹求和。城南將領紛紛投降,城北的將士苦戰到黃昏,聽到城陷的消息才四散而逃。
元帝在焚書時想赴火自殺,被左右阻止,於是准備投降。謝答仁等勸他乘夜突圍,只要渡過長江,就能得到駐在江南馬頭的一支梁軍的救援,但元帝不慣騎馬,認為「事必無成,徒增辱耳」。在王褒的挑撥下,元帝還懷疑謝答仁的忠誠,因此在他建議收集內城殘部五千餘人固守後又拒絕與他見面,氣得謝答仁吐血而去。元帝換上白馬素衣出東門投降,備受羞辱後,於一月二十七日被殺。魏軍從梁朝王公大臣和江陵百姓中選了數萬人為奴婢,作為戰利品押回長安,其餘老弱幼小全部殺盡,得到赦免的只有三百餘家。當時天寒地凍,冰雪交加,又有二三成人沿途凍死或被人馬踩死。
這場戰爭實際只進行了一個月,而且梁軍根本沒有什麼有效的抵抗,最大的損失還是這十四萬卷書和江陵城中的無辜百姓。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戰爭實在稱不上「大戰」,與秦漢之際、兩漢之際、東漢末年、西晉末年、東晉十六國期間已經發生過的戰爭相比,江陵之戰只是小巫而已,此後至今大小戰爭不知又發生了多少。這些戰爭,無論是國內的農民暴動還是統治集團內部的權力之爭,無論是民族、政權間的沖突還是外敵入侵,都曾造成文化積累的破壞和文明的倒退,書籍的損失只是其中之一。但在印刷技術還沒有形成或沒有普及的情況下,大量書籍都只有稿本或少數抄本流傳,無數傑出學者的畢生心血、千百年的學術文化結晶在鐵血和烈火中毀於一旦。《隋書·經籍志》中提到的幾次書籍大災,無一不是發生在戰亂之中。直到近代,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內的戰亂還毀滅了大批珍貴典籍。明永樂年間編成的二萬多卷《永樂大典》,唯一還留下的一部近二萬卷的副本在一八六○年英法聯軍和一九○○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被焚燒或掠奪,目前所存僅八百卷。乾隆五十八年編成的、多達近八萬卷的《四庫全書》,盡管在副本以外又抄成了七部,但副本與其中的三部分別毀於帝國主義對北京的入侵和太平天國戰爭。
人類文明所受的浩劫又何止於在中國?而其中為害最烈的也是戰爭,直到今天還在威脅著一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例如前南斯拉夫一座聞名世界的古橋,不久前毀於戰火。
正因為如此,我在閱讀史籍,寫出江陵焚書的前因後果後,最大的願望就是:在今後的一千四百四十年間,在更長的未來以至永遠,在中國,在世界,不要再有戰爭。讓和平永遠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讓我們的先人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永遠保留在地球上,成為我們和後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如果這善良的願望被侵略者所破壞,那就應該用強大的軍事力量摧毀戰爭狂人。當年的梁元帝只要稍有一點信心和勇氣,在戰略和戰術上少犯一些錯誤,江陵之戰或許根本不會發生,或許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同樣,如果清政府能適應世界潮流,變法圖強,或者能堅決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外國入侵者就不至於能如此猖狂肆虐,《永樂大典》的大部分或許能保存到今天。
在戰爭還無法完全避免的情況下,國際大家庭應該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來保護文化遺產,應該制定在戰爭中保護文化遺產的公約,將在戰爭中破壞文化遺產的行為確定為對全人類的罪行。
江陵焚書又是梁元帝主動犯下的罪行,因為魏軍兵臨城下時並沒有焚書的必要,他要戰要降也與是否焚書無關。在他被俘後曾被問到焚書的原因,回答是:「讀書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這固然說明他至死也不了解亡國的真正原因,或者知道了而不願承認,但也證明了他一生愛書,愛讀書,由極度的愛突變為極端的恨,要讓這些書成為他的替罪羊或殉葬品。
據《梁書·元帝紀》所載,他五歲時就能背出《曲禮》的上半部.雖然自幼瞎了一眼,卻異常好學,「博總群書,下筆成章,出言為論,才辯敏速,冠絕一時」:「性不好聲色,頗有高名」。這些話或許有所誇張溢美,但有幾件事情卻是不會作假的:元帝酷愛玄學,從五五四年十月十九日開始在龍光殿給大臣們講解《老子》。十一月二十三日,魏軍已經到達襄陽,他才暫停講課,宣布「內外戒嚴」。二十七日,見邊境沒有什麼動靜,便又恢復講課,百官只得穿著軍裝聽講。十二月二十七日晚上,江陵已處於魏軍合圍之中,元帝上城巡視,還雅興不減,隨口作詩,群臣奉和。他的著作有《孝德傳》三十卷,《忠臣傳》三十卷,《丹陽尹傳》十卷,《注漢書》一百五十卷,《周易講疏》十卷,《內典博要》一百卷,《連山》三十卷,《洞林》三卷,《玉韜》三卷,《補闕子》十卷,《老子講疏》四卷,《全德志》、《懷舊志》、《荊南志》、《江州記》、《貢職圖》、《古今同姓名錄》一卷,《筮經》十二卷,《式贊》三卷,文集五十卷,合計超過四百卷。如此廣博浩繁的成果,即使是專業學者也並非唾手可得,對於一位活了四十七歲、又經歷了多年亂世的皇帝來說,實在是了不起的成績。他的詩文雖然不脫輕薄浮艷習氣,但也不乏清新雋永之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據有一席之地。作為皇子,他先後在會稽(今浙江紹興市)、建康、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和荊州(治江陵)任職,要收羅七萬卷圖書,並最終匯集到十四萬卷,也是煞費苦心的。要說梁元帝愛書,愛讀書,是毫無疑問的。
不僅梁元帝如此,歷代帝王中愛書和愛讀書的人還不在少數,如《隋書·經籍志》中提到的幾次大規模徵集圖書,無不與當時帝王的愛好有關。連昏庸無道以致亡國的隋煬帝,在保存古籍方面也做了一件好事。要不是他下令將秘閣的三萬卷書抄了五十份副本,說不定多數書會逃不過隋末唐初的戰禍。皇帝既有絕對的權力,又有取之不盡的錢財,還有普天之下的臣民可供驅使,在收集、整理和保藏圖書方面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個人都無法替代的。
但是歷史的悲劇也正發生在皇帝身上。一旦圖書為皇帝所收藏,就成了他個人的私產,不僅從此與民間絕緣,而且隨時有被纂改或銷毀的可能,也會成為一位皇帝或一個朝代的殉葬品。梁元帝焚書後,又把所佩寶劍在柱上砍折,自嘆:「文武之道,今夜盡矣!」在他眼中,十四萬冊書與一把寶劍一樣,不過是他的私產,有用時用之,無用時毀之,何罪之有?
秦始皇的焚書和梁元帝的焚書是公開的,另一種形式的「焚書」卻是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不動聲色地進行著。實際上每一次大規模的收書征書,都隨之以大規模的抄寫、整理和編纂,都得按皇帝的旨意和當時的主體意識進行加工、篡改以至銷毀。唐初編纂《隋書?經籍志》時採取的原則就是:「其舊錄所取,文義淺俗,無益教理者,並刪去之。其舊錄所遺,辭義可采,有所弘益者,咸附入之。遠覽馬史、班書,近觀王、阮志、錄,挹其風流體制,削其浮雜鄙俚,離其疏遠,合其近密。」可以肯定,有不少「文義淺俗,無益教理」,或「浮雜鄙俚」的書籍或內容已被刪削,或被銷毀了。皇帝一次次「稽古右文」的盛舉,同時也是思想文化的一次次清剿。《四庫全書》編纂過程中的徵集規模和收錄范圍都大大超過了前代,但在此期間禁毀、刪削、篡改的書籍數量也是空前的。
書籍如此,其他藝術品也是如此。唐太宗酷愛王羲之書法,不惜採取卑劣手段從其後人處騙取《蘭亭序》真跡,最後還將它作為陪葬品帶進了陵墓。一些愛好書畫的帝王在一件件國寶上任意蓋印、題詞,要不是皇帝被推翻,這些稀世珍品就一直是他們的私產。要是多幾位唐太宗,被帶進墳墓的書法真跡還會更多;要是多幾位乾隆皇帝,名畫必定會變成御璽的印譜。而每次戰亂或改朝換代,少不了皇宮的焚燒或戰利品的擄掠,又有多少藝術珍品隨之遭殃?
而且要是皇帝沒有什麼文化倒還好辦,懂行了、太高明了麻煩就更多。皇帝的欣賞習慣、評價標准以至個人好惡,無疑就是學術、文化、藝術的鑒定準則,成為不可違抗的法律。一個流派、一種思想、一類風格或一部著作會因此而興旺發達,而另一些卻會就此消失。即使是為了滿足皇帝的虛榮心,也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乾隆皇帝最愛賣弄小聰明,以能親自發現臣下的錯處為樂,《四庫全書》抄成後他要親自校閱,而最大的樂趣莫過於找到錯字,以顯示自己的天縱聖明。總裁官紀昀深通邀寵之道,讓抄手們故意留下一些錯字。可惜《四庫全書》卷帙過於浩繁,乾隆皇帝看了一些後就不再有興趣了,但那些故意寫成的錯字卻再也無人改正了。
相反,散處民間的書籍和藝術品雖然免不了蟲鼠水火之害,難免不毀於戰亂,卻不會有這一類災難。所以秦始皇焚書毀不盡天下的書,圖書在一次次浩劫後會有倖存者,清朝列入禁毀書目的一些書現在還能見到,主要還是靠民間的收藏。中國古代的地圖製作相當發達,但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一幅西漢初年的古地圖之前,除了有幾塊十一世紀刻成的石刻地圖外,竟沒有明代以前的地圖原本傳世。主要原因倒不在於地圖描繪的困難,而是由於地圖一向是皇家與官方的秘藏,又是行政權力的象徵,私人收藏地圖就有謀反之嫌,而官方的地圖又一次次成為改朝換代的犧牲品。
舊時代的文人學者在對江陵焚書痛惜之餘,自然不會譴責梁元帝為罪犯,因為他們從皇權觀念出發,是無法否認皇帝有這樣的處置權的。封建專制制度造成了這樣的悲劇,但悲劇並沒有隨著封建制度的覆滅而成為過去。本應屬於全體公民所有的文化遺產實際為個別特權人物所佔有的現象,在辛亥革命後還是屢見不鮮。直到文化革命中,江青、康生之流還能擁有大批珍貴文物。無獨有偶,不久前台灣園山飯店中也發現了一批本應保存在「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至於政治權力或個人應該控制、干預學術、文化、藝術,則至今仍然是某些政治家的信條,就不必多說了。因此我希望文化遺產永遠屬於人民,學術、文化、藝術真正保持獨立,才能避免大大小小、形形式式的江陵焚書事件重演。
寫到這里,我聯想到了近來學人們不時在討論的人文精神問題。老實說,我到現在還不很明白人文精神的確切含義,特別是在中國應如何詮釋。但我相信,對學術、文化、藝術的追求應該是人文精神的內容之一。從這一意義上說,梁元帝身上是有那麼一點人文精神的。他對文學和學術的追求以及取得的成果,豐富了中國的文化,至今還值得我們研究和肯定。
但梁元帝是典型的雙重人格,在他勤奮好學、富於創造、刻意追求的另一面是極端的虛偽、殘忍、優柔寡斷、貪生怕死,學術上的認知從來沒有成為他的實踐。例如他著有《孝德傳》、《忠臣傳》,自然是為了闡述、宣揚孝和忠,但自己的行為卻既不孝也不忠。在侯景圍攻建康,他的父親梁武帝危在旦夕時,他卻以「俟四方援兵」為借口,在上游擁兵自重,甚至殺了勸阻他退兵的下屬蕭賁。在建康陷落後,他忙於骨肉殘殺,乘機逼死了親生兒子蕭方等,殺了侄子蕭譽,趕走了侄子蕭其弟武陵王蕭紀發兵東下後,他不僅讓方士畫了蕭紀的像,親自在上面打釘子,咒他早死,還請西魏出兵,讓西魏佔了蜀地。蕭紀兵敗時,他又密令部將樊猛不許將蕭紀活捉回來。蕭紀的兩個兒子被他關著絕食,以致自己咬臂上的肉吃,十三天後才死去。王偉是侯景的頭號幫凶,從發動叛亂起的一切行動幾乎都出於他的策劃。但此人才思敏捷,詩做得很好,被押到江陵後,在獄中寫了一首五十韻的長詩獻給梁元帝。梁元帝愛他的文才,准備赦免。忌妒王偉的人得知後,對梁元帝說:「以前王偉寫的檄文也很好呀。」他找來一看,原來上面寫道:「項羽重瞳,尚有烏江之敗;湘東一目,寧為赤縣所歸!」(項羽的眼睛有兩層眼珠,還會有烏江之敗;湘東王只有一隻眼睛,難道天下會歸他嗎?)他勃然大怒,將王偉的舌頭釘在柱上,開膛剖肚,一刀刀碎割而死。王偉的罪行早夠死刑,元帝因愛才而不殺;但一旦得知他曾挖苦自己,就如此殘酷地殺死;究竟還有什麼是非好惡的標准?
可是我們不能因為梁元帝的為人而否定他符合人文精神的那些行為,就像不能因為一個人的人品不好就否定他的書法藝術一樣。書法的評價標准只能是書法本身,所謂「字如其人」實際上大多是對既成事實的承認,我看是靠不住的。董其昌是個劣紳,誰能從他寫的字里看出來?汪精衛當漢奸後寫的字,究竟與早年革命時寫的字有什麼兩樣?但對書法家的評價就不能只用書法的標准,還要包括他的為人和作用。顯然,對梁元帝一類歷史人物,人文精神不能成為唯一的評價標准,而只能用之於其
❷ 焚書坑儒類似事件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多少次
焚書坑儒性質上就是一種文化專制統治,但規模空前,手段殘忍。類似規模的事件以後內沒有發生過,容但文化專制可以說一直沒有停止過。從漢初的黃老學說、武帝的獨尊儒術,到後來的崇佛及滅佛運動,再到宋明理學,直到文化大革命,都可以算是一種文化專制。科舉制度對儒學的提倡實際上也是對其他文化的打壓。所以說,文化專制,從未停止過。
❸ 中國歷史上焚書最多的皇帝是哪位
乾隆皇帝才是毀書最多的皇帝。
乾隆在編纂《四庫全書》的過程中,也刪了不少書、改了不少書、禁了不少書、毀了不少書。有人據《辦理四庫全書檔案》、《禁書總目》等資料統計,毀書約3000餘種、六七萬部。
❹ 中國歷史上的幾次焚書事件
1、秦孝公焚書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商鞅提出:「燔《詩》、《書》。」主張,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焚書的人。然而這一主張並沒有得以認真執行,因此對古代文化並沒有什麼大的破壞性。
2、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行政體制,不滿於儒生、游士針對時政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採納丞相李斯提出的「焚書」建議。這起焚書事件,令無數文化典籍化為灰燼。
3、梁元帝焚書
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兵攻破江陵(今湖北江陵),梁元帝認為自己讀書破萬卷,仍免不了亡國,讀書還有何用?遂將書籍14萬冊燒掉。由此觀之,梁元帝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地而作出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為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的區別。
4、乾隆皇帝焚書
乾隆從公元1773——1782年,歷時十年時間組織了360多位著名的文人學者編纂了《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對於保存中國古代文化典籍、傳播古代學術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乾隆皇帝編書的根本目的在於推行文化專制主義,鞏固自己的皇權。乾隆曾兩次提出對古籍該「毀棄」的就「毀棄」,該「刪改」的就「刪改」。編書10年間,僅浙江省就焚書24次,就全國而言焚書數量可謂是數量浩繁,實則是中國文化的大災難。乾隆焚書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大規模的一次焚書。
5、1976年的一次浩劫。你懂的,。
❺ 中國歷代被焚書 在掩蓋什麼真相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焚書,而且千古焚書之罪名系於秦始皇一身。其實,焚書並非秦始皇的首創,也絕非秦始皇一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歷史記載的、有名的「焚書」就有四次。
秦孝公焚書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在《韓非子·和氏》中有「商君教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的記載,由此可見,商鞅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焚書的人。但商鞅的「燔《詩》、《書》」主張,實際上並沒有認真執行,因而對古代文化並沒有什麼大的破壞性。
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行政體制,一些儒生游士針對時政,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丞相李斯為杜絕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入則心非,出則巷議」的現象,提出「焚書」的建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下令除《秦紀》、醫葯、卜筮、種樹之書外,其他如百家語、《詩》、《書》等限期交官府燒毀。這起焚書事件,令大量文化典籍化為灰燼。
梁元帝焚書
梁元帝(508~554)蕭繹,是南朝梁皇帝。公元554年,西魏派常山公於謹、大將軍楊忠率軍5萬南下攻梁。10月,魏軍攻破江陵(今湖北江陵)。這時,梁元帝認為,自己讀書破萬卷,仍免不了亡國,讀書還有何用?於是,他就命舍人高善寶把所有14萬卷圖書聚集在一起燒掉。被俘後,西魏人問他為什麼焚書,他說:「讀書破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梁元帝受盡百般凌辱後,於12月被西魏所殺,終年46歲。蕭繹焚書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境地而做出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為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的區別,因而後人也往往對其焚書之舉抱以寬容的態度。
乾隆皇帝焚書
清乾隆皇帝即位後,從1773年到1782年,他組織了360多位有名的文人學者,歷時10年,編纂出我國封建時代一部空前絕後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問世,對於保存中國的古代文化典籍,傳播古代學術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乾隆皇帝編書的根本目的在於推行文化專制主義,以鞏固清王朝的統治。開始編書時,他曾兩次提出:對古籍該「毀棄」的應予毀棄,該「刪改」的應予刪改。因此,有些書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據統計,在編書的10年中,僅浙江省就毀書24次,被毀書籍多達538種,13862部之多;江西巡撫海成,僅在乾隆41年(1776年)就搜繳焚書8000多部。整個乾隆時期,共焚毀各種圖書7l萬卷之多。可見,乾隆朝焚書是中國封建社會規模最大的焚書事件。
❻ 中國古代一共出現了幾次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這個詞是有秦始皇坑殺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和燒毀《詩》、《書》而來的。後人有時就把文字獄叫做焚書坑儒。所以焚書坑儒這個界定並不清楚,也就沒有幾次這個概念。
❼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類似焚書坑懦的事件
中國歷史上遭受的文化浩劫主要就焚書和鉗制人民思想。
先說焚書,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文化現象:焚書。而且千古焚書之罪名系於秦始皇一身。其實,焚書並非秦始皇的首創,也絕非秦始皇一例。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歷史記載的、有名的」焚書」就有四次。
秦孝公焚書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在《韓非子·和氏》中有」商君教秦孝公燔《詩》、《書》而明法令」的記載,由此可見,商鞅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焚書的人。但商鞅的」燔《詩》、《書》」主張,實際上並沒有認真執行,因而對古代文化並沒有什麼大的破壞性。
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行政體制,一些儒生游士針對時政,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入則心非,出則巷議」。丞相李斯為杜絕」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的現象,提出」焚書」的建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下令除《秦紀》、醫葯、卜筮、種樹之書外,其他如百家語、《詩》、《書》等限30天交官府燒毀。這起焚書事件,令無數文化典籍化為灰燼。
梁元帝焚書 梁元帝(508-554)即蕭繹,是南朝梁皇帝。公元554年10月,西魏派常山公於謹、大將軍楊忠率兵5萬南下攻梁。同年10月,魏軍攻破江陵(今湖北江陵)。這時,梁元帝認為,自己讀書破萬卷,仍免不了亡國,讀書還有何用?於是,他就命舍人高善寶把所有14萬冊圖書聚集在一起燒掉;被俘後,西魏人問他為什麼焚書,他說:」讀書破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梁元帝受盡百般凌丨辱後,於公元554年12月被西魏所殺,終年46歲。蕭繹焚書是在個人陷入絕望境地而作出的非理智之舉,與秦、清等朝代為愚民而強令焚書有本質的區別,因而後人也往往對其此舉抱以寬容的態度。
乾隆皇帝焚書 乾隆即位後,從1773年到1782年,他組織了360多位有名的文人學者,歷時10年,編纂出我國封建時代一部空前絕後的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的問世,對於保存中國的古代文化典籍,傳播古代學術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乾隆皇帝編書的根本目的在於推行文化專制主義,以鞏固清王朝的統治。開始編書時,他曾兩次提出:對古籍該」毀棄」的應予毀棄,該」刪改」的應予刪改。因此,有些書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據統計,在編書的10年中,僅浙江省就毀書24次,被毀書籍多達538種,13862部之多;江西巡撫海成,僅在乾隆41年(公元1776年)就搜繳焚書8000多部。整個乾隆時期,共焚毀各種圖書71萬卷之多。可見,乾隆焚書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大規模的一次焚書。
鉗制人民思想歷朝歷代都有表現,比較嚴重的個人認為是秦始皇的坑儒、清之文字獄、當然還有文 革。我只說說我所理解的中國歷史上的五大文化浩劫,需要先說明一下的是,在這里我將很多看似性質相近、年代相距也不遠的浩劫給拼湊到了一起,有湊數之嫌。當然這也只是我的個人看法,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觀點,大家可以共同來探討一下,我這權當是拋磚引玉吧。
一 焚書坑儒
說到文化浩劫,很少有人不想到焚書坑儒。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進行的焚書坑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銷毀圖書,它給後世所帶來的影響實在是無以形容。
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世界史上罕見的百家爭鳴現象。這一時期,無論在文學上、哲學上,還是天文學以及其他很多方面上,中國都建立了對世界其他國家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領先;中國產生了對中國乃至世界都影響深遠的偉大的思想家、軍事家,等等,比如迄今仍是世界上最知名的中國人的孔子、老子、孫子。你無法想像在這一時期有多少將光耀千古的著作和成就問世。然而,就是秦始皇的一個焚書坑儒,使得這一切都隨著那點燃的熊熊大火付之東流了。
誠然,正如以為外國人所言,沒有秦始皇的統一六國,中國或許最終會淪為像歐洲那樣的長期分裂局面,但秦始皇在焚書坑儒中對中華民族所犯下的罪行卻絕對令人不能容忍!
二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接下來我覺得就應該是漢武帝所推行的這項後來得到所有封建帝王追捧的政策了。
誠然,這項政策在施行的初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封建制度的成熟,等等。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儒家思想同任何一種理論一樣,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加之它又被封建統治者肆意篡改來為其統治服務,以至淪為封建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所以,儒家思想的負面影響就越來越大。
而更讓人無比憤慨的是,此時漢朝從秦朝覆滅的歷史中走過來不過百年,它不但不糾正秦王朝的焚書錯誤,給慘遭浩劫的各家平反,卻來罷黜百家,這當然就使得百家爭鳴的局面不再,中華民族輝煌的文化不再!
三 科舉制度
接下來就是始設於隋王朝而興盛於唐王朝的科舉制度,到清王朝1905年廢止科舉,在中國歷史上整整延續了1300年!
科舉制度的確起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但我們可否想過,就是這樣一個制度,它指引著中華民族1300年的思維定向,那就是四書五經,寫文章。而其他的呢?諸如數學、物理學、天文學、歷史、地理等等,在一千多年的時間里,對這些東西的研究幾近空白。科舉之前,戰國時我們的祖先能夠寫出《甘石星經》、《孫子兵法》這樣的輝煌巨著;秦漢南北朝時偉大的科學家張衡能夠發明出地動儀、渾天儀,數學家劉徽、祖沖之能夠對圓周率作出領先世界上千年的貢獻,可開科之後呢?就拿我們都引以為豪的盛唐,除了詩人、文學家,我們究竟出了幾個科學家、數學家?我不否認文學的重要性,但大家想一下,為什麼我們就沒有了像張衡那樣的全才?很明顯的一個原因是絕大多數青年都熱衷於科舉,從而社會上就沒有或很少有人投身於這些「歪門邪道」,於是,我們民族的科學就停滯了。這難道不是一個無奈嗎?
四 八股文興盛
科舉下來就緊接著是明清的八股文,這個和前面的科舉制度有些類似,然而他對考生的文章又做了更大的限制。
我們常說「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當然大家也都知道它們的意思。唐詩,代表人物有大李杜、小李杜、韓柳等等,他們都曾是唐朝的官員吧,其實即使那些不出名的小詩人,很多也曾經做官;宋詞,代表人物有唐宋八大家中的宋朝六家吧,還有陸游、辛棄疾吧,他們是否也是宋王朝的官員?然而,讓我們來看看明清小說的代表人物,考丨中了幾個?吳承恩倒是考丨中了,可等考丨中了,也半截身子入土了。你能說他們沒有才華嗎?曹雪芹、羅貫中、蒲松齡,那個不是中國文學史上屈指可數的大家,這樣的人考不中說明什麼?這只能說明這時候的科舉已經連文學人才都選拔不到了,更何況科學人才呢?前後五六百年,遍翻歷史找找能夠拿得出手的科學人才,幾乎沒有。
事實上,滿清入關以後所施行的文字獄,所搞的借編纂《四庫全書》而大肆毀滅典籍的活動,哪一個不能稱為浩劫呢?
想一想這一時期的西方世界,他們在干著什麼?再看一看同期的我們,對比一下這時的東西方制度的差異,我們中華民族怎會不落後呢?
五 高考制度
最後來說一下高考制度。很多人可能不會贊成這點,畢竟高考最多也才實行了30年,而30年對人類歷史而言只是一瞬。然而,我想提醒一下諸位,現在是什麼年代?我記得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好像是現在十年創造的價值就是過去幾百年的綜合。你想一下,現在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現在的30年難道還不如過去的一個王朝,300年,而且,過去的300年你很容易用50年就追回來了,而現在的30年,你可能需要10年才能追回,也就是說,現在要想追回這些差距,要付出比原來多得多的東西。
然後呢,自然你要說說高考究竟有什麼危害啊?很顯然,現在的高考和古代的科舉制度有很多相似之處。古代的科舉,只考文學,就是把人把文學路上逼;而現在的高考,考的也是文化,只有那幾門科目,而你要被人認可,你就要去高考,把全國的年輕人都往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等等這么幾門科目上趕,不能幹其他的,最起碼是學好這幾門科目前不能幹其他的。於是,你就得學習你可能八輩子都用不到的東西,浪費寶貴的生命、時間和金錢。而如果你要另闢蹊徑呢?那就需要承擔很大的壓力,說你不務正業,而且你還要有雄厚的資金做支撐,還要有能夠理解你的父母。唉,這一切誰能恰好全部擁有呢?而恰好擁有條件的一些,誰又敢保證他們都能夠學有所成呢?或者你說他們可以通過高考,等進入大學以後再發展方向啊,然而你可知道,人的精力、時間和金錢都是有限的。再說,進入大學以後,很多都已經將近20歲了,別人從小開始努力,而你20歲剛剛開始,你比別人已經失去了多少?
所以,我說,高考制度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五大文化浩劫,中國的高考制度必須改革,必須多樣化,這樣才能使我們中華民族的有志青年的成才道路多樣化,使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在自己喜歡的方面和其他民族的青年從相同的起點上在相同的條件下競爭,只有這樣,我想,我們的民族才能繁榮昌盛、萬古長青。
❽ 中國歷史上有幾次「文化浩劫」比如「焚書坑儒」。
三次,焚書坑儒、新文化運動、文化大革命。
❾ 中國歷史上三次焚書坑儒都什麼時候
一:秦始皇來焚書坑儒
二:漢武帝罷黜百源家
三: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焚書」——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費時十三年編成。然而它只收入了3461種書,與中國原有的書種(約7千種左右)相比,它只收入了一半。那麼,還有那3千多種書那裡去了?原來都被乾隆爺給焚毀了。
❿ 中國歷史上四次「焚書」
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對中國對世界最大的文化摧殘是毛老師乾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遠勝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