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中國滁州歷史

中國滁州歷史

發布時間:2021-02-04 20:10:40

『壹』 誰知道滁州現代發展史

建國來後的滁州經歷了幾十年自曲折發展的歷程,1979年鳳陽小崗村農民以石破天驚的大包干創舉,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1992年12月,國務院批准滁州設立省轄地級市。今日滁州,正在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一座新興的工貿旅遊城市,屹立在長江北岸。

『貳』 滁州市和池州市在中國歷史上誰早

這個要去查一查歷史資料了吧

『叄』 滁州的歷史革命人物實際

林英堅 林英堅(1908~1941),安徽省金寨縣人。抗日期間,從新四軍第四支隊挺進皖東,在滁州西部一帶山區堅持抗日斗爭,直至犧牲。 林英堅出生貧苦,15歲時幫人伐木、燒炭當窯工。民國18年(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紅軍中,他先後任飼養員、戰士、班長、營長、副團長、團長等職,曾任紅四方面軍第二六三團團長。他在鄂豫皖蘇區參加了4次反「圍剿」的艱苦鬥爭,後又隨紅四方面軍經歷了艱難曲折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左手在長征途中的戰斗中負傷致殘。到達延安後不久,被調往紅軍大學(後改為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民國26年10月回大別山,在紅二十八軍特務營任教官。民國27年2月新四軍組建後,他任新四軍第四支隊七團參謀長。因「路線」錯誤,被驅出四支隊,到地方做武裝工作。不久,又任游擊縱隊大隊長,後改編為新四軍第二師五旅,他先後任第十五團、十三團團長。 部隊進入皖東後,林英堅率部與日、偽、頑軍進行過無數次殘酷的戰斗。每次戰斗,他都親臨前線,關鍵時刻帶頭沖鋒陷陣。 民國30年年初,抗日民主根據地人民正過春節,日偽軍糾集3000餘人向淮南津浦鐵路路西根據地發起全面「掃盪」。此時,林英堅率第十三團駐扎皇甫山。2月12日拂曉,盤踞在滁城和珠龍一帶的400多名日偽軍,分兩路向皇甫山第十三團駐地偷襲。林團長將計就計,選擇有利地形,與戰士們翻穿棉衣,卧伏在冰天雪地里。敵軍走到跟前,還沒有覺察,戰士們猛地一躍而起,向敵人開火。敵人措手不及,被打得暈頭轉向,慌成一團。林團長叫大家愛惜子彈,遠處用槍打,近處用手榴彈炸,到跟前用大刀砍。敵軍一股尋隙突圍,向曲亭方向逃竄,林英堅又派隊追蹤,次日中午再截擊敵於曲亭,給敵以重創。 11月下旬,國民黨政府軍以5個團的兵力向路西根據地進攻。時,林英堅率第十三團守衛在黑狼廟一帶,以一個營固守黑狼廟,迎擊正面之敵;兩個營在余家圩,鞏固側冀,防敵增援。26日上午,第一七一師五一一團兩個營和柏承鈞支隊兩個大隊共4個營的兵力,分別由西王集和周家崗向黑狼廟進犯。林英堅率領指揮部親臨前線指揮,連續打退頑軍的進攻。頑軍增調援軍向側翼瘋狂反撲,雙方展開激烈的陣地爭奪戰。林團長帶領從余家圩趕回的3個連戰士與頑軍展開了肉搏戰,終於打退了進攻之敵。不幸的是在最後時刻一顆冷彈擊中他的左前胸,致使他當場犧牲。此次戰斗,斃傷敵200餘名,內有副團長1名,營長2名。 當晚,部隊轉移到津浦鐵路東。12月25日,師部在崗村為林英堅舉行了追悼大會。新四軍副軍長張雲逸、二師師長羅炳輝親臨參加,張雲逸致悼詞,對林英堅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評價,號召全體指戰員向林英堅學習。1965年春,滁縣人民政府在皇甫鄉為烈士樹碑,以示紀念。 阮官清 阮官清(1901~1946),出生於河南省商丘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抗戰時期落戶於滁州施家集。阮官清少年時因家貧逃荒來皖,先在霍邱縣南集學打鐵手藝,後成為當地有名的阮大鐵匠。第二次土地革命時期,當過村蘇維埃的土地委員。在民國25年(1936年)蔣介石發動第四次反共「圍剿」時,逃到嘉山縣張八嶺。民國27年日軍侵佔張八嶺,他帶著妻子和兩個女兒逃到滁縣施家集。 民國28年,新四軍第五支隊經滁縣西鄉陸續挺進津浦鐵路路東,常請阮官清帶路。民國29年滁縣獨立營成立,阮官清被調到三連當向導。由於他膽大心細,在這一帶又有很好的群眾基礎,每次都出色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民國30年秋,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6月,中共津浦鐵路南段工作委員會(簡稱鐵路工委)和鐵路保衛大隊建立,阮官清任工委委員兼保衛大隊大隊長。此後,他以大柳為基地,經常活動於鐵路兩側,保護淮南津浦路西、路東根據地交通往來的暢通。曾利用拜壽之機,將張八嶺偽自衛隊長張西漢逮捕,為民除害。又利用關系,經常進行對偽軍、土匪的瓦解工作,並取得成效,從而在日軍的眼皮底下開辟了一條安全可靠的交通線。他除經常進滁城購買軍需物資外,先後護送過徐海東、羅炳輝、譚震林、曾山、魏文伯、譚光廷等領導人安全過往鐵路。 民國32年3月,阮官清調任中共津浦鐵路南段工委第二區(即獨山區)任區長。一年後,獨山區由初建時3個鄉政權擴大到10個鄉政權,並建立了農抗會。是時,津浦鐵路線上裝滿各種物資的日軍列車頻繁來往,阮官清帶領一支飛行隊,專扒日軍過往貨車,以此為部隊提供急需物資。一次,路西軍分區槍械所試制槍榴彈急需用煤,飛行隊就扒日軍的煤車,發動鐵路兩側群眾把煤挑到軍分區,一擔煤換一擔稻子,不幾個晚上就挑完了所扒煤炭。 阮官清革命立場堅定,作戰英勇。在國民黨政府軍向路西根據地發動全面進攻時,他曾收為徒弟的華輔成(盈福寺鄉副鄉長)叛變投敵後,到荒沖子誘勸他投奔國民黨,被當場擊斃。 民國35年5月,國民黨政府集中9個團的軍隊進攻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區。阮官清率領分區交通大隊,隨定滁全縣長羅應生堅持在花山一帶打游擊。24日晨,隊伍行進到全椒縣石沛橋的白廟張宿營時,被國民黨政府保安團柏承君部包圍。阮官清正在山坡上偵察敵情准備突圍,被敵方子彈射中而犧牲。在生命垂危時,他將手中的槍交給警衛員說:「你們快走,別管我!」部隊突圍後的第二天夜晚,戰士們冒著生命危險,返回白廟張找到他的遺體。只見他胸中4彈,還被敵人戳了幾刀。他的遺體被安葬在江家凹

『肆』 滁州名稱的由來

滁州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
早在遠古時期,先民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息勞作。考古發現了多處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遺址。夏、商、周時期,這里分布著一些部落方國,有鍾離國、椒國等,沿淮「淮夷」部族經過長期開發和征戰,逐步融入華夏文明。
春秋戰國諸候爭霸,攻戰頻繁,這里曾為吳國、楚國分據,所謂「吳頭楚尾」。秦統一中國又亡於暴政,接著楚漢相爭,江淮一帶至今仍流傳著「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和「霸王別姬」一路悲歌的故事。
三國鼎立時期,滁州成為魏吳交兵的戰場。西晉「八王之亂」時,琅琊王司馬睿曾在滁州西南摩陀嶺避難,琅琊山因此而得名。
經歷了兩晉南北朝三百年的爭戰,到隋唐時期,滁州的建置和城池基本成形。隋開皇9年(公元589年)始稱滁州。唐代名宦李幼卿、韋應物、李紳、李德裕等先後任過滁州刺史,留下了一系列文物、古跡,詩詞和史話。
北宋歐陽修貶任滁州,寫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描述滁州山水之美和民風之淳,蘇軾又將「兩記」寫成了碑貼,由此,滁州和琅琊山名揚四海,聲播古今。南宋時期,江淮一帶成為宋金對峙的前沿,抗金名將、豪放派詞人辛棄疾出守滁州,安定民生,簡賦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發展生產,整軍抵禦金兵,滁州面貌為之一新。宋代文化和經濟的發展對滁州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元朝後期,鳳陽縣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的朱元璋起兵反元,經過十幾年南征北戰,推翻了元朝統治,建立了明王朝。鳳陽府曾一度營造明代開國皇帝的都城,滁州曾直隸於京師。如今鳳陽皇城遺址和皇陵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代滁州產生了許多學有功名的人物,如天長狀元戴蘭芬,卓有成就的女學者王貞儀,全椒「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的吳氏宗族等,在滁州歷史上閃耀著人文精神的光芒。全椒人吳敬梓於貧病交加中寫出了舉世聞名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300多年來,這本名著以各種文本傳播世界。
晚清,太平天國運動後期,江北皖東一線成為太平軍與清王朝軍隊反復爭奪的重要戰場,1858年爆發了有名的烏衣之戰。
在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滁州經歷了辛亥革命的震撼,五四運動的啟蒙,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皖東抗日根據地寫下了不朽的史篇,劉少奇、陳毅、張雲逸、羅炳輝等老一輩革命家曾轉戰於此。1949年1月,皖東全境解放,成立滁縣行政專員公署,下轄9縣。
建國後的滁州經歷了幾十年曲折發展的歷程,1979年鳳陽小崗村農民以石破天驚的大包干創舉,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1992年12月,國務院批准滁州設立省轄地級市。今日滁州,正在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的步伐,一座新興的工貿旅遊城市,屹立在長江北岸。

『伍』 安徽滁州市有哪些歷史古跡

琅琊山風景區

琅琊山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古稱摩陀嶺,包括琅琊山,城西湖,姑山湖,三古等四個景區,面積約115平方公里,是皖東久負盛名的游覽地。

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寫到:「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道出了琅琊山之美。1988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琅琊山的主要山峰有摩陀嶺,鳳凰山,大豐山,小豐山等,以茂要,幽洞,碧湖,流泉為主要景觀特色。尤以「夕陽晚照」、「雨後聽泉」景色更美,區內動植物種類繁多,喬木樹種有327種,有「雪松之王」、「水杉之王」,還產多種葯材,山中有綬帶鳥等珍禽。

琅琊山人文景觀豐富,有始建於唐代的琅琊寺,有建於宋代的醉翁亭等古建築群和唐宋以來的摩崖,碑刻數百處。醉翁亭為我國四大名亭之一。經歷人修葺增建,已發展為有二賢堂,馮公祠,寶宋齋,古梅亭,怡亭,九曲流觴,醒園等園林建築,內有著名的歐陽修文,蘇東坡手書的《醉翁亭記》全文石刻,為宋代流傳下來的稀世珍寶。

琅琊山景區內還有「三古」(古關隘,古驛道,古戰場)景點,卜家墩古遺址留下了大量的古跡和文物,此外,還有著名碑碣與唐代吳道子畫的觀音像等。

琅琊山-野芳園

野芳園是進入琅琊山勝境的第一個風景區。此園的建築風格按蘇州園林風格綜合規劃,建有賞心齋、擁霞軒、晨曦堂、盆景廊等。飛檐翹角、白壁漏窗、馬頭牆、小青瓦,淡雅和諧。園的總面積4200平方米。盆景長廊可陳列數千盆盆景,穿廊而行可通南北各區院,園內配置小橋、池水、假山,植有楓樹、桂花、紫荊綉球花木,疏密錯落有致,園內四季飄香,景色宜人。

琅琊山-讓泉

《醉翁亭記》寫道:「山行六七里,漸漸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讓泉也。」讓泉在醉翁亭前,泉眼旁用石塊砌成方池,水入池中,然後匯入山溪。水池三尺見方,池深二尺左右。池上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州王賜魁立的「讓泉」二字碑刻。讓泉水溫度終年變化不大,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泉水「甘如醍醐,瑩如玻璃」,所以又被稱為「玻璃泉」。

琅琊山-醉翁亭

醉翁亭位於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跡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歐陽修寫的傳世之作--《醉翁亭記》,記的就是此亭。

宋仁宗慶歷年間,朝政腐敗,權貴當道。原在朝廷中做官的歐陽修主張革新時政,且不避怨謗,敢於揭露官吏陰私,因而得罪了左丞相夏竦等人。夏竦便在皇帝面前誣告他。仁宗聽信饞言,將歐陽修貶謫滁州。

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為知音。為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親為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於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贊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醉翁亭落成後,吸引了不少遊人。當時的太常博士沈遵便慕名而來,觀賞之餘,創作了琴曲《醉翁吟》(一曰《太守操》),歐陽修親為配詞。現在馮公祠前面的一副對聯「泉聲如聽太守操,海日已照琅琊山」,便是說的這件事。事隔數年之後,歐陽修和沈遵重逢,「夜闌酒半」,沈遵操琴彈《醉翁吟》,「宮聲在迭」,「有如風輕日暖好鳥語,夜靜山響春泉鳴」。琴聲勾起了歐公對當年在亭間游飲往事的追憶,即作詩以贈。 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北宋末年,知州唐恪在其旁建同醉亭。到了明代,開始興盛起來。相傳當時房屋已建到「數百柱」,可惜後來多次遭到破壞。清代咸豐年間,整個庭園成為一片瓦礫。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了原樣。 醉翁亭一帶的建築,布局緊湊別致,亭台小巧獨特,具有江南園林特色。總面積雖不到1000平方米,卻有九處互不雷同的建築、景緻。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台,風格各異,人稱「醉翁九景」。醉翁亭前有讓泉,泉旁是小溪,終年水聲潺潺,清澈見底。亭中有宋代文學家、書法家蘇軾手書的《醉翁亭記》碑刻,稱為「歐文蘇字」。亭後最高處有一高台,曰「玄帝宮」,登台環視,但見亭前群山涌翠,橫呈眼底;亭後林濤起伏,飛傳耳際,猶如置身畫中。 醉翁亭因歐陽修及其《醉翁亭記》而聞名遐邇,數百年來雖然多次遭劫,但終不為人所忘,曾有人撰寫了一副對聯:「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解放後,人民政府將醉翁亭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多次整修。如今,此處千載勝境,更加壯觀誘人。

『陸』 安徽滁州的歷史

春秋,楚靈王(公元前540~529年)時,今滁地屬楚之椒邑。楚平王十一年(前518年)吳楚攻伐,楚敗,境域屬吳。
戰國時期,吳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滁屬越。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擴地至泗水之上,復屬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楚亡,滁屬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郡縣制,分全國為36郡,滁為九江郡東城縣所領。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滁為建陽、全椒、東城三縣分領。元狩元年(前122年),廢淮南國,復屬九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隸揚州刺史部九江郡。新莽年間(公元9~13年),改九江為延平,東城為武城。
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為表彰馬成平定江淮的戰功,封全椒為其侯國,省建陽入全椒,屬揚州刺史部九江郡。建初四年(79年),滁隨全椒劃屬下邳國;建安十一年(206年),廢下邳國,仍復舊治。
三國時,吳魏相爭,江淮為爭戰之地。吳廢全椒縣置屯田都尉,在境內屯田練兵。吳赤烏十三年(250年),「孫權遣兵十萬,作棠邑塗塘以淹北道」。塗水,即今之滁河。
古滁州城西晉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平吳,遣琅琊王司馬怞出「塗中」,翌年二月,吳主孫皓獻璽即此地。滁始見「塗中」地名。太康元年(280年),屬揚州淮南郡,為全椒、東城縣分領。
東晉,塗中為江淮軍事重地。因戰亂,移民南渡。王導行「僑寄法」,於今來安縣東1公里處僑置頓丘郡,隸北徐州。隆安年間(397~401年),改頓丘郡為頓丘縣,隸雍州秦郡。
南北朝,劉宋永初元年(420年),頓丘縣改隸南豫州。元嘉八年(431年)八月,以沛縣並入頓丘縣,改隸南兗州。
【二】建城時期(南北朝:新昌郡、譙州、南譙州)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冬十月,割秦郡之頓丘、梁郡之谷熟、歷陽之贊立新昌郡,移郡、縣(頓丘)治於新昌城(今滁城),隸徐州。南齊永明元年(483年),為新昌郡頓丘縣治,改屬北徐州。梁大同二年(536年)立譙州,治新昌城,領新昌郡頓丘縣。梁太清三年(549年)入東魏,譙州治新昌城,領新昌郡頓丘縣,別設赤湖(州西10公里,治今赤湖鋪)、荻港(州北12.5公里,治今沙河鎮白米村鄭郢南)、薄陽(州南10公里,治今薄陽壩)三縣,旋廢。天保三年(552年)入北齊,改頓丘為新昌縣,屬譙州新昌郡。太建五年(573年)入陳,太建七年三月,移盱眙之北譙州鎮於新昌城,始以此稱為南譙州。太建十一年,入北周,復置頓丘縣仍屬南譙州新昌郡。
【三】滁州(隋朝-清朝)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新昌郡,省高塘、樂鉅入頓丘,改名新昌縣,改南譙州為滁州。開皇十八年,改新昌縣為清流縣。大業三年(607年),廢滁州,仍置清流縣,改屬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滁州,治清流縣,又以全椒縣來屬。貞觀元年(627年),隸淮南道。景龍三年(709年),析清流縣東之地置永陽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滁州為永陽郡,治清流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滁州,領清流、全椒、永陽3縣。
五代十國時期,歷吳、南唐、後周,仍置滁州清流縣。
北宋初,滁州(永陽郡軍)直隸京師,領清流、全椒、來安3縣。至道三年(997年),滁州屬淮南路;熙寧五年(1072年)屬淮南東路。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置滁濠鎮撫使,尋廢。紹興五年,省來安入清流縣。紹興十八年復析置來安縣;乾道九年(1173年),廢來安縣為鎮,淳熙二年(1175年)復置。嘉熙年間(1237~1240年),移州治王家沙;景定五年(1264年)復治清流縣。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滁州為路,清流縣屬江淮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復置滁州,領清流、全椒、來安3縣,屬江淮行省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屬江浙行省揚州路;至元二十八年,改屬河南江北行省揚州路。
明洪武初,省清流、全椒及來安3縣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滁州屬鳳陽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全椒、來安縣。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隸京師。永樂年間(1403~1424年),改隸南京。景泰年間(1450~1456年),屬廬鳳淮揚巡撫。
清順治二年(1645年),滁州屬江南省安廬滁和道;順治六年,直屬江南省;順治十八年隸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屬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年10月),直屬安徽省。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隸安徽省安廬滁和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廢道。
【四】滁縣(1912年-1983年)
民國元年(1912年)4月,改滁州為滁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6月屬安慶道,10月劃屬安徽淮泗道。民國17年8月,廢道,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0月,劃屬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區,縣政府駐地滁城。民國26年12月,滁縣政府駐地先後流駐含山縣仙蹤鎮、全椒縣古河及境內施家集等地。民國27年11月,屬皖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26年12月18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滁城,成立維持會,民國29年,於滁城建立偽滁縣政府。
民國29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境內津浦路西地區建立滁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施家集;8月,屬皖東津浦路西各縣抗敵聯防委員會辦事處。民國32年2月,改稱滁全(椒)縣,11月改為滁縣。民國34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全椒縣西北部部分區、鄉與滁縣津浦路西區域合並(滁城及境內津浦路東地區為滁縣政府佔領),復置滁全縣,縣政府駐施家集,屬淮南津浦路西專員公署。民國34年11月,定遠縣東南部與滁全縣合並,改稱定滁全縣,縣政府駐常山嶺,屬華中蘇皖邊區第四行政區;民國35年7月中共定滁全政權北撤山東。民國37年4月,重建定滁縣,屬淮南蘇皖邊區津浦路西行政區,6月屬江淮第四行政區。
民國38年1月24日,滁縣解放,在境內東部置滁縣,縣政府駐滁城,屬江淮第一行政區;2月,在境內西部及定遠縣藕塘區域建立定滁縣,駐地施家集,屬江淮第四行政區;6月,撤銷定滁縣,原滁縣之轄區仍歸滁縣建制,改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縣行政區。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滁縣屬皖北人民行署滁縣行政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滁縣專區。1956年1月撤銷滁縣專區,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1年3月,復屬安徽省滁縣專區。1971年3月,屬安徽省滁縣地區。
【五】滁州市(縣級:1983年-1992年)
1982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滁縣,以原滁縣行政區域改設滁州市;1983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滁州市。
【六】滁州市(地級:1992年-今)[1]
1992年12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滁縣地區、滁州市,設立滁州市(地級)和滁州市琅琊區、南譙區,市人民政府駐琅琊區育新路(今遷至琅琊區琅琊東路)。琅琊區轄東門、南門、西門、北門、琅琊、清流、揚子7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豐樂路;南譙區轄南譙街道辦事處和烏衣、沙河、章廠、珠龍、大柳、黃泥崗、汪郢、腰鋪、黃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個鄉鎮,區人民政府駐東大街。
將原滁縣地區的來安、全椒、天長、定遠、鳳陽、嘉山(今明光)6個縣劃歸滁州市管轄。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級)正式成立。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譙2個區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長縣更名天長市(縣級),屬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縣更名明光市(縣級),屬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柒』 滁州歷史簡介100字

春秋,楚靈王(公元前~529年)時,今滁地屬楚之椒邑。楚平王十一年(前518年)吳楚攻伐,楚敗,境域屬吳。
戰國時期,吳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滅吳,滁屬越。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擴地至泗水之上,復屬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楚亡,滁屬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郡縣制,分全國為36郡,滁為九江郡東城縣所領。
西漢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滁為建陽、全椒、東城三縣分領。元狩元年(前122年),廢淮南國,復屬九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隸揚州刺史部九江郡。新莽年間(公元9~13年),改九江為延平,東城為武城。
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為表彰馬成平定江淮的戰功,封全椒為其侯國,省建陽入全椒,屬揚州刺史部九江郡。建初四年(79年),滁隨全椒劃屬下邳國;建安十一年(206年),廢下邳國,仍復舊治。
三國時,吳魏相爭,江淮為爭戰之地。吳廢全椒縣置屯田都尉,在境內屯田練兵。吳赤烏十三年(250年),「孫權遣兵十萬,作棠邑塗塘以淹北道」。塗水,即今之滁河。
古滁州城西晉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平吳,遣琅琊王司馬怞出「塗中」,翌年二月,吳主孫皓獻璽即此地。滁始見「塗中」地名。太康元年(280年),屬揚州淮南郡,為全椒、東城縣分領。
東晉,塗中為江淮軍事重地。因戰亂,移民南渡。王導行「僑寄法」,於今來安縣東1公里處僑置頓丘郡,隸北徐州。隆安年間(397~401年),改頓丘郡為頓丘縣,隸雍州秦郡。
南北朝,劉宋永初元年(420年),頓丘縣改隸南豫州。元嘉八年(431年)八月,以沛縣並入頓丘縣,改隸南兗州。
【二】建城時期(南北朝:新昌郡、譙州、南譙州)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冬十月,割秦郡之頓丘、梁郡之谷熟、歷陽之贊立新昌郡,移郡、縣(頓丘)治於新昌城(今滁城),隸徐州。南齊永明元年(483年),為新昌郡頓丘縣治,改屬北徐州。梁大同二年(536年)立譙州,治新昌城,領新昌郡頓丘縣。梁太清三年(549年)入東魏,譙州治新昌城,領新昌郡頓丘縣,別設赤湖(州西10公里,治今赤湖鋪)、荻港(州北12.5公里,治今沙河鎮白米村鄭郢南)、薄陽(州南10公里,治今薄陽壩)三縣,旋廢。天保三年(552年)入北齊,改頓丘為新昌縣,屬譙州新昌郡。太建五年(573年)入陳,太建七年三月,移盱眙之北譙州鎮於新昌城,始以此稱為南譙州。太建十一年,入北周,復置頓丘縣仍屬南譙州新昌郡。
【三】滁州(隋朝-清朝)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新昌郡,省高塘、樂鉅入頓丘,改名新昌縣,改南譙州為滁州。開皇十八年,改新昌縣為清流縣。大業三年(607年),廢滁州,仍置清流縣,改屬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復置滁州,治清流縣,又以全椒縣來屬。貞觀元年(627年),隸淮南道。景龍三年(709年),析清流縣東之地置永陽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滁州為永陽郡,治清流縣。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滁州,領清流、全椒、永陽3縣。
五代十國時期,歷吳、南唐、後周,仍置滁州清流縣。
北宋初,滁州(永陽郡軍)直隸京師,領清流、全椒、來安3縣。至道三年(997年),滁州屬淮南路;熙寧五年(1072年)屬淮南東路。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置滁濠鎮撫使,尋廢。紹興五年,省來安入清流縣。紹興十八年復析置來安縣;乾道九年(1173年),廢來安縣為鎮,淳熙二年(1175年)復置。嘉熙年間(1237~1240年),移州治王家沙;景定五年(1264年)復治清流縣。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滁州為路,清流縣屬江淮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復置滁州,領清流、全椒、來安3縣,屬江淮行省揚州路;至元二十一年,屬江浙行省揚州路;至元二十八年,改屬河南江北行省揚州路。
明洪武初,省清流、全椒及來安3縣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滁州屬鳳陽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復置全椒、來安縣。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隸京師。永樂年間(1403~1424年),改隸南京。景泰年間(1450~1456年),屬廬鳳淮揚巡撫。
清順治二年(1645年),滁州屬江南省安廬滁和道;順治六年,直屬江南省;順治十八年隸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屬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年10月),直屬安徽省。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隸安徽省安廬滁和道,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廢道。
【四】滁縣(1912年-1983年)
民國元年(1912年)4月,改滁州為滁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6月屬安慶道,10月劃屬安徽淮泗道。民國17年8月,廢道,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10月,劃屬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區,縣政府駐地滁城。民國26年12月,滁縣政府駐地先後流駐含山縣仙蹤鎮、全椒縣古河及境內施家集等地。民國27年11月,屬皖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區。
民國26年12月18日,日本侵略軍侵佔滁城,成立維持會,民國29年,於滁城建立偽滁縣政府。
民國29年3月,中國共產黨在境內津浦路西地區建立滁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地施家集;8月,屬皖東津浦路西各縣抗敵聯防委員會辦事處。民國32年2月,改稱滁全(椒)縣,11月改為滁縣。民國34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全椒縣西北部部分區、鄉與滁縣津浦路西區域合並(滁城及境內津浦路東地區為滁縣政府佔領),復置滁全縣,縣政府駐施家集,屬淮南津浦路西專員公署。民國34年11月,定遠縣東南部與滁全縣合並,改稱定滁全縣,縣政府駐常山嶺,屬華中蘇皖邊區第四行政區;民國35年7月中共定滁全政權北撤山東。民國37年4月,重建定滁縣,屬淮南蘇皖邊區津浦路西行政區,6月屬江淮第四行政區。
民國38年1月24日,滁縣解放,在境內東部置滁縣,縣政府駐滁城,屬江淮第一行政區;2月,在境內西部及定遠縣藕塘區域建立定滁縣,駐地施家集,屬江淮第四行政區;6月,撤銷定滁縣,原滁縣之轄區仍歸滁縣建制,改屬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縣行政區。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滁縣屬皖北人民行署滁縣行政區;1952年4月屬安徽省滁縣專區。1956年1月撤銷滁縣專區,改屬安徽省蚌埠專區;1961年3月,復屬安徽省滁縣專區。1971年3月,屬安徽省滁縣地區。
【五】滁州市(縣級:1983年-1992年)
1982年11月1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滁縣,以原滁縣行政區域改設滁州市;1983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滁州市。
【六】滁州市(地級:1992年-今)[1]
1992年12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滁縣地區、滁州市,設立滁州市(地級)和滁州市琅琊區、南譙區,市人民政府駐琅琊區育新路(今遷至琅琊區琅琊東路)。琅琊區轄東門、南門、西門、北門、琅琊、清流、揚子7個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駐豐樂路;南譙區轄南譙街道辦事處和烏衣、沙河、章廠、珠龍、大柳、黃泥崗、汪郢、腰鋪、黃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個鄉鎮,區人民政府駐東大街。
將原滁縣地區的來安、全椒、天長、定遠、鳳陽、嘉山(今明光)6個縣劃歸滁州市管轄。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級)正式成立。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譙2個區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長縣更名天長市(縣級),屬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縣更名明光市(縣級),屬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捌』 滁州市始建於哪年

滁州市歷史:在先秦時期歸屬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區),三國設滁州內鎮,南朝建州,隋朝始容稱滁州,因滁河(塗水)貫通境內,又「塗」通「滁」,故名為「滁州」。


滁州,簡稱滁,古稱塗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轄市,地處長江下游北岸,長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滁州吳風楚韻,氣貫淮揚,接壤金陵西北,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鎖鑰、江淮保障」之稱,「形兼吳楚、氣越淮揚」、「儒風之盛、夙貫淮東」之譽。

閱讀全文

與中國滁州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