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工業近代化過程(高中歷史)
1.起步萌芽──洋務運動
鴉片戰爭後,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一方面摧殘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截斷了中國資本主義獨立發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擴大了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為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和可能。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地主階級洋務派以(前期)「自強」、(後期)「求富」為口號於19世紀60—90年代,開展了一場自救運動——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宣告洋務運動破產。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邁出了中國近代化(工業近代化、採用機器生產)的第一步。
2.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衰: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19世紀末,甲午戰爭後得到初步發展;辛亥革命後和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一戰後,帝國主義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再度受挫;抗日戰爭及戰爭勝利後,民族工業日益萎縮。狀元實業家張謇提出「實業救國」,大力倡導發展實業,成為民族工商業的楷模。
3.民族工業發展特點:
(1)不均衡、畸形發展:集中於沿海地區,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
(2)艱難曲折:曲折中發展、夾縫中生存。
4.啟示:民族獨立、政局穩定是實現近代化的前提和保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推動近代化的首要條件;科教興國是關鍵;對外開放、兼收並蓄;實事求是,根據具體國情制定正確決策。
㈡ 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現代化進程
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是在扭曲中向前發展的,發展歷程極其艱難、曲折和復雜。從低級向高級發展,從中世紀向近代化再向現代化轉變,從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再到社會主義革命交替。其中夾雜著各種各樣的落後的反動的政治思潮,有的甚至叫囂一時,但歷史發展前進的總趨勢是不可逆轉的。然而近現代政治思想史上的每一次反復,都比較的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是一個波浪似的,螺旋形的前進上升運動。如果把思想發展看作是直線化是不科學的,同時只看到歷史進程的曲折反復,甚至暫時的倒退的現象,而看不到歷史前進的總趨勢,也是片面的,形而上學的觀點。只有用實事求是的唯物史觀去認真學習研究,才能真正從中獲得「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的明智效果。
愛國主義、救國救民是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的首要主題。
中國是在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之下進入近代歷史時期的。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中國先進思想家們面對的現實和抉擇是嚴酷、復雜和矛盾的。學習西方又要反帝;反封建又要不失中國傳統;要工業化又要避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探索中國特殊的出路,這勢必形成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紛雲繁雜,流派眾多,百家爭鳴的局面。
對近代中國出路的探索,從19世紀60年代的「夷務」,到70年代的「洋務」和90年代的「新學」、戊戌變法,以及20世紀初的民主革命思潮,再到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這個過程大體反映了這一歷史時期,不同階段上的中國人,對此問題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龔自珍、林則徐、魏源、洪秀全、嚴復、康有為、孫中山、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們的思想,具有不同階段,或同一階段的不同特點,但其認識又是相互銜接的,有這一代比一代更加深化的明顯特徵。分開來說,五四之前和五四之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
一、五四前的80年,先進中國人對反帝救國這一主題的探索,僅僅是縱向的深入,其結果表現為西方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的破滅。
19世紀40至50年代,中國封閉的大門剛被打開。在西方列強的「船堅炮利」、「奇技淫巧」面前,地主階級改革派的思想家和農民階級思想家,各自提出了他們不同的主張。魏源力主「以夷制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主張引進西方的「火輪機、火炮車、自來火、自傳磨、千斤頂」之類的「利器」以強國;洪秀全則從西方引進「上帝」動員農民,以圖建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人間天國。60年代初馮桂芬的《校邠廬抗議》和洪仁玕的《資政新篇》則具有更為明顯的資本主義色彩。但是,在民族資本發展還十分微弱的條件下,他們的理想自然不能擺脫傳統的封建專制政權的模式。洋務運動開拓了中國人對西方認識的視野。洋務運動是清王朝的「自救」運動,但在實踐上建立中國最早的現代工業,引進了西方的自然科學,而從選派到西方的留學生中,又出現了早期的新型知識分子。這樣,在向西方學習的內容上就由過去僅僅注意技藝,進而注意研究西方國家的政治體制,這無疑是認識上的一次飛躍。但是,這些新型知識分子並未脫離封建本體的束縛,他們的主張也只能達到「以中國之本有之學,還與中國」,「變器不變道」的水平。早期改良主義之所以還未能形成思潮,是因為還不具備其形成的社會條件。
90年代的戊戌維新運動,發生在洋務破產、甲午戰敗之後。《馬關條約》造成的割地、賠款的局面,使中國思想界為之震撼。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知識分子的隊伍開始出現政治主張的分野,逐漸形成了君主立憲派、民主共和派和無政府主義牌。盡管三派的主張不同,但都不同程度的具有否定皇權的絕對性,背離封建國體的趨向。他們的世界觀也由「天不變、道亦不變」轉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如果說立憲派仍然是在封建的傳統范圍內尋求政治改良的話,那麼民主共和派則完全以法國革命為楷模,主張武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無政府隨著民主共和派而起,鼓吹一種更為激進的絕對自由平等說,否定一切國家權力。
同地主階級改良派相比,康有為和孫中山的思想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這就是他們調轉了以往思想家們用東方本位體觀念看西方的角度,而用西方的政治思想來觀察中國。這一立場的轉變無疑加深了他們對中國問題的認識。無論康有為怎樣借用空子,托古改制,他使用的武器其實是進化論。20世紀初民主革命派的宣傳家陳天華、鄒容等,無不以盧梭、孟德斯鳩的天賦人權、主權在民、民主共和為藍本。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也使用一些傳統語言,以證明其思想古已有之,但其理論體系卻完全是西方的政治思想。攻擊封建專制政體,否定皇權,宣傳民主政治是這一時期中國思想界的中心論題。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外反動勢力的結合,更加促使知識分子與「大一統」的傳統觀念相決裂。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愛國主義的民族感情,正是在這種民族危亡的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這場愛國主義主義思潮以維新變法為起點,中間經義和團運動,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達到高潮。然而,辛亥革命只是把皇帝拉下了馬,中華民國只是一塊徒有虛名的空招牌。辛亥革命夭折的嚴酷的現實告訴人們,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現實逼迫人們繼續思考探索,而辛亥革命畢竟給這一探索留下了新的基礎和豐厚的思想養料。
二,五四後30年探索的特點是深層次的橫向比較,其結果是選擇了科學社會主義作為救國的武器。
五四運動進一步沖擊了封建思想的閘門,五光十色的西方思想紛至沓來,湧入中國。
首先,以「科學」和「民主」為旗幟的新文化啟蒙運動,將中國思想界的注意力引向了更深的層次。即不僅注意西方科學技術、政治制度的移植,更加註意中國社會土壤的改造,著眼點是人的思想解放。從五四到30年代,無論是東方文化派和科學方法派,本位文化派和全盤西化派,盡管他們各執一端,但這種論爭推動了人的思想解放。科學社會主義正是在這種論爭中開拓了自己的陣地,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嶄新的政治文化。
其次,由人的思想解放進而深入對經濟結構、社會形態的探討,從而基本認清了中國的國情。五四時期「問題與主義」的論戰、社會主義的論戰,重點是涉及了社會問題要不要根本解決,而30年代的社會性質、社會史和農村社會性質的論戰才真正探討了中國國情。這一認識的深入,為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形成起新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完整體系,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再次,在30至40年代,隨著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華民族的覺醒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聯系起來;廣泛的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抗日救亡運動的深入;民族斗爭與階級斗爭關系的科學處理等等;各種思潮經過比較和論爭、揚棄和選擇;各派代表人物,經過分化和重新組合,到40年代基本形成了三種代表性的建國主張。
第一、以國民黨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主張以儒家道統為核心的所謂「三民主義」為指導,在國民黨以黨專政下「建設三位合一(文化、經濟和國防)的新國家」。蔣介石認為:「個人本位的自由主義與階級斗爭的共產主義」都「違反中國固有文化精神」,「不合國計民生」,故一律排斥。他提出從用所謂「符合大同原則」的法西斯蒂政治理論,建立封建法西斯政體,並且付諸實施。
第二、30年代出現的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中間黨派,既反對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又不同意共產黨的主張。他們要求民主、團結、抗戰和進步。但其基本的政治主張是要求在國共兩黨之間走第三條道路,即在中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第三、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思想武器,對近百年各種政治主張論爭、比較、選擇、綜合的結果。這一理論總結了中國革命的根本規律,從而也找到了中國社會的根本出路,即首先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形態,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進而實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現中國的現代化。毛澤東指出:自從鴉片戰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求真理。但是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外國有過,中國不能有。在中國,唯一的路是經過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到達階級的消滅和世界的大同。「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是對中國革命規律的深刻總結,同時也是對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發展軌跡的深刻總結。
㈢ 第一次現代化進程階段對中國和世界分別帶來怎樣的影響 高中歷史
對世界:極大地提復高生制產力;西歐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改革,最終戰勝封建階級,建立和鞏固了自己的統治;人口的自由流動,城市規模不斷擴大,新興城市不斷涌現,加速了近代城市化進程;工業生產把工人變成了機器的附庸;經濟危機現象的發生;壓迫掠奪殖民地國家,把人類拖進世界大戰;造成資源枯竭,破壞自然環境等。
對中國:完成工業革命的英法等國對中國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經濟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庸;誘導了中國的洋務運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中國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近代化起步。
㈣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志著中國人真正自覺地開始認識現代化,一系 列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制定,重新開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機制,明確了中國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緊迫性,全面開創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局面。
一、提出「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思想
為了全面糾正十年「文革」的錯誤路線,實行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確定把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完成後,如何 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中心任務突出地擺到了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1979年 3月,鄧小平就明確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 化道路。」[1](P163)他還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重視的兩個重要特點,即底子薄及 人口多、耕地少進行了分析。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在總結我國革命和建設經驗的基礎上 ,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論斷和現代化的基本方向。1984年10月, 鄧小平強調「革命和建設都要走自己的路」,「中國革命的成功,是毛澤東同志把馬克 思列寧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現在中國搞建設,也要把馬克思列寧主 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2](P94~95)1987年8月,鄧小平特別強調指出 :「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社 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 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訂規劃。」[2](P225)至此,「走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思想已經趨於成熟,並成為制定各項方針、政策,開展各項工作 的根本指導思想。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理論的核心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與此前的「中國工業化道路 」思想相比,它既強調工業化的重要,也強調中國的現代化應該是工業化、政治民主化 和思想文化現代化的統一,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不能只看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導致現代化 過程中的種種失衡現象出現。關於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面現代化的思想,在黨的十三大報 告中被規范地表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一 表述被黨的十四大、十五大所沿用,並被固定下來,成為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奮斗目標。
二、「兩個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內容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了全面的拔亂反正,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 現了由片面現代化向全面現代化的轉變。使以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主要內容 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重新開始起步。起步後,首先抓住了農業和農村工作,實行家庭 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業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調整工業結構解決輕重工業的比例 失調問題,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上了正確的道路,並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 設的新局面。
1982年,黨的十二大明確了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總任務: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 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 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當時,已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當作 社會主義兩個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徵進行了詳細闡述。在實際進程中,一方面由於改革開 放沖破了僵化的經濟體制,使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以不可阻擋之勢蓬勃發展。沿海地區, 從南到北,形成了廣闊的前沿開放地帶,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三大產業的 協調發展,而且帶動了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另一方面理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開展,人們的思想沖破了舊觀念的束縛。追求變革、勇於開拓、講 求實效形成潮流。實踐中,使我們對自己所處的歷史階段和基本任務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黨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明確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任 務是要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 代化。確立了我國經濟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在這當時和之後的一段時間,盡管 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但仍實現了國內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保證了改革 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繼續進行。從1992年黨的十四大開始,在「以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 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思想的指導下,不僅使現代化 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而且在思想上還突破了姓「資」姓「社」的束縛,提出了建立社 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想。從此,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得以加快推進, 國內生產總值連年增長。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資源的開發極大地適應了科學技術的迅 猛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劇烈競爭。
具有重要意義的黨的十五大,確立了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總結了近20 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克服了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抵制了 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全面規劃了邁向21世紀的戰略目標,提出要實現工 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偉大構想。
三、這一時期現代化建設的基本經驗
1.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20多年來,現代化建設的成 功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仍居於世界後列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它既承擔 著完成傳統工業化的任務,又承擔著進行新的產業革命的任務。在國際經濟和科學技術 激烈競爭的形勢下,科學技術是盡快改變我國生產力的落後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關鍵因素,是當今中國發展生產力的突破口。
當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並且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被應用於生 產,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實現「 四個現代化」,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在農業方面,我 們要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計 算機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新興農業。工業 方面,則必須應用以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用 於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於國防現代化,就更離不開科學技術。此外, 決策的自主化、科學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也都離不開科學技 術。
2.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動力。20多年前,鄧小平深刻地指出,「四個現 代化」是一場「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須要 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築,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 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 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1](P135~13 6)在這里鄧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現代化。20年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些論斷的認識 。改革舊的體制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我國的現代化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 路,改革使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完成了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全面改革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 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也為實現全面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開放,不僅適應了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趨勢,也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加強了同世界各國在貿易、科 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擴大了對外貿易,彌補了國內建設資 金的不足,這一切都是推動現代化的直接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被作為社 會主義現代化的持久動力而被繼續堅持下去。實踐也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障。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優勢,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和 困難,如眾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資源相對短缺、交通運輸緊張、就業壓力大、生態 環境惡化等。在這樣的國情下,如果全體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反之,如果政治不穩定,社 會動亂、人民內部發生分裂,那就不僅會加劇原有矛盾和困難,而且會喪失我們的有利 條件和優勢,現代化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政治的穩定是實現現代 化的重要保證。用鄧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2](P284)為此,所有 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設計都要把保持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一切有關現代化的方針、政策、 方案都要服從於穩定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須把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 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 與可持續發展內在地統一起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 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我們不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搞好,還要為我們 的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糧,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不能為謀求一時的發展而以犧牲長久利益為代價。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吸納和借鑒了 世界的和我國的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道路,實現了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㈤ 中國現代化歷程九個歷史事實800字
中國政治民主化的進程實際上反映出中國各階級、階層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探索和實踐的過程。
(一)地主階級的探索和實踐
鴉片戰爭前後,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抵抗派,放,眼世界,主張向西方學習,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但沒有取得實際的效果。「師夷長技」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表明地主階級抵抗派此時思想仍處在器物層次(只學習西方技術,不引進西方制度)。
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師夷長技以求富"等口號,掀起了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設學堂、派遣留學生,引進了一批西方科學技術,培養了一批技術工人,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勢力的入侵有進步意義。但由於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沒有從根本上否認封建制度,因而學習西方的思想仍舊是停留在器物層次。
(二)農民階級的探索及實踐
19世紀中期,由於國內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以洪秀全、洪仁玕為首的農民階級,先後提出、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等革命綱領,試圖建立一個新型的社會。但由於中外勢力的聯合絞殺,尤其根本上由於農民階級所受的階級和時代局限,太平天國運動最終失敗。但是《資政新篇》作為近代中國第一個較為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有著積極的歷史意義。
19世紀末,帝國主義加緊侵華,義和團運動興起,提出「扶清滅洋"的口號。由於農民階級對帝國主義、清政府的認識不清,在清政府與帝國主義的絞殺下失敗。
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失敗,表明農民階級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能領導民主革命。
(三)民族資產階級的探索與實踐
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從洋務運動中分離出了早期維新派。他們主張不僅要學習西方科技,還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經濟和議會制度。早期維新派以鄭觀應等為代表。由於早期維新派是從洋務運動中分化出來的,本身仍與地主階級有著聯系,他們的主張也並未真正付之於行動。
19世紀六七十年代,伴隨著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出現,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誕生了。從此,中國人民禦侮自強和實現現代化的理論有了重大突破。
甲午戰爭之後,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維新派以「救亡圖存」為號召,以《應詔統籌全局折》為施政綱領,在光緒皇帝的主持下,決定變法。由於頑固派的強烈反對,戊戌變法最終失敗,表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舊中國行不通。
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雖有發展,但受到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限制。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提出推翻清朝統治的革命要求。發動一系列起義,最終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並頒布了《臨時約法》,這是中國政治近代化歷程中的偉大成果。但由於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與妥協性,在帝國主義與袁世凱的威逼下,袁世凱篡奪了革命成果,並一步步建立起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資產階級革命最終失敗了。
資產階級維新派與革命派的失敗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走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和共和國方案是行不通的。
(四)無產階級的探索與實踐
早在19世紀四五十年代,中國的無產階級先於資產階級在外商企業里誕生了。早期工人階級的自發斗爭,初步顯示了中國無產階級的力量。20世紀初,隨著新文化運動的進行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以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為代表的先進分子.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並於1921年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在中國共產黨的參與和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國民大革命運動、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終於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中國走上了獨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道路。
二、升華認識
1.中國現代化是從鴉片戰爭以後開始的,但在甲午戰爭前主要限於經濟領域。1 894年爆發的甲午中日戰爭,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大轉折,標志著現代化由經濟領域轉入政治領域。
2.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藉助皇權進行政治變革的第一次嘗試。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推翻帝制。創建共和國的第一個成功行動。中華民國的成立,標志著共和制度的建立。此後,雖然發生過兩次復辟帝制的事件,但政治現代化的總趨勢不可逆轉。歷屆民國政府不論封建軍閥如何獨占鰲頭,但不少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也參與了政權。
3.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受義和團運動的沖擊和八國聯軍侵略的鞭撻後,為鞏固統治而被迫進行的改革。就其性質而言,應是資本主義的或帶有資產階級色彩的,在客觀上也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傳播,有利於中國近代民主化的進程。在新政中形成的立憲派,積極倡導興辦實業.抵制洋貨,收回礦權、路權等,雖然反對革命派用武力推翻清政府,但在向清政府請願立憲遭到拒絕後,便轉而加人反清行列,支持辛亥革命。
4.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是資產階級對國家政治民主化進行探索的兩種理論模式,在政治行為上直接表現為資產階級立憲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它們構成了晚清反對專制政治的兩條陣線。革命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從正面有力地沖擊了清朝專制統治。立憲派則從實業、教育、啟蒙等多方面為民主大廈在中國的建成添磚加瓦,贏得了多數工商業資本家和開明士紳的支持。他們以諮議局和資政院為基地,利用合法手段從事反專制的斗爭,掀起了請願運動、抵制美貨運動、收回利權運動和保路運動,使清政府陷於困境,進退兩難。
5.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兩種觀點,兩種模式,既對立又統一。他們是在同一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股新的政治勢力,他們的主張和要求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近代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要求。他們同時以「救亡圖存"為己任,愛國是二者的共同起點。雖然他們對帝國主義斗爭存在一定的軟弱性,但都希望中國從帝國主義的枷鎖下解放出來,實現民族獨立。他們都取法於西方,向西方學習。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作為革新中國與打擊舊學的思想武器,最初取自西方的社會契約論、三權分立說、進化論和以實驗科學為基礎的歸納方法等。他們都把中國的出路寄託於實現資本主義,因此反封建又是二者共同的目標。
6.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民族資產階級對於國家民主化仍有自己的特殊認識。民族資產階級先是追隨蔣介石,參與南京國民政府活動;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們一方面參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另一方面又對蔣介石消極抗日、專制獨裁、壓制民族資本經濟發展不滿。解放戰爭時期,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對美蔣抱過幻想,並企圖走第三條道路,但最終還是站到人民斗爭的行列,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支持和幫助中共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大業。
三、復習提示
1.掌握近代各種政治力量對政治民主化探索與實踐的基本情況。
2.把握中國政治民主化發展的趨勢。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我國存在兩千多年,明清時期空前強化,進入近代後走向衰變,政治民主化成為歷史發展的趨勢。近代中國政治民主化經歷了從思想啟蒙到社會運動再到制度變革的過程。
3.聯系歷史重大熱點。2005年是「公車上書"110周年、中國、同盟會成立l。。周年以及《新青年》創刊90周年,這三個事件剛好涉及中國政治近代化探索的三次重大歷史運動:維新變法運動、民主革命運動和新文化運動,運動中先後掀起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深深影響到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此外,2006年是文革結束40周年,以史為鑒,吸取文革的教訓,尤為重要。
4.聯系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三個文明建設的精神。物質文明建設重點把握好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健全市場機制、加強宏觀調控、擴大就業、健全社保體制等幾個方面。政治文明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重點把握好民主制度、法制建設、改革和完善決策機制。精神文明建設重點放在弘揚和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上。
考點四 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歷程
一、知識梳理
1.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對中國近代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是中國近代化的思想啟蒙。
2.太平天國運動中《資政新篇》提出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思想是中國第一個比較完整的近代化方案。
3.資產階級維新派以進化論為理論基礎。主張變法維新,實行君主立憲。
4.資產階級革命派則把從西方學到的國家學說發展為三民主義,並把理論學習和革命宣傳變為實際行動,發動了辛亥革命。
5.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的建立和《臨時約法》的頒布,是中國近代化歷程中取得的偉大成果,從此以後,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6.新文化運動提出了「民主』』與「科學"的口號,主張引進西方現代文明,弘揚平等人權,是中國邁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標志。
7.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為中國社會的變革提供了科學理論。
二、升華認識
1.西學東漸的概念。西學泛指當時西方的科技、文化、思想;東漸,意為向東方逐漸傳人、滲透。這是東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歷史,也是傳統文化向近代文化轉變的歷史。
2.從鴉片戰爭到1 919年,中國近代化歷程由學習西方的軍事器物、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經歷了三個階段。此後30年裡,中國近代化雖有所深化,但發展緩慢,效果並不明顯,近代化未能實現。
3.近代前期文化的兩個階段三個層次。
兩個階段:第一,鴉片戰爭後到甲午戰爭前,主要學習西方的物質文明;第二,甲午戰爭後到五四運動前,主要學習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三個層次:第一,技術成果(器物層);第二,相關社會支持系統(制度層);第三,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文化氣質等(思想層)。
4.近代前期思想演進的過程、影響及其特點。①體現出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②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③對西方文化的認識走了一條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過程。 三、復習提示 1.掌握近代前期思想演進的過程、影響。 2.把握近代前期思想演進的過程、影響及特點。 3.掌握中國科學文化近代化的軌跡。先是傳教士東來,西學東漸,後是「船堅炮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於是不自覺或自覺地向西方學習.開始了西方近代文明首先是近代科學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在此過程中有激烈的沖撞,有艱難的移植,也有別具匠心的創造,最後導向中國科學文化的近代化。
4.正確認識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及影響。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有兩個明顯目的:一是培養殖民地人才;二是混淆和動搖民眾的愛國和民族精神,為其政治侵略服務。西方資本主義文化的入侵也為西學傳人中國提供了條件,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促使中國社會不同階級、階層的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引起內部的觀念對立和斗爭(對封建地主階級、農民、民族資產階級都是如此)。
5.聯系時政熱點,樹立正確的文明觀和文化觀。
第十五專題 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
主幹知識整合
一、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
1.形成的過程
(1)16~18世紀開始形成時期
14、15世紀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成為一個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的整體,還推動了海外殖民擴張,伴隨著殖民擴張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2)19世紀前期~19世紀六七十年代初步形成時期
第一次工業革命大大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了搶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加緊殖民擴張,許多國家淪為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的爆發,說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3)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最終形成時期
19世紀70年代開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進一步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搶占更多的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主要帝國主義國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紀初,世界被瓜分完畢,亞非拉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都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思考討論
想一想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提示: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對外的殖民擴張,促進了資本主義市場的逐步形成,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資本和廣闊的市場條件,又極大地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認識
(1)資本主義的發展是推動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動力,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擴張是世界市場形成的主要途徑。
(2)世界市場的形成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把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擴展到世界各地,沖擊瓦解著東方各國舊的經濟結構,促進了東方各國的近代化。
(3)也給東方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東方的長期貧窮和落後,使東方從屬於西方。
二、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的體系演變
1.演變過程
(1)18世紀中期~1944年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①18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殖民霸主,19世紀早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加緊殖民擴張,擁有廣大的殖民地,19世紀中期成為世界霸主,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逐步形成。②一戰英國經濟受到削弱,英鎊地位動搖,二戰使英國經濟受到嚴重削弱,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
(2)1944~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二戰中西歐各國普遍衰弱,美國大發戰爭橫財,擁有最雄厚的工業資本和最豐富的黃金儲備,憑借強大的經濟實力,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20世紀70年代伴隨西歐和日本的恢復與崛起,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受到沖擊,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解體。
(3)歐元的崛起:1999年1月歐洲單一貨幣歐元成功啟動,標志著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正式建立。
2.認識
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或聯盟的建立取決於各國或集團經濟實力,反映著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衰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
1.經濟全球化
(1)含義:是指世界各國、各地區通過密切的經濟交往與合作,在經濟上相互聯系和依存,相互競爭和制約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使全球經濟形成一個有機整體。
思考討論
加入WTO對我國經濟發展將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
提示:它將有效地促進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交往,加強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推動我國在WTO中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參與WTO規則的制定,保障我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2)實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3)貿易自由化體系的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這一體制的確立大大促進國際經濟的發展,中國於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區域集團化
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三大經濟區域集團。
3.認識
(1)經濟的全球化是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20世紀90年代以來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對世界各地區、各國家的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
(2)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既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又帶來了挑戰。經濟全球化是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和經濟主權正面臨空前的壓力與挑戰,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3)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化的關系:經濟區域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在當前條件下的具體表現,對經濟全球化起促進和阻礙的雙重作用。
(4)經濟全球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加入經濟全球化是各國發展經濟之路,發展中國家應該積極加入,趨利避害。
四、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過程
(1)1500~1945年資本主義萌芽和兩次工業革命都開始於歐洲,使歐洲長期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政治中心。
(2)1945年~20世紀70年代,日本、德國戰敗,歐洲普遍衰落,美國掌握世界霸權,形成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和貿易體系。
(3)20世紀70年代至今天,美國經濟相對衰落,西歐、日本經濟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出現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
(4)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的出現,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亞洲、拉丁美洲出現一批新型的工業化國家(如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中國台灣、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經濟增長速度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形成環太平洋經濟區。
2.認識
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經歷了有歐洲中心—美國中心—世界經濟多極化的過程。經濟政治的多極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3+X」綜合向導
一、科內綜合
1.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根本原因,基本途徑及評價
從1500年~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是在資本主義萌芽以及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通過不斷的海外殖民擴張來完成的。它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把亞非拉大多數國家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沖擊了這些落後地區舊的經濟結構和生活方式,促進了這些地區的近代化,促進了世界各地經濟文化聯系的加強,具有巨大的進步意義。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這也給殖民地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造成了這些地區長期的貧窮和落後。
2.歐洲一體化進程
(1)1951年歐洲煤鋼聯營建立,1958年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聯營組成,1967年三個機構合並為歐洲共同體。
(2)1993年歐共體12國結成歐洲經濟政治聯盟,1994年增至15個國家。
(3)1999年1月,歐洲單一貨幣歐元啟動,標志著歐洲經濟和貨幣聯盟正式建立,歐元的啟動對歐元區經濟的協調發展和穩定增長發揮著重要作用。
3.工業化國家對落後民族的征服活動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發展對市場的需求。
(2)主要手段:用炮艦、廉價商品、剩餘資本打開落後國家的大門,使之成為其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重要的投資場所。
(3)主要影響:促進了資本主義列強本國經濟的發展,給亞非拉落後國家帶來深重的災難,並促進了亞非拉落後國家的近代化。
(4)主要啟示:落後國家只有採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改變落後的政治經濟體制,才能富國強兵,救亡圖存。
4.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生產領域:形成了以科技為依託,以壟斷形式組織生產經營的模式。
(2)對社會制度的影響: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過渡到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民主制度更加健全,人們的公民意識增強。
(3)對侵略方式的影響:殖民侵略進入瓜分世界和資本輸出為主的時期。
(4)對世界格局的影響:英國的核心地位開始動搖,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劇,國際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最終導致一戰的爆發。
(5)對生活方式的影響:大大改善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衣食住行方面,人們的競爭意識和參與意識增強。
(6)對環境的影響:石油等能源大量用於生產和生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5.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1)英國世界工廠地位的演變
①確立: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工廠」,英國最早發生和完成工業革命,經濟實力最強大,還擁有廣大的殖民地。
②喪失:19世紀末,英國喪失了世界工業中的壟斷地位,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錯失機遇,被美國德國迎頭趕上。
(2)美國掌握世界經濟霸權
①美國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大發橫財;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在戰爭中力量削弱。
②表現;二戰後,美國操縱了國際金融市場,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它的建立標志著美國在國際資本主義領域霸主地位的確立。
(3)經濟格局的多極化
①原因:歐共體和日本的崛起。
②表現:1973年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崩潰,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格局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㈥ 中國的近代化進程。
1.近代化,也叫現代化。對於這個概念的使用,習慣上建國前的歷史用近代化,建國後的歷史用現代化。指不發達社會成為發達社會的過程,由傳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化的過程。主要體現為:經濟上的工業化和市場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世界近代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實現近代化過程中,不同地區、不同國家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和多樣性。英法兩國率先完成封建社會向工業社會的過渡,其他西方國家也通過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變革而實現近代化,它們都屬於內生型近代化。中國是在西方列強侵略的影響下,以西方資本主義為榜樣而進行近代化的探索,中國屬於後發外生型的近代化。所以,中國的近代化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化。
2.民族獨立與近代中國近代化的兩大主題。民族獨立主要是改變國家、民族被壓迫的地位,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從根本上解決生產關系問題。近代化是要改變中國經濟、文化落後的地位,要發展以近代工業為主幹的社會生產力,從根本上解決生產力的問題。兩者不能同時並舉來實現,也不能互相替代:沒有民族獨立,就不能實現近代化;沒有近代化,政治、經濟、文化落後,就不能實現真正的民族獨立。唯一的辦法是:要走革命的道路,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統治秩序,取得民族獨立,為實現近代化開辟道路。即先獨立,然後才能實現近代化。
3.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化歷程的起點。鴉片戰爭期間,一些愛國志士和開明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開始接受外來知識,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潮。這是中國近代化的思想啟蒙。鴉片戰爭後,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被應用於中國,外國人首先在中國興辦了使用機器生產和蒸汽動力的近代企業。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洪仁玕提出具有資本主義色彩的《資政新篇》,這是中國第一個比較完整的近代化方案。洋務運動的核心是引進西方資本主義的軍事裝備和軍事技術,興辦了中國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是中國大規模近代化運動的起步。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出現,中國經濟近代化進程展開。這時距英國開始工業革命約100年。戊戌維新運動時期,維新派以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為目標,從此,中國的近代化歷程由經濟技術階段進入政治制度階段,是中國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嘗試。辛亥革命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的資產階級共和國。民主共和國的建立是中國近代化歷程中取得的偉大成果。新文化運動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近代化運動。這一運動中提出的民主科學的口號成為中國邁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標志。總之,在近代前期,中國近代歷程由學習西方的器物到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經歷了三個階段,在經濟、政治、思想文化領域全面啟動,逐步深入展開。此後的30年,中國近代化的程度不斷深化,收回了一些國家權益,民族資本主義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呈現一種曲折、緩慢發展的態勢。總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近代化的目標最終未能真正實現。
4.自從五四運動開始,中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擔負了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和近代化的重任。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經過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從而為實現中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
5.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規定了革命勝利後要把中國由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的總任務。新中國成立後,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一五」計劃為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一五」期間我國建立了飛機製造業和汽車製造業,這些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與世界主要國家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相差60年~70年。1964年中國原子彈爆炸成功,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1993年我國銀河Ⅱ型巨型計算機系統研製成功,2003年10月我國「神舟」五號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這些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距離世界開始第三次科技革命大約20~40年。綜合以上內容可以說明: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現代化進程逐步加快,世界先進技術從發明到應用的時間在逐步縮短。由此我們得到的認識是:①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前提是民族獨立。②只有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是我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③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④走改革開放、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目前,我國已建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㈦ 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程
㈧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開始於哪年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開始於年新中國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產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在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以及周恩來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宣布就職。
會議一致決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向各國政府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願與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
會議結束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員集體出發,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前往天安門城樓出席開國大典。下午3時,北京30萬群眾齊集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的開國大典。
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8)高中歷史中國現代化進程擴展閱讀
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歷程,具體如下:
20世紀50年代
1、經濟發展方面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當時排名在前的依次為美、歐、蘇、日,我們取當時日本人均GDP110美元為我們參照的現代化的標准值,則1952年時,中國經濟發展處於當時現代化進程的22.7%。
2、農業發展方面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業勞動力比率為83.50%,城市化水平為10.60%,按照日本為標准,在社會結構轉型方面的現代化程度為30.10%。取歐洲和蘇聯的中值,中國1952年時社會結構轉型方面的現代化水平大約在20%的水平上。
3、教育發展方面
1950年前後適齡青年大學入學率、成人識字率、平均預期壽命、醫療衛生服務普及率等方面的數據很難取到,基本上沒有社會保障體系,社會發展方面的現代化水平至多處於10%的水平上。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處於當時現代化水平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