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簡明中國歷史讀本讀後感500

簡明中國歷史讀本讀後感500

發布時間:2021-02-26 10:08:11

⑴ 天朝落日讀後感500字,急急急急急!!!!

我們強調作為最高統治者王(皇)權的決定意義,絕不是忽視統治者階層的其它群體所施加的影響,如外戚等皇親國戚等,如宦官等皇帝的私人奴僕等,如絕代佳人等,對王朝運行的重要影響。其實,他們的得勢,他們的權力主要取決於皇權的運行,他們之所以氣焰囂張,完全是狐假虎威,仗勢欺人。奸臣賊子亂政,實則源於帝王權力運行出現了問題,一旦天子揚威,無論氣焰多麼囂張的亂臣賊子通通玩完!明末魏忠賢集團的覆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魏忠賢縱然被封為「九千九百歲」,在「萬歲」崇禎帝龍顏大怒時,其貌似堅固龐大的官宦集團也會迅速瓦解。
能夠對皇權運行產生直接、重大影響的是廣大官員群體。他們的權力既是皇帝所賦予的,同時又有相對的獨立性,可以說,官員隊伍的品質是影響王朝興替的重要因素。一個王朝的興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官員素質的好壞。官員素質的高低既表現在保民、安民和富民方面,更表現在官員的廉潔方面。官員是帝王治國思想的踐履者,吏治清明,則上令下達,政通人和,社會就會安定祥和;官員欺上瞞下,中飽私囊,就會出現「歪嘴和尚念亂經」的情況。官員的素質取決於這一群體的知識水平、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價值趨向等。歷史上,不乏冒死直顏犯諫的官員,他們以天下為己任,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價值觀,既能有效地緩和社會矛盾,也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又能規勸帝王嚴以律己,執政為民,天下為公。
然而,大臣的命運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皇權的運行。凡是在王朝的興盛之世,就會有一批正直廉潔無私的官員,凡是王朝衰亡和行將崩潰之時,奸臣就會借機竊權,中正鮮少。王朝的命運似乎可以通過直顏犯諫的大臣的命運反映出來。貞觀盛世之時的魏徵,雖然冒死規勸唐太宗,卻仍能得到高升和信任;明代中期的海瑞把明世宗嘉靖皇帝罵得狗血淋頭,雖被投放到監獄,但命不當絕;明未,一批正直的東林黨人慘死在血雨腥風之中,大明的死期註定不遠了。清朝入關之後,官員士大夫們完全沒有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氣概,唯唯諾諾、自稱「奴才」以自保,他們噤若寒蟬,整個思想界幾乎處於「失語」的狀態——「萬馬齊喑究可哀」!可以說,清代二百餘年的吏治是古代中國最為敗壞的時期。所幸者,清前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等皇帝能事必躬親,勵精圖治,尚能控制住局面。但長此以往,高高在上的統治者,一旦失掉了廣大官員群體的發自內心的支持,一旦不把廣大的民眾放在心上,失去了民心,專制與獨裁下的「風平浪靜」,往往又是滋生更可怕逆流的溫床。當所謂夜郎自大的「康熙盛世」美夢尚未結束時,天朝大國已淪落到任人凌辱的地步!
所以,我們再強調王權在王朝興替過程中重大作用之時,必然明確指出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這也是歷代有為的統治者都把「民本思想」作為最重要的治國思想之一的原因。一個王朝的興替,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統治者(官員)、尤其是作為最高統治者的帝王對待人民的態度。
道理講到這里,倒讓人想起來,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在延安與毛澤東同志討論歷史周期率的話題。黃炎培說,中國歷代王朝更替頻繁,興——衰——興——衰的發展周期,有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但都沒能跳出這一周期率 。他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許多單位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力。」他請教毛澤東有什麼方法跳出歷史興替的周期率?毛澤東回答道:「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毛澤東把王朝周期性的原因歸結於政府腐敗,歸結於專制,歸結於對統治者(官員)隊伍的缺乏有力的監督與制約,是頗有見地的。從中,我們不難讀出,毛澤東對人民力量的重視,也不難品味出他對官員隊伍的素質和效率對國家和政府運行的重大影響的重視。
最後,想談一談農民起義在王朝覆亡中的地位和作用,亦即對農民起義的評價問題。歷史上,許多腐朽不堪的王朝是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滅亡的。對農民起義的研究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三十餘年裡,獲得空前的繁榮,社會各界對農民起義作用的評價也非常高。但最近十年來,卻出現了過度貶低農民起義的現象。一些人認為,所謂的農民起義的參加者絕大部分是沾染了流氓習氣的流氓無賴之徒,他們好逸惡勞,所謂的「起義」不過是吃大戶、燒殺搶掠。就像魯迅先生《阿Q正傳》所塑造的阿Q形象一樣,到趙家的牙床上滾一滾。不少人認為,農民起義不僅不可能推進歷史的進步,甚至還製造了更大的社會混亂,導致社會發展的倒退。這種觀點在史學界有一定的市場,值得商榷。譬如洪水涌來,勢必泥沙俱下。中國歷史在每一次大動盪之後都能呈現出相對的穩定期,和社會發展期,概莫能外,這不能不說是歷次的農民起義給新的統治者以覆亡之鑒。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深有感觸地說:「所畏者天,所懼者民。苟所為一有不當,上違天意,下失民心,馴致其極而天怒人怨,未有不危亡者矣。」 他反復告誡大臣:「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的小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生息之。」所以,每當大的農民起義過後,新立王朝的統治者,都會汲取前代或歷代亡國的教訓,採取一些與民休息、約法省禁的措施,這在客觀上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個王朝滅亡了,我們稱它為舊朝;另一個王朝建立了,我們稱它為新朝。「總把新朝換舊朝」,這是中國五千年文明史上數百個政權更替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歷史進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史學家長期關心的問題,著名史學家顧誠先生說:「必然性只有一條:就是社會要發展,要前進;其間可能出現短期逆轉和曲折。」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史科學的萬古長青,就是教導後來者借鑒歷史上成功的經驗,避免重蹈失敗的覆轍。歷史學家的責任就是找到一條縮短現代人和歷史距離的有效途徑,領悟歷史的智慧和哲理。明智的中國人必將從自己豐厚的歷史遺產中汲取教益,知恥知辱,從而加深對現代社會文明的認識,使我們的認識和實踐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把振興中華的宏偉事業推向前進。

⑵ 簡明中國歷史讀本的目錄

序:高度重視學習中華民族發展史——江澤民
緒論 中國歷史的發展道路
第一章 中國的原始社會與文明起源
第一節 古人類與舊石器時代
一 由猿到人的演變
二 中國的古人類與舊石器文化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與遠古社會的演進
一 農業的起源與平等的農耕聚落社會
二 中心聚落的出現與社會不平等的產生
三 邦國文明的出現
第三節 古史傳說與遠古社會
一 三皇傳說的時代特徵
二 五帝傳說與遠古社會的演進
第二章 夏商西周時期
第一節 夏朝
一 夏王朝的建立
二 夏朝的國家結構與政治制度
三 二里頭遺址與夏文化的探索
第二節 商朝
一 商朝的建立和發展
二 商朝的政治制度
三 商朝的社會經濟
四 商朝的滅亡
第三節 西周
一 西周的建立和分封
二 西周的階級結構與社會經濟
三 西周王室的衰微
第四節 夏商西周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哲學思想
二 文化和教育
三 科學技術
第三章 春秋戰國時期
第一節 春秋五霸的迭興
一 平王東遷與諸侯爭霸
二 社會生產的發展和封建生產關系的出現
三 奴隸、平民反抗斗爭與卿大夫奪權
第二節 戰國七雄的兼並
一 變法運動與政治改革
二 封建經濟的發展和封建生產關系的確立
三 兼並戰爭與秦王政統一中國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諸子百家
二 文學和史學
三 藝術、體育和娛樂活動
四 科學技術
第四章 秦漢時期
第一節 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秦王朝
一 秦始皇與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體制的建立
二 鞏固統一的措施
三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
四 陳勝吳廣起義與秦朝的覆亡
第二節 西漢王朝的興衰
一 西漢的建立與漢初「黃老無為」政治
二 西漢前期與諸侯割據勢力的斗爭
三 漢武帝的文治武功
四 西漢中後期政治
五 王莽改制與新莽的滅亡
六 西漢中後期的邊疆與民族關系
第三節 東漢的社會變動與王朝政治
一 東漢的建立與前期政治
二 豪族勢力的發展
三 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四 清議與黨錮
五 黃巾起義與東漢的滅亡
六 東漢的民族關系與對外關系
第四節 秦漢時期的社會與經濟
一 社會階級與階層
二 戶籍、土地和賦役制度
三 農業與手工業
四 商品經濟
第五節 秦漢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經學與今古文之爭
二 史學、文學與藝術
三 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興起
四 科學技術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
第一節 三國的建立與治理
一 曹操與曹魏政權
二 蜀漢建國與諸葛亮治蜀
三 孫吳立國江南
第二節 西晉的短暫統一
一 西晉的建立與統一全國
二 八王之亂與西晉滅亡
三 門閥制度與門閥士族的形成
第三節 十六國時期的北方形勢
一 「五胡」內遷與十六國前期的北方
二 後趙與前秦民族政策的差異
三 淝水之戰與北方再分裂
第四節 東晉門閥政治與南朝政權的交替
一 東晉建立與北伐西征
二 士族內爭與東晉門閥政治
三 南朝政權的嬗代
四 南朝寒人庶族興起與門閥士族衰敗
五 侯景之亂及其社會影響
第五節 北朝的社會發展與政治變遷
一 北魏統一北方與前期民族關系
二 孝文帝改革與北方民族融合
三 六鎮起義與北魏分裂
四 關隴集團與北方再統一
第六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經濟與階級關系
一 土地制度演變與北方社會經濟的曲折發展
二 移民浪潮與江南經濟開發
三 社會階級階層及勞動者地位
第七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思想與宗教
二 文學藝術
三 史學
四 科學技術
第六章 隋唐時期
第一節 隋的統一與滅亡
第二節 唐前期的昌盛
一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
二 女皇帝武則天
三 唐玄宗與開元盛世
第三節 唐後期的衰亡
一 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
二 朋黨之爭與宦官專權
三 王仙芝黃巢起義與唐朝的滅亡
第四節 隋唐政治制度
一 三省六部與使職差遣
二 科舉制的確立
三 律令格式的完備
四 府兵制與募兵制
第五節 隋唐社會經濟與階級結構
一 均田制及其崩壞
二 從租庸調制到兩稅法
三 城市與商業
四 階級結構
第六節 隋唐民族關系與中外關系
一 突厥、回紇、西域
二 吐蕃、南詔、渤海
三 中外關系
第七節 隋唐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思想與宗教
二 史學與文學
三 藝術與科技
第七章 五代十國與遼、宋、西夏、金時期
第一節 五代十國與契丹的興起
一 五代更迭
二 十國割據
三 契丹的興起
第二節 北宋的建立和政治改革
一 北宋的建立及其局部統一
二 北宋的統治措施
三 北宋的統治危機與農民起義
四 王安石變法
第三節 遼、西夏、吐蕃、回鶻和大理
一 遼在北方的統治
二 西夏政權的興起和發展
三 吐蕃、回鶻和大理
第四節 金與遼、兩宋的對峙
一 金的建立與遼、北宋的滅亡
二 南宋與金對峙局面的形成
三 金的統治與滅亡
四 南北對峙局面確立後南宋的政局與滅亡
第五節 遼、宋、西夏、金時期的社會經濟與階級結構
一 社會經濟
二 階級結構
第六節 遼、宋、西夏、金時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宋學
二 宗教
三 史學
四 文學藝術
五 科學技術
第八章 元代
第一節 蒙古族的崛起
一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與創立大蒙古國
二 蒙古西征與四大汗國的建立
第二節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
一 元朝的建立與全國統一
二 中央與地方行政
三 民族地區與邊疆的有效治理
第三節 民族等級制度及元政的衰敗
一 四等人制
二 元中後期的政局與吏治敗壞
第四節 元代的經濟與階級關系
一 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二 土地制度和階級關系
第五節 元代的思想文化和科技
一 思想與宗教
二 史學、文學與藝術
三 科學技術
第九章 明代
第一節 明朝的建立與鞏固
一 元末群雄並起與朱元璋建立明朝
二 君主專制統治的加強
三 屯墾與賦役制度的建立
四 明成祖對民族地區與邊疆的經營
第二節 明中期政治制度的演變
一 從仁宣之治到弘治中興
二 內閣制度與宦官參政
三 巡撫總督制度的建立
第三節 明後期的危機與張居正改革
一 明後期的政治危機
二 南倭與「北虜」
三 張居正改革
第四節 明代的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萌芽
一 商品經濟的繁榮與市民階層的崛起
二 海外貿易與白銀流入
三 資本主義萌芽
第五節 明朝的滅亡與清兵入關
一 明末的政治腐敗
二 滿族的崛起和後金與明朝的戰爭
三 李自成起義與明朝滅亡
四 清兵入關與山海關之戰
第六節 明代的中外關系
一 鄭和下西洋
二 明朝與朝鮮、日本及中亞的關系
三 明朝與歐洲的接觸
第七節 明代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思想與宗教
二 文學藝術及文化事業
三 科學技術
第十章 清代前期
第一節 清朝定鼎北京與全國統治的確立
一 清朝的建立與清初各地抗清運動
二 統治集團的內部斗爭與少年君主親政
三 平定三藩之亂與統一台灣
第二節 康雍乾時期民族地區和邊疆的穩定
一 康熙帝親征噶爾丹與驅準保藏
二 雍正帝穩定民族地區與邊疆的措施
三 乾隆帝的平準平回與統一天山南北
四 民族地區和邊疆的行政管理與清朝的民族政策
第三節 清代前期的中央與地方行政制度
一 中樞輔政機構和中央行政機關
二 地方直省行政機構
第四節 清代前期的賦役制度與社會經濟
一 賦役制度的改革
二 社會經濟的發展
三 人口膨脹與社會階級矛盾的激化
第五節 清代前期的中外關系
一 清朝與鄰近各國的關系
二 清政府對入華傳教士及天主教的政策
三 英國使團來華與中英沖突
第六節 清代前期的思想文化與科技
一 清初啟蒙思潮與三大思想家
二 清廷的文化政策
三 思想學術
四 文學藝術
五 科學技術
第十一章 清代後期
第一節 列強侵華與國勢衰微
一 兩次鴉片戰爭與《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
二 中法戰爭與《中法新約》的簽訂
三 中日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的簽訂
四 八國聯軍入侵與《辛丑條約》的簽訂
第二節 主權淪喪下晚清社會與政治制度的變化
一 洋貨入侵對封建自然經濟的沖擊
二 晚清政治制度的演變
第三節 人民大眾反抗斗爭與志士仁人的救亡圖存主張
一 三元里人民反英斗爭
二 洪秀全與太平天國起義
三 捻軍起義與義和團運動
四 志士仁人的救亡圖存主張
第四節 洋務運動求強求富的嘗試
一 「同光新政」與洋務運動的興起
二 編練海陸軍與興辦工礦、交通、新式學堂
三 洋務運動的破產
第五節 民族危機的空前嚴重與變法維新的失敗
一 瓜分中國的狂潮與《時局圖》
二 戊戌變法及其失敗
三 康有為《大同書》對君主專制制度的抨擊
第六節 清末「新政」的夭折與辛亥革命的爆發
一 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與廣州起義
二 清末「新政」與「預備立憲」的夭折
三 辛亥革命爆發與清帝退位
參考書目
參考圖目
後記

⑶ 中華史綱和簡明中國歷史讀本哪個好

建議都看看吧。
《史綱》港台甚為流行;《讀本》大陸機關甚為流行。內文學價值嘛,不好說孰高孰容低,歷史本來就是由後人評議的,多看看不同的說法也是好的。對於歷史類書籍,我個人的看法是著作者最好是一個人。一堆人編輯的嘛,不好說……所以硬要二選一的話,還是推薦李定一的《史綱》吧。

⑷ 中國共產黨歷史讀本小高版800字讀後感急急急

<中國共產黨歷史>讀後感
——慶祝中國共產黨誕辰90周年
側耳傾聽,七一的腳步聲近了.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姍姍走來一個晶亮晶亮的日子,讓我們輕輕向它招手:2011年七一,你好!
今天的燦爛輝煌,三百六十五里的路上,幾多曲折,幾多淚水,幾多磨難,但我們已經走過來了,而且我們走到了今天。「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面對黨的九十華誕,我們都是驕傲者。
翻開黨史的扉頁,黨的一大於1921年7月23日晚上拉開帷幕。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一個陳設簡朴,但氣氛莊重的會場上13位各地代表及國際共產黨代表舉行了連續三天的三次會議,對黨的鋼領和決議作了較為詳盡的討論。7月30日晚,代表們正在開會時,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突然闖入會場,環視一周後又匆忙離去。具有長期秘密工作經驗的馬林立即斷定此人是敵探,建議馬上中止會議。大部分代表迅速轉移。十幾分鍾後法租界巡捕包圍和搜查會場,結果一無所獲。由於代表們的活動已受到監視,會議無法繼續在上海舉行。於是代表們分批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在一艘遊船上召開了最後一天的會議。從此偉大的中國共產黨便在這片中華大地上,歷經了步步艱難,步步坎坷,大渡橋的鐵索,盧溝橋的炮火,萬里雪山的飛崩,無際草地的漫長,可我中國共產黨人沒有退縮「屬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說出了我們的心聲,毛主席的話兒我們永記心頭,勝利永遠是我們的……一步一步我們走來了,共和國的成立,改革開放的成功,哪一個不是中國共產黨努力的結果,哪一個不是中國共產黨的金秋碩果,轉眼間九十年了我們懷著喜悅,懷著激動,含著淚水慶祝中國共產黨90華誕。九十個春秋,九十個冬夏,我們有過多少酸甜多少苦辣,九十年風雨,九十年洗禮,中國有幾代人的青春年華。九十里征程,九十篇華章,我們犧牲了多少同志,我們灑下多少希望;九十年開拓,九十進取,新中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傳承,只有希望。讓我們敞開憧憬,敞開期待,九十年慶典我們歡天喜地,歡歌一堂;九十年慶典我們載歌載舞,鞭炮鳴響!
90年神州大地上發生了多少滄海桑田的變化,90年東方熱土上激起了多少風雲震盪……,非同尋常的新中國建立,非同尋常的思想大解放,非同尋常的體制大變革,非同尋常的社會大轉型,非同尋常的經濟在發展……我們的新中國一路凱歌行進,我們的家鄉一路日新月異,我們的家庭一路幸福小康。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引領著中國人民,創造了大多奇跡。
七月的天空飛著流霞,七月的風景鮮美如畫。讓我們頭頂著藍天,腳踩著熱土,鼓樂齊鳴,為昨天感懷,為今天唱歌,七月里有個偉大的媽媽,五十六個民族齊聲祝福她,讓我們把酒賦詩,聞雞起舞,禮花綻放,為未來祝福,為明天鼓掌,讓我們共同祝福中國共產黨,一代更比一代強,讓我們共同祝願年輕的下一代不斷進取,不斷向上。共祝願:黨啊,黨啊永—遠—燦—爛—更加輝煌

⑸ 簡明中國歷史讀本第一章讀後感100字

你把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反復回味幾遍,然後加上問題補充中的感想和幾個幸福生活的事例就好了。

⑹ 最近發現《簡明中國歷史讀本》這本書來頭不小,不知道對我這種基礎的人看起來是否合適

好吧,我從一個文科生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你這種基礎是什麼基礎啊
都說了簡明么專,那總不會太難屬,白話的呀
只要感興趣,啥東西理解不了呢
放心啦,可以的~
看到不懂的可以問度娘
多看看就會懂了
同一本歷史書籍要多翻幾遍。

⑺ 中國共產黨歷史讀本(小高版)讀後感500字急急急!

!@#¥%……&*()——+!@#¥%……&*()@#¥%……&*()!@#¥%……&*()@#¥%……&*()#¥%……&*(#¥%……&*()%……&*()—專—@#¥%……&#¥%……&*(@#¥%……@#¥%……&#!@#¥%……&*)(*……#%……#¥@&……%&*%*……&&&&&&&&&&&&&&&&&&&&&&&&&&&&&&&&&&&&&……%%#¥@#¥%……¥%……¥%……*¥&¥…屬…(¥(((((((((((*&%*&%*&%

⑻ 簡明中國歷史讀本

通俗易懂、短時間能了解中國歷史

⑼ 小學生魯迅讀本讀後感500字作文

寒假,我在書店買了一本《小學生魯迅讀本》,我漫不經心地讀著,不知不覺已被魯迅童年的故事所吸引,完全沉浸在這本書里。
魯迅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魯迅的童年伴隨著百草園、社戲長大,他熱愛生活,喜歡觀察和思考,這些成為了魯迅後來寫作的基礎。我們正處在一個學習寫文章和打基礎的階段,要寫好文章,除了掌握基礎知識和寫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觀察我們周圍的人物和事情,觀察和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感情。文學家魯迅善於觀察研究各種人物,他的筆下創作出了祥林嫂、阿Q等眾多讓人難以忘記的人物,這些人物分別代表不同的人群,其實他們都是魯迅對生活仔細觀察後創作出來的。這讓我明白,善於觀察,多參加社會實踐是寫好作文的重要方法。
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深深觸動著我,魯迅在那個時代,對待人民大眾,對待自己的人,像對「孺子」一樣,甘於為他們服務。我們要學習魯迅愛憎分明的立場,熱愛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文章里把好人好事的精神寫給讀者,展現友好善良積極向上的精神,還要批評那些好逸惡勞、自私丑惡,讓別人看了文章後有所收獲。
魯迅說過「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我們要學習魯迅珍惜時間的精神,好好珍惜現在的時光,努力學習,多掌握基礎知識,利用好每一天,讓每一天的學習都有收獲,這樣我們就不會虛度時光,將來回想起來就不會後悔。
《小學生魯迅讀本》給了我很多啟示,魯迅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也許將來我們不能成為偉大的文學家,可是只要我們勤奮,就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閱讀全文

與簡明中國歷史讀本讀後感500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