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外歷史 > 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

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

發布時間:2021-02-26 08:58:06

① 世界上最早的地理著作是什麼

《山海經》
被譽為古代地理網路全書追問內容
回答《山海經》一書的作者和成書時間都還未確定。過去認為為大禹、伯益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時間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人所作,到西漢校書時才合編在一起。其中許多可能來自口頭傳說,司馬遷說:「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清初紀曉嵐編《四庫全書》,乾脆將《山海經》歸於志怪小說一類。陳盤從《周禮》疏中找到:「古山海經鄒(鄒衍)書」之說
《山海經》現在最早的版本是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校刊而成,並表示「山海經者,出於唐虞之際。」趙樺從其說[4]。晉朝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考證注釋者還有明朝王崇慶的《山海經釋義》、楊慎的《山海經補注》、吳任臣的《山海經廣注》、清朝吳承志的《山海經地理今釋》、畢沅的《山海經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經箋疏》,民國以後以袁珂的《山海經校注》最流行,研究《山海經》者必讀袁書。
《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訊息。
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待[6],《隋書·經籍志》里《山海經》列史部地理類,
《山海經》共有18卷,分為山經五卷及海經十三卷。
《山海經》共有18卷,分為山經五卷及海經十三卷。

[編輯] 山經第一卷 南山經

南山經
鵲山
招搖山
堂庭山
猿翼山
杻陽山
柢山
亶爰山
基山
青丘山
箕尾山
南次二經
(木巨)山
長右山
堯光山
羽山
瞿父山
句余山
浮玉山
成山
會稽山
夷山
仆勾山
咸陰山
洵山
呼勺山
區吳山
鹿吳山
漆吳山
南次三經
天虞山
禱過山
丹穴山
發爽山
旄山
非山
陽夾山
灌湘山
雞山
令丘山
侖者山
禺稿山
南禺山
第二卷 西山經
第三卷 北山經
第四卷 東山經
第五卷 中山經
[編輯] 海經第一卷 海外南經
第二卷 海外西經
第三卷 海外北經
第四卷 海外東經
第五卷 海內南經
第六卷 海內西經
第七卷 海內北經
第八卷 海內東經
第九卷 大荒東經
第十卷 大荒南經
第十一卷 大荒西經

② 中國最早出現地理是在什麼地方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專統稱。「地屬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地理考察著作的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書·禹貢》,是中國第一篇區域地理專著作。是戰國時魏屬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

這本書一共只有1193個字,但是在這本書裡面卻根據當時的自然地理山脈、河流為主要的標志,將國家分為了不同的9個區,並且對於這9個區中的每一個地方的山川,河流,植被,土壤以及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等方面都做了簡要的記錄。關於這本書的作者有傳說是禹所做,但是實際的作者卻並沒有詳細的記錄。在該書中對於長江和黃河這兩條區域沿岸的江河流域以及山脈記錄是比較詳細的,而其他河流的記錄比較粗略。

這是撰著這篇《禹貢》的人士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

這是一個宏偉周密的方案,不與尋常相等,故託名大禹,企望能夠得到實際的施行。

這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劃。

此外兼載山脈、河流、土壤、田地、物產、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無不詳加論述。

④ 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地理考察著作

最早的地理考察著作是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這本書一共只有1193個字版,但是在這本書裡面權卻根據當時的自然地理山脈、河流為主要的標志,將國家分為了不同的9個區,並且對於這9個區中的每一個地方的山川,河流,植被,土壤以及風土人情,人文地理等方面都做了簡要的記錄。關於這本書的作者有傳說是禹所做,但是實際的作者卻並沒有詳細的記錄。在該書中對於長江和黃河這兩條區域沿岸的江河流域以及山脈記錄是比較詳細的,而其他河流的記錄比較粗略。
這是撰著這篇《禹貢》的人士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

這是一個宏偉周密的方案,不與尋常相等,故託名大禹,企望能夠得到實際的施行。


這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劃。

此外兼載山脈、河流、土壤、田地、物產、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無不詳加論述。

⑤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書禹貢》,這是一篇區域地理著作,全書以自然地理實體為標志,將全國劃分為9個區,並對每區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敘述上古時期洪水橫流,不辨區域,禹治水以後則劃分為九州,並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況;

第二部分是分九州山脈為四列,敘述主要山脈的名稱,分布特點及治理情形,並說明導山的目的是為了治水。

第三部分是敘述9條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稱、源流、分布特徵,以及疏導的情形。

第四部分是總括九州水土經過治理以後,河川皆與四海相通,再無壅(臃yong)塞潰決之患;第五部分是敘述在國力所及范圍,以京都為中心,由近及遠,分為甸、侯、綏、要、荒五服。

(5)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擴展閱讀:

《禹貢》是在生產力水平不高、巫風盛行的歷史條件下撰寫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傳播的許多神秘觀念,比較朴實地記錄了全國范圍內各種地理現象,是中國早期區域地理研究的典範,成為《漢書·地理志》、《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以及唐、宋以來許多地理著作癢引的對象。

也是今天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歷代注釋、考證《禹貢》的著作甚多,以清代胡渭的《禹貢錐指》和近人顧頡剛的《〈禹貢〉注釋》最為重要。

⑥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是《尚書·禹貢》,這是一篇區域地理著作,全書以自然地理實體為標志,將全內國劃分為9個區,並對每區的疆容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禹貢》是中國古代名著,屬於《尚書》(一作《書經》,簡稱《書》)中的一篇,其地理記載囊括了各地山川、地形、土壤、物產等情況。對其作者說法不一,王國維在《古史新證》中認為《禹貢》為周初人所作;

史念海在《論〈禹貢〉的著作時代》一文中,則據《禹貢》中有「南河」、「西河」之稱,認定作者為魏國人;顧頡剛認為出自戰國時秦國人之手;此外還有日本學者內藤虎次郎的戰國末至漢初說。

(6)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擴展閱讀

《禹貢》根據土壤的顏色和性狀,將九州的土壤分為白壤、黑墳、赤埴墳、塗泥、青黎、黃壤、白墳、墳壚等類別,這是有一定分類價值的。

《禹貢》中專論山嶽和河流的"導山"與"導水"兩部分內容,是純粹地理的內容,它們開創了中國關於區域地形的分部門研究的範例。"導"字被認為是"治理"的意思,以與禹治水的史跡相聯系。

⑦ 被李約瑟稱之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被李約復瑟稱之為中國歷史制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書·禹貢》。

《尚書·禹貢》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這是撰著這篇《禹貢》的人士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這是一個宏偉周密的方案,不與尋常相等,故託名大禹,企望能夠得到實際的施行。

這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劃。此外兼載山脈、河流、土壤、田地、物產、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無不詳加論列。

(7)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擴展閱讀:

《禹貢》是在生產力水平不高、巫風盛行的歷史條件下撰寫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傳播的許多神秘觀念,比較朴實地記錄了全國范圍內各種地理現象,是中國早期區域地理研究的典範,成為《水經注》、《元和郡縣圖志》,以及唐、宋以來許多地理著作癢引的對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參考文獻。

歷代注釋、考證《禹貢》的著作甚多,以清代胡渭的《禹貢錐指》和近人顧頡剛的《〈禹貢〉注釋》最為重要。

⑧ 最早開始地理探索的是誰

新航路的開辟,15世紀到17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1]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此同時,歐洲涌現出了許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瓦斯科·達·伽馬、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胡安·德拉科薩、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喬瓦尼·卡波托、胡安·龐塞·德萊昂、斐迪南·麥哲倫、亞美利哥·韋斯普奇與胡安·塞瓦斯蒂安·埃爾卡諾等。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⑨ 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地理學著作是

《尚書·禹貢》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這是撰著人士設想在當時諸專侯稱雄屬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

中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自然地理考察著作是《尚書·禹貢》,這是一篇區域地理著作,全書以自然地理實體為標志,將全國劃分為9個區,並對每區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全書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敘述上古時期洪水橫流,不辨區域,禹治水以後則劃分為九州,並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況;第二部分是分九州山脈為四列,敘述主要山脈的名稱,分布特點及治理情形,並說明導山的目的是為了治水。

第三部分是敘述 9條主要河流和水系的名稱、源流、分布特徵,以及疏導的情形;第四部分是總括九州水土經過治理以後,河川皆與四海相通,再無壅(臃yōng)塞潰決之患;第五部分是敘述在國力所及范圍,以京都為中心,由近及遠,分為甸、侯、綏、要、荒五服。

⑩ 最早出現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

最早出現自然地理考察著作的是《尚書·禹貢》。

《尚書·禹貢》是戰版國時魏國的人士權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這是撰著這篇《禹貢》的人士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這是一個宏偉周密的方案,不與尋常相等,故託名大禹,企望能夠得到實際的施行。

這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劃。此外兼載山脈、河流、土壤、田地、物產、道路,以及各地的部落,無不詳加論列。

(10)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擴展閱讀

《尚書·禹貢》主要內容

《尚書》(又稱《書》)傳 為孔子選編,《禹貢》傳為禹所作,實際作者不詳,約成書於戰國中期(約公元前390〜前305年),後補入《尚書》中。

它敘述禹賓士水土的事跡,按「九州」分述其 土質、貢賦、特產、澤藪、水道等。對黃河、長江兩大流 域的山脈及江河源流記敘較詳;其他流域的記載較粗 略。

因《尚書》為六經之一,故《禹貢》極受尊崇,成為研究地理及水利的經典著作。後人注釋考證者眾多,最有名的為清代胡渭的《禹貢錐指》。

閱讀全文

與世界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自然地理考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