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油菜種植面積
不知你是那的,,若是知道到是好分析點
世界油菜種植及發展介紹 02-9-6
1.從食用油結構來看
菜籽油和豆油、葵籽油、花生油及棉籽油共同組成了世界五大食用植物油,約佔世界食用植物油總量的88.8%(1993年統計資料)。1950~1980年30年間,全世界油料作物以向日葵、大豆增長最快,總產分別增長6.4倍和3.5倍,而油菜、花生、芝麻、胡麻只分別增長148%、98%、13%及5%。進入80年代以來,世界油料生產結構發生了改變,向日葵、大豆總產增長速度降低,只分別增長66%和39%,而同期油菜總產增長速度大大加快,全世界油菜總產增長了160%(1995年統計資料)。1980~1985年世界菜籽油平均總產量為547萬噸,占食用植物油14%,總產居食用植物油第三位;1993年菜籽油總產量為903萬噸,占食用植物油18.9%,僅次於大豆居第二位。
2.從油菜生產面積和產量來看
60年代以來,隨著優質油菜品種的育成和推廣,油菜產品進入了國際市場,種植面積迅速擴大,70年代末世界油菜生產面積達1200萬公頃,油菜籽總產量達900多萬噸;至80年代末,總產量超過了2000萬噸。1980~1990年10年間世界油菜生產面積增長了49.2%,單產提高了45.4%,總產增加116.8%,其中1992年全世界油菜生產面積為3000萬公頃,總產達2782萬噸。從1986~1990年油菜種植來看,中國面積第一,佔全世界油菜面積30.26%,印度次之,加拿大第三,分別佔27.24%和18.02%;單產以西歐國家最高,東歐次之,加拿大第三;總產中國第一,佔世界總產的26.86%,加拿大第二,印度第三,分別佔17.45%和16.23%。
世界各國加快油菜生產的原因有二:一是為了滿足國內需要;二是為了搶占國際市場。歐美常在油菜進出口配額方面發生沖突,甚至連以豆油及豆粕在國際市場上獨占鰲頭的美國也正在加快油菜生產,試圖與加拿大和歐洲爭奪國際市場。
3.從油菜起源中心來看
油菜有三個起源中心,一是以中國和印度及中東一帶為主的亞洲起源中心,它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起源地;二是以歐洲和地中海沿岸為主的歐洲起源中心,它是甘藍型和黑芥油菜的起源地;三是以非洲東北部為主的非洲起源中心,它是衣索比亞芥菜的起源地。一般采說,與起源中心相鄰的主要農業地區均適宜種植油菜,是油菜的主產地區,例如中國的長江流域、北美加拿大的西部草原地區以及歐洲北部是世界三大油菜主產區,也是全世界甘藍型油菜生產最集中的三大產區。據資料記載,中國、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之一。中國青海、甘肅、新疆及內蒙古等地可能是中國油菜栽培最早的地區,中國現在栽培的甘藍型油菜是20世紀30年代中期從日本和歐洲引進的。從中國油菜發展過程來看,首先是北方旱作區開始種植,逐步擴展到南方水稻區大量種植;從栽培方式來看先是春播直播栽培,進而發展成秋播和育苗移栽或直播與移栽兩種並存;從利用來看,最初是采莖葉作蔬食,其後是取籽榨油供食用和點燈,並由此發展成多方面綜合利用;從栽培技術上看,由粗放栽培發展為高度精耕細作。印度在公元前2000~1500年就種植白菜型油菜品種「沙遜」。在歐洲蕪菁油菜是栽培最為久遠的油菜品種之一,在瑞士東北部的蘇黎世曾發現青銅器時代的蕪菁型油菜種子,歐洲各國大約在公元工3世紀開始種植油菜,到16~17世紀甘藍型油菜在比利時、荷蘭、德國、瑞典、瑞士有了比較廣泛的栽培。美洲、大洋洲種植油菜是從上述起源中心傳播而來的。
4.從油菜產區分布來看
世界上有中國、加拿大、印度次大陸及歐洲四大油菜主產區。
(1)中國產區。中國是世界第一油菜種植大國,其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已接近世界1/3。1998年中國油菜種植面積666.9萬公頃,每公頃單產1240.5千克,總產達827.0萬噸。中國油菜主產區的精耕細作水平較高,但施肥及機械化程度較低。中國油菜產區可分春油菜產區及冬油菜產區,春油菜產區以一年一熟的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為主,約佔中國油菜總面積10%以上,春油菜產區的南界東起長城至太行山東麓,西經山西的歷山、甘肅的六盤山,到岷山東麓,它包括內蒙古、河北長城以北、山西及陝西北部、寧夏、甘肅中部和河西走廊、新疆、四川北部、青海、西藏及東北各省;冬油菜產區以一年兩熟或三熟制為主,約佔中國油菜面積90%左右,大體可分為華北關中區、雲貴高原區、四川盆地區,長江流域區及華南沿海區。
(2)印度次大陸產區。主要指印度及巴基斯坦。上述地區處於亞熱帶或熱帶,以種植生育期較短的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為主,且主要作冬作物栽培,一般產量不高,每公頃單產在750kg左右,種植面積約533.3萬公頃左右。
(3)歐洲產區。歐洲種植油菜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其中,以法國、德國、波蘭、英國及瑞典等國種植面積較大,這些地區處於北緯度,以種植甘藍型冬油菜為主,但北歐也有部分春油菜。歐洲種植油菜單產水平很高,居世界領先水平,油菜品種已經優質化。
(4)加拿大產區。加拿大氣候寒冷,主要種植春油菜。白菜型油菜種植面積約50%左右;甘藍型油菜種植於偏南部地區,其緯度和氣候與中國東北和西北地區相似。油菜品種主要有韋斯塔、托爾、奧羅等,油菜籽主要出口到日本、美國等地。
5.從油菜生長條件來看
油菜是長日照作物,性喜冷涼或較溫暖的氣候,油菜整個生育期是在日平均氣溫22℃以下完成的,當氣溫高於3℃時,油菜籽才能發芽出苗,因地區間氣候有差異,導致油菜種植季節不同,因而有冬油菜和春油菜之分。在平均氣溫下限為10℃、最冷月平均氣溫下限為-5℃時的油菜仍可安全越冬,具有這種氣候條件的地區可以種植冬油菜,中國南方長江流域各省,冬季冷涼、春季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種植冬油菜,冬性強的中、晚熟品種出苗後,需在0~5℃左右的低溫下經過15~30天的春化才能現蕾、開花、結果,冬油菜在秋季播種夏季收獲;冬季平均氣溫為0~10℃,最暖日均氣溫在20℃以下的寒冷地區可種春油菜,春油菜品種對低溫要求不十分嚴格,既能秋播夏收,也能春夏播種、夏秋收獲,歐洲北部、北美加拿大以及中國東北、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冬季氣候乾燥、夏季冷涼濕潤、日照長、晝夜溫差大,適宜於種春油菜。油菜對土壤要求不十分嚴格,在沙土、粘土、紅黃壤土等各種土質上,只要採用正確的耕作方法和合理的栽培技術,就可獲得高產。油菜能在土壤pH5~9.8范圍內生長發育,在pH值為7的土壤中栽培產量最高。芥菜型油菜根系發達,耐旱性強,能在土壤肥力差、氣候乾旱的條件下栽培。油菜對硼元素反應極為敏感,土壤缺硼時,會導致死苗、死蕾或花而不實。
6.從油菜品種分類來看
根據植物學形態特徵和農藝性狀,可將油菜分為白菜型油菜、甘藍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衣索比亞芥菜四大類,後者種植面積少,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只種植前三種類型的油菜。
7.從油菜油菜育種目標來看
世界各國油菜育種專家在油菜育種目標的制定上都在致力於高產優質育種及雜種優勢的利用上。普通油菜品種在食用品質上最大的缺點是芥酸含量高(>40%),對人體健康有利的油酸及亞油酸含量低(兩者之和<30%),而大豆、花生及芝麻等植物油不含芥酸,其油酸及亞油酸含量超過80%。油菜低芥酸育種目的在於降低芥酸,增加油酸及亞油酸含量,使菜油品質在脂肪結構上發生改變,達到與芝麻、花生、大豆油相近的營養水平。國際上要求油菜品種原種種子芥酸含量<1%,菜油芥酸含量<5%。甘藍型油菜的芥酸含量由二對基因控制。當前油菜優質育種的又一重點在降低硫代葡萄糖苷(簡稱硫苷)含量,油菜籽榨油後,約有60%左右是菜餅,菜餅約含40%的蛋白質(相當於水稻及小麥3~4倍),是飼料的優質蛋白源,但普通油菜品種含有120~150微摩爾/克的硫苷,雖硫苷本身無毒,但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會產生惡唑烷硫酮、異硫氰酸鹽及腈等有毒物質,故不能作飼料。硫苷受3~6對基因控制。加拿大等國對硫苷含量要求嚴格一些,1997年執行硫苷低於30微摩爾/克(餅)的標准,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規定硫苷含量低於40微摩爾/克(餅)。
⑵ 我國的甘藍型油菜有什麼特性
中國傳來統上種植白菜型油菜和芥源菜型油菜為主,但產量水平較低,如1949年油菜總產為73.87萬t。1954年開始引進甘藍型油菜,油菜總產量為82.94萬t,但因栽培技術不適應,沒有得到大面積推廣。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油菜快速發展時期,開展的甘藍型油菜早熟育種工作,培育成了高產、穩產、抗病和廣適性甘藍型油菜品種,甘藍型油菜得到迅速推廣,種植面積為492.1萬hm2,是1949年種植面積的3倍,油菜產量也快速提高,單產達到了1000kg/hm2以上。進入90年代,由於市場對食用油的需求增加,以及育種和栽培技術的進步,中國油菜生產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狀態。到2003年,油菜種植面積達到了723.84萬hm2,總產量達到了1117.11萬kg,比1949年增長了4倍。
⑶ 油菜花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油菜花傳入中國.
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後中國開始專推廣從國外引進的甘藍型屬油菜—勝利油菜,並以系統選育為主,選育出一批適合於中國多熟制栽培的甘藍型油菜品種,實現了中國油菜品種由白菜型向甘藍型轉變的第一次革命。
20世紀70年代以後,中國在油菜雜種優勢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國際上首先發現具有實用價值的玻里馬(Polima)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並首先實現了三系配套。通過對細胞質雄性不育、細胞核雄性不育、自交不親和、化學殺雄、天然雜交、孤雄生殖及輻射育種方法的研究,選育出了一批在生產上發揮重要作用的油菜新品種,如甘油5號、湘油5號等。
⑷ 甘藍型油菜屬於甘藍的一種嗎
不屬於。都屬於十字花科芸苔屬!甘藍是甘藍型油菜起源種的一個親本!甘藍型油菜其中一個染色體組與甘藍的相同!
⑸ 甘藍型油菜的介紹
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甘藍型油菜是三種油用油菜(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藍型油菜)中籽粒產量最高的種類,目前在我國長江中下游流域大量種植,是我國重要的油料作物。
⑹ 我國育成的甘藍型油菜新品種有哪些
20世紀復50年代後半期直制到20世紀70年代,我國在長江流域油菜主產區大面積推廣日本油菜(後定名為勝利油菜),據統計全國種植面積高達53.4萬hm2,是1949年以來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全國佔有優勢的惟一品種,從此甘藍型油菜在我國佔有統治地位,成為世界上三大甘藍型油菜產區(歐洲、加拿大和中國)之一,且在栽培面積上列居首位。盡管勝利油菜比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品種增產30%~50%,但由於油菜需要與水稻等與其他作物輪作,遲熟的甘藍型油菜不適應中國栽培輪作制度,同時需要的肥多,大面積難於滿足。因此各地科研單位先後系統的開展了早熟、高產育種,經過約20年的努力,各地育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甘藍型油菜新品種甘油3號、甘油5號、川油9號、雲油9號、華油8號、西南302、寧油7號、湘油5號、南洋41等品種,均在各地大面積推廣,其產量顯著高於白菜型油菜,熟期也適合於耕作制度的要求,逐步取代了勝利油菜。
⑺ 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種植油菜的
油菜栽培歷抄史十分悠久。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從我國陝西省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發現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7000年。印度公元前2000-1500年的梵文著作中已有關於「沙遜」油菜的記載。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認為有兩個:亞洲是芸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歐洲地中海地區是甘藍型油菜起源地的起源中心。芥菜油菜是多源發生的,我國是其原產地之一。
我國古代油菜稱芸薹,東漢服虔者<<通俗文>>中,「芸薹謂之胡菜」。最昌種植在當時的「胡、羌、隴、氐」等地,即現在的青海、甘肅、新疆、內蒙古一帶,其後逐步在黃河流域發展,以後傳播到長江流域一帶廣為種植。歷史上栽培的都是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50年代在長江流域推廣,並以勝利油菜為基礎逐漸培育出大批早、中熟高產甘藍型品種。70年代初,甘藍型油菜引入黃淮地區,由於具有較好的豐產性的抗逆性,在北方冬油菜區大面積推廣。
⑻ 我國第一次引入甘藍型油菜是在什麼時候
現在中國廣泛種植的甘藍型油菜,第一次引種是在20世紀30年代前期,由浙江大學農專學院屬於景讓教授將由朝鮮徵集的日本油菜引入國內。1941年該校孫逢吉教授由英國植物園引進甘藍型歐洲油菜。這就是我國引種甘藍型油菜的早期記載。
⑼ 油菜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油菜栽培歷史十分悠久。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栽培油菜最古老的國家。從我國陝西省回西安半坡社會文化遺址中就答發現有菜籽或白菜籽,距今約有6000-7000年。印度公元前2000-1500年的梵文著作中已有關於「沙遜」油菜的記載。油菜的起源地一般認為有兩個:亞洲是芸薹和白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歐洲地中海地區是甘藍型油菜起源地的起源中心。芥菜油菜是多源發生的,我國是其原產地之一。
⑽ 油菜花原產地是中國嗎如果不是的話,那麼是什麼時候引進中國的呢要有根據的額!!!
油菜包括白菜型油菜、甘藍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
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起源於中國,甘藍型油菜於20世紀40年代和50年代分別從英國和義大利引入到中國的四川和陝西。